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活動12大優勢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im on February 28, 2019

元宵節活動

今年以「元氣」為主題,高度6公尺的主燈「元氣兔」融入傳統工藝、現代插畫風格與斗六在地文化,雙手揮舞元氣棒,象徵新的一年為人們帶來滿滿活力與元氣。 鹽水蜂炮 相傳清朝時期,臺南市鹽水一帶瘟疫疾病流行,故傳祈求關聖帝君顯威靈、出巡遶境,從農曆1月13日至1月15日一連三天,所到之處,百姓施放煙火鞭炮,藉以去除瘟疫,此後,鹽水區一帶果然歸於安寧。 百姓為感念關聖帝君的神威,每年元宵節當天燃放煙火,並舉行「關帝遶境」。

  • 國家級的臺灣燈會,起初名為「臺北燈會」,2001年移師高雄市、易名為「高雄燈會」,2003年易名為「臺灣燈會」並開放其他縣市參與承辦,臺北市及高雄市則另起爐灶舉辦專屬於該市之地方燈會「臺北燈節」與「高雄燈會藝術節」。
  • 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小正月、新十五、元夕、小年或燈節,又稱為元宵、元宵節、上元、正月半,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為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象徵著春天的到來。
  • 中火旁龍:較鮮為人知的火旁龍,其實是苗栗縣元宵節的主要活動,「火旁龍」在客語有「炸龍」的意思,藉由大量鞭炮、蜂炮去炸舞龍,驅邪除舊、歡喜迎春。
  • 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裡,以偷青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
  • 今年南投縣燈會同樣在南投縣會展中心舉辦,與往年一樣精彩 !

台灣元宵節活動和習俗多樣,但主要皆以燈會活動為主。 元宵節活動 早年台灣各地在元宵節普遍有「迎鼓仔燈」的習俗,就是在當地信仰中心的大廟前所舉辦的燈籠盛會,也是當時台灣元宵節時的主要活動,可視為今日全台各地燈會的前身。 時至今日,由於工商業社會下廟宇已不再是人民生活的主要重心,又為了年節應景起見,通常由各地縣市政府統一舉辦官方的燈會活動,由於燈會活動改由官方主導,規模也日趨擴大。

元宵節活動: 元宵節為什麼要掛燈籠和賞花燈?

「南蜂炮、北天燈、中火旁龍、東寒單」是臺灣四大元宵慶典,苗栗市公所自1998年起,積極舉辦苗栗特有的「火旁龍活動」,宣揚客家人的元宵民俗節慶文化。 1月份中旬苗栗市處處可見充滿節慶氣氛的街道景觀佈置,火車站西站有各式玉兔迎春花燈造型、廣場旁的客家龍神壇、火車站東站巨型桐花燈樹、中正路五彩繽紛的燈飾佈置等。 竹北燈會結合科技燈區、小提燈發放、元宵晚會、週末演唱會暨猜燈謎活動,將傳統節慶結合當代流行文化,打造專屬竹北市的元宵慶典,以主燈「太空兔」及4大主題燈區,展現竹北的在地風情。 2023 年主題為「兔來運轉熊猴森」,結合 8 大主題、5 大展演活動,將會場打造成大型遊樂園。 台灣最大元宵節盛事「台灣燈會」將重返台北舉辦 ! 這場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元宵活動自 2001 年起每年由觀光局及各縣市政府共同主辦,這次睽違 23 年回到台北,將以主題「光源台北」,串聯信義商圈、東區商圈在台北 12 行政燈區展出燈飾。

