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數薪資2023懶人包!(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Ben on September 17, 2021

中位數薪資

中位數年齡之所以上升,是因為生育率下降,這些趨勢將對美國的勞動力構成威脅,因為較少的勞工代表經濟成長更少。 進一步觀察各行業情況,108年以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112.4萬元,金融及保險業94.8萬元,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70.4萬元,醫療保健業64.5萬元較高。 中位數薪資2023 更進一步從10等分來看,報告中將所有受雇者的薪資,由少到多排列後,再依人數均等分為10組。 第一組的人,也就是薪資最低的10%,他們的年薪資上限從2012年的23.1萬,增加到2017年的26.2萬,成長了3.1萬。 而第二組到第七組,年薪資上限漲幅都不超過4.5萬,也就是70%的人,過去6年薪水都沒漲超過4.5萬。 一般來說,若資料有極端值時,平均數容易被拉往極端值那端(拉高或拉低),但中位數指的是最中間的數字,並不受極端值影響,若中位數與平均數越接近,就代表資料分布較為平均,較少極端值,因此我們可以從中位數占平均數的比例來判斷資料分布情形。

中位數薪資

但是,面試過程是一場心理戰,求職者面對的是熟稔市場薪資的HR,以及專精該職務專業的用人主管,一旦薪水過高,勢必專業見真章。 台東縣和屏東縣因2021年薪資僅3萬敬陪末座、基期較低,十年薪資成長幅度皆達20%。 最近十年地方發展,台東縣2011年開辦熱氣球嘉年華,截至去年觀光人次已成長兩倍。

中位數薪資: 主計總處統計專區

為了解近幾年來各產業的薪資變化情形,我們取財稅薪資報告裡最近的2015年及2011年薪資中位數相減、並除上2011年數據,得到薪資中位數變化率,並依此變化率評估這個產業的薪資消長情形。 假設有5個人的月薪分別為22k、22k、30k、45k及200k,5人薪資的中位數為位於中間的30k,平均薪資則會因200k極端值而被拉高為63.8k,足足高出中位數33.8k,容易使得整體薪資遭到高估;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許多人認為公佈薪資中位數比較重要。 至於台灣畢業生起薪,根據2021年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大學平均起薪來到2萬9784元;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平均薪資為2萬8402元;104人資學院的《薪資福利調查報告》則顯示,平均起薪來到3.1萬。 解法:基礎入門職缺可能只談1次,第一次就會談薪水;資深或技術含量高、或主管職通常面試兩、三次,因為給薪相對彈性、範圍較寬,第一、二次面試主要判斷求職者的專業和特質,若符合或接近,第二、三次才會依條件談薪水。

中位數薪資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3日電)主計總處今天公布109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新台幣50.1萬元,平均每月約4.2萬元,意即全台仍有半數受僱員工年薪未達51萬元。 受疫情影響,薪資中位數較108年僅增加0.48%,年增率是4年來新低。 2021年薪資中位數較2020年增加1%,總薪資平均數年增也達3.02%,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反映去年全球經濟回溫,製造業景氣佳,出口成長暢旺,但內需產業則受到疫情三級警戒衝擊,影響薪資中位數、平均數年增率表現。

中位數薪資: 去年薪資中位數50.6萬元年增1% 新竹市77萬元最高

中位數對平均數比值為0.756,低於2020年的0.771,顯示高薪族群薪資水準成長更快,但許多勞工幾乎留在原地踏步,兩者之間的差距,也由2012年的11.1萬元,擴大至去年的16.4萬元。 主計總處日前公布去(2021)年薪資中位數統計為50.6萬元,雖然數字增長,卻仍追不上平均數的增幅,更有超過68%的人領不到平均薪資,創歷史新高,這也讓網友忍不住感嘆,多數人的薪水真的撐不起房價。 為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證交所要求1,602家上市櫃企業公佈「非主管職全體員工資薪資」,2020年更新要求加碼公佈非主管全時員工的「薪資中位數」資訊,而最新數據出爐,面板驅動IC公司聯詠科技中位數員工年領239.8萬元薪資,笑居台股上市櫃企業之首。 根據平均月薪報告顯示,北上廣深的平均月薪都在1萬(人民幣,下同)以上,就連二線城市的月薪也不低於6000。

