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線上2023詳解!(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son on October 12, 2020

輕軌線上

使用現金搭乘者請於月台售票機購買紙票(單程票)票價為新台幣$30,售出後除營運中斷外概不退費,敬老、博愛等身分及博愛陪伴者購買紙票(單程票)之乘客,得於購票當日內至各高雄捷運各車站服務台辦理退費15元。 2006年底,天津濱海新區開通了天津開發區導軌電車1號線,使用從法國引進的膠輪導向電車Translohr營運,天津成爲中國大陸第一個使用膠輪導向電車的城市;部分媒體和網路雖然也稱之爲「路面電車」,但此種電車採用的鋼輪鋼軌只起導向的作用,實際承擔行駛和承重作用的為橡膠輪胎,與傳統意義上的路面電車有本質區別。 2009年上海浦東新區的張江開通了使用膠輪導向電車的張江路面電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個使用膠輪導向電車的城市,但是膠輪的維護營運成本極高,而載客量卻未達到最初預想,因其巨額營運虧損以及國外停止供應部分零部件的問題[7],張江路面電車一路於2023年6月中止營運[8]。 另外中國的比亞迪也開發膠輪導向的雲巴技術,2021年第一條雲巴路線重慶雲巴在重慶璧山正式開通[9]。 中華人民共和國曾經通常把單向運能1.0至3.0萬人次的線路稱為「輕軌」,其實質還是地鐵列車的一種,如武漢地鐵1號線(原稱武漢輕軌1號線)、上海地鐵5號線(原採用4C編組時稱為輕軌,6C編組列車啟用後改稱地鐵)、上海地鐵6號線、長春軌道交通3號線(雖設有平交道,但仍符合輕軌標準,故非路面電車)。 部分國家或地區所稱之「輕軌」亦有相似的概念,如新加坡榜鵝輕軌;吉隆坡地鐵3、4號線(英文為LRT);印尼大雅加達輕軌、巨港輕軌;澳門輕軌(為自動導軌AGT或稱APM系統,採用膠輪形式行駛於專用軌道);南韓議政府輕電鐵(為自動導軌AGT/APM系統)、馬尼拉輕軌。

  • 這些近地軌道不是與地球同步,所以需要一組衛星聯網去提供連續的覆蓋面。
  • 在春節人潮及絕多數電子票證開放的幫助下,高雄輕軌於2月17日大年初二運量破三萬人次,九輛列車全數上線營運,使班距得以縮短至十分鐘一班,以熱門的轉乘站前鎮之星、哈瑪星等站人潮最多,部分旅客擠不上車,被迫再等待下班列車[32]。
  • 高雄輕軌無閘門,乘客搭車需自行刷票卡,高捷公司也會每天定時查票。
  • 這些系統一般設在市區,以單節車廂或較小型的列車提供頻密的班次。
  • 全新高雄輕軌第二階段是由『C20台鐵美術館站』延伸至『C24愛河之心站』,路線可直達內惟藝術中心、美術館園區、聯合醫院、龍華國小、愛河之心。
  • 2009年上海浦東新區的張江開通了使用膠輪導向電車的張江路面電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個使用膠輪導向電車的城市,但是膠輪的維護營運成本極高,而載客量卻未達到最初預想,因其巨額營運虧損以及國外停止供應部分零部件的問題[7],張江路面電車一路於2023年6月中止營運[8]。
  • 1979年高雄市升格院轄市後,開始推動興建捷運規劃,高雄市政府委託交通部運輸計畫委員會進行規劃。

另外,新店區公所將於九月二日、三日上午八點半到十一點半舉辦「新店二叭子植物園x安坑輕軌─探索原生林」活動,有DIY彩繪望遠鏡、生態導覽、親子尋寶闖關集章、趣味借位攝影比賽等。 今年第9號颱風蘇拉目前位於恆春東南東方430公里海面上,下周可能影響台灣。 中央氣象局今天傍晚針對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發布大雷雨訊息,預計持續到今天晚間。 2019年12月1日:高雄環狀輕軌自2015年10月C1至C4站正式開放民眾免費試乘起,累計旅運已於12月1日下午5點59分,於輕軌C3前鎮之星站達成1000萬人次的歷史里程碑[68]。 前鎮之星站、旅運中心站、真愛碼頭站、哈瑪星站、鼓山站、臺鐵美術館站、內惟藝術中心站、美術館站、愛河之心站定位為「特色站」。 建議大家可以善用電子票證刷卡/電子支付單程僅需 10 元,若購入紙票則為單程 30 元。

