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保險5大優勢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Ben on December 22, 2020

糖尿病保險

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終生接受胰島素治療,費用不菲,而且有機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影響心臟、血管、眼睛、神經、足部和腎臟。 一型糖尿病患者應透過監測血糖水平、定時注射或服用胰島素管理病情,同時通過飲食習慣和適量的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和生活方式。 有需要的情況下,醫生可能會處方胰島素以外的藥物以控制病情。 保單提供住院、手術醫療,以投保日額乘以住院日數,最高60日,另有手術醫療金,為投保日額10~50倍;保單也加碼提供雙眼失明、末期腎病變及肢體重度機能障礙,三大糖尿病併發症保險金,為日額300~500倍,同時不論疾病、意外、癌症,皆可享有住院、手術醫療保障。 南山人壽近期也獲保險局核准可推出具外溢效果、針對糖尿病患的定期醫療險「Hold助糖」,預計今年第二季推出,同樣也是被保險人若能控制好血糖,隔年即可享有保費折扣,與富邦人壽的智糖人生較為類似,強調可協助糖尿病友增加醫療保障,並可透過保費折扣的鼓勵機制,協助控制血糖。 台灣人壽、國泰人壽、富邦人壽陸續推出針對糖尿病患的弱體保單,富邦人壽更是增加定期量血糖,控制佳者可獲得保費折扣的外溢效果,目前三家公司共銷售500~600張保單,以國內糖尿病患人數來看,投保率不到0.01%。

為了更仔細了解受保人的血糖控制情況,保險公司有機會要求他們提交過去十二個月內最近的糖化血色素和空腹血糖的檢測結果。 可是,如果糖尿病患者的情況較嚴重(例如已經出現併發症),保險公司便會考慮各種因素(例如患者年齡、糖尿病種類等),有機會認為風險太高而直接拒保。 同樣道理,即便糖尿病患者成功投保,保險公司亦會考慮風險,有機會將糖尿病及其相關疾病列入不保事項,例如糖尿上眼、糖尿腳等。 糖尿病保險2023 雖然糖尿病患者成功投保,但是由於糖尿病屬於長期慢性疾病,保險公司都會按照投保人情況而加額外保費(俗稱加Loading),根據 Bowtie 核保數據顯示,保費加幅可能達到150%。 治療方法視乎發病階段而定,如果處於早期階段,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以非手術方式進行治療,例如糖尿腳藥膏、處方抗生素等;不過如果病情十分嚴重,患處已經出現傷口感染或深層潰瘍,就有需要透過手術方式,例如截肢手術,以遏止更嚴重的併發症。

糖尿病保險: 健康醫療

統計數字令人心驚,這些重大疾病彷若人生的不定時炸彈,人人自危;罹病與否難以掌控,但對於重大疾病可能發生的龐大治療費用,卻可以利用保險來轉嫁風險。 近一兩年市面上有越來越多「弱體保單」和「健康管理型保單」推出,而針對糖尿病患推出的糖尿病保單就屬於「健康管理型保單」。 不只放寬核保條件也加入了健康管理機制,上傳血糖數值、飲食、運動或是 HbA1c 就有機會獲得保費折減。

  • 3.除外:將既有狀況除外
  • 以上,希望有幫助到您,若有興趣可來信在與您一起討論並協助完成規劃。
  • 殘扶險、醫療險等等,不過在健康告知欄位上都需誠實告知,且配合保險公司提的要求(體檢、病例等等)。
  • 煙肉、熱狗和冷切肉等加工肉類會增加您患上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應減少進食。
  • 宏泰人壽提醒,投保前保單條款看仔細並釐清疑義,才能確保自身保險權益。

以「宏泰人壽新重大疾病及嚴重特定傷病終身保險(不分紅保單)(NCI)」為例,針對7項重大疾病及常見11項嚴重特定傷病者提供一次性給付,對於想要投保這類型險種的保戶來說,保障項目切合所需,一張保單即可滿足需求,亦可多加考慮。 糖尿病保險2023 重大疾病的相關保險分為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及嚴重特定傷病險,三者都是經醫師診斷、確認罹病後申請一次性的理賠給付,但各自保障範圍大不同,如果想要投保這類型的保險,宏泰人壽建議可以從保障項目及保費預算兩部分,來判斷哪種險種更適合自己。 投保「智糖人生」,滿足不論因疾病或意外導致的住院醫療、住院手術的醫療需求,享有最高達240萬元醫療帳戶,可提高個人醫療品質,不必擔心診療費用造成經濟上的負擔。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弱體保單開放罹患單一特定疾病的人投保,並且不是一定會承保喔,若身體狀況非常不良或正在發病還是有可能會被拒保!

