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隆實業9大優點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Ben on October 8, 2020

光隆實業

【波蘭璽品JIS65%羽絨被】原價$15,920、特價$3,980再加送飯店式羽毛枕乙對(限量100組)。 此款是精選波蘭高彈力羽絨球,搭配最適合台灣氣候的JIS65%比例,精洗過程更特別添加防黴/殺菌/除臭功能的OZONE O₃ (臭氧),提供安心加倍的溫暖守護。 臭氧O₃是包圍地球生存環境的守護者,能自然分解成氣體型態,不會造成二次污染,並非藥劑使用,是屬於對環境友善的綠色加工。 光隆去年 12 月貿易部門發生銷貨退回案件,影響單月營收,但僅為單一事件,對今年整體營運與獲利不會造成任何影響。

除了上述兩案外,光隆幕僚長王瑞文表示,已在台中南屯區購入一筆300多坪土地,目前甫拿到建照,未來將興建為住辦大樓,低樓層將為光隆台中辦公室,中、高樓層則將做出售用。 范教授多年來致力傳授家族企業傳承治理之道,他也是光遠薪傳發起人,經常領導團隊為商業家族和企業培育人才與制度,對象包括中港台以及東南亞大中小型華人企業與家族。 光隆股票上市後,掌門人詹正華說服了家族股東們不出售持股,但由於上市後股價半年之間跌了80%,許多家族股東不諒解,後來紛紛套現分家。

光隆實業: 光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博頓旗艦店

重新認知「製造」的價值,針對傳統製造常見的問題如工程不良改善、現場製造管理問題、IE機能及DATA不足、工程分割及整流化不行、物料及倉庫管理問題等,以TPI的思考特色,進而提出有效解決方式。 1999年,在詹正華推動下,光隆公司股票上市,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讓對公司沒有信心的家族股東出售持股、讓經營事業的正華分支得以收購增加持股,導入專業經理人制度,強化公司治理、讓公司更透明化、公開化,有助於吸引人才。 2000年,光隆以股票上市所得資金,進行下游成衣購併,一條龍生產,得以再進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返台後,腦筋動得快的詹發枝發現收購鴨禽羽毛是可以賺錢的生意,於是和夥伴合作,在1950年成立“光隆行”。

詹賀博更表示,今年有機會連續七年成衣事業營收創新高,未來也將維持季季獲利。 光隆表示,近年致力於高毛利的成衣發展,適逢去年戶外機能服巿場回溫商機,讓出貨量爆增,成衣部門去年營收58億元,占比首度過半,也帶動合併毛利率與營益率提升,以去年前3季合併毛利率上揚至16.9%,增加3.3個百分點算,其中約55%即是來自於成衣占比提升的貢獻。 光隆越南整廠新投資計畫有助營收成長,董事會今天並通過,增設一席副董事長由李朝福出任,光隆主管強調,由於李朝福過去在光寶科 (2301-TW)、敦南科技服務,具豐富管理經驗,隨著未來光隆營收成長,可借助李朝福的管理經驗,為光隆帶來更多優勢。 光隆實業2023 光隆實業董事長詹賀博表示,這次與東京西川的合作,顯示出台灣羽絨產業與日本寢具產業的緊密串聯。

光隆實業: 光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另外,詹發枝為了公平對待他未在光隆事業任職的三子,把光隆其中一個工廠和土地分配給了他。 投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手入門要經歷許多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一名股市新手分享「投資星宇航空獲利66%」的心得,他靠這波投資賺入1.3萬元,卻被家人嘲笑「賣太早了」,其他網友則安慰他「有賺錢就不錯了,計較這些只會被套牢」。 星宇航空去年每股虧損3.47元,估算每股淨值只剩3.26元,董事會通過不配發股利,但是消息傳出後,星宇股價連兩天上漲,29日以32.5元開出,一度拉升至34.9元,盤中漲幅逾3%。 投資人嗨喊「可以解套了」,期望可以賣在55元,卻被其他人潑冷水狠酸「果然是好股,值得一套再套」。 力旺(3529)第1季每股稅後純益(EPS)4.2元,略低於預期,第2季恐持續下滑,法人看好下半年營可望恢復營運動能,給...

