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期由於資金缺乏,大同想盡辦法來募集資金、腦筋甚至動到自己的員工身上。 首先,是由員工來認購股票,這項辦法從1946年開始,到了1957年大同開始公開對外募股,1962年台灣證券交易所開始營業時,大同成為第一批掛牌上市的企業之一。 問題是,員工認購的股票集中由公司管理、退休或離職時才發回,平常無法任意交易、也無法參加股東大會,公司以此方法一方面從員工處募集資金、一方面用來鞏固林氏家族對大同股票的控制權,卻成為勞資日後的衝突焦點之一。 如前所述,大同集團內的企業數目其實是相當多的[vii],但從事產業繁多、很難看出其間的技術整合關係;另外,集團內大部分企業的規模都不大,以《天下雜誌》的製造業一千大年度排名來看,以往進入排行的僅有大同、台通、福華及華映四家[viii]。 於是,台灣政府從1983年開始宣示了經濟自由化的政策,放寬對貿易及資本的管制(林聲洲等2000:11-16)。
大同1年內換了2董3總,經營層變動劇烈,從股價和籌碼面看出市場的憂慮。 大同公司現況2023 大同公司早年生產的大同電鍋、大同電視機、大同電扇(1949年開始生產)以及廣告歌曲〈大同歌〉等,是臺灣人共同的回憶。 該公司於1969年開始發行上面印有大同公司創業至今年數的公司吉祥物「大同寶寶」(例如1969年發行的51號大同寶寶),更是臺灣人最熟悉的商標。
大同公司現況: 大同前老董林蔚山判8年已入獄 還被判賠19億元
從表六可以看出來,短短從1999到2004的五年間,映像管銷售佔華映總銷售的比例從將近八成迅速下降至僅剩三分之一。 原本精英電腦是以生產主機板起家,後來才涉足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的製造,2006年7月,精英又宣佈合併筆記電腦廠商志合電腦。 換句話說,大同本身雖已不再從事電腦生產,卻透過併購的方式把主機板、桌上型及筆記型電腦的製造整合起來。
一縷縷裊裊升起的香煙,肩負著讓信眾的祈願得以上達天聽的使命,而透過科技的加持,松山奉天宮利用 Google Cloud,讓一則則的祈願真正地上達「雲端」。 「我如果要點燈也懶得排隊啊,線上點一點就搞定了多方便。」面對點燈這項服務,奉天宮的總務組長洪鳴聲(後簡稱:洪組長)一針見血地點出年輕一代台灣人的心聲。 而新冠疫情更加快了廟方將既有服務複製到線上的腳步,從點燈、祈福到求籤解籤,這些參拜行程現在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完成。 但第3代林蔚山的接班,卻似乎從一開始就充滿波折,也讓從美國留學歸國後就嫁給林蔚山、進入大同擔任林挺生祕書的林郭文艷,很快就從配角變成外界注目的焦點。 陸續接掌大同多家子公司後,又先後擔任大同執行副總經理、總經理,乃至2017年林蔚山因通達案入獄,她接任大同董事長,「大同武則天」、「最強媳婦」等封號也隨之而來。 王光祥現為尚智資產董事長,對於資產活化,他表示,目前大同還有很多資產尚待活化,但他做房地產超過40年,像是目前總部這塊土地是國家級資源,未來也考慮重蓋大樓來出租,如果土地不算成本,可有12%的報酬,但絕不會以銷售角度來開發。
大同公司現況: 公司福利
