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今天凌晨發布財報前夕,傳出擴大與鴻海合作,由鴻海獨家承接輝達最新發布「地表最強」AI晶片「GH200」的晶片模組訂單... 蘋果新機iPhone 15系列上市倒數計時,不僅全球果粉屏息以待,包括供應鏈也都引頸期盼新機能為疲軟已久的手機市場注入一... 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產能吃緊,導致輝達AI晶片產出受限,傳出輝達不惜加價找台積電以外的替代產能因應,引爆龐大的訂單外... 因此,美銀認為,聯電將擁有強大的訂價能力,這將推動其毛利率上升,估2021年及2022年分別可達29%、31%。
如果以9/7的收盤價來看,台積電是623元,聯電是68.2元,距離美商高盛的目標價還有一大段距離,投資朋友是不是應該趕快買入呢? 在此我必須要說「且慢」,因為外資的目標價往往是未來一段時間的目標價,未必是現在這一波就要實現的價位。 此外,聯電大舉擴產,透過旗下大客戶預付款項、承諾長期訂單來確保28奈米產能,IC設計客戶為確保長期產能買單,有利聯電產能利用率與EBITDA (稅前息前折舊攤銷前的獲利)提升。
聯電目標價: 外資按讚聯電法說會 2大外資上修目標價
他表示,從聯電目前的技術來看,短期內還無法追上台積電,因此若想要長期投資、放著存股的話,台積電仍然是比較好的選擇 ; 不過如果想以聯電賺錢,則可以透過進進出出的方式,也就是短線買賣的操作。 聯電目標價 由於未來一兩年晶片短缺的情況還是會持續,楊應超預計在這之前進場,都還是有獲益賺錢的可能 ; 不過到了2023年,晶圓廠過多投入的情況,造成晶圓供過於求的現象,屆時再投資聯電,恐怕就沒有太大的獲益空間了。 黃文清說,「先進製程比重影響獲利狀況」,明年會有更高等級的製程貢獻,對半導體業來說也是一大利多。 隨著營收代工價格、資本支出增加,製程進度從十四奈米、五奈米到三奈米的製程進度,股價長線偏多,雖然變種病毒肆虐,但成熟國家陸續解封,對於市場行情偏樂觀看待。
而因明年首季展望仍有轉差的可能性,因此不排除主要半導體股經11月的反彈後,或面臨短線修正。 鴻海的長期本益比,大多維持在10~12倍左右,而它的EPS(每股盈餘)則是維持在9~10塊左右,因此換算出來的股價維持在100~120可以說是正常的股價。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鴻海近年的營收的確在成長,但那大多是組裝和代工的收益,而這樣的毛利其實相對較低 ; 因此這也就是為什麼鴻海決定轉型電動車,改走增加毛利的路線。 因此總結而言,鴻海是否能達到預估的成長毛利,以及將股價突破120大關,其關鍵還是在於是否能順利推出EV新產品。
聯電目標價: 半導體人才不足長期隱憂 晶圓雙雄如何應對?
萬寶投顧王榮旭指出,美中股市上漲帶動台股反彈,大盤重新收復季線,暫時化解破底危機。 台股這一波相對弱勢,領先拉回測試季線,主要是傳產股拉回,最近陸港也大跌,引發台股賣壓加重。 不過隨著最弱勢的貨櫃輪反彈,陸港股也止跌上漲,大盤拉回千點之後,可望在季線及半年線築底反攻。 他建議投資人「要思考這個價位還會不會再回來,你是買在離這個價位遠還是近」,再來考慮是否出場還是加碼,當你發現做錯時,時間是你最好的朋友,要有耐心等待,不要怕跌。 費半周二下跌168.82點或6.18%,收2562.27點,跌幅寫下美股4大指數最慘,也拖累台積電ADR下跌3.34美元或4.07%,收78.81美元,換算台股價格為486.89元;聯電則跌0.28美元或4.29%,收6.25美元,換算台股價格為38.61元。
