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琪瑪電動車2023詳細攻略!(小編推薦)

Posted by Dave on January 31, 2019

美琪瑪電動車

今年全球電動車預估銷量將大幅成長近5成,電動車概念族群齊漲,其中,美琪瑪的股價也在3個月內漲了1倍。 特斯拉今年 6 月的申報文件指出,已與 Panasonic(松下) 簽訂為期三年的價格合約,並預定 Panasonic 未來兩年產能,以確保自家電動車的鋰電池生產與供應,隨著特斯拉與 Panasonic 簽下長約,美琪瑪也直接受惠。 不過,近年半導體和電動車全速發展,鈷用量也隨之增加;全球鈷產量大約有70%來自非洲剛果,當地沒有充分保障勞工,導致經常衍生人權爭議。

康普處理鈷礦有將近30年經驗,公司成立不久就籌組了一條鈷觸媒回收產線, 2018年又成立精煉鈷產線,為避免客戶因關鍵原料陷入公關危機,康普著手於今年取得了負責任礦產倡議組織(RMI)認證,並且因為取得這項認證,甚至打進了一直難以企及的某些新客戶。 在康普第二季營收比重當中,動力電池材料占營收59%,比去年同期顯著增加了10%;此外氧化觸媒占15%,特用化學品占14%,化學肥料8%;再用前8月累計營收來看,今年累計營收達到47.4億、較去年同期大增34%,其中8月的單月營收增幅更達49%。 從分布可以看出,動力電池材料仍然是康普目前最主要、最受外界關注的業務。 法人分析,康普電池正極材料拉貨動能強勁,且子公司恆誼生產的電子級硫酸,可用於半導體蝕刻製程,在今年第二季通過台灣半導體廠認證後,預估下半年便可開始貢獻營收。 當電池需求起飛,電池廠都會面臨原料供不應求、礦藏量有限的挑戰;製造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對環境影響也不能小覷。

美琪瑪電動車: 全球市值第三大車商Vinfast熱度不減 盤前漲逾15%

氧化觸媒及電池正極材料化工廠美琪瑪(4721)董事會通過去年財報,合併營收41.3億元、年增84.7%,淨利3.6億元、年增193%,EPS 美琪瑪電動車2023 4.81元創新高,優於前一年度的1.64元;董事會決議擬配發歷年最高的3.8元現金股息,配息率約79%,以17日收盤價142.5元計,現金殖利率約2.7%。 台新ESG環保愛地球成長基金經理人蘇聖峰指出,在人口爆炸及氣候變遷的時代,環保問題成為當務之急,各國政府也大力推動各項節能減碳政策及獎勵方案,其中,電動車是最主要的受惠產業;另外,中美繼5G競爭後,電動車成為下一波爭雄戰場,也因此造就無限商機。 明基材日前在線上法人說明會指出,電動車電池需要快充,因此有些電動車採用儲存量較高的電池,有些電動車卻採用功率高的電池,明基材目前生產隔離膜以油電混合車使用為主,屬功率效能較佳的產品。

美琪瑪電動車

而電動車馬達也會帶動新的設備需求,上銀集團董事長卓永財舉例,電動車要求靜音設計,齒輪研磨機就是關鍵;電動車需要伺服控制,轉向器和剎車器就需要滾珠螺桿元件。 電動車會改變工具機設備需求樣貌,法人指出上銀電動車相關產品預計今年下半年小量試產,2022年正式量產。 「連APPLE都要做車,你就知道現在最夯的是什麼了!」一位科技業老闆,直指電動車將成為未來10年主流,而且「現在就已經爆發了!」全球第一台特斯拉電動車,於2008年時在台灣的林口誕生。