輕軌線上: 北好時尚 設計師引領時尚

英國倫敦的兩個新式輕鐵系統:碼頭區輕便鐵路與倫敦電車連線皆重用棄置多時的舊軌道。 其中,碼頭輕鐵以大量的急彎來連接多條現用或棄置的鐵路路線。 由於碼頭輕鐵的軌道路線完全獨立於其他系統之外,所以它也可以當成是都市軌道運輸系統的一種。 由1980年代開始,一些城市開始重新引入輕鐵系統,但這些系統在運作上已經比較接近在地面運轉的都市軌道運輸系統。 當時亦有較長途的輕軌系統,北美洲地區便有一種叫「城際電車」(Interurban)的輕軌系統。

[2]但亦有人指出可能是因為早期鐵路的軌道外側距離為5英尺,而鐵軌頂寬為1¾英寸,故內側軌距為4英尺8½英寸。 輕鐵車輛通常較短、窄和輕,與一般按照大客車參數看齊,長一般不超過15公尺如果是鉸接車可達23公尺、寬則2.5公尺程度,最長一般總編組長度不大於80公尺,否則通過平交路口時間可能太長、會影響汽車交通。 輕軌車輛的加速性能常常高於重鐵,因為為了應付機動車道的突發情況,需要高性能,加速度常可以設定到4km/h/s,而一般重鐵最高也就3.6km/h/s,非常規減速度輕軌多種制軔並用基本可以在5km/h/s以上,一般重鐵則達不到。 輕軌的最高速度通常較低,但是也不一定是最低,聖何塞VTA輕軌的速限混行地段25-35mph(40-55km/h),專用區段50-55mph(80-90km/h)。

輕軌線上: 高雄輕軌路線圖(

輕軌二階第二輛列車歷經1個多月的海運,2018年12月13日凌晨4點抵達前鎮機廠,並進行車廂卸載作業,2019年6月11列列車皆已抵達高雄[13][14],2021年12月,後續增購之4列列車皆已送抵高雄,並在次年元旦假期加入疏運的行列。 而現階段輕軌第二階段(C20台鐵美術館-C24愛河之心) 在 2022 年 10 月全新通車後,則讓服務範圍新增至 31 個站點,整體營運路線達 17.1 公里。 澳洲和印度都在進行統一國內鐵路軌距的工程;而歐盟也計劃讓各成員國的鐵路系統可以互用,涉及的工作包括軌距、訊號系統和供電系統的標準化。 現時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已獲得歐盟的資助,把前蘇聯時代遺留的1,520公釐闊軌轉換成1,435公釐標準軌;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在建造連接國內各大城市與法國之間的高速鐵路中獲得歐盟的援助。

此路段預計2023年底完工,分別為博愛路至民族路段於2022年12月6日,民族路至九如路段於2022年12月12日,九如路至中正路段於2023年1月3日分成三階段架設施工圍籬,完工後與C32凱旋公園站銜接,高雄輕軌正式成圓[65]。 2023年1月11日大順路段車站牴觸雨豆樹作業啟動,以鼎山街口一棵雨豆樹為移植示範株,沿線206棵共計有9棵牴觸,將於夜間進行移植及運輸作業,永久移植於高美館園區[66]。 3月17日捷運局表示,工程啟動後發現有部分雨豆樹木樹型較歪,且影響安全,目前共計13棵雨豆樹需移植[67]。

輕軌線上: 使用範圍查詢

越南首都河內至接壤中華人民共和國邊境城市同登之間則鋪設了標準及米軌雙軌距鐵路。 [8]計劃中連接新加坡及中國的泛亞鐵路會是標準軌,或標準及米軌雙軌距。 主要實際應用的有俄羅斯使用的5英尺(1,520mm),及印度使用的5英尺6英寸(1,676mm)軌距。 此外德意志第三帝國亦曾推出3公尺超寬軌方案,以便在計劃戰爭結束後的超級高鐵大開發中,加強來往歐洲與北亞地區的陸上運輸系統。 但該計劃由於帝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最終僅停留在紙面上不了了之。 輕軌運輸系統(英語:Light Rail Transit, LRT)又稱輕軌鐵路、輕鐵(台語、客語、粵語),簡稱輕軌,為鐵路運輸的一種,泛指所有在道路、街道上面或旁邊行走(部分亦可高架或地下)的單節至多節的路面電車,相較於重型鐵路系統(重鐵)和中型鐵路系統運量較低、列車規模小。

輕軌線上

現代路面電車在2010年代之後在中國許多城市出現,但各地成效不一,部分城市的現代路面電車規劃不佳,導致路面電車營運沒有獨立路權或號誌優先而效率不彰,被批評速度不如公車,而且占用道路資源。 2021年開通的佛山南海路面電車1號線是中國大陸第一條有完全獨立路權的路面電車路線,福建省南平武夷路面電車一號線等獨立路權路面電車也相繼投入使用。 高雄捷運輕軌列車為動力分散式電聯車,採超級電容供電方式推進,全線使用鋼輪鋼軌,駛於1,435公厘之標準軌。