最近這幾天,台股的焦點重新回到電子股身上,尤其是半導體類股,而講到半導體類股,就不得不提晶圓代工雙雄:台積電(2330)、聯電(2303)。 細分來看,高盛仍看好代工部門,因為其訂單能見度高,如台積電的技術領先地位及強勢的近/長期前景;若週期轉變,聯電在長期合約(LTA)的支撐下也處於有利位置。 高盛認為,目前的不確定性持續存在,預計疫情將持續阻礙生產,尤其是在中國,北京政府的清零政策可能會為企業帶來新的成本阻力,並限制消費復甦。 國內疫情持續蔓延,而當台灣陷入疫苗數量不足的焦慮之際,台積電挺身而出,向德國原廠洽購BNT疫苗,台積電、鴻海兵分兩路,為台灣取得疫苗奮戰。 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揭露,有外資卻在這時將台積電目標價下調到580元。 台系晶圓代工廠海外設廠的高成本將可為各地政府輔助以及客戶需求所抵銷,事實上,經訪查,客戶對於較高的晶圓價格是可以接受的。
聯電目標價: 外資報告》短期利潤成長有限 高盛喊賣譜瑞-KY
他表示,通常他會先作一小部分,買二張試水溫,接下來再買二張,如果運氣不好,遇到反轉就跑掉,小賺或少虧,如果運氣好,就會做到一個上漲波段。 聯電目標價2023 他舉鴻海為例,他在108元進場買鴻海,隨著股價一路墊高不斷加碼,即便是來到120元接近高點、MACD已由紅翻黑,他還是有勇氣買進,因為當初進場他的成本108元夠低,成本墊高拉回就賺,他強調,一年之中,只要找到幾檔這樣的股票,要創造20%的獲利不是難事。 聯電首度釋出28奈米明年恐供過於求訊息,今日股價也在利空消息影響下,開盤隨即跳空開低在年線之下,以56.4元開出,下跌8.29%,跌破11月以來的整理平台區,唯殺低後技術面與5日均線乖離大,低接買盤也湧入,跌幅收斂至約6%,不過開盤才50分鐘,成交量已爆出逾20萬張,估量超過54萬張。
倫元投顧分析師胡楨宏表示,聯電股價奔上70元,讓原本市場認為外資調高聯電目標價,只是吹噓澎風的觀點,被徹底打翻了! 在聯電籌碼由散戶大軍佔據,變成法人近期大舉加碼鎖定目標,在大量換手之下,股價仍有向上攻堅態勢,短線未破10日線之前,皆屬強勢攻擊格局! 短線上,在漲幅已大下,必然有拉回疑慮,但只要法人籌碼未鬆動,股價隨時有再繼續往上挑戰的動能,未來較大壓力區在83~85元,若股價有來到此區,應先獲利出場為宜。 歐系外資指出,雖然聯電並未透露全年營收展望,但上調今年資本支出至 23 億美元,並宣布將斥資 1000 億元,攜手客戶在南科 12A 廠區擴廠,晶圓代工產業從未有如此長期的擴產協議,P6 擴廠計畫是否能成功、及其執行細節仍存在爭議,維持買進評等與目標價 68 元。 高盛證券指出,因晶圓代工產能供應吃緊,看好聯電未來幾季單位售價將再上層樓,預期聯電毛利率將保持擴張步伐。
聯電目標價: 外資報告》野村:台郡Q4毛利率未達預期 下調目標價
這幾天,從台積電、聯發科,到聯電、日月光都公佈半年報,聯電第二季淨利119.43億元,上半年EPS 1.82元,毛利率31.3%,是非常好的成績。 日月光半導體第二季淨利103.38億元,EPS 2.4元,上半年4.37元,也是很好的成績。 在美國的聯電ADR大漲7.6%,日月光ADR也大漲6.3%,對於今天的股價表現會帶來助力。
至於1個多月前,聯博Bernstein調降聯電目標價到40元,還叫大家快逃,稱聯電明年業績會衰退78%,短短1個多月的時間,聯電的基本面有發生那麼大的變化? 同樣看聯電,高盛看102.8元、聯博40元、野村證券看80元,每一家都不一樣。 此外,前期專欄推介的功率半導體封測大廠捷敏-KY(受惠MOSFET、IGBT及二極體等封裝訂單強勁,單月營收已連續4個月創下新高,6月EPS 0.8元,僅一個月就賺到單季獲利的一半。MOSFET可望在第3季漲價,捷敏第3季業績有望再創高,最近有特定法人默默吃貨,股價也出現強勁反彈。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2303)法說會就看好5G及電動車趨勢下,第三季需求強勁,業績可望再創新高,上半年EPS 1.83元,全年EPS挑戰4元,本益比約15~16倍,低於台積電、世界與中芯等同業。 長抱聯電 15 年的謝士英,從 12 元開始陸續買進,如今不計股息的帳面平均成本僅 20 多元。
