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德集團旗下公司2023詳細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Eric on April 27, 2022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他一方面擔心晟德過去轉投資的幾家公司市值縮水,無法達成目標;另一方面也接觸到許多好的投資與併購標的,在他心目中被視為「墜落天使」,促使他將成立一個天使基金,由晟德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募資規模約20億至30億元。 國光生技為台灣第一家專業疫苗研發生產公司,具備疫苗與生物製劑從研發到生產全程自製能力,也是全台唯一通過美國和歐盟認證的流感疫苗廠。 林榮錦強調,台灣的傳統抗體藥物已經落後其他國家 15 年,希望永昕能在 2025 年成為跨傳統生物藥、異體細胞治療、ADC(抗體偶聯藥物)藥物及基因治療等全方位新技術領域的世界級 CDMO 公司。 過去永昕曾投入開發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龐大的研發費用導致連年虧損,林榮錦因此決定將公司資源集中於永昕最具競爭力的 CDMO 業務,大幅擴充產能以搶進全球蓬勃發展的生物藥市場,並將開發中的生物相似藥產品出售給歐洲老藥廠,除了有 1,650 萬美元入帳,還可大幅減少現金支出。

晟德今日公布今年前三季財報,第3季因轉投資公司股價波動,認列金融評價損失,致單季每股淨損1.84元,累計前三季每股盈餘0.15元。 晟德的本業水劑業務方面,第3季營收1.72億元,年增96%,累計前三季營收5.29億元,年增40%。 林榮錦雖然辭去董座,但是他及家族仍持有晟德四成股權,是第一大股東,未來也有機會重回晟德擔任董座,透過長期核心幹部王素琦協助,林榮錦仍將是晟德集團發展的主導者。 據了解,林榮錦卸下董座後,下周將前往美國考察轉投資益安的三家子公司,接著也將前往中國大陸另一家轉投資公司東曜實地考察;最後他要花較長的時間到荷蘭,實地了解另一家轉投資公司澳優乳業在當地的生產基地。 Anya Biopharm核心技術為口服胜肽平台MIRA/JE® ,致力於解決胜肽藥物經口服後因正常消化作用而導致進入人體循環的比例過低、藥效不佳、難以成藥的問題。 免疫功坊以獨特的 T-E 藥物技術平台來開發一系列新藥,首批候選藥物用以治療數種癌症、糖尿病、肥胖症、脂肪肝以及病理性血栓。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投資人關係

【台北訊】在精準醫療趨勢之下,全球生技大廠紛紛搶占融合標靶治療與化療作用原理,有「魔法子彈」之稱的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簡稱ADC)之抗癌新藥高地,晟德集團總裁林榮錦指出:「晟德攜手永昕生醫讓建誼生技轉骨,建立一站式ADC CDMO服務,打國際盃!」。 晟德(4123.TWO)與永昕生醫(4726.TWO)自2023年起聯手入股建誼生技,持股比例接近四成,進行產業價值鏈再定位後,由永昕負責抗體的設計與GMP生產並提供ADC藥物的設計,建誼則專注於小分子化學合成藥物的設計與ADC的GMP生產。 在積極調整營運結構下,林榮錦認為,ADC為極具高門檻且有未來性的事業,永昕與建誼合作,建構核心價值、強化ADC小分子設計能力,服務早期ADC新藥開發公司,善用建誼小分子設計與開發能力及引進創新平台技術,將創造非凡綜效。 晟德集團(4123)近年來積極布局生技產業投資,2022年起陸續整併旗下投資公司,華麗轉型為台灣最專業生技投控,不同於一般金融投資控股公司,晟德以策略投資為主,以核心發展事業為主軸,縱向布局產業上中下游,並同時橫向擴張事業版圖。 投資標的選擇上以高技術、高門檻、高知識壁壘為原則,在追求創新的同時,晟德也極為注重轉投資公司之自有現金流,不盲目追求本夢比,以紮實基礎,築夢踏實。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晟德集團總裁林榮錦表示,無論是資金或資源,台灣生技產業都無法與國際級大藥廠拚比,但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人才與技術,極有潛力在利基市場創造世界前三的獨角獸企業,晟德也以此為目標,積極推動2025年獨角獸計畫,將核心事業推向世界舞台。 截至2023年第一季,晟德股權投資已超過222億新台幣,占總資產80%以上,未來將會持續透過併購或引進策略投資人等方式,進一步強化核心事業的競爭力與擴張。 林榮錦表示,台灣藥廠要與國際競爭,勢必透過投資或併購來擴大規模和提升能力,晟德轉型為「專業生技投控」後,將持續尋找國內外優質的投資標的。 晟德以台灣最專業的內服液劑藥廠晟德水劑為基石,致力集結亞太資源與經驗,輔佐深具潛力的生技/大健康公司躍上國際舞台。 晟德投資範圍包含新藥開發、生物藥與疫苗生產製造、大健康產業、細胞治療與創新醫材及AI醫療等多元領域,旗下育成之企業包含益安生醫(6499.TW)、順天醫藥生技(6535.TW)、永昕生物醫藥(4726.TW)、澳優乳業(1717.HK)、東曜(1875.HK)及博晟生醫(6733.TW)等逾20家公司。 林榮錦董事長自1998年接手管理晟德後,重新定位晟德的競爭優勢並以內服液劑專業製造核心,透過先進的技術平台架構、專業處方研究以及處方設計分析等能力,研發多元化的液劑系列產品,成功帶領晟德轉型為台灣第一大專業內服液劑藥廠。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生技界護國神山崛起,攻進生物藥市場!專家看好 1 股票,進軍歐洲、搶賺國際財!

