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2023詳細介紹!(持續更新)

Posted by Tommy on December 8, 2021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前幾年中國半導體業在政策扶植下,投產量逐年攀升,華為海思最具代表性,中國占台積電營收比從個位數逐漸拉高到兩位數,美國客戶占比甚至有幾個季度下滑到六成以下,二○一八年第二季更一度滑落到五十四%。 截至 2020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2023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2023 年 12 月,台積電為台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最大成份股。 根据台積電公布的 2020 年度報告 20-F 文件,该公司最大股东为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会,持股比例 6.38%[25]。 20-F 文件注明该公司在美國花旗银行开设託管台積電存託憑證專戶,并有 5,321,575,398 股普通股(占 21.8%)在该账户中。

從前美國總統川普到現任總統拜登,美方官員積極推動鼓勵半導體廠商在美國設廠的措施。 在近年晶片短缺影響下,民主、共和黨籍國會議員7月同意在「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簡稱晶片法)中提供鼓勵設廠的520億美元補貼及租稅優惠。 華爾街日報報導,台積電近期開始在台灣採用3奈米製程,到2026年,3奈米可能比尖端技術落後兩代以上。 報導提到,台積電擴大且升級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產線,日後可替大客戶蘋果公司(Apple)生產每秒可執行近17兆次專門運算的iPhone晶片。 面對當地工會的砲轟,台積電火速出面澄清,暫時從台灣調派專業人員支援該晶圓廠特定工程,並不會影響當地1萬2千名員工的配置,也不會影響在美國的招聘工作,此外,台積電也沒有以外籍工作人員取代當地工人的計畫。 台積電因美國建廠成本貴,部分組件預計10月中旬將由台灣運到美國,供應鏈傳出,受到建廠土木進度延遲,運送時間點可能受影響。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政府應珍惜台積電

根據招募平台數據顯示,台積電在美工程師平均年薪約11.8萬美元(約台幣345萬),低於英特爾的平均收入的12.8萬美元(約台幣375萬),更糟的是,其他矽谷科技大廠也鎖定這些人才,而且薪資開的更為優渥。 事實上半導體製造業招募不易並非只有台積電碰到,就連在該州深耕40餘年的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也是如此,為了招募到足夠的人才,英特爾選擇和當地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該校擁有美國最大的工程學院,有近2.7萬名學生就讀,也因為悠久的合作歷史,不少校友在英特爾工作,也吸引不少學生畢業後將其視為優先選項。 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到美國亞利桑那州風光設廠,連美國總統拜登都出席移機典禮,但有許多人質疑赴美設廠會造成台灣人才、技術外流,引發「去台化」、「掏空台灣」疑慮,經濟部、外交部相繼駁斥此論。 藝人炎亞綸經常在個人FB發表時事評論,更在今年獲頒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他今(8)日也發表對此事的看法。 在此狀況下,台積電亞利桑那新廠缺乏完整供應鏈,拜登政府則在上周決定擴大補助範圍。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2017年7月美國科技新聞媒體EE Times則報導,國防部正與多個技術夥伴合作,尋找可信任的晶圓代工廠製造軍用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若一切順利就可能在2019年開始利用來自多個晶圓代工夥伴的最先進製程技術。 劉德音表示,台積電到美國設廠一定符合公司利益,最大利益是得到美國客戶信任,在美國市場發展占到一個有利的地位,並不是把產能拿過去而已。 再者,台積電也能利用這個機會,招募到全世界最頂尖的科技人才,讓台積電持續維持全球技術領先。 台積電不去三星也會去,美國政府提供土地和資源,協助台積電去美國開彊闢土,就近服務美國客戶,同時可以把台灣的半導體供應鏈帶進美國,爭取更多的客戶,不只美國應該去,媒體報導德國汽車製造商正大力推動台積電在德國設廠[5],未來如果歐洲提供同樣的補助,台積電也應該去,這將會增加台灣對全球的影響力。 而關於台積電在美國設廠遇到的困難,張忠謀曾多次公開表態,不看好在美國發展晶圓,由於美國缺少半導體製造人才,且成本高,在美國製造晶片的成本可能超出50%,台灣的工作模式美國也難以適應,如今看來如果要到德國設廠,同樣也會遇到需要協調工作模式的問題。 「護國神山」台積電往海外發展,不僅美國、日本,也預計在德國興建晶圓廠。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全球研發中心啟用 台積電:根留台灣

