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追蹤蘋果公司消息的彭博資訊記者葛曼(Mark Gurman)表示,某種蘋果AI應用程式可能會在2024年推出,但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蘋果的腳步遠遠比這落後。 英國外相拉布(Dominic Raab;英國駐港澳總領館漢化名:藍韜文)批評,此舉展示北京如何利用《香港國安法》來針對異議聲音,而非公共安全。 拉布重申,新聞自由是中國在《中英聯合聲明》中承諾保護的公民權利之一。
臨近晚上11點,在林文宗完成所有審批的報紙版面後,編輯室隨後響起熱烈掌聲,他感謝在場同事撐到最後。 多名蘋果高層和兩名撰寫評論的主筆相繼被捕,其中筆名盧峰的馮偉光,是在凖備登機前往英國時在機場被捕。 蘋果日報香港2023 香港政府和警方強調《蘋果》的遭遇與新聞自由無關,稱相關人士是涉嫌觸犯國安法。 蘋果日報香港 1998年,《蘋果日報》登出陳健康事件中主角陳健康北上尋歡照片,成為10月24日蘋果日報的獨家頭條新聞。
蘋果日報香港: 美國
6月20日,黎智英的美籍助手Mark 蘋果日報香港2023 Simon向《路透社》承認,報社資金陷入乾涸,現有資金不足以員工支薪或負擔印刷成本,最快在最近數天內《蘋果》要被迫停刊。 6月21日,壹傳媒召開董事會商討應對方法,並發信要求保安局解凍資金以作員工支薪。 新聞節目《9點半蘋果新聞報道》因大部分動新聞剪接離職而播出最後一集。
亂港傳媒《蘋果日報》自2021年6月底停刊後,壹傳媒集團屬下3間公司的資金亦被凍結,多名員工未獲發薪酬。 今年6月17日,港警國安處進一步以違反「港區國安法」為由,逮捕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劍虹、營運總裁周達權及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副社長陳沛敏、執行總編輯張志偉等5人,同時更出動逾500名港警搜查蘋果日報大樓。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認為,最新一次搜查說明《香港國安法》當中保障言論自由與制衡執法部門的條文效用「等於零」,香港當局聲稱新聞人員因為刊登報道而觸犯《國安法》,會在記者之間散佈恐懼,也會讓普羅大眾再也不敢對媒體說話。
蘋果日報香港: 視頻, 涿州災民返家:「我們的困難從現在開始接下來是最苦的時候」
據悉,「蘋果動新聞」動畫內容是由壹傳媒旗下的「壹傳媒動畫有限公司」製作。 香港警察國安處清晨出動500警員與探員搜查壹傳媒總部暨香港《蘋果日報》報社;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宣布凍結《港蘋》三家關聯公司與1800萬港元資產。 直屬中國中央政府駐港機關的《大公報》指控黎智英在壹傳媒總部內運營其個人名下的秘書公司力高,涉嫌違反與特區政府香港科技園公司訂立的地契。 6月23號,《蘋果》嘅社論主筆楊清奇(筆名李平)都被拉埋,壹傳媒董事响同日大約下晝3點,發新聞稿表示,由於香港當前嘅情況,《蘋果日報》將會結業。 另外,《壹週刊》同《飲食男女》之後亦分別宣布告別讀者[8]。 蘋果日報香港2023 蘋果日報同壹週刊停刊事件係指喺2021年6月17號,香港警察引用中國共產黨喺全國人大常委會繞過立法會強行訂立嘅港版國安法,拉咗《蘋果日報》5個管理層,令到23號壹傳媒旗下嘅香港媒體,包括《蘋果日報》同《壹週刊》停刊嘅事件。
其中,相關版面也提及《蘋果》遭打壓的事件追蹤、國際輿論反應,以及其將如何衝擊新聞自由等。 此外,報章也同時記載了編輯部如何「傳承不畏強權的DNA」,一代代紀錄了香港的故事。 昨夜,在蘋果日報大樓外的吶喊聲持續進行,有情侶一起前來、父母帶著小孩、還有拄著拐杖的老奶奶,他們高呼不同的口號聲,包括:「多謝蘋果」、「我好鍾意食蘋果」,甚至也有人關心起趕工的記者「記得吃飯」。
