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6大優勢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Tim on January 3, 2020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一開始我選擇的是資工系,上一上覺得不是特別有興趣。 在 EE101 拿 A 之後,到了 EE102 要做實驗時,覺得實在是太無聊了。 上課一直睡著,所以我又轉系到工業工程系 specialize in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2023 information system。

尤有甚者,就讀熱門科系是一回事,能否在該領域精熟,乃至卓越,又是另一回事。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知識、能力、視野、毅力,一直都是成功的關鍵,這在任何一個科系領域都是相同的,而在未來,可能更加重要。 因為,科技與社會的變遷、知識的推陳出新加速,能夠學習如何學習、團隊合作、溝通表達、獨立思辨或批判思考、設身處地的脈絡化理解或換位思考等,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保有生產力和創造力,如果擁有這些素養,再結合跨科系領域的知識基礎,這才是未來所需要的人才。 而這股變遷趨勢早已經在大學產生影響,最具體的現象是不分科系的院學士班,模糊科系之間界線的學程、課程模組,或者支持學生進行輔系、雙主修的學習;台大甚至已經著手規劃「空白學位學程」,打破科系藩籬,讓學生自己拼湊感興趣的學習科目。 這些轉變意味著「跨領域」、「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已越來越受到重視,未來的職場或市場,將越來越難由過往的單一科系予以對應或壟斷,兩端之間關係的不確定性提高。 因此,此刻試圖進入某個保證未來人生將能「長治久安」的科系,這等處心積慮,很可能在不久之後就會淪為不切實際的夢想。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相關新聞

下面不少鄉民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不過看下來二類組的以土木居多,三類組的生科系更是被推爆成為「絕對不要去唸」的學系,更有幾位直接說「文組」。 有網友指出這幾個地雷科系就算是前三名大學唸畢業出來,進入職場後的薪水也是只有30K。 熱門系所可能會時常變動,但學校聲譽卻能屹立不搖。 多數選校的考生,底線都畫在台、政、成、清、交和中字輩學校,畢竟名氣大的學校學歷容易在眾多履歷表中脫穎而出。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這些問題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但要在眾多校系中選出理想的志願,真的不簡單。 學長姐說特地分享幾個關於升學的原則和規劃方式,希望能幫助大家理清糾結的思緒,探索出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郭肇元諮商心理師分享到,他常碰到對所念科系沒興趣來尋求諮商諮詢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共通點是,對自己的興趣與性向認識不多,加上對科系、畢業後從事的工作不瞭解也很少去探索,會出現根據「夢幻憧憬」來選科系的情形。 現在整個社會的氛圍就很奇怪,就一定要把大學拉下來,我也不懂為甚麼,但是在美國就很清楚,他們認為讀大學是為了 fulfill my college experience,大學跟你未來的工作未必是有關的。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其實「見不得人」!

同時,系上採認系外選修課程的彈性很大,將近五分之一開放自由選修,因此我也嘗試了很多其他不同領域的課程,從中發現自己對於社會議題很有熱情,特別是教育。 伴隨大學生涯結束而來的人生選擇題更加棘手:我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在一年的自我探索之後,我選擇在研究所轉換跑道至教育領域。 對於某些人來說,工作與興趣必須是分開的,因為他們認為工作消磨興趣;對於某些人而言,工作和興趣必須是結合的,因為唯有如此他們才能找到動力。 我則希望我的工作能夠回應社會的需求,看到社會的問題並試圖解決。 在我原本的人生道路上,這樣的期待是比較難被滿足的,但是做教育,讓我真正踏入不斷回歸根本,思考或解決社會問題的理想與歷程。

起初是從眾(conformity),爾後是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兩個效應反覆強化安全感、自尊與價值觀,這條道路似乎也就越走越理所當然。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2023 例如一位決心轉系的A同學述說當初選系的過程,因為喜歡看小說,對文字很有感覺與憧憬,「每次看小說就像置身在夢幻世界裡的快樂,因此決定考中文系」,對看小說有興趣、很快樂都沒問題,但是否有相對的文學造詣(能力)? 是重要的考量點,這猶如喜歡看電影,與成為演員或導演之間是不相同的。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大學情報

因此,「大學念什麼不重要」之所以成為主流,一方面是基於科系與職業契合度其實並不高,另一方面則是大家總想抱持著「只要有勇氣改變,生命總有不同可能性」的希望。 我希望每個學生去找到自己愛的事情,願意為這件事情付出他們絕大多的力氣,然後他們要自己去突破,想說怎麼樣會做得更好。 我們現在年輕人其實比以前條件更好,可是我們一直在告訴他們說:「沒有啊!其實你們什麼不能做」,歷史學的訓練告訴我說,真的是這樣子嗎? 很多人可能看到一個問題就覺得這全部都是真的,但我們會去找其他證據,去找這東西是怎麼出來的。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資工系課程涵蓋寫 App、網頁所需的程式語言,但學生要自己選擇去精深哪一領域。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只要是理工碩士生都知道,找教授是非常重要的,你的生死大全都掌握在他手上了。 未來兩年都要看教授臉色,如果教授和藹可親,要求不過份又兩年畢業的話,相信你的碩士生涯會很好過的,但如果你的教授總是做不合理要求,畢業兩年起跳,還要隨call隨到,那你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而與哲學系不相上下的「社會系」,有網友認為這科系專出覺青,但也有人為社會系平反,認為「社會學是教你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並為自己的理念去實踐」。 一位網友在PTT發文詢問「什麼系最容易被問『唸這個以後要幹嘛?』」他認為,醫牙電資法商就是相當就業導向的科系,而偏學術類的科系,像是文史哲、物理化學、生物等等,就業方向較為不明確,換句話說就是「出路很廣」。 查詢地圖外,Google Maps其實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隱藏版功能。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興趣與性向對科系選擇的影響

