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股票2023詳盡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Ben on November 28, 2018

鴻海股票

在電動車逐漸成為趨勢下,本以電子產品代工為主的鴻海(市:2317)也決定拓展業務範圍,近期大舉轉型,並聚焦投資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產業,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三大技術(公司稱之為 3+3 策略),期許增加服務的附加價值,並以 2025 年達毛利率 10% 為目標(目前為 6%)。 根據多家市調公司如 IDC、顧能等報導智慧型手機在 Q1 出貨量不僅沒增加還減少了 3%,蘋果 Q1 的季報淨利不再增長終結了連續 51 季淨利季增的神話,IOS 的作業系統在智慧型手機的佔有率也來到 18%的新低,聽起來確實世事難料令人吃驚吧? 在翻開蘋果占鴻海的營收資料裡發現從 2010 年開始蘋果占鴻海的一半營收增幅約每年 15% 以上,在不考慮蘋果轉單的因素下確實驚人,但是在 2012 年以後蘋果的下單開始舒緩大概只有 5%的成長,若在考慮匯率的變動下可能更低,所以在 2014 年的財報就可以看出來蘋果的後續下單力道已經遇到天花板,同樣的鴻海也要找出其他的成長業務不然也會跟蘋果依樣於到瓶頸。 此部門成軍於 1996 年,主要以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機殼、板卡等生產為主,主要客戶包括戴爾(Dell)、惠普(HP)、蘋果(Apple)、IBM、SONY、聯想等業者。 目前旗下包括模組產品群、企業用伺服器產品群、系統組裝平臺產品群、通路服務產品群、創新技術產品群與主板與顯卡事業處。 對於鴻海目前股價站穩百元,淨值比接近1.1倍尚算健康,投資人不仿一步一步來,雖然鴻海下半年將開始進入營收旺季,且iPhone 15進入量產階段,如今董事長也喊出下半年 AI 伺服器將三倍成長的展望,但考慮到法說會上呈現的財報數據以及今年毛利率不易達到去年水準,而夏普負面衝擊雖降低但仍存在,投資人需謹慎觀察。

鴻海股票

許多投資人會因為幾毛錢的金額而斤斤計較,想要把價格掛低一點去等待成交,卻不把焦點放在股票比較重要的大行情上面,如果我們常常使用限價下單,可能就會與大行情擦身而過,又或者沒能在危險時刻及時賣出,結果造成更大幅度的虧損。 靠著從拉銅絲、生產銅絞線、製造訊號線的一條龍整合,鴻碩以垂直整合模式吃下全球五成的螢幕訊號線市場,今年更宣示進軍USB傳輸線市場,預估獲利將有一倍成長。 不過融資利息6.%起跳,時間為一年,融券原則是也是一年,期間若遇到除權息就要回補,每一檔利息也不一樣。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鴻海股票: 來算看看 持有鴻海(  20 張,你需要繳多少稅?

至於篩選出來的個股要在什麼價位買進,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也不要期待可以買在最低點。 基本上,當投資人悲觀、股價大跌時就是好買點,例如今年 5 月新冠肺炎印度變種病毒在國內出現社區感染引爆股災。 張忠謀多次表示,半導體製造業在美國運作的成本高昂,台灣的半導體製造業在全球最具成本競爭力,上下游及周邊服務供應鏈早已形成緊密的產業聚落,而且有大批任勞任怨、隨時待命的工程師,敬業態度是美國工程師比不上的。 台積電股價今年初大漲噴出,主要是受當時宣布大幅調升資本支出,以及英特爾(Intel)將擴大下單的傳言激勵,但後來英特爾 鴻海股票 CEO 換人,甚至成立晶圓代工部門要跟台積電搶客戶,加上歐美、中國、日本都宣示要擴大建立本土半導體供應鏈,引發市場疑慮,外資連續大幅賣超持股,因此壓抑股價。

很多人喜歡買很便宜的雞蛋水餃股(編按:泛指股價低於5元的股票),大多數股價會那麼低,都是有它的原因的,可能是企業很沒效率或經營狀況不佳,甚至根本就是地雷股。 其實股票就跟其他商品一樣,真正好的東西很少能以便宜的價格去買到,所以我們盡量從高價股當中尋找績優股會更有效率。 1.電動車領域預計 2022 年將開始商轉量產,陸續尋求車廠的加盟,鴻海將以電池模組、零組件和軟體營收為主,而 2023 年才會有更具體的營收挹注。 預期營收貢獻整體營收 50% 以上,零件跟服務在 2025 年的滲透率目標為 鴻海股票 10%。 鴻海的 MIH 聯盟(Mobility In Harmony Open EV Platform)簡單來說就是負責將電動車中的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組裝整合,出售給想要快速製造電動車的廠商,以節省客戶的開發成本和時間。

