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表科電動車2023必看介紹!(小編推薦)

Posted by Tommy on January 10, 2020

台表科電動車

過去因為鉛酸電池製造成本低廉,原本也大量應用鉛酸電池的汽機車、不斷電系統(UPS)與電動車,後來因為源使用效率與環保等因素考量,已漸被磷酸鋰鐵電池逐漸取代。 如 Tesla 特斯拉 2018 年於上海建設美國以外首個工廠的計畫──「Dreadnought」(無畏艦),同時生產電池和組裝車輛。 此亦為中國鬆綁外資投資規定後,首家以外資全資身分在中國設立研發的子公司。 Tesla 特斯拉除可節省部分關稅與運輸費用,還可取得來自中國官方的政策補貼與相關稅賦減免優惠。

台表科電動車

由於電動車電池約佔電動車整車成本的30-40%,導致電動車整車製造成本上揚、縮減電動車業者利潤,甚或影響終端市場售價。 而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已成國際主流趨勢,掌握電池金屬原料及供應鏈已成為產業的生存關鍵因素,尤其是鈷及鎳原料。 但因近年中國受惠於政策支持,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車政策、並給予補助津貼,成為全球最大市場。 除了帶動中國電動車產業鏈發展,也驅使各國際大廠相繼至中國設立電動車或電池工廠。 如中國電動車製造商 BYD 比亞迪,2016 年投入鋰礦資源開發,在青海地區打造鋰電池產業鏈,包含動力鋰電池、六氟磷酸鋰、磷酸鐵鋰與碳酸鋰等。

台表科電動車: 電子郵件訂閱網站

台表科近13個月營收七次寫下歷史新高,該公司為全球最大TFT-LCD光電控制板、背光燈條廠。 今年除了面板應用較為保守之外,其它領域都有機會成長,主要動能將來自於美系客戶群。 三星、LG、夏普、小米等品牌的電視螢幕去年開始使用Mini LED,與發展已超過10年的OLED相比,Mini LED有壽命長、穩定性高、產業鏈成熟和成本的優勢,可望在高階電視市場有所斬獲。 只是,也有外資認為,疫情所導致的需求在過去1年來快速擴張,未來幾季,電視需求可能會不如預期,進而影響到相關供應鏈的營運表現。 目前車載顯示螢幕主要應用在中控大螢幕、組合儀表板或是娛樂系統等汽車內裝。 台表科電動車2023 在電動車的設計趨勢以及車聯網、智慧駕駛的需求之下,車載螢幕已經逐漸表現出「消費電子」的特性,不管是中控大螢幕、雙聯屏等車載螢幕的面積與數量,皆正在同步增長中。

台表科電動車

其中以電池材料最為關鍵,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離膜與電解液共四大類。 正極材料如鈷酸鋰(LCO)、三元材料(NCM)、錳酸鋰(LMO)和磷酸鋰鐵(LFP)等材料,負極材料則包含人造石墨等碳系材料、銅箔等金屬化合物。 在零組件方面,根據 Digitimes 研究資料指出,電動車成本中最高占比為電池系統(40~50%),其次為驅動系統(15~20%)、車身及底盤(16~18%)等三大系統,約占整車成本的八成。

台表科電動車: 蘋果新品、電動車雙加持,Mini LED產值5年翻5倍,這7檔概念股業績有爆點

法人表示,DDR5打件顆數更多加上製程提升帶動單價提高,後續成長潛力可期,預估相關效益將在第二季至第三季發酵。 台表科2月營收58.1億、年增73.6%,累計前二月營收達121.1億元、年增70.9%,創歷年同期新高。 儘管進入傳統淡季,但台表科營收仍維持高成長,主要是受惠去年下半年美系客戶筆電、平板受缺料影響,動能延續至今年初。 電池是影響電動車價格及續航力之關鍵核心,電池技術包含無線充電、全固態鋰電池及燃料電池等;先進車電則包含 Level 台表科電動車 3 ~ Level 4 自動輔助駕駛、車聯網及車輛共享等,將帶給電動車更多應用的可能性。 經過2022年,各車廠積極將電動車導入台灣,使得台灣到去年底已累積有28款純電動車,全年度電動車總市場銷售量也有著非常顯著的提升。

