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林恩平9大分析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Jason on October 31, 2020

大立光林恩平

14日股東會後面對媒體詢問下半年展望、毛利率表現、產業趨勢或新技術進展等等,林恩平仍多以「沒想過」、「要看訂單」、「看客戶怎麼拉」、「看客戶規格」、「現在沒有感覺」簡答,甚至問到產業趨勢,林恩平還忍不住幽默說,「你們都要叫我算命,我就不會算」。 大立光營運表現屢屢在台灣資本市場創下奇蹟,未來展望備受投資人關注,以往法說會,眾家法人都極盡所能希望從林恩平口中盡量擠出一絲絲的新訊息,好判斷投資趨勢,不過林恩平總能四兩撥千斤,以最精簡的話語回應。 簡單來說,塑膠比玻璃更容易改變形狀,也因此成本較低,但也因此塑膠材質的穩定性較差,不耐高溫高壓,較易變質。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車用鏡頭都是玻璃的,而手機鏡頭是用塑膠的,而相機其實也用了大量的塑膠鏡頭,主要是因為製造非球面的玻璃鏡片難度相當高,在像是變焦的一些功能上必須用到非球面鏡片,變焦就是一般所說把鏡頭拉近拉遠的功能。 早期鏡頭主要是以玻璃製造,主因玻璃透光率高,但隨著技術進步,塑膠透光率逐步提高,縮小與玻璃的差距,另一方面台灣早期也是塑膠生產大國,在 1991 年,大立光領先台灣同業跨入塑膠鏡片的量產製造,台灣同業大部分是在 1995 年後才跨入塑膠鏡片的量產製造。

  • 然而,今年股王大立光、股后國巨的大股東陸續在下半年進行鉅額轉讓,也使市場膽戰心驚,擔心籌碼面出現不利因素。
  • 我認為源頭就是要從教育做起,台灣的學校培養學生不應該只是教專業,如化工或者寫程式,也應該讓學生理解智慧財產權與營業祕密的重要性。
  • 大立光(3008)7/13 舉行法說會,儘管大立光高層表示智慧機客戶普遍悲觀,致使股價隔天重挫 3.95%,但內外資皆升評喊買,推測合理股價最高進逼 3,000 元大關,大立光與信驊(5274)間的股王爭霸戰,看來還有得瞧。
  • 市場也關注,大立光是否維持新廠房第三季季底設備進駐時程,林恩平指出,新廠計畫維持不變,產能利用率沒有預估,但設備會按照時程進駐,初期仍以生產手機鏡頭為主。

目前大立光菱鏡及玻璃鏡片均是外購,法人詢問,大立光是否會做Molding Glass玻璃鏡片? 林恩平表示,要看客戶是不是真的有很強意願,如果客戶要求我們做,我們也會做。 因此賴昱璋也提到,隨著蘋果下半年新iPhone主鏡頭將升級為4800萬畫素,前鏡頭則升級為6P鏡頭,又Android智慧型手機品牌也會更大量導入潛望鏡、8P鏡頭,雙雙能為大立光帶來更高產品平均銷售價格(ASP),也給予大立光「買進」投資評等,推測未來12個月合理股價2910元。 本土法人認為,大立光去年第4季財報表現比預期來的更差,且根據公司說法推斷,上半年客戶的拉貨力道可能會持續疲弱,造成訂單遞延並壓抑毛利率,狀況轉好的時間點可能會往後挪移。 大立光 (3008-TW) 12 月營收跌破 50 億元關卡,執行長林恩平今 (7) 日在法說會上對於首季營運展望,仍持保守看法,林恩平指出,1 大立光林恩平 月來自客戶端的拉貨力道較 12 月弱,2 月又因工作天數少,估營運將更遜於 1 月,3 月訂單狀況目前也還看不到。

大立光林恩平: 鏡頭數量、堆疊片數(P 數)增加仍是趨勢

我覺得終於結束這場夢魘了,我真的哭到如釋重負,哭一哭又覺得想笑,但笑不出來,因為沒有值得笑的地方,只是真的很開心,這一切終於都結束了。 3月5日,大立光與先進光發布重訊說和解那天,我回到公司時每個人都來跟我恭喜,大家都很開心。 但我進辦公室把門關起來,坐在位子上真的哭出來了,因為我覺得9年的壓力太大了。 以大立光現有股本13.41億元股本換算,此次申讓股權佔比約7.64%。 由於這四筆申讓幾近是全數出清,難免令市場擔心大立光此舉會讓已經跌破一萬一千點關卡的台股多頭行情再添變數。

  • 醫師主要的責任是幫病患解決病痛,企業家的責任則是幫所屬企業解決問題。
  • 至于在AR产品中,光学厂能做的是在眼前两片镜片之间的贴合,过去大立光曾试过塑胶+塑胶的小镜片贴合,及塑胶+玻璃的小镜片贴合,但大镜片光学贴合离量产还需要一段时间。
  • 然而,《財訊》分析,汽車市場本身的轉變,讓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改變了心意。
  • 可能會有不少人質疑,林恩平與林恩舟兩兄弟接班四年多來,經營成績之所以亮眼,是因為父親林耀英,以及世伯陳世卿(大立光前董事長,負責技術與製造)把基礎打得太穩固之故,兩兄弟只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好命子」。

