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美利達2023詳細資料!(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Eric on November 23, 2020

巨大美利達

為避免與大客戶正面競爭,也避開SPECIALIZED的美國市場,美利達選擇以歐洲非核心地區的國家做為拓展自有品牌的行銷基地。 1972年9月29日美利達公司(Merida)成立,專注於高級自行車的研發與生產。 創業初期,美利達逐漸開拓出歐美大廠商的代工業務,1980年代紅極一時的品牌「來禮名車」,即為美利達所代工生產。 1988年起開始自創品牌MERIDA自行車,選擇北歐挪威為出發地,避開美國、西歐等主要客戶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雙雄受惠大陸中高階自行車續熱,推升大陸市場產銷量大幅成長、上半年占集團營收比重明顯提高,帶動整體毛利率成長。 至於中國,仍處於高成長期,高階自行車的單價也有提高的趨勢,未來應仍是全球自行車產業的兵家必爭之地,但需注意未來幾年是否出現成長趨緩現象。 巨大美利達2023 巨大營收六年來複合成長率為10%,已算相當不錯,2012年合併營收已超過500億元。

巨大美利達: 目前市場上分為標準品與客製化電池模組兩種,標準品多數為2~3線車廠會採於中低階車種,優勢在於價格低廉,產品形狀與規格的相似度近,因為通常外殼在中國開模,電池廠再自行選用電池芯,貼上品牌標,整體技術門檻較低,但是與車體的設計往往有差異性,因此包覆性較低。

此外,美利達也指出,台灣廠產能設定及利用率已逐步提高,去年12月仍受出口船運影響,含傳統及電動車整車之累積未出貨(遞延出口)台數近1.8萬台,金額則逾7億元。 巨大12月營收64.13億元,年增11.51%;累計1-12月營收818.56億元,年增16.93%,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美利達12月營收22.35億元,月增7.81%,年減7.89%;累計1-12月營收293.44億元,年增8.31%。 桂盟12月營收6.57億元,月減1.81%,年減3.30%;累計1-12月營收77.56億元,年增26.10%。

巨大美利達

起初許多成員並不願意開放工廠供其他成員們觀摩,畢竟工廠內部有自己的專業資訊,A-Team間彼此又多有競爭關係,加上彼此資訊分享的界線不明,難以掌握分享的範圍。 當時巨大機械率先開放給美利達觀摩,鋐光開放給同樣是做腳踏板的維格觀摩,幾次下來後對每位負責人的衝擊都甚大,因為看到其他會員們的成長與進步,驚覺自己實在需要更加努力! 觀察國內自行車整廠大廠營運表現,法人分析指出,目前組車廠訂單需求皆超過產能,訂單能見度至2022 年,不過因疫情及海運塞港引起的缺料因素,預計至第二季才可望減緩,預估巨大今年全年出貨量仍將成長,與去年相比可望年增6.2%,加上高價電動車出貨佔比提高,預估今年全年營收上看成長一成。 喜的是,全球疫情尚未平息,自行車市場需求並未明顯消退,各國經銷通路庫存水位仍在歷史低檔,加上運動休閒風潮興盛,帶動高階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E-bike)持續熱銷,進一步拉升整車廠的平均出口單價與整體營收,成為推升整車廠營收與獲利持續成長的重要動能。 如自行車雙雄-巨大(9921)、美利達(9914),2021年E-bike營收比重已經分別提高到三至五成。

巨大美利達: 捷安特

我們大家認為基本的基礎的大概經過這十幾年的改造,不管中心廠本身或是協力廠本身,基礎的大概大家都已經練得差不多了,我們今年就稍微大家休息一下,改為聯誼。 以後因為我們公司整個在明[2020]年遷廠之後生產體系會變成強調智慧製造、智慧加工,那可能目前來講我們公司應該是會在台灣的工具機市場裡面第一家先跨入這方面的,所以說明年年中大家會再重新來研議M-Team是不是要重新啟動,對應智慧製造與工業4.0。 除了精實生產的共同學習外,A-Team也試圖進行自行車的協同開發,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將巨大機械原有的產品開放平台延伸提供整個A-Team使用。 雖然經由A-Team多年的努力,許多零組件已能成功取代進口品,亦具備開發高級零組件之能力,但對於自行車的協同開發計畫卻未能真正落實。 當產品的同質性與市場的共同性愈高,競爭的張力就愈大(Chen, 1996),因此,在公司治理上會讓股東產生疑慮,產生競合的予盾與壓力。 其中,欲加入者必須先認同聯盟宗旨並參加精實管理活動,此外,還需經過進場機制程序審核通過且簽署同意書,成為一般會員;若是榮譽會員,則以協助推動專業輔導單位的企業為主,如中衛發展中心。

