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車上市2023詳細介紹!(小編推薦)

Posted by Tim on February 2, 2021

台灣新車上市

國內市場屆時推出是否會如此配置,目前尚未能確切得知,不過 Hyundai SmartSense、豐富完整的便利科技等應當都不會少。 至於在動力部分,目前南陽實業還未有相關資訊透露,但據悉很可能會推出 2.0 自然進氣,以及較小排量的渦輪動力單元。 雖然相比進口車在 10 月份表現大幅下滑,國產市場似乎好得多,市場主力的中型 SUV 市場上,總市場銷售前 8 名也都維持千輛以上領牌數 (其中僅 Toyota RAV4 為進口),但實際上國產車款同樣也受到晶片短缺影響,而進口車款則是在晶片與航運的影響下,有著更顯著的下滑幅度。 這也直接影響到總市場廠牌排行,領頭者仍舊是和泰汽車代理的 Toyota,10 月份領牌數共繳出 10,613 輛,單從數字上來看,僅是單月下滑 6.4%、去年同期相比下滑 2 個百分點,但仔細觀察可以發現,銷量主要集中在 Toyota Corolla Cross 與 Toyota RAV4 車系,自家小型掀背的 Yaris 並未繳出千輛成績單,顯見受到影響同樣不小。 Mercedes-Benz 在 10 月份總計領牌數為 1,891 輛,沒有如 9 月份與 8 月份擠身前 3 名的強勢,但仍舊保持在前 5 名之列,單月衰退幅度超過 30%,與 2021 年同期相比則是衰退將近 28%,關鍵同樣也是受到晶片與航運,直接影響到交車狀況;事實上,在 2021 年就一直從第一線經銷端掌握到,交車時間難以確認的消息層出不窮。

  • 早在20年前,INFINITI就推出將跑車底盤與流線車體的FX系列旅跑,一直到2020年終於將FX的跑旅設計語彙融入QX的車體中,INFINITI QX55就是台可以滿足想要QX大空間、FX跑格的族群,預計在2021上半年就可以看到實車。
  • 海外市場則在既有車室格局下,多媒體螢幕自原本嵌入式換為直立款式,並升級至TSS 2.5+主動安全系統,針對PCS預警碰撞系統做改良,國內如能在安全上跟進將值得期待。
  • 進口轎車榜中值得注目的是第 11 代 Honda Civic,其以日製進口搭配 e:HEV 油電重返臺灣市場後,首月就掛出 167 輛,與 Toyota Corolla Sport 同位列第 6,原先年度的 800 輛配額據悉已完售,後續已確認將追加配額、但追加數量未公布。
  • 科技配備以及駕駛輔助配備部分,歐規車型標配前方預警及自動煞車系統,而進階的 Travel Assist 則是列為選配,包含了 Predictive Cruise Control 自動巡航、Stop & Go 自動定車、號誌辨識、車道置中、塞車輔助以及緊急情況輔助等。
  • 具有16年車媒經歷、《2GameSome有車賞》執行長「小葉」葉毓中提到,Colt Plus是基於「Colt」這部車放大而來,所以空間表現是強項,配上豐富的收納機能,無論當私家車或公務車都很好用;不過Colt Plus已經推出好一段時間,以現在來看安全配備並不算多,但小葉也強調在這樣的預算下,通常只能滿足部分需求,所以購車前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 TOYOTA總代理和泰在日前公布了2022年新車計畫,當中赫然出現原本日本專屬的「皇冠」Crown,由於目前休旅車是市場主流,在此時決定引進「旗艦房車」讓許多車迷大感意外,不過從和泰提供的資料中又有些端倪,近期就有節目深入探討2022年TOYOTA在台灣的新車預告,要找出背後更深的意義。

