萬海海運2023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Posted by Jason on May 5, 2020

萬海海運

鴻海與裕隆兩大集團旗下鴻華先進上市前,最關鍵的「投資人閉門座談會」陸續完成,邀請基石投資人出席,昨(29)日舉行最後一場...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萬海航運斥資158億元購買的12艘貨櫃輪,今日正式簽約。 萬海指出,12艘船舶預計將於2022年10月底起陸續交船並投入營運。 萬海海運 2018年11月12日,萬海航運向中船黃埔文沖船舶下訂12艘最大載櫃量為2038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20年12月31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萬海海運 萬海航運向裕廊船廠下訂4艘最大載櫃量為2646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05年9月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天下永續公民獎 天下永續公民獎,與世界同步,以公司治理、企業承諾、社會參與、環境永續等指標,評選出台灣最具未來性的新價值企業。 台北,11月15日,2022 – 身為全球化企業公民,萬海航運密切注意全球氣候變遷趨勢與相關國際公約,依照海運業特性建立合宜之環境管理制度及可供衡量之環...

萬海海運: 公司福利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萬海可以在景氣波動中保持優於同業獲利能力的原因,隨著近期東南亞的經濟起飛,讓東南亞的貿易進出口量大幅提升,對於原本就以亞洲近洋航線為經營主軸的萬海在營收方面有相當大的想像空間,但這也同時讓全世界的航運公司都注意到亞洲近洋航線這塊大餅,隨著東南亞港口的投資,內陸物流等基礎建設的發展,預期未來將會有更多大型船舶靠港,這將會嚴重影響到萬海在當地的市佔率以及整個亞洲航線的運價費率。 聯營模式在整個航運產業相當流行,並不是只有萬海在做,但萬海的特點在於他是亞洲近洋航線上市佔率最高的航運公司,而萬海利用這項特點把所有的自營航線都投入到最具競爭優勢的亞洲近洋市場,中東、印度、美洲等,較不具競爭優勢且運費波動大的市場以聯營模式運作,將兩者作出明確的劃分,在景氣差時,聯營航運所經營的航線可以跟其他船公司共同承擔固定成本的支出,降低營收下滑的影響,自營航線則可以通過在亞洲航線的競爭優勢來維持運價水平,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穩定公司的獲利。 萬海航運(英語:Wan Hai Lines, Ltd.)又稱萬海海運,是台灣一家大型海運公司,旗下集團企業超過百家,包括士林紙業(臺證所:1903)、泰安產物保險、八仙樂園、晶元光電(臺證所:2448)、新加坡聯合科技等。 現為臺灣第三大、全球第11大海運公司,與長榮海運、陽明海運並稱「台灣貨櫃三雄」。 貨櫃航運依照航線遠近可以分為遠洋即近洋兩種,過去在全球化的趨勢下,遠洋航運的市場規模暴增,從主宰了市佔率將近八成的三大航運聯盟的會員也可以發現,幾乎清一色都是靠遠洋航運打天下,而其中三條主要的遠洋航線(北美 – 歐洲、亞洲 – 北美、亞洲 – 歐洲)更是維持世界經濟穩定運作的幕後功臣,所以依照現有的數據來看,遠洋航運才是市場的主流,但即使如此,近洋航運仍有其發展性! 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一間靠著近洋業務,成為海運三雄中獲利能力最強的公司 – 萬海。

