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媒報導,馬自達全新開發的直列六缸引擎,已進入最後驗收測試階段,倘若一切順遂,可望在今年下半年先行亮相,圖為現行馬自達6。 馬6開箱2023 對我來說,黑豔版應該比較像是原廠在大改款馬自達6問世前的過渡車型;也因為是「過渡」,持平而論,本次「黑豔版」所追加的配備,充其量就就是「視覺系」的微幅更新。 7吋的數位儀表板真的滿漂亮的,雙色水溫計看起來也很舒服,但實務上有了HUD抬頭顯示器後其實再看儀表板的時間已經很少,所以體驗上HUD的重要性大於數位儀表板。 還有一個關鍵,MAZDA 6 Wagaon 的 MRCC 設定是全速域(時速0-145公里),有了全速域的支援才特別適合在城市多紅綠燈的道路中行駛,以及高速公路上遇到賽車需要開開停停時才會特別好用。
▲四隻大腳則是搭配19吋鋁合金輪圈配置,並搭配普利司通Turanza T005A胎款,尺碼為225/45R19。 我常說,總有一台車,會讓你情不自禁坐在駕駛座流連許久,遲遲不肯解除原地怠速的狀態;那麼馬自達6 Wagon自是箇中翹楚。 MAZDA 6 Wagon 沒有電子尾門,這是比較可惜的部分,後車廂空間提供522公升的載物空間,較SEDAN房車版多出22公升使用。
馬6開箱: 新年式Suzuki GSX-8S升級LED燈具2023-08-28
作為一輛品牌旗艦房車,小改款馬自達6在主被動安全配備的誠意,自然也不會砸了自家招牌;原廠主打的i-ACTIVSENSE主動安全科技本次也可說是一應俱全;除了都會型煞車輔助、BSM盲點偵測、RCTA後車警示、車道偏移警示、車道偏移防止等系統之外,全速域(0至145km/h)MR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本次也順勢導入,造就無死角的安全防護誠意。 回到動力表現上,本次試駕的馬自達6 Wagon 2.5旗艦進化型,則是本次新年式車型當中,唯一採用2.5L Skyactiv-G汽油引擎的產品;當然對於馬自達市售車款相當熟悉的車迷們,想必都對這具引擎不感陌生;帳面輸出來到194匹、26.3公斤米的馬自達6 Wagon 2.5旗艦進化型,對應前輪驅動設定、6速手自排變速箱配置,自然也為該車款帶來更為淋漓盡致的性格展演。 雖然本次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並未針對動力進行變動,不過在這邊還是稍稍提一下,讓大家做個參考;引擎蓋下方這具動力核心,仍是我們相當熟悉的這具2.0升直列四缸Skyavtiv-G自然進氣汽油引擎,帳面數據來到165匹、21.7公斤米,並搭配廣泛運用在馬自達品牌車款當中的6速手自排變速箱,平均油耗則是來到14.4km/L,嚴格來說整體油耗表現並不算特別亮眼。 同時對於早先一步就已奠定進口車安全防護標竿的台灣馬自達來說,當部分車廠仍在斤斤計較氣囊數、動態穩定、循跡防滑這類基本款的安全配備時,馬自達早已是無料大放送,再加上近期逐步導入的全速域主動車距維持巡航(0至145km/h)、智慧煞車輔助、前行煞車輔助、倒車煞車輔助、盲點偵測、疲勞警示、360度環景等多項先進車用科技,本次在新年式馬自達6車系當中,均為不分等級全車標配。 再加上無差別標配的MRCC主動車距維持巡航、SBS智慧型煞車輔助、SCBS進階前行煞車輔助、SCBS-R倒車煞車輔助、LDWS車道偏移警示、LAS車道偏移輔助、DAA駕駛疲勞警示、BSM盲點偵測、360度環景輔助等主被動科技配備,相信對於近年來消費者逐步興起的安全意識,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絕對有擠身前段班的豐厚本錢。
平心而論,黑豔版變動幅度並未有想像中的大(甚至類似的手法已經在馬自達3、CX-5、CX-9等車型見怪不怪了);但換個方式想,在新世代馬自達6已確認將換裝3.0升直列六缸Skyactiv-X汽油引擎、48V輕油電動力、8速手自排變速箱、甚至是後輪驅動等配置,或許就如同標題所言,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或將是重溫這款廣島旅行車其溫婉性格的最終絕響。 我們的試車不會提到駕車性能,而是著重在科技配備的部分,並試著以安全、便利和享受三個角度來體會每一台車輛的科技著重的部分。 在我們的體驗中,可以發現 MAZDA 6 Wagon 馬6開箱2023 2020 是以科技安全作為配備中最重要的部分,這點是直得推崇的部分,因為汽車的安全科技要的就是「以防萬一」。 當然,既然都身為一台旅行車了,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在空間表現上,自然也不能太過「掉漆」;雖說後座乘坐空間一直以來都不是馬自達倚重的產品賣點,但受惠於2,750mm的長軸距設定、後座出風口、中央扶手(內建USB充電孔),實際坐進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的後座,即便稱不上有容乃大的空間魔術師,但各項體感也算得上是從容便捷(當然前提是你要先習慣較同級略顯壓迫的車頂線條)。 或許是對於全新第四代馬自達3的印象仍是相當鮮明,因此當我坐進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車內時,還是會覺得怎麼「少」了一些東西;當然這並不是意味著,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的配備編成會比現行馬自達3遜色多少,只是論人因工程、隔音表現等實際駕乘體驗,都會讓我很明顯的感受到,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似乎真的是時候「新陳代謝」一番了。
馬6開箱: 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試駕:大改款前的最終「誠意」告別作?