鴻海股票: 鴻海老司機從9年股價走勢揭「除權息前操作密技」:鴻海一年漲2波,錯過可能就賺不到了

訊號線是低毛利產業,競爭門檻不高,但張利榮靠著師法鴻海策略,擴張市占率,也能在小池子裡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當在股票處於高檔又不想賣出時,就可以將股票出借,因為股票在高位時,會有很多人想放空,自然利率也比較好。 鴻海股票 反之,若持有標的是中華電,比較沒人會放空中華電,即使有人要借券,利息也不會太高。

有維護治安的工作人員以及警察與富士康員工打鬥,現場曾冒起白煙,疑似是釋放催淚彈或有人用滅火筒噴射白色粉末;另有大批員工推倒鐵皮圍欄,步行離開富士康園區[67][68][69]。 当晚,鴻海集團发表聲明,指出津貼一向按合約內容履行、員工並無混住、持續與員工及當地政府做好溝通,並強調鄭州廠區正常生產[70][71][72][73][74][75]。 鴻海股票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有臺灣國安官員希望鴻海集團放棄對大陸半導體從業者紫光集團的投資。 有知情人士表示,經濟部投審會尚未正式審查此案,但執行大陸政策的國安會、陸委會官員認為必須阻止這筆交易。 一位接近鴻海的人士表示,現在臺灣官方已將其提升到國安層級,投資前景變得暗淡,隨著臺海局勢日益緊張,這看起來更加困難[65]。

鴻海股票: 服務

3.雲端網路產品 2022 年將受惠  INTEL 和 AMD 推出的新伺服器帶動的換機潮,預計營收將 YoY+5%~10%。 鴻海期貨,標的物為鴻海精密工業(2317) ,因近期鴻海股票期貨的成交量一直非常多,特別寫一篇文章來介紹鴻海期貨要怎麼交易呢? 以下是鴻海過去9年的除權息前的股價走勢,每一年都是前一、兩周發動大漲,近3年是除完息沒多久就填息,這反應鴻海賺到的錢都是真金白銀,其中沒有填息的兩年是前兩三個月大漲了好一大段才會沒有填息,但就算沒有填息,清一色都是除權息前一個月或幾天會漲一段。

鴻海股票

至於鴻海長期被詬病的欠缺營運透明度,也正在改善,今年找來鋁合金機殼大廠可成(2474)前財務主管暨發言人巫俊毅擔任 IR(投資人關係)主管,跟國內外機構投資人(可能採取不同投資策略)建立更通暢的溝通、服務管道,以提升整體投資人信心,這將於有助於提升鴻海的本益比。 我研究鴻海 20 多年,看到它從零組件跨入筆電、遊戲機、功能性手機、智慧型手機的組裝代工,不斷突破成長瓶頸,接下來要靠電動車代工組裝重啟成長動能。 它把電動車當作有 4 個輪子的 iPhone,以創新的商業模式開發公版大量模組化生產,壓低生產成本,這是鴻海擅長的,而且劉揚偉接任董事長之後說到做到,表現得很好。 鴻海今年 EPS 可望超過 9 元,假設它未來 3 年每年獲利成長 15%,2024 年 EPS 即可達到 13.3 元。 鴻海營收規模如此龐大,未來 3 年每年獲利都成長 15% 很難,必須什麼都做對,展現強大的執行力,但這不是不可能。