晟德董事長王素琦表示,為加速實現第三次轉型,此次合併案將會是重要里程碑,完成合併後,將有助集團整合,各關係企業之間也可透過集團的力量提升營運效率、擴大事業版圖,晟德將持續布局產業上中下游的投資,達成最大綜效。 【2023年6月28日,台北訊】晟德集團(4123)轉投資之益生菌大廠豐華生技27日宣布與韓國保健食品公司Nutrione等四家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MOU),旨在開發新型功能益生菌素材。 參與本次戰略合作的公司包含韓國保健品產業鏈中的樂天集團子公司Bigsomebio、專業原料製造商Neo Cremar 及韓國OEM/ODM公司Cosmax NBT。 晟德表示,玉晟管顧公司目前有四大重點投資項目,包括國光生技 (4142)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2023 、順藥 (6535) 、香港掛牌的加科思 (1167) 、東曜藥業 (1875) 等,合併玉晟管顧後,將由晟德直接負責後續的投資與管理。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晟德生技工業銀行投資範圍包含新藥開發、生物藥與疫苗生產製造、大健康產業、細胞治療與創新醫材及AI醫療等多元領域,旗下投資育成之企業超過20家。

致力打造「精品航空」形象的星宇,今年5月初因成田機場怪風吹出公關危機,旅客滯留機場鋪睡袋過夜的畫面被痛批是「驚品航空」、「空中監獄」,讓星宇形象受損。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2023 這起事件告一段落後,日前知名機票達人「布萊N」接到網友私訊,詢問「星宇是廉價航空還是傳統航空?」,讓他無言「K董聽到應該會氣到高血壓」。 【理財周刊記者顏瓊真報導】晟德集團IPO浪潮來襲,在金鼠年末總計有4家轉投資公司分別於台灣轉上櫃及香港掛牌IPO,金鼠年成果豐碩,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2020年晟德營運表現亮眼,累計前三季每股盈餘已達5.47元,展望第四季受惠於轉投資公司上市後評價利益增生,全年每股盈餘可望挑戰史上次高紀錄。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晟德合併旗下玉晟管顧 轉型台灣最大生技投控公司

Onward Therapeutics 是一家致力於癌症治療的生物科技公司,尋找有潛力的前臨床或早期臨床階段的項目,並推進到更高的價值階段。 博晟專注於開發高階骨科產品,並致力提供全方位的骨科醫療服務,其產品愛膝康為全球『唯一』一次性軟骨再生手術。 上海寶濟藥業專注於開發高技術門檻的升級換代醫藥品種,以高效基因工程取代生化提取,並具綠色規模化量產能力,目標成為合成生物學的領頭羊。 順天醫藥(Lumosa Therapeutics) 是一家致力於臨床開發的新藥公司,專注於未被滿足醫療需求的神經疾病和腫瘤領域。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除了保瑞,晟德集團今年下半年也將啟動多項併購動作,首先是晟德持股三成的博晟生醫,為全球布局考量,正評估由日本子公司Osteopharma併購日本當地製造廠,未來希望以「Made In Japan」為名將各項產品銷往全球;晟德持股兩成的永昕生醫,為布局ADC海外市場,也不排除在日本併購相關生產線。 林榮錦表示,看好異體細胞治療與CDMO的趨勢,未來將致力透過順藥、東曜與永昕等轉投資公司的積極合作、打群架,深化集團綜效一同搶攻市場。 除實際考察及協助整頓現有的投資事業外,晟德在歐洲已接觸六、七家公司,營運項目包括氫能源車的儲氫材料、創新醫材,以及抗體、小分子或細胞治療公司,林榮錦明年將花半年至三分之二的時間在海外實地考察,不排除明年斥資約50億元收購其中三、四家公司。 2008 年,晟德轉型為生技工業銀行,陸續在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及美國進行投資,輔佐數十家生技及大健康公司躍上國際資本市場舞台。 為了將集團資源做更好的整合,去蕪存菁,晟德董事會已通過合併子公司玉晟生技,並將發行新股,晟德為存續公司,合併基準日暫訂為今年 6 月 30 日,之後晟德將正式轉型為專業生技投資控股公司。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自2008 重新定位晟德為生技工業銀行以來 ,藉由併購或投資-重新定位聚焦,找到對的CEO「扶你上馬,送你一程」,或深度經營, 或策略管理, 再引進戰略合作夥伴,使子公司的業績因再次強強結合,再次升級轉型,醞釀再次爆發性成長,而晟德在歷次釋股下持有股權遞減 , 市值卻不減反升。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生技凝聚爆發力 新藥 CDMO 美容將領風騷

