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訊息文章8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Eric on December 18, 2020

假訊息文章

當中,由台灣在地化自發性志工,於2015年成立的 MyGoPen,名字取字台語「麥擱騙」諧音,初期在協助年長者提升媒體識讀能力,培養事實查核的態度,現也與一些社群平台與通訊軟體合作,擴大事實查核的成效。 且 MyGoPen 在今年也加入「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強化事實核查的能力,而台灣另一個加入 IFCN 的單位則是2018年成立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aiwan FactCheck Center;TFC),透過這些平台,將有助於快速查詢訊息的真偽。 調查結果發現,台灣有超過 9 成受訪民眾認為假訊息猖獗、嚴重影響社會。 有趣的是,受訪民眾普遍認為自己受假訊息的影響不大,卻擔憂別人會上假訊息的當。 民眾辨認假訊息的方式,除了與親友討論、聽專家分析,也會使用事實查核機制。 在傳統新聞,社交媒體或虛假新聞網站中發現的這類新聞事實上沒有任何依據[20]。

研究使用了2006到2017年間12萬6000則以上的訊息,用假訊息查證組織所界定的真訊息與假訊息,來看這兩種訊息傳播時的速度、廣度,以及觸及人數。 華薩克(Przemyslaw M. Wazak)等人,整理了波蘭2012年至2017年在臉書上的生物醫學資訊,發現4成都含有錯誤資訊,且被分享了45萬次。 社群媒體被發明之前,資訊曾有許多古老的傳遞形式,例如口傳、詩歌、廣播、報紙、書籍與雜誌。

假訊息文章: 界新聞自由指數:挪威7度蟬聯第一、北韓與中國敬陪末座,台灣升至35名但「媒體高度分化、羶色腥氾濫」

在經濟因素上,現在有一種公關行銷行業,專門在網路製造各種訊息,這是領有金錢對價關係,為業主製造不實資訊,去影響受眾及打擊特定對象。 既然已經成為了錯誤及假訊息的主要目標與對象,孩童依然可以積極對抗它們。 孩童可以為事實查核和打破神化行動做出貢獻,例如針對尼泊爾的Covid-19疫情錯誤資訊。 假訊息文章2023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蒙特內哥羅代表處的「讓我們決定自己要看的節目」計畫,就提供了年輕人訓練媒體素養及新聞技能的機會,進而提升兒童權利報導的品質。 另一種情況則是由中國官媒發佈假新聞後,再獲得本地面子書專頁進一步傳播。

《The Verge》也強調,雖然人類也是大量假訊息、錯誤資訊的生成者,但如果AI也佔據那些依靠人類專業知識而蓬勃發展的網路平台,那人類能糾正、改善自身集體錯誤的機會將日趨減少。 原因之一當然是因為它可以不用太負責任地選用一些最吸引人的語彙。 假訊息文章 面對這樣的狀況,學界也不斷透過許多的討論來亟思防治之道,並協助民眾區辨不同的假訊息特質。

假訊息文章: 社會與公眾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郭嘉銓在4月24日代為回信,信中無直接回應界定假新聞的標準,但表示一向尊重言論、新聞及出版自由,同時強調「無人可凌駕法律」[103]。 1992年至1993年,《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日報》等先後正面報導了水變油事件,其中《經濟日報》稱水變油是繼傳統四大發明以來的中國第五大發明[61]。 後來水變油技術被認為是騙局和偽科學,1998年發起人王洪成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62]。

假訊息文章

至於該如何減緩錯誤、假訊息的傳播能力,目前沒有關乎此問題的可靠數據與研究。 基於孩童正處於發展中的階段,他們尚未擁有區分可靠、不可靠訊息的能力。 他們不但會受到錯誤及假訊息傷害,還可能繼續將錯誤的資訊傳遞給同儕。 而對於更年幼、尚未使用社群媒體的孩童而言,他們也可能夠過父母、照顧者、同學而接觸到錯誤或假訊息。 香港規管假新聞研究雖已進入尾聲,但假新聞的立法與否依舊爭議不斷。

假訊息文章: 假新聞 假訊息 More... 闢謠 謠言 事實查核 媒體

今年社會科考題貼近生活,不少取材自新聞時事,大家最關心的圖表型試題占比超過 50%,考生要具備跨科整合與閱讀理解能力,及圖表解讀後轉譯、分析的能力,而非死背人名地名,才能在這份考題得高分。 對此,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發布新聞稿指出,高氣溫環境下工作的熱危害因子除了氣溫外,還包括作業場所的濕度及空氣流通狀態、體力負荷、工作時段及持續時間等,目前國際先進國家都沒相關強制規定,後續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發展,適時檢討精進相關防災法制及採行措施。 如果訊息中建議了解決方案,例如重新下載安裝程式並再試一次,請先嘗試建議的方式。 如果訊息指出 Mac 的儲存空間不足,請參閱此篇的相關說明了解如何釋出儲存空間。 外傳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買下全台250面看板,高雄市九如一路及光武路口竟出現郭台銘與五位國民黨立委參選人合體的大型看板,五人立即召開記者會澄清,強調唯一支持黨內提名候選人侯友宜。

