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7大著數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Jack on November 26, 2020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趙家緯提醒,目前電動車電池以鋰電池為主,開採、製造與廢棄過程如無法妥善,也會導致污染。 工研院研發中鋁離子電池如能有突破的話,可望減少相關問題。 根據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縮寫為 IEA)的數據,全球電動車市場在 2021 年共售出 660 萬輛,相較 2020 年成長翻倍,創下新紀錄。

”點擊查看商品詳情後,記者注意到,該産品是由浙江省發貨,供應商品的店家是“一諾爆款供應鏈”,點擊連結進入該店舖,發現該商家標注該款“開門提示器”已售2524件,店內還有數百種其他商品。 對企業而言,2030年是一個積極但可實現的低碳轉型目標年。 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的 EV100計畫(100%使用電動車的倡議)目前已有92家企業加入,其中不乏如HP、IKEA、聯合利華、台達電等大型跨國企業,承諾購買電動汽車並安裝電動充電設施。 EV100的目標為「使電動運具成為2030年的新常態」。 反過來看,《Verge》的報導主要是正面消息,內容指出,美國的燃煤發電的確有比例下降的趨勢,2007年,燃煤發電占美國48%,不過到了2015年,已經剩下33%。 綠能、低碳、零油耗,似乎開著電動車就彷彿對地球有著重大回饋,在全球暖化的當下,汽車大廠無不以這些賣點作為宣傳,期待駕駛也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電動車不見得比較環保!比傳統車更汙染、甚至損害人體⋯⋯專家點破 3 關鍵

而正午剛好是再生能源發威時段,這時候不怕電力供應不足,但日落之後便有缺電的可能性,這時若導入「車輛到電網」(vehicle to grid, V2G)技術,車主們幫忙讓電動車電池裡的電灌回電網或家戶,便可穩定電網運作。 從這篇研究的數據來看,製造電動汽車的過程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其實要比製造類似的燃油車多(60~70%)。 在製造過程中,生產一輛 Model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2023 3 會產生約 12.3 噸的溫室氣體,而 RAV4 只有 7.5 噸。 這是因為在電池模組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屬,多種金屬的加工過程,創造了比燃油車多 65% 的碳排放。 雖然電動車確實能改善城市裡的碳排放量,不過以整個生命週期來說,由於台灣目前的能源結構仍以燃煤發電為主,因此電動車的減碳效益,並沒有其他使用低碳再生能源的國家來的明顯,想要充分發揮電動車的價值,還是需要確實推行綠色能源。 想想看,美國知名廠牌特斯拉的S 型電動車款所使用的電池,光電池本身就占全車重量的25%(電池價格也至少占全車的三分之一),重達544公斤,是雷諾汽車Clio的一半重量。

而擁有全世界最大汽車品牌豐田的日本,終於在2020年12月提出計畫於2035年禁售燃油車。 依照環保署委外報告「107年移動污染源排放總量推估及管制措施研擬專案工作計畫」,雖然七期燃油機車的各項「污染值」較四期燃油機車低,但七期燃油機車出廠的一氧化碳(CO)、碳氧化物(NOx)、揮發性有機物指標(NMHC)、二氧化碳(CO2)都較電動機車高出數倍。 作為全球首座獲得ICF完整認證的智慧城市,新北市將不斷努力,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促進數位化轉型,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讓市民充滿光榮感,讓新北成為與國際接軌的首善城市,為全球城市發展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經驗和寶貴的智慧結晶,侯友宜市長念茲在茲,轉動智慧城市之鑰。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議題介紹

要讓電動車跑起來,最基本的三要素 L:電池、電機和電控缺一不可;而電池和電機,核心材料就是「稀土」(tombarthite)。 而釹、釤、鐠、鏑等這些元素,更是當代永久磁鐵的主要原物料;其中,釹鐵硼由於磁性最高,更是電動車「電機」元素中的重點。 當然,目前電動車常見的「三元材料電池」(把鎳鹽、鈷鹽、錳鹽按不同比例調整,故稱為三元),同樣也需加入不同的稀土元素,方能使電池更穩定。 特斯拉電動車第一代就是用感應式馬達,沒有用到永久磁鐵,但是耗電續航就會產生技術屏障(當然你可以說這是電池技術和馬達研發還不夠成熟),但是即便規避了永久磁鐵也會使用到電池材料,電池蕊芯現有技術還是用稀有金屬和貴金屬為主,幾乎無法替代。 特斯拉現在為了續航,把後來出場的電動車馬達一律改成永磁式的。

