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台積電可以承諾在楠梓產業園區使用的再生能源中,有至少50%來自高雄市的屋頂光電,我們推估:2025年需要5萬戶,2050年需20萬戶。 台積電用電量2023 以台灣邁向淨零所需要的再生能源,我們認為這樣的目標應屬合理。 我國的《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及相關辦法要求5,000kW以上用電大戶需設置再生能源,因此,我們期待開發單位應明確要求進駐廠商在不影響生產狀況下,新設廠房及停車場等設施裝設太陽能板,其遮蔽率應比照工業區新設廠房達屋頂總面積之50%以上。
- 為落實國家能源轉型政策及企業能源責任,《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在2019修訂,增列超大電量的企業,須建置並使用再生能源的條款,稱為「用電大戶條款」。
- 真正困難的是如洞澤所長所言:如何將可透射紅光和藍紫光的太陽光電薄膜降低生產成本,以便讓農電共生產業達到經濟可行。
- 美國晶片法案提議在5年內為美國半導體業提供520億美元的資金。
- 覺得「備用容量率」不到15%就要惶惶然,其實主要是因為沒做需求管理。
您的支持將有助於《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促進多元進步的社會對話。 若以台積電竹科每日使用量達5.7萬噸,換算水車每趟20噸,相當於高達2850車次,台灣廠區日用水量達15.89萬噸,若全以水車載水,每天要達近8千車次,相當驚人,可見水車並無法滿足全面用水需求。 台積電今天起部分廠區水車開始開跑,竹科管理局副局長傅金門表示,因應可能缺水危機,台積電或園區其他廠商陸續開始啟動水車「試跑」演練。 台電指出,該擴建案雖將增建3台變壓器,但實際上可規劃到4台,若未來南科有新廠進駐,還是有擴充空間;據了解,此擴建案將以7年分階段完工,最晚完工期為2025年。 此外,台積電分析二氧化碳雷射系統放大器的運轉數據,發現利用變動頻率取代固定頻率的運作模式,可進一步強化放大器10%能源使用效率。 台電表示,南科近幾年確實有不少半導體廠進駐,高科技廠雖然用電量高,但產值也不低,業者要申請新廠都必須先送用電計畫,經台電評估可行性,才能蓋廠。
台積電用電量: 產業用電
而且,還要保持超凈的環境,這就需要將水與空氣進行多級的過濾。 台積電用電量 這樣的無限循環,就是不斷拿人民的納稅錢投進錢坑,讓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現在的電價跟這些用戶的收入根本不成比例,在電價的設定上,豪宅用戶的用電費也應該要獨立出來計算,因為這些人的用電方式跟對電價的承受能力,跟一般人截然不同。 尤其這些補貼的電費來源於人民的稅收,台積電員工的薪水更是多於一般民眾,這樣的補貼措施根本就沒有公平性可言。 政府應該把電費費率做出更精確的區分,不然一刀切區分為工業用電跟家庭用電,恐怕也不公平。
綠色和平特聘專案主任蔡篤慰表示,國內工商團體為了追求低成本,拒絕跟社會一起承擔減緩污染的能源責任。 蔡指出,用電量超過800KW以上的用電大戶耗電量占去全國近50%,遠遠高於其他人的用電量,而依照《再生能源條例》請這些大戶們負擔的綠色能源責任,僅占0.5%。 據悉,由於台積電近年來集中火力全力發展先進製程,其中5奈米與3奈米都高度使用EUV技術,因此耗電量相當驚人,另外正在試驗中的2奈米用電量更是翻倍,為此,台電特別調整相關廠區的供電設備,以求有更穩定的電網環境。 台積電先進製程持續推進,今年下半3奈米正式上線,可是價格太高的情況下,未來台積電擬推「精簡版 」3奈米給intel、AMD、Nvidia等客戶,從台灣整體用電角度來起,可能造就用電量意外減少的好處,業內人士認為,這只是短期的好消息,後續2奈米的用電量更驚人。
台積電用電量: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燃煤發電僅45%,2000年以來最低值
數天前落幕的COP26協議成為全球焦點,這對台灣政策與產業會有什麼影響? 作者認為,其一影響是會創造低碳原物料、貨運、航運的嶄新市場,台灣業者應轉型跟上。 另外,力爭獨立的蘇格蘭於COP26採取的參與策略,也值得台灣在氣候變遷的國際合作上學習...
