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次世代疫苗11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ommy on May 25, 2020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指揮中心分批開放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的接種資格,並且於10月11日起擴大至18歲以上成人皆可前往接種。 不過,無論民眾前一次疫苗是施打基礎劑、基礎劑加強劑、或是各劑追加劑,本次要施打次世代疫苗都必須間隔12個星期以上、也就是84天,至於確診者在確診後也需間隔3個月,才能夠接種本次的次世代疫苗追加劑。 民眾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的「COVID-19疫苗接種資訊」,依地圖或縣市查詢有接種疫苗服務的醫療院所,或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合約醫院、各縣市疫苗預約平台預約。 隨著疫情升溫,台灣近日確診數也再度突破3萬,民眾除了做好日常防疫措施,也可接種第4劑疫苗,提升免疫力,但中央疫苗預約平台已退場,第4劑疫苗如何預約? 吳岱穎說,秋冬將至,10月1日將開打公費流感疫苗,第一波對象為65歲以上長者;至於次世代疫苗跟流感疫苗是否需要間隔?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指揮中心專家張上淳也根據莫德納資料指出,「原型株+BA.1」疫苗的中和抗體是原型株疫苗的1.68倍,間接推論可防範BA.4及BA.5引起的重症。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依據目前臨床試驗結果資料,18歲以上的受試者,完整接種2劑Novavax疫苗7天後,預防有症狀感染的有效性大約90.4%。 蔡炳坤表示,每家醫院可施打的種類與量能不盡相同,有些醫院莫德納、AZ、BNT、高端都有,有些可能只有2至3種。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台北市500元疫苗施打獎勵日期時間、接種資格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9日電)莫德納次世代BA.4/5雙價疫苗18日起接種,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符合資格民眾明天起可上疫苗預約平台,登記到台大、長庚、新光醫院等7處接種點施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新聞稿說明:由於國內正處於COVID-19廣泛社區流行期間,為降低COVID-19感染後中、重症風險,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 會議決議,建議符合施打資格的對象,可在接種第一次追加劑間隔5個月後,再次接種第二次追加劑。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因應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BA.5變異株亞型本土疫情,我國採購莫德納次世代武肺疫苗,第1和第2批疫苗約160萬劑上週末陸續抵台,預計本週末開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上指出,有些縣市已經開始對外發布預期會有多少劑次世代疫苗、甚至宣布週六(24日)開打,請民眾注意各縣市衛生局的網頁。

蔡炳坤並表示,中央第14期疫苗11、12日可預約,13至24日開打,而北市在內湖新增一個接種站,感謝慈濟提供場地、台北市醫師公會進場協助。 北市府表示,隨到隨打的疫苗數量將依照中央配額調整,為了避免混亂,每個點每天只會提供一種疫苗,建議民眾盡量以中央預約平台、特別門診預約為主,避免撲空。 副市長蔡炳坤表示,有些人沒有去意願登記因此收不到可預約通知,或是錯過預約時間,北市23家醫院將開特約門診為民眾服務,包含台大、台北長庚、萬芳、馬偕等醫院。 不過衛生局也註明,本次30期預約平台不提供NOVAVAX疫苗的預約接種服務,將視後續疫苗的到貨狀況適時調整。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連10天上升 本土+2萬7942例 226例境外、25死 上升46.7%

因應疫情升溫及農曆春節民眾出國返台接種疫苗需求增加,新北衛生局16日將在在樹林區加開機動接種站,提供12歲以上民眾接種莫德納次世代接種站疫苗服務,預計提供1600個名額,提醒民眾攜帶健保卡及小黃卡前往接種。 謝思民表示,針對已施打過兩劑基礎劑,後來也打過第三劑追加劑的民眾,的確會面臨這樣的疑問。 相對健康狀況良好的成年人或低接觸風險的民眾,可自行選擇;但若施打第三劑追加劑後已超過半年,且本身又屬於高重症風險或高接觸風險族群(例如,常接觸患者的警義消醫療人員高危險群,或是免疫不全、慢性病民眾、年長者),還是建議要施打第四劑。 國內莫德納BA.5次世代疫苗終於在日前抵台,這是繼莫德納BA.1次世代疫苗後,另一款雙價疫苗,指揮中心預計最快18日可以開打,不過次世代疫苗開打在即,第四劑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曾參與多年疫苗研發的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在臉書表示,若要施打第四劑,當然可選擇次世代疫苗,不過如果就以BA.1次世代疫苗而言,中和抗體效價僅約為原型株疫苗的1.7倍,對於Omicron的保護力也相當有限。