糖尿病保險: 保險推薦特色整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B肝也有機會投保

在核保過程中,保險公司可能會要求糖尿病病人進行更詳細的健康檢查,例如血糖測試或其他相關醫學檢查,以確定其糖尿病的情況和相關併發症的風險。 不會,受保人只需在核保過程中如實回答當時所有關於健康狀況的問題便可以。 不過要留意一點,如果投保人在遞交申請後但未獲保險公司成功批核的這段時間內發現患上糖尿病,仍然需要立即通知保險公司。

  • 黃文佩指出,糖尿病引發足部潰瘍導因有神經病變、血管病變及感染等。
  • 投保前可和業務員充分溝通,了解自己的體況是否有符合欲規劃保單的核保範圍。
  • 和自體免疫無關的第二型糖尿病,則主要受個人生活型態影響,如糖尿病前期者、肥胖、年滿 45 歲、家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每週運動少於三次、曾經患有妊娠糖尿病,或是寶寶出生超過 4000 克的人,都較可能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
  •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每年有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 200 多萬名糖尿病病友,且每年以 2 萬 5,000 人的速度增加,糖尿病跟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容小覷,醫療負擔相當龐大。
  • 規劃新生兒保險時,新手爸媽可以先從2022新生兒保險規劃|新生兒需要哪些保險?
  • 詳情仍要參考各家保單詳細資訊,或到 智抗糖 App 了解保單、進行相關評估。
  • 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傅志宣表示,對於第二型糖尿病,若能及早發現並治療,搭配適當的飲食與運動就能降低併發症發生;切勿聽信偏方,延誤就醫。

黃文佩指出,糖尿病引發足部潰瘍導因有神經病變、血管病變及感染等。 感覺神經病變易致皮膚觸覺較不敏感,皮層紅腫破損較不易發現。 運動神經病變會造成受力點改變及足部變形,形成厚繭致足部潰瘍。 自主神經及血管病變影響末梢血循變差組織缺血,皮膚易受損。 奇美傷口照護中心傷口護理師黃文佩列舉最近遇到的兩個可怕案例說明。 第一個案例是72歲阿嬤有糖尿病及高血壓,中風臥床多年,因腎臟疾病掛急診。

糖尿病保險: 服務優勢

●  妊娠型糖尿病:體內賀爾蒙變化,使細胞對胰島素產生阻抗,通常產後即可恢復。 ● 其他型糖尿病:有特殊病因(如腮腺炎、慢性胰臟炎等或長期服用類固醇)而誘發的糖尿病。

糖尿病保險

若手邊有近期回診檢查報告,內容包含保險公司要求的項目,也可以用來取代實際體檢。 糖尿病是一種漸進式的慢性疾病,且在醫學上認為是不可逆,只能控制無法痊癒,且容易造成併發症,因此保險公司對想購買保險的糖尿病患者會更加審慎評估。 註:由於各家保額、保費、保障重點項目都有所不同,直接比較並不客觀也不全面,以下僅列出各理賠項目解釋,以及整體市售保單保障狀況。 詳情仍要參考各家保單詳細資訊,或到 智抗糖 App 了解保單、進行相關評估。 其中有信諾糖路同行醫療保專為一型二型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人士而設。 根據保單《條款及細則》,客戶必須符合一定「保單續保標準」,方可續保12個月保障。

糖尿病保險: 糖尿病保險理賠項...