像ChatGPT所用的大型語言模型,仰賴收集龐大資訊來訓練其人工智慧系統,使其能夠以類似人類語言模式回答使用者的問題,但是運作這些AI機器人的公司,對於其資料庫中存有版權內容的問題,都緊守口風。

紐約時報封殺GPTBot的消息,最先由科技媒體《Verge》披露,《衛報》則是進一步發現,其他主要新聞媒體網站,包括CNN、路透、《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澳洲廣播公司(ABC)和旗下有多家地方出版物的「澳洲社區新聞集團(ACM)」,也都已禁止網路爬蟲在其網站抓取資料。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生成式人工智慧(AI)機器人ChatGPT的資料取用愈加受到爭議,包括紐約時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路透以及澳洲廣播公司(ABC)知名新聞機構,都已封鎖開發ChatGPT的OpenAI,利用網路爬蟲程式擷取其網站內容,用於訓練其AI系統。 有「台灣生技艾科卡」美譽的晟德集團總裁林榮錦,捐款500萬元給母校竹南國小,作為學校活動中心內羽球場與校務推動之用,林榮錦出席見學弟妹可愛,當場又應允再加碼300萬元。 校方特定於6月8日於新建之羽球場前舉辦捐贈儀式,藉此向林榮錦總裁表達最誠摯的謝意;校方也特別邀請苗栗縣長鍾東錦、立法委員陳超明等政要到場,透過校史與老照片的分享回顧,一同見證竹南國小創校走過125年的溫暖足跡。 晟德除了聚焦核心事業之外,也將投資具有安全性、現金流強大的大型醫藥基金,在生醫產業之外、針對具有未來性的新興產業,如AI人工智能、氫能源、電動車與網路電商,也將是林榮錦評估的重點。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爛尾樓、建商倒閉頻傳 專家看這數據喊安啦「全球第一」

晟德集團總裁林榮錦表示,台灣藥廠要與國際競爭,勢必透過投資或併購來擴大規模和提升能力,2018年起啟動第三次轉型,先後整併旗下玉晟生技及玉晟管顧投資公司,目標是在2025年打造7至8個生技獨角獸企業。 董事長路孔明說,鑽石生技上市後首要目標,是結合國內外金控、壽險及基金資源,明年首季前集資100億至160億元成立併購與發展資金,包括創新科技及平台、首創及最佳藥物、高階醫材、創新藥、核酸藥等七大項目都是鑽石生技未來併購標的。 晟德表示,玉晟管顧公司目前有四大重點投資項目,包括國光生技(4142.TW)、加科思(1167.HK)、東曜藥業(1875.HK),順藥(6535.TW)等,合併玉晟管顧後,將由晟德直接負責後續的投資與管理,讓晟德對四大生技公司享有的投資收益擴大到100%。 晟德未來盼能發揮更多功能,不只僅扮演投資角色,更將串連更多國際資金、人才、市場、技術及產品與台灣連結,打造世界一流的生技公司。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3年6月30日電)晟德藥廠 (4123) 今天召開董事會,通過以增資發行新股方式與旗下玉晟管理顧問公司進行股份轉換,玉晟管顧與晟德暫定換股比例為1:0.2291,預計下半年完成,屆時晟德將成為台灣最大生技投控公司。 面對大環境的不確定性,晟德憑藉著轉投資公司持續貢獻獲利成長,並透過策略性調節持股水位即可產生持續而強勁的現金流,該資金除可繼續投資未來產業使集團再次壯大,也能穩定配息讓股東共享營運成果,不受短期獲利波動之影響。 林榮錦說明,去年10月起預期美國聯準會升息、縮表,導致全球資本市場生技股價值大幅下調,香港及大陸股市均已下跌60%至75%,生醫股IPO估值也下降80%。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保瑞上半年每股賺22.54元 併購效應可望持續發酵