至於有慢性疾病者,若病情穩定,仍建議在接種疫苗前,先告知相關病史及用藥史,以利醫師評估。 此外,目前對於自然感染COVID-19後的免疫力時間長短,仍未有定論,建議確診者可自確診日起3個月,確認無急性症狀後,接種COVID-19疫苗。 指揮中心建議,前二劑接種AZ疫苗的民眾,可接種次世代追加劑疫苗,符合接種次世代追加劑疫苗資格的民眾,則應盡速接種疫苗,延續保護力。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假後 疫情未見連假回補潮

至於在廠牌上,兩者差別不大,民眾也不用糾結前三劑施打的品牌和次世代施打品牌不同。 目前全世界各種資料顯示,都不認為混打會產生問題,因此不管之前打的是甚麼廠牌,都可以施打次世代疫苗。 因此,若要施打第四劑,當然可選擇次世代疫苗;但若是對於次世代疫苗有所疑慮者,或是之前對mRNA疫苗施打後會出現過敏或嚴重症狀的民眾來說,事實上選擇施打原始病毒株的「非RNA疫苗」,還是有意義的。 24 日獲配 49,175劑,第二批次預計 10 月上旬再到貨 39,340 劑,將送至 30 所衛生所提供合約院所接種,並於 26 日、 27 日開設快打站,供 75 歲以上長者接種, 10 月 3 日、 4 日供 65 歲以上長者接種快打站。 獲配發 10,275 劑將在 24 日疫苗到貨後,當日撥入 18 鄉鎮市衛生及 53 家合約醫療院所供民眾就近選擇院所接種疫苗。

  • (1)12-17歲疫苗接種須知(請按我)
  • 調查結果顯示,接種第1劑者49%無不適症狀,有症狀者多是接種部位紅腫、疼痛等疫苗接種後正常免疫反應,有全身性不適者佔3.5%;至於接種第2劑者,有超過7成並無注射部位或全身性的不適症狀,與接種第1劑相比,發生不良反應的機率更低。
  • 五、台南市:台南市政府7月6日起開放預約Novavax疫苗,接種期程為7月9日至7月17日。
  • 陶秘華指出,mRNA疫苗的優勢就是可以迅速調整疫苗,台灣由於地理位置關係,常受新興傳染病、禽流感等威脅,有必要在病毒尚未進入國內前先製好疫苗,以保障國民的健康。

此外,9月25日起,共25家合約診所可提供接種服務;9月26日起,則全面提供預約接種服務,民眾可於明日起,透過北市預約平台預約接種服務,本次計有約4萬名額。 若不方便於平台預約,9月26日至10月2日,北市醫院特別門診也提供超過1萬名額,歡迎民眾踴躍預約接種。 在衛福部的疫苗預約平台關閉後,民眾需依照各縣市的狀況查詢疫苗接種預約的方式。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疫情解封/什麼是次世代疫苗?要如何評估是否該接種第四劑?

此外,若民眾有特殊需求或預約掛號額滿,北市15個站點開設隨到隨打服務,包含醫院及院外接種站,如市府接種站、區民活動中心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2)公布,上周(2/24~3/2)平均每日新增1萬2032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其中為1萬1842例本土個案及190例境外移入;另上周平均每日新增研判43例死亡,較前一周均呈下降趨勢。 謝思民說,有些民眾在之前施打mRNA後有出現心肌炎或過敏或較強烈不適的反應,這些民眾就無法選擇目前的次世代疫苗。 這是因為今年流行的新冠病毒是Omicron的變種,本身有免疫逃脫的現象,之前施打疫苗所建立的免疫力,對Omicron抑制效果會比較差。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這波疫苗接種日期,衛生局表示,為9日至15日,提供逾7萬3000個名額,其中莫德納次世代雙價BA.4/5疫苗提供逾5萬個名額。 指揮中心提醒,本次開放對象包括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的18歲以上民眾,此類對象前往接種時,除需攜帶健保卡、武肺疫苗接種紀錄卡之外,也需攜帶邀請單位邀請證明、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函或公司同意出國證明(3擇1),及機票,供接種單位核對身分。 19日晚上8時起於「高雄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開放預約,24日開設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社區接種站,接種地點分別為慈濟岡山園區、鳳山行政中心大禮堂、捷運美麗島站及中油宏南訓練教室。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Heho 服務