其他變化較大的應該就是中央鞍座,這次為了加入EBD電子手煞車/AUTOHOLD功能整個重新修改,連帶地也導入全新的中央扶手(過往為售服配件),另外全新杯架還具備多功能設定,因此座艙佈局顯得更簡潔,只是因為位置較為前面,因此在實際使用上會有一點不就手。 Kicks 自 2016 年於巴西奧運亮相以來旋即在世界造成風潮,接連導入中國、北美、日本與東南亞部分市場,甚至也獲得關愛、於中期改款的時候導入全新的 e-POWER 動力總成,可以說 Kicks 從中南美洲專用車轉型成世界戰略車之後,讓它成為近十年來 Nissan 最風光、最熱銷的小型 SUV 了。 相較於舊世代車型,Nissan X-Trail整體身型尺碼略微放大至長4,681mm、寬1,820mm、高1,749mm、軸距2,706mm之譜;同時透過全新V-Motion水箱護罩、LED分離式頭燈、LED尾燈、雙色塗裝等全新家族設計語彙,十分呼應「家庭向」消費者對於SUV的既定需求。 跟Honda HR-V互別苗頭的Nissan Kicks,其實早在2020年5月就已經在泰國發表小改款新車,隨後日本、北美也都跟著發表,但台灣方面目前仍未透露相關規劃,只能依照進度推斷應該會在今年內發表。 截至2023年6月30日,VinFast已交付近19,000輛電動汽車,包括VF e34、VF 5、VF 8和VF 9車型。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今年5至6月期間,停電導致越南經濟損失 14億美元,成為越南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台灣新車上市: 詹皇開箱「電動悍馬車」3秒加速破百!LBJ:歡迎在路上巧遇我

而主機這次則是將8吋智慧影音多媒體系統 X-Media III 列為標配,這是與Panasonic 合作開發,具備160度大可視角,還可以使用 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當然如果想要其他車聯網功能也能以「加價」方式選用。 另外 7吋數位液晶儀錶板可顯示時速、油耗、行車電腦、智行科技、水箱溫度、3A主動全時防護系統資訊等車況訊息。 TOYOTA總代理和泰在日前公布了2022年新車計畫,當中赫然出現原本日本專屬的「皇冠」Crown,由於目前休旅車是市場主流,在此時決定引進「旗艦房車」讓許多車迷大感意外,不過從和泰提供的資料中又有些端倪,近期就有節目深入探討2022年TOYOTA在台灣的新車預告,要找出背後更深的意義。 Infiniti QX60首度為品牌帶來新世代家族座艙,捨棄家族舊有的Intouch雙螢幕系統,改搭獨立顯示12.3吋多媒體螢幕,並大量透過數位虛擬按鍵配置,如中央鞍座整合電子線傳排檔、電子手煞車等,帶來更好的置物空間規劃。 繼3月份公布EQS車系編成與正式售價,Mercedes-Benz下半年重點車便是EQE,首波導入的車型為性能定位的Mercedes-AMG EQE 43 4MATIC,目前經銷商部分僅開放預付訂金接單,選配表、售價以及確切交車時程尚未公布。

而e-tron GT已在國內車輛安全資訊網新車撞擊測試名單中現身(點我看報導),相信今年勢必有機會看到鋼鐵人座駕現身,導入速度之快也令人不得不佩服,同時台灣奧迪也打算在年底前新增10座極速充電站(目前已有6座),為車主帶來更便利的服務。 小改款Kuga仍然將採用C2平台打造,在車身部分並沒有偽裝車貼,而在尾部方面雖然有進行偽裝,但是從輪廓觀察改款幅度似乎並不是真的非常大,不過在尾燈造型這次帶來更銳利的呈現,同時也強調立體感。 至於車內配備方面,也有望導入全新的13.2吋中央觸控螢幕,並且採用SYNC 4介面提升整體科技氛圍。 除了Honda 台灣新車上市 CR-V之外,在台灣市場同樣熱銷的國產渦輪休旅就屬Ford Kuga的表現最為亮眼。 先前被捕獲到的小改款Kuga偽裝車,雖然車頭與車尾仍然佈滿大面積偽裝車貼,但是藉此可以觀察到改款後將採用全新的頭燈造型,甚至在燈殼內也有L造型日行燈。 台灣新車上市 此外,進階版的後視鏡將提供Lane Watch功能,推測高階版車型可能會搭載360度環景顯影功能。

