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充電費用2023詳細介紹!(小編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October 31, 2018

電動車充電費用

相較於電動機車多數採行交換電池的方式,可快速完成充、換電作業,便利性高。 小客車受限於基礎設備建置複雜、充電時間較久、建置花費的人力物力成本高,較難快速提升普及率。 目前國內發展電動車相關充電基礎建設(如充電設施、充電服務等),均由業界廠商自行規劃建置,並由台電公司供應電力。

在台灣購買一台電動車不需要繳交車輛牌照稅(政府免徵期限將延長至 110 年 12 月 31 日)和燃料稅,貨物稅方面也有減免優惠(政府針對車價在140萬以下的電動車免徵貨物稅;超過140萬元則減半徵收貨物稅),在部份縣市的停車場充電和停車也都不用錢。 由於快充算是近幾年興起、技術趨於成熟的充電方式,台灣電動車主流的充電規格包括:特斯拉自有規格(Tesla Proprietary Connector, TPC)、日規CHAdeMo、歐美紐澳常用的通用規格CCS1/CCS2。 台灣的電動車數量持續增加,現在已有 1 萬多輛,台電也針對電動車的充電部分,引導電動車車主在離峰時段充電,跟尖峰時段相比,每度電價格相差高達 4 倍,預計今日(5/25)公布電動車專屬時間電價,6 月 1 日正式實施。

電動車充電費用: 聯邦綠卡其他消費優惠:

綠學院很愛談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電動車當然也遵守這個物理學定律。 上述80%的能量被用來移動(動能),沒有太多額外的能量被用在他處,自然少了汽油車會有的震動(震動能)、少了噪音(震動能)、少了廢熱(熱能),也少了廢氣(化學能)。 環工人把車子形容成「移動式污染源」,那是汽油車才有的毛病,只要開電動車,那個詞根本就用不上了。 特斯拉(Tesla)在過去二年多來在國內車界刮起一陣旋風,我們這幾篇文章在談電動車白話文運動,也反覆用特斯拉做為案例,為什麼呢?

電動車充電費用

以前你開燃油車,會在規劃行程時安排去加油站休息一下,如果油不夠就加一下。 現在你會看著 App,判斷哪一段是比較遠程的路,需要先在哪裡補一下電,把充電站規劃進行程中;而充電站也不會待太久,就是個十來分鐘。 這是因為電動車發展的初期,續航力沒這麼好,可能實際續航才 200 電動車充電費用2023 至 300 公里,台灣從北到南跑一趟是 400 多公里,連這樣跑一趟都沒辦法。

電動車充電費用: Tesla 充電教學

旭電馳科研宣布旗下 U-POWER 超高速充電服務正式起跑,包括每座充電站最高 360kW 充電功率、業界最高規格液冷式充電槍、單站電力配置最高 2,500kW,以及 2022 年目標充電網絡達成 25 個站點等,提供專為「電動車使用者」量身打造,臺灣最高規的超高速充電體驗。 為了加速推廣社區充電樁設置,目前在國內外多有相關補助措施推動,以國外而言,包括德國、英國、奧地利、挪威、南韓及日本等各國政府,針對家用充電設施、電源線路布設及充電管理功能,有提供約合新臺幣1.3~3.7萬元不等的補助。 國內的部分,主要有六都地方政府規劃針對社區管委會充電設施及EMS設置等費用,提供5~30萬元不等的補助。 EMS 電能管理系統同時也能詳細記錄各充電樁的充電時間、不同時段充電所產生的費用,省去人工計算費用的複雜步驟,車主也不用擔心充電費用會因人為狀況而被意外超收。 但管委會考量當初社區用電並未針對電動車的充電需求進行規劃,若開放每一個住戶都表後拉電,當電動車數量增加,就會對社區整體用電穩定及安全造成影響。

  • 平均來說,一個二級電動汽車供電系統的安裝成本在500美元到2000美元之間。
  • 由於在台灣大部分的電動車均採用 CCS1規格,因此在尋找充電樁資源上通常是比較不需要擔心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Type 1是交流電慢充規格,而 CCS1才是直流電快充,需規劃好充電時間避免耽誤行程。
  • 無論二輪、還是四輪市場,電動車在台灣可說是越來越火熱;但除了車款性能本身之外,充電站、換電站多不多、夠不夠用也是電動車是否能普及的一大哉問。
  • 首先電纜的兩個重點是:電纜截面積越大、其電阻越小、發熱也更低;電纜越長、壓降的狀況就會更顯著。
  • 這可被視為臺灣消費者入主電動車的重要解套方案,只要經由電機技師、合格電器承裝業者及台電等的專業評估並確認技術、安全上沒有疑慮,不論新建案或老舊社區都能裝設充電樁。

