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庫存量2023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Posted by Eric on April 23, 2023

台灣水庫存量

遲遲等不到大雨,全台4、5月乾旱嚴重,不僅土壤龜裂,水庫水位也頻頻下探。 除了北部翡翠水庫以外,多數水庫蓄水率幾乎都跌破1成,來到個位數,供應大台中地區用水的德基水庫蓄水率一度降到1%,情況危急。 另外,仁義潭水庫今天累積降雨雖然只有8.5毫米,但對水庫存量不無小補,蓄水率衝破5成來到51.66%;南化水庫狀況雷同,目前蓄水率達52.51%。 高雄仰賴的南化水庫目前蓄水量8959萬噸、蓄水率百分百,阿公店水庫蓄水量907萬噸、蓄水率59.6%,供水穩定。

台灣水庫存量

由於去年沒有颱風,水庫入砂量較少,曾文水庫清淤量達到歷年新高390萬立方公尺,不僅達成沖淤平衡,庫容還增加約150萬立方公尺,回升到5億956萬立方公尺。 江謝令涵指出,2012年油電雙漲帶動民生物價齊飛,政府被罵慘,因此讓許多官員畏懼民眾反彈不敢談漲,經濟部最新的規劃是向用水大戶徵收耗水費,試著在不影響民生的情況下調整。 經濟部水利署指出,由於經濟成長、生活水準提高,民眾生活習慣會逐漸改變,民生用水也隨之增加。 像是家戶多了更多洗衣機、洗碗機等用水器具,也越來越多人擁有私人汽車,洗車需求讓用水量大幅提升。 台灣的降雨僅有18%會進入到水庫、河川與地下水,在這稀少的水資源中,農業用水占7成、民眾的生活用水占2成,工業用水占1成。

台灣水庫存量: 台灣水庫有效容量排名

水利署統計,從2015年至2019年,全台36座水庫共清淤4,125.40萬立方公尺,其中以2019年清理的979.76萬立方公尺最多,2018年的972.78萬立方公尺則是次多;在全台個別水庫方面,以集集攔河堰的總清淤量最多,曾文水庫則排第二。 監造水庫的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在「科學發展」月刊表示,「因應水庫本身的老化與所處環境的變化,必須定期進行水庫安全評估」。 為因應水庫水質被汙染,政府訂定「水庫品質」指標,據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發表的「2018永續發展指標系統評量結果報告」說明,所謂「水庫品質」定義為,以20座主要水庫的卡爾森優養化指數(CTSI)(為一座水庫水質的優養程度)和水庫有效容量加權計算的水庫優養化指標。

「全台第一大水庫」曾文水庫,清淤主力為庫區抽泥,目前架設2艘抽泥船,去年共抽泥324萬立方公尺;今年清淤目標則為陸挖50萬、抽泥315萬、水力排砂160萬,共525萬立方公尺。 排砂隧道則是利用颱風時的洪水將淤泥帶到下游,除了能大量清淤,也有「還砂於河」的功效,不過只有在洪水發生時才能啟動。 而早期興建水庫時,幾乎沒有考量到排砂問題,所以沒有設計相關工程,直到後來才進行水庫設施改造,做了排砂功能。 例如桃園石門水庫的發電導水隧道,改造成也能排砂的防淤隧道,後來經歷多次颱風,都發揮很大的效果,是水庫清淤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根據科技部高瞻自然科學教學資源平台資料顯示,目前水庫清淤主要有三種方式,陸上機械開挖、浚渫船(抽泥船)水力抽泥、以及排砂隧道。 對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就水源別來說,農業灌溉用水高達86%來自河川,每年使用水庫的水為11億公噸,其實比工業每年使用水庫的水16億公噸少,而水庫最大使用者是民生用水的32億公噸。

台灣水庫存量: 水位下降趕工清淤 水利署請國軍進駐水庫

水利署統計,截至今日早上6點,北部的石門水庫蓄水率98.1%、翡翠水庫75.1%、寶二水庫滿庫、新山水庫92%。 台灣水價分為兩套計算方式,台北自來水事業處(供水轄區台北市、新北市永和、中和、新店及三重大部分地區、汐止區7個里)和供水給全台其他地區的台灣自來水公司各有自己的制度。 台北自來水事業處最近一次調漲水價是2016年3月,台灣自來水公司則是自1994年7月以來,已有27年未調整水價。 2020年全國自來水生活用水量23.6億公噸,較2010年增加11.9%;換算成每人每日生活用水量【註】,則從271公升上升至290公升。 例如截至今天下午4時,石門已達逾35%蓄水率,有效蓄水量為7100萬噸;寶山、寶二蓄水率達40%,有效蓄水量1460萬噸蓄水量。