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次世代疫苗需作為追加劑使用,且與上一劑(包含基礎劑最後一劑、基礎加強劑、第一次及第二次追加劑等)接種間隔為至少3個月以上。 但要注意的是,第四劑接種後的「第五劑」目前只能打次世代疫苗,暫無開放一般疫苗。 衛生局提醒,預約系統不檢核接種資格,由各合約院所於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系統)確認接種劑別及接種間隔是否符合,再提供施打,相關接種訊息可查閱臺北市防疫專區疫苗接種訊息。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官網公告,今(20)日起開放透過台北市COVID-19疫苗接種登記系統預約施打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首日由台北長庚、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仁愛院區、陽明院區、中興院區等5家醫院提供接種服務。 9月25日起,擴大至25家合約診所提供接種服務;9月26日後則全面提供預約接種服務。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指揮中心今天在疫情記者會上公布各縣市、所有年齡層的感染率和近6個月內的追加劑比例,時間為今年1月20日到31日期間,新增的武肺本土確定病例數佔該地區及年齡層人口比例。 指揮中心提醒,接種後可透過接種單位提供的須知或海報上的QR code掃描加入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藉由接種後狀況觀察,提醒就醫並瞭解接種後常見不適。 111 年 10 月 10 日(一) 至 111 年 10 月 16 日(日) ※請依預約時間前往接種,以維護預約民眾權益。 她也提醒,除新冠疫苗外,本季公費流感疫苗下週六(10/1)開打,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可以同一天、同時接種,僅要注意施打在不同肢體部位,例如左手打流感,右手可以打新冠。 曾淑慧說明,疾管署自5月底起提供民眾回報健康狀況,目前共1670人完成填答,其中912人接種第1劑、758人為接種第2劑;從目前調查結果,沒有觀察到嚴重不良反應事件。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接種疫苗後可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且依據臨床試驗顯示,含有原始株及BA.1變異株的雙價疫苗相較於單價疫苗,對於抵抗Omicron變異株有較佳的保護力。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台北市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5日電)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接種對象11日起擴大至18歲以上民眾,台北市衛生局表示,明天起開放預約第3、4劑接種,與前一劑間隔至少12週以上,鼓勵符合資格民眾多加利用。 今年採購第二批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80.3萬劑昨日抵台,北市衛生局今說明新冠肺炎疫情發展與疫苗接種安排,並宣布自明天起,符合資格的民眾可透過疫苗預約平台預約接種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且9月24日開打首日,將有5家醫院提供接種服務。 9月24日開打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由台北長庚、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興院區、忠孝院區及陽明院區等5家醫院提供接種服務。

  • 指揮中心提醒,本次開放對象包括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的18歲以上民眾,此類對象前往接種時,除需攜帶健保卡、武肺疫苗接種紀錄卡之外,也需攜帶邀請單位邀請證明、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准函或公司同意出國證明(3擇1),及機票,供接種單位核對身分。
  • 隨著新冠病毒不斷變種,疫苗的研發也與時俱進,近日各縣市陸續宣布開打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然而民眾對於疫苗的疑問眾多,究竟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對BA.5有用嗎?
  • 團隊也透過小鼠實驗測試,小鼠1年前已接種兩劑武漢株疫苗,再接種Omicron疫苗後,可誘發高效價廣效中和抗體並產生T細胞反應,對所有變異株都有用,陶秘華說,該研究和美國NIH和莫德納疫苗廠2月4日所發表的猴子的研究結果一致。
  • 去郵局寄信時,郵局人員皆會提醒信封請以膠水或漿糊密封,勿用釘書機、膠帶部分黏貼。
  • 過去雖有研究報告指出,流感疫苗可能對於新冠肺炎,有交叉保護效果,但研究看起來有干擾因素,結論不足以證實流感疫苗可以保護新冠肺炎,因此仍認為流感疫苗保護流感、新冠肺炎疫苗保護新冠病毒。
  •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今(24)日開打,第一階段以65歲以上長者等3類對象優先開放,台北市預約平台第30期提供近4萬名額,當中有1.8萬人完成預約,預約率明顯高於前一期。

19 日晚上 8 時起於「高雄市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開放預約, 24 日開設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社區接種站,接種地點分別為慈濟岡山園區、鳳山行政中心大禮堂、捷運美麗島站及中油宏南訓練教室。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春節新增的本土病例數、感染率,也將其和去年9月起開始接種次世代追加劑疫苗,來分析追加劑、次世代疫苗的效益分析,確定的是只要半年內有接種一劑追加劑,就能有效降低感染率。 現有實證都沒有看到打3、4、5劑會降低免疫系統的抵抗力,不要誤信這樣的說法,以免導致長者接種次世代的打氣受到影響,不要轉傳也不要相信。 2) 依據疾管署最新統計,目前國內約有77%民眾已接種至少3劑COVID-19疫苗。 累計1萬餘名COVID-19死亡個案中,未完成接種3劑疫苗或未接種疫苗(含接種史不詳)者共13,835例(佔66%),顯見未接種至少3劑COVID-19疫苗其發生死亡風險相對較高。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疫苗接種率低 陳建仁罕見動怒:名嘴誤導