若真的要免費,就必須是在容易管理的區域,例如充電車位就在店門口,或者有人力可以擺放三角錐、甚至是再花錢裝地鎖,這樣才能避免油車占用,也比較不會有電動車停了不充、充飽不移車等困擾。 曾文生指出,未來充電樁將不再依附家戶電表,改以一層樓(或一棟樓)為一單位,設置線槽、EMS系統,「等於做好都市計畫讓大家共用道路」,將讓電動車普及化政策目標更早實現。 電動車充電費用 隨著汽油價格的上漲和環境問題變得更加緊迫,電動汽車越來越受歡迎。 到2020年,這一數字躍升至2.25%,在汽車總量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但短短五年內增長了268%。 根據你住的地方和開車的次數,每月電費大約會增加30到60美元。 電動車的鋰電池因為需要配合電動車的特性,所以會分為power 電動車充電費用 type(適合瞬間加速)和energy type(適合跑里程數),但是一般的電池就沒有這個差別。

電動車充電費用: 電動車Q & A問答大蒐羅Part II

如果自家是獨棟透天厝或是車庫與住家連通的讀者,恭喜你,交流電充電樁是隨時想裝就裝。 甚至如果家中的住宅屬於較新的房子,配電系統允許的情況下,甚至很有機會安裝直流類型的快充型充電樁。 電動車充電費用2023 老式公寓若是住在一樓而且自家門口可以停車的情況下跟獨棟住宅相同,二樓以上的住戶恐怕沒可能安裝充電樁,是一翻兩瞪眼的結果。 充電樁 (壁充):如果住透天、獨棟,或者社區管委會同意,在家安裝充電樁最方便不過了:停好車、睡前順手充電,車子就能常保滿電狀態,安心上路。

電動車充電費用

TAIL具備專業團隊和豐富充電站規劃經驗,提供全面的諮詢及覆物,包括充電建置、營運、機器販售和雲端資訊系統的軟硬體整合方案,讓您營運充電站無後顧之憂。 2020年,香港家庭平均每日用電量僅為13kWh,以此而言,7.4kWh 便意味著車輛電氣化,如果以傳統的充電模式充電的話,將迫使社會去建設大量新的電力容量, 這就涉及巨大的投資,並給我們的電網帶來了難以應對的負擔,這個問題是誰也不能輕視的。 ▲ 特斯拉專屬TESLA 所推出的 TPC 充電規格僅特斯拉能使用,需注意在2021年7月後在台灣推出的特斯拉即改為 CCS2充電規格。 ▲ 日系品牌代表使用 CHAdeMO 充電介面的以日系品牌為主,例如 Nissan Leaf,但品牌有限,車口數不多,目前在台灣屬於較小眾的充電規格。 ▲ 充電規劃很重要若要開電動車出遠門,行程規劃就十分重要,AUDI就推出「電旅筆記」服務,線上諮詢幫助車主規劃充電行程。 我們的DC充電樁具有高能源效率、模組化配置、多種充電標準等特色,幫助優化公用和商用充電服務的運營效率。

電動車充電費用: 聯邦綠卡新戶禮:消費滿額贈 NT$500 刷卡金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電動車以福特野馬Mach-E、起亞EV6為例,油車以日產Altima或雪佛蘭Equinox為例。 在家充電,這些車型每行駛100英里(160公里),花費約12.62美元(400新台幣);如果在加油站加油為11.08美元(351新台幣)。 以日產Versa、現代Elantra為例,行駛100英里油費約9.78美元(310新台幣);如果換成電車日產Leaf或雪佛蘭Bolt,在家充電的費用為12.55美元(398新台幣),外面充電樁費用更高,接近16美元(507台幣),比對應的燃油車型多出64%。

目前在社區住宅安裝充電樁的電動車車主,多半從自家電表後獨立拉設線路,配線到個人車位裝設充電樁。 這種做法雖快,但並未考量後續社區內電動車數量增加,多戶同時充電可能會造成社區用戶既有線路容量不足的問題;亦缺乏整體規劃,日後停車場可能有線路凌亂、影響環境美觀的疑慮。 目前台電公司對於電動車充電站的用電規範已相對明確,裝設上需以新設電表方式供電,因此社區在住戶車位建置充電樁時,需評估整體建置所需的成本、需求及規劃等議案,並經社區所有權人大量的研擬、討論及會議決議,一般需要 2-3 年的時間討論才能夠定案,耗時相對較長。 在電動車高速普及的當下,這樣的方案往往對社區住戶緩不濟急,對於已購買電動車或即將購買電動車的住戶會造成極大的不便。 目前台灣比較常見的是J1772以及SC,主要是因現行國內九成掛牌的電動車以特斯拉為主,雖然目前透過轉接器連結J1772使用沒有太大問題,但未來車款種類攀升,政府作為基礎建設的提供者,明確訂出國內推行的充電連接器的種類有其必要,才能讓車商或是系統商做產品規劃時能有所依循。