假訊息文章

或者是改朝換代的時候,新的統治者為了突出自己偉大,會製作假新聞抹黑前朝統治者,比如周朝抹黑商朝,商朝是否因為暴政滅亡仍然是謎。 工業網路安全近年越來越被重視,當連接到網路的工業設備和傳感器成為潛在的攻擊目標,若無足夠重視安全措施的觀念與行動,可能會導致生產中斷、資料洩露和運營的風險。 另一方面,永續經營(Sustainable Business)亦為全球性重要議題,各個國家都比以往更重視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實踐方針。

假訊息文章: 照顧壓力

若發現不實訊息可提醒親朋好友,勿讓社群媒體成為假訊息擴散的溫床。 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Facebook與法新社合作,尋找在Facebook及其他社群媒體內的假新聞內容,並撰寫超過30個查證報告,發現親北京、親香港特區政府和支援香港警察的羣組較多發出假訊息。 [98]其後Facebook曾多次移除和《文匯報》關係密切的建制派網上媒體點新聞的Facebook專頁。 香港政治學者沈旭暉分析,支援官方論述的假新聞與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情況有多個相似之處,他認為是香港文革2.0的一部份。 面子書是馬來西亞最嚴重的假訊息來源,無論是親中國官媒與反中共團體都曾在面子書不停轉發高度煽動和誇張標題的影片、文章和新聞報道。 儘管香港警察和示威者都在反送中運動期間皆有訴諸過多武力的情況,但許多有關反送中新聞的貼文和留言,絕大部分都是反示威者和親中的聲音,而貼文來源多數依賴於中港官方媒體的報道,但反中媒體如《大紀元時報》等則不為本地中文媒體承認為「官方資訊」,因此親示威者的聲音較少。

假訊息文章

而「變老」帶來的挑戰,讓本就弱勢的「身障家庭」變成更加脆弱的「身心障礙雙重老化家庭(雙老家庭)」。 本文將帶你了解雙老家庭中,那些局外人看不見、當事人說不出的艱難處境,然後,和我們一起關懷身障家庭,創造所有人都能夠「安心變老」的社會。 無論民間的謠言和有意圖的訊息,本質都是虛假的內容,面對訊息千萬別將訊息政治化,因為訊息真偽並不會因為立場而有改變,若帶有某種目的,而製作出的不實資訊,就應該受到法律更嚴厲的制裁。

假訊息文章: 國際特赦組織 AI More... AI生成圖像 AI生成圖片 AI繪圖 假新聞 哥倫比亞 抗議 示威 鎮壓 政治清算 警察暴力 記者 攝影記者

除了疫情外,去(2021)年夏天,德國西部發生洪澇災害時,網上曾傳出水面上漂著 600 假訊息文章 具嬰幼兒屍體的影片。 據了解,此段影片出自德國電視台《n-tv》的報導,不過報導中,記者並未表示有 600 具屍體,德國警方也未證實此消息。 推特上有個被人廣傳的推文串,是總部設在荷蘭的事實查核團體「冒險者」(Bellingcat)創辦人希金斯(Eliot Higgins)運用最新生成圖樣工具變出的許多富戲劇張力川普被捕假圖。 內容是一隊制服員警抓捕這位共和黨籍億萬富豪美國前總統,毫不客氣地在人行道上拉扯,已經被轉推或按讚好幾萬次。

  • 針對為何使用AI生成圖像,國際特赦組織表示:這是為了保護參與示威的抗議者,不被國家識別和追蹤。
  •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民眾中有 43% 知道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而在認識查核中心的受訪者當中,有 84% 認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有公信力。
  • 西元2019年6月12日在突尼西亞首都舉行的第30屆國際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 IFJ)世界大會上通過《全球新聞工作者道德憲章》,第一條規定即強調記者的首要職責是將真實帶給大眾。
  • 如果訊息中建議了解決方案,例如重新下載安裝程式並再試一次,請先嘗試建議的方式。
  • 儘管香港警察和示威者都在反送中運動期間皆有訴諸過多武力的情況,但許多有關反送中新聞的貼文和留言,絕大部分都是反示威者和親中的聲音,而貼文來源多數依賴於中港官方媒體的報道,但反中媒體如《大紀元時報》等則不為本地中文媒體承認為「官方資訊」,因此親示威者的聲音較少。
  • 西門子數位工業提供全面性的服務,不只是資安,更包含永續 ESG 的推進。