我們在生活當中經常從媒體上或者聽其他人談論月收入,但這些月收入數字是否可信,是否是真的卻又無從判斷。 富邦金、國泰金去年獲利因股市行情成長,員工也因此受惠,富邦金去年「非主管員工薪資中位數」達109.1萬元,年增4.7%,名次從2019年第7名上升到前5名,國泰金也緊追在後。 【大紀元2021年06月07日訊】在大陸的官媒和自媒體,幾乎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炫富,好像每個人都生活得很好,但是大陸媒體人「社會之聲」日前撰文揭示了大陸民眾收入的真相,他表示,大陸公布的收入數據都是平均出來的,這個數據不準確,收入的中位數才是真相。 不過,若以員工薪資平均數來看,是聯發科(2454)的486.7萬元第一、瑞鼎(3592)486.6萬元第二、長榮(2603)457.5萬元第三。 台灣股市衝破萬、房價狂飆,而行政院主計處年初統計台灣人平均薪資為4萬3211元,在求職網上的薪資公秤上許多4.5.6萬的職缺開出,消息曝光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討論,許多人認為這些數字根本不是現實的真實狀況,紛紛喊出:「我拉低平均,不好意思」。 中位數薪資 銘旺科(2429)2022年員工薪資中位數僅32.1萬元,從去年的倒數第三變成倒數第一;三商家購(2945)是去年慘墊底的薪酸企業,今年排倒數第二,以35.8萬元小優於銘旺科。

中位數薪資: ‧ 賴清德google備轉容量稱「台灣不缺點」 侯友宜嗆:打自己臉

主計總處資料指出,2020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總薪資中位數50.1萬元、年增0.48%,平均數65萬元、年增0.94%,中位數對平均數比值0.771,略低於2019年的0.774,而且此數值自2013年的0.801逐年下降,反映出平均總薪資成長率高於中位數總薪資之成長率。 但疫情影響基本工資調幅,特別是住宿及餐飲服務業,這些低薪族的薪資成長跟不上整體薪資。 楊宗斌說,雖然疫情趨緩且邊境解封,不過若要回到疫情前的薪資水準還是要看來台的觀光人數,必須達到千萬人次才有辦法讓整個內需型產業,包括餐飲業及觀光業的生意完全恢復榮景,如此一來相關從業人員的薪水才有可能回到疫前水準。 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藝術娛樂、休閒服務業、住宿餐飲業及補教業等,年薪中位數都沒有達到40萬元,代表月薪沒有達到3.3萬元,勞工薪資差距愈擴愈大。

中位數薪資

不過該份資料亦顯示,全體受僱員工中「薪資小於平均數67萬元」占比高達68.31%,較去年提升0.43個百分點,創下歷年來新高。 主計總處指出,2021年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含經常性與獎金等非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50.6 萬元,較2020年增加0.5萬元;全年平均薪資則為67萬元,較前年增加2萬元。 受僱員工人數較多的製造業為51萬9,000元,其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都超過70萬元;部分工時員工較多的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住宿及餐飲業、其他服務業、教育業(不含小學以上各級公私立學校等)敬陪末座,均未達到40萬元。 在這趨勢下,領不到平均薪資的勞工愈來愈多,而且情勢一年不如一年,2021年超過810萬名受僱員工中,就有68.31%低於平均薪資,這個數字再創統計以來新高紀錄,多數勞工對於政府公布的平均薪資無感,也是情有可原。