台灣新車上市: 電動超跑與 F1 賽車比直線加速誰贏出?後者慘遭海放

動力方面,採用雙馬達四驅的Solterra,配備最大輸出功率為80kW的電動馬達,能產生160kW 的輸出,續航里程為487公里(WLTC模式),並且具備 X-MODE 系統,彰顯強悍的地形征服能力。 隨著Kuga小改款測試車被捕獲到,以及第六代CR-V的規格流出後,這兩款在台灣市場都十分熱門的休旅車預計將會在2022年陸續發表。 也都有機會在2023年來到台灣汽車市場,換而言之,2023年這兩個熱門休旅又將再一次狹路相逢,如果明年有計畫要入手休旅車的話,不妨可以關注一下這些品牌將端出什麼好料。

與Mercedes-EQ當家豪華旗艦電動車型EQS同樣採用EVA2專屬平台打造,動力上搭載前後2具永磁同步電動馬達,可以輸出476匹最大馬力與87.5公斤米最大扭力,0~100km/h加速僅需4.2秒,最大續航里程高達533公里(WLTP標準測試)。 台灣新車上市2023 今年3月Subaru率先發表新一代BRZ跑車,而Toyota的雙生車款GR 86也登陸台灣,首波配額僅有60輛。 由於是兩大車廠共同開發,因此各方面配置都幾乎相同,差異主要體現在外觀上,GR 86車頭搭載Toyota家族化設計語彙,比起BRZ增添一絲侵略感。 新一代Honda CR-V日前在歐洲道路測試時意外曝光,從貼滿偽裝照片的圖片來看,車身比現行的五代車款放大許多,全新大改款CR-V身為Honda重要的全球戰略車款預計最快2023年初才會亮相,換上新底盤和新世代Honda Sensing後,令這款長青的休旅車增添不少戰力。

台灣新車上市: 國產休旅/商用車

宏碩系統(6895)預計於8月22日上櫃掛牌,櫃買中心將於當日舉辦「宏碩系統公司上櫃掛牌典禮」,於上午9時整進行宏碩系統... 全球駭客攻擊日益嚴重,企業資安防護意識提高,國內在政府推動金融資安行動方案,要求銀行業及指定條件保險公司、證券期貨業者增設資安長,並提高資安防護能力,帶動安碁資訊金融領域相關業務有長期需求。 依據官方網站公開信息顯示,VinFast於2023年8月14日完成與Black Spade的業務合併後進行公開上市,成為在美國股市上市的最大越南公司。 合併後的公司將以 VinFast Auto Ltd.名稱運營,並繼續由全球首席執行長Le Thi Thu Thuy及Thuy Le女士領導。 60 萬元以下的代步乘用車選擇越來越少,《自由時報汽車頻道》整理名單後,發現已經只剩 4 款選擇,隨著物價等上升,這樣的車款與車型選擇只會越來越少。 曾是漫威鋼鐵人坐駕 e-tron GT,預計 11 月登台亮相,是 Audi 純電家族中,第一款非 SUV 的純電作品,e-tron GT 不僅造型前衛、高科技未來感,並與 Porsche Taycan 共享純電平台。

台灣新車上市

寶齡富錦(1760)今(18)日宣布,旗下用於治療透析病患高血磷症的腎臟新藥拿百磷(Nephoxil),接獲中國大陸國家藥監局通知,正式受理上市許可證之申請。 此外,VinFast還致力於通過與北美、歐洲、越南和東南亞等特定市場的分銷商和經銷商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鞏固其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地位。 2023年7 月28日,VinFast在美國的新電動汽車製造工廠破土動工,標誌著其全球擴張和北美供應鏈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品牌唯一 60 萬有找的 Vios,其實也只有一個雅緻車型低於 60 萬元,為 58.9 萬元,也是唯一 60 萬元以內的四門房車,為 1.5 升引擎搭配 CVT 變速箱。

台灣新車上市: 黑衣男助阿嬤闖紅燈? 起底是「台灣大咖男主持」現身說明獲網大讚:暖心!