光隆實業

受惠於成衣表現亮眼,光隆第3季營業淨利3.51億元、年增952.8%,稅後淨利3.7億元、年增3,167.5%,雙創歷史新高,每股純益(EPS)2.78元。 七月初,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宣布,受到聖嬰現象增強影響,人類迎來全球最熱的六月。 過沒多久,六月的警告還言猶在耳,聯合國再度指出,氣候變遷已然失控,七月成為觀測史上最熱的月分,「沸騰時代」正式來臨。

光隆實業: 光隆實業

鴨禽被屠宰後的羽毛,在當時是廢棄物,惡臭難耐,很少有人願意接觸這個底層行當。 詹發枝卻有獨到眼光,憑藉著過人的毅力、真誠、專業與信用,細心耕耘,雖薄利,卻樂此不疲。 光隆實業2023 當時主要的客戶在美國與日本,雖然客戶不願透露,詹發枝慢慢從他們“套出”羽絨在消費市場的應用與價值,憑藉著其勇於冒險且靈活的個性和過往的貿易經歷,很快就摸熟相對封閉的羽絨產業鏈,除了從上游收購到羽毛曬乾處理分類外,還自己設計組裝清洗羽毛和分類的機器。 保瑞藥業董事長盛保熙昨(27)日表示,今年CDMO(委託開發暨生產服務)新訂單、自有產品銷售雙引擎都有新成長,全年營收看... 光隆實業2023 受惠成衣部門營收大幅成長,戶外機能服大廠光隆(8916)去年營收重返百億大關,董事會通過去年財報,全年營收達103億元,年增27.8%;且隨成衣占比逾半,推升合併營業利益及稅後純益同創歷史新高紀錄,每股純益(EPS)達6.54元。

轉型整合元件廠德微(3675)首季儘管進產線調整、營收減少,但單季每股純益仍繳出1.7元成績,優於公司預期,隨著新設備逐... 在分析碧桂園的過去、當前局勢以及可能的未來走向時,不僅需要關注公司內部的財務狀況,還需考慮外部環境、政策因素等多重因素。 「自從虧掉一棟房之後,我變得對人事物隨時都很警惕跟不信任!」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夫妻倆最近要搬家,於是老公就上網找了一家價格很低的搬家公司,不過,她問了公司名並致電詢問後,老闆一直不願意給地址,讓她擔心被騙,不料老公卻覺得她想太多,連媽媽也不挺她。 住宅部分,《住展》雜誌何世昌表示,該案周圍有敦年建設的「敦北南京」危老案,「首都大飯店小巨蛋館」也將朝住宅規劃,即便是在商辦林立的聚落,住宅需求仍在,目前新案每坪落在120~130萬元,高價宅甚至來到150萬元以上,該案未來若能成功整合,應頗具效益。 瑞普萊坊研究部總監黃舒衛表示,該處作為商辦或住宅都頗具優勢,以商辦來說,去年新光人壽以92.8億元標下南京東路五段的中華開發大樓,換算土地單價1229萬元創新高,顯見區域A辦需求強。 光隆實業家族在台不動產布局多有動作,近年包括出售華山商辦「匯泰大樓」和大直豪宅「景泰園」、購入多戶自家關企建案「敦南SOHO」等。

光隆實業: 凌通法說會/總座:下半年訂單能見度低 客戶下單保守

21世紀是劇變的世代,貿易戰、疫情等世界大事件塑造了這個世代的面貌,台商在面臨諸多衝擊的情況下,如何善用先進雲端管理工具,減少管理成本與錯誤,提昇經營績效,將是決勝關鍵。 導入系統後光隆的人事主管也提到,表單簽核數位化後,不僅節省紙張,人事行政速度變快,更重要的算薪水的人力成本約節約70%。 根據100%正確的結果,加上省下來的時間,人力,企業可以拿來做更高價值的事情。 因此企業都會準備文件室來存放,但企業人數越多,或是成立時間越久,需要準備的空間就越大,同時還得避免水患、潮濕、天災、蟲鼠等問題。 例如加班、請假程序,傳統的紙本作業,除了浪費紙張,佔用空間存放之外,最大的浪費在於時間。

  • 戶外機能服及羽絨大廠光隆實業 (8916-TW) 評估,2021 年的家紡及成衣接單狀況將回溫,單季營收及獲利將逐季成長,同時,宜蘭進行的 27 戶透天別墅開發案將在明年第一季完工開賣,若全部完銷入帳,將貢獻約 3200 萬元獲利。
  • 年輕時曾在光寶負責中國工廠生產管理流程的詹賀博,有感科技產業每周都在變革,傳統產業卻二十年如一日,只訴求低勞力成本,「工廠不斷在廉價勞工成本的國家逐水草而居。」他認為傳產應向科技業看齊,才能提升生產效率。
  • 歷經近一甲子的發展,如今光隆在中國內地和臺灣、越南、菲律賓都設立工廠,在日本、韓國有分公司,並且成為行業中唯一的股票上市公司,員工5268人,2020年營收85億元新台幣, 98%營收來自外銷,在全球羽絨原料市占率約8%,是全球第一大羽絨公司。