經濟自由化後的台灣產業,必須更彈性地在國際上尋求生存的機會、更進一步加入了世界的分工體系。 1969年大同首度推出大同寶寶與大同歌,透過電視廣告的宣傳,大同寶寶給台灣的消費者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大同作為家電部門第一「國貨」的地位不斷得到加強。 在與外國企業技術合作的過程中,大同也吸取了部分的外資,以1968年為例,股權中大約有15%是外資持有。 1969年大同產品開始外銷日本,在當時被認為是一大突破,表示品質受到肯定足以回銷技術母國。 2006年3月30日,大同板橋廠工會發動200名會員至經濟部抗議,因為公司計劃把該廠的重要生產工具如模具、治具等運往新設立的越南廠,此舉等於是打算把板橋廠的生產移往海外,危及該廠現有600多名員工的工作權。
2020年3月,大同公司董事長林郭文艷被控違反證交法罪嫌重大,被諭令新台幣500萬元交保,成為繼林蔚山之後大同集團旗下又一位被交保候傳的經理人。 10月21日召開臨時股東會以電子投票方式重選,結果改由市場派取得七席董事過半席次,11月2日董事會改派林文淵為董事長,[17]但50天後林文淵即被解任法人代表,董事長一職亦將同時解任。 大同公司主要分為電力、系統、消費等3大事業群, 旗下包含電力設備-重電、電力設備-電纜、馬達、太陽能、系統整合、智慧電錶、先端電子及家電電子等8大事業體。 大同為台灣媒體評選最能代表台灣的品牌,也是台灣國貨的代名詞。 大同公司現況2023 另一方面,大同自1970年代以來,投資成立了許多企業(詳見附錄一)。
大同公司現況: 公司簡介
因此,該橡膠製,可當錢筒的該大同寶寶,在物資缺乏的1970年代,常被認為是消費力的象徵,當作飾品放在購得的電器上。 1990年代之後,大同公司雖從傳統製造業轉型成資訊廠商,但該吉祥物仍為該公司最重要的企業識別標誌。 2005年,大同桌上型電腦部門以股權交換的方式分割出售給精英電腦,180名員工隨廠移轉,大同並把獲得的桌上型電腦訂單轉給精英代工。 大同擁有精英30%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2006年6月,郭文艷當選精英電腦董事長。
1956年,創辦大同工業專科學校(1963年改制為大同工學院,1999年再升格為大同大學),由林挺生擔任首任校長。 1947年,林挺生當選為南區工礦立法委員、台灣省工業會理事長、台灣區機器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台灣區電工器材同業公會理事長。
大同公司現況: 大同
雖然大同在1980年外銷績優為電子電機業第一名,但相對於前20年間的順利擴張,1980年代中期的大同則陷入了嚴重困境。 就家電部門來說,電風扇是這個時期的重點替代進口產品之一:1948年時的進口關稅為80%,後來雖曾調低至24%(1956年),但直到1970年止,大部分的時候稅率是維持在60%,並屬於管制進口貨品(段承璞1999:345)。 2006年3月的工會行動,雖然促使公司的外移腳步暫緩,但2007年1月19日,公司終於提出了板橋廠的「大量解雇計畫書」。 公司計畫以調職到其他廠區或資遣的方式,關掉板橋廠的大家電部門、僅保留小部分的小家電生產。
舊振南也因為師傅們多年的經驗智慧,發展出獨門作法,例如:鹹蛋黃要包在紅豆餡的底層,才能讓鹹蛋黃的油脂,經過烘烤後滲透到餅皮,吃起來更具風味。 「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都跟漢餅有關,」舊振南總經理李立元提到,在華人的傳統禮俗中,從嬰孩收涎抓周,成年的婚禮嫁娶,再到晚年的告別儀式,生命許多重要時刻,總少不了漢餅,它總在第一線見證生命的蛻變。 至於大同本業如配電盤或綠電事業,他認為理論上是可以發揮的,但一直更換總經理緣故,就不曉得本業能否發揮。 Ⅱ與大同出版刊物上的員工數字比較,這一欄的數字顯得很奇怪,有時比較多有時又比較少,顯然不同年份的計算範圍不同。 1992至1996年、以及2000年(含)以後的數字,計算範圍似乎為大同總公司的員工人數。