鴻海股票: 台積電漲4元收558 台股大漲152點來到16996點

4.今年資本支出較去年增加,預計將新增 150 億元為新事業(3+3)產能的布局跟零組件的發展,增加折舊費用佔目前每年 鴻海股票2023 700 億的折舊約 5%,影響有限,其他資本支出均落在電子產品、電子零組件等 IC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產業,包括自動化及新產能規劃。 陳重銘認為,以往讓鴻海大成長的手機市場可能將要持平了,目前公司正在努力進入的電動車產業,可能要等到明年後才看得到成效。 PEG 將企業獲利的「成長潛力」也一併考慮進去,讓投資人可以在相對合理的股價買進「正值成長階段,本益比倍數卻偏高」的股票。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以大股東身份出席庫得科技電動流車底盤發表會,談到近期AI股價暴漲暴跌,童子賢強調「不要叫我預測股價,我沒有那麼厲害」,另針對NVIDIA董事長黃仁動即將發表新的超級電腦,童子賢認為,數位產品發展尋求台灣合作,都是很好的機會。 「投資百憂解」阿斯匹靈指出,明年可以期望新的產業趨勢,但現在看得到的數據都是過去的,電動車概念股成績暫時看不出來,大盤是屬於反彈架構,有電動車題材夢的投資人要注意,在月線以上的標的才能操作,回檔10日線小量低接,跌破月線馬上出場,獲利10%也馬上出場,沒有獲利前持股不能超過30%。

台股4日開低後多在平盤上下震盪,終場收14,199.13點,下跌24.99點,鴻海(2317)收黑,網友好奇「主因是什麼?iPhone丟單?開發電動車?跌到100元以下可以買嗎?」有投資人認為,現在正好適合進場,建議長期分批佈局,不過也有人建議觀望一陣子,至少等到農曆年後再決定。 最後來看看集團佈局的狀況,其實2022年第四季衰退嚴重,主要就是來自中國清零導致營運衰退,先姑且不論產業景氣反轉了沒,但鴻海產能在全球的佈局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當你工廠一直停工也無法出貨,不僅無法出貨還可能會被客戶轉單出去,一來一來當然會侵蝕獲利了。 目前鴻海把整個集團切成消費智能、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產品,最大營收來源是消費智能產品53%,這不用多說,消費代工產品本來就鴻海起家的事業體,包含蘋果手機代工也都隸屬在這塊領域中。

鴻海股票: 鴻海期貨怎麼算損益?

對顯示器組裝廠商來說,螢幕訊號線只是幾百個零組件之一,但張利榮卻繼續切割螢幕訊號線的供應鏈。 訊號線需要塑膠接頭,塑膠接頭需要塑膠原料、需要沖壓塑膠模具,鴻碩就開始往上延伸生產這二項零件。 鴻海創辦郭台銘,今年1月將手中43.6萬張鴻海股票設定質押向銀行借款,市值估達402.4億元,市場估算可質借241.4億元。 此外,今年集團也額外提供83萬名「鴻海股東專屬優惠」,鴻海股東掃描股東常會通知書上QR CODE之後,則會看到倒數計時畫面,屆時會在倒數計時結束,5月24日當天正式啟動並揭露專屬為鴻海股東設計的優惠項目與折扣。

  • 鴻海科技集團(英語譯名:Foxconn Technology Group)是總部位於臺灣新北市土城區的跨國企業集團,亦為世界第四大的資訊科技公司。
  • 業界表示,蘋果擁有全球各地iPhone、iPad、Mac等使用者反饋的龐大數據,加上其App Store生態系也相當成熟,因此發展AI應用會比其他人更具優勢,只要加速建置AI伺服器與數據中心,就有機會彎道超車。
  • 過去各顯示器組裝廠都有自己的採購體系,除非價差極大,顯示器組裝廠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但金融風暴之後,隨著大廠的採購鏈出現缺口,張利榮利用低價,打入對手原有的地盤,也用低價遏阻對手搶回地盤, 張利榮表示,「我就是要利用這難得的機會讓對手出局」,策略發酵後,鴻碩市場占有率從三成一舉躍升到五成,成為液晶螢幕訊號線的主要供應商。
  • 鴻海近 10 年的平均股利為 3.87 元、平均殖利率為 4.3% ,以下列出鴻海近 10 年的股利發放、殖利率與平均填息天數狀況。
  • 過去鴻海協助全球品牌客戶改變消費電子的生態,而鴻海的電動車未來勢必會替電動車產業帶來新的能量與競爭力,重新定義電動車產業。

