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人薪資2023懶人包!(小編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June 8, 2019

新鮮人薪資

由於建立職場優勢是未來談判薪資的籌碼,我會建議第一份工作不要完全以高薪為考量,應該同時評估這家公司、這份工作是否能提供幫你建立未來職場優勢的資源,例如:是業界知名企業、有機會參與重要的專案、公司有完整的人才培養制度、升遷機會很多很快…等。 所謂的「初任人員」,也就是一般通稱的「社會新鮮人」,勞動部定義是高中職24歲以下、大學及碩士29歲以下、博士39歲以下未升學的畢業生,在畢業後1年半內,首次提繳勞工退休金的全時受僱工作者. 調查結果發現,2021年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薪資3.2萬元,對比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平均薪資4.3萬元,約為74.6%,其中高中職新鮮人平均薪資為2.5萬元、大學為3萬元、研究所則為4.7萬元。

3.比對2017年,企業提供大學新鮮人平均起薪5年合計成長5.9%。 新鮮人薪資 2022年漸朝與疫情共存的方向,且正逢大缺工潮,想搶新鮮人,起薪要超越2021年。 調查顯示,初任人員經常性薪資以金融及保險業3.2萬元最高,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均為3萬元;其他服務業2.6萬元則為最低;109年初任人員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2.9萬元,年增1.7%。

新鮮人薪資: 職場熊報

近來勞動部釋出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若從新鮮人畢業的27個科系學門中,近5年內最高與最低平均月薪,竟相差近2萬元。 其中,又以唸「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學門」的新鮮人,在畢業後1年薪資就可達5萬213元位居第一名。 依此數據換算下來,新鮮人如果想得到一次錄取機會,大約要投遞104封履歷表。

因此針對職場新鮮人,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建議,不要陷入「先求有,再求好」字面上的迷思:其實所謂的「先求有」,應該是先求(找到)「有」興趣、「有」前景、「有」符合性格的工作;接著所謂的「再求好」,應該是再求(找到)薪資能更「好」,福利或職位能更「好」的工作。 不過在求職態度方面,有高達51.9%的新鮮人,採取「先求有再求好」的策略;但同時也有16.3%表示,自己是「寧缺勿濫」:寧可失業,也不亂應徵工作;而剩下的31.8%則認為,對於找工作的態度,自己算是「一切隨緣」,屬於「佛系求職者」。 Yes123求職網分析,今年新鮮人「期望」與「實領」的月薪,兩者落差達925元,略多於去年的875元,大約是求職者期望月薪的「97折」,雖然高達92.3%的受訪者預期,在通過試用期後,待遇可進一步調高,但超過8成的受訪者,並「不滿意」現在的薪酬水準。 調查結果顯示,這群9年級新鮮人,雖然平均每日耗費132分鐘「找頭路」,但目前仍有63%仍無正職,受訪者評估,若要搶到工作,平均需投遞104封履歷。

新鮮人薪資: 新鮮人起薪29773元 創下十年來新高!調查有八成「其實不滿意」

結果顯示,2019年畢業生到去年10月,全體平均薪資為3萬7,026元,比起前一年畢業的人1年薪資還增加3.45%,顯見新冠疫情對社會新鮮人薪資影響並不明顯。 對於求職這件人生大事,新鮮人各自有想法,只是通常在待業期間,多會面臨來自家庭的壓力。 根據yes123求職網今(23)日公布的調查指出,有超過七成的社會新鮮人透露,在找工作期間,會碰到家人給予的精神壓力,另外調查結果更顯示,高達九成五的新鮮人表示,在待業期間是有經濟壓力。 因此,在還沒有建立自己的職場優勢之前,新鮮人沒有辦法用談判的方式來爭取薪資,能做的是「了解市場的薪資行情,選擇薪資在期望範圍的工作」。