台積電2020年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5奈米晶圓廠,並計劃在2024年量產。 對此,我國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梁啟源分析認為,對美國而言,額外的效益就是考量「國家安全」問題。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政商界長期擔心先進晶片過度依賴飽受中國威脅的台灣,因為執全球晶圓代工牛耳的台積電根據地就在台灣,因此,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建造的晶圓廠具備避險地位。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於4月中旬召開的法人說明會中,曾針對亞利桑那州建廠進度提出說明。 魏哲家表示,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按照計畫執行,於今年動工,第一期廠房預計於2024年開始量產5奈米製程,月產能達2萬片。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指出,台積電赴美設廠挑戰重重,光是找到足夠的工人來建造這座位在亞歷桑那州鳳凰城北邊,耗資120億美元的5奈米晶圓廠就已十分困難。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張忠謀認為,美國試圖增加國內晶片的產量,這將是一種昂貴、浪費的徒勞無功之舉,美國發展晶片製造業要解決的是,嚴重的製造人才短缺問題。 除了美國廠之外,外界傳言台積電可能會赴歐洲德國設廠,魏哲家對此回應:「歐洲設廠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強調除了在海外增加產能外,台灣新竹、台中和高雄也都有擴產計畫。 10月美國商務部又發起對中國施壓,除了禁止先進晶片出口中國,緊接著又不准半導體設備輸入中國,最後則是禁止美國人協助中國發展先進晶片,企圖把中國半導體業打回原始時代。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獨家》台積電要在美大擴產!月產能拚8萬片 亞利桑那州廠將成5奈米第二大聚落

他指出,台灣政府必須說服民眾,讓半導體產業外移是有重大理由,對外交、國家安全非常必要,「但如果北京可以影響晶片換來的外交回饋,就很難正當化(justify)『晶片外交』,得不償失」。 葉皓勤指出,歐盟27個成員國各有不同利益和政治考量,親台灣的主要是中東歐國家,其他國家如愛爾蘭、德國都與中國有緊密的經濟往來,西班牙忌憚國內的分離主義,匈牙利儘管是台灣外國直接投資的最大接受國之一,但總理奧爾班是歐洲最親北京的領導人,在此情況下歐盟很難在台灣議題上達成共識。 據研調機構IC Insights調查,至2020年底,位於台灣的晶圓廠12吋晶圓總產能約占全球的22%,南韓占25%、日本占16%、中國占14%,美國僅約11%。 她說,美國製造成本高,人工費用及文化上的差距不是政策能夠解決的問題,上下游供應鏈遷移也相當困難,美國政策過多補貼外資也可能引發本土企業的反彈,都是美國推動半導體在地製造可能面臨的挑戰。

台積電原先規劃在今年9月份將生產設備搬進廠房,但因施工延誤,已經告知供應商將推遲到明年Q1。 台積電美國廠量產時間延期1年,突顯在美國興建晶圓廠的困難與挑戰,近期台積電再被當地工會批評,將延期原因歸咎給缺乏合適勞動力,是不正確的說法,更為引進低薪外勞找藉口。 此事引發熱烈討論,財經專家黃世聰表示,美國廠恐怕會繼續延宕,即使蓋好移機進去還可能再延宕,因為除了建築工人之外,未來工程師磨合又是一個大問題。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台灣缺水為何吸引了全世界關注,這次到底有多嚴重?

《晶片與科學法案》核心目的是要振興美國本土半導體產業,並強化與中國競爭力。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2023 此外,晶片持續短缺已對從汽車、武器、洗衣機等造成衝擊,這項立法的目的也在緩解晶片短缺問題,台積電亞利桑那廠是首家獲得補助的晶圓廠。 報導寫道,近年中國對台咄咄逼人加上全球一度面臨晶片荒,晶片生產逐漸帶有地緣政治色彩,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是面對此一局勢首個重大讓步。 一名在亞利桑那州的台積電工程師表示,有些美國員工被分派多項任務時做不好,有時甚至拒絕任務分派,而不是更努力完成交辦事項。

一位在亞利桑那州的台積電工程師表示, 有些美國員工被分派多項任務時做不好,有時甚至拒絕任務分派,而不是更努力完成交辦事項 。 8名員工說, 台灣同事認為,外派到亞利桑那州新廠後將比美國同事承擔更多責任。 報導寫道,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有望協助美國邁向更自給自足的科技未來,但在部分內部人士眼中,這項400億美元投資案是糟糕的經營決定。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2023 此外,針對台積電赴美投資引發「去台化」質疑,經濟部在臉書提出4大重點,強調半導體最先進、最主要製程,都會繼續根留台灣,並沒有所謂去台化一事。 對此,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不會有人才外流的問題,他說,台積電在台灣有5萬多位工程師,外派工程師是發展台積電海外布局。 郭正亮接著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說過,台積電去美國後,成本將會大幅增加,利潤也會隨之減少。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台積電赴美救援隊遭擋 當地工會連署要求「拒發簽證」