  • 而是希望藉此從更多面向,和讀者一同探討那些電動車可能被我們所忽略的「潛在成本」,並促成更多改進方案而已。
  • 記者調查發現,平臺上的短視頻“隱形種草”的方式層出不窮,很多均未標注“廣告”,有的視頻蹭熱點,譬如剪輯熱播電影《封神第一部》推薦書籍《封神演義》、觀影券等;有的視頻“蹭”明星,通過剪輯明星影像,推薦同款服飾、配飾等商品。
  • 考量到電池製造、車輛生產以及能源消耗,一起來看看華爾街日報對電動車碳排放的全面分析。

若是我們研究太陽能加熱板,影響則更加嚴重:每100萬瓦時,可消耗多達3500公升的水,比燃煤電廠所需的水還多50%。 同樣造成問題的是,太陽能發電站最常位於乾旱地帶,當地的水資源原本已相當稀少。 英國氣候變化委員會比較燃油車、氫能車與電動車的能源轉換效率──愈少能量流失,代表效率愈高。 駕駛一輛燃油車,「挨貴油」所購買的能源,原來只有 30% 用作啟動車輛;反之駕駛一輛電動車,能源的 86% 能用以驅動汽車(氫能車的效率則約 41%-44%)。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全球汽車業減排現況

由於過去二十年裡,內華達州幾乎淘汰了所有以煤炭為基礎的發電廠,平均電力碳排係數本就比美國其他區域還低30%,再加上Tesla之前規劃於該廠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屋頂太陽能系統,並與儲能系統相結合,算下來,裡面的供電幾乎可以達到自給自足。 IEA的《全球電動車展望》統計2019年全球在路上跑的電動車,一天讓世界避免使用60萬桶石油產品;從溫室氣體排放來看,淨排放量大約減少5千3百萬噸二氧化碳,比同樣里程的汽油車少排一半的溫室氣體。 總體來說,現階段電動車在部分國家裡,排碳未必比燃油車少,但當各國在電力生產上的調整,愈來愈符合國際氣候目標,讓排碳係數更低,電動車就更環保。 其實也不只是特斯拉,各家車廠其實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回收電池,創造二次利用的機會,趁機還可以壓低成本,不只對環境有幫助,對自身企業也是有利的。 換句話說,除了印度、波蘭等燃煤發電占比七成以上的國家,全球多數國家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都有減碳效益。 謝和霖認為,減少污染不應只是推電動車,而是採多模式搭配。

如同太陽能與風力,原料開採、貿易、生產、加工製造、物流、目的地組裝、長期的維護等,每個環節都可能是碳排放居高不下的元兇。 不過,畢竟太陽能和風力還可以自行「產能」,只要產出大於排放,勉強算他們「碳中和」好了,至於電動車,是本文想來研究一下的題目。 你以為是車禍現場,其實是汽車開門提示器廣告;你以為是健身課程,其實是健身器材廣告;你以為是消費測評,其實是商品推薦廣告……如今,在短視頻平臺上,各種探店、測評視頻層出不窮,讓人分不清到底是真體驗還是打廣告。 《網際網路廣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于2023年5月1日正式生效,明確規定對通過知識介紹、體驗分享、消費測評等形式推銷商品或者服務,並附加購物連結等購買方式的,應當顯著標明“廣告”。 近日,《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仍有大量短視頻還在“隱形種草”。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電動車補助