中國官方日前表示將研究終止、或部分終止ECFA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 台灣水庫存量 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表示,一旦退場,石化、紡織、機械等產業將受影響,台塑四寶、亞德客、上銀、遠東新等股價衰退,就是一種警訊。 雇主要求勞工加班,就應依法給付加班費,不過勞動部指出,仍有部分雇主不清楚相關規定而誤觸法令,並列出5大常見加班費違法態樣說明,包括不得規定只能換補休不拿加班費、未滿1小時還是要給加班費、加班費乘數應用分數計算而非小數等,雇主違法最高可罰100萬元。 國泰金(2882)今(25)日下午舉行法人說明會,針對外界關心中國大陸曝險情況,總經理李長庚指出,整體金控包括股票、債券、授信及投資的曝險約4000億元,相較三年半前疫情之前已大減2000億元,而且都沒有碧桂園、中植系中融信託、中國SOHO、寶能等的曝險。 下周開始共有2檔上市櫃公司現增發行新股開始申購,其中晶碩(6491)於29日可開始申購,總申購數680張,每股承銷價310元,和今天收盤價差26.5元,如果抽中一張可賺2.65萬元。

台灣水庫存量: 台灣無颱風登陸滿4年!連閃95颱最近僅60公里 「蘇拉」能否打破看下周三

直到6月,才靠著彩雲颱風及幾波梅雨鋒面降雨,讓主要水庫蓄水率逐步回到兩位數。 短短幾週,全台水庫水量進帳逾2億噸,一下雨,就有數千人湧入石門水庫網站觀看大壩降雨直播畫面,焦急溢於言表。 台灣水庫存量2023 限水又逢COVID-19疫情升級,儲水苦撐的中部民眾終於盼到解除限水,甚至直呼終於可以放心沖馬桶了。 目前台灣缺水的問題其實相當嚴重,尤其中南部有多個水庫存量為達 60 天使用量,節約用水已不再是口號了,想知道目前各水庫的存水量,可至水利署提供的「台灣水庫即時水情」查詢,看到 8 成的水庫都低於 50% 的水量,更要有缺水及限水的警覺心。 台灣水庫存量 至於北部水庫狀況,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郭耀程表示,自昨天清晨至今天下午4時,寶山、寶二水庫累積降雨35.3毫米,預計帶來150萬噸水量。

  • 評估過許多排砂方法後,中興工程認為水力排砂的效果最佳,然而水力排砂僅適用於颱風、洪災期間,如果可以利用豪雨時的水庫排洪機會,並挑選適合的時機點,將高濃度的泥砂一起排出,就能達成水庫「蓄清排渾」的目標。
  • 另外,石門水庫累計降雨量14.2毫米,預估進帳430萬噸水量,目前實際入庫250萬噸,待2至3天將入庫剩下的180噸。
  • 水利署指出,過去豐枯水年從19年、18年一循環,逐漸變成8年、7年一循環,且枯水年次數有增加趨勢。
  • 經濟部水利署指出,由於經濟成長、生活水準提高,民眾生活習慣會逐漸改變,民生用水也隨之增加。
  • 中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江謝令涵說,調漲水費確實有可能降低用水量,但影響程度不會太大。
  • 另外,仁義潭水庫今天累積降雨雖然只有8.5毫米,但對水庫存量不無小補,蓄水率衝破5成來到51.66%;南化水庫狀況雷同,目前蓄水率達52.51%。

台北市水費負擔率比值為0.16%,在34個首都中排名倒數第2,只高於澳門(0.11%),負擔比最高的是烏干達(8.88%),而各國首都平均值為0.98%。 單就亞洲而言,東京排名為第26名、首爾第31名、中國第19名、香港第32名。 今年旱象比前兩次分區限水的情況更為嚴峻,苗栗、台中(含北彰化)「供5停2」長達61天,同樣也是靠著一波急降雨,才讓水情稍獲緩解。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廢水開始排放入海,引起民眾恐慌,傳出中國及南韓有民眾開始搶購食鹽,引發「囤鹽潮」,促使臺鹽(1737)今日亮燈漲停,股價站上37.45元,創2005年以來、18年來新高,成交量逾8000張。

