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韓國央行智庫亦強調CBAM對韓國產業的衝擊,不容小覷,故推動碳稅並將稅收回饋給產業作為因應措施。 在這個新世界中,國家安全所面臨的威脅將更頻繁來自氣候災難,而非軍事威嚇。 美國國防部所在的五角大廈(Pentagon)、軍隊及各州國民兵正在重整任務,並逐步優先部署因應氣候事件的關鍵行動。 在韌性時代,任何人的家園都可能變成弱勢社區,沒有人可以真正擺脫地球的怒火。
另將探索建立「關鍵原物料俱樂部」(Critical Raw Materials Club),將原物料的消費者及資源豐富國家齊聚一堂,透過具競爭力與多元化的工業基礎,以及清潔技術/淨零產業夥伴關係,確保全球的供應安全。 雖說在農場安裝太陽能和風能設施以生產綠色電力,再加上納入碳農業封存二氧化碳,將貢獻建立綠色社會良多,但其實更大的商機是在聯邦公有地上擴大發展這兩項計畫。 全美國大陸及離岸土地有三分之一仍掌控在聯邦政府手中,近年來,租給化石燃料產業開採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土地比重日益增加;出人意料的是,二OO五年至二O一四年,在聯邦公有地上開採化石燃料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竟高達全國總量的二三. 泰國工業部工業工程局將推動工業廠房升級為100%綠色,並努力在20年國家戰略下,完成至少40%的目標領域達到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標準,環保是全球趨勢,泰國需要成為其中的一部分,泰國的本地製造商才能為國際市場所接受。
綠色新政: 歐盟啟動強化2030年氣候目標的衝擊影響評估
此外,王道銀行南京復興分行也於本月1日開幕營運,並預計於今年9月擴大舉辦開幕活動,為王道銀行於台北市的全功能分行,即日起至2023年10月31日止更推出開幕優惠,凡於南京復興分行臨櫃透過理專申購王道銀行銷售的全系列基金及海外債,皆享申購零手續費的優惠。 在「環境永續」面,工研院「二氧化碳捕獲再利用技術」,捕獲產業製程煙道氣所排放之二氧化碳。 發展高效能二氧化碳吸收劑配方,可整合工廠餘熱和再生能源有效降低製程成本,目前已與多家廠商合作。 綠色新政由四大核心組成,第一、「調適五五」方案,意即55%減碳目標,作法包括碳邊境調整機制、能源稅和再生能源;第二、綠色能源如甲烷、氫氣等;第三、促進循環經濟的措施,例如永續電池、紡織品等;最後為涉及農業的策略,涵蓋農場到餐桌、生物多樣性或森林濫伐等議題。
疫情發生後,各國政府為避免協助病毒加速擴散,紛紛關閉國界與空域,禁止來自部分國家或地區的人士。 而企業、組織也祭出諸多如取消實體活動、遠端工作、維持社交距離等方式,試圖在疫情肆虐之際,維持部分經濟活動。 因此,在無法實體面對面開會、商務出差、旅行的現實情況下,數位技術與相關軟硬體設備的需求急速成長,而部分產業也從衝擊中加速數位轉型,並發現新的市場機會。 根據泰國國家電動車政策委員會(EV Board)先前公布的「30@30電動車發展政策」,泰國目標在2030年前達成零碳排汽車(Zero Emission Vehicle),佔國內總汽車生產量之30%,以推動泰國成為東南亞電動汽車生產基地。 不過,泰國現今使用潔淨能源的發電比例極小,30@30政策被質疑恐無法有效達成降低碳排及解決空汙問題;不僅如此,泰國尚面臨提高電力供給,以及缺乏有關充電站、舊電動車及電池回收等監管法規的挑戰。
綠色新政: 歐盟【EU】拉起氣候碳價防線:綠色政綱的碳邊境調整機制