大同公司現況: 駐外點服務同仁確診 大同:業務、營運正常
後來,大家往往把出口導向工業化當成是東亞經濟發展成功的關鍵,以至於太過強調出口帶動經濟成長的作用,事實上,即使在這個時期,進口替代、對內部市場的保護仍然持續進行著。 大同公司現況2023 前面提到,進口替代時期的台灣經濟,相當程度是受到美援的支持才得以維繫,而在美援即將進入尾聲之際,為了確保台灣經濟發展的後續資本積累,美援駐華公署指導台灣政府於1960年擬定了「十九點財經改革措施」,其中一個重要面向,就是從進口替代轉向為出口導向。 1918年,早在80多年前的日據時代,大同的創始人林尚志就成立了「協志商號」,原先從事的是營造業,現今的行政院大樓就是由協志商號所承包營造的。
1939年,為了確保營建工程中鋼筋供應的充足,林尚志另外成立「株式會社大同鐵工所」,從事鋼筋及簡單機械零件製造,就公司登記及營業項目來說,這是現今大同集團的直接起源。 我們之所以挑選大同,是因為大同公司規模大、收集資料相對容易,且大同在台灣及泰國都有工會,便於我們作訪談及勞動條件的比較。 期間我們獲知聯福的泰國廠仍在運作,聯福成為我們另一個可能的探討對象,可惜最終我們沒能訪問到聯福泰國廠的勞工。 攤開大同董監持股名單,最大股東是台北市私立大同高中,持有1.36%,第2大是鄭文逸的欣同投資1.22%,王光祥以競殿投資名義持有0.19%,而據了解,大股東其實還有前精英董事長蔣東濬等人。 2018年2月, 林郭文艷接掌大同公司董事長,上任後旗下中華映管、綠能科技、尚志半導體、大同美國相繼出狀況。 2015年起大同決定以旗下的關係企業尚志資產的名義,將板橋廠做土地開發利用,把原本的工業區變更為住宅及商業用地,並尋求銀行聯貸的支持,推出名為「大同莊園」的建築案[5]。
大同公司現況: 大同永旭能源子公司 9成股權換20年泰國服務合約
她自我檢討是因為太專注公司經營,不熟悉資本市場運作,也未與外界完善溝通。 對於新經營團隊,她也提出期許,外界關注的資產開發不是壞事,但重點還是要在本業上端出牛肉、端出成績,「這是每個月、每一季都會被看到的」。 她一直希望澄清,當時雖擔任華映董事,但華映重整的相關決策,都經過董事會,並非如外傳由她一人主導,「公司有公司的制度,我不可能凌駕於董事會」。
由於鄭文逸身上還有與大同的官司,不適合出任董事長,而王光祥雖常以大股東的身分對外發言,但只接了尚志資產的董事長,顯然還是對老本行─土地開發比較有興趣,因此才找來前董事長盧明光、總經理何春盛助陣。 2017年1月10日,由台北市政府主導、大同建置的「臺北能源之丘」—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太陽光電系統,舉行啟用典禮[8][9]。 大同將多年在雲端服務方面的研究成果,整合旗下關係企業,參加智慧城市展[10]。 11月,大同購物官網e同購推出「線上下單,門市取貨」服務,限定商品於e同購下單後,可於門市取貨,串聯大同O2O生態圈。 目前為涵蓋重電、家電、電子、通信、化工、機械、自動化設備、資訊、光電、半導體、映像管以及各種電子零組件等產品之綜合工業公司。 1961年,大同以「大同製鋼機械公司」成為台灣證券交易所籌備委員會籌備委員之一,後來成為第一批在證交所上市的公司之一,是電機類股第一支股票(股號:1501-TW)。
大同公司現況: 大同兩年換了五個總經理!王光祥入主後最大危機來了?