核能、火力、再生能源各類發電方式,在台灣的發展比例與優劣,則成為討論的焦點。 「臺灣老人過世前平均臥床時間是7 年,期許我們有一天能跟北歐國家的長輩一樣只有短短的7天!」黃月桂校長眼睛裡閃耀著盼望。 事實上台灣正面臨兩大考驗,其一是少子化使台灣從2020年開始出現總人口負成長的「生不如死」趨勢;其二則是2026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屆時醫護需求遠比現在更多!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培育更多護理照顧人才,一起為台灣健康打場勝仗?
台積電用電量: 博士開講》吳再益:台積電是用電巨獸 電力開發須加快
因為以台積電的用電需求為例,還有太多其他影響更大、更多的因素。 如果政府以為「三接」是最重要的關鍵,我擔心是錯失焦點,耽誤對更重要事務的重新規劃。 疫情大流行、電子產品需求增加以及COVID-19爆發導致晶圓廠關閉,全球高階晶片短缺增加了各界對該產業的關注。 隨著市場的氣氛日益緊張,汽車製造商發現自己在等待晶片的隊伍中,遠遠落後於蘋果等規模更大的半導體客戶。 通用汽車9月停止了北美幾家工廠的生產,而豐田則表示將在9月份將其汽車產量削減40%。
台積電先進製程不斷提升,需要仰賴重要合作夥伴、設備商艾司摩爾(ASML)生產的EUV(極紫外光機台),據傳一台訂價都超過上億美元,今年ASML要出貨40台,台積電就吃下18台,除要價不斐外,EUV還有著高耗電的特性。 台積電用電量2023 線路部分,吳進忠表示,目前大潭電廠輸配線路到竹工至龍潭超高壓,是否需要擴充,屆時會再檢討,不論如何,一定會滿足台積建廠需求。 以政府電力報告,2028年全國負載約4200萬瓩來說,光1奈米廠,就相當全國用電量的2.3%左右,之後台積電整體用電量合計應該超過全國15%以上。 由於先進製程用電量越來越龐大,3奈米廠年用電量就約70億度來說,這位半導體界人士評估,1奈米廠用電量可能不會少於80億度,甚至接近百億度。 半導體業者認為,目前徒有天然氣廠,但沒有天然氣,認為引進天然氣以及進口港勢在必行,才能保證3奈米於明年正式量產的用電穩定,否則難保今年五月的跳電事件不再發發生。 高雄副市長羅達生表示,高雄整體供電是供給大於需求,每年發電500億度電,真正使用僅六成,因此南電北送外,尚有餘裕。
台積電用電量: 晶圓雙雄同步失守關卡價 台積電跌13.5元收498.5元
根據能源局統計,2020年全年發電量為2797億度,台電與民營分別佔68%及15.9%,自發自用則約有15.7%。 真正困難的是如洞澤所長所言:如何將可透射紅光和藍紫光的太陽光電薄膜降低生產成本,以便讓農電共生產業達到經濟可行。 會中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發言表示,很感謝日方提供相關知識與實做經驗告訴我們農電是可以共生的。 我們也都知道植物綠色是因為反射綠光,而沒反射的紅光和藍紫光因為是光合作用需要而被吸收了。
APPLE與Google等154家國際知名品牌都加入了RE100(再生能源百分百)倡議,要求供應鏈使用一定比率綠色能源,以企業採購力,增加政府及民間發展再生能源的意願。 台積電也在聲明中提到,未來將更積極採用再生能源,設定2030年目標為全公司生產廠房25%用電量,以及非生產廠房100%用電量,都要使用再生能源,並以全公司使用100%再生能源為長期目標。 熟悉台電人士認為,即使台積電在2023年的3奈米採用精簡版,但未來2奈米甚至1奈米投入後,EUV或更高階技術的導入,用電量激增是可預期的,而台灣相關電力開發卻卡住,新電廠建設拖延,對於未來半導體用電,仍無法如期充足供應。 再生能源的產出要付出相當的環境與社會成本,就太陽光電而言,多數綠能業者和企業偏好大面積的地面光電,然而,地面光電由於欠缺銜接國土計畫的綠能區位規劃、環境與社會評估與對策,以致衝突不斷。 我們認為應採行「先慢後快」的策略因應,也就是先花時間建立制度配套,找到對的地方,建置光電速度可以很快。