聯電目標價: 財經雲
這有幾個角度可以觀察,一是大摩(摩根士丹利)一直是台積電大空頭,謝金河回顧,2019年6月15日大摩把台積電目標價降至219元,理由是華為轉單,還有高速運算晶片(HPC)需求轉弱,沒想到這是台積電股價的起點。 電子充其量是漲多拉回,蘋果財報是一壞二好,壞的是缺晶片影響到第3季出貨量,二好是無庫存過高的問題,而且終端需求依舊相當強勁。 萬寶投顧王榮旭認為,6~7月強勢的電子這兩天急跌,但融資馬上大減,部分強勢中小電子股只有回跌到5日到10日線,頂多到月線就反彈,上檔解套壓力比跌到季線的股票還要輕,未來領先創高的機會也比較大。 聯電目標價2023 聯電目標價 聯電目標價2023 例如貨櫃三雄這波大跌近5成之後反彈,畢竟股價也已經跌深,後面觀察融資及當沖占比,如果不安定的籌碼太多,反彈空間就會壓縮。 這時要參看MACD指標,如果柱狀在高檔開始收斂背離股價,則必須小心反轉下滑,另一個思考點則要參照大盤,現在加權指數在16500點,如果指數下滑,那鴻海是否會背離指數走自己的路? 無獨有偶,他在一○四元買進日月光控股,當時MACD柱狀已經開始收斂、KD值已沒有創新低,顯示股價止跌回穩,雖然知道股價來到最低點,接下來就會是一個反彈的趨勢,但因為104元是他的成本價,所以他沒有加碼買進,一直等到隔天繼續漲到一○八元,確定漲勢時才加碼。
王石表示,第四季客戶需求強勁,各個晶圓廠持續保持滿載,整體晶圓出貨量比上季增加1.7%,達到255萬片八吋約當晶圓。 受惠28奈米業務明顯增長,2021全年營收比前一年成長超過20%,營業利益更創下了歷史新高。 去年第三季、第四季台積電凍漲,今年喊出要漲價20%將股價推往670,這個消息一出吸引了大量外資投入,不過對此,楊應超表示其實「幫助有限」。 從目前台積電新增廠房的情況來看,這次的漲價應是台積電對未來增加成本,所做的收支平衡 ; 從這個背景來看,外資目前大量投入的動作恐怕只是「短線的買賣」。
聯電目標價: 看好晶圓雙雄 外資上調台積電、聯電目標價
聯電(2303)第2季財報亮眼,股價今天站上40元心理關卡,外資買超第1名共48240張,其中以美林、新加坡瑞銀為主,兩家共計買超3.3萬張;而出具保守看法的花旗環球證券、高盛則為最大賣家,兩家分別賣超1847張、1614張。 聯電目標價 謝金河也透露,這場法說之後,導致以成熟製程為主的晶圓代工股遭受重大殺戮,還聽說半導體大老都很氣王石的大嘴巴,聯電這一跌就跌回了2021年7月的起漲點,讓法說會成為了聯電的大災難。 根據FactSet最新調查,共23位分析師,對聯電(2303-TW)做出2023年EPS預估:中位數由4.93元下修至4.89元,其中最高估值5.98元,最低估值4.22元,預估目標價為50元。 CMoney信用評等(CMoney Credit Rating, CMCR)就各面向評比,若以滿分為5分來看,公司在財務面分數0.60分,成長面0.30分,獲利面0.49分,技術面0.62分,籌碼面0.61分,綜合評比為2.62分,屬於中水準。 智原最大優勢在成熟製程,使用自有IP比重高,毛利率居同業之冠,公司的IP資料庫包括標準元件庫、記憶體編譯器、處理器核心、混合信號IP、SoC周邊控制IP;完整的高速介面IP解決方案則包含控制器,及實體層PHY。 SIP是為可重複使用而且具有特殊功能的電路設計圖,是IC設計所使用的智慧財產權。
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第二季營收509.08億元,毛利率31.3%、每股純益0.96元,優於預期,法人指出,尤其聯電第三季毛利率預期約在35%左右,同樣超越市場觀點,高盛證券基於聯電前景亮眼,一口氣將推測合理股價拉高至前無古人的102.8元,外資圈首見三位數目標價。 