糖尿病會延伸許多重大傷病,只要在確診前投保,一樣可以取得保險保障。 但在核保前,保險公司規定必須先至指定的醫療院所體檢。 國泰人壽資深副總經理吳俊宏就指出,承保與否須經體檢及既往病史等,做綜合性評估,也可能發生檢驗數值符合投保標準,但綜合考量後最終卻無法投保的狀況。

以台灣人壽「高肝人生終身保險(弱體型)」為例,四十歲男性投保,保額一百萬元、十年繳費期,一年保費約十萬六千元,就比一般終身醫療險保費貴一倍以上。 若細看各張保單,國泰人壽的三高保單對於三高的相關數值定義只有上限;而台壽的糖尿病保單對於第二型糖尿病卻只有下限,但是核保與否終究是「保險公司說了算」。 李雪雯表示,以「糖化血色素」(HbA1c)來看,約在六. 令人感到鼓舞的是,二○一四年國內保險業者推出第一張同意糖尿病患承保的保單,一六年又有一張針對三高患者的保單問世;今年,則是B肝帶原者的專屬保單上市,還是全球第一張針對單一器官設計的保單。 這些針對體況不佳的人所開發的保單,市場統稱為「弱體保單」。

糖尿病保險: 相關新聞

對保險有任何的問題,你可以在這裡詢問眾多專家的意見,若對回覆的用戶有興趣,可以點擊「傳送訊息」進一步跟他聊聊。 寵物生病已經讓人很擔心了,照顧毛小孩的工作交給你,負擔醫療費用的工作就交給寵物險。 大陸房地產「亮黃燈」下行風險愈來愈高,金管會昨(22)日公布壽險業、證券業、投信基金對大陸房市曝險共102.3億元,若剔... 建議更新IE版本至IE10以上,或使用其他瀏覽器(Chrome最新版本、Safari5、FireFox最新版本、Opera10以上等),且106/3/1起不再支援Windows XP 作業系統及在 Windows XP 糖尿病保險2023 上之任何瀏覽器。 「少年發病型糖尿病」先天性的,自體免疫性及原因不明性。 「成年發病型糖尿病」家族遺傳、肥胖、飲食/運動習慣不良。

由於第一型糖尿病屬於自體免疫問題,有第一型糖尿病家族病史的兒童、年輕族群罹患的可能性相對較高;而家族同時有潛伏性成人自體免疫糖尿病病史的人,在年滿30歲以後,也會有較高罹病的風險。 和自體免疫無關的第二型糖尿病,則主要受個人生活型態影響,如糖尿病前期者、肥胖、年滿 45 歲、家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每週運動少於三次、曾經患有妊娠糖尿病,或是寶寶出生超過 4000 克的人,都較可能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 作為臨床上最常見的第二型糖尿病,遺傳的可能性相當高。

糖尿病保險: 保單主約附約不一樣,這樣搭配保費省很大

基本上前3個都算好的,代表是通過但有些條件限制在,保障效益依然是有的。 以上,希望有幫助到您,若有興趣可來信在與您一起討論並協助完成規劃。 具外溢效果的「與糖同行」,提供15年、20年及80歲滿期的多元彈性繳費方式,為鼓勵保戶定期做好血糖健康管理,只要定期上傳血糖值且符合折扣標準,即可享有第二保單年度起之續期費率折扣最高可達5%。 保戶若於第二保單年度第8至10個月之3個月期間內提供糖化血色素(HbA1c)檢驗報告,依體位判定結果,第三保單年度起會依適用體位類型計費,體位減費最高可達35%,且體位一經判定就費率固定,不用每年重新判定體位減輕糖尿病友舟車勞頓之苦。 此外,還可依體位判定結果,領回一筆前二年體位差價的健康促進獎勵金。 在投保選擇上,除了重大疾病險、重大傷病險及嚴重特定傷病險等個別保單之外,各家保險公司也推出組合型的保險。