電動車充電費用: 設置充電站為您的營業場域創造人潮,讓EVOASIS成為您最值得依靠的充電合作夥伴

整體來說,若此張卡的指定通路符合日常消費、且常有國外消費,則推薦申請聯邦綠卡作為高回饋首選,再選搭其他備卡避免刷超出額度。 本篇不是特斯拉廣編,只是因為阿達沒有終身超充,如果您使用阿達的連結 (推薦碼:koc59401)定車的話,你可以得到1500公里免費超充,我也可以得到1500公里超充(直接網路定就什麼都沒有)。 如果您已經定車還沒領車的話,還是可以請業務補登記獲得1500公里超充,別讓自己的權力睡著了,等你交車之後也可以用自己的連結或推薦碼找親友購車,如果覺得本篇資訊有幫到你的話,就賞臉一下吧。 此外,由於充電停車位無法像加油站如此顯眼,再加上其高度分散的特性,要能讓使用者掌握分散的充電車位位置,充電車位資料勢必要上傳到雲端APP供使用者查詢、做旅程規規劃。 因此政府也要同步建置軟體的基礎建設,包括指標的導引、雲端資料庫的建立、APP的設計等。

我們前面介紹了日規與美規,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歐規,Type 2充電規格又稱為 IEC 第二型,由於是源自德國 Mennekes 公司所開發,因此也有 Mennekes 的稱呼方式。 Type 2最早源自於2013年,是由歐盟委員會制定為歐盟成員的官方充電規格,它採用交流電充電規格,特徵是充電接口上方有一平角,且沒有卡榫,使用者插上充電之後是採用自動鎖定的方式來固定並避免誤拔。 Gogoro 電動機車主要是以更換電池作為蓄電方式,只要找到換電站就可以將車中用盡的電池更換成已經充飽電的電池! 而全台目前共有 2,408 個換電站,數量更是逼近全台加油站總數 2,487 站! 以下將簡單列出全台六都 Gogoro 換電站,讓車主們無論是上班通勤或是出外旅遊,都可以不必因為換電站據點而擔心。 台電表示,根據交通部統計,國內電動汽機車數量至4月底已近60萬輛,帶動家用充電樁設置整體需求,由於現有部分集合住宅的充電樁,是直接從家戶電表後個別增設,長期除破壞公共空間美觀,更恐影響民眾家戶用電安全。

電動車充電費用: 安裝費用

帳單計費週期獲贈之電池服務費折抵金全數扣抵該帳單計費週期之電池使用費如仍有額外電池使用費,始得使用挪用之電池使用費折抵金進行扣抵。 如挪用之電池使用費折抵金未於下一帳單計費週期扣抵完畢則應失效,不得再挪用於次一帳單計費週期使用進行扣抵。 挪用之電池使用費折抵金抵扣期限,不因智慧電池服務合約暫停因此而順延。 上回羅傑老師的這篇「充電速度老實說:AC交流電與 DC直流電充電站」文章中有和大家分享到,在家充電我們通常不求快,因為在家充電時間長, 220V/16A 就足敷每日 200 公里使用。 以下我們就以 220V/16A 為例,為大家說明應該要注意的事項。 或許也有使用者認為 Kymco 電動車續航力不敷使用,針對有此需求的使用者,也可以一次租兩顆電池(以上車款都可以一次安裝兩顆電池騎乘),如此可突破 60km 的續航力。

電動車充電費用

依照目前電動車在台灣的發展趨勢,更換電動車不再像是幾年前常常會找不到充電站或充電效能差,未來不管是技術上、設備上都一定會做得更好,而且成本更低。 只是在有些地方沒這麼方便,例如山區、鄉下或農地比較多的地方,有些因為地目的關係(例如:農業用地),沒辦法申請 380V 的電力來設置充電站,這就要看政府的政策,有沒有要為了發展電動車而做調整了。 雖然(充電和加油的費用)在不同的車型之間有不同的差異,並取決於是在家中充電還是在商業場所充電,但這些結果明確提醒我們,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更高。 臺灣市場的 95 無鉛汽油,以近一年的高低點 29 元至 20 元計算,油耗值 14km/l 的汽車每公里約耗費 2.07 元至 1.42 元;而電動車若以 5km/kWh 計算,以國際能源總署公告之臺灣最近一年的平均電價計算,每公里行駛成本為 0.5 元。 購車成本方面,應該要思考是否有私有化充電座的安裝需求,價格從數萬至數十萬不等,影響售價最大的變因是線材的布置,另外如果是大廈等集合式住宅,可能還會有額外的成本。 U-POWER 預計於 4 月底開始試營運,消費者以手機 App 加入會員綁定信用卡之後,每度電(kWh)收費 9 元;非會員者臨時使用充電服務,可以用 App 或現場刷 QR Code 以網頁設定信用卡之後進行充電,每度電以 10 元計價。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