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50淨零路徑規劃,可以用2030年作為分水嶺,在這之前,先用現有的成熟技術落實,盡最大能力發展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同時研發新興技術;2030年之後,新的能源技術就可以協助再生能源發展占比進一步提高。 國際上常見由政府制定「碳定價」措施,包含:碳稅費、能源稅、碳排放交易等制度,能讓氣候暖化的外部成本轉化成需付費的內部成本,促使企業主動減少碳排量。 然而,比較可惜的是,當中並沒有納入「碳定價」制度,也沒有針對「社會公正轉型」提出細緻的規劃,這些都是推動產業轉型、兼顧民眾權益的重要政策。 《溫管法》原先著重溫室氣體減量管理,為接軌國際、推動台灣邁向淨零排放,行政院、朝野黨團諮詢專家及民間團體,在修正草案中納入碳費機制、誘因、低碳技術與氣候調適等,修正條文共57條,並將草案命名為《氣候法》。
這些驟增的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蓄積來自太陽的熱量,讓大氣層猶如套上保溫袋,使得地球平均溫度升高,造成極地冰川崩解、海平面上升,連帶引發各種極端天氣事件。 來自人為的「氣候變遷」正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生態存續,也讓世界各國逐漸重視溫室氣體與二氧化碳的管理與減量。 【有目標,就要有方法來實現目標---「技術」相關的名詞】★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dioxide 零排碳 capture and storage/CCS),以科技方法捕捉發電、製程所產生之二氧化碳並進行封存。 ★碳捕捉與利用(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utilisation/CCU),用技術將二氧化碳捕捉起來,再利用到新的生產過程中。
零排碳: 更多「氣候」主題...
若僅引用部分資料和數據,務必在上架前與我們確認相關內容,若有採訪需求或其他合作事宜,請與我們聯繫。 (五)氫能: 可用在不適合電力化的應用(如:長距離交通、部分工業製程)。 发达国家在寻求实现净零排放的过程中也必须履行其承诺,即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适应和抵御气候变化。 尤其是如果每个国家、城市、金融机构和公司都采取切实可行的计划,旨在到2050年过渡到净零排放。 这些承诺是实现目标的良好意愿的重要信号,但必须得到迅速而颇具雄心的行动的支持。
2020年行政院已組成跨部會降低碳排小組,希望能在2050年較2005年降低50%碳排量。 在「精進現有技術」階段,臺灣已具備八大優勢技術: 臺灣地狹人稠,因此發展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陽光電極為重要,工研院已與業者攜手合作,開發出可提高發電效率的「穿隧氧化鈍化接觸太陽電池」,未來可結合半導體科技,增加光電轉換效率,節省太陽能電廠用地面積、增加投資報酬率。 為迎接此嚴峻挑戰,現已有 130 多個國家宣示或規劃相關政策,歐盟更於 7 月 14 日正式公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在臺灣,總統蔡英文也於今年的國慶演講中,做出相關政策承諾。
零排碳: 國際他山之石 可讓我攻錯
2019年新加坡全國排放量為51.6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各部門的碳排放量分佈比例,工業部門占45.1%,能源部門占39.2%,運輸部門占13.8%,建築和其他部門占2%(Singapore Government, 2019)。 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的學者估計,裕廊島的2019 年排放量有 2,700 萬噸MtCO2e,相當於全國總排放量的54%(Max Tingyao Lin, 2021)。 裕廊島占全國總排放量超過一半的原因在於島上涵蓋了新加坡 71%的發電容量、69%的煉油廠,以及幾乎所有的石化和化工廠(Ibid.)。 幾乎所有製造業的排放源都來自煉油和石化業,裕廊島上的煉油廠將原油加工成汽油、煤油、柴油和航空燃料,日均產能約為150萬桶,銷往國際市場。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 2020 年的研究指出,從電動車退役並回收再利用的鋰離子電池,可以在 2030 年前滿足全球所有的儲能需求。