台積電用電量: 住宅用電攀升 服務業用電下滑
我基於5年前參與「開放台電」計劃,加上後續的觀察,指出主因是台電一直侷限於電力生產者的立場,只習慣於擴建大電廠來增加電力供給(新建大高速公路),而不知調節電力供需(疏導交通流量)。 我也說明興達電廠接連出事導致停電,為什麼不是個案,而是未來更可能頻繁發生的預警。 Wood Mackenzie能源顧問公司再生能源分析師巴爾拉(Shashi Barla)表示,這筆交易可說是全球最大的企業再生能源採購協議,除了保證乾淨電力供應外,還用批發價購電,擺脫價格衝擊,「一石二鳥」。 因此,崴爺也鼓勵年輕人,如果你的個性樂於接受挑戰,其實可以試著嘗試業務工作,因為這份工作不只有推銷,還要具備邏輯、說服、組織力,可以帶給人很多的成長,不必急著排斥。 「很多有成就的大老闆都是業務出生,可以說是必要的磨練。」同時,他也建議看待工作要看長遠,有些人喜歡平穩的工作,像公務人員,他們的人生的確很平穩,但長遠來看並沒有爆發力,天花板就在那裡;有些工作一開始可能薪水比較低,或是比較辛苦,但天花板是高到看不見的。 環團統計,台積電現有或規畫開發的十餘座奈米廠,2021年至2028年間總共將增加386億度用電量,等於2.5座台北市一年用電量,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督促國科會等中央各部會,讓台積電加速在2030年使用100%再生能源、對排碳及用電量做總體管制、自己要用的綠電自己發。
綠色和平能源專案主任唐安表示,台灣的電子製造業在全球經濟結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但高產值背後卻消耗了極高的電力,長期以來,環境外部成本都被忽略。 電子製造業依賴燃煤電力,使用的再生能源低於5%,又缺乏積極的再生能源目標與時間表,不但造成空氣污染,影響台灣全民健康,更成為助長全球氣候變遷的幫凶。 Bernstein投資公司半導體分析師Mark Li表示,道德投資的興起有所幫助。 基金經理開始推銷「綠色基金」,投資人對企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影響提出更多問題。
台積電用電量: 台灣一週爆發兩次大停電,用電、能源皆是重要國安及經濟問題,前國策顧問郝明義對總統蔡英文提出建議。(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晶片製造廠或晶圓廠每天要使用數百萬加侖的水,並且會產生危險廢棄物。 不過學者擔心的用電飆升,並非空穴來風, 根據日前官方數據顯示,近月用電量便較去年成長10%。 梁啟源指出,台灣不只能源結構有問題,連電力系統也不夠穩健,因為300萬瓩的電力須南電北送,也就是如果北部供電出問題,恐出現系統大崩潰,全台大停電再度上演。 先進製程採用極紫外光(EUV)的耗電量較高,台積電在新出爐的的永續報告書指出,因應半導體技術快速演進,能源消耗也隨之增加,去年台積公司能源總消耗量為224 億度,其中,外購電力約94%、天然氣5.8%、柴油 0.2%。 能源消耗數據範圍涵蓋台灣廠區、中國松江廠與南京廠、、美國WaferTech、子公司封測廠采鈺。 半導體先進製程已進入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時代,台積電也是全球第家引進EUV製程的晶圓製造廠。
目前,家戶屋頂光電,最難的並非技術和資金,而是如何提升民眾提供屋頂、參與綠能的意願的社會工程。 我們認為:以台積電的公信力和科技力,能夠與高雄市政府合作大力推動屋頂光電,預期將可突破目前屋頂光電停滯不前的狀態,為台積電提供綠電和台灣的減碳做出雙重貢獻。 此外,住商屋頂光電是抵銷建築部門排碳最有短距離、最有效率的措施。 國際能源總署(IEA)報告指出,為達2050淨零,在2030年前所有新建物須達到淨零、2050年85%既有建物須達到淨零。