車廠Audi也與材料技術專家合作,研究鈷、鎳和銅等電池原料的回收率及回收方式,結果顯示95%以上的電池元件可以回收再利用。 因此,Audi針對旗下Audi e-tron、A3 e-tron及Q7 e-tron電動車電池啟動了回收再利用計畫,首先將回收的電池檢視整理後運用在自家工廠內的作業車上,達到資源重新使用的目的。 除此之外,Audi也進一步與比利時材料技術及回收集團Umicore合作,嘗試在電池生命週期結束時,將廢舊電池中的貴重金屬加以回收,進一步回到新電池製造循環中重複使用。 根據IEA的報告,在一些排碳係數非常低的國家,像是挪威和冰島,因為大量採取再生能源,使得電動車的WTW計算上甚至可以達到接近「零」排放。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也表示,鋰電池壽命太短,國內處理能力不足,而且使用過後只能做其他用途,就現有技術來看,鋰電池並不是最好的選項。 他建議採氫燃料電池,使用壽命更長,氫氣也沒有供應與安全問題。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而挪威及英國則分別訂下 2025 及 2030 年更進取的禁售燃油車時間表。 目前電動車內還未安裝任何汽油車沒有的安全措施,所以大致上來說,耐撞度應該是沒有差別的。 2020年全台賣出6000多輛電動車,許多車主想要買電動車的原因,經常是跟「科技感」有關。 「環保」也是部份車主會選擇電動車的原因之一,,因在意環境議題,希望給後代子孫較好的空氣,所以選擇購買電動車,另外也有以「經濟」考量換電動車的車主,雖然初始投入金額較高,但若把電動車當作每天代步工具,或是用作營業車,省下的油錢也相當驚人。 另外生命週期排放的計算範圍比WTW排放還來得廣,這個評估方法將採購、材料整合、使用以及報廢階段等,全都考量進去,因此排放量的數字會比較大。 趁著新的一年,將家中的老舊機車換新,改成碳排放量低的電動車,也是愛護地球的方法之一。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電動車真的環保嗎?電動車VS燃油車優缺點,加碼2021年電動車補助辦法

而環保署2021年的電動車汰舊換新補助和2020年有些不同,補助金額有小幅下降,不過車齡7年以上的老舊車型,報廢後也可以獲得報廢獎勵金,在申請時也可以特別注意一下。 受測者普遍認為電動車價格比汽油車貴,且純電動車比油電混合車高。 另一方面,各有約 20% 的受測者認為電動車代表「時尚」與「新貴階級」,而純電車的認知比例又略高於油電混合車。 覺得油電混合車「務實」的比例為 21%,大幅高於純電動車的 8.3%。 有意思的是,一個針對美國不同州與郡的電動車減碳研究發現,在某些州,插電式油電混合車減碳效益比純電動車還要好。

甚至,車廠們更前仆後繼地投入替代能源車款的研發,除了為有朝一日面臨石油匱乏的未來做準備外,更期望能降低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與其他汙染物的排放,換來一個更潔淨的未來。 於是,電動車 (EV) 、氫燃料電池 (FCV) 等車款成為現今多數車廠關注的焦點,而陸續推出上市的電動車產品,更被視為是解決交通工具污染的關鍵。 不過,很多時候我們在談的環保,我們不能僅是從最表面的地方,看待是否減少了對環境的傷害,不過,電動車以最終呈現的效果來看,好像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但其他衍伸出來的議題,似乎就沒那麼「環保」了。 當然,我們仍然鼓勵大家開電動車,畢竟政策推廣,且國際趨勢使然,再說了,或許有朝一日,技術發展也能克服電池的問題,那長遠來看,電動車還是很有優勢的。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燃油車

但是相對的,就整個生命週期而言,電動車具有很實際的優點。 由於電動車不需要汽油,碳排放量因此較低:從工廠產製出來以後、上路行駛、最終到報廢場,共排放32噸碳,而傳統汽車的碳排放量則是將近2倍。 不過要注意的是,當年進行研究時,電動車的電池僅擁有120公里的續航力。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論者質疑「電動車只是將污染轉移到電廠」,這樣的推論忽略了「能源轉換效率」》這篇文章,就引述了美國 2018 年能源局的研究報告,當中指出電動車的能源轉換率,在最理想的情況下可達 77% - 82%──而燃油車僅有 30%。 同時這些比較而來的差距,也可能是由多個變量引起的──因此如果要更接近事實,就不能只限定於單變量分析(univariate analysis)。 從 2020 的數據來看,台灣總發電為 5,268 萬瓩,其中火力佔 74.6%、水力佔 8.9%、核能佔 8.6%、非水利之再生能源佔 8.0%。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電動車不排碳?電池製造比較環保?一篇解析:為何台灣人需要更關心電動車

雖然如此,總結果仍是電動車占上風:一輛電動車在整個生命週期裡產生的碳排放量,是一輛汽油燃料車的四分之三。 第二位掃興者是皮特森(John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2023 Petersen),他是長期在電池產業工作的美國德州律師。 皮特森從各個角度分析數據、參閱諸多學術文獻與自己進行研究後,獲得了一個結論。