在澳門,文化局於2020年6月30日正式對外公佈將元宵節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17]。 部分社會團體舉辦慶祝元宵節活動,如於康真君廟前的「康公情懷賀元宵」嘉年華系列活動[18];民政總署曾經連續數年在盧廉若公園舉行元宵賞燈晚會[19]。 而澳門農曆新年煙花表演自2022年起活動規模增大,由原來的一場增至三場,最後一場匯演於元宵節當天晚上9時燃放,時長15分鐘[20]。 在2023年2月4日至5日舉行的「新馬路任我行」步行區試行計劃中,因該輪活動正值元宵節,活動中增設多個藝術裝置、特色攤位及應節演出等,設有多個應節特色攤位,部分活動傳承中華文化和歡度元宵佳節[21][22]。 在中山市,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當天舉行「中山慈善萬人行」活動,其中在正月十五當天進行組織巡遊和答謝活動,包括頒發「慈善紀念章」,約200支巡遊隊伍和20多支文藝表演和民間藝術表演隊伍進行巡遊活動,作為當地大型慈善活動之一[15]。

元宵節活動: 元宵節熱門景點

至於元宵節會吃元宵習俗,最早也出自於宋代,記載唐宋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兩者都是湯圓前身,宋代周必大《元宵煮浮圓子》詩詞中,也有出現「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直到明朝,元宵的稱呼就變得多樣化。 早年百業待興各地廟宇會在年關剛過的元宵期間,將庫存的糯米、麵粉等五穀作成印有龜殼壽紋的糕點。 只要民眾向神明請筊聖杯,就可拿取所求之糕點,以渡年關。 乞龜之人須於來年豐收之時,另做龜紋糕點返還給神明。

三界公是僅次於天公的天神,因此祭拜規格亦相當慎重。 人們在正月十四的子時便開始祭拜三界公,備妥包括牲禮、鮮花、素果、綁著紅紙的壽麵、菜碗六碗、供品、酒菜等神饌,經焚香祭拜、祝禱,擲筊、祭酒三巡後便可燒金、撤供。 元宵當日亦要祭拜包括神明、地基主與祖先,時間與供品依照奉祀對象而有小異。 宮廟中的祭祀尤其盛大,祭品須在上元前一周即備妥,當日再由爐主、教長與道士主祭、祈福。

元宵節活動: 桃園市

今年北港巷弄燈會節結合在地古蹟,主燈區位於北港義民廟的廟埕,以「金魚」設計象徵金玉滿堂、人間平安,歡迎民眾跟著現場花燈、光影藝術,認識雲林在地豐富文化,深入各燈區,體驗歷史與現代科技融合而成的沉浸式藝術。 今年活動主場首次移師全台最大共融堤坡特色滑梯的熊猴森樂園,來自外太空的『LUCKY兔搭乘飛碟』降落在新北大都會公園,帶領市民前進8大主題燈區及5大展演活動,並邀請國際級表演團隊帶來精彩表演。 高雄佛光山是到南台灣過年必遊的走春景點,每年農曆春節起舉辦「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為民眾祈求平安、消災還願。 今年台中市觀旅局舉辦「石岡花漾藝術燈節」,以溫暖、柔和色調為主色,再為台中增添閃亮新地標,陪伴大家一路從聖誕節、元旦、春節到元宵節。

  • [13]臺南三山國王廟舊時於元宵有賽水仙之舉,但惟自九一八事變隔年起便停止放煙火及辦水仙花展,直到進入民國才逐漸恢復活動之舉行;而元宵節亦為潮州人的大日子,他們會聚集於三山國王廟交流敘舊,亦奏潮樂演潮戲酬神。。
  • 在馬來西亞,當地華裔族群也有賞花燈、猜燈謎的風俗。
  • 但香港的年輕情侶較重視西洋節日,因此元宵節受情侶重視的程度並不如西方情人節。
  • 這些食品都呈圓形,是代表月亮,有着祭月、賞月的含義[5]。
  • 進入日治時期,民間為了傳承文化,亦促使春宵秋夕常見人們熱衷「張燈射虎」;各地文人、詩社紛紛設立「燈謎部」,爭相揭謎,甚連報章雜誌亦會刊載謎語賀節。

