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時間2023全攻略!內含元宵時間絕密資料

Posted by John on April 27, 2021

元宵時間

在這天除了吃元宵慶團圓之餘,更重要是「三官大帝」(台語俗稱「三界公」)之「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的聖誕千秋,神格崇高且僅次於玉皇大帝,除了掌管天界,也被視為「賜福」之神。 在正月十五子時或是當日,準備牲禮、鮮花素果,可祈求賜福平安,並同時祭拜祖先、地基主等。 元宵節是正月十五同時也是天官大帝生日,在元宵節會祭拜天官大帝,祈求各路神明賜福賜財、闔家平安和一年都能帶來好運勢,也會在元宵拜祖先、地基主。 在澳門,文化局於2020年6月30日正式對外公佈將元宵節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中[17]。 部分社會團體舉辦慶祝元宵節活動,如於康真君廟前的「康公情懷賀元宵」嘉年華系列活動[18];民政總署曾經連續數年在盧廉若公園舉行元宵賞燈晚會[19]。 而澳門農曆新年煙花表演自2022年起活動規模增大,由原來的一場增至三場,最後一場匯演於元宵節當天晚上9時燃放,時長15分鐘[20]。

元宵時間

[24]山梨縣甲府市自江戶時代起則有甲府道祖神祭禮,祭祀道祖神。 但惠安縣的出姓家族,完全不會歡度元宵節,因閩南語中「元宵」和「元消」近音,意味「元(朝)消(滅)」之意而拒絕慶賀。 元宵、湯圓是華人元宵節的代表食品,其雛形為唐代的面繭和焦譔。 面繭是一種外形似繭的一種麵食,而焦譔則是烤餅的一種,吃時會和糖一起放在湯裡吃。 這些食品都呈圓形,是代表月亮,有著祭月、賞月的含義[5]。

元宵時間: 元宵节

另外在新北市野柳「神明淨港」等各地具特色的風俗與豐富的文化資產。 在過完年後緊接著就是元宵節,雖然這天沒有假期,但是台灣有許多元宵節相關的習俗活動,例如平溪放天燈、鹽水蜂炮、苗栗「火旁」龍、各縣市所舉辦的在地燈會,其中與日常生活最為相關的當然就是吃湯圓或元宵,希望能帶來平安與圓滿。 在民間信仰方面來說,元宵節是三界公的生日,三界公是僅次於玉皇大帝的重要神明,因此注重祭拜的家庭也會準備供品祭祀。 2021年元宵節的日期為國曆2月26日,元宵節到底有哪些習俗活動、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呢?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三官中「天官」的生日,天官大帝掌管著「賜福」,因此許多廟宇也會舉辦隆重而盛大的祭典,而信眾也會前往祈福。 三界公的祭拜需準備三牲五果、壽麵、酒菜等等,而當日也需要祭拜神明、地基主和祖先,不過時間和祭拜三界公會不太相同。 明清之际,元宵节通常被百姓当作春节的结束,活动也日益多元化:吃汤圆、观灯和娱乐游行是元宵节三大主轴。 游行活动中分为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抬阁等传统艺术表演。

元宵時間: 元宵節

燈會上有傳統中華小吃,猜燈謎等傳統遊戲,還有春節遊行,舞獅表演等。 元宵時間 更多元宵節拜地基主流程方式懶人包請參考本站寫的:「元宵節要拜祖先、地基主嗎?拜拜流程/供品/時間/禁忌一次看2023」有較詳細的資訊。 而這方法確實也對玉帝有效,流傳至今也成了元宵節的由來之一。 農曆正月十五,民間都要挂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些人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因爲謎語能啓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衆多,而後猜謎逐漸成爲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 燈謎增添節日氣氛,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 報導中為2016年的台北主燈「福祿猴」,推出後引起廣大的討論。
  • 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說。
  • 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
  • 另外,一說元宵節點燈是用來驅逐猛獸和害蟲,而台語「燈」和「丁」發音相似,因此元宵節點燈也有「添丁」的象徵。

在早期,元宵節也有「情人節」的涵義,因為古時婦女不被允許外出走動,而元宵節的賞燈活動讓年輕男女有機會相遇,同時也是情侶難得會面的時機。 台灣民間也有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傳說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帶來婚姻美滿與家庭幸福。 元宵節當天是天官大帝的生日,理當是一個慶祝的日子,因此盡量不要朋友、伴侶或家人之間盡量不要有口角、吵架等衝突,也盡量避免讓孩子哭鬧或是打罵孩子,大家當天和樂相處,才不會沾染上霉氣。 朝鮮半島的元宵節又稱為正月大滿月(정월대만월)、正月大보름(정월대보름),或簡稱「大滿月」或「大보름」,有踏銅橋、盜福土(到田裡偷泥)、咬堅果、喝耳明酒、拔河、舞獅等。

元宵時間: 傳統民俗

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 元宵時間 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說。 人們在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 元宵節也是新年的最後一天,也是天官大帝的生日,所以有些人家裡有拜拜的習俗,下方一起來看看元宵節拜拜習俗與拜拜時間。