調查發;平均要投過18.6封履歷,才會獲得一家企業的面試機會,略少於去年的19.1封。 同時得再面試5.6家公司,才能真正找到一份工作,也略低於去年的5.8家。 本文作者分析,應屆畢業生在完全沒工作經驗的情況下,通常無法用薪資談判的方式來爭取待遇,建議了解市場的薪資行情,選擇在薪資期望範圍的工作。 觀察本次調查結果,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解讀,今年的新鮮人即使目前身處「後疫情時代」,大環境屬於緩步復甦又缺工的階段,即使幸運找到工作,卻也碰上青年低薪化的窘境,一旦無法學以致用,又缺乏職場成就感,想要真正開開心心去上班,其實有相當高的難度。

新鮮人薪資: 薪水差超多!金融保險平均月薪飆9萬6奪全台第一,這4大行業最慘墊底

104人力銀行3月全站工作數98.6萬個,其中全職且年資1年以下或不拘的工作數52.8萬個,占全體的54%。 新鮮人薪資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31日電)勞動部今天公布109年職類別薪資調查結果,社會新鮮人月薪平均為新台幣2.9萬元,較108年成長1.7%;工業及服務業平均薪資為4.2萬,航空駕駛員最高,精算師、醫師等均逾10萬。 衡量待業期間的精神壓力與經濟壓力,「九年級生」新鮮人自評的「待業痛苦指數」,平均落在76.5分,高於去年的75.5分,創下十年以來新高!

新鮮人薪資

並從各畢業學門進一步分析可知,以「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學門」的大專畢業生平均提繳工資居冠、達5萬213元,「工程及工程業學門」以4萬6,538元次之、「醫藥衛生學門」則以4萬5,634元位居第三名。 新鮮人薪資 透過聯繫的HR窗口、人力顧問公司或是用人公司目前/過去的員工多方了解目標職缺最需要的能力以及目前徵人的狀況,以評估自己在求職者中的競爭力。 在能力滿足職缺需求的前提下,公司在徵才過程中遇到越多困難的職缺,越有機會談判爭取更高的薪資。 比對2017年,企業提供大學新鮮人平均起薪五年合計成長5.9%,其中,2017~2020每年上升,但2021年受疫情影響而停滯。

新鮮人薪資: 新鮮人起薪來到十年新高 平均落在29,773元、年增2.9%

而若觀察近幾年基本工資的情況,其實不難發現,從2015年的每月基本工資20,008元到2021年的24,000元,這6年來的月薪成長幅度雖不算太高,但對一直以來都領基本工資的勞工朋友來說,有固定調薪總是不無小補。 許多人進入職場後,即便工作量不斷增加,薪水卻遲遲不漲,甚至被公司當成免費勞工。 調查也發現,新鮮人在求職期間,每天平均會花2.2小時的時間,也就是132分鐘,在應徵工作這件事情上面;其中甚至有11.5%的人,一天會投入「四小時(含)以上」尋職。 調查顯示,平均金額為2萬9773元,比去年的2萬8925元,增加848元、2.9%,也是10年來的新高,但仍未突破3萬元。 楊宗斌不忘提醒新鮮人,如果換工作頻率太高,像是任職某公司的時間,無法待滿一年以上,反而對履歷表有扣分作用,其實不利於面試評價,更容易被企業貼上「穩定度低」、「抗壓性差」的負面標籤。 因此平均下來,今年的新鮮人對於一份工作,至少想做15.8個月,大約為474天,略多於去年的15.6個月:等於先累積「五個季度」左右的工作經歷再說。

新鮮人薪資

如果正在談的是往上升一個職級的工作職位,那就可以依這個職級在市場上的薪資範圍作為談判的邏輯。 從這個流程裡可以知道,大部分的用人公司在開出職缺時就已經確保提供的薪資會落在合理的市場薪資範圍內。 新鮮人在完全沒有正式工作經驗的狀況下是沒有目前薪資做為談判基準的。 而新鮮人通常會投遞的都是入門的工作,對用人公司來說,要找到合適人選的困難度不高。 通常用人公司在針對某個職位開出薪資條件時會先參考同職位的求職市場薪資範圍,從中取一個薪資範圍是公司認為能有效吸引合適人才的。