蘋果日報香港: 蘋果財報亮點/上季iPhone印度銷量寫紀錄
MarketWatch報導,中國大陸7月出口年減14.5%,是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最大跌幅;7月進口年減12.4%,也比預期慘。 德意志銀行策略師雷德指出,最新數據凸顯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受全球需求疲弱與國內景氣減速拖累」。 《壹週刊》先收掉紙本、再來連網站都收掉,《蘋果日報》則是先嘗試走線上訂閱,未料卻流失大批讀者,再次打掉收費牆試圖拉回流量,仍虧損連連。 《壹傳媒》一直是非常特別的媒體,在常見的媒體商業模式之中,媒體多數看重與產業、廣告主之間的關係,也在意「第四權」的正義形象,不過壹傳媒相對沒有這些包袱。
歐盟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發言人馬斯拉里(Nabila Massrali)表達了與拉布相同的觀點,同時稱香港居民既有權利與自由得到保障至關重要。 蘋果日報香港 這裏是傳統上香港報社把俗稱「頭輪紙」的當天初版報紙送到報攤手中開賣的地方。 他不願猜測《蘋果日報》還能不能繼續出版,但他會留起數份做紀念。 但蘋果日報的殞落,也和黎智英早年與中共政權之間的衝突,種下的反共立場有關。 1995年6月20日創刊的蘋果日報,可說是兩岸四地一家令人又愛又恨的報紙。
蘋果日報香港: 沒有風化的記憶:長崎原爆78周年後,一張「新照片」公開
如有相關人士、前員工或文章作者希望下架部分或全部內容,請電郵聯絡我們,團隊定必配合。 8月台灣方面繼續「削蘋果」再裁200多名員工,大刀揮向許多資深戰將,張欽在蘋果日報17年半的資歷,就在此刻畫下句點。 黎智英長期表態支持民主,不斷流失港中企業廣告,香港《蘋果新聞網》在反送中運動前,全面推行付費制,同年,《台灣蘋果日報》網站、手機APP也全面跟進。 《蘋果日報》逃過易主風暴,但讀者越來越不看報、社群媒體崛起,網路新聞流量沒能轉換成對等的廣告收益。
《蘋果》停刊後,許多人選擇從零開始,去做與一份完全不同的工種;還有人開始賣字為生,為商業機構撰寫軟文和廣告。 無奈的是作為蘋果日報的創辦人,已被捕的黎智英無緣見證蘋果的最後一刻。 目前黎智英正於赤柱監獄服刑中,而先前被抓捕的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蘋果日報總編羅偉光,兩人已因違反國安法而被起訴、遭法院拒絕保釋。 相關案件審理,要延後至8月中旬,另外3名蘋果高層——副社長陳沛敏、執行總編張志偉、營運總裁周達權——已獲警方保釋候查。 2016年一項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認為最受市民喜愛的新聞機構中,蘋果日報的喜愛程度屬中等偏高,立場偏本土[152]。
蘋果日報香港: 視頻, 黎智英:強制執行《國安法》將摧毀香港法制自由, 節目全長 2,29
《蘋果》關停事件後,遊清源宣佈會把《852郵報》所有視頻下架。 他形容香港政治氣候變成「黑色暴雨」和「十號風球」,情況急轉直下,一直沿用的評論政治方式已不可繼續,未來會以較安全的方式留守。 在2019年反修例示威中受到關注並受到泛民派歡迎的網媒《立場新聞》6月27日晚發出公告,形容「文字獄已降臨香港」,所以作出行動希望減低各方風險。 Tiffany May為《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和亞洲的新聞,最近的報導重點是她所在的香港發生的抗議活動。