1990年代開始,為了推廣臺灣的觀光旅遊產業,交通部觀光局擴大成全國性的燈會,初名臺北燈會,2001年改為各縣市角逐申辦的臺灣燈會。 元宵節自古代即與新正、清明、端午、中元、中秋並列台灣重要傳統民俗節日。 在臺灣早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裡以偷蔥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 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

元宵節活動: 延伸閱讀:【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台北燈會時間、最新消息、交通資訊

在早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裏,以偷蔥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 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閩南語發音)。 即使在日治時代官府改為西曆的一月十五日,但民間仍自行過農曆元宵節,因此當時日本人的臺灣總督府特許在艋舺龍山寺辦燈會,延伸至今龍山寺仍保有鑽燈腳(臺羅:nng ting-kha)的信俗。 元宵節又稱「元宵暝」,為上元節夜裡的「迎鼓仔燈」活動。 在早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裡,以偷蔥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

元宵節活動

此外,若在元宵夜裡觀月,讓身體沐浴月亮光輝下,亦傳可受孕。 在日本山梨縣地區,1月11日清晨,農民們會起床後帶着鏡餅[註 1]和鎬到田間,進行象徵性耕作,供上乾淨的大米,並將之前供在神棚里的松枝插到地里,祭祀田神。 [24]山梨縣甲府市自江戶時代起則有甲府道祖神祭禮,祭祀道祖神。 元宵節活動 元宵、湯圓是華人元宵節的代表食品,其雛形為唐代的面繭和焦譔。 面繭是一種外形似繭的一種麵食,而焦譔則是烤餅的一種,吃時會和糖一起放在湯裏吃。

元宵節活動: 特色頻道

集結1600盞燈籠,高掛打造出燈籠海隧道,五顏六色的燈籠營造出浪漫的燈籠海,從哪個角度拍都美到不行,一張接一張拍到停不下來~走春首選就是台南燈會。 舉辦多元化社區教育活動,推動社區人士關注全人健康、及早辨識並處理情緒/精神困擾,建設接納和共融的環境。 其二,則是因為過去到處燈火闌珊,人們害怕黑暗於是想利用燈光來驅逐恐懼,之後燈籠也衍生為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接近,所以燈籠也能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本次台灣燈會將分為「光」、「源」、「中央」、「未來」四大展區,除了寓意台灣燈會源起台北,同時期盼以希望之光照亮城市,引領大家走向未來。 元宵擺暝為馬祖的年度盛事[7],此外新港奉天宮、溪口北極殿元宵遶境[8][9][10]與台南四安境迎聖旗聖爐[11]、美濃龍肚祈春福[12]亦為各地盛會,重要程度更甚過年。

元宵節活動

元宵節當天吃湯圓習慣,主要是為了表達闔家團圓、團團圓圓的意思。 吃湯圓的習俗源自宋朝,當時被稱作「圓子」或「浮圓子」,口味眾多而流行於民間。 火旁龍為臺灣苗栗縣於元宵節的主要核心活動,「火旁龍」客語就是「炸龍」意思,利用鞭炮、蜂炮炸舞龍,採用大量鞭炮、蜂炮去炸舞龍方式得到去邪(去舊)迎新年,有迎春納福的意涵,也有文化傳承的意義。 另有岡山燈藝節及旗山燈節,春節期間還有鹽埕新樂街新春市集、蓮池潭春節市集、駁二小夜埕等活動,歡迎來高雄過年看燈會,感受滿滿幸福感。

元宵節活動: 台東景點#台東美術館

未婚男女在元宵節聚集到河邊拋柑,並在柑上面寫下姓名和聯絡方式,希望就此結識可以攜手共行的伴侶。 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唐人街,孫中山公園每年都會為海外華人舉辦燈會。 燈會上有傳統中華小吃,猜燈謎等傳統遊戲,還有春節遊行,舞獅表演等。