萬海海運

2007年12月18日,萬海航運向台灣國際造船下訂4艘最大載櫃量為1871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11年10月14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2005年12月9日,萬海航運向台灣國際造船下訂2艘最大載櫃量為1809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09年3月20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主要的業務包括船舶運送、船務代理、船舶及貨櫃買賣、港口貨櫃集散場站的經營、船舶及貨櫃出租業務,這其中船舶運送占整個公司業務營收比重達九成以上。 國內海運物流業者分析,雖然本周四大主要航線都是走跌,然而遠東-北美線運表現較強勁,只要能維持在每40呎櫃遠東-美西2000美元,遠東-美東3000美元水平,對於國內的海運業者來說都是好消息,以目前的運價變化分析,貨櫃輪的長榮海運(2603)、陽明海運(2609)、萬海(2615)及台驊(2636)等第3季的營收有望比前兩季好。 蔣萬安主動提及,台灣的高雄港也有在朝自動化發展,顧金山則回應,表示台灣幾家海運公司,包括長榮、陽明海運等都有與洋山港交流,2019年疫情之前,每一年都會有一至兩次的高層交流,下面團隊交流更頻繁,至於台灣的海運業,包括長榮、陽明、萬海等都有洋山港業務,吞吐量高達十分之一,每年約有四百多萬箱。 萬海海運 今年的貨櫃輪旺季還是不夠旺,SCFI貨櫃運價指數連續兩周下跌,根據今(25)日出爐最新一期上海集裝箱出口(SCFI)運價指數下跌17.22點至1013.78點,周跌幅為1.67%;其中四大主要航線表現,遠東到美西線依舊上漲外,其餘三大航線都下跌。

萬海海運: 公司影音

根據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2,006美元,較前一周上漲3美元,漲幅0.14%;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3,052美元,較前一周下跌58美元,跌幅1.86%。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今正式登場,這也是疫情睽違三年後,兩岸重啟雙城論壇實體交流,上海市政府特別由副市長華源擔任雙城論壇主持人... 2023雙城論壇30日上午在上海登場,上海市長龔正在開幕致詞時指出,歷史不能選擇、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 法人分析,今年歐洲市場的旺季表現讓貨櫃輪業者失望,貨量增加速度太過緩慢,8月貨量較7月來好,跟過去的旺季相比,還是不夠強勁;北美線表現是相對強勁,運價守的很穩,對於貨櫃輪業者來說,能不跌就是好事。

台北,11月17日,2022  – 台灣企業永續學院主辦的「第15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於11月16日舉辦頒獎典禮,萬海航運今年首度參獎便榮獲「永續... 台北,12月19日,2022 – 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五年入選為「臺灣永續指數」(FTSE4Good TIP Taiwan ESG Index) 成分股,並獲頒成分股專屬標章。 身為全球化企業公民,萬海航運密切注意全球氣候變遷趨勢與相關國際公約,依照海運業特性建立合宜之環境管理制度及可供衡量之環境永續目標與訂定具體行動方案... 台北市長蔣萬安昨天啟程上海,進行為期三天兩夜的雙城論壇及參訪行程,今天上午雙城論壇將正式登場。

萬海海運: 公司資訊

2018年11月12日,萬海航運向日本海洋聯合(英语:Japan 萬海海運2023 Marine United)下訂8艘最大載櫃量為3055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20年9月18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為了進一步探討萬海的經營策略,這邊透過財報數據對萬海來個身家調查,從下圖可以發現,萬海的每股盈餘波動度在航運三雄當中表現最為平穩,對於航運業這樣一個容易被景氣波動大幅影響的產業來說,可以說相當難得,除了因為近洋航線運費的漲跌波動較遠洋航線小之外,萬海的聯營以及短租策略更是讓萬海保有經營彈性。 2018年11月12日,萬海航運向日本海洋聯合(英語:Japan Marine United)下訂8艘最大載櫃量為3055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20年9月18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蔣一行人今抵滬第一個參訪行程,就是到前總統馬英九、前市長柯文哲都參訪過的「洋山深水港」參訪,不過其實2008年時,蔣萬安父親蔣孝嚴也曾到洋山港參觀,今天接待的上港集團董事長顧金山還主動提及這段往事,笑稱「2008年蔣市長父親當年參觀是這個....,今天我們在這,(蔣孝嚴)看的就在隔壁...」。 近洋線方面,其中遠東到日本關西每TEU(20呎櫃)較前一周跌3美元;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20呎櫃)與前一周持平;遠東到東南亞每TEU與前一周下跌4美元,跌幅2.77%;遠東到韓國每TEU較前一周下跌19美元。

萬海海運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MPA (The Maritime and 萬海海運 Port Authority of Singapore)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減少海洋環境污染及促進綠能航業的發展,並在2011年承諾以超過1億新幣的金額投資綠色... 儘管台北市本身沒有港口,不過蔣萬安參訪第一個行程到洋山深水港參觀,蔣萬安關注港口的自動化規畫,目前洋山港一二三期都是傳統港口,這次參觀的四期則是全自動化無人港口。 中華航空、國賓飯店、凱基商業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美商金百利克拉克台灣分公司、台灣青果運輸會社、台鳳股份有限公司、味王股份有限公司、津津股份有限公司。 GCBSI 大中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 大中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GCBSI)由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CBS)編製,根據價值觀(Values)—過...