巨大美利達

每年的年度大會則配合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的時間舉行,除會員外,也邀請台灣以外的代工客戶、贊助會員以及傳播媒體參與,主要活動包含介紹新進會員、宣布年度方針以及舉行專題研討,除邀請專家學者針對全球自行車產業的趨勢發表演講外,成員間也會分享市場機會與經營訊息。 此外,每季舉辦季代表大會,由成員的高階經營者參加,會議內容包含年度方針的執行、展開與修改,以及對各種經營議題的交流與討論。 以豐田汽車的TPS為運作標竿,A-Team在成立初期希望透過共同學習來實現供應鏈與共創價值的目標,建立「事務局」來統籌會員間事務,並做為A-Team對外的聯絡窗口。 正副會長3年一任,至第五屆(2015~2016年)改為2年一任,歷年會長、副會長及幹部成員請參見表1。

巨大美利達: 新聞

台灣工具機產業中絕大部分的廠商都是中小企業,且多為家族成員共同集資經營,98%工具機廠商的員工數在100人以下,與日本或德國以大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完全相反。 然而,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具有「整機-模組-零配件」協力網絡,在專業分工下形成靈活與快速的供應鏈體系,因此具有彈性生產、快速交貨、產品性價比值高(產品售價約為日本同等級產品的85%)、交易成本低,以及交貨期短的產業特色(江素雲,2015)。 在具體運作上,巨大機械與美利達每半年會聚在一起開會,稱為雙核心會議,其目的在於強化兩家中心廠的關係,並擬定整個A-Team的大方向,以及活動推展、具體成果、改善措施。

巨大美利達

桂盟身為全球金屬鏈條製造龍頭,也是巨大與美利達、愛地雅等整車廠的主要供應鏈,看準電動輔助自行車熱潮興起,各品牌紛紛推出多款e-bike對應市場需求,早已推出電動自行車專用鏈條,以更高的嵌合力、耐磨耗來因應電動輔助自行車的高扭力及高磨耗,今年也將規劃增加更多產能,以因應電動自行車逐年成長的需求。 巨大首季合併營收206.06億元,季增17.6%,年增54.7%,公司因陸續反應原料及運輸成本,單季產品價格約漲價5%~10%,加上去年基期較低,歐美成長超過七成、中國成長超過九成,歐美銷售據點當前庫存已降到兩周,巨大因具有大廠優勢,在採購量以及運輸上具有優勢,有望穩定出貨。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英語:Giant Manufacturing Co. Ltd.,臺證所:9921)是一家總部位於臺中市中部科學園區的跨國自行車製造商,以捷安特(英語:GIANT)為其主要行銷品牌。 1972年由劉金標等人成立,並於1981年創立「捷安特」品牌、2008年設立全球唯一女性單車品牌Liv。 其股票於1994年在臺灣證券交易所上市,2019年台灣品牌價值4.81億美元,名列第六。 美利達表示,通膨走升,對中低階自行車的買氣影響較大,反觀高階運動型自行車及E-bike則維持強勁銷售,尤其是E-bike,歐美市場持續成長,卻因為缺料,訂單無法被滿足。

巨大美利達: 巨大、美利達 2019年營收拉風

台灣素有「自行車王國」美譽,除了巨大、美利達2位老大哥賣力搶進,二輪市場的光陽、gogoro也加入戰局,就連電子業者達方、邑昇等也推出自家E-Bike品牌,3大勢力分進合擊,開啟全新戰局。 台灣為全球第二大自行車零組件出口國,近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健身防疫概念提升,加上休閒運動、綠色環保風潮盛行,歐美政府鼓勵與補助自行車產業措施,帶動自行車買氣及零組件需求,使2021年自行車零組件出口金額成長56.6%,達25.2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至於美利達,雖受缺料與船運不順等因素影響,但在歐美市場對E-bike需求強勁下,美利達2021年前11月營收年增近一成,前三季每股賺進逾一個股本、達10.90元的同期新高。 法人預期,美利達2021年全年在E-bike與高階自行車出貨量成長,加上轉投資SPECIALIZED(SBC)品牌挹注業外獲利,2021年營收及獲利有望續創歷史新高。