2006年8月21日開始,《蘋果日報》在新聞版推出「news@pple網聞」,輯錄網際網路的熱門話題、奇聞怪事、貼文等,又接受讀者「爆料」,同時開香港同業先河,在主要新聞報導中加入網民意見,後來又取消此功能。 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張劍虹、前《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前總編輯羅偉光、前執行總編輯林文宗、前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筆名盧峯)與前社論主筆楊清奇(筆名李平)承認「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 黎智英等人「勾結外國勢力」案件在法院提訊時,檢察官提出加控《刑事罪行條例》下的「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涉及《香港國安法》生效前至《蘋果日報》停刊為止所發表的文章。 世界新聞出版協會(WAN-IFRA)向黎智英與香港《蘋果日報》編採人員頒發自由金筆獎 (Golden Pen of Freedom Award)。 現代政治在社會中到處都在,為政治氾濫提供了客觀條件,有一些人甚至以此為終生事業,而《蘋果日報》從創立的第一天就鍾情於此。
蘋果日報香港: 警方拘捕其他人士
《蘋果日報》(英語:Apple Daily)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的繁體中文報紙,由黎智英於1995年6月創立,是香港的主要中文報章。 2021年6月24日,由於香港特區政府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拘捕多名高層並凍結《蘋果日報》資金流,導致其資金斷鏈,已被迫停刊。 台蘋告訴中央社記者,香港壹傳媒清盤人目前未要求「蘋果新聞網」提供任何採訪資料及員工個人資料,「蘋果新聞網」截至目前也未主動提供。 首先,香港「蘋果日報」今年6月因創辦人黎智英被控違反香港國安法,公司資產遭凍結以致被迫停刊,此舉明顯是政治事件,而非公司經營不善,更顯現香港國安法嚴重侵犯人民言論自由、迫害普世人權價值。 台灣作為一主權獨立國家,依據「港澳條例」42條及「民事訴訟法」402條規定,香港法院的裁判在台灣法院裁定同意前並無效力。 同年7月5日,逾100名員工響應號召穿黑衣集體離開工作崗位到壹傳媒大樓門外默站抗議,並帶同「拼搏廿二年,即炒無情面」和「專業外判,人心渙散」等抗議字句。
香港警方國安處6月17日拘捕5名《蘋果日報》高層,指他們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 公司資產亦遭凍結,《蘋果日報》可能會欠缺資金營運、或將停刊。 2021年6月23日,壹週刊宣佈結束營運,同日警方國安處以涉嫌違反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蘋果》社論撰寫員楊清奇(筆名李平)。 同日壹傳媒有限公司董事會宣佈,基於香港當前情況,《蘋果》印刷版不遲於6月26日(周六)最後一期結束,電子版亦不遲於6月26日晚上11時59分停用。 警方於2021年6月先後拘捕多名《蘋果日報》高層,時任保安局局長李家超隨後引用國安法,向壹傳媒屬下的3間公司,包括壹傳媒蘋果日報、蘋果日報印刷,及蘋果互聯網等公司,發出凍結財產通知書。
蘋果日報香港: 香港法院處理台灣蘋果日報 文化部:依法應拒絕
目前在中國內地禁止發行,相關網站亦遭封鎖,記者亦難出席中國大陸官方場合。 警方國家安全處高級警司李桂華向媒體說,警方調查發現,由2019年至今,蘋果日報在實體報章和網上刊登了數十篇中、英文文章,呼籲外國制裁香港及中國。 蘋果日報香港2023 《蘋果日報》(英語:Apple Daily)是香港壹傳媒曾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為台灣境內負責人兼紙媒總編輯。