作為傳產龍頭,面對數位轉型呼聲,光隆實業領導層級也在積極尋求能夠協助他們完整上雲、轉型落地的IT策略夥伴。 過去仰賴一般的經銷廠商購買大量地端授權,但隨著雲端進場,授權和架構設計趨於複雜,期待有專業廠商能以顧問思維協助內部IT完成授權配置最佳化。 訂單能見度已到明年上半年的光隆指出,手中舊有客戶下單量持平,不過,在北美及大洋洲有四~五個新客戶下單,並已陸續試單中。 正華1992年接班後,由於關鍵原料鴨絨都在海外,為了維繫穩定的原料供應,每年大半年都在海外奔波,因其熱情、廣交,負責任感,與客戶及供應鏈合作夥伴的關係良好穩固。

光隆實業: 光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統編: 33111800

光隆今年已經股東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普通股配發3元及特別股2.5元,以8月11日收盤價計,殖利率達6.93%。 光隆自2013年起,已連續8年平均配息在3元以上,平均殖利率逾6%。 家紡及寢具部份,主要接受客戶委託代工為主,主要客戶如Nitori、Ashley Furniture、DECATHLON、東京西川等知名大廠。 光隆 2020 年前三季營收達 72.15 億元、年減 13.8%,毛利率 13.7%、年減 0.5 個百分點,稅後純益 3.32 億元、年減 29.6%,每股純益 2.19 元。 根據光隆的最新股利政策政策,今年將配發普通股現金股利3元與特別股2.5元,已於8月2日除息,光隆普通股現金股利已連續9年維持3元或以上的水準,平均殖利率達6%以上。

轉投資方面,光隆董事長詹正華與光寶(2301)創辦人宋恭源、前致福總經理江國政發起成立金居開發銅箔(8358),以生產及外銷銅箔基板與多層印刷電路板之關鍵原材料電解銅箔為主,於2010年9月27日掛牌上市。 光隆實業2023 詹賀博也提到,品牌近期會以小批量下單,後續再視終端需求決定是否追加訂單,但這種模式反而對光隆有利,主因是光隆產線彈性大,小批量訂單也有相同獲利表現,反而可爭取更多訂單,加上客戶雖然是中小型品牌,但消費者黏著度高,反而相對不受通膨影響。 但危機就是轉機,憑著綠能、電動車、5G、雲端、半導體和優異的製造整合能力,再加上永豐金控、永豐銀行等先行的綠色金融助力,臺灣若將優勢相乘、攜手共好,勢必能將挑戰化為商機,成功升級轉型。 例如,早期紡織業都是靠著貿易配額維生,今年買到美國的額度,就主銷美國,明年換日本,後來2005年全球配額制一取消,所有的紡織廠都措手不及。 因此父親詹正華在1999年推動公司上櫃,首先穩定並集中了詹李家族的股權,並採取專業經理人治理模式,讓詹李家族單純當股東,免除經營權之爭。 兩年過去,光隆逐漸重生,儘管一八年整體獲利若扣掉火災保險受益,表現仍低於一六年高點;但詹賀博篤信能帶領光隆再創佳蹟,就算是眼下中美貿易戰打得火熱,他仍審慎樂觀,看好今年光隆有機會登上成長曲線的高點。

光隆實業: 金融助攻 引導企業客戶加速排碳

光隆也同時進行事業結構的優化,汰除非核心事業,重塑以成衣為主力,以及羽絨原料與家紡為輔的獲利鐵三角,成衣占比將可再上一層樓,進而促使光隆獲利結構更加穩健,本業利潤水平得延續在去年基礎之上。 詹賀博自豪表示,以往越南本廠生產力只有七%(有效生產工時/投入生產工時),去年已經提升到五五%。 「像我們出貨給客戶Marmot(全球十大頂級奢侈戶外運動品牌)的時間,接單到出貨原本是一八四天,現在則是一五一天。」詹賀博說。 光隆實業(8916)由羽絨廠成功轉型為成衣廠的效益開始浮現,董事長詹賀博21日在法說會上表示,成衣業務接單穩定,第四季營收仍可出現雙位數成長,營收占比重有機會挑戰6成,預期光隆第四季合併營收將優於去年同期,全年合併營收可望挑戰新高。 光隆精密-KY(4581)(4581)上半年營收獲利創新高,7月起歐美與中國大陸商用車需求顯著提昇,預期下半年表現持續樂觀,其中,大陸市場7月的出貨量顯著提升,對公司營運有加分作用。 光隆精密表示,下半年歐美客戶量產單需求依然強勁,新件訂單持續放量,另中國大陸商用車出貨自7月起已有顯著提升,尤其在環保政策推動下,有助於天然氣重卡商用車銷量,2023年下半年營收持續穩定成長,今年全年營收雙位數成長可期。

