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欣興表現相當出色,欣興生產的 聯電子公司2023 ABF 載板是 CPU、GPU 等高速運算必需要用到的關鍵零組件,欣興今年因為 IC 載板的需求,營收創下歷史新高。 雖然近期發生火災,但中華信評的報告指出,火災對欣興營收影響不到 6%,加上欣興現金流強勁,過去兩年努力降低負債,火災並不影響欣興未來幾季維持強勁的獲利能力。 轉型後,聯電的自由現金流不只增加 3 倍,聯電的營業利益率也在逐漸爬升,2019 年第一季,聯電的營業利益率是 -4.9%,但之後每一季都攀升,今年第三季,這個數字已經升至 12.5%。 聯電有個轉型 5 聯電子公司 年計畫,2018 年開始調整體質,預計 2022 年整體成果逐漸浮現,這個轉型計畫的目標,是扭轉過去為了追求先進製程,過度投資對聯電資源運用的扭曲。 今年第三季,聯電宣布廈門聯芯的產能,已達 2.5 萬片,這代表聯芯已達到經濟規模。 由於廈門聯芯是聯電最後一個 12 吋廠投資案,從這季開始,聯芯的虧損可望減小,折舊成本可望下降,讓聯電現金流更強勁。
- 由於廈門聯芯是聯電最後一個 12 吋廠投資案,從這季開始,聯芯的虧損可望減小,折舊成本可望下降,讓聯電現金流更強勁。
- 聯陽團隊原本是聯電研究 PC 處理器的團隊,後來,聯陽轉做 PC 和筆電等相關晶片開發,成為筆電 IO 控制 IC 和嵌入式 IC 的主要供應商。
- 聯電現共有十二座晶圓廠,月產能總計約85萬片,主要為八吋成熟製程晶圓,且全部晶片產品皆符合汽車業的IATF 16949認證。
- 此外,聯電去年也布局第 3 代半導體,開發高效率的電源功率元件。
- 而矽統目前積極開拓觸控和微機電麥克風晶片市場,但今年前 3 季稅後仍虧損 1.4 億元。
聯陽團隊原本是聯電研究 PC 處理器的團隊,後來,聯陽轉做 PC 和筆電等相關晶片開發,成為筆電 IO 控制 IC 和嵌入式 聯電子公司 IC 的主要供應商。 除了 USB3.1 控制晶片,也將推出 USB Type-C 和 USB 4 整合晶片,在高速傳輸領域則以影音傳輸為主,如 HDMI 等顯示控制晶片,筆電缺貨聯陽獲利跟著大好,法人也看好聯陽未來發展。 聯電的發展和聯家軍息息相關,因為,聯電有這一群兄弟公司,就能針對各種不同應用量身打造製程技術,例如,聯電在聯詠裡有 1 席董事席位,聯詠也是全球最大的顯示控制晶片公司,光是今年前 3 季,聯詠合併營業利益就高達台幣 100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35%。 聯電的毛利率,明年將持續攀升,加上折舊負擔逐漸下降,聯電未來將有更多現金可以發給股東,同時推進特殊製程。
聯電子公司: 點亮 PCIe® Gen5 技術
由於高速運算、影像感測、AMOLED 顯示驅動晶片等趨勢持續推進,除了聯家軍 IC 設計公司賺錢,聯電也能從代工和認列投資受益,可以預期,明後年聯電的基本面將逐季走強。 像是去年,聯電就開發出 40 奈米高壓製程,可以用在製造 AMOLED 控制晶片;也開發射頻半導體技術,可生產 4G 和 5G 聯電子公司2023 手機需要的天線,聯電也擁有物聯網產品需要的 eFlash 記憶體技術,計劃用在 聯電子公司2023 28 奈米生產的物聯網晶片。 此外,聯電去年也布局第 3 代半導體,開發高效率的電源功率元件。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電,是臺灣一家從事晶圓代工的公司,為跨越電子行業的各項主要應用產品生產晶片。 聯電完整的製程技術及製造解決方案包括邏輯/混合信號、嵌入式高壓解決方案、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RFSOI及BCD。 不過,聯家軍也有公司因疫情受創,智原的營業利益就較去年大減六成。 法人觀察,智原的業務是代客設計 IC,受到疫情影響,開案量減少,客戶派工程師來台也很困難,相對影響智原的生意。 而矽統目前積極開拓觸控和微機電麥克風晶片市場,但今年前 3 季稅後仍虧損 1.4 億元。
聯電子公司: 聯電 子公司資料
聯電現共有十二座晶圓廠,月產能總計約85萬片,主要為八吋成熟製程晶圓,且全部晶片產品皆符合汽車業的IATF 16949認證。 聯電總部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另在中國大陸、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新加坡設有服務據點,目前全球約有20,000名員工。 不過,聯電重新定位自己是特殊製程領導者,因半導體並非只能靠微縮製程加值,誰能做到超低漏電、超低功耗也同樣有價值,這個領域的投資不像推進微縮製程那麼昂貴,但也有大量的市場需求。 這些公司當中,包括全球最大顯示驅動 聯電子公司2023 IC 設計公司聯詠、全球第三大 PCB(印刷電路板)製造公司欣興,提供 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設計服務的智原,設計感測器的原相,設計 PC 和高頻通訊 OC 的聯陽,做微處理器的盛群,做觸控和 MEMS 麥克風的矽統,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 聯電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力也不弱,聯電共同總經理簡山傑和王石去年就透露,「LCD 驅動 IC 和 TDDI 近 2 年來幾乎拿下全勝,市占率最高,40 和 28 奈米在 2019 年都開始量產 OLED 驅動 IC。」由於 OLED 逐步取代 LCD,聯電也提前卡位這個市場。
今年下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業績暴衝,除了聯電營收、獲利三級跳,聯家軍的價值也悄悄轉變。 今年正好聯電成立 40 週年,聯電早期除了晶圓製造也自己做 聯電子公司2023 IC 聯電子公司 設計,專注代工製造後,這些 IC 設立團隊自立門戶。 聯電大部分的十二吋和八吋晶圓廠及研發中心位於台灣,另有數座晶圓廠位在亞洲其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