綠蔭扶疏的中山北路,是台北市交通的重要骨幹,位於3段東側的高檔台日餐廳前,總可見不少高級轎車載來衣著光鮮的食客。 熱鬧的街景對映著西側隱身在撫順公園後的大同公司經營大樓,彷彿遺世獨立,難以想像就在幾天前,這裡剛經歷了一場重大變革。 並繳出單季 EPS 3.7 ~ 3.8 元,甚至 4 元的財報,且一旦停止認列華映(2475)的虧損,營業利益也會出現顯著的改善。 談到製程工序最麻煩的地方,李立元不假思索地說,「一定是包蛋黃酥!」因為酥皮容易破,目前仍無法用機器取代人力,而一名學徒平均要學一年才能勝任。
2019年5月, 其子公司綠能與華映分別於2號及13號下市[11]。 6月,大同公司前董事長林蔚山因掏空大同公司遭判刑8年定讞,發監執行。 12月,大同公司曾陸續對多位媒體人、會計師提出妨礙名譽等刑事告訴,相繼敗訴。 1942年,林尚志獨子林挺生接任「株式會社大同鐵工所」社長,建立大同初級工業職業學校(即今臺北市私立大同高級中學), 由林挺生擔任首任校長。 大同公司現況2023 1918年,發跡於日治時期,林尚志及其合夥人等人創立「協志商號」,以營造業起家;後投入重機械領域。
大同公司現況: 公司環境/產品
但近年以來,大同集團透過轉投資及併購的方式,展開了3C產品製程的技術整合,把個別產品交由集團內的專精企業來生產、以減少母公司的負擔。 後來大同還是找上東芝作技術轉移,一直到成立的16年後,也就是1986年才開始賺錢。 大同寶寶是大同公司於1969年推出的吉祥物,正式名稱為「大同健兒」。 同年,贈品為主的首批橡膠製大同寶寶,以約20公分高、閉眼沉思、紅色頭盔、手持橄欖球、胸前鑲著大同創業年數的造型於臺灣問世;不過因市場反映不佳,業者隨即於第二批大同寶寶推出改良版。 改良過後的該贈品造型與前作大致相同,只是將閉眼改成張開眼睛狀。 1970年代,由於購買該公司產品新臺幣一萬元以上才可獲贈大同寶寶(相當於2018年的56,096元[21])。
- 大同擁有精英30%的股權成為最大股東,2006年6月,郭文艷當選精英電腦董事長。
- 又因為台灣在國際外交上的困境,台灣政府甚至是鼓勵資本的外移,企圖以經貿實力來作為換取外交籌碼的條件(倪世傑2002: )。
- 另外,位於蘇格蘭的華映英國廠,1997年落成時異常風光,連英國女王都來參加剪綵儀式,林挺生也親自飛到英國去,他當時想必對能在亞當斯密的故鄉蘇格蘭設廠感到自豪,但該廠的生產如今已經完全停止。
1993年底,經濟部向立法院提出「南進投資政策說帖」,1998年又推出第二波南向政策;緊接著是中美洲,因為台灣大部分的邦交國是集中在中美洲,台灣政府試圖以投資來換取中美洲國家對台灣的支持,1995年研擬了「加強對中南美洲有邦交國家經貿工作綱領」。 (倪世傑2002: )近年來,台灣政府又積極遊說廠商向南亞及東歐投資。 1956年「大同工業專科學校」成立(今「大同大學」的前身),仍然由林挺生擔任校長。 大同公司現況2023 1958年,大同與日本NEC合作,投資成立了製造通訊設備的「台灣通信工業公司」(後簡稱「台通」)。 在冷氣尚未普遍的年代,大同電扇是許多台灣家庭在夏日時節吹去暑氣的重要工具;而大同電鍋就更不用說了,其市場佔有率長年高達九成,甚至直至今日,許多留學生出國時仍要帶著一個大同電鍋在身邊。 在那個「愛用國貨」的口號響徹雲霄的1970年代,作為台灣人的共同記憶之一,大同歌伴隨著大同的電視廣告,可說是家喻戶曉、人人傳唱,如此一個家電民族工業的代表,卻計畫把最傳統的基業移往海外,這也難怪眾家媒體皆不願放過這條消息。
大同公司現況: 美國最大雜貨配送公司 Instacart 申請上市!有機會與 Arm 重振 IPO 市場
最近十年來,亦開始在墨西哥、荷蘭及捷克等外銷市場週邊地區設廠。 雖然大同的產品從1954年開始外銷,1960年代主要出口產品包括:電表、電扇、變壓器、馬達及電鍋。 但除了電扇及後來的電視之外,大部分的產品還是以本地市場為主。 所謂獎勵投資條例,就是企圖以租稅優惠的方式吸引資本的投入,因為當時本地私人資本規模仍小,吸引外資便成為其中重要的部分。