總部位於台灣的晶圓代工公司台積電(TSMC),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晶片廠擴大投資,上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親自出席廠房第二期正式「裝機」典禮,與來自台灣的台積電公司宣佈2024年會達到月產2萬片5奈米晶片(chip, 芯片)產能。 前日本半導體設備大廠東京威力科創(TEL)會長,也是日本半導體產官合作促進組織「半導體產業諮詢小組」負責人的東哲郎就說,「日本正在喪失先進邏輯半導體的基礎,我們必須要有製程,以及支援製程的人才與開發工程師。日本正在研擬一套策略,要花十年時間把前端製程(晶圓生產製程)建立起來」。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2023 分析指出,台積電客戶對擴廠深具影響力,但2026年3奈米晶圓量產時已非尖端技術,台積電重心仍在台灣。

不過,業內人士分析,GAA並不是近期才出現新的技術,只是過去都停留在實驗室階段,量產的難度相當高。 這也是為什麼台積電、Intel都預計在2025年左右導入GAA架構的原因,目的在爭取更多時間來完善下一世代的製程。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美國穩居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最大市場,今年第三季美國占台積電營收比重達六十五%,較去年同期增加六個百分點;中國占比僅十一%,較去年同期的二十二%腰斬。 談到台積電這次敢到美國設廠,吳金榮表示,其實川普政府2019年就曾極力地要求,2020年也是極力催生,到最後出現一個晶片法案,「雖然是520億美金,但事實上只有395億美金補貼在晶片的先進製程製造」。 移機典禮的前一天,白宮和台積電都發表聲明,宣布台積電的投資從120億美元增加到400億美元,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晶圓廠(Fab 21),也就是21廠,原本是月產能2萬片,如今再蓋3奈米廠,吳金榮預估,兩個廠各有2萬5千片的產能。 紐時報導,台灣面對地震、乾旱、中國威脅等風險,前述客戶雖未公開表達對晶片製造集中在台灣的疑慮,但多家廠商高層今天現身台積電新廠活動,展現他們強力支持旗下產品更多關鍵零組件在自家地盤附近製造,台積電擴廠展現客戶壓力的影響加深。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台積電赴美救援隊可能遭擋 當地工會連署要求「拒發台灣工人簽證」

關於台積電的紀律,郭正亮分析,責任制是其中一項,也就是無論如何一定要趕在時間前,加班把責任份內的事情做完。 第二是大夜班,美國也做不到;第三,台積電還有一種制度是24小時隨時on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call,必須要找得到人,因為半導體常常會有急單。 曾長期擔任台積電董事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則說,台積電核心基礎在台灣,布局海外是進行區域性垂直分工,有助提升國際競爭力,投資獲利最終也會回到台灣。 郭正亮直言,以台積電這麼優秀,做事也相當謹慎的公司,怎麼會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做了一個決策上重大的改變? 而前立委郭正亮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在《Yahoo TV》節目中表示,這一切都是美國與經濟部施壓下的結果。 太田泰彥在研究著作《半導體地緣政治學》一書中剖析,白宮謀劃將台積電招來美國後,其他國家的半導體產業會隨其腳步從亞洲相繼進入美國。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尤其,先前三星靠著價格優勢獲得部分訂單,卻因良率不佳,使客戶(如NVIDIA)重返台積電下單,未來其他客戶會不會冒險採用難度更高、現階段良率更不靠譜的GAA製程(註:良率不佳代表產能難拉升,客戶無法獲得保障),必須打個問號。 內情人士透露的最新消息指出,台積電是受到美國政府請託,才決定在亞利桑那州規劃6座廠房。 另有消息稱,台積電去年決定在亞利桑那州設廠時,就已盤算要蓋6座廠房,當時就確認過預定地有足夠空間。 今年4月台積電進一步表示,為了應付全球龐大的半導體需求,未來3年台積電將投資1千億美元擴大產能。 魏哲家表示,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取得大範圍的土地以維持彈性,進一步擴建是有可能的,但首要任務是使第一期廠房順利量產,然後根據第一期晶圓廠的營運效率、成本效益等考量,以及客戶實際需求,再來決定下一步的投資計畫。

台積電美國設廠原因: 智庫專家:美通過晶片法 中國沒還手能力

台灣員工不帶疑問遵循上級指示,美國員工則會挑戰上級,質疑是否可能有更好的做法。 觀察亞利桑那州設廠情況,除了英特爾、恩智浦,Microchip 總部也位於此處,換言之,台積電於亞利桑納州設廠,至少供應鏈不是從零開始。 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宣布將赴美國建廠,即使從企業經營、財務角度來看,投資誘因不大,台積電仍決定赴美生產,專家研判包括政經情勢複雜化等理由,且不論時間、地點,都經過深思熟慮。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