再加上因應旅行車設定,所應運而生的522公升後座行李廂基本容積,因應一般消費者載運需求也算得上是從容有餘,同時後座椅背可一鍵傾倒,即便整體尾廂平整度稍嫌不足,但移除隔板後,仍有相當靈活的空間機能。 實際遊走在後座一番,採用長軸距設定馬自達6 Wagon在縱向膝部、大腿支撐表現上,著實是頗有餘裕;但受限於「KODO魂動」設計語彙,隨之下修的車頂線條,似乎也讓人總忍不住稍稍將坐姿往下挪移一些;但由於後座椅背並無傾倒調整機制,因此總免不了得稍稍忍受腰部懸空的空乏感,不過這並無損馬自達6 Wagon良好的乘坐體驗。 坐進車內,車室內仍是我熟悉的馬自達6 Wagon;透過黑色塑料、棕色Nappa真皮、高質感實木飾板、Ultrasuede NU 麂皮質感內飾、金屬飾框等多項高規格面料,引領而成的,自然是馬自達6 Wagon身為旗艦車款的不俗質感;再加上採用水平導向設計的中控台格局,坐在駕駛座當中,總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受。 雖說近期媒體版面都被小老弟馬自達3佔去了,但為強化產品戰力,日前台灣馬自達也正式推出新年式馬自達6;本次試駕的車款,則是本次追加2.5L Skyactiv-G汽油引擎的Wagon旗艦進化型,在台建議售價132.9萬元起。 不過可惜的是,目前如此規劃短時間內或將僅屬於「海外限定」的品牌鋪陳;回到台灣國內,先不論馬自達3渦輪版,甚至是MX-30油電/電動車這些新車型,光是消費者心心念念的Skyactiv-X新引擎,台灣馬自達都還在審慎評估導入的可能性,因此想要在近幾年看到馬自達6以「類同步」、「相同編成」的模式導入國內? 或許才是攸關成敗的一項關鍵;根據日媒「Nikkei Asia」早些揭露的引擎零部件生產時程,馬自達這具最新開發的直列六缸引擎已進入最終驗收、測試階段,倘若後續時程一切順遂,相當有機會在今年下半年便先行亮相,並在2022年第一季於山口縣產線正式投產;對照馬自達早先設定2022年推出大改款新車的宣言,可說是順理成章。
MAZDA 6 Wagon 2020 的科技配備的重點順序滿好的,幾乎所有安全科技配備都加好加滿,就差 CTS 巡航模式車道維持輔助系統(新款 MAZDA 3 已經搭載)。 本車無搭載的無線充電板和電子尾門問題都還不大,MRCC+HUD+EPB 三個合起來一起用真的非常方便,真正應該和智慧型手機整合的 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 也都有。 車子在倒車的狀態就會自動啟動360環景輔助系統,如果要手動開啟也非常方便,只要在駕駛左側下方有一個 VIEW 按鈕,按下即可啟動,每次可看15秒左右,看完主螢幕會回到原本的畫面。
馬6開箱: 科技的享受
不過值得肯定的是,這套懸吊系統在設定調性,基本上恰巧介於運動化及舒適化之間;既能夠帶給輪胎在過彎時足夠的支撐性,卻又不至於讓路感回饋毫無過濾地回傳至車內;嚴格來說,馬自達6 Wagon的轉向反應已算是水準之上,雖說在進出彎之際,免不了會因為稍嫌壯碩的車身而略顯遲緩,但沈穩、受控的彎道表現,也十足映證馬自達所標榜的「人馬一體」宣言。 輕踩油門隨之而來的前輪動力,雖稱不上猛爆貼背,但流暢的動力延展性,也足以從容因應各式道路,對於一台主打空間機能的旅行車型,充沛卻又不失溫婉的輸出曲線,也讓乘客得以享受更為舒適的輸出體感;當然倘若你真的有征服山區彎道的需求,不妨也可透過換檔撥片,稍稍挑逗一下馬自達6 Wagon的潛在野性。 嚴格來說,本次新年式馬自達6 Wagon在外觀設定上,並未有任何變動;在長4,800mm、寬 1,840mm、高1,480mm、軸距2,750mm的長擺身型基礎當中,馬自達引以為傲的「KODO魂動設計」語彙,仍毫無保留地呈現在眾人眼前。 當然,我還是覺得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內外裝很美,配備給的很有誠意,但排除早先一步停售的速霸陸Levorg,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有的配備,前頭提到的其他對手也幾乎都有;也因為如此,最終,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或許只能用偏向感性的「質感」、「美學」等詞彙,稍稍為自個兒徵得市場的關注眼光。 馬6開箱2023 誠如我在前幾篇試駕開箱文章當中所提到的,馬自達廣島設計團隊,就是夠本事化繁為簡,簡單揮灑幾筆就足以勾勒出其引以為傲的「魂動」輪廓,再加上自魂動「進階」為「晶艷魂動紅」的塗裝技術,馬自達新車顏值之高,相信應該不太會有人抱持反面意見。