  • 在電池放電的過程中,負極的電子通過導線跑到電池外面做功去了,而負極的鋰就變成了失去電子的鋰離子,鋰離子在電池內部的電解液裡往正極漂,然後被正極接住。
  • 最後講一下拆解、回收的部分,先不說其他什麼沙發、車殼那些傳統車子本來就有在做的部分,我們一樣聚焦在電池,現在主流的電動車電池多為三元電池,正極材料包含鋰、鈷、鎳、錳或鋁等金屬,如果隨意拋棄會造成環境危害。
  • 上圖是汽油車PM2.5的影響範圍,市中心因為車輛最多、空汙最糟,橘紅色大多集中於鬧區;下圖是電動車PM2.5之影響範圍,雖然市中心的紅色空汙警界已經消失了,但因為發電廠供電所引起的汙染,卻比汽油車汙染範圍更劇。
  • 而電池製造過程中排放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是組裝所需要的電力,如果電力結構能夠被去碳化,便能降低電池的碳足跡。
  • 現任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智庫組組長,為台達ESG實踐提供執行支援及智庫研究基礎。
  • 5個小時後,博主檢查測試結果,稱“測評做到現在,真的沒見過效果這麼立桿見影的産品”“感覺這效果好過頭了”“要強烈推薦”。

總結來看,若要降低整體空氣污染量,不僅要從工業來源下手,更應加強管制交通污染源,正視機車這個主要的污染源。 未來的美好可以預見,新北市懷抱著共榮共好的信念,累積並投入智慧城市規劃與發展,除了向國際展現更多智慧城市成果,也樂意攜手各個城市以及偏鄉合力勾勒發展藍圖,積極為建構全人類繁榮、永續的宜居生活願景努力不懈。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2023 智慧防疫是新北在疫情期間的最佳智慧幫手,在全臺COVID-19三級警戒,侯友宜市長為提高疫苗施打的覆蓋率,對抗嚴峻的疫情,提前在中央疫苗預約系統實施前,規劃好預約管理系統。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無人計程車Waymo持續擴張 美國德州奧斯汀成第四個城市

曾有媒體做過的調查顯示,超過73%的人認為純電動車存在電磁輻射,而這些人裡面又有超過半數的人認為這種電磁輻射可能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不過有人以輻射檢測儀實測發現,電動車產生的輻射程度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家電類似,甚至比某些家電的輻射值還低。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2023 以Tesla的Giga工廠為例,該廠位於美國內華達州,是Model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3電動車電池的主要產房。

此外,趙家緯也表示,電池的碳足跡僅佔電動汽車整個生命週期的碳足跡20%,並不會因為加上電池就讓電動汽車碳足跡衝高很多。 根據環保署的定義,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指的是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在碳排部分,燃油機車的總排碳量佔台灣排碳量雖然只有2%左右,但據2018年交通部門運具排放清冊資料,2015~2018年機車的碳排量就增加40逾萬噸,為增加最多的交通運具。 侯友宜市長帶領新北市府團隊秉持著以「以民為天」精神,落實「簡政便民」、「行動治理」、「智能城市」三大施政方針,共同規劃智慧城市未來發展,具體實踐,贏得舉世看見新北市發展智慧城市的決心和行動。 「全球首座完整認證的智慧城市,就是新北!」新北市榮獲ICF國際組織智慧城市論壇頒發智慧城市,市府代表團於6月21日出席於加拿大舉行的合作備忘錄交換儀式,宣布2024年承接論壇活動,屆時將有多國智慧城市入圍者齊聚新北市,提升新北市全球知名度。 而在今年 6 月底,歐盟各國政府達成協議,宣佈 2035 年停止銷售新的燃油車,雖然期限仍未足以幫助控制全球升溫在 1.5°C 以內,仍算是汽車業減碳里程碑。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緊縮政策更促使全球最大的OEM廠商選擇了投資電動車,而非傳統燃油引擎車。 2020年末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宣布加快其電動車的投資,比2020年初宣布的最初計畫增加了70億美元。 去年2月,由荷蘭拉德堡德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等跨國研究團隊提出一份最新研究,台灣電動汽車每公里的碳足跡比燃油汽車少3成左右。 台灣正致力於發展再生能源,若能提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到2030年時,兩者每公里碳足跡可差50%以上。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而若以「容量低於 85%」作為替換電池的標準,則電動車大約每 6 年半就需要更換電池;反觀燃油車的動力機組壽命,基本上可以超過 15 年。 但再生能源發電量要達到 20% 以上的規模時,勢必需要讓一些傳統的燃氣複循環機組「解聯」;然而再生能源終究是「靠天吃飯」(根據經濟部現行規劃,將以太陽能、離岸風電為主),不可能全年 365 天、每天 24 小時維持穩定的電力供應。 目前的解法,是啟用更多的複循環機組,配合再生能源的發電狀況,頻繁地解聯降載、併聯升載,或長時間持續低載運轉──這樣反而更不環保。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深度低碳沙龍活動】「電動車-未來交通新趨勢」