台灣水庫存量: 蓄水量吃緊!國內水庫出了什麼問題

由於地勢陡峻,河川河床比降極大,遇雨則山洪暴漲,氾濫成災,逢旱則乾涸見底,用水缺乏,唯一治本之道為興築水庫水壩,以達到有效治理河川,蓄水,增加灌溉、發電、工業及公共給水等標的用水,兼收防洪息災,增加農工生產,發展觀光事業等功效。 根據水利署資訊,蓄水率達100%的6座水庫分別為寶山水庫、寶山第二水庫、鯉魚潭水庫、湖山水庫、蘭潭水庫及南化水庫。 夏日熱對流旺盛帶來不少降雨,為全台水庫挹注水量,截至今(23)日上午7時,全台共有6座水庫蓄水率達100%,蓄水率曾跌破1成的曾文水庫則已站上70%大關。 評估過許多排砂方法後,中興工程認為水力排砂的效果最佳,然而水力排砂僅適用於颱風、洪災期間,如果可以利用豪雨時的水庫排洪機會,並挑選適合的時機點,將高濃度的泥砂一起排出,就能達成水庫「蓄清排渾」的目標。 中興工程也強調,因為每個水庫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條件不同,因此採取的排砂方式也不同,但「努力讓水庫延長壽命是共同的目標」。

台灣水庫存量

除了一般傳統用水如地下水、水庫水、川流水和人工湖可以利用外,我國水資源需要更好的配置,綜合水利署資料顯示,新興水資源有海水淡化、雨水貯留等,還有近年來討論度超高的「河川伏流水」,無論是開發成本、災害時的備援,都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隨著我國乾旱災害越來越頻繁,不能只仰賴一場大雨或者水庫就緩解危機,對於乾旱,台灣需要有更好的解方。 根據水利署過去資料顯示,全台主要淤積水庫前三名是霧社水庫、白河水庫及石岡壩水庫,在攔河堰的部分,則是集集攔河堰的積砂率最多。 台灣水庫存量 據過去資料顯示,國內從2002年至2020年就發生8起乾旱災害,且經常發生在春季,一次持續4至5個月之久,但2002年至2004年期間的乾旱更嚴重,連續3年都平均將近7個月有缺水情形發生。

台灣水庫存量: 雨一直下旱情有解? 水利署出面說明全台水庫進帳水量

根據水利署資訊,截至晚間8時,曾文水庫累積雨量達14.6毫米,目前蓄水率為15.17%;有效蓄水量也從昨天的7246萬噸,提升至7731萬噸,增幅近500萬噸。 但台師大環教所教授汪靜明表示「清淤只是防止惡化,不可解決問題」,台灣的水庫年齡儼然已經步入中老年期,有三分之二的水庫使用超過30年,未來淤積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當水庫年紀越大,越容易累積淤砂。 水利退休人員張炎銘也指出,水庫清淤看似簡單,事實上有難以克服的三大困難。

台灣許多自然水管線老舊,有些農業灌溉渠道甚至從清朝、日據時代就沿用下來,導致水嚴重流失。 近年台水公司雖然積極抓漏,漏水率逐步下降,但與日本東京都高標3%相比,還是有些差距。 第一次在夏季豐水期進行人工增雨、第一次在10月就召開旱災應變會議、第一次在10月就將水情燈號轉為黃燈,可見台灣將迎來史上最缺水的冬天。

台灣水庫存量: 雨神來了「全台水庫進帳破千萬噸!」 水利署:超過全台1天用水量

但他也認為,水價26年不漲實在不合理,漲價可以讓水公司多一些資源改善其他面向,例如像是減少漏水率、換裝智慧水表等。 台灣水庫存量 另外,石門水庫累計降雨量14.2毫米,預估進帳430萬噸水量,目前實際入庫250萬噸,待2至3天將入庫剩下的180噸。 台灣水庫存量 不過,他補充,由於最近會持續發生午後雷陣雨,雨量將持續累加,降雨效益呈動態成長。 他說,仍期待梅雨的加入,才能有效紓解水情,例如前陣子那波梅雨,便帶來超過300毫米累積雨量,讓曾文水庫蓄水量短期內回升至7000多萬噸。

  • 台灣許多自然水管線老舊,有些農業灌溉渠道甚至從清朝、日據時代就沿用下來,導致水嚴重流失。
  • 台灣的降雨僅有18%會進入到水庫、河川與地下水,在這稀少的水資源中,農業用水占7成、民眾的生活用水占2成,工業用水占1成。
  • 而早期興建水庫時,幾乎沒有考量到排砂問題,所以沒有設計相關工程,直到後來才進行水庫設施改造,做了排砂功能。
  • 另外,水利署在2017年11月興建阿姆坪防淤隧道加強清淤,預計今年4月隧道貫通,12月完成工程,為清淤再添生力軍。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