巨大美利達

隨著自行車在美國的銷量漸增,加上1980年Schwinn的員工罷工潮,捷安特搖身一變成為Schwinn重要的供應商;其1980年代中期的產量較過去增加至少三分之二,貢獻捷安特75%的外銷量。 巨大集團去年每股大賺15.81元,獲利創下歷年新高紀錄;然而,巨大去年財報也同時揭露,第四季單季營收199億元、年增13.6%,卻因原物料及運輸成本上漲與匯率等不利因素,單季EPS僅2.93元、年減16.5%,遠低於法人預期。 他表示,市府積極推動各行政區運動中心之設置,目前規劃14座,7座已行營運中,美濃居於東高雄區域發展核心,如何串連既有運動設施,以強化整體休憩運動機能服務,讓東高雄的居民享有完善的休閒遊憩空間,一直是推動健康城市的課題。 接著觀察營運活動現金占稅前淨利比率的趨勢,從圖中可以發現雖然巨大每年皆能產生營運活動現金流量,但營運活動現金占稅前淨利比率卻長期低於 100% ,顯示巨大的盈餘品質不佳,獲利無法有效的轉化成現金流量,故從現金流的分析可知巨大的營運效率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巨大美利達 巨大美利達 劉湧昌認為,自行車發明至今約200年,傳統跟電輔車將會並存,自行車不會就此消失。

巨大美利達: 電動自行車成本解析—

美利達六年來營收複合成長率為14%,表現更佳,2012年合併營收已超過200億元,但與巨大還有一段差距。 自行車供應鏈可以粗分為上游與下游,上游就是鏈條、車架、踏板、塵墊、輪胎…..等零件,而下游則是把這些零件組裝起來的成車組裝廠。 整個供鏈鏈中,上市櫃的公司主要有桂盟(5306)、正新(2105)、建大(2106)、巨大(9921)、美利達(9914)、愛地雅等六家廠商,其它公司都未上市櫃。 雖然中國大陸自行車內需市場萎縮,但隨著物聯網及網路平台興起,帶動大陸共享單車經濟模式,2017 年推估中國共享單車需求就可達 2000 萬台,巨大已切入此市場,未來放量將挹注營收。 巨大美利達2023 根據2018年市場研究機構 – PMR 的報告,全球自行車市場預期將會在 2018 巨大美利達2023 至 2026 年之間年複合成長率預估為4.2%,規模預計將會從 550 億美元成長至超過 800 億美元。 亞太地區更被視為這段期間最有潛力的自行車市場,而電動自行車在整個產業當中則一樣會領先市場。

巨大美利達

籌備會公布「自行車永續聯盟」的中文名稱,以及「Bicycling Alliance for Sustainability,簡稱BAS」的英文名稱,並就聯盟成立的宗旨與功能,進行初步討論,確立將於10月下旬舉辦成立大會。 經濟日報每日透過專業記者群,將國內、全球、兩岸、財經、產業、觀點、股市、企管、經營等資訊與分析,匯整成即時、精確與最精闢的內容,為財經業界每日必讀的數位全媒體。 值得注意的是,巨大因展延票期的利空衝擊,13日早盤在市場賣壓出籠下,股價開低一度強鎖跌停。 「我幾年前去歐洲時,拿出名片,就被笑說,我是原始人,現在都用這個了,我不想被歐洲人笑是原始人了。」巨大五十歲生日前夕,董事長杜綉珍接受商周專訪,當我上前交換名片時,只見她點開手機,伸長手,秀出一個QRcode認真的說。 永誠國際投顧分析師汪海華11日於鉅亨網專家觀點中建議,投資人可利用第二季財報去挑出超跌的低檔股票,這些股票剛築底完準備上攻,諸如聚陽(1477)、力鵬(1447)、金寶(2312)、巨大(9921)、美利達...等,短線若有拉回都可以趁機逢低佈局。 捷安特近期多次贊助國際級自行車隊(英語:cycling team),參與大型自行車賽事。