2023 年前 7 月份累積銷售則達到 277,216 輛,相較於 2022 年同期累積銷售量取得 14.9%的領先幅度。 由領牌數據顯示,雖然總市場單月銷售量未能進一步挑戰 4.5 萬輛大關,但是維持在 4.2 到 4.3 萬輛的水準,仍展現相當活絡的交車熱度。 近期車壇也有多款主流車系進入換血期,包括國產中型休旅霸主的 Honda CR-V,已由第 5 代正式演進到第 6 代,國產長青掀背車系 Toyota Yaris 也於 7 月底正式告別車壇,接下來交棒給 Yaris Cross。 同時,接下來還有 MG ZS 與 Nissan X-Trail 等全新或大改款車系登場,Ford 也即將推出電動新車 Mustang Mach-E,新車粉墨登場勢必讓銷售市場更為活絡。

  • 相較於 6 月全品牌交出單月 2,296 輛的佳績,Tesla 品牌在 7 月則因應第三季車輛尚未大量到港,全品牌僅掛出 380 輛。
  • 先前被捕獲到的小改款Kuga偽裝車,雖然車頭與車尾仍然佈滿大面積偽裝車貼,但是藉此可以觀察到改款後將採用全新的頭燈造型,甚至在燈殼內也有L造型日行燈。
  • 主要將過往的轎車與跨界元素結合,有著 1,54omm 的車高,但不採過去的 GA-L 後驅平臺、而是改採 TNGA 底盤前驅橫置引擎搭配後軸馬達的架構,並提供 2.5 升自然進氣油電四驅、以及全新的 2.4 升渦輪油電系統四驅。
  • 在義大利品牌部分,Lamborghini 的 Urus S 大量掛出 15 輛、Performante 車型也掛出 3 輛,Huracan STO 與 Technica 也各有 5 輛、3 輛掛牌。
  • 由冠軍退居至亞軍位置的 Toyota,在 7 月份的銷售表現實際上較 6 月仍有著 6.3%的成長幅度,主要得歸功於主力銷售車款 RAV4 車系的供貨量逐漸回穩,在 7 月份再度繳出超過 2 千輛的新車掛牌數表現,但可惜的是仍未能超越 Lexus 整體的銷售表現。
  • 現下販售的第五代Honda CR-V最早在2016年底首度亮相,面對勁敵TOYOTA RAV4 大改款後,銷售戰力自然是下降不小。

Toyota表示因為半導體短缺,預計11月全球產能約為80萬輛(日本約25萬輛、海外約55萬輛),持續的減產影響下,不排除2022全年預估產能將低於先前預測的970萬輛。 隨著2022年進入下半年,各大車廠都摩拳擦掌準備推出新車,而台灣第三季不僅有多款新車準備導入,還有許多新年式更新後提升戰力的車款,其中備受關注的包括Toyota bZ4X的雙生車Subaru Solterra及性能跑車Toyota GR 86。 「2023商用不動產市場研究發表會」今午在高雄漢神巨蛋舉行,與會產學界講者都認為,在政府幾波打炒房行動下,國內房市交易量... 警方檢測劉姓老翁、陳男都沒有飲酒,劉姓老翁表示不知道為什麼會開車逆向,詳細事故原因尚待調查釐清,苗栗分局呼籲用路人駕駛車輛應全神貫注,行經路口應減速慢行,確實依道路交通標誌、標線及號誌指示來行駛,確保自己與用路人生命財產安全。 警方呼籲,用路人應確實遵守交通法規,切勿有危險駕駛等其他違規行為,民眾若發現交通違規得進行檢舉,或撥打110報案,員警將儘速到場處置,以維護交通安全。