新鮮人薪資: 人力銀行參考薪資寫心酸的? 求職者白眼:面試當場月薪砍1萬

因此衡量「薪資滿意度」與「工作成就感」,自評的「上工開心指數」相當低,平均僅有41.2分,不過仍高於去年的39.2分,創三年新高;只是其中自評「零分」的,更佔了15.1%。 另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平均數為67萬元,較2020年增加3.02%;然2021年小於平均數比率為68.31%,意味著有68.31%的受雇員工收入未達平均年薪,約555萬名受雇員工年收入未達平均總薪資,創下歷史新高。 薪資較高的職類為:研發4萬、工程施作3.8萬、資訊3.77萬;較低的是:客服3.39萬、物流/倉管3.37萬、作業員(生產-直接員工)3.2萬。

新鮮人薪資

事實上,不少企業開出的薪資條件都不是訂死的,而是有彈性空間可以談判的,因此,即使身為初入職場的新鮮人,也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與薪資待遇協商的權利。 不過,在新鮮人談薪水的過程中,並非代表你就可以獅子大開口、隨意亂喊價,而是要在面試前,調查好這個產業的市場平均薪資行情狀況。 新鮮人薪資2023 對於已經或曾經找到「頭路」的新鮮人,大概需要花多少心力,才有可能爭取到一份正職工作呢?

新鮮人薪資: 員工請特休假辦護照…老闆心疼呼籲「公家機關六日營業」網看法兩極

123求職網今日公布最新《九年級生待業痛苦與上工開心指數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有62.8%的人覺得目前是「學非所用」,七成有正職的新鮮人,也對現在的工作內容感覺「無成就感」。 畢業離開校園,進入社會約3個月,為了解這群「九年級生」職場新鮮人的就業情形,待遇能否符合預期? 新鮮人薪資 Yes123求職網日前進行「九年級生待業痛苦與上工開心指數調查」。

新鮮人薪資

觀察本次調查結果,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解讀,今年的新鮮人即使目前身處「後疫情時代」,大環境屬於緩步復甦又缺工的階段,千辛萬苦且幸運找到工作,卻也碰上青年低薪化的窘境,一旦無法學以致用,又缺乏職場成就感,想要真正開開心心去上班,其實有相當高的難度。 進一步分析初任人員性別對薪資的影響發現,女性初任人員平均薪資3.1萬元為男性3.4萬元的89.4%。 各種教育程度中,專科以下兩性薪資最為接近,大學畢業女性2.9萬元,是男性3萬元的96.9%;研究所畢業女性4.3萬元,僅是男性4.9萬元的86.8%,差距高達6千元,是各種教育程度中差距最大的。

新鮮人薪資: 畢業後5年,決定你未來成就關鍵!過來人曝進入職場後要拼的3個最重要能力

今年的「履歷投遞錄取指數」達104.2,不但低於去年的110.8,更創下四年以來新低,接近疫情爆發前2019年的水準,顯見「九年級」畢業生在求職進度上,逐漸擺脫疫情衝擊。 整體而言仍有四分之一的新鮮人表示,對於目前的正職工作,打算從事「1年以上~2年不到」;不過「半年不到」的,其實合計也有25.8%:其中16.3%為「3個月(含)以下」;9.5%為「超過3個月~6個月不到」。 大型的人力顧問公司每年都會發佈薪酬報告,除了分析整體市場的招聘趨勢之外,還有各領域不同職能的薪資參考數據。 做轉職準備時,可以根據這類資訊裡的目標職缺薪資範圍來設定下一份工作的期望薪資。 「九年級生待業痛苦與上工開心指數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23年8月3日到8月17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今年畢業或退伍(免役)會員,且正在求職或(曾)有正職工作者,有效問卷共1266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75%。

勞動部首度針對2021年畢業後1年、首度提繳勞退金的全時受雇者薪資進行大數據分析,初任人員薪資平均為3.2萬元,約75%高於基本工資2.4萬元,但僅領基本工資的也不在少數, 高中職比例高達55.6%、大學為25.5%、研究所畢業生也有3.5%。 比對2017年,企業提供大學新鮮人平均起薪5年合計成長5.9%,其中,2017~2020每年上升,但2021年受疫情影響而停滯。 新鮮人薪資 2022年台灣朝與疫情共存的方向前進,加上正逢史上最大缺工潮,已無法像2021年持平。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