美琪瑪電動車: 電動車百兆商機3》沒有它們就沒有特斯拉!台廠隱形冠軍出列

由於原物料報價漲跌幅變化大,對公司營收及獲利變化影響甚巨,美琪瑪著手開發「循環回收技術」。 從氧化觸媒領域著手,透過在客戶工廠內裝設廢棄觸媒蒐集裝置,可達到90%的鈷回收率,比起直接購買鈷原料,回收可省下約7成的採購成本。 美琪瑪於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電池材料出貨大幅下降、再加上主要原料鎳鈷報價同步下跌影響公司營收、獲利,全年營收22.34億元,EPS 1.64元。 而進入2021年,隨著電動車的需求帶動電池材料的出貨回溫,加上鎳價、鈷價反轉上揚,低價庫存使獲利上升,21Q2營收8.13億,QoQ 25%,YoY 23%、EPS1.18元,QoQ 67%,YoY 207%;累計21H1營收14.61億,YoY 14.76%,EPS1.88元,YoY 227.26%。 美琪瑪受惠於鈷、鎳價格上漲,全球電動車市場進入高速成長期,電池材料低價庫存及出貨成長,在去年下半年起營收暴衝,連續多月單月營收站上4億元,且均有翻倍年成長。 美琪瑪受惠主要原料鈷、鎳報價進入上漲軌道,低價庫存與出貨量增長下,有望帶動毛利率提高,營收與獲利皆具成長潛力。

美琪瑪電動車

鴻海(2317)、裕隆(2201)、華新(1605)與台塑(1301)等企業集團也看好未來電動車及新能源儲能系統,並積極轉型。 例如裕隆與鴻海的MIH聯盟合作,共同開發納智捷n7純電休旅車,預購2.5萬輛,今(2023)年第四季量產,後(2024)年交車。 美琪瑪電動車 電池作為電動車的命脈,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譬如大陸車用電池龍頭廠寧德時代年來股價飆漲46.15%,近期更與美國商用電動汽車製造商ELMS達成電池供貨協議,股價19日早盤開高走高,一度突破人民幣600元大關,最高來到人民幣614.98元,創下歷史新高,市值首度超過1.4兆元,僅次貴州茅台與工商銀行。 隨鴻華先進本周推出自主研發的電動車後,產業話題再度增溫,加上指標大廠特斯拉財報公布在即,根據第三季交車數量觀察,業績可望繳出超乎預期的增長,美琪瑪(4721)、康普(4739)成功搶占電動車產業出海口,前景可期。

美琪瑪電動車: 電動車需求回溫,鎳、鈷價同步上揚,美琪瑪2021營收獲利表現亮眼

美琪瑪以百元關卡為支撐表現穩定,且目前鈷、鎳價格也有一定成長,全年營收可望超脫去年下半年的不好,而維持穩定成長的趨勢,同樣的康普也是類似的情形,兩者走勢是綁在一塊的,而以獲利表現來看又由美琪瑪更強一點,所以美琪瑪比康普更有優勢存在。 「因為台灣電動車供應鏈,起跑點跟歐日大廠差不多,有機會彎道超車。台灣訊號傳輸技術、電動馬達都有優勢,可從特殊交通工具、搬運工具車做起,至少可以先滿足本土市場需求,」梁華哲附和自主發展本土電動車的夢想。 嚴隆財說,到了2025年,電動車的鋰電池會因為衰退問題,而開始大量淘汰,因此正研發從回收電動車電池中取出鈷、鎳等金屬的技術,再循環回到電池供應鏈。 至於近期市況展望方面,美琪瑪對下游電動車需求仍抱持正向看法,評估目前俄烏戰爭暫時未影響到電動車終端需求,且以目前國際車廠的趨勢來看,各車廠仍積極集中資源投入電動車開發,未來市場看可快速擴大。