台灣新車上市: 新一代Honda CR-V曝光!「車身放大」2023年上市對抗RAV4神車

同樣會維持國產化布局,採用 Sensuous Sportiness 全新設計語彙,並導入跑車化外觀,尤其是超大面積水箱護罩結合頭燈組的設計,相當前衛,內裝配置位置較低的數位儀錶板,確保駕駛視野,中控台採大尺寸觸控螢幕與全觸控空調面板。 國內疫情警戒仍然維持在第 2 級,由 2021 年 11 月 2 日延續維持到 11 月 15 日,雖然疫情警戒狀態仍延續,但隨著單日本土案例屢屢出現掛零與個位數的單日境外案例,以及國內疫苗積極擴大施打提高第 1 劑與第 2 劑的施打率,整體而言,國內疫情已走出前幾個月的緊張時刻。 國內疫情的緩解,當然有利於新車市場買氣的回溫,各車廠也把握機會發表新車與重啟行銷聲量,然而,全球汽車晶片與零組件供應鏈因疫情導致的短缺仍持續發酵,身為全球汽車產銷供應鏈一環的臺灣,也無法置身事外。 不論國產與進口車廠,先前陸續出現的全球性缺車、待料與原物料上漲狀況,隨著買氣增溫後,不可免地成為總市場衝刺的阻力。 2021 年 10 月份全月領牌數為 35,297 輛,僅達 9 月份的 85.5%,衰退幅度將近 1 成 5 之多,其中,進口車缺車影響更為顯著,10 月份全月進口車總數 14,348 輛,相較 9 月份只有 76.3%,遠低於總市場水準。

台灣新車上市

動力方面則是已明朗化,目前的1.5升引擎,有望升級為1.6升的HR16自然進氣引擎,最大馬力122匹,最大扭力15.8公斤米。 全新的Subaru Solterra,比起雙生車Toyota bZ4X多出四眼矩陣LED車頭燈、全景式天窗、20吋鋁合金造型輪圈等配備,同時外觀造型上也做出差異,內裝還加入副駕駛座調整座椅、電子數位後視鏡、煞車動能回收撥片、智慧型停車輔助系統等。 初估大改款亮相時間最快會落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由於距離發表時間還久,目前尚未有動力的確切消息,不過英國和美規都已經推出Hybrid版本的CR-V,再加上本田中國今年2月初也推出全球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SPORT Hybrid e+,不排除純電或插電式混合動力都有可能亮相。 推測大改款CR-V換上新底盤因此讓車身尺碼放大不少,至於車尾的部分雖然不明顯,但熟悉的垂直尾燈已經看不見了。 根據蒐集到的資訊,第六代CR-V除了換上新底盤外,歷經超過5年的大改款後,內裝科技配備將會提升不少,Honda開發的新世代 Honda Sensing 也將會導入新車中。

台灣新車上市: 賓士、BMW、Lexus豪華黑頭車三天王 台灣大老闆最愛坐哪一台?

據了解,原廠受到晶片與船期因素,各家車廠導入新車的數量都大幅縮減,包括 BMW 部分電子配備都停止選配,而 Merecedes-Benz 原廠更直接明說部分車型最多可能等待長達 1 年。 Lexus ES 在 10 月中旬推出小改款新車,維持 ES 200、ES 250 以及 ES 300h 三種動力選擇及六款車型設定,在 Lexus 轎車級距當中一直皆為銷售主力,單月份能交出 224 輛新車,也是接續在 Mercedes-Benz C-Class 之後單月第 2 暢銷的車款,其中最主力銷售的為 300 h 油電動力,佔全車款 43%銷量。 GR Yaris最大的魅力,在於顛覆過去Yaris平價代步車的形象,搭載一具1.6升的三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268匹與最大扭力37.7公斤米,搭配6速手排變速箱與AWD全時四驅系統,0~100km/h加速僅需5.5秒。 此外在主動安全配備設定上,新一代 Swift 車系也具備新世代的 Suzuki Safety Support 主動安全系統,擁有包含倒車油門誤觸抑制系統、車道偏離抑制輔助、BSM 盲點偵測系統、倒車主動煞車輔助、RSA 道路標誌辨識系統等等,並同樣具備了全速域 ACC 主動定速系統,帶來完善的主動安全配置。 擁有堅強經銷戰力的龍頭車廠 Toyota,年中銷售展現穩健的節奏,7 月繳出 13,003 輛與 30.7%的市佔率,順利跨過單月銷售 1.3 萬輛與 30%市占的重要關卡,同時,在加入 7 月份銷售後,Toyota 全年累積銷售量達到 72,844 輛,剛好以 0.9%些微幅度超越 2022 年同期累積銷售,替 2023 年下半場交出不錯的開局。