中位數薪資: 中國2022畢業生「月薪平均29K」!陸網氣炸:造謠嗎

但是攤開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平均薪資,可能會感到更無奈,其中總薪資的中位數為50.6萬,較前年增加1%,等於平均月薪4.2萬元,但是全台有高達406.5萬人每月收入不到42k。 各金控年報顯示,合庫金去年EPS排名並非前幾名但「非主管職之全時員工薪資中位數」卻是業界第一,達124.4萬,合庫金主管表示,公司一向秉持員工是最大資產,去年整體獲利受環境因素衝擊,導致整個EPS不如預期,但還是照往常水準發放薪資,未來也會持相同原則,就是不會因為環境因素衝擊減少對員工的福利。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23)日公布,2020年薪資中位數為50.1萬元,換算月薪約4.2萬元,也就是說,全台灣有一半的上班族月薪不到4.2萬元,有網友驚訝表示,「年薪不到50萬的人真的這麼多嗎?」對此有人指出背後真相,「這年頭都比資產了,誰跟你看收入」。 上述數據顯示,我國高薪者與低薪者薪資差距從去年的4倍擴大至4.09倍,為近6年首見。 主計總處分析,主因去年部分內需產業受到疫情衝擊,而出口端則呈現暢旺,導致兩者的薪資差距擴大。 依薪資高低將受僱員工人數平均分為10組,2021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第1十分位數為 29.9 萬元,換句話說有10%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低於 29.9萬元,較2020年增加1.18%;第9十分位數為122.4 萬元,增加3.48%。

避免低薪問題,金管會也要求上市櫃公司應公告員工薪資費用及人數相關資訊,並要求「員工平均薪資」低於50萬元的公司,應提出公司經營績效與員工薪酬的關聯性及合理性說明。 中位數薪資 勞資專家陳瑞珠表示,低薪產業的利潤及營收通常不高,沒有辦法分紅或分潤獎金給員工,另外非典型雇用的工時人員也是造成低薪人員居多的原因。 陳瑞珠坦言,若服務業無法提升更多元或升級的話,利潤自然就不會提高。

中位數薪資: 最新發展:

此外,若將受僱員工總薪資由小至大排列後,按人數等分為10組,分為從最高薪到最低薪分為十等分位數,110年前10%級距平均總薪資122.4萬元,但最後10%級距全年總薪資為29.9萬元,兩者差距4.09倍, 較109年的4.00倍擴大,也是自105年倍數逐年縮小後,首次擴大。 110年受僱員工總薪資中位數50.6萬元,平均每月約4.2萬元,若以110年全體受僱員工平均人數813萬人,意味有半數、406.5萬人每月收入不到4.2萬元。 另外則有68.31%、約555萬名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未達全體總薪資67.0萬元。 共計41個產業的平均月薪低於全體平均線4萬3570元,集中於住宿餐飲/批發零售/運輸倉儲/教育藝文/婚攝美容美髮 /社會福利等。

凍漲理由包括亞洲金融風暴、產業外移,或因「經濟不景氣」而遭行政院否決,總歸一句話,就是政府說了算。 辛炳隆指出,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面臨低薪問題,因此國際勞工組織(ILO)不斷呼籲世界各國以提高基本工資來解決。 雖然產業升級很重要,但如果企業不願意買單,就會變成只是政府喊喊口號,而提高基本工資是目前最立竿見影的方法,只是同樣須提防業者趁著提高基本工資順便漲物價,使得勞工實質可以支配的所得仍不多。 他認為,短期內要迅速扭轉低薪難度極高,但政府應想辦法透過公共政策,像在居住正義、公托上多施點力,讓勞工即便在低薪的狀況下還可以活得不錯。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說,以台灣的大學兼任教師而言,本來的鐘點費就低於世界各國,儘管近幾年名目上每小時上課的鐘點費並沒有減少,但隨著大學逐漸將通識課程「大班化」,許多需要兼任教師的通識課程也變少,導致兼任教師能兼任的時數減少,連帶影響大學兼任教師的薪資狀況。 辛炳隆認為,許多低薪產業的薪資增長是受到基本工資調升的影響,在合理的狀況下薪資本來就應該逐年有所成長,更重要的是薪資成長是否追得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漲幅,才能判斷勞工是否能維持基本生活所需。