美琪瑪電動車

市場看好,此舉對鴻海的電動車電池版圖布局明顯加分,更重要的是,鴻海已佈局多家汽車業者,包括飛雅特克萊斯勒、裕隆、吉利控股等集團,未來更可望打入蘋果 Apple Car 估應鏈,美琪瑪、康普將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助鴻海平台,進一步擴大產品出海口,取得新突破點。 而氧化觸媒在 PTA 製程中扮演著加速氧化反應的角色,雖然價格便宜,僅佔 PTA 總製程成本不到 5%,但會直接影響 PTA 的產率與品質,且各 PTA 廠商因製程與技術的不同,對觸媒配方的要求也各有差異。 雖然三元鋰電池相比磷酸鐵鋰具有安全性低、循環壽命短及成本較高的問題,但是三元鋰電池在性能方面遠優於磷酸鐵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充放電效率高的特色,因此若考慮續航力、快充等議題,三元鋰電池仍為近期主要正極材料。 日本市調機構富士經濟(Fuji Keizai)調查報告指出,時至2030年,全球電動車的新車銷售比重將贏過傳統燃油車,時間再推進至2035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有機會較2021年跳增11倍,占整體新車銷售量比重過半,未來10年將是電動車銷售的黃金10年。 電動車趨勢在全球掀起熱潮,其中作為電動車心臟的動力電池,更有「得電池者得天下」一說,台系車用電池概念股康普(4739)、美琪瑪(4721)、立凱-KY(5227)、中碳(1723)、聚和(6509)、明基材(8215)等有望搭上此波商機,其中最看好康普、美琪瑪。 法人分析,特斯拉產銷量大增,主要受惠Model Y產能提升,且第二季仍有缺料疑慮,造成Model S生產遞延,僅生產2,340輛。

美琪瑪電動車: 相關新聞

周四(3/24)美琪瑪等4檔特斯拉周邊供應鏈概念股同步強漲,無畏大盤開低之後,始終在盤下弱勢整理,表現不錯。 美琪瑪電動車2023 必須說的是,這樣的情況並不算是「突如其來、無法預測」的,因為美國通膨問題就是一直都存在,先前也說了今年才會正式有緩解的可能,所以年初因為同樣問題受到衝擊,其實早在預期中,我認為投資人平常心看待就好,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長線仍具備主流趨勢的「電動車」族群。 由寧德時代為中心的電池風潮,其周邊供應商,正排隊IPO,迎接電動車的「黃金10年」龐大商機,話題性十足。 美琪瑪電動車 電動車取代汽油車,必然會讓不願意耕耘電動車市場的歐洲、日本業者全力投入,進入世界級的競賽,常勝關鍵在於自己的競爭力。

一開始,康普生產的是化學肥料,藉此累積了處理硫酸的經驗,為日後跨入硫酸鎳、硫酸鈷材料預做準備。 當1999年天弘化學取得康普全部股權,公司也成立了電池材料產線。 真正的轉捩點出現在2010年,公司解釋,當時中國除推廣「汽車下鄉」,也大力補助電動車產業,開出幅度可觀的補貼政策,讓電動車行業第一次百花齊放;正是在這時候,康普決定抓住時機、在台灣擴建電池材料產線。 依據2021 EPS去估算,目前本益比大約落在近十年區間的中軸,考量美琪瑪於未來受惠漲價及電動車趨勢成長動能明確,有望挑戰區間中上緣,未來股價將有望維持在本益比27倍上下浮動,因此給予逢低買進的建議。 而日、韓等三元鋰電池的大廠也紛紛配合歐美車廠客戶前進當地設廠,LG、SDI紛紛與Stellantis在歐美當地建立電池廠,Panasonic也在評估與歐洲廠商合作展開歐洲設廠計畫,未來受到日、韓大廠擴大產能,台灣相關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康普、美琪瑪有望隨著終端電池大廠擴產,長線業務需求持續看好。

美琪瑪電動車: 受惠於電池材料需求擴張及電動車成長,推升美琪瑪成長性幅度,有望挑戰區間中上緣,建議逢低買進佈局

硫酸鈷的產能目前為每月350噸至450噸,年底更將擴增3倍、一口氣增加到每月1,500噸至1,800噸。 至於電子級硫酸正進行去瓶頸化工程,每月4,500噸至5千噸產能,完工後應該可以提升到每月7千噸至7,500噸。 展望全年,美琪瑪認為,隨著終端車廠復工,電動車需求也反彈,有助客戶訂單延續,加上新產能貢獻,看好今年電池材料出貨將重返成長,PTA 氧化觸媒也受惠中國需求擴大下,出貨量將較去年提升。