製造業景氣遲未復甦,外銷訂單減少,全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人數破萬人,台中市勞工局說,台中市到昨天計有114家企業、3715人放無薪假。 假訊息文章2023 今年製造業通報無薪假人數有增加趨勢,又以自行車及工具機業通報人數最多,約占65%。 網友留言包括「可以進軍好萊塢了」、「這個綜藝摔摔出新高度」、「館哥真的很靠北……也可以提名奧斯卡獎了」、「無敵風火輪」、「推人的最高境界,無穩推」等,引發網路新話題。

假訊息文章: 【2023調查報導與事實調查工作坊】半夜「跟車」色情論壇和群組 調查記者蔣宜婷揭台灣最大性私密影像外流產業鏈

陳耀祥強調立法過程定會不斷與不同機關、公民企業溝通,他認為,溝通、對話、透明問責,才能永續兼顧網路安全。 最後,羅秉成也強調,數位公民、讓使用者變守門員的概念很重要,對抗假訊息人人有責。 陳耀祥表示,在政府打擊假訊息的四大面向中,NCC主要負責「抑假」部分,目前已有兩項與數位通訊傳播相關法條正在進行。

  • 且 MyGoPen 在今年也加入「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FCN)」,強化事實核查的能力,而台灣另一個加入 IFCN 的單位則是2018年成立的台灣事實查核中心(Taiwan FactCheck Center;TFC),透過這些平台,將有助於快速查詢訊息的真偽。
  • 由於它是以文字信息的方式傳播的,因此很難徹底查清是誰在背後製造這些假消息。
  • 有業者指出,全球通膨居高不下,消費者荷包大縮水,尤其像是腳踏車最大市場集中在歐美,現在消費力下降,加上疫情期間庫存量大,終端零售商的庫存塞爆,現在接單只剩一成。
  • 內容是一隊制服員警抓捕這位共和黨籍億萬富豪美國前總統,毫不客氣地在人行道上拉扯,已經被轉推或按讚好幾萬次。
  • 目前沒有任何學術文章或研究證實其與掉髮有直接關聯,所以不能直接或間接的判斷淋酸雨會掉頭髮導致禿頭。
  • 一名來自西薩塞克斯(West Sussex)克勞利鎮的一名女子傳出一條語音信息,作出令人恐慌——卻完全沒有根據——的可怕預測,指有大量年幼和健康的人會死於冠狀病毒感染。

這些新聞已經增加了更多假新聞或黃色新聞的數量,並經常被反饋為社交媒體中的錯誤資訊,成為一種負面循環[4]。 另一種情況則是由中國官媒發布假新聞後,再獲得本地面子書專頁進一步傳播。 該篇報導受到包括《鳳凰網》和《中新網》,以及中國國際廣播電台馬來版與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官方帳號的轉載[108],而網友更是將這些貼文轉發至超過10個面子書公共群組。

假訊息文章: 錯誤訊息、假訊息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一個來歷不明的假消息說,參加英國一次疫苗試驗的首個志願者已經死亡。 事實核查慈善機構「Full Fact」在3月調查過這樣的一個騙局,信息聲稱政府在向人們發放救濟金,並索要銀行賬戶信息。 舉一個稍為嚴肅一點的例子,一個頑皮的人做了一個假截屏,顯示政府通知接收者,指其由於離家次數太多而被罰款。

一條WhatsApp上的語音信息聲稱政府要在溫布利大球場(Wembley Stadium)做一個巨型千層麵(Lasagna)給倫敦人食用。 當一個詞彙變成大家朗朗上口,而且不會難以理解時,才會在口語的交談過程中順理成章地被使用,之後也才能有進一步討論及爭辯的機會。 因此「選個好詞」往往是順利溝通的第一步,這一點川普確實是高手。 後續所引發的對立及衝突,每每耗掉社會的寶貴資源,無怪乎世界各國都把假新聞當作是頭號敵人,亟思反制之道。

假訊息文章: 中國發動對台貿易壁壘調查,陸委會首次表態:以經濟脅迫干擾總統大選

2020年1月起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且國內陸續確診多起新冠肺炎相關病例,造成民眾及輿論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高度關注,日前調查局發現有中國網友刻意炒作,散布多起新冠肺炎的假訊息。 散播假消息的人將會引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負起刑事責任。 而在 假訊息文章2023 LINE 訊息查證的官方帳號視窗中,會判讀訊息內容,提供已查證的結果,或是類似的內容,若是資料庫中沒有相關的內容,就可選擇回報查核單位進行查證,不過只支援文字判讀。 簡單來說,就是對收到的訊息多一分懷疑的態度,並追查訊息的來源,而最便利的方式自然是回到網路上搜尋,如果擔心再次被錯誤訊息誤導,目前網路上已有許多事實查核的平台可求證。

假訊息文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