他說,機能性寢具在台灣還沒普及,因此有一定的市場潛力,他認為台灣有經濟實力,相信光隆有機會創造這部分的市場規模。 往下游家紡製品與成衣發展的垂直整合,是詹賀博擴大光隆營運規模的第二步。 其實光隆做成衣OEM的歷史已有30多年,但成衣部門長期處於虧損,詹賀博接掌後積極踏上改革之路,以自己在科技產業習得的生產管理經驗,導入「全面生產革新(Total Production Innovation)」。

光隆實業: 日本人見台灣馬路疑惑「鋪平很難嗎?」 網譏諷:選舉的藝術

營造業屬於較傳統的產業,日常作業也較多紙本、人工管理的流程,為了迎向數位轉型,公司開始評估團隊協作工具及平台。 成功上雲後,光隆實業約可省下30%IT預算,提撥出來強化資安架構,除了把預算花在刀口上,人力運用也更加符合效率、更加專業化,滿足企業在數位化轉型的基礎條件。 為擴充產能,詹賀博表示,將在越南自有工廠擴充十條產線,並爭取協力代工廠再增15~20條產線加入生產;另外,也正規劃在印尼透過策略聯盟或購併的方式建立新的生產基地。 此外,戶外服飾普及率仍處低點,潛在成長空間相當巨大,光隆看好戶外服飾將成為未來服裝領域的下一個焦點。

光隆實業

「三年前,光隆剛走過半世紀,我希望能看到光隆的100歲!」在詹賀博操盤下,想必未來家族的光榮史,應能未完待續。 這又給了他一大刺激,意識到凝聚家族共識的重要,於是他著手成立「家族辦公室」,已開始準備未來的傳承規畫。 光隆實業 詹賀博透露,他還在科技業上班時,早就打算好要回家工作了,因此,在建興電子每年配發豐厚的股利時,他就默默轉買當時家族成員看不上眼的光隆股票。

光隆實業: 轉型成功 光隆今年獲利戰高

最新實價揭露,南京東路四段5層公寓以總價3.06億元成交,建物每坪148萬元,若單看土地價值,每坪高達624萬元。 中國大陸市場向來是汽車相關產業相當重視的環節,內需市場遲遲未見提升,受到各行業的重視,7月的出貨量顯著提升,對產業的意義重大。 公司羽絨原料來源,除了中國大陸,還包括歐洲、冰島等原料供應源,故不受中國禽流感導致的原料波動影響,並且還受惠於轉單效益。 成衣方面,從早期生產羽絨衣、樹酯棉夾克單元產品,一路發展至今日的多元產品 - 單板滑雪衣(snowboard wear)、滑雪衣、登山外套、無縫防風防雨外套、腳踏車裝、運動套裝、牛仔褲、休閒外套及褲子等。 這時,光隆在一七年新成立、由十個工程師組成的「製造科技部」就發揮作用,在越南廠停工期間,把既有在越南的樣品製作、排版、裁切等作業,一併透過雲端系統上傳,並啟動位於宜蘭的樣品室接手,兩地的樣品室快速交接工作,才沒有耽誤樣品的交期。

光隆實業

戶外機能服與家紡大廠光隆實業(8916)今上半年在業外進補的挹注下,上半年稅後純益2.6億元,較去年成長27.7%,EPS達1.98元,也同步成長77%。 家居紡織製品方面,佔整體紡織市場(含服裝)的金額達30%,在日本更高達40%,對於經濟高度成長的新興國家而言,家居紡織是不可忽視的市場。 光隆實業2023 羽絨類寢具方面,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和東歐等國家,有著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公司約97%營收來自外銷,項目包括羽絨原料、寢具和成衣等,其中在全球羽絨原料市占率約12%,亦為台彎羽絨進口佔比最大公司,年產量達1萬多噸。 「誰主導了明日的關鍵技術,誰就可以掌握全球巿場!」6月26日,台灣羽絨大廠光隆實業舉行宜蘭開發中心的動土典禮,今年42歲的董事長詹賀博,鏟下第一坯土,豪氣地訴出了他的格局。 為了管理更細膩,詹賀博導入智能生產,在產線上裝置偵測機,將產能數據上傳雲端。