台表科電動車

儘管Mini LED產業已經備受關注,不少法人也預期會有更多新廠商加入競爭,但是在產業的快速成長期,產值成長的速度,仍會大於競爭者進入市場的速度,對於現在已經開始接單的供應鏈來說,還有不少空間可以成長。 若用以上基礎資料推算,預計僅在電動車上,去年車載螢幕用量至少超過6百萬片,在電動車市場呈現出翻倍增長的拉抬下,預計25年車載螢幕至少會超過3千萬片,成長性可觀。 根據調研機構EV Sales資料指出,去年全球電動車銷量預計超過3百萬輛,預計到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超過1千5百萬輛,年複合成長率接近4成。 匯豐證券將出貨量從今年原本預測的550萬台,上調18%至650萬台,明年則從1千萬台,上調6成至1千6百萬台;而Mini LED在蘋果產品線的滲透率,也將會在今年達到8%,預估明年更達到19%。 緊接著,今年第4季蘋果預定推出的Macbook,目前市場也預估,14吋與16吋的MacBook均將搭載Liquid Retina XDR顯示器。

台表科電動車: 電動車產業

台表科今年前11月達631.23億元,年成長約7%,主要受到中國大陸封控壓抑成長力道。 展望明年,法人則估計,台表科明年首季仍有中國大陸新冠疫情干擾、過年與季節因素,估計營收季減15%,但在產品應用優化下,全年營收仍目標持平至個位數成長。 記憶體產品方面,由於 DDR5 世代逐漸來臨,台表科今年也可望有不小的成長,法人表示,DDR5 打件顆數更多加上製程提升帶動單價提高,後續成長潛力可期,預估相關效益將陸續發酵。

與此同時,公司注重環保的生產設施及過程,以及完全遵從由歐盟訂立的有害物質管制 (RoHS) 要求。 公司說這部分2020年剛研發完成量產,營收占比還不到1%,但是我蠻看好這一部份,因為未來顯卡GPU的用量一定會越來越多,應用範圍不只是電競、挖礦,AI深度學習、資料中心、HPC都需要高階顯卡,因此台表科就有機會了,但是實際產業方面還是得繼續觀察才行。 為因應電動車電池需求攀升,國際大廠紛紛投入電池原料之原物料資源開發,以及擴增電動車電池關鍵材料產能。 電動車是以電池為儲能和動力來源,並由馬達驅動之車輛,包括電動汽車(如 Tesla 特斯拉)、電動機車(如 Gogoro)與電動自行車。 根據電動車電力供給方式及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分為 BEV(純電動車)、HEV(混合動力車)、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與 REEV(增程式電動車)等類型。 Mini LED背光產品營收占比達4分之1的億光(2393),也有布局車內照明產品,雖目前車用營收占比不到1成,不過已通過不少Tier1歐、亞系車廠認證,值得注意的是,億光今年開始將產品線切入車外照明燈與警示燈,成長值得關注。

台表科電動車: 台灣電動車產業鏈簡介

法人分析,目前由一輛傳統汽車搭配一片顯示螢幕,未來,一輛電動車可能將會搭配二至四台中型尺寸的螢幕。 台表科今年前11月營收年增58%,今年主要是Mini LED推動成長,且良率、產出都已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毛利率也持續提升;展望明年度,除了面板YOY會減少,其它的部分應該都會成長,最大成長動力可望來自美系客戶,包括pad、NB產品,法人估,台表科明年營收可望有10-15%的年成長水準。 台表科2021年主要受惠美系Mini LED筆電和平板、伺服器DRAM、面板等產品挹注動能,尤其美系推出Mini LED產品後,台表科業績持續走揚。 法人指出,去年受長短料干擾,台表科Mini LED相關產能為達滿載,2021年營收比重約占25%,預估今年在外部不利因素逐漸緩解,以及客戶有望推出新品下,產能可達滿載,2022年營收占比可望拉升至30%。

此後,我們陸續由國內知名大廠聘任多位專業經理人,逐漸構成今日台表的專業經營團隊,持續在業界中保持領先的地位。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們,希望您們可以動動小手以下方兩種方式支持鼓勵我們,創作者的動力來自於正閱讀文章的您們,謝謝。

台表科電動車: 電動車-上游(概念股)