除了上述維持國產設定的小改款Kicks,日前一輛搭載Nissan招牌e-Power油電科技的Kicks偽裝車現身台灣街頭,屆時有望以進口車身分導入,以電動馬達做為主要動力來源,搭配上1.2升三缸引擎提供發電用,配置1.57kWh的鋰電池組,平均油耗可來到 台灣新車上市 21.6km/L(WLTP標準測試),市區油耗更可繳出的26.8km/L的出色省油功力。 動力表現部分向來是Kuga車系為人津津樂道的部分,全新車型可能將維持1.5升渦輪增壓引擎以及2.0升渦輪增壓引擎。 其實以目前Kuga 180的油耗表現在客貨車規範來說還算可以過關,雖說沒有迫切的需求,但有沒有可能藉此超前部署直接導入48V輕油電動力?

台灣新車上市: 進口總市場

大家好,我是Mitsubishi匯豐汽車岡山營業所銷售顧問陳文揚,家母也是擔任Mitsubishi銷售業務近30年,我希望傳承她過去服務的經驗,並透過誠實直接的溝通,讓您享受到最無距離的購車體驗。 這些品牌直到2022年第一季,有諸多國內熱門車款蓄勢待發,因此《地球黃金線》網羅67款新車,並且依照級距分有「休旅人生、電動風潮、房車不敗、商旅頭家、掀背時尚、跑車至上」,幫助車迷快速鎖定想看的車型分類,進而一次性比較各車款的差異性與賣點何在。 尊貴型則是加大中控車機螢幕,鋁圈升級為19吋,並配置通風加熱座椅;頂級進化型把音響升級為BOSE,第二排改為電動座椅,並加上可以開啟式的雙電動天窗,大改款後的KIA Carnival,從內而外幾乎媲美頂級商務車TOYOTA Alphard。 新一代的KIA Carnival車系編成共3款,豪華型、尊貴型以及頂級進化型,最基本的車型包括三區空調恆溫、感應式電動華門以及能夠讓第三排的乘客面對面乘坐。

燈組方面, e:HEV 高階版本的車頭燈為全 LED 台灣新車上市 設計,並包含自動水平調整、主動轉向以及序列式方向燈功能。 【記者林浩昇/台北報導】美式重機品牌哈雷(Harley-Davidson)於今(22日)發表2023年式新車,其中包含Sport車系Sportster、巡航車系Softail、Adventure Touring車系Pan America Special,以及豪華美式車系Grand American Touring。 除此之外,由於今年是哈雷創立以來第120周年,總代理太古鼎翰更同步引進全球限量120周年紀念車款,並且新增全新車款Nightster加入產品陣容中。

台灣新車上市: 台灣新車上市時程預覽,各品牌強作蓄勢待發!

隨著 Honda Odyssey 的畫下句點,南陽實業也將目光鎖定到此一級距市場,在 2022 年初時就開始著手 Custo 的導入國產,Custo 車身長度為 4,950mm,並且有著三排座椅的空間布置,在即將國產推出的消息傳出後,成功吸引不少國內消費者的青睞。 國內在 2021 年導入市場的 Tourneo Connect,乃是鎖定廂式休旅市場的重要作品,也是用來與 VWCV 福斯商旅麾下 Caddy 車系抗衡的戰力,不過,Ford 原廠在 2021 年 10 月上旬所發表的全新第 3 代,就是 Ford 與 VWCV 最新合作產品。 因此,基於第 5 代 Caddy 底盤所開發的新世代 Tourneo Connect,的確與 Caddy 有著雙生車的關係,無論在外觀或是內裝設計上,兩車系都有著相似的輪廓。 隨著海外市場陸續發表小改款,台灣也將在今年導入,改款方向預計會和美規看齊,換上全新的 Double V-motion 水箱護罩,搭配 LED 頭燈,車尾擁有新式保桿造型搭 LED 尾燈,內裝提供 8 吋觸碰主機。