抱歉扯遠了點,但說真的,在台灣現行選擇不多的旅行車級距當中,真要我選一台內外觀最為出眾的車款,我仍會毫無懸念地選擇馬自達6 Wagon;沒辦法,我對馬自達就是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感。 這後廂美其名可以讓車尾多了幾分沈穩、受控的安定感,但反過來,無形之中卻也造成車輛在進出彎之際,略顯落了一拍的動態流暢度;也因為如此,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不會有多麼殺進殺出彎道的凶猛狠勁,它只求四平八穩且偏向溫性的「人馬一体」。 操作 MRCC 時需要設定上限的行駛速度,透過目前車輛的時速以及當前道路的最高限速兩個速度作為參考值最為恰當,然而 MAZDA 6 Wagan 上的 HUD 抬頭顯示器就直接顯示了這個兩個數值非常方便。 SBS 運用車頭的偵測系統,在前方車輛突然減速時,發出燈號與聲響提醒,並在需要時預先煞車,增加駕駛反應時間。 誠如我一直所強調的,馬自達家族車系向來都不擅長花拳繡腿這一套,固執的原廠設計團隊,總是試圖透過更為簡約、流線的既有筆法,呈現出其心目中獨樹一格的大和美學,這一點在馬自達6 Wagon身上更是如此。
馬6開箱: 馬自達2最快9月大改款 新汽油引擎、油電動力都有機會導入
啟動 Apple Carplay 非常簡單,只要插上鞍台上的一個 USB 插孔就啟動了,MAZDA 車系會把支援 Carplay 的 USB 孔做一個圖示以確保駕駛不會插錯。 光是能使用 Google Map 導航、KKBOX聽歌(Apple Music 和 Spotity 導航)以及電話這三個功能,就無縫把 iPhone 的體驗延伸到手機上了,特別是 馬6開箱2023 Google Map 的應用完全是剛需,個人覺得支援 Car Paly 和 Android Auto 一定要是不能缺席的標配。 作為本次主打的車室內裝配色,「御藏棕」雖然名號略顯拗口,但搭配中控台實木飾版、麂皮面料以及座落於細部各處的類金屬、鍍鉻飾條,就足以讓人見識到馬自達團隊對於「旗艦」一詞的高度深究;相較於歐系進口對手主打「數大便是美」的設計訴求,馬自達6錙銖必較的大和工匠堅持,也深化了整體的品牌特色。
遵循海外改款腳步,台灣馬自達也於日前正式導入了最新小改款車型,也就是本次試駕的馬自達6旗艦進化型,在台建議售價123.9萬元起。 畢竟早先我就已強調,從60分進步到80分,整體改變幅度自然會比90分進步到95分明顯的多;但對於體質完善的馬自達6 Wagon來說,自然是屬於後者,這也是我為什麼會開宗明義在標題當中提到:「有這台車,人生就圓滿了」。 ▲同時不單是馬自達6,就連全新大改款CX-5以及全新物種CX-50,都可望援引這具動力單元,並出現3.0升、3.5升不同排氣量設定,圖為現行CX-5。 畢竟排氣量一樣的2.0升引擎,放在馬自達3還算是恰到好處,你現在換裝在尺碼大上一階、車重逼近1.6噸的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即便輸出曲線仍是線性平順,但溫吞的先天性格,在超車或是上坡道路時,你或許得先忍受變速箱降檔拉轉速「呻吟」一陣,才能換取較為「飽滿」的牽引動力。 早先我試駕馬自達6 Wagon 2.5旗艦進化型時就曾提到,馬自達6 Wagon那宛若大和撫子的溫潤身型,一直都是同級少有的絕美情調;畢竟,在其長4,800mm 、寬1,840mm、高1,480mm、軸距2,750mm的既定尺碼下,馬自達這群廣島狂熱份子就是夠本事,在鈑件稜線/折線、繁複空力部件最小化的條件下,使其「魂動KODO」美學得以最大化;要說哪一間車廠真能將所謂的「化繁為簡」手法玩到出神入化,卻又不失美感的? 因此,倘若新世代馬自達6「可望」轉性的嗆辣基因並不是這麼為你受用,那論感性面來說,或許本次試駕的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或許多了幾分讓你垂青的契機;當然,這是需要多一點感性的……。