小孩子也會拉著大人們做的紙兔子燈,在大街小巷裡跑來跑去。 關於元宵節的由來,說法很多,最早可追溯至秦漢時代。 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 本稱「上元」,是農民祈求豐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誕。

元宵時間: 元宵節習俗4:乞龜

台灣最早的謎學發展可溯自1850年代的清治時期中葉,竹塹地方已流傳林占梅之燈謎作品。 進入日治時期,民間為了傳承文化,亦促使春宵秋夕常見人們熱衷「張燈射虎」;各地文人、詩社紛紛設立「燈謎部」,爭相揭謎,甚連報章雜誌亦會刊載謎語賀節。 戰後的1958年,臺灣民間第一個謎學社團集思謎社成立[4]。 台灣元宵節活動和習俗多樣,但主要皆以燈會活動為主。

元宵時間

元宵通常有餡料,並由人工層層搖制而成,因此製作元宵稱為「搖元宵」。 ▲馬伯庸的長篇小說《長安十二時辰》便是以唐代的元宵節一日為故事場景,後改編為戲劇,劇中大量還原了中國唐代的元宵節盛況。 另外還可以前往前往主祀天官大帝或財神的廟宇祭拜時,可以另外準備一個紅包袋,裡面放入 168、268 或 888 吉祥數字金額,置於廟宇主供桌上,等同於「發財金」,祭拜後放在底下位置,就能夠讓工作帶來更多財運。 閩南的習俗是兩個村子的小孩互相擲石子。 據說如果不擲石子,村子裏就會發生瘟疫。 但惠安縣的出姓家族,完全不會歡度元宵節,因閩南語中“元宵”和“元消”近音,意味“元(朝)消(滅)”之意而拒絕慶賀。

元宵時間: 元宵節由來介紹

曾有多種名稱,如麵繭、粉果、元寶、湯餅、圓不落角等。 第一個元宵節由來是來自漢武帝對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信仰。 傳說漢武帝對「太一神」十分虔誠,不僅為了太一神建祭壇寺廟,也經常慎重地祭祀,其中每年正月十五舉辦的祭祀活動最為盛大,漢武帝會點滿燈火,直到晚上仍燈火通明。 久而久之,農曆正月十五便是大家張燈結彩的日子,也就是現今元宵節的由來之一。 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最早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古代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燈,變成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每個縣市都會有獨特的節日,在台灣元宵節習俗活動有「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中火旁龍」慶典,也有祈福與驅邪含義。

元宵時間

在惠州市,每年正月十五前夕或當天,惠城區汝湖鎮上圍村、下圍村舉行“舞草龍”活動,以此祈求驅災降瑞、吉祥安康。 惠東吉隆舞龍活動在正月十五當天“鬧元宵”,惠城區橫瀝墨園村舉行搶吉祥活動[14]。 在惠州市,每年正月十五前夕或當天,惠城區汝湖鎮上圍村、下圍村舉行「舞草龍」活動,以此祈求驅災降瑞、吉祥安康。

元宵時間: 元宵節拜神明口訣

在2023年2月4日至5日舉行的“新馬路任我行”步行區試行計劃中,因該輪活動正值元宵節,活動中增設多個藝術裝置、特色攤位及應節演出等,設有多個應節特色攤位,部分活動傳承中華文化和歡度元宵佳節[21][22]。 在佛山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行通濟”活動,當地人俗語有云“行通济,冇闭翳”,祈求新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活動更吸引珠三角甚至全國各地旅客參與,活動除了傳統“行通濟”步行路線和儀式外,近年更延伸至網上文旅和旅遊活動,並設置集市單位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和售賣特色文創產品等[13]。

元宵時間

人們在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冬生娘即為紫姑,相傳為唐山過臺灣時傳入,流傳至各地後發展出了椅仔姑、「關三姑」、「請月姑」等,過去會於此節以椅子作道具,向椅仔姑問事求卜[16]。 婦女在元宵或中秋夜時,在神前燒香默禱,表明欲測之事,而後請示方向後,用所聽的第一句話來判斷吉凶。

元宵時間: 元宵節習俗、活動有哪些?

透過本篇帶大家全面了解元宵節為何要吃湯圓和賞花燈。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時間固定為農曆的正月十五,2021年則在國曆2月26日。 而因為元宵節是農曆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日,代表著一元復始,大地回春,因此人們對此加以慶祝,和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並列為台灣重要的民俗傳統節日。 臺灣的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隨著17世紀的第一批漢人移民傳入,與新正、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並列為漢人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 隨著工商業的發達與1980年代末期以來假日旅遊風氣的盛行,臺灣人慶祝元宵也因文化上的差異而和其他華人地區的元宵節有所區別,最具特色者即為各大城市舉辦的元宵燈會、燈節活動。

元宵時間

從中國文化到至今,就會在元宵節當天吃元宵或湯圓,主要是想表達碗裡湯圓、家家戶戶團團圓圓,也象徵闔家團圓和極力意思。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 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 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時間: 元宵節由來2、祭祀佛祖

即使在日治時代官府改為西曆的一月十五日,但民間仍自行過農曆元宵節,因此當時日本人的臺灣總督府特許在艋舺龍山寺辦燈會,延伸至今龍山寺仍保有鑽燈腳(臺羅:nng ting-kha)的信俗。 拜神明、祖先、地基主時,拜拜流程、金紙準備都只需要按照平常的方是及可。 另外,各地區或每個家庭或許會有一些不一樣的規矩或禁忌,所以如果家中長輩已經有習慣的拜拜方式,大家還是以尊重優先喔!