亞系外資坦言,以鴻海的空間來說,上面的空間比下面高,股價可能上看140~150元,低點則可能跌破百元,但是下跌至90元以下的機率低,目前股價呈現一個小箱型整理,要想往上突破,必須有長期的買盤,或是有相信電動車題材的買盤大量買進,以目前來看,還不明顯,因為,電動車的效益在2023年還看不到,但預期2024年會有貢獻。 注意:過去鴻海常被稱為超級代工廠,也被戲稱「毛三到四」,意指毛利率不高,而市場給予這類不太具備成長性與產業趨勢的企業本益比都落在 8-10 倍,這也是為何鴻海常年股價落在70-90間上下震盪,但現在鴻海宣布改做車用,且真正拿出Model C訂單實績,則市場會將願意給予車用產業較高的本益比,這也是為何鴻海過去3年股價能脫離慣性區間的原因。 不過說到鴻海除息,投資人也可以多多注意掛牌在美國市場的鴻海ADR,其權益與鴻海股票是完全相同的商品,但比起台股鴻海卻有許多優勢,例如更高的配息、更高的漲幅、更低的投資門檻,鴻海ADR除了持有外,其實透過ADR折溢價的特性,也可以作為觀察台股鴻海的指標。 台灣科技新商機,從預估數據6兆美元來看,台灣電子業只要每搶占10%市場,即等於台灣現有資訊產品年產值。 電動車最主要核心馬達,目前台灣全球市占率約80%,半導體全球市占率65%為全球第一,ABF載板約43%市占率,車用PCB在全球市占率約32%,車用面板全球市占率35%,預期至2035 年台灣搶占6兆電動車商機約為30%市占有率,相較目前整體台灣資訊產品年產值多三倍。 以鴻海籌碼面來看,股價只要在105元以上,就象徵絕大多數投資人都是賺錢的,上漲套牢賣壓小,未來若獲利隨著半導體與電動車布局開花結果,股價勢必吸引法人進駐長期持有,投資人賺取資本利得,相對台積電來說,籌碼面鴻海勝出。

鴻海股票: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揭牌 碳權概念股爆賣壓、造紙股跳水

很多人喜歡背口訣,說向下攤平是錯誤的,但這句話就是對一半,當你投資到一間有價值的公司,你向下攤平就是正確的,如果你買到一間沒有價值、沒有淨值、不會穩定獲利、獲利沒有續航力、不會穩定配息、沒有競爭力,這種股票你只要一攤平,你就穩死。 我知道很多的股市陷阱,我也能避開大部份的沒有價值的公司,不會被恐慌及貪婪給迷惑,這就造就了我能長期在股市中不敗,試想,我每一次的投資我都想好了退路,投資的公司都能以2到3年時間就化解風險,而且我不會在恐慌時胡亂殺出,所以我理所當然就是股市贏家。 另外,日前根據外電報導,鴻海集團計劃投資近5億美元,於印度設立兩座零組件工廠,確保供應鏈多元化。 依彭博資訊報導,鴻海計畫在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Karnataka)興建的工廠中,至少有一座將用來生產iPhone等蘋果產品零組件,第二座新工廠也位於卡納塔克邦。 之前報導提到,鴻海集團打算在卡納塔克邦首府班加羅爾的機場附近,興建占地300英畝(約121.4公頃)的設施,可能用來組裝iPhone。 鴻海是目前台廠當中投入AI領域相對完整業者,尤其在AI伺服器製造方面更是領先群雄,從繪圖晶片(GPU)的模組、基板、主機板、伺服器,到伺服器機櫃,全都一條龍生產,產能與全球布局也最大,包括大陸、台灣、美國、墨西哥、捷克與匈牙利等地,可配合雲端服務供應商在全球交貨。

鴻海股票

印度製造筆電話題再起,和碩態度受矚目,對此,董事長童子賢昨(7)日回應,如果客戶有在地需求,「我們印度廠也有能力,Why... 另外,外電指出蘋果正悄悄打造「Ajax」大型語音模型,很可能在不久後推出生成式聊天機器人「SiriGPT」,因蘋果在全球擁有眾多用戶,具有足夠數據,足以威脅Google、微軟等對手。 近期的資金還是集中在炒作航運股,在短線看來,之前長榮漲到233元是因為瘋狂,當股價跌回85元後,接下來就是且戰且走,一邊觀察航運股還能賺多久,賺多少去決定股價,這就造成了航運股不再會像之前這樣的瘋狂,取而代之的是慢慢的上漲。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天在高雄軟體園區揭牌,具備減碳題材的造紙類股卻賣壓湧現,收盤下挫3.64%,其中近期漲多的華紙終場下跌達... 「股神」巴菲特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不擔心惠譽(Fitch)美國債信評級,但擔憂是合理的。 IC 鴻海股票 封測業股票上市矽格公司(6257)結算2023年7月份合併營收13.86億元,月增6.2%,連三個營收上揚,且為八...