全球參與淨零排放的國家中,由於不丹和蘇利南共和國的產業結構,本就不以重工業為主,再加上國土面積以森林居多,因此目前已達到負碳排。 減量:以低碳排能源(如再生能源)取代燃煤燃電,以及減少生產、運送時的能源消耗,達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環保署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組長李志怡指出,將「LCD玻璃奈米孔洞材料」應用在電鍍過程中進行重金屬廢水的分流處理,每日廢水處理量可達50公噸,重金屬去除率達99.9%,且符合放流水的環保標準。 零排碳 零排碳 未來擴大應用於彰濱工業區,每年不僅能去化100噸的廢棄面板,更可減少約6,000萬元的廢水處理費用。 早在5、6年前,工研院便與彰濱工業區的電鍍業者合作試行,歷經多年的努力,已發展出最具效率、可商轉的重金屬廢水處理系統,於1年多前正式導入彰濱工業區,以實際成果證明這項技術的循環效益,日前在環保署的推動下,工研院與彰濱工業區、表面處理公會等產研單位,一同宣布這個獨步全球的傲人成果。
零排碳: 淨零碳排成趨勢 經濟部助企業低碳、智慧化升級
去碳轉型是企業存續的必經之路,除了自身做好減碳外,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碳風險都可能衝擊企業營運,故強化供應鏈夥伴的碳治理,就是強化企業的碳韌性。 企業永續治理的邊界必須擴張到供應鏈上,共同追求整體的淨零排放,方能在零碳賽局降低掉單風險並爭取商機。 隨著國際對於 2050 年對於淨零碳排的倡議,企業除了減碳以外,國際間逐漸承認以課徵碳稅或購買碳權的方式支付日益昂貴的碳排成本,全球的碳權市場市值在近幾年也迎來成長,根據 Refinitiv 報告, 2022 年市值達到 8650 億歐元。 不過,邁向綠色生活代價不菲,上述英國轉型的成本可能佔 GDP 的 1-2%,英國脫歐、疫情影響已影響到政府收入,再加上未來部分稅收減少(例如燃料稅、汽車消費稅、垃圾掩埋稅),需要找到新的收入來源,以彌補財政黑洞。
- 台灣是出口導向的國家,尤其是製造等工業產品約是總GDP一半以上,製造相關產業在2019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比全國51%,可見製造業對整體環境的影響很大。
- BCG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陳美融表示,掌握範疇三的碳排是最大困難點,「 你可以把自己盤的很好,但是你盤不到上下游供應鏈, 」特別是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的碳排,占一般製造企業總體碳排達6至8成。
- 別以為這是癡人說夢,過去人們認為「不可能」的狂想,如今都多已成為生活日常。
- 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的學者估計,裕廊島的2019 年排放量有 2,700 萬噸MtCO2e,相當於全國總排放量的54%(Max Tingyao Lin, 2021)。
- 所以希望有關部門,包括經濟部、財政部等相關部會,應該趕緊制定「臺版綠色轉型方案」,以具體行動去激勵企業邁向低碳轉型。
- 世界領導人曾經承諾在本屆氣候大會中做更多事情,雖然此次 COP26 氣候大會確實有些進展,新的《格拉斯哥氣候公約》(Glasgow Climate Pact)承認需要在這十年內大幅減少碳排,並首次將「逐步減少化石燃料」寫入最終文本,但這樣的結果顯然不足以達成目標。
從長遠來看,私人汽車的擁有模式是難以永續的,而電動車的過度使用也可能會成為新的碳排來源。 全球需要減少房車的數量,強化完善的公共運輸系統,增加汽車共享,並以行人和自行車友善的前提下,提出新的城市規畫。 甫落幕的 COP26 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包括福特汽車、通用汽車、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賓士(Mercedes-Benz)、富豪汽車(Volvo)在內的 11 家汽車製造商,承諾在 2035 年前,主要市場全部銷售零碳新車。 全球頂尖的汽車製造商,儘管擁有傲人的銷售成績,但在應對氣候危機的表現上,卻是一塌糊塗! 綠色和平分析了全球前 10 大汽車製造商的氣候承諾與行動,總市場佔有率高達 80% 的十家公司整體表現不只不夠好,根本是龜步,而最令人失望的是排名墊底的豐田汽車(Toyota)。