以中國所產的電池為例,組裝過程中有超過80%的排放來自用於天然氣;如果這些電力來源是再生能源,電池的溫室氣體足跡可以再減少29%。 《CNBC》指出,電動車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高於傳統汽車,是因為製造電池的過程,包含使用鋰、鈷、鎳等金屬礦物原料的生產工廠及運輸過程,都屬於能源密集產業。 從原物料開採、電池生產、電動車製造,再到道路行駛及電力儲存,每一個環節都有可以降低碳排放的空間。 《紐約時報》指出,電動車是否環保,很大程度取決於它們的充電及電池製造方式。 《數字裡的真相》指出,生產電動車時對環境所產生的衝擊,甚至比傳統汽車還更多。 根據理特管理顧問公司(Arthur D. Little)的報告,製造電動車的過程會大量使用重金屬原物料。

據車輛耗能研究網站及內部資料研究,1公升汽油可讓七期燃油機車平均行駛約38公里;1公升汽油轉換的電能,經過燃燒發電、電網配送、電池充電後,能使電動機車行駛約85公里。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而歸納目前大多數人質疑電動車並不環保、低碳的原因,主要還是集中於電動車如果用的是化石燃料所產生的電力,排碳量便不見得比燃油車還低。 確實在電動車的整個生命週期裡,最大的碳排放源來自於行駛上的用電,而發電結構是仰賴化石燃料、還是以再生能源為主,會決定電動車是否比燃油車還低碳,不同地區會得到不一樣的結果,排碳量也不一樣。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電動車和燃油車比較

IEA的報告也指出,電動車的能源效率是傳統內燃機車輛的三到五倍。 最後不只是車廠,國內外都有許多在研究金屬回收的企業,國內像是康普、美琪瑪。 電動車真的比較環保嗎 這些廠商都會與多家企業合作,像是 KIA、Toyota ,協助他們把廢舊電池做二次利用,不論是重新生產程新的電動車電池,或者把他們改成儲能設備使用,都是對環境相當有幫助的做法。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行車安全是消費者關注點,8月初,記者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一個名為“我是九頭鳥asnl”的短視頻賬號內有許多視頻,其中有6個“開門殺”車禍現場視頻,每個畫面都是汽車開門時正好碰上飛馳而來的電動自行車,導致車禍發生,車禍慘況觸目驚心。 ”“慌”等提示字樣,的確讓人感受到“開門殺”動作的危害性。 重點是,最好的減碳方法還是少開車,也不用特別為了節能而直接換成電動車,而是把汽油車物盡其用,真正要換車的話再挑電動車也不遲。 以圖為例,若以亞特蘭大(Atlanta)做汽油車與電動車比較的中心點,PM2.5懸浮微粒的範圍影響差距甚大。

反觀台灣雖曾2017年時提出將於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2040年禁售燃油汽車,但是目前這項政策卻遭政府暫緩實施。 已邁向非核家園及再生能源的台灣,卻對低碳汽機車的政策躊躇不前,顯見其中罩門不小。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示,車體的身命週期來看,電動機車與燃油機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至於電池部分,電池金屬開採過程及製作電池過程會有碳排,但拉長機車的生命週期來比較,電動機車的碳排與污染仍低於燃油機車。 關於電動車環保數據,國際綠能運輸理事會評估各車種連同生產及棄置整個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指出一架中型電動車可比燃油車減少 37%-69% 排放(按地區有所差異);若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更可節省達 81% 溫室氣體排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