巨大美利達: 電動化勢不可擋,業者樂觀看待

美利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證所:9914)為臺灣自行車設計、製造和銷售的公司,於1972年9月29日由曾鼎煌創建。 以目前約 118 元股價及 2021 年推估的 6.8  元 EPS 計算,Forward P/E 約為 17.4 倍,與連接器同業平均 P/E 差不多。 然研究團隊認為太康精密產品組合的好轉,加上未來電動自行車市場的成長潛力極大,目前的股價並未被高估,投資人可以持續追蹤。 太康精密的產品組合從以前全部做毛利低且較無成長性的低階連接器產品,到現在非 3C 連接器與電動自行車業務的占比提升,除了帶動營收的成長,毛利率從 2016 年的 17.5% 成長至 2021 上半年的 37.1%。 2017 年太康精密即切入電動自行車產業應用,2020 年電動自行車整合規畫業務開始貢獻營收,其中荷蘭電動自行車新創品牌 VanMoof 的獨家組裝訂單就佔 2020 年營收達 13.5%,顯示相關佈局成功。

在地區銷售占比方面則以外銷歐洲市場占46%、北美市場占34%、中國大陸市場占7%。 巨大 2016 年集團合併營收 570.9 億元,年減 5.5% ,主要是因為大陸市場衰退。 以下簡述個子公司狀況:2016年捷安特歐洲子公司成長,主要受惠於運動型電動自行車銷售年增近 5 成;捷安特美國子公司因受到競爭對手高庫存、削價促銷影響,營收微幅減少。 但在2016、2017年的衰退後,巨大一改低靡之勢,營收重新呈現成長趨勢,2018年成長幅度達到 9%。 雖然工具機產業的產值自2000年起逐步攀升,2005年時正處產業榮景(詳見表3),但台灣工具機廠商心中仍有潛在的危機感。 此種危機感主要來自兩個原因:其一,工具機產業長期受景氣波動及國際貿易環境影響,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美國貿易配額及反傾銷政策等,使台灣工具機廠商有居安思危的習慣;其次,中國大陸與南韓工具機業者不斷成長,台灣廠商若不能再進一步提升技術與品質,恐將面臨與中國大陸及南韓業者直接競爭的局面。

巨大美利達: 巨大 揪團組自行車永續聯盟

雖然A-Team在國際展覽會場上持續以A-Team之名共同參展,成功塑造高階產品形象,其成員在品牌塑造的學習上都付出許多心力,A-Team也積極幫助成員企業發展品牌,但始終沒有發展共同品牌或共同行銷的計畫,共同研發更是自始至終都沒有開展。 目前電池市場中,以日韓大廠為主要供應商,台灣成車廠未來能否將成本再降,並且反應在終端售價上呢? 新冠肺炎改變人類選擇交通工具的習慣,加上歐美環保意識不斷抬頭,讓E-Bike(電動輔助自行車)近年呈現爆發成長。 車商預估,2022年歐洲E-Bike銷售量很可能會追上傳統自行車,出現「黃金交叉點」,6年後,全球E-Bike產值更將高達新台幣1.5兆元。

由此看來,自行車業也是屬於高資本支出行業,為了要賺錢,公司仍要持續砸錢投資。 整體來看,美利達的營業費用率維持穩定,而巨大的營業費用率則是有微幅下滑的趨勢,故就費用率來看,自行車產業的表現依舊亮眼。 巨大與美利達的六年毛利率維持穩定,巨大維持在22.5%上下,而美利達則是在15%上下,推測差距主要來自於巨大的零組件自製率較高。

巨大美利達: 產業分析》大摩:自行車需求強 巨大、美利達具吸引力

如今雖採完全委外採購策略,成績卻也相當亮眼,2021年美利達的E-Bike銷售量雖僅占總體的36%,但銷售金額首度超越傳統自行車,達總金額的51%,達成意義非凡的里程碑。 巨大美利達2023 一位市場人士向本刊分析,傳統自行車一輛600多美元,E-Bike則要價超過1,300美元,有些甚至高達2~3,000美元;主要是E-Bike相較傳統自行車多了「三電系統」,也就是電機、電池、電控,三電搭上車架,幾乎占了整車近7成的成本。 讓他信心十足的關鍵,是E-Bike占巨大集團的營收占比明顯逐年提高,2021年為26%,今年預估上升至31%,他希望未來每年都能提高5個百分點,更拍拍胸脯表示,這數字早晚一定會達到50%。