具體做法是,集中目標積極發展低耗能、高附加價值產業,取代能源密集產業,逐步改善我國能源及產業結構,才有利於減輕污染負荷量。 綠色新政 布魯金斯指出:「基本上,若想轉向潔淨能源經濟需要三百二十份獨立行業,橫跨三大主要產業領域:潔淨能源生產、能源效率和環境管理。」其中,大多數工作落在設計、工程和機械常識方面,得經歷一定程度的職業和專業培訓。 綠色新政 有趣的是,綠色新職缺的時薪比全國平均值高出八%至一九%;同樣重要的是,低端收入工人的時薪也將比舊經濟中性質類似的工作高出五至十美元。
二、綠色投資可發揮激勵經濟、改善能源及產業結構、創造綠色工作、減少碳依存及生態保育之績效。 UNEP指出,綠色投資對產業與就業的總效應,需視投資基金在產業間的投資結構及綠色金融(green finance)的融資與支持而定。 此外,研究顯示,美國每增加10元綠色投資誘發的總體效益,涵蓋每年節能效益450百萬美元、每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59.26萬公噸、增加3萬個工作機會(較傳統財政擴張方案提高20%的新增就業量)。 Barbier教授強調,G20國家占全球人口80%,製造世界90%的GDP及排放全球75%的溫室氣體,故未來數年其綠色投資占GDP比率宜由目前0.7%,提升至UNEP建議之至少1%。 展望未來,低碳綠色成長是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動能,而綠色投資更屬關鍵角色。
綠色新政: 環保署預告修正汽車車型排氣審驗合格證明核發及測試方法等二項法規草案 接軌國際
面對氣候風險挑戰,需有更果斷的決心,輔以彈性協作平台,驅動不同機構開展跨領域多元整合,共同肩負氣候治理責任。 同時,政黨間也應在此議題上捐棄成見,藉由傾聽台灣經濟發展的特性與需要,共同合作擬定綠色新政,加速實現經濟與環境包容性成長的國家發展願景。 在減碳承諾上,落後在131個國家之後,而在疫情緊急狀況下,國發會僅喊出保5%的經濟成長,毫無超前部署的企圖心。 大家所無感的是,在經濟政策重於一切的情況下,台灣個人碳排放量已接近全球三倍! 我們認為領導人應有長遠眼光,避免成為歷史的罪人,而如何扭轉歷史定位,相信此刻正是時候。
達到淨零溫室氣體排放,轉型過程須對所有社群與勞工公平與公正;2. 確保潔淨的空氣與水質、打造氣候與社群韌性、健康的食物系統、親近大自然的管道,以及全民永續環境;5. 提倡正義與公平,避免未來對氣候脆弱度較高的前線與脆弱社群造成壓迫。 綠色新政2023 儘管歐盟「Fit for 55法案」尚需27個會員國國會和歐洲議會通過,此法案已引起廣泛討論與重視。 綠色新政 產業界密切關注歐盟此舉,是否引發連鎖效應,加速更多國家推出碳稅、碳交易政策工具。 觀察全球淨零碳風潮,將對國際供應鏈帶來四大變化:一、無法達到減碳目標的供應商,在國際市場發展空間將受到壓縮。
綠色新政: 更多「氣候」主題...
我們傳布、開發地球能源、四處行動、遮風避雨,乃至於吃喝方式都是組成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必要條件,以至於我們將它們視為理所應當,直到我們思考和運用它們的方式遭到強大外力破壞,引爆一場變革,顛覆我們自身的社會取向和對周遭世界的理解。 在更數位化的生態社會中,我們的生活方式大為改觀,與生活在機械式化石燃料文明中的先祖截然不同。 就這層意義而言,綠色新政的基礎設施不僅僅跟我們所認知的再也不一樣,它本身也徹底質變。
(二)創新減碳製程設計,大幅降低碳排放 開發新製程,取代現有製程也是國際大廠發展重要措施。 Dow在丙烷脫氫生產丙烯的製程開發出新的流體催化脫氫技術(Fluidized catalytic dehydrogenation, FCDh),此技術能夠提高觸媒使用效率使碳排放減少20%,生產成本亦減少25%。 目前正將新技術導入路易斯安那州Plaquemine廠的裂解爐,預計於2022年啟用,丙烯年產能達10萬公噸。
綠色新政: 台灣反而放鬆環保管制?