林榮錦表示,截至2023年第1季,晟德股權投資已超過新台幣222億元,占總資產80%以上,未來將會持續透過併購或引進策略投資人等方式,進一步強化核心事業的競爭力與擴張。 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表示,今(2020)年是晟德集團戰績輝煌的一年,不僅轉投資公司陸續渡過死亡幽谷並順利進入全球資本市場,生技產業非常獨特,大家常說十年磨一劍,因此必須長時間投入並背負著極大風險,然而當他成功後可產生巨額收益,因此以短期獲利解讀資產長遠價值不一定適用於生技產業。 晟德(4123)24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宣佈隨著轉投資公司獲資本市場青睞,集團流動性資產大幅提升,如同擁有巨大的資金蓄水池,穩定金流模式成形! 鞏固現金流後不僅可加大投資核心事業使集團持續壯大,更可不受限帳面EPS起伏穩定配息讓股東共享營運成果。 建誼生技專注於困難且複雜的藥物製程開發及GMP生產,核心技術項目包含複雜小分子 、抗體藥物的偶聯 (ADC) 、胜肽藥物 (Peptide)、胜肽藥物的偶聯 (PDC)及寡核苷酸(Oligonucleotide)。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林榮錦分析指出,台灣市場雖小,但國內有良好的生技醫療基礎研究底子,廠商或政府可深入盤點有哪些籌碼爭取國際大廠 CDMO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2023 技術授權,只要有好的團隊及技術可以跟市場需求吻合,就有機會創造雙贏。 CNN向澳洲版衛報證實,近期封鎖了GPTBot的訪問權,但是未評論對於將該網站內容用於AI系統是否會採取進一步行動。 路透發言人說,該公司定期檢視其robots.txt檔和網站服務約定條款,「因為智慧財產是我們業務的命脈,我們勢必要保護我們內容的版權。」紐時公司發言人說,該網站服務約定條款最近更新,「更清楚表明禁止抓取我們的內容,用於AI訓練和開發」。 英國《衛報》25日報導,OpenAI的網路爬蟲程式「GPTBot」會掃描網頁,收集資料,用於AI大型語言模型以及內容生成。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生技業海外併購一波波 保瑞去年併安成藥後 今年續找標的

益安生醫除持續發展高階醫材創新產品,更將產品開發能量延伸,發展CDMO事業,深耕醫材產業,為國際醫材客戶提供垂直整合之一站式服務。 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疫苗需求爆增,mRNA 等新疫苗技術成為業界矚目的焦點,台灣最大生技醫療集團晟德也加速布局相關的生物藥 CDMO 代工商機。 細數晟德集團成員,目前有澳優,長聖,國光生,永昕,加科思,博晟,順藥,東曜,益安,Windtree…等,分別在台灣, 香港, 美國等資本市場掛牌;同時, 透過釋股轉投資公司,每年掌握永續金流、保留股東配息,並持續尋找新投資案源,擴大集團綜效。 林榮錦表示,未來將提高或調節在核心事業,包括永昕(4726)、順藥、博晟(6733)、益安(6499)、國光(4142)的持股比,專心經營使其可長期貢獻穩定現金流,推動核心事業快速發展。 另外,針對佳科思、澳優乳業等在港股掛牌的公司,隨著近期市值大幅縮水,目前也是晟德重新回補投資的好機會。 聖安生醫擁有多項抗體及核酸藥物開發平台技術專利,致力於「次世代」多特異性抗體藥物與核酸治療藥物開發,以提供病人最佳癌症治療藥物選擇為主軸。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針對順藥部份,該公司新藥開發處資深協理劉乃菁指出,順藥除了繼續發展止痛新藥的全球市場,目前也已和晟德合資成立顥晟生醫,資本額1.25億元,並自國衛院技轉外泌體新平台技術。 劉乃菁表示,繼顥晟生醫之後,順藥與晟德也將針對異體細胞治療項目,不排除再合資成立新公司,總計兩家公司未來新成立的創新技術平台公司至少要達四家以上。 首先在細胞治療部分,順藥將與集團公司合作,瞄準再生醫療與精準醫療,短期計畫與集團轉投資公司在自體細胞治療的科學驗證,透過順藥的新藥開發能力、市場評估、商業化開發能力來建構異體細胞治療創新產品組合,啟動全球開發與授權計畫。 晟德集團長期深耕生技醫療產業,先後橫跨學名藥、小分子新藥、大分子(蛋白質)生物藥、醫材的開發與投資,旗下子公司「玉晟生技」擁有專業人員負責投資後管理,加上林榮錦長期累積的產業嗅覺及國內外資源對接,在選題方面有不少成功的前例,相對同業具有優勢。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細胞治療