新能源車大戰拚新局,回收,成了大廠競逐下的新黑金,台塑集團日前成立「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跨入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等四大領域,就強調將投入電池回收廠,打造一條龍能源服務。 而寧德時代在2021年底宣布電池廠「福鼎時代」投產,同時據外電報導,寧德時代也預計在波蘭斥資20億歐元興建電池廠,預料未來電池上下游材料等商機龐大,使台股鋰離子電池上下游供應鏈有戲,對台股電池周邊供應鏈具正向,如聚和(6509)、康普(4739)、美琪瑪(4721)及中碳(1723)等相對有利。 美琪瑪電動車2023 林書鴻以長春集團的本業是化學及材料舉例,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離膜與電解液共四大類,台灣都有機會發展,政府應該扶植本土電池產業。

美琪瑪電動車: 產業研究報告

生產氧化觸媒本來就需要鈷,而鈷又是提高電池穩定性必備的原料,他們和上游材料供應商早有合作關係,取得原料與價格上都相對穩定。 如中國電動車製造商 BYD 比亞迪,2016 年投入鋰礦資源開發,在青海地區打造鋰電池產業鏈,包含動力鋰電池、六氟磷酸鋰、磷酸鐵鋰與碳酸鋰等。 此工廠預期到 2019 年年產能可達 24GWh,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 電動車的主流電池材料類型為鋰離子電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而影響鋰電池性能與成本的關鍵為正極材料,常見的車用鋰電池正極材料可分為三元系、錳系與磷酸鋰鐵共三類。 Suzuki 鈴木、Honda 本田等日系車廠,多採用三元系鋰電池;Nissan 日產、Mitsubishi 三菱、GM 通用、Daimler 戴姆勒、BMW 寶馬與北汽等,多採用錳系鋰離子電池;中國大陸的 BYD 比亞迪、哈飛汽車與上汽等,則採用磷酸鋰鐵之鋰離子電池。 鴻海與裕隆合資成立鴻華先進,鴻華總經理李秉彥就指出,目前車用動力電池以中國、韓國和日本廠商為主,近2年歐盟有感於在車用電池技術大幅落後,透過補助積極扶持車用電池廠商,獎勵研發製造;台灣在車用電池領域也需迎頭趕上。

美琪瑪電動車

勝麗的競爭優勢在於特殊的打線封裝技術及自製測試機台,提供客戶一個完整封裝與測試的解決方案。 英利-KY在2013年成立長春萊特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生產輕型複合材料SYMALITE。 此生產線為全球全球第三條,亞洲唯一一條的輕型複合材料生產線,目前已打入納智捷以及一汽等廠商。 萬寶投顧楊惠宇強調,前一波的飆股代表為中華化 (1727-TW) 及永光 (1711-TW),中華化是生產電子級硫酸,康普旗下的恆誼化工亦生產相同產品,屬於電動車領域;至於永光則是碳化矽(SiC) 基板製程當中的拋光液,為第三代半導體,台廠特用化學因產業偏冷所以族群性不大,具備股本小、籌碼輕的小奇兵特色。

美琪瑪電動車: 電動車題材激勵 美琪瑪、康普股價續強

美琪碼、康普都是生產硫酸鈷、硫酸鎳電池正極材料的上游化工原料,其中又以生產原料成本較低的硫酸鎳為主;聚和則是搶攻中國電池廠電解液添加劑市場有成。 隨各大車廠陸續推出電動車,法人預估,美琪瑪下半年硫酸鎳產品會穩定增長,預計全年銷售有機會回到18.5億元,上、下半年營收比約45:55。 2012年4月,美琪瑪和日商戶田成立合資公司─美戶先進材料公司,由美琪瑪持股50%與額外10%特別股,戶田負責生產硫酸鈷及硫酸鎳,美琪瑪轉而銷售生產原料給美戶。 目前公司硫酸鈷年產能4,000噸,硫酸鎳年產能2萬噸,並於今年第三季提高至2.6萬噸。

美琪瑪電動車

2005年,草創僅2年的特斯拉跨海來台尋找供應商,透過經濟部的牽線,毫無車廠經驗的富田毫不猶豫接下訂單。 台灣工業用馬達市場,以東元、大同大廠為主,當時富田只能走少量多樣路線,因此與新創的特斯拉一拍即合,花了兩年時間做出第一顆馬達,為如今發光發亮的特斯拉打下重要的基礎。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就說,2025年到2030年是台灣電動車黃金起飛關鍵期,在未來電動車時代,「得三電系統得天下」,這是台灣難得的機會,一定要掌握。