鴻海股票: 鴻海第三季營收 將高於前兩年平均

AI概念股超熱門,股價已連續上漲好一陣子,然而台股7/31受AI概念股影響,盤中大跳水,高低點震盪382.28點。 還有網友留言「鴻海老郭是併購戰術,郭董以心繫朝廷」、「鴻海一向是紅海策略、人海戰術、併購戰術」、「鴻海開始大跌通常都是底部」、「準備跌到100塊買來長放」、「因為還沒開始崩,等大盤跌更深才會補跌」、「有些股票就是比較慢才開始補崩」。 鴻海股票 近期台股震盪,12日收在13,081.24點,下跌24.79點,成交量1,815.57億元,鴻海(2317)跌近1%。

鴻海(2317)3月底董事會通過今年每股擬配發現金股利5.2元,是鴻海自1991年上市掛牌以來新高,將發720.87億元現金歷史新高,近80萬名小股東都能領到大紅包,推估創辦人郭台銘持有張數去年能領到70億,今年則是領90億。 若以退休為目的而存股,首選就是前面提到以 4 個條件篩選出來的標的,尤其是金融股、電信股、民生類股、數據交換等 4 類。 如果不確定要如何選股,更簡單的做法是以定期定額方式長期投資跟大盤連動的 ETF,例如元大台灣 50(0050),其成分股涵蓋台股市值前 50 大龍頭企業,藉此建立一籃子投資組合,而且 ETF 成分股會定期汰弱留強,投資人不必費神換股,更不用擔心買到地雷股。

鴻海股票: 宅女小紅老公傲秀電子月曆「好用之處」被1事吐槽 網友再喊:為啥不用iPad日曆

鴻海(2317)集團年度盛會「鴻海科技日 Hon Hai Tech Day 」(HHTD21)於 10/18 登場,神秘嘉賓為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 進場方式為開著本次將發表的城市跨界小休旅「Model B」,以行動力挺鴻海科技日。 特斯拉擬在墨西哥建新廠,為了打造在地供應鏈,傳出找鴻海合作,集團成員乙盛 – KY(5243-TW)可望受惠。 鴻海先前就曾公告增資墨西哥轉投資近 1.03 億美元,推估就是為了相關布局的前置作業。 6.2022 年將配發現金股利 5.2 元,配發率達 52%,維持過往配發率。

鴻海股票

多家國內外券商預估台積電明年 EPS 約 27~31 元,較今年的 EPS 預估值(平均約 23 元)大幅成長,目標價上看 700 元附近,若明年獲利符合或超越預期,股價將有機會挑戰歷史新高。 由證交所、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於今(7)日在高雄正式成立,主要有碳諮詢及央關教育訓練、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等3大業務。 根據證交所規劃,初期以顧問、諮詢業務等教育訓練為主,待企業減碳步伐穩固,將進一步應法規分階段成立不同業務體系,交易最快明年啟動,董事長林修銘受訪時表示,對象排除自然人。

鴻海股票: 鴻海股價

2018年6月鴻海股東會時,有位高齡90多歲老伯伯,向郭台銘抱怨,自己買了鴻海股票,半年不到賠了4,000多萬! 鴻海股利發的大方,「不敗教主」陳重銘在臉書發文分享說,2018年6月鴻海股東會時,有位高齡90多歲老伯伯,向郭台銘抱怨,自己買了鴻海股票,半年不到賠了4000多萬,從金額算起來應該是買了有1000張。 個股目前的本益比(股價除以過去 4 季的累積 EPS)可以在證交所網站查詢得知,至於「淨利複合成長率」最簡單通用的版本是採用近 5 年盈餘成長率。 市場給予一家公司的本益比高低,取決於幾個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獲利成長性」;成長幅度較高的公司本益比也較高,否則就相對低估。 「長期投資會不會哪一年遇到股價下跌就全部歸零做白工?」是很多人的疑慮,我以前也懷疑過,但看過越多的數據與多年體驗後,我早已成為長期投資的信仰者,投資心情不會隨著指數或股價波動而七上八下,更能抓穩長線投資優勢。

鴻海股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