AiViva BioPharma以專有的 JEL™ 局部緩釋技術來延長藥物的治療效果並擴增適應症使用範圍。 優沐科技(嘉興)由UAC、山東濱華氫能源和水木氫源基金共同組建,專門生產氫氣儲運裝備的玻璃纖維大直徑四型複合氣瓶的中外合資企業,設址於中國嘉興。 2020 年新冠疫情擴散全球,歐美廠商研發成功的新興 mRNA(信使核醣核酸)疫苗,保護力優於傳統疫苗,各國紛紛搶購,這也讓輝瑞(Pfizer)、莫德納(Moderna)等取得 mRNA 疫苗緊急使用授權的廠商大發利市,原本長期燒錢、財務吃緊的莫德納更因此大翻身。

  • 除實際考察及協助整頓現有的投資事業外,晟德在歐洲已接觸六、七家公司,營運項目包括氫能源車的儲氫材料、創新醫材,以及抗體、小分子或細胞治療公司,林榮錦明年將花半年至三分之二的時間在海外實地考察,不排除明年斥資約50億元收購其中三、四家公司。
  • 林榮錦已訂下目標,要在 2025 年打造 7~8 個生技獨角獸企業(指市值達到 10 億美元、折合台幣約 300 億元的企業),讓更多台灣生技業躍上國際舞台。
  • 為了將集團資源做更好的整合,去蕪存菁,晟德董事會已通過合併子公司玉晟生技,並將發行新股,晟德為存續公司,合併基準日暫訂為今年 6 月 30 日,之後晟德將正式轉型為專業生技投資控股公司。
  •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2023年6月30日電)晟德藥廠 (4123) 今天召開董事會,通過以增資發行新股方式與旗下玉晟管理顧問公司進行股份轉換,玉晟管顧與晟德暫定換股比例為1:0.2291,預計下半年完成,屆時晟德將成為台灣最大生技投控公司。
  • 據了解,林榮錦的這項決定,是為落實「2025年孵育七、八家市值達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獨角獸」的集團願景,並前進世界尋找及併購「墜落天使(Fallen Angel)」。
  • 順天醫藥(Lumosa Therapeutics) 是一家致力於臨床開發的新藥公司,專注於未被滿足醫療需求的神經疾病和腫瘤領域。
  • 優沐科技(嘉興)由UAC、山東濱華氫能源和水木氫源基金共同組建,專門生產氫氣儲運裝備的玻璃纖維大直徑四型複合氣瓶的中外合資企業,設址於中國嘉興。
  • 2008 年,晟德轉型為生技工業銀行,陸續在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及美國進行投資,輔佐數十家生技及大健康公司躍上國際資本市場舞台。

晟德今(7)日宣布該交易已於1月底正式完成交割,本次交易總金額高達新台幣225億元(港幣63億元),晟德集團喜迎新台幤77億元現金到帳。 晟德大藥廠專精於多元疾病類別口服液劑與特殊藥物開發,為台灣內服液劑龍頭,並致力於滿足廣大嬰幼孩 童、老人、中樞神經用藥及特殊病患的用藥需求。 泰博為了擴大垂直整合,今年5月以新台幣6,000萬元,取得菲律賓當地小型連鎖藥局過半股權,目標是兩、三年內在菲律賓展店至200家。

晟德集團旗下公司: 生物藥CDMO

向來講求併購與營運效率的林榮錦也強調,組合式的ADC新藥,連接子的接合能力,將牽涉藥物穩定與否,未來業者要勝出,比的不只是技術,還有速度與資金,展現後發但先至之企圖。 晟德集團(4123)子公司香港東曜藥業(以下簡稱東曜)與中國上海ADC新藥開發公司糖岭生物科技(以下簡稱糖岭)於本月5日共同宣佈,針對糖岭的DisacLinkTM技術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是通過化學鍵將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藥物連接到單株抗體上,以單株抗體作爲載體將藥物靶向運輸到目標細胞中發揮作用,相較於傳統小分子藥物具有更優秀的安全性及靶向性,ADC已被視為全球新藥開發領域中最受矚目的新興療法。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