美琪瑪電動車: 特斯拉概念股!美琪瑪學會「幫客戶省錢」,業績直衝 50 億元

PTA觸媒、鋰電池正極材料處理係為美琪瑪主要兩大事業部,硫酸鈷、硫酸鎳的生產,主要與日商戶田工業合作,合資成立持股五成子公司美戶先進材料,其硫酸鎳年產能約2.6萬噸、硫酸鈷4000噸。 根據統計,去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約531萬輛,今年預估銷售量成長到735萬輛,到2025年將突破1600萬輛,占全球車市比重達14%,受惠鋰電池正極材料成長,美琪瑪電池材料部門營收由前年10.65億元成長到去年21.25億元。 由於電池模組占電動車整體生產成本約四~五成,而正極材料又占電池模組四成,伴隨電動車總體市場成長,美琪瑪對電池林料擴產一事鬆口,表明會審慎評估。 正極材料技術大致可區分為LCO(鈷酸鋰)、LFP(磷酸鐵)與NCM/NCA三元材料等,美琪瑪分析三元材料、LFP技術各有優勢,前者密度高、體積小,以及温度耐候高,一般會使用在中、階車款;至於LFP成本較低、產品週期長、安全性較高,主要應用大型巴士,兩者在電動車市場各有發展利基,車廠會按照自身產品選擇電池技術。 電池材料的部分,由於電動車強勁的銷售及需求下,預計將同步帶動電池材料的需求,美琪瑪生產三元鋰電池的正極材料,「硫酸鎳」將因此受惠。

美琪瑪電動車

Global Market Insights統計指出,2016年全球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超過240億美元,2017~2024年每年成長約17%,直至2025年更可望達930億美元。 此外,儘管目前全球生產區域集中在中國,但低階產品僅能供當地車廠使用;南韓、日本、台灣等生產的中高階產品,主要交貨給日韓與歐美等世界知名品牌車廠,中國車廠如需中高階正極材料,也是跟南韓、日本、台灣廠商拿貨,兩者市場區隔明顯。 回收主要針對來自廢棄物,提煉出鈷、鎳、錳等有用的金屬,去年第二季末起全球金屬價格飆漲,公司擁有回收技術、配合循環經濟概念,有效降低成本,回收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美琪瑪電動車: 相關貼文

特斯拉全球標準車款採用磷酸鐵鋰電池,對於長期布局三元電池的美琪瑪與康普而言並非喜訊,但法人認為,這是特斯拉反映鎳、鈷等電池原料金屬價格飆漲所進行的策略調整,長續航板的車款仍採用三元電池,加上三元鋰電池作仍是全球電動車電池的主要解決方案,美琪瑪與康普作為國內少數切入國際大廠的電池材料業者,技術在國際間具備一定競爭能力。 康普成立於1992年,當時是台灣的天弘化學和瑞士SMC公司合資,原名為「天弘康普」,直到1999年台灣股東買下SMC股權,才更名為康普材料科技。 目前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化學肥料,氧化觸媒,動力電池材料和先進化學材料等四大類,其中子公司天弘主要生產特用化學材料,鈷系電池材料和草酸,是台灣唯一的草酸供應商;另一家子公司恆誼是台灣第二大民營化肥廠商,目前生產肥料、和半導體用的電子級硫酸。 目前全球電動車需求穩定成長,電動車已成為車輛產業未來發展重點。