零排碳: 全球碳交易市場
因此,產業急需迎上低碳轉型趨勢,尤其國內產業結構以中小企業為主,更需要密切掌握碳盤查、碳足跡及碳減量等低碳轉型作法,以繼續在全球供應鏈中獲得業務合作,同時達到環境永續。 被國際碳邊境稅列為重點管制的化學產業,對於臺灣的淨零現況也有話要說。 臺灣化學產業協會秘書長曾繁銘表示,近年產業界面臨最重要議題就是全球淨零排放,包括臺灣在內,全球有已逾135個國家和地區承諾淨零排放,此趨勢影響人類生活、產品製造、經濟發展、法規政策制定。 化學產業兼顧化學原料生產者以及企業永續發展,針對淨零排放有二個理念,第一、做好減碳環保,善盡保護地球的社會責任,第二、供應鏈減碳要求,系統性由原料、製程、產品、回收再利用,全面減少碳排。
UNFCCC 氣候中和指南中對於氣候中和、碳中和與淨零排放的說明,就現在氣候中和而言,氣候中和與淨零意義是相同的,即在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和移除之間達到平衡,這必須是通過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然後捕獲或移除其餘的溫室氣體,以避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進一步增加的實現。 2020年3月,歐盟執委會公布《歐洲氣候法》草案,決定以立法的形式明確,歐洲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即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到2050年降為零。 [7]根據2019年12月公布的「綠色協議」,歐盟執委會正在努力實現整個歐盟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該長期戰略於2020年3月提交聯合國。 有時不僅考慮二氧化碳,同時也考慮包含了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例如甲烷)。 零排碳 現階段已經有不少大企業開始採購綠電,龔明鑫表示,政府將保留一定比例的綠電,提供給中小企業購買,也會輔導企業建構減碳能力,「國內中小企業不用太擔心,政府轉型過程會跟企業站在一起」。 龔明鑫也說,不論是國際能源總署(IEA)或是國外規劃,未來能源配比多以再生能源占絕大部分,甚至太陽光電加上風力發電就可能占比達7成;台灣因為土地較小,占比沒辦法拉那麼高,要用其他方式。
零排碳: 響應DriveChange 綠色和平倡議交通變革
這意味著未來英國街道會出現更多供住宅使用的充電點,但目前不清楚會提供什麼樣的經濟措施鼓勵人們改用電動汽車。 10月21日,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獲取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的一份評估報告資料,這份報告將成為COP26談判桌上的關鍵意見。 與此同時,也有愈來愈多指標型金融機構積極與國際接軌,參與達成地球淨零排碳的目標,最備受矚目的就是——加入科學基礎碳目標倡議(SBTi)。 如玉山金控在2021年已加入SBTi,並設定升溫控制為更高標準的1.5℃(Business Ambition for 1.5℃),是亞洲首家以1.5℃為基礎設定減碳目標的金融業。
透過確實的碳盤查,找出排碳熱點,再善用創新科技達成減碳目的,還有機會進一步將碳排轉為有價值的資源,創造新的藍海市場。 作為經認可的獨立驗證機構,當客戶已從 BSI 集團其他事業群獲得顧問服務時,BSI Assurance 將不允許向其提供同一管理系統的驗證,同樣地,我們亦不允許向驗證客戶提供同一管理系統之顧問服務。 英國標準協會(BSI,依據皇家特許狀成立的公司)在英國執行國家標準機構 (NSB) 的活動。 BSI 及其集團公司還提供除 NSB 活動外的廣泛業務解決方案組合,幫助全球企業透過基於標準的最佳實踐(如認證、自我評估工具、軟體、產品測試、資訊產品和訓練)來改進業績。
零排碳: 相關標籤:
因此,業界現在多不會反對淨零轉型政策,反而希望政府趕快制訂規則,業界盡快配合調整內部作業。 行政院在「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規劃碳匯將從 2019 年 21.4 零排碳 百萬公噸成長到 2050 年 22.5 百萬公噸,等於 30 年來只成長 1.1 百萬公噸的碳匯量,是相當保守的做法。 政府除了利用各種政策工具促成排放者主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還要鼓勵大家移除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才能達成淨零排放。
唯有建立完善的治理機制與管理目標,提升碳排數據的可信度與數位化程度作為管理基礎,並對不同類別、不同層級的供應商採用不同的議合手段,方能更好的實現企業淨零碳排的目標。 在推動淨零轉型的過程中,除了重視法制及科技研發兩大基礎外,透過碳交易機制,企業將應對氣候變遷而生的投資轉化為機會。 期許未來台灣碳權交易所逐漸完善交易機制與相關立法,從企業端領導台灣邁向 零排碳 2050 淨零碳排。 歐盟的碳排放交易系統屬於強制性碳交易市場,其要求區域內的 27 個成員國、約一萬個發電廠和工業設施購買碳排許可,範圍涵蓋電力、鋼鐵、水泥、煉油廠與有機化學等產業。
零排碳: 台灣的淨零碳排政策
直到1990年後,台灣的民主轉型經歷3次政黨輪替,經濟民主也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必要因素之一。 現在公民社會參與的風氣已經相當盛行,經濟或產業的發展已脫離不了平等、永續等社會思維,但實際上,政府、公民與民間團體等利害關係人實際參與政策形成的過程,特別是在如何共同進行轉譯、溝通與治理的政策落地實踐過程,這樣的社會民主協作模式卻才正要起步。 為達成「淨零排放」這一個抽象的目標,所牽涉的層面除了製造端的減碳和碳捕捉及封存、氫能利用等新興技術,也包含民眾的食、衣、住、行各需求端的轉變。 國際能源總署(IEA)提供了多項政策建議,包含 2030 年電動車的新車市占率達到 60%、2030 年所有新建築應達成淨零排放、2035 年家電與空調為最高效能等等。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補充,電力成長每年平均1.5%至2.5%是經過全面盤點結果,包括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在台灣擴大設廠、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申請踴躍以及未來將全面實施運具電動化等因素,都已納入考量。 根據路徑圖,2050年再生能源將占60%至70%、氫氣9%至12%,火力加上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約占20%至27%,抽蓄水力1%。 淨零轉型政策相對來說更敏感,例如很多弱勢家庭為了省電費,晚上讓孩子到便利商店唸書,或只買得起耗電的二手家電,這些都需納入政策考量,可廣邀企業投身公益,和政府一起補貼弱勢家庭更換節能家電。
零排碳: 無心終結碳污染 環保署碳定價機制流於形式
近期友嘉集團旗下友晁積極打入超級電池市場,朱志洋提到,現行減碳創新可以帶動科技商機,台灣發展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有得天獨厚的商機。 朱志洋觀察淨零碳排趨勢,認為全球綠能減碳、淨零碳排是壓力也是機會,大企業可透過發行綠債、銀行融資等方式佈局綠電減碳,只是中小企業相對危機意識薄弱、較少著墨。 他指出,我國靠現有技術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十分困難,尤其台灣地小人稠、製造業耗能高,要擁有新技術才有可能,而負碳排技術正是關鍵。 工研院今(19)日攜手產官學舉辦「極端氣候下的新常態-以新興科技達成淨零碳排的機會與挑戰」論壇,行政院政務委員龔明鑫、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台泥集團董事長張安平與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台電公司董事長楊偉甫等人出席。 第四項發展「生物與資訊融合的生產系統」,打造以生物為原料生產高性能產品的節能低碳型生物產業,例如建造智慧生物工廠,以生產可再生原材料、低成本節能生產材料和以生物生產高性能產品的新價值開創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