中位數薪資: 主計總處:實質薪資減幅擴大

基本上你很難弄清楚別人的真實收入是多少,似乎也沒有人願意把真實收入是多少來告訴你。 西南風帶動更多水氣移入台灣,中南部整日都有降雨機會,截至上午9時,經濟部水利署發布淹水警戒,臺南市七股區、安南區列為二級,提醒民眾低窪地區及道路請特別注意防範積淹水。 第二,別氣餒,你可能比想像中要優秀很多了,因為沒有一條路是簡單或者有對錯的。 所以啊,現實是那些真正月入過萬的人是金字塔頂尖最小的一部分人,他們要麼是名校學歷,占據整個社會生態的少數高級職位。

中位數薪資

不過數據一出,馬上遭受各界質疑,網友紛紛留言「對不起大家,我拉低平均」,嘲諷政府選擇性公布數據。 官員表示,主要也是疫情因素,因為去年有些產業非常差,且基本工資調幅少,但出口產業薪資所得增加多,拉大兩者差距。 但此處是指薪資所得差距擴大,不是家庭所得,所以不能說是貧富差距擴大。 非主管薪資的「平均數」是以所有非主管員工的的薪資總和除以總人數計算,容易受到該組數據中極大或極小值影響,若數據分配不對稱,有一邊出現少數極端值,平均數會被拉向有極端值的那邊。 「中位數」是一組數據從小到大排序後,取最中間數值,即有一半大於或等於它、另一半小於或等於它。

中位數薪資: 教育與知識

今年新制上路,繼2019年金管會要求上市櫃企業提高薪資透明度,鼓勵企業將盈餘回饋在員工薪酬上,首度要求企業申報「非主管員工薪資」行情,但為避免失真,提高薪資結構透明度,今年加碼要求揭露非主管員工薪水的「中位數」,避免有些企業因有員工薪資有極端值,導致薪酬揭露失真。 上市公司前30名高薪企業榜單中,年薪最低標為275萬,其中半導體產業「薪」情最好,占比近半。 去年(110年)受惠貨櫃運價上漲,航海王長榮和陽明雙雄也進榜,員工平均年薪衝破300萬元,比起前一年(109年)翻倍成長! 大家最好奇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去年員工平均年薪246.3萬,排名45,未能擠進前30名。 進一步觀察各行業情況,109年電力及燃氣供應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110.7萬元,金融及保險業96.9萬元,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71.5萬元,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都超過60萬元。 中位數薪資2023 陳惠欣表示,109年全球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大流行,確實對薪資中位數、平均數年增率都有影響。

中位數薪資

根據行政院「薪情平台」顯示,年薪80萬領先全台灣70%受雇員工,僅20%的受雇員工,薪資超越80萬。 若能再提供更多行業類別資料,應可讓我們更了解台灣各產業的薪資變化情形。 而資訊及通訊傳播業、醫療保健服務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運輸及倉儲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則是年薪資介於50-70萬的行業。 其中礦業及土石採取業漲幅最高,從50萬漲到55.2萬,漲幅8.45%。

中位數薪資: 全年總薪資中位數及年增率-按行業別分

近7年來,女性總薪資中位數增加15.74%,高於男性的10.56%,兩性差距逐漸縮小。 電力及燃氣供應業總薪資中位數112.4萬元居冠,其次依序為金融及保險業94.8萬元,出版、影音製作、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70.4萬元,醫療保健業64.5萬元。 若根據員工年薪中位數排行來看,1,602家上市櫃企業的員工,年薪在200萬元以上有5家,分別是聯詠、鴻準、聯發科、原相、揚智。 而目前這個社會裡,高收入階層和低收入階層的薪酬差距又大得難以讓你想像。 中位數薪資2023 佔勞動者總數百分之三的高收入階層的薪酬,大約佔據整體薪酬的90%,而其他97%的普通收入群體所得的薪酬只佔總體薪酬的10%。

中位數薪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