馬6開箱: 台灣「+9球棒隊」紅到國際!外國客騎車嚇壞了2023-08-28
當然我所謂的「性格展演」,並不意味著馬自達6 Wagon會有多麼辛辣的猛爆輸出;誠如我向來所提到的,馬自達在內外觀不走花枝招展這一套,在動力表現上也是如此;以「人馬一體」作為最高準則的馬自達,在馬自達6 Wagon身上,仍標榜著「Balance:平衡第一」的品牌標的。 雖然這樣講有些不甚厚道,但對於馬自達旗下車款來說,車室空間表現,向來都是其稍嫌扼腕的不足之處;當然對於車身軸距來到軸距2,750mm的馬自達6 Wagon來說,相較家族其他小老弟,總是多了幾分可供揮灑的先天條件。 雖然這樣講有點嚴苛,但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如此的動力設定,對應諸如速霸陸Levorg、福特Mondeo Wagon、福斯Arteon Shooting Brake、Skoda Superb Combi等歐日對手,平平都是2.0升引擎配置,但帳面數據稍嫌平淡;這也意味著,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的動態設定,僅能算是「保守派」的「人馬一体」;你無從去苛求這台廣島旅行車有多麼有感的加速貼背感。 除此之外,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也絲毫未忘記其身為旅行車所必須具備的後座行李廂機能;即便少了電動尾門配置,但尾廂大開口及平底化設計,在後座正常狀況下,我可享有522公升的基本收納容積;再加上6/4椅背分離傾倒(尾廂兩側附一鍵傾倒撥桿)以及行李廂隔網等額外Bonus,也讓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足以從容以對各式中大型物件的載運需求。 TCS 和 DSC 動態穩定系統最簡單來說的話就是防止打滑:如果根據收集到的資訊判斷為車輪在行駛過程中有打滑的危險或已經打滑,電腦會在第一時間下令煞車系統對打滑的車輪進行適當的煞車,或是減少供油量及延遲點火 的方式來降低引擎的動力輸出,降底車速,以達到車輛在起步、加速、過彎及在濕滑路面行駛等過程都能有良好的循跡性。 ▲三環式儀表板中央則是導入全新7吋TFT全彩數位儀表板,加上完善的車用資訊顯示,整體介面可說是相當簡單大方。
MAZDA 6 Wagon 2020 的恆溫系統介面設計得很容易上手,主駕/副駕雙區空調就兩個旋鈕控制完全不會搞混,後座區也有獨立出風口。 身段優雅如此,自然更不能錯過本次需加價1.5萬元的驚艷魂動紅車身烤漆,光是遊走在陽光之下的光影變化,就足以讓人沈醉在相機觀景窗內難以自己;再加上水箱護罩、頭尾燈組、下氣壩、雙出排氣尾管以及黑色防刮塑料等部件上的點綴,更讓馬自達6在既有的魂動車身線條下,展現出足以媲美歐系進口車的精品氛圍。 受限於旅行車的長擺身型,即便馬自達6 Wagon已具備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懸吊、碟式煞車、更甚者還有升級過後的G力導引系統+加持,但我仍不建議你開著馬自達6 Wagon來趟瀕臨極限的彎道之旅,畢竟多那一截車尾,總讓人有種變相受阻的錯覺。
馬6開箱: 「精品」規格藏在細節裡 馬自達6試駕開箱《配備篇》