光隆實業: 光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登記或商業登記日誌

在戶外運動風潮興起下,根據Euromonitor所公布的數據,全球戶外服飾到2026年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為6.4%,較疫情發生前2007至2019年的3.7%大幅上升。 二代長子分家後,1945年生的次子詹正華受父親詹發枝之命,接手他所創光隆事業。 詹正華擁有臺北醫學院學歷,高中時期就開始在公司幫忙,大學畢業後原本要去美國開創投資事業,但那時光隆公司剛成立,百事待舉,他受父命去印尼打理另一個公司業務,因此放棄了去美國的想法,駐留印尼數年。 專家表示,今年初就有商旅卡位陸客觀光潮,以月租金110萬元出租,成上半年最高租金王,摩鐵使用面積大,也有望吸引旅宿業者接手承接。 上市櫃羽絨大廠「光隆實業」以3.06億元買下南京東路四段5層公寓,土地單價高達624萬元。

光隆實業

另,光隆位於中壢區過嶺路的自有廠區,分為一廠與二廠,近年為提升廠區使用坪效,已將現有產線陸續集中於二廠,而將原來使用的一廠規劃轉型為倉儲物流型態出租。 光隆指出,目前中壢一廠已經清空,正與特定對象洽談中,有望於今年底簽訂,明年首季開始貢獻租金收益,估計每年可挹注EPS約0.15至0.16元間。 光隆指出,明年將推出的台北巿中山區精華地段微型建案,是於2019年取得,原計劃作為旗下自有品牌部門的營運總部,後因營運策略調整而需求改變,為使資產效益極大化,故轉而推出微型建案。 本案座落於西區門戶計劃,緊鄰華山文藝特區及三創園區,生活機能條件佳,下樓即可漫遊萬坪綠帶,周邊生活環境舒適幽靜,兼具交通便利,相當受高資產族群購屋的喜愛。 回顧這段歷史,詹正華曾說“1999年推動公司股票上市,除了吸引人才,促進資金流動的便利外,詹氏家族是否退出經營,也是選項之一。 ”當時他的兩個兒子還是學生,他們的能力和接班意願如何,自己還能撐多久,專業經理人能否勝任交托?

光隆實業: 金像電登頂 AI黑翻紅 金融喘口氣 21檔笑

台灣因氣候四季分明,以往羽絨衣市場只有半年榮景,曾有黑心同業拿冬季財報,吸引加盟商。 李雲霓坦言:「我們有賺錢,但利潤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高,賣羽絨衣需要專業,別人拿積蓄出來開店,我若不能保證讓對方賺錢,寧可不開放加盟。」即使已締造36年穩賺不賠戰績,兩人仍堅持獨資開設直營店。 山頂鳥創辦人李雲霓出生羽毛世家,是家中唯一的千金,上有一位哥哥、下有三位弟弟,父親李茂交白手起家創立樹東成衣廠、伯父詹發枝是光隆實業創辦人,在五○年代,兩家公司皆為全台排名前50大企業。

  • 董事會也決議,配發現金股利4元,若以光隆今日收盤價54.8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達7.29%;特別股股息則維持往常水平,每股配發2.5元。
  • 栽培下一代,亦沒第一時間就叫小孩回家,同樣鼓勵他到最夯的科技業歷練。
  • 光隆策略長徐立亭表示,光隆今年、明年有望增加4到5個新客戶,主要來自同業轉單或品牌開發新產品線等,當中部分客戶已經進行試單,其他客戶預計最快今年底下單,有望為光隆營收帶來數字樂觀的挹注,目前訂單能見度已可看到明年上半年。
  • 詹發枝卻有獨到眼光,憑藉著過人的毅力、真誠、專業與信用,細心耕耘,雖薄利,卻樂此不疲。
  • 但危機就是轉機,憑著綠能、電動車、5G、雲端、半導體和優異的製造整合能力,再加上永豐金控、永豐銀行等先行的綠色金融助力,臺灣若將優勢相乘、攜手共好,勢必能將挑戰化為商機,成功升級轉型。
  • 上半年營收40.86億元,年減3.6%;毛利率14.3%,年減0.5個百分點;營利率4.%,年減 2.2個百分點;稅後純益2.6億元,年增27.7%,每股純益1.98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