除了少數進入門檻高的職業外,多數職業都不是只開放一扇窄門給本科系大學生。 轉換跑道的確並不這麼困難,只是得花去更多時間與精神。 我覺得全世界的學生都一樣,從高中上來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美國學生就會進大學去試,把他試出來了,如果他真的試不出來的話,他就會去讀歷史、讀英文、讀哲學,或是去讀那些他覺得比較廣的東西。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我以前在布朗大學讀博士,那裡最受歡迎的主修,第一個是國際關係,第二個歷史,然後英文,他們去學這些東西,然後讀了一兩年,他們慢慢成熟、比較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他們就去做了,然後做的都很好。 行行出狀元,大學科系也是百百種,不少人為了未來的出路,早早就在大學立定志向,攻讀第一志願,但就有網友好奇,大學生念「歷史系」,畢業以後到底可以選什麼工作?

  • 他認為,台灣有許多非就業導向的大學科系,未來出路相當「廣泛」,而網友也一面倒認為「哲學系」畢業出路最為神秘。
  • 我女生朋友成績超級優秀,卻沒有拿到工作,因為他們認為體型嬌小的女生在工廠鎮不住工人。
  • 這是一件好事,因為時常簡報結果很糟糕,不是內容的緣故,而是學生不知道怎麼發表簡報。
  • 在換日線專欄的自我介紹裡,得知您大學的科系是工業工程,而碩士轉為資訊工程,想請問當時為什麼從工業工程轉到資訊工程呢?

相對的,我們似乎也不是那麼能接受一個完全不看電影的電影系學生、一個討厭動物的獸醫系學生、一個不讀文學作品的中文系學生。 我們期待這些學生「必須」擁有某些能力或者特質,不具有這些能力或者特質的學生將會承受一定程度的社會壓力。 高中生最常聽到的是「大學念什麼很重要」,但大學生最常聽到的卻是「大學念什麼不重要」。 出社會後,畢業生們總會抱怨企業,嘴裡說能力大於學歷,但還卻總愛用「大學念什麼」當作錄取門檻;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職場新鮮人紛紛思索自己真正想走的道路,卻又擔心若想嘗試的道路與大學所學不符,容易慘遭滑鐵盧。 以上這些現象似乎都是「大學念什麼重不重要」的回答,卻又無法完美地歸納出「是」或者「否」這樣的單一結論。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孩子念「資訊科系」好不好? 教授:要學這個 根本不必上大學!

1.我們常把時間和注意力花在簡報的內容上,但研究卻顯示,內容只會對簡報發表產生10%的影響,剩下的90%來自於「視覺」和「聲音」。 110學年度大學學測於1月23日結束,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也在隔天(24日)公布各科試題及參考解答。 幾天後,一張試場名單在社群網站上瘋傳,一位考生的姓名引發眾人遐想,不少網友看了笑翻,直呼「今年榜首有趣了」。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除了法條以外,法律系所也應傳授學生如何在實務工作的現場上「發現真實」、「蒐集證據」、「書狀撰擬」、「審閱契約」、「談判」、「如何調解」、「法庭攻防技巧」等能力,可惜這塊,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仍較欠缺,需要等學生在進入職場中慢慢學習。 我們會從你對這個場合的準備,去判斷你是不是真的對這個系有興趣,心態不應該是「啊!我只是來看一下」,有了面試機會,就該好好表現。 我們想要看到學生的未來,我們不是把你收進來,然後就結束,我們希望說你經過大學四年後,能變成四年前自己想成為的人,而不是看到你一副「分數到了就來了」的樣子。 桃園平興國中107學年畢業生謝楷傑以5A好成績,選擇念育達高中餐飲科,打破傳統升學的觀念。 謝楷傑認為:「不是成績不好才去念高職,應該以自己的興趣為主。」他從小六起就幫忙爸媽煮菜,現在要做出一桌菜完全難不倒他。

大學不知道要讀什麼科系: 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自主驅動、適性揚才,找到適合你的學群學類與學系

2.評估:與孩子討論喜歡的學校科系,了解孩子的意願與想法。 「機械系才不只是做黑手那麼簡單呢!修理機具只是機械系內非常小的一個子領域。」同為二類組熱門科系,機械系以力學為本,電機系則有所謂的「三電一工」,即電磁學、電子學、電路學與工程數學。 這兩個科系的畢業出路多是擔任工程師,但機械系偏向設備製程,電機系則多專注於半導體、晶片研發。 然而,科技日新月異,要如何確保自己能成為一領域的專家呢?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