糖尿病保險

「依我過去的經驗來看,高血壓還有可能加費承保,但糖尿病因為併發症多,醫療險幾乎都是拒保,」公勝保險經紀人台南業務中心協理莊淑芬說。 大多數情況下,一型糖尿病患者將難以獲得健康保險;二型糖尿病患者或可獲得醫療保險,但保險公司會考慮你的健康和身體狀況,並決定是否收取較高保費或拒絕你的保險申請。 二型糖尿病患者較容易獲得醫療保險、人壽保險或危疾保險,因為二型糖尿病比一型糖尿病更容易控制,且通常無需使用藥物,因此保險公司普遍評估承保風險較低。 二型糖尿病可以通過監測血糖水平和改變生活方式來控制。 有需要的情況下,醫生可能會處方胰島素或其他藥物幫助控制病情。

糖尿病保險: 常見問題

第一型糖尿病的成因是負責分泌胰島素的細胞受損,導致體內沒有足夠的胰島素,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身體雖然可以分泌胰島素,但人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又稱胰島素阻抗)。 如果受保人患上糖尿病的時間已超過10年,一般都會被定義為高風險人士(當然亦視乎投保人的身體狀況),並會影響核保結果。 通常,造成損失發生的直接原因(危險事故)不一定只有一個,可能同時好幾個一起發生,例如被闖紅燈的車子撞上,同時被施工大樓的掉落物砸中;或者一連串危險事故連鎖發生,例如車子相撞將駕駛從車內彈出而掉落鐵軌上,被疾駛經過的火車輾斃。 這種危險事故混合發生的情況,不同於前面的危險因素和危險事故的關係。 這三種常見的危險因素若是存在,顯然會提高損失機率或金額,保險公司在核保時當然得小心,這也就是保險公司為何要求保戶應盡告知義務,以利保險公司做危險因素分析(危險評估),請參見圖一可以清楚看出危險因素所扮演的角色。 胰島素注射的目的是模仿正常人胰島素分泌方式控制血糖。

在此情況下,可考慮投保設有墊底費的 Bowtie Pink 計劃。 即使不幸患病需要進行相關檢查或治療,都可以利用公司醫保抵銷墊底費,餘下的費用則可以透過 糖尿病保險 Bowtie Pink 獲得全數賠償,保費亦會較沒有墊底費的計劃便宜。 呢個組合唔單止有全數賠償,仲會每年送你一次身體檢查(價值高達HK$2,720),檢查項目有糖尿病、腎功能測試,讓糖尿病患者定期了解身體狀況,方便醫生制定適合的治療方案。 而健檢型外溢保單則是指保戶的健檢數值符合一定範圍,就能獲得保費折減、保障增額,部分保險公司也會針對這類型的商品,提供保戶每年免費健檢 1 至 2 次的次數。 大部分的保單會要求糖友做的體檢項目包含:普通體檢、尿液常規檢查、糖化血色素檢查及血脂肪檢查。

糖尿病保險: 糖尿病種類:

傅志宣指出,使用降血糖藥物進行治療時,不單只是降低血糖值,更重要的是延緩及預防相關併發症發生。 糖尿病保險 據衛生福利部公告,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糖尿病位居第五名,因糖尿病誘發心血管疾病也名列前幾大死因。 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且每年以25,000名速度持續增加,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病,且有年輕化的趨勢,過往這些已被確定有糖尿病的病友,要投保醫療險幾乎都會被保險公司拒絕,無法增加醫療保障。 以50歲女性為例,投保此針對糖友、基本款定期醫療保險,年繳保費為新台幣1萬7540元,即可享有住院日額保險金每日2000元、住院手術醫療保險金每次10000元、門診手術醫療保險金每次2000元、門診醫療保險金每次600元及意外身故保險金或喪葬費用保險金100萬元。

它可能促成某個損失較容易發生或擴大損失金額,但是並不一定會造成損失發生,假如簡志豪不發生車禍的話,當然就不必截肢,糖尿病僅攸關事前的危險評估。 所謂的外溢型保單是指,保險公司提供保費折減、增加保額或回饋金等服務,以鼓勵保戶規律運動、接觸健康飲食降低罹病率,達到一舉兩得的目標,即有保障又能維持身體健康,是一種自主健康管理與保險商品的結合。 依據衛生福利部於今(2023)年6月所發布的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與110年相較,癌症及心臟疾病續居前2名。 統計結果也顯示,111年癌症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24.9%,較110年上升1.2%。