目前兩種次世代疫苗的抗原,都是有一半是原始病毒株、另一半是BA.1或BA.5。 莊人祥說,初步探討疫苗追加劑效益,只要半年內有打追加劑疫苗,就能有效降低感染率,他指出,根據統計模式,打了追加劑可解釋高達「8成2的變異」,且在各年齡層的比較中可發現,每增加10%接種率,可降低該年齡層約0.387%感染率。 紀玉秋說明,分析已經完成預約者,因為完成第3劑接種者多,這次僅有約500人預約;第4劑則是本次主力,約有1萬1千人選打,占比超過6成,也顯示先前觀望的長輩有確實被催出來接種;至於已經完成4劑疫苗,約打第5劑則約有6900人。 疾管署並鼓勵民眾於接種猴痘疫苗後,於接種現場掃描「Mpox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2023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V-Watch健康回報問卷」QR code,即可匿名填寫接種問卷,系統將於接種日期第7天以電子郵件寄送第2份問卷,並請民眾填寫疫苗接種後7日內健康狀況。 並透過「健康回報問卷」追蹤接種疫苗者健康狀況,近5成接種第1劑後無任何不適,且接種第2劑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衛生局說明,本土Omicron變異株仍以BA.5為主要感染病毒株,且疫情回升風險持續存在,而莫德納次世代BA.4/5疫苗含BA.5變異株抗原,對抗BA.5變異株有較佳免疫反應,呼籲符合資格對象儘快完成接種,提升自身免疫保護力。 莫德納次世代BA.4/5雙價疫苗18日起接種,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符合資格民眾今(10)日起可上疫苗預約平台,登記到台大、長庚、新光醫院等7處接種點施打。 台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踴躍預約接種COVID-19疫苗,於活動日期時間內,符合資格接種疫苗之台北市民將可獲得500元禮券的施打獎勵。 不過,本次獎勵的發放對象以設籍台北市且年滿50歲以上之民眾為主,且限定是施打疫苗追加劑,也就是第三劑至第六劑,若是施打基礎劑次則不符合獎勵資格。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18歲以上都可打 台北市6日開放預約

含有原始株及 BA.1變異株的雙價疫苗相較於單價疫苗,對於抵抗 Omicron 變異株有較佳的保護力,目前已開放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對象接種,符合接種間隔尚未接種者,也請儘速接種,以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日前次世代疫苗已經開放2波50歲以上民眾施打,10月11日至14日全國多數縣市再開放18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日期為10月17日至23日。 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點選COVID-19疫苗接種資訊,依縣市或地圖查詢提供施打疫苗的醫療院所,或到各縣市疫苗預約平台預約接種。 台灣目前採購的新冠病毒次世代疫苗是莫德納雙價疫苗,每劑0.5 mL含有25微克原型株mRNA及25微克Omicron BA.1變異株mRNA,屬追加劑,原型株疫苗則是單價,屬基礎劑。 完成基礎疫苗接種28天後再接種1劑疫苗,稱為基礎加強劑(針對免疫不全、免疫力低下病人)或是打滿兩劑後隔3個月施打追加劑(一般民眾)。 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起分兩階段開打,第一階段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65歲以上長者等11類對象;第二階段則自11月1日開始,對象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此外,冬季為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北市衛生局呼籲65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對象中,完成基礎劑接種,且與最後一劑基礎劑或前一劑追加劑間隔超過12週的長者儘速預約接種以提升自我保護力。 國內今天新增50710個本土COVID-19病例、69例境外移入、52人病逝、228例中重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本土疫情仍在高原期波動,呼籲符合接種資格但尚未接種者儘速接種,以降低感染後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開設社區接種站及13鄉鎮市衛生所開打,並先於25日上午9時-12時,由新仁醫院醫護團隊在竹北市中興里集會所開設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接種專案,共900位名額,20日下午5點開放線上預約。 指揮中心指出,民眾可透過「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利用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資訊」,或「COVID-19疫苗接種院所地圖」,選擇住家或工作地附近之接種地點就近接種。 50 歲以上民眾可至臺北市預約平台預約或醫院特別門診預約接種,機構住民則由衛生局媒合院所入機構接種,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免疫低下者則至醫院特別門診預約接種。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臺北市第 32 期新冠疫苗預約平台 10/4-10/7 開放預約