根據目前蘋果供應鏈的產能利用率以及拉貨狀況,匯豐證券對今年下半年Mini LED產品線的銷售十分樂觀,尤其是今年上半年12.9吋iPad 台表科電動車 Pro市場反應熱絡,認為蘋果可能考慮擴張Mini LED供應鏈產能,因此再度上調蘋果Mini LED平板電腦和筆記型電腦出貨量。 而在印度廠的部分,台表科印度廠以手機和機上盒為主,但持續受到疫情影響。 目前有10條 SMT產線,但產能利用率不到5成,今年占營收比1%,明年預估1~2%;印度廠在本季已是正毛利率,預估明年第一季底可轉虧為盈。 在產能部分,台表科共有9個工廠分散在台灣、大陸、印度,共有210條SMT產線,明年預估資本支出在1億美金內,投資方面會在非蘋的LED以及電動車應用。 為了就近服務客戶以及生產據點分散的需求,台表科目前正在興建墨西哥以及越南廠,廠房估最快今年年底會完工,明年初試營運,明年上半年可望貢獻營收,初期即是以車用產品為主。

台表科電動車

美光記憶體訂單也是提高台表科毛利率的來源之一,因此在20Q4擴增的6條記憶體產線也是提升台表科毛利率的關鍵,而以20年記憶體營收來看的話,1條產線滿載約有4.1億的營收,而新增的6條記憶體產線目前產能利用率約5成,目前記憶體營收的成長率至少會有30%。 因此在Mini LED未來良率持續上升且記憶體訂單持續增加兩大有利條件之下,台表科毛利率的上升也是可以期待的,但仍需持續追蹤來驗證。 我用21Q2營收來預估的話,21Q2營收先預估150億,然而這營收仍會持續成長,但我先用150億來粗估就好,在Mini LED製程良率上升、毛利率上升、研究費用下降之下,未來某近4季EPS至少會達到11以上,且在營收會持續上升之下,未來EPS仍有望持續維持著高成長。 銷貨風險集中-TFT-LCD之PCB基板加工製造業務其營收狀況多依其下游TFT-LCD面板之市場情況而產生波動,當市場出現供給過剩或需求減緩情形造成產品價格下跌,間接影響本公司業務表現,本公司營收來源有集中於主要客戶之情況。 電子業中目前發展技術與產品應用皆趨於成熟的LED,其最廣泛的終端應用是照明相關,其次才是螢幕及背光產品應用。

台表科電動車: 蘋果、電動車加持 7檔Mini LED概念股熱

根據彭博 (Bloomberg)預估,全球電動車市場到 2030 年將達 3 千萬輛、2040 年更將達到 6 千萬輛(占新車總市場 55%)。 展望後市,台表科在車用市場仍看好有成長空間,主要因電動車內仍有許多PCB打件需求,目前台表科已有著墨的為觸控螢幕面板、相機模組、門把的觸控sensor模組,未來包括USB插孔都會有打件需求,但車載認證需時較久,看明年車載市場仍會成長。 台表科(6278)今年在車用市場成長性佳,美系電動車大廠占比較去年倍增,主因車種改款,螢幕從一個變兩個,推動打件需求提升,再加上新產品鏡頭模組第三季放量,估第三季美系電動車占比會再拉高,長期趨勢往上。 台表科2021年隨著美系客戶在Mini 台表科電動車 LED業務放量成長,包括iPad、macbook產品導入Mini LED應用,因為缺料、新產能等原因,去年仍未達到滿產,隨著缺料緩解,今年可望陸續進入滿載表現。 展望2022年法人認為,除了面板相關業務會衰退外,在Mini LED貢獻完整年度且需求持續提升,以及記憶體業務成長,樂看該公司今年營運將更進一步成長,營收雙位數成長可期。 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顯示,2017 年電動汽車增長迅速,全球銷售量已超過 110 萬輛,較 2016 年同期相較成長 54%,其中純電動車(BEV)約占三分之二銷售量。

一旦Mini LED在蘋果產品的帶動下需求大增,法人認為,相關產業鏈的上游供應商就比較有能力可以提高毛利率與營收。 其中,檢測設備廠惠特(6706) Mini LED目前約占營收2至3成,預估今年可以提升到4至5成。 隨著大陸對新能源車的需求激增,「A+H」股上市的比亞迪7月全球電動車電池銷量達到6.4GWh,一舉超越LG Energy(4.4GWh),成為全球第二,僅次於鋰電池龍頭大廠寧德時代(13.3GWh)。 產能部分,台表科去年共有210條SMT產線,今年預計增加10條左右,法人預期,台表科主力將放在開發更多Mini LED客戶,以及也將針對美系CPU大廠及美系電動車大廠應用做開發。 康普主要生產電池正極材料化工原料之一的硫酸鎳,美琪瑪為台灣少數的鈷系列化工廠,主要產品為鋰電池正極材料原料如硫酸鈷與硫酸鎳等。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