萬海海運: 貨櫃海運最新運價出爐!亞洲線漲 歐美跌

台北市長蔣萬安昨天啟程前往上海出席雙城論壇,晚間與上海市長龔正會面。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今天正式在上海濱江大飯店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廳登場,這也是因疫情睽違三年後,台北上海兩岸重啟雙城論壇實體... 遠東到歐洲運價每TEU(20呎櫃)達802美元,較前一周下跌504美元,跌幅5.86%;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達1,455美元,較前一周下跌45美元,跌幅3%。

  • MPA (The Maritime and Port Authority of Singapore)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減少海洋環境污染及促進綠能航業的發展,並在2011年承諾以超過1億新幣的金額投資綠色...
  • 根據最新一期出爐的運價,遠東到美西每FEU(40呎櫃)達2,006美元,較前一周上漲3美元,漲幅0.14%;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達3,052美元,較前一周下跌58美元,跌幅1.86%。
  • 蔣萬安主動提及,台灣的高雄港也有在朝自動化發展,顧金山則回應,表示台灣幾家海運公司,包括長榮、陽明海運等都有與洋山港交流,2019年疫情之前,每一年都會有一至兩次的高層交流,下面團隊交流更頻繁,至於台灣的海運業,包括長榮、陽明、萬海等都有洋山港業務,吞吐量高達十分之一,每年約有四百多萬箱。
  •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今天正式在上海濱江大飯店上海國際會議中心上海廳登場,這也是因疫情睽違三年後,台北上海兩岸重啟雙城論壇實體...
  • 台北,11月17日,2022  – 台灣企業永續學院主辦的「第15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於11月16日舉辦頒獎典禮,萬海航運今年首度參獎便榮獲「永續...
  • 從萬海近年不斷擴張東南亞航線,到預計 2021 年將會一口氣投入 20 艘小型船舶,便可以猜測是為了迎接未來東南亞的市場競爭,而在 2011 年投資的越南港口,近年獲利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期待萬海利用自身優勢與經驗,提早布局相關投資及思考應對策略,未來在面對更多競爭下是否仍可維持競爭優勢,將會是觀察的重點。
  • 台北,12月19日,2022 – 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五年入選為「臺灣永續指數」(FTSE4Good TIP Taiwan ESG Index) 成分股,並獲頒成分股專屬標章。
  •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萬海航運斥資158億元購買的12艘貨櫃輪,今日正式簽約。

萬海的財報上並沒有分出遠洋以及近洋的營收佔比,所以這邊用地區性收入來區分,由下圖我們可以發現,萬海仍有經營遠洋航線,但其收入來源以亞洲近洋航線為主(東北亞、中國、東南亞),而這樣的多元化的營收模式是萬海在整體航運業競爭激烈的狀況下,配合自己在近洋航運擁有的優勢所發展出的一條生存之道,因此在分析萬海的競爭優勢之前,先讓我們了解一下近洋航運的特性。 從萬海近年不斷擴張東南亞航線,到預計 2021 年將會一口氣投入 20 艘小型船舶,便可以猜測是為了迎接未來東南亞的市場競爭,而在 2011 年投資的越南港口,近年獲利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期待萬海利用自身優勢與經驗,提早布局相關投資及思考應對策略,未來在面對更多競爭下是否仍可維持競爭優勢,將會是觀察的重點。 2010年8月9日,萬海航運向台灣國際造船下訂4艘最大載櫃量為1068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12年7月交付並投入營運。 2010年8月9日,萬海航運向台灣國際造船下訂6艘最大載櫃量為4680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12年5月31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