美琪瑪電動車

在產業強勁趨勢帶動之下,預料電池材料將成為美琪瑪長期的成長動能。 鋰電池為電動車最關鍵的零件,其中三元鋰電池作仍是電動車電池的主要解決方案,在今年各大車廠電動車車款遍地開花帶動下,電池需求大幅成長,連帶帶動三元電池材料金屬原料鈷價今年持續走高,10月22日倫敦金屬交易所報價每噸56,218美元,今年以來漲幅達75.69%。 【時報-台北電】全球電動車發展進入成長階段,帶動鋰電池關鍵材料需求增溫,且高低階電動車市場區隔明顯,台商保有低成本優勢,相關台廠美琪瑪 (4721) 、康普 (4739) 業績有望進補,長多趨勢可期。 公司目前於動力電池的營收占比逐漸增高,過去由於舊產線做調整,整體產能利用率一直無法提高。

美琪瑪電動車: 趨勢:電動車滲透率升高

鴻海集團旗下公司在電動車零組件中,皆有擔綱要角的能力,唯獨電池領域中,缺乏指標性企業,尤其電池又是電動車成本最高的部分,因此透過轉投資、籌組國家隊,可完整整體零組件供應鏈。 美琪瑪去年受鈷原料價格走跌,營收規模下降,約 33.15 億元,年減 32.6%,但就獲利表現來看,美琪瑪因收取加工費,純益達 2.10 億元,年減 10.35%,帶動毛利率攀至 8 年新高,帶動獲利下滑幅度較營收收斂。 美琪瑪本業氧化觸媒業務因掌握不易替代性、就近設廠、特有回收裝置的優勢,且下游 PTA 美琪瑪電動車2023 客戶需求穩定,可持續為公司帶來基礎收入。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認為,今年台股修正幅度頗深,但具有業績支撐及產業前景亮眼的電池等相關個股,股價已跌無可跌,靜待全球經濟情勢穩定,投資人信心回籠。

  • 康普表示,旗下恆誼的硫酸鎳月產能擴充50%,加上旗下天弘的硫酸鈷月產能擴充1.5倍,產品已送交驗證,取得客戶認證後,即可出貨,預計鈷的新產線今年第二季可投產,電子級硫酸第三季可投產,可望帶動單季營收走高。
  • 目前三款車型Model3 、Model S以及 Model X 的(減速齒輪?)皆由和大供應。
  • 我們先介紹公司本業,氧化觸媒是一種催化劑,為純對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以下簡稱 PTA)在生產過程中的必要材料。
  • 根據美琪瑪目前股價 160 元為 2021 預估 EPS 的 30 倍,已達過去區間之上緣,該本益比反應公司未來營收及獲利可望因動力電池而成長,研究團隊認為公司未來獲利有望因電池材料營收挹注與電動車普及而成長,並維持一定時間內的高本益比狀態,應持續關注此類公司的本益比,當出現反轉向下(由高變低時),股價很可能就會開始進行修正。
  • 美琪瑪在電動車供應鏈上,除了生產硫酸鈷、硫酸鎳,也回收廢電池,使之成為鈷金屬和鎳金屬。

美琪瑪近年投入回收領域,除了PTA氧化觸媒領域外,也運用在電池材料領域,未來也會針對回收和高附加價值的產品擴產。 東元為全球工業馬達大廠,近期主推「T Power」動力系統系列產品,強調彈性化設計,台灣客戶以電巴業者為主,國外則與印度車廠合作較為密切。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林芬卉指出,鴻海購併裕隆旗下華創、發起成立MIH聯盟後,已成為台灣重要的電動車業者,不僅與許多海外業者合作,電動車事業部也已訂定明確KPI目標,包括2025年營收達1兆元、毛利率10%、出貨上看75萬台。

美琪瑪電動車: 台達電(2308)- 台灣電源設備的領導者,持續耕耘電動車市場

此外,康普每年皆會與客戶協議價格,今年全年加工費用估計調漲 1 成以上,法人看好,康普今年隨著動力電池材料新產能開出,全年營收將年增 3-4 成,且由於高毛利產品營收比重拉升,獲利增幅可望更好。 隨著各國陸續明令禁賣燃油車,各大車廠紛紛喊出未來 5-10 年計畫,並著手開發並銷售電動車,也讓電動車電池需求自去年起激增,正極材料雙雄美琪瑪 (4721-TW)、康普 (4739-TW) 也同步擴產因應,並與客戶簽訂長約,看好今年營運再優去年、續創新高。 美琪瑪跟著趨勢快速反應,也從7年前投入鎳生產,現在已經到1個月生產2000多噸的硫酸鎳,電池用材料佔了去年營收高達53%,超過了原本的觸媒業務,已從化工業者變成了一家電池原料公司。 在研發進度上,美琪瑪表示公司正積極往下游鋰電池正極材料整併,目前美琪瑪技術已經涵蓋電池材料回收端,未來也規劃將從現在的硫酸鎳、硫酸鈷,再往下游前驅體與正極材料發展。 如今,從豐田第一輛油電混合車,到現在的特斯拉,電池裡的上游原料硫酸鈷都由他們供應。