台積電用電量: 光電入侵山坡農漁村全面烽火,農委會宣誓修法遏止亂象,環團:經濟部內政部需表態
葉宗洸說,這些都是馬英九任內開始興建,送給蔡英文的「電力」大禮,總計蔡英文五年任內新增667.9萬瓩,平均每年增加166.975萬瓩的電力,超過李登輝留給陳水扁,每年平均完工機組的112.75萬瓩。 今年5月,台積電曾披露有意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立一個5nm晶元製造工廠,如果這項投資得到落實,這將是台積電在美國的第一個先進位造工廠。 台積電用電量2023 上個月,台積電同意在亞利桑那州註冊一家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為35億美元。 但當時,為了保護半導體產業不受影響,當地政府將當晚殘存的電力全都供給了三大科學園區的半導體工廠,這才使得全球最大的晶元代工廠台積電在這次停電中「毫髮無傷」。 台積電用電量 國內媒體曾報導,台積電5奈米新廠用電量超過東台灣56萬人口的用電量,3奈米新廠用電量更超過台南市188萬人口單單一年的民生和商業用電量,且電力問題一度使台積電評估是否將3奈米新廠設在美國。
「除非連續停電好幾天,否則民眾完全無感,甚至有人認為是特定人士放的假消息,」關心能源的人士在群組裡發出無奈之語。 眾所皆知,不管是交通建設或電力開發至少都要十年以上時間,以大家習以為常的捷運為例,早在1970年,政府就啟動規劃了。 50年後的今天,才能有遍及雙北的捷運網絡,絕非一任市長可成。 雖然台積電也在積極布局綠色製造,能源管控等,但始終被當地能源環境所掣肘,所以布局海外建廠或許是更加適合的途徑。
台積電用電量: 半導體業為何紛結構調薪?業者嘆技術員最難找
看看李登輝、馬英九專業領導的成果,留給接任者穩定的電力來源。 如果,目前的能源政策已出現問題,蔡英文是否應該改弦更張,提出可行又穩定的替代方案,不能只繼承前任的電力遺產,卻留下缺電的爛攤子,既影響經濟發展、又會導致電價上漲,這已是動搖國本的國安議題了。 根據台積電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19 年,包括台灣廠區、WaferTech、台積電(中國)、台積電(南京)、采鈺公司,台積電全球能源消耗量為 143.3 億度,比五年前增加了 54.12 億度,近五年每年平均年增長率 12.5%。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從目前情況看,現在只是季節性、區域性的用電緊張,主要還是受「極端寒潮天氣」、「經濟強勢反彈」以及「動力煤供應偏緊」等影響,全國的電力供應完全有保障,「大家不必恐慌」。
[2] 台電售電統計依用戶分為「電燈」及「電力」兩類,電燈包含包燈及表燈,表燈包含用電容量較低的住宅、商店等;電力則分為100瓩以下的低壓電力及100瓩以上的高壓電力,如機關、學校、超商、商場、工廠等,也包含部分大型社區的公設用電。 不過,趙家緯特別提到,電價自2018年3月調整至今已連續三年凍漲,難以反應成本,也使得台電大幅刪減今(2021)年節電補助預算。 他認為電價必須適度調整,增加民眾及企業節約用電的誘因,否則只是將電價調漲壓力累積、延後。 進一步分析發電結構,火力發電約為2300.7億度(約82%),燃煤佔了1259.5億度,其次是燃氣998.7億度,以及燃油42.4億度;核能約為314.4億度(約11%);再生能源約151.1億度(約5%)。 其次據悉台積電有與國發會討論在屏東1000公頃農地上設立1GW地面型太陽能電廠的可行性,這麼大型的農地設置地面型太陽能電廠絕對要注意農電共生的議題,請國發會務必協調農委會及能源局讓農電共生在台灣成真。 接著我們又像走迷宮式地來到氨水廢水及硫酸銨回收處理的機台,為了朝向電子級氨水邁進,陳鏘澤副處長向我們傾吐工程師們一再測試改進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