後來在1966年,台灣第一個加工出口區[iii]成立,不過是政策的延續與出口部門的擴大而已。 內部市場的維繫是因為國家的產業保護政策:而台灣本土的家電及重電產業在1980年代以前之所以能夠分享內部市場,是因為國家之保護政策的關係,所以當1986年完全開放市場之後,本土企業的產品競爭力就急遽下降。 雖然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亦非常激烈,但此後台灣企業別無他路、唯有外銷一途,只是主要產品就從傳統的家電及重電轉移至資訊科技部門,生產亦從島內逐漸轉移至海外。 在技術整合方面:集團內的福華電子從事顯示器模組的生產;1997年,華映投資中華凸版電子、從事面板零件光罩的生產;2003年成立大華光電專門製造電漿產品;2003年,華映關掉楊梅廠的映像管生產線,將映像管生產全數轉移至中國大陸及馬來西亞。 2006年7月,華映透過大華光電入股面板關鍵零組件冷陰極燈管廠誠創科技,成為誠創最大股東。
大同公司現況: 企業特色
Instacart 表示將持續導入 AI 和機器學習至平台上,公司在 6 月推出生成式 AI 功能「Ask Instacart」至搜尋中,來解答用戶有關雜貨的問題。 Instacart 期望 AIML 解方能助長事業,同時也將著重打造跨渠道體驗,融合線上線下購物。 林郭文艷淡然回答,業績屬於公司,不屬於個人,「不管是誰在經營,我們都不能說大同是誰的;上市公司就是上市公司,我和這個公司的連結很深,但個人不等於公司,只是我的身分特別,會受到超比例的關注,這沒有辦法」。 熟識大同林家的企業界人士透露,林挺生相中這個媳婦,除了因為兩家是世交,也因為深知自己長子的個性優柔,所以特地為他物色一個能幹的賢內助,還帶在身邊親自指導。 近年,舊振南積極申請減少人工添加物的潔淨標章,藉認證標章保證食品安全。 目前舊振南已有19項產品獲得潔淨和雙潔淨標章,未來將擴增至30項產品以上。
除了完全供應國際市場的外商投資之外,在某些層面上,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其實是連續的、而非兩個斷裂的不同部門,尤其是對國內的私營資本而言。 以大同的產品來看,電風扇首先是作為國家進口替代政策的扶植重點,後來又一度成為家電業出口的主力。 我們可以說,因為有上一階段進口替代的做法,在受保護的內部市場中,私營企業方得以透過本地銷售的積累來逐步取得熟練勞動力、製造技術、規模經濟與再生產資本,才有日後擴大外銷的可能。 大同從1970年代開始在海外設立分公司,因為距離外銷市場近,有時這些分公司亦從事小規模的生產。 到了1980年代中期,大同開始在美國及東南亞設立海外工廠,總的來說,數目並不多。 但自從1980年代末期之後,大同大量在中國大陸投資設立工廠,集團內企業幾乎無一不在大陸有投資事業。
1984年,大同開始作個人電腦的製造,儘管也有掛上自己品牌的產品,但相當大部分是為西方大品牌代工。 尤其1993年國際市場上個人電腦降價風潮出現後,台灣的個人電腦生產廠商大幅轉向代工接單的生意(王正芬1999:34-36)。 以大同的狀況來看,個人電腦主要是替HP及Compaq作代工;螢幕則是替IBM代工。 舉例來說,1985年大同承接了IBM一百萬台彩色顯示器的生意(王正芬1999:32);1999年,大同全年營業收入額中竟然高達45.72%,是來自銷貨給HP這一家公司的訂單(《大同公司年報》(1999年度):13)。 1992年,大同資訊產品的銷售值首度超越產品總銷售值的一半,而且不同於以往的家電及重電部門是內銷為主,資訊產品主要是外銷導向的(參考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