業界指出,林恩平發動的每一場專利戰背後的目的都不同,狀告三星目的是「訂單」;告玉晶光,除了阻檔之外,權利金收入也是主要目標;至於向新鉅科、先進光及惠普提告,主要目的為權利金收取。 該場戰役,林恩平很清楚,在蘋果的供應鏈管理中,勢必要有至少2家供應商,玉晶光始終是蘋果積極扶植的第2供應商。 除了阻擾競爭者進逼速度外,收取「權利金」一直是林恩平長期的布局策略,他希望大立光的收入來源除了生產製造外,權利金收入的比重能占有一定比例。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9日電)大立光近10年來數度發起專利戰,從玉晶光、先進光、新鉅科等同業一路告到大客戶三星,連沒有直接往來的惠普都告。 大立光林恩平 「專利,沒有保護性,只有攻擊性」,林恩平的一句話道出他的攻擊哲學。

大立光林恩平: 科技要闻

大肚山別墅比起七期擁擠的棟距、出入人口眾多又複雜的人群、以及每到假日百貨公司就大塞車的大樓周邊,環境相對幽靜,加上需求大於供給,房價自然水漲船高,二十一世紀不動產中科福康加盟店店長吳明達說。 根據實價登錄顯示,位於溫泉路上、屋齡5到6年、土地坪數150至250坪的台中會一期價格在5000萬元至5300萬元上下;屋齡僅1年的二期,由於地坪在450至900多坪,按面積大小每戶價格介於1億元至1.5億元,換算成土地每坪約為16萬至20萬元,建物則為12萬元至15萬元。 過去在老台中人心中有著刻板偏遠、監獄、墳場印象的荒山野嶺大肚山,隨著清新溫泉飯店、台中會社區的大老闆們進住,成為台中新富區,中部「陽明山」儼然成形。 有必要提及,华为在台湾举办产品发布会时,林恩平的兄长、时任董事长林恩舟曾三度亲自出席站台。 大立光林恩平 2020年,受华为“禁令”停单影响,大立光毛利率曾创下6年新低,成了林恩平最大的烦恼。

不只手機的鏡頭滲透率提升,高階機種所用的鏡頭數量也在提升,以 iPhone 為例,2016 年推出的 iPhone 7 Plus,首度搭載雙鏡頭,象徵著手機進入雙鏡頭時代,2019 年推出的 iPhone 11,首度搭載三鏡頭,象徵著手機進入三鏡頭時代。 大立光(3008)7/13 舉行法說會,儘管大立光高層表示智慧機客戶普遍悲觀,致使股價隔天重挫 3.95%,但內外資皆升評喊買,推測合理股價最高進逼 3,000 元大關,大立光與信驊(5274)間的股王爭霸戰,看來還有得瞧。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曾經對外說過,這一次都是父親(林耀英)的意思,他希望林家子孫認真工作領薪水,不依賴股利過生活。 時隔一年,2019年的9月24日林氏家族再將手中剩下1萬多張持股已申報轉讓方式,轉至新成立的閉鎖型公司石安。 賴瑞隆質疑,郭提出很多想法,但都沒有提出具體做法,不要只是光講和平,重點是要怎麼做,郭所謂的和平,會不會犧牲台灣的自由民主? 賴瑞隆強調,選台灣總統被中共講成選「台灣地區領導人」,郭台銘應該出來表示態度,不然台灣人民絕對不會接受。

大立光林恩平: 大立光營收失色 股價破2個月新低

對先進光的訴訟纏訟9年,顯示林恩平鍥而醫師,再自行在台中執業12年,是當地頗負盛名的小兒科醫師。 這期間,哥哥林恩舟早已在大立光擔任要職多年,不過林耀英也從來沒有放棄過要讓林恩平執掌大立光兵符的念頭,於是在林恩平執業第12年時,有一天特地來找他。 這一次,因為父親對他說的一句話,讓林恩平決心幫忙父親經營這個家族企業。 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解釋,新產品可監測心率與睡眠狀況,分析睡眠品質並上傳雲端。

大立光林恩平

林恩平說,光學鏡頭皆為客製化,因此今年的訂單,就必須要在去年底、今年初確定新模具;不過若客戶需要使用舊鏡頭,則可使用舊模具。 由於幾乎全球所有手機品牌廠都非常悲觀,沒有看到樂觀的廠商,加上感測元件庫存也高,只有旗艦機種升級,但升級變慢,數量也變少,其他機種都是沿用舊規格;林恩平在法說會時坦言,現在感覺比之前更差。 林恩平表示,2023年年中就會開出新廠產能,新產能產品會以鏡頭為主,但會透過動態滾動並以客戶需求做規劃。 至於趨勢部分,林恩平坦言,2022年鏡頭可能會升級到2億畫素,8P鏡頭模組也會增加,可變光圈今年會導入,但是大家對於高階還是蠻悲觀的。 近來大立光再向玉晶光(3406)提起專利訴訟,法人詢問未來是否持續針對專利興訟? 大立光2023年第1場法說會未對智慧型手機及光學鏡頭帶來好消息,原本市場預期經過長達1年的庫存調整,以及大陸全面解封,可望為寒氣逼人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挹注暖流,並加速手機鏡頭規格升級,不過今天的法說會讓市場期待落空。