在馬來西亞,當地華裔族群也有赏花灯、猜灯谜的風俗。 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唐人街,孙中山公园每年都会为海外华人举办灯会。 灯会上有传统中华小吃,猜灯谜等传统游戏,还有春节游行,舞狮表演等。

元宵時間: 各地情況

元宵節來了,元宵節的到來也代表著農曆新年正式的要結束了。 習俗上春節最後一天大家會拜拜,也有人問元宵節要拜什麼、要拜祖先、地基主嗎、供品又要準備什麼、拜拜時間為何等等..此篇將會為你解答元宵節拜拜的流程。 元宵時間2023 台灣民間信仰中,自然界分為天界、地界、水界三界,且分別由不同的神明掌管,是為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也就是民間常聽見的「三界公」。 三界公的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生日分別為上元正月十五日,也就是元宵節當天,以及中元七月十五日、下元十月十五日。 點燈、觀燈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漢代,傳說漢朝皇帝為了宣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裡在宮中「燃燈表佛」,進而流傳到民間成為了民俗盛事。 剛開始元宵節點燈僅是為了宗教用途,但隨著發展,唐代已經有「燈市」和巨型燈樓展示,而宋代也出現了大規模的燈會活動。

台灣許多元宵習俗如夜弄土地公、後龍攻炮城、馬鳴山吃飯擔、鹽水蜂炮、炸玄壇、利澤簡走尪皆與相關。 廣東佛山將之形容為「行通濟,無贔屭」。 而道教中,上元節為天官大帝(民間相傳即為堯)誕辰,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分別屬天、地、水這三官大帝主管。 火旁龍為臺灣苗栗縣於元宵節的主要核心活動,「火旁龍」客語就是「炸龍」意思,利用鞭炮、蜂炮炸舞龍,採用大量鞭炮、蜂炮去炸舞龍方式得到去邪(去舊)迎新年,有迎春納福的意涵,也有文化傳承的意義。 因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台灣2021年的縣市燈會可能取消活動,至於放天燈、鹽水蜂炮等則需參考主辦單位公告,是否因疫情變化而有所調整。 而若是有實際前往活動場地賞燈、領取小提燈的民眾,也別忘了配戴口罩並且配合防疫措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元宵時間: 元宵節禁忌有哪些?

在臺灣,元宵節自古代即為與新春、清明、端午、中元與中秋並列重要傳統民俗節日。 元宵節又稱「元宵暝」,為上元節夜裡的「迎鼓仔燈」活動。 在早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節夜裡,以偷蔥來討個結婚吉兆的說法。 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閩南語發音)。

自初八開始點燈,謂之「上節日」,初八夜謂之「上節暝」,宣告燈節的開始,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灯节[3]。 明代宮廷也會張燈結綵,並模仿民間習俗,在宮內設置市集,有杂技、百戲等遊藝表演,宮中各人放烟花,燃爆竹,小孩提花燈。 交通部觀光局為慶祝元宵節,並將特有傳統民俗節慶推廣至國際,自1990年起結合民間及地方政府資源,以「民俗文化根、傳統國際化」之規劃目標,將元宵節提燈籠的傳統民俗活動,包裝成大型觀光盛會,即台灣燈會。

元宵時間: 元宵節習俗有哪些?2021年元宵節拜拜日期、時間、禁忌、燈會懶人包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襄耳中,劉襄爲保劉氏江山,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于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衆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 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爲與民同樂日,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 元宵時間 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共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相由心生轉禍為福之法門,到廟裡祈福重在恭敬(虔誠)、重在懺悔(善根)、重在求法(降服自心)、重在解脫(智慧),千萬避免有失莊重,口出妄語,粗莽冒失,尤其是元宵節這天,好的磁場必由心轉,願智慧幻化,不勞而獲的願望宜先自我觀照。 至於元宵節會吃元宵習俗,最早也出自於宋代,記載唐宋時,元宵節吃「面繭、圓不落角」;到南宋,出現了「乳糖圓子」兩者都是湯圓前身,宋代周必大《元宵煮浮圓子》詩詞中,也有出現「星燦烏雲裡,珠浮濁水中」,直到明朝,元宵的稱呼就變得多樣化。 平溪十分村元宵節放天燈的習俗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

元宵時間: 農曆:甲辰年一月十五

但香港的年輕情侶較重視西洋節日,因此元宵節受情侶重視的程度並不如西方情人節。 這天也是傳統上農曆新年最後一天,因此也是再造和回收之良機。 元宵時間 部份圍頭人村落如粉嶺圍村、金錢村等會舉行太平洪朝祈福儀式,並會大放鞭炮慶祝[16]。 元宵時間2023 時至今日,慶祝元宵節在臺灣已發展成全臺的大型禮俗活動。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