- 報導中多處提及的「政界人士」、「商界」、「業界」、「據了解」等,未有具體的消息來源。
- 「靈」希望提醒香港人,我們並非失根的花果,我們的靈可以在每一個地方紮根,亦應該在每一顆心裏面生根發芽。
- 《蘋果日報》自創立以來,即以八卦新聞聳動吸睛的標題、赤裸寫實的圖片和極具爭議性的新聞報道等闖出名氣,並全港首創全份全彩色印刷,在當時屬劃時代創舉。
- 另外,《壹週刊》同《飲食男女》之後亦分別宣布告別讀者[8]。
- 在兩岸關係報導上,《蘋果日報》設有「大陸新聞中心」[27],稱呼中國大陸時以「中國」稱呼為主,但也會間中使用「大陸」或「中國大陸」,經常使用「中共」之稱。
部分親建制派人士及團體經常批評《蘋果日報》煽動和「抹黑」他們。 因為政府引用北京未經諮詢或香港人同意嘅《香港國家安全法》,拉咗壹傳媒同蘋果日報多名高層,蘋果日報被逼停止運作。 《蘋果日報》最後一份實體報紙喺2021年6月24號出版,當日出售100萬份實體報紙,香港多區有市民排隊購買,甚至有市民通宵排隊等候報紙運抵報紙檔。
蘋果日報香港: 視頻, 香港國安法:特朗普稱《蘋果》黎智英被捕是「可怕的事情」, 節目全長 2,21
該名街坊其後即時向香港癌症基金會求助,然而據知香港癌症基金會收到大量蘋果基金個案求助,短時間內無法全部處理。 由於該街坊現時每月自費藥物開支3萬多元,6個月需逾18萬元,然而他為單身人士,無家人可以資助,令他擔心斷藥。 台灣傳媒報道,前《都市日報》社長李永康,以台蘋顧問身份入台,抵台後主導清盤及裁員行動,是買家黃浩的「分身」,超越入台時申報的目的,被台灣政府廢止居留許可,需十日內離境。 台蘋公布,收到香港壹傳媒清盤人通知,BVI註冊公司Avengers Limited為台灣蘋果的積極買家,公司掌控人是黃浩。 黃浩稱2021年6月壹傳媒進入清盤程序前,成為台蘋潛在買家,又指是因2019年與壹傳媒達成的和解,令他有購買壹傳媒旗下公司的優先權。
《蘋果日報》是法院常客,多次被別人起訴,但從來沒有在判決之前就丟盔棄甲,為什麼這一次卻垂頭喪氣,不戰而降? 可能是因為這一次起訴是根據國安法,過去一年政府多次用這條法律起訴特定政治群體,包括壹傳媒創辦人及實際控制者黎智英,殺氣之重令許多人聞風喪膽。 壹傳媒的董事們或許也是自知法律風險很高,所以選擇自行結業,以免連累無辜同事。
蘋果日報香港: 蘋果停刊│慈善基金受影響 受助病人恐斷藥 林正財呼籲伸援手
美國佛州供應商Element Solutions就說,電子工業正經歷近代史上「最嚴重的錯位」。 智慧手機出貨量已連續八季萎縮,即使是強大的蘋果公司,也未躲過這波需求降溫。 即使科技公司在人工智慧(AI)軍備競賽中爭先恐後,個人電腦(PC)銷售依然疲軟。
報販羅太太對BBC中文記者說,「我看到有人買了50份,是兩夫婦,拉一輛小推車來買」。 蘋果日報香港 她說自己報攤平常進大約200份《蘋果日報》,這一天起碼多進一倍,預計中午前就會賣完。 去年8月警察首次搜查《蘋果日報》報社之後一天,她也曾目睹類似情景。 《蘋果日報》官方宣佈於星期五(6月18日)印行50萬份報紙,是該報最近6月4日高峰印行8.3萬份的六倍。
蘋果日報香港: 蘋果公司財報/蘋果銷售冷 營收連三降
22 名申索人分為 8 宗案件審理,他們包括來自攝影部、馬經記者等;被告為蘋果日報有限公司。 當晚,《蘋果》高層決定加印次日報紙至35萬份,後來發現供不應求,再加至55萬份。 印刷機帶著滾筒飛速旋轉,在燈火通明的大樓裏傳出此起彼伏的滋滋聲,映襯著一張張不知疲倦的面孔。 蔡元貴當晚在自己的臉書上寫道:「史無前例的侵犯傳媒行動,換來史無前例的讀者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