糖尿病保險: 糖尿病足部潰瘍好驚悚 屢傳長蛆鼠咬截肢甚至死亡

1正常核保你的狀況良好,恭喜你,保險公司同意了這張契約。 2加費核保代表你存在某些(疾病)風險,或是你的職業風險偏高,保險公司還是同意承保,但收費要提高。 3除外承保代表你投保前已發生或存在某(疾病)風險,很可能再次發生,所以保險公司將它列入除外責任。

糖尿病保險

目前市面上的弱體保單共6張,其中2張為糖尿病保單、2張三高保單、1張B肝保單、1張輕中度身心障礙保單,此外,目前也有保險公司推出具外溢效果的弱體保單,鼓勵被保險人控制病情。 據調查,三高和慢性病,是保險公司最不喜歡的保戶,被拒保的機率非常高。 但自從2014年國內首張「弱體保單」問世,主打帶病也能投保之後,如今已有不只一家保險公司,針對三高或慢性病提供專屬保單。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是指身體無法製造或正常地使用胰島素(一種能調節日常所需血糖的荷爾蒙,而令血液中的糖分水平偏高。 一型糖尿病患者要取得人壽保險困難重重;二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較易獲得人壽保險,不過要有心理準備可能需要支付較高的保費。 Q:婦嬰險要在28週內比較有機會被承保,那婦女險也是嗎?

糖尿病保險: ‧ 日媒直擊「台灣客」下機直奔築地市場! 稱:趁核廢水還沒影響

所以保險不是有錢就一定買的到,建議大家還是趁早規畫比較好。 目前市面上的糖尿病保單多針對糖尿病前期及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投保時保險公司會要求提供近期的糖化血色素報告及填寫糖尿病專屬問卷以了解目前體況,也可能依個案需要請保戶配合完成其他體檢項目、提供相關檢查報告或病歷資料等。 糖尿病保單除了放寬糖化血色素的核保範圍,部分險種也將糖尿病的共病納入考量,如高血壓、高血脂,若共病控制良好一樣有機會可以承保,大幅提高了核保率,讓糖友也能享有醫療及意外等保障,今天智抗糖要為大家說明針對糖尿病保險,常見的投保流程以及保險公司評估核保的主要因素。 糖尿病保險 由於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在投保一般醫療險時,時常會遇到最需要保障的相關病症被列入除外不保或被加保險費,甚至直接被拒保的情形,因此保險公司針對身體不那麼健康的保戶設計了「弱體保單」,儘管身體有體況也能投保,並在未來治療慢性病引起之併發症等疾病時也能有所保障。

一名60歲男子患有糖尿病,血糖長期控制穩定,過去數年來雙眼視力逐漸模糊,原以為是年紀增長的視力退化,檢查後發現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不只造成黃斑部水腫,視網膜還險些剝離,差點失明。 你對保險的不安及困惑我們都懂,一起進到保險新手村,輕鬆看懂保險。 這邊不談我為何踏入這行的故事,而是要來聊聊保險這件事。 台灣人很愛買保單,平均一人都有3張以上的保單,但我發現有很大一部分的人(包含已經有買保險的保戶)保險觀念普遍不足。 他們當初買的原因很多都是因為人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保了什麼,或者單純偏愛儲蓄。

糖尿病保險: Zillow推「買房首付僅1%」 申請條件有哪些?

此外,此組合不設墊底費,投保人不必「自掏荷包」,減輕財政負擔。 常見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腎臟透析(俗稱洗腎),如果這些方法都無法控制病情,醫生或會建議患者腎移植手術。 患者能透過合適的體能活動,刺激新陳代謝,增加血糖的吸收和應用,從而改善病情,延緩糖尿病相關的血管及神經系統併發症。 外溢保單是以運動、健檢數值達標以獲得保費折減、保額增加的效果,因具有事後理賠與事前健康管理的特性,近年大受民眾歡迎,保單商品分為健走型、健檢型、健康管理型,其中以健走型、健檢型最多人投保。 台灣糖尿病患者增加趨勢,病人一生中有高達25%機率發生足部潰瘍。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