最後從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直到現代每年正月十五日算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算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都會慶祝賀新春的延續,所以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台灣元宵的習俗行事目前佔無形文化財數量最多,各地亦流傳各具特色的元宵節慶,又以「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壇、西乞龜、中𪹚龍、外擺暝」齊名。 以下謹列知名的地方鄉土文化,若綬證為法定無形文化資產,均使用原登錄之名稱。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除了是全年第一個滿月外與新正的最後一天外,更是民間信仰中三官大帝之天官紫微大帝的誕辰。 臺灣民間俗稱「三界公」(臺羅:Sam-kài-kong),即掌管天、地、水三界之神,其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

元宵節活動: 【2023元宵節活動】全台北/中/南部燈會攻略 元宵賞燈懶人包

部分除了主燈表演,還會舉辦市集、摸彩、施放煙火,讓大家不論大過年、小過年都能夠感受濃濃年節氛圍。 朝鮮半島的元宵節又稱為正月大滿月(정월대만월)、正月大보름(정월대보름),或簡稱「大滿月」或「大보름」,有踏銅橋、盜福土(到田裡偷泥)、咬堅果、喝耳明酒、拔河、舞獅等。 元宵走橋的習俗見於各地,又稱踩橋、踏橋、過吉祥橋、走百病、消百病、散百病、消散百病、遣百病、走不病等,祈求健康。 而道教中,上元節為天官大帝(民間相傳即為堯)誕辰,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分別屬天、地、水這三官大帝主管。

元宵節活動

用「雙春閏月、贏金抱喜、迎向國際、愛與幸福」等主題,打造呈現出高雄西岸的海港風情、東側的山林雅致、迎新曙(鼠)光、人文薈萃的各式燈區,呈現全面向且專屬於高雄的城市軌跡,期間還有精彩的主題之夜。 2021台灣燈會主燈「乘風逐光」,由專業團隊將「風」城新竹、燈會之「光」兩者結合進行規劃,連結新竹在地的竹藝燈概念,運用竹子與機械工藝結合,在燈光耀動上呈現風的律動,為台灣守護祈福。 今年花蓮太平洋燈會現場規劃「八方結綵區」、「團燈錦簇區」、「企業燈區」3大燈區,像是東華大學藝設系學生創作的八座玉兔燈飾,呈現玉兔多種可愛樣貌;匯集東華附小、鑄強國小、中原國小、明禮國小共4所學校學生繪製創作的600顆燈籠,打造而成獨一無二的燈籠牆。 元宵節活動 共出動500架無人機帶來長達15分鐘的精彩展演;現場創意花燈包含太空兔燈、鳳凰主燈,另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動,像是每年備受矚目的「光照大千祈福」活動、無人機燈光秀、佛光好事新春市集、花車遊行等,歡迎民眾前往佛光山感受熱鬧歡喜氛圍。 花蓮太平洋燈會將 1/14~2/13 太平洋公園展開 ! 這次是花蓮縣連續第三年在此舉辦,除了將在 13 元宵節活動2023 鄉鎮高掛萬盞燈籠,還會以創意生肖主燈、繽紛主燈秀、浪漫璀璨燈區及多樣精采活動,與大家一同賀新年。

元宵節活動: 全球軍力榜美國排第一 和第二名只差0.0002 台灣排在這名次 有一項贏中國

2022礁溪溫泉燈花季,與您相約在冬季,宜蘭燈會今年以光圈打造出超過一層樓高的『泡泡光廊』矗立於礁溪溫泉廣場,加上各式不同的場景,打造出夢幻的海底世界感,光結合藝術,讓礁溪的夜晚更迷人。 看膩了台東的大山大海,不如進來看看這間小而美的台東美術館吧! 台東美術館是全台唯一縣級的美術館,以美術作為主題得展演空間,提供人們文藝的薰陶,館內還有寬廣的草原,配上台東獨有的藍天,令人心曠神怡! 草坪上還有加入原住民的圖騰元素,讓整個空間更加有特色。 至於猜燈謎的由來,據傳最早是有人將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彩斑斕的彩燈上供人猜解,因為謎語能增長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民間陸續有人響應,也讓猜燈謎演變成元宵節不可缺少的活動。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