今(30)晨新聞提及晶圓代工大廠聯電(2303)2Q21的營運優於市場預期,且晶圓代工產能供應吃緊,未來幾季單位售價可能續揚,預期3Q21毛利率可望挑戰35%,高盛證券給予目標價102.8元,美銀、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匯豐、華興資本亦於法說後調升評等與目標價,帶動股價昨日向上跳空帶量收復月線。 且聯電ADR大漲7.60%,加上籌碼面外資多有佈局,仍有機會突破6/3高點並站穩,但昨(29)日主攻的小摩過往多有隔日沖,且逢5/3空方缺口,仍應慎追價。 美系外資指出,聯電管理層認為晶圓代工產業明年將有12%成長,應主要由12吋產能擴大,28奈米平均價格優於平均水準,聯電預期晶圓代工產能緊俏持續到2022年,和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近期法說會的觀點一致。 若在最保守的情境中,滙豐研判,半導體股毛利率可能降回疫情前水準,本益比也可能降到2018年的谷底區,二線晶圓代工聯電、世界的單位售價很可能在第二季觸頂反轉,因而啟動降評,同時對IC設計產業持中性觀點,維持聯發科、聯詠「中立」投資評等。
聯電目標價: 產業分析》野村:俄烏衝突帶來的通膨影響更大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近期在臉書發文指出,高盛報告一出,果然對市場發揮很大作用,外資在7月29日買超聯電 張,連同投信,自營商,三大法人同步買超173028張,聯電股價也大幅上漲5.41%。 聯電因業績大好,下游半導體封測身價也水漲船高,超豐受惠MCU、電源管理IC等需求大增,上半年EPS 3.64元,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獲利的77%,7月營收不排除再創新高,吸引法人提前卡位,29日股價就領先大盤創高;半導體封測大廠矽格也受惠網通及電源管理,晶片接單強勁股價昨天拉回,今天馬上就大漲再創新高。 美系外資則認為,聯電 2022 年折舊金額將進一步下降 0-5%,預估明年毛利率將提升至 35%,而在 P6 擴廠產能到位後,將從 2023 年開始折舊,但聯電有信心新產能不會侵蝕毛利率。
第二,這些年外資報告用辭愈來愈辛辣,形容詞愈用愈多,這可能是年輕分析師比較有個性。 像上週聯博說聯電明年業績衰退78%,現在是先跑先贏,這回說買台積電是死錢,用詞都很辛辣。 然而此時摩根士丹利對台積電開了一槍,將台積電目標價下調到580元,引起市場關注。 謝金河說,18日美股反應升息預期的利空,道瓊工業指數大跌533點,台積電ADR下跌2.8%,勢將影響21日台股表現。 對於聯電此次啟動擴產,美系外資指出,聯電強調與客戶達成協議,客戶將以議定價格預先支付訂金,擴產計畫不會影響短中期獲利能力。 當然,某些時候時間並不站在投資人這一邊,不得不狠下心來停損,陳榮華認為,最大的原因是投資人看錯產業或進場的時機點不對,所以行情怎麼等也不會回來,且看聯發科幾年前股價最高來到500元,後來下殺到200元,再過幾年就翻一倍來到1000多元,就是因為它的基本面及產業都很不錯,才會反轉到高點。
聯電目標價: 高端新冠疫苗透過WHO平台技轉「遭疑實益有限」 公司:盼助第三世界國家
近5日股價上漲8.7%,相關半導體類指數近5日上漲7.16%,台灣加權指數上漲4.07%,股價漲幅表現優於大盤。 台積電近期股價走疲,14日盤中股價一度下探至476元,若與今年1月最高價688元相比,市值蒸發近5.5兆元,不過外資對台積電的前景仍予以肯定。 針對有癌友為減輕門診用藥費用負擔,以住院來請領商業保險理賠,壽險公會日前發布新聞稿,已悖離整個醫療險設計的目的,同時也造成健保制度及醫療量能負擔,誠非保險業者所樂見,理事長陳慧遊今(31)日受訪時表示,會快召集專案小組研議中,希望合理不要成為理財工具。 樂觀派高盛持相反意見,提出聯電改善產品組合,不像過去那麼商品化中心,而是更多利基產品,加上客戶組成也有所好轉,這次將更有能力度過庫存調整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