在三年的試驗階段結束時,產品和服務對環境,特別是對氣候影響的公開呈現,將是標準化和強制性的。 如同90年代初立法保護我們的健康,今天必須立法禁止與化石工業相關的廣告以保護我們的氣候,公民不應繼續受這些品牌廣告的影響做出消費選擇。 但正如2019年,汽車、航空和石化燃料業在法國的廣告運營支出超過50億歐元,廣告業極為依賴於這些重要客戶,要立法禁止控管談何容易。
即便綠色轉型可能造成對國際貿易、投資損失,並加劇金融市場的風險;然而,歐盟委員會肯定綠色轉型帶來的環境安全與永續社會,並表示最大受惠者為歐洲全體人民,且期待企業可以率先從綠色轉型過程中,脫穎成為全世界永續企業的領航先鋒。 因為採用低碳排能源,得以立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成為前10大化學品企業共同性的減碳策略。 塑膠化學回收技術則成為最熱門的技術議題,幾乎所有業者都紛紛加入此化學回收技術佈局。 原本以機械回收為主的LG Chem、以生質塑膠為主的Mitsubishi Chemical,都加入化學回收的發展行列。 減碳或淨零碳排已是未來國際社會對永續發展的目標,短期內「碳關稅」並不會立刻衝擊塑膠產業的發展,但是品牌廠商的承諾卻會直接給材料供應商施加壓力。 化學品廠商身為上游原材料供應者,若能從源頭就供應低碳材料,有助於建構完整低碳產業鏈。
綠色新政: 永續關鍵轉捩點:「後疫」時代的4大永續新思維
此外,摩根史丹利(Morgan 綠色新政 Stanley)股票分析師Jessica Alsford也依數據表示,在疫情衝擊下,ESG基金相較於其他企業擁有更為彈性、優異的表現。 種種投資活動跡象表明,隨著不確定風險發生機率增多,投資者愈發重視ESG。 科學家告訴我們,氣候危機的罪魁禍首正是我們的大腦,物質消費、暴飲暴食,對網路色情、線上遊戲和社交網絡的迷戀……大腦以即時行樂的名義鼓動我們摧毀地球。 追根究底問題都在於,即使成人如我們,都不一定能戰勝刺激消費衝動的腦內啡多巴胺,與小鬼「迷」電玩如出一徹。 而這種以眾人長遠利益為前提,企圖改變大眾消費行為和習慣的政策,在極權和民主間又是一個難題。
- 為了回應美國的《降低通膨法案》,歐盟也在2月初公布《綠色新政產業計畫》來因應。
- 但重覆處理表示從乏燃料棒提取少量的鈾元素及鈽元素重新應用,大多數剩下的高放射性核廢料仍需要「最終處理」。
- 綠色新政要在2030年實現整個經濟體淨零溫室氣體排放,但拜登的目標是2050年達到。
- 雖然泰國經濟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為實現高科技經濟戰略,泰國政府仍按計畫投入3,000億泰銖於東部經濟走廊。
- 台灣也不例外,光是不法事業廢棄物丟棄所造成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就需要百億以上的資金,更不要說是水污染防治,下水道接管等減少環境風險的重要建設,資金需求更是千億以上,因此,公共預算甚至徵收環境費都無法真正有效解決問題。
- 關鍵特務為關鍵評論網與讀者溝通品牌形象及表達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專區,內容由BRAND STUDIO團隊製作。
- 令人慶幸的是,制度本來就起源於個體的需求也成功於個體的服從,兩者並行並無矛盾之處,也缺一不可。
在聯合國的框架下,每個國家或地區可以根據當地的能資源條件,自己定義合適地方特色的再生能源範疇。 管理超過8兆美元資產的美國投資機構ICCR於公開聲明即呼籲,企業應該在此時擴大保護與促進員工權益的力度,以期在組織業務恢復正常後,仍能保有一支訓練有素的員工隊伍。 面對氣候危機和過度消費引發的問題,限制、監督甚至禁止廣告活動以保護我們唯一的地球,在法國近年輿論討論下一步步實現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