大立光林恩平: 技術領先  訂單滿檔

前雲豹能源董座賴勁麟日前於臉書發文,表示為避免政黨身分和過去的政治資歷,成為特定政黨和政治人物的鬥爭材料,宣布辭去雲豹能源董事長及所有子公司職務,雲豹能源今日也發布重訊表示,新任董座由廖福生接任。 大立光台中首座新厂,将在明年第三季启用,林恩平说,建筑工程因缺工略有拖延,但仍掌握进度,至于设备是由客户指定,理论上明年可以交,主要也与镜头业务有关。 大立光林恩平 除了手机镜头外,林恩平表示,车用光学模组一直以来都有供应给品牌电动车,但规格还不高,其中以抗耀光解法较重要,大立光先前获导入的解法,到目前都还再被车厂使用,显见车用光学要配合软体解决方案及认证,厂商升级速度比较慢。 另外,日系索尼手机已开发潜望式镜头,切入市场销售,引发市场关注,对于投入潜望式手机镜头,林恩平说,有些设计为了压低镜头高度,镜头要切边,这种比较难做,要压高度,不能做圆形,两个边要剪掉,比较难做,要看良率多少,大立光现在还在试做。

大立光林恩平

根據市調機構TrendForce最新統計,華為全球手機市占從2019年16%%,下滑至2020年的13.4%;全球排名從第二跌落第三,預估2021年排名還會續跌至第七名。 大立光林恩平 第二大逆風,是蘋果刻意培養多元供應商,讓大立光在高階鏡頭的獨門生意遭到瓜分。 過去,蘋果的高階手機鏡頭一向由大立光獨拿,營收占比約30%,但自去年起卻出現了新的競爭者。 市場也關注,大立光是否維持新廠房第三季季底設備進駐時程,林恩平指出,新廠計畫維持不變,產能利用率沒有預估,但設備會按照時程進駐,初期仍以生產手機鏡頭為主。 针对新厂进度,林恩平表示,按原计划进行中,新厂房之一将在第三季底完工,会以手机镜头为主,至于塑胶、玻璃镜头或音圈马达都有可能,具体产线规划则是看需求端情况。 大立光林恩平2023 尽管有新厂房完工,但未来接单毛利率还是重要考量,他强调“价格合理才会有兴趣”。

大立光林恩平: 雲端服務

從外資的持股比率變動,不難發現大立光股價榮枯表現的風向,持股比率從2017年高峰時的52.2%,下滑至今為42.5%,持股減幅近兩成,顯見大立光的營運正遭遇一場大逆風。 林恩平坦言,目前手機鏡頭和車載鏡頭的營收還是差很大,手機鏡頭仍是公司的重心,未來雖會採手機鏡頭和車載鏡頭雙軌發展,但配比則會再做動態調整。 至於車載市場,大立光態度明顯轉趨積極,林恩平表示,目前除主要客戶外,還新增另一家客戶,其中原有客戶成長有些超乎預期,另大立光也在著手開發其他新客戶,不過,會聚焦在量大一點的客戶上。 林恩平強調,現在供給端主要是感測器和 AP 產能供應不及,高階機款需求雖然持續,但受到零組件缺料影響,客戶產品會往後延,時程至少一季。 不過,部分客戶下半年出貨的鏡頭規格已確定,客戶端擔憂大立光第三季產能將因旺季無法因應,多要求大立光在本季提前生產備貨因應。

智慧型手機成長面臨瓶頸,市場關注大立光進行轉型,特別是VCM的進展,對此,林恩平指出,VCM持續在出貨,且已在今年7月認列營收,至於VCM+Lens綁在一起的款式則還在設計中,不過已著手申請專利。 同時,大立光7月已透過持股5成的子公司大陽出貨,開始認列VCM營收,惟近期引進不少新機台以致虧損。 林恩平除了被市場喻為「科技業柯 P」之外,更有「老實樹」的稱呼,簡單來說,就是林恩平的對外發言並不會過度美化或畫大餅,主要秉持醫師一貫的理性態度,有幾分把握說幾分話,不會把負面消息硬是解讀成正面。 以大立光 2023 年第一季的線上法說會為例,根據林恩平在法說會上的說法與態度,明確表達出「受到全球 經濟 成長動能持續拖累,全球手機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庫存仍有嚴重的去化壓力,對於相關市場的未來展望相當悲觀」,除了上述挑戰之外,未來恐怕還需面對同業與客戶端的降價壓力。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