何況,倘若你認真把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的規格表拿出來比對再三,基本上你想要、而且用得到的科技配備,這台廣島旅行車應該已經將能「填」的都「填」的差不多了;三環式儀表板(右側附可切換介面數位顯示幕)、HUD全彩抬頭顯示器、Push Start一鍵啟閉按鍵、8吋MAZDA 馬6開箱 Connect多媒體資訊系統(內建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雙區恆溫空調、Bose音響(11支揚聲器)等科技配備,已可說是一應俱全。 MAZDA 6 Wagon 搭載 HBC遠近光燈自動調整(HIGH BEAM CONTROL),意思當汽車的前方或對向有車時,會切換成近燈。 另外 MAZDA 6 Wagon 也標配電子防眩後視鏡,這可避免後車開啟遠光燈時造成駕駛看後視鏡反射眼睛暈眩,這個作為標配非常加分。 馬6開箱 講殘酷點,隨著SUV、CUV在台灣市場大行其道,目前市面上想要買一款「合宜」的中大型房車,檯面上選擇並不若想像中的多;然則馬自達(Mazda)陣中旗艦房車「馬自達6」自問世以來,憑藉了屢次小改款,藉此增添整體產品戰力,著實也在略顯吃力的銷售戰局當中,為自己搏得了一席之地。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馬自達6首度導入360度環景影像輔助系統,其內建的俯視、單側等5種視角設計,可讓駕駛輕鬆掌握車外狀況;作為一輛旗艦中大型房車,馬自達6著實展現出相當強勢的產品競爭力。 當然除了外觀設計外,在內裝上所呈現的高質感氛圍,自然也是馬自達廣島設計團隊必須多花心思的著墨之處;在馬自達6本次小改款工程當中,可以發現整體鋪陳格局不僅做出調整,同時在車內配備的操作介面上,設計團隊也略有妝修,在不影響操作便利性的前提下,強化馬自達6的內裝質感。 當然,由於本次馬自達6 Wagon僅為新年式更新,在整體配備編成上並無較為明顯的增減;舉凡免鑰匙一鍵啟動、7吋TFT全彩數位儀表板、HUD全彩抬頭顯示器、提供智慧型手機連接的8吋MAZDA CONNECT人機智慧資訊整合系統、11具揚聲器的BOSE車用音響等多項必備的車用科技配備,本次試駕的馬自達6 Wagon旗艦進化型,實屬好料盡出。
馬6開箱: MG公布「電動敞篷跑車」規格2023-08-28
對於一個開著超過十年老車的駕駛來說,有360環景輔助系統真的非常驚艷,不論在路邊停車或倒車入庫的時候安心感都超高,特別是能夠以上帝視角來看車輛入庫的過程,有種絕對不會撞到旁車的安心感。 嚴格來說,本次小改款馬自達6,僅針對內外觀細部進行微幅妝點,並透過各式配備的增列強化產品戰力;在骨子裡,仍是我們熟知的那位紅衣美人;全新馬自達6整體車身尺碼依舊維持長4,865mm、寬1,840mm、高1,450mm、軸距2,830mm之譜,但勻稱修長的既有身段,仍是中大型房車的一時之選。 馬自達6 Wagon本次充其量僅算是新年式更新,因此整體產品更新幅度,除了2.5L引擎入列外,似乎就少了些亮眼的切入點;但也因為早先產品早已打下既有的市場口碑及配備基礎,因此倘若端看整體產品戰力,其實我並不會苛責馬自達6 Wagon太多。 在懸吊配置上,馬自達6 Wagon黑豔版仍維持前麥花臣、後多連桿配置,整體懸吊阻尼設定並不算太過硬朗,但刻意試探其彎道極限時,仍可以感受四輪仍具備相當程度的支撐性,卻又不至於讓路感回饋毫無過濾地回傳至車內;當然,身為旅行車的先天原罪,自然是車尾那多出一截的後廂。 請先放下你對台灣馬自達屢屢推出新年式「黑豔版」的責難;畢竟在全新第四代馬自達3、CX-30、小改款馬自達2接連導入後,日本母廠早已鐵了心在2022年之前不會有任何新世代車型的推出計畫(尚未證實的全新馬自達2不算在內);也因為如此,在苦無日本「強力奧援」的前提下,若想維持一定的媒體聲量,台灣馬自達也只能透過配備下放/新增的新年式更新,稍稍勾起消費者的關愛眼光。 在試駕的過程中用了兩款 Android 手機都沒成功呼叫出 Android Auto,所以只試了 Apple Car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