  • 1.巨大要求供應商展延票期45天消息一出,13日產業鏈指標上市櫃企業均告重挫,光是巨大、美利達2家公司單日市值就蒸發逾百億元。
  • 另美利達集團因缺料及出口船運緊張等因素,調整出貨規模,2020年合併營收為270.92億元,年減3.33%,營收略顯保守。
  • 這種不同於常規的車架(frame)設計可以讓整體結構更加扎實;此外,新的設計可以為製程省下些許材料,因此車體可以變得更輕。
  • 巨大(9921)集團在全球各市場對於自行車、電動自行車(e-bike)的強勁需求下,今(26)日公布2020年財報,EPS達13.19元,直逼美利達(9914)的13.36元,雙雄去年獲利均創下歷史新高!
  • 然而,1975年能源危機解除,全球自行車需求降溫,加上美國與加拿大控告台灣自行車業者涉及傾銷,致使台灣許多廠商退出市場,廠商數由100家驟減至40餘家。

隨著疫情升溫,自行車再度成為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的最佳代步工具,由於全球主要自行車市場需求持續強勁,包括巨大、美利達、桂盟、利奇、日馳等整車廠與零組件廠,各個訂單滿手、產能滿載,助攻今年前四月營收表現亮眼,預期首季獲利都將大幅成長,第二季營運續旺可期。 ( 1 )毛利率分析: 獲利分析首先看毛利率,回顧公司介紹的文章中曾提到巨大有三個競爭優勢,其中前兩個分別為品牌及垂直整合能力,另外巨大全球通路數達 1 萬個,年產量可接近 500 萬台,故生產規模龐大也替巨大創造了成本優勢。 若以銷售區域別來看,歐洲為占比最大的銷售市場(占比 37% ),其次為亞洲地區(占比 34% ),第三大則為美洲區域(占比 23% ),巨大在這幾個主要市場的占比相對平均,並無單一市場占比過高的現象。 2000年,美利達的最大代工客戶Schwinn突然宣布破產重整,美利達頓時失去了35%的訂單,還虧損了1,300萬美元的應收帳款。

巨大美利達: 巨大 集團營收挑戰900億元大關

至今有超過 15.5 萬名忠實用戶,銷售至 18 個國家,並在阿姆斯特丹、巴黎、柏林、倫敦、紐約、舊金山、西雅圖、東京等城市設立了品牌專賣店。 與傳統自行車相比,因電動自行車加入了馬達、電池、控制器等零組件,因此對 Gogoro 這類電動機車廠商而言,產品技術相近,可以透過整合晶片、馬達、感應器而做出電動自行車的心臟零件。 明係 (6804-TW) 9 月營收 3.46 億元,創新高,月增 60.68%,年增 2.18 倍,第三季營收 7.79 億元,創新高,季增 6.89%,年增 1.64 倍,前三季營收 21.81 億元,年增 83.8%。 明係表示,9 月營收大幅成長,是因上游零組件供料情形較改善,自行車中高階市場需求強勁。 簡榮坤說,邑昇已投入近一億元研發整車、推廣DOSUN,今年開始車架自主設計,組裝也自己來,將以歐洲為第一站,進軍海外市場,初試啼聲,目前訂單量已上看3,000輛。 疫情尚未平息,加上運動風潮興盛,自行車產業鏈訂單滿手的狀況仍將延續,整車大廠2022年的營收成長幅度,端看缺料問題紓解程度而定。

巨大集團表示,E-bike是巨大重要成長動能之一,前三季自有品牌E-bike營收年成長 37%,連同代工業務,整體E-bike已占集團營收達31%。 歐洲目前是E-bike最大市場,在政府鼓勵騎乘的政策下,巨大預估未來三至五年,歐洲E-bike銷售量將持續增長。 若就自行車產業本身而言,法人指出,2022年自行車產業受疫情因素影響顯著,上半年運價高漲、缺櫃缺料加上中國封控, 供應鏈面臨前所未有的緊張狀況,下游客戶則積極建立庫存,產生重複下訂現象,帶動第3季台灣各大自行車廠、零組件廠營收與獲利創新高的盛況。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