提醒,近日國內COVID-19疫情有升溫趨勢,冬季為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北市衛生局呼籲65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對象,符合接種資格者(完成基礎劑接種,且與最後一劑基礎劑或前一劑追加劑間隔超過12週)儘速預約接種以提升自我保護力,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及死亡風險。 提醒民眾前往接種時攜帶健保卡、身分證或居留證及疫苗接種紀錄卡(小黃卡),由各合約院所於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確認接種劑別及接種間隔是否符合,再提供施打。 台北市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今天開打,預約平台提供近4萬個名額,目前已有1萬8622人完成預約,首日逾2000人施打;9月26日到10月2日起也會在醫院開設別門診,共18家醫療院所、8345個名額。 第一階段開放對象包含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免疫低下者。 台北市衛生局說明,50歲以上民眾可至臺北市預約平台預約或醫院特別門診預約接種,機構住民則由衛生局媒合院所入機構接種,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免疫低下者則至醫院特別門診預約接種。 衛生局提醒,預約系統不檢核接種資格,由各合約院所於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系統)確認接種劑別及接種間隔是否符合,再提供施打。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表示,在郵局看到一個給水機,乍看像極了寵物餵水器,覺得充滿趣味,也引發網友共鳴。 日前有一名網友發文求救,表示家裡有一盒原本很好寫的筆,因為放太久乾掉了,發文請教「是否有救活它的好方法」,網友紛紛提供秘方幫忙搶救。 昨天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新制上路,符合新定義的新增確診病例一口氣從上千例掉到112例,境外移入個案也歸零:另新增死亡20...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保護性較好 北京民眾:想去香港打復必泰二價疫苗

台東縣設籍台東縣年滿6個月~4歲幼兒及65歲以上長者接種基礎劑及首次接種莫德納雙價BA.4/5者,送500元禮券。 花蓮縣1.6個月~11歲、50~64歲成人及65歲戶籍非花蓮長者,施打任一劑提供100元以下衛教品。 2.設籍花蓮縣65歲(原住民55歲)以上長者,施打任一劑提供500元以下衛教品。 新竹縣3/6至4/30期間,設籍新竹縣,(1)50歲(含)以上基礎劑第1~2劑接種者,(2)50歲(含)以上第2次追加劑接種者,贈送500元禮券(送完為止)或送宣導品。

衛生局表示,冬季為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呼籲65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對象及符合接種資格者,盡速預約接種以提升自我保護力。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衛生局表示,現階段國內核准接種莫德納次世代BA.4/5疫苗含原型株及Omicron BA.4/5變異株抗原,研究顯示次世代疫苗對抗Omicron變異株有較佳的免疫反應。 繼1922疫苗預約平台28輪過後,也許有很多人發現了現在進不去疫苗預約平台的網站了,主要改為各縣市造冊或是直接到醫療院所預約施打疫苗的方式進行,這篇文章幫大家整理了台北市疫苗接種預約系統的使用方式。 指揮中心近日宣布,今年10月11日起,擴大納入18-49歲民眾接種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追加劑。 接種間隔為與最後一劑基礎劑/基礎加強劑或前一劑追加劑應間隔至少12週(84天)。 至於曾確診者,北市衛生局提醒,新冠肺炎確診者可經醫師評估後,且距離發病後或第一次採檢陽性日期至少三個月後再考量接種COVID-19疫苗。

台北市次世代疫苗: 相關消息

三、桃園市:桃園市政府將在7月11日全天(上午8點到12點、下午1點到4點)開設26處社區接種站,提供18歲以上符合接種資格者,免預約接種服務,現場將發號碼牌依序接種,共計提供2萬5,000人次接種量能,13區衛生所也將依服務量能,規劃開設疫苗門診時段。 (中央社記者陳怡璇台北10日電)北市副市長蔡炳坤今天表示,民眾若錯過中央的疫苗預約或登記,可至23家醫院的特別門診預約,並有15個站點提供隨到隨打服務,北市開的量能超過40萬劑,很足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3/6起實施「疫苗+1」接種運動,呼籲未曾接種、未完成基礎劑及未接種過莫德納BA.4/5次世代疫苗者,盡速接種,即日起「疫苗加一解封安心」專區上線,民眾可查詢各縣市獎勵活動。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