昇陽電池則專注於磷酸鐵鋰電池生產,並自工研院技轉,開發4680類固態電池。 美琪瑪、康普是最上游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商,同時取得 Panasonic 與特斯拉認證,打入特斯拉供應鏈,也為旗下鈷/鎳化學品開啟新應用。 台泥旗下能元科技興建全台最大鋰三元電芯廠,並與英國新創電動車廠McMurtry合作,2023年第一季投產。 台塑新智能子公司「台塑尖端能源」選在彰濱工業區新建磷酸鋰鐵電池芯,與美國電動車Aptera Motors合作。 美琪瑪透過客戶間接躍升為特斯拉供應鏈,8月及前八月合併營收年增達21.98%、64.99%,目前美琪瑪電池相關業務營收占比逐步拉升至五成。 動力電池巨擘寧德時代「朋友圈」相繼上市,鋰電池正極材料萬潤新能已在19日新股申購,每股發行價為人民幣299.88元(約新台幣1,334元),預計9月底或10月初上市,是今年大陸A股中最貴的新股,該公司取得寧德時代、比亞迪、中航鋰電、億緯鋰能和萬向一二三公司的認證。

特斯拉2021年的產銷量,有機會較2020年倍增至100萬輛以上的水準,日盛投顧相對看好,包括和大、貿聯-KY、智伸科、聯嘉等廠商來自於特斯拉的訂單成長動能。 一般而言,玻璃鏡片相對塑膠鏡片在照相及攝影鏡頭應用領域具有較佳光學性能(如大光圈及高倍率光學變焦)及耐熱性。 車載鏡頭需要的安全性較高,要求防磁、抗震、抗冷抗熱、防塵及防水,耐溫介於負40度到80度的區間,同時有較長使用壽命需求(8到10年),因此,必須藉由玻璃或模造玻璃提高性能。 2.依目前市場狀況,同一支基金之下又會區分不同級別,本排行只取同一基金下績效表現最佳的級別,進行評比,其他級別,則忽略不計。 1.「台灣ESG永續基金排名」是以台灣金管會「ESG基金專區」內認可的國內外ESG基金,為評比的主要母體,再依各基金每周的績效表現,進行排行。 由於字數有限,更多台股產業最全面、最完整的解析,我都會持續在 LINE 當中提及,投資人想免費索取請加 LINE︰@588vip 並留言「我想得到惠珊老師的最新分析」,將會有專人為您服務。

美琪瑪電動車: 電動車方興未艾,美琪瑪審慎評估電池正極材料擴產

此外,寧德時代 (CATL) 擬在北美斥資 50 億美元擴廠,為特斯拉等車廠供應三元電池與磷酸鋰鐵 (LFP) 電池;而南韓 LG Energy Solution 也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一家電池工廠,直接供應特斯拉與其他客戶。 【時報-台北電】美琪瑪(4721)受惠於特斯拉北美調漲售價、電動車概念股走強,近期股價持續走強,26日雖開高走低,終場收134.5元,但力守平盤之上,上漲1.5元。 自7月除息後,波段低點104.5元轉強,近月緩步墊高沿5日線上攻,就周線來看,周K連三紅,扭轉下降趨勢,周KD指標持續開口向上,MACD值可望由負轉正,在量能放大下,有利多頭持續。 有量電池技術朝向多元化發展,於泰國建置的電池年產能規模將達GWh等級。 輝能則為台灣少數專注於固態電池開發者,現與歐系車廠Mercedes-Benz合作關係密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