有望於第二季在台灣上市,不過確切時間仍須等原廠進一步通知,採用和 Polo 相同的 MQB 平台打造,屬於品牌小型跨界休旅,外型上充滿運動感,至於動力配置則要等正式發表才會揭曉。 相較於 6 月全品牌交出單月 2,296 輛的佳績,Tesla 品牌在 7 月則因應第三季車輛尚未大量到港,全品牌僅掛出 380 輛。 其中 Tesla Model Y 掛出較為亮眼的 303 輛,擠進豪華休旅排行榜第 5,Long Range 為 224 輛、Performance 為 1 輛。 改款 Model X 與 Model S 則是繼 6 月份的 856 輛、252 輛後,7 月雙雙則僅剩下雙位數的掛牌,其中 Model X 各為一般版 21 輛、Plaid 版 41 輛,Model S 則為一般版 6 輛、Plaid 版 5 輛;至於自 2022 年底已許久未有新車到港的 Model 3 車系,也僅掛出現貨車個位數的 4 輛。 Kia EV6 在 7 月掛出 93 輛,比起 6 月的 57 輛更為亮眼,而國內 Kia 已預告將在第四季推出性能版 EV6 GT,售價有望落在 300 萬內,再加上第四季也會推出大型 7 座休旅 EV9,可望讓品牌在國內的純電戰線更加壯大。

台灣新車上市: 品牌是長久資產 VinFast發展路線值得台灣代工廠參考

小改款Hyundai Venue在2022年6月於印度登場,有著比以往更霸氣的外觀造型設定,配備也有所強化,但並未搭載Hyundai SmartSense駕駛輔助系統,動力單元也沒有變動,所以台灣若要導入小改款,可能得等未來美規或是韓規小改Venue發表後,才更具有參考性。 由於2023年1月份並沒有任何國產新車上市,所以意味著傳言將於農曆新年後登場的Focus 台灣新車上市 MK4.5,將成為今年第一款國產新車。 目前可以確定小改款國產Focus至少會有五門掀背、Wagon旅行車還有Active跨界三種車格設定,動力單元沿用小改款前的1.5升渦輪增壓三缸引擎與8速手自排變速箱的動力編成,推測動力輸出仍為182匹最大馬力與24.5公斤米峰值扭力輸出。 動力方面,國產 Yaris Cross 預計將採用 1.5 升自然進氣汽油引擎,搭配 CVT 無段式變速箱,擁有 106 匹最大馬力與 14.1 公斤米扭力輸出,至於之後是否有望追加導入油電混合動力選擇,仍有待和泰進一步評估。 在內裝部分,小改款 Kia Ceed 並沒有什麼調整,主要就是新增多 3 種內飾選項,使得消費者有 5 種座艙樣式可選。

配備方面,根據經銷端資訊,國內預計跟進日規版本,導入CTS車道置中維持輔助,並有望新增2.5升汽油渦輪的動力選擇。 外媒推測這款休旅車很可能會替代美國市場已經停產的Land Cruiser,當然作為頂級旗艦車型,車輛會配置上最新的科技系統,不過目前Toyota在其他市場還有Land Cruiser持續在銷售,因此官方並沒有承認未來這輛車是否會被取代。 而這次的Crown SUV也不是品牌第一次將轎車擴展到跨界休旅車領域,現正當紅的Corolla Cross就是一個最好的範例,將轎車進行休旅化之後,搶下了不少市場份額,據悉新一代的Crown即將在今年5月份進行發表,屆時一同發表SUV車型的計畫也不會太意外。 二代508在台僅推出旅行車版本,首批推出5車型陣容,並以168.9~224.9萬的價格預售中,新車則預期於1~2月左右正式上市。 新車造型換上家族化新風格,有著更時尚的呈現,內裝則以第二代i-Cockpit數位座艙為亮點,結合12.3吋數位儀錶及8吋多媒體系統,而作為旅行車型,尾廂可供應530~1780L的載物容積。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