輕軌線上: 陸首條客貨共線鐵路海底隧道 工程進入盾構

在建造高速鐵路(新幹線)時則統一選用1,435公釐為標準軌,以提高車輛行駛的穩定性,但這樣使高速鐵路列車不能以原有的路軌行駛[6],所以現在正在開發軌距可變的鐵路車輛。 「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建設(第二階段)統包工程」預計明天晚間8點起至8月26日清晨6時止,封閉大順一路(自由路至民族路間)東西雙向車道,進行龍華橋舊橋台混凝土橋面板拆除工程,施工完成後將恢復車道通行。 同年6月高雄市大順路部分商家與民眾建議輕軌改地下化,高雄市捷運局評估地下化經費將增數倍、時間必延宕數年、兩百多棵雨豆樹也將被迫遷移,整體考量後決定仍採平面興建。

輕軌線上

高雄捷運環狀輕軌為無高架電車線的輕軌系統,僅在機廠為調車方便設有高架電車線,營運時列車則在進站停靠的時候利用車站上方設置的鋼性高架線進行充電。 第一階段共有9組列車,在第二階段全線完工後預計將共有24組列車。 2020年10月18日,有部分媒體外傳高雄輕軌第二階段爭議路段評估展延到2024年,不過在當天晚上高雄市捷運局長吳義隆出面澄清,市長陳其邁上任後積極處置,目前並沒有展延的規劃[56]。 同年11月10日輕軌二階爭議路段C21A到C31站於宣布復工,且公布輕軌二階爭議路段原路線優化調整措施[58][59],但因須完成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故未有實質開工跡象。 高雄捷運環狀輕軌,通稱高雄輕軌,原計畫名為高雄捷運臨港輕軌,是台灣高雄市已部分通車的高雄捷運輕軌運輸系統,台灣首座通車營運的輕軌運輸系統,為一環狀路線,也是亞洲新灣區建設的一部分及聯外交通。

輕軌線上: 工程現況

爰此,輕軌部分路段是否適宜採用C型路權,除需符合大眾捷運法第3條之規定外,尚需先就系統技術層面評估。 由於住戶反彈,高雄輕軌二階美術館段於決定暫停施工,探討路線北移的技術可行性;議員則憂心,輕軌大順路段恐發生同樣問題,要求捷運局多溝通[50]。 在《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長期路網運輸規劃》專案進行的同時,2000年市政府另案進行《臨港線發展為輕軌捷運之規劃報告》專案,該專案將路線改稱為「臨港輕軌」,路線較為不同,並不使用三塊厝到左營這段的地下化路廊,也不使用西臨港線,而改走成功、五福、七賢、河西路,並在鹽埕區分為兩線單向行駛。 機廠與黃線、藍線規畫共同使用,設於瑞南街、凱興街 、前鎮河間的土地(今為75期重劃區)。

在公共汽車轉為由內燃機驅動前,電車是唯一的實用公共運輸工具。

輕軌線上: 營運與票證

2021年12月16日高雄環狀輕軌第二階段鼓山區公所站(C17站)至臺鐵美術館站(C20站)17點正式通車,通車後營運路線將達14.7公里,服務範圍由現行23站增為26站[47],並宣布即日起至2022年1月2日全線免費搭乘[48]。 高雄市交通局於2020年11月16日表示輕軌二階非爭議路段幾近完工,目前正進行試車中。 初勘通過後,預計3、4周內向交通部提報履勘,完成履勘後就能準備通車,預計2021年農曆年前可望通車營運[33]。 主要實際應用的有英國在如工廠、礦區推廣使用的3英尺6英寸(1,067mm)軌距,及法國在主導制定國際單位制後推出的米軌(1,000mm)。

輕軌線上

公共汽車及BRT也可以使用特殊技術(如導向公車、低污染低噪音車輛)解決這些缺點,但這些技術目前沒有共通標準、價格也接近輕軌。 到了1950年代以後,公路交通開始普及,輕鐵系統陸續被拆卸。 現在雖然仍有少量的傳統輕鐵系統(例如香港島的電車系統),但輕軌這個名詞已被用來形容一種稍微不同的系統。 日本將福島核汙水排海,引起亞洲鄰國疑慮,南韓出現搶買海鹽與海鮮囤貨,大陸接著傳出掀搶鹽潮,台灣民眾似乎也開始有些緊張。 高雄捷運工程局指出,路口封閉施工期間,大順一路沿線周邊橫交路口龍德新路、河堤路、河堤南路及聯興路等,也將管制通行。 受託操作輕軌的高雄捷運公司統計,今年前7個月查票數以1月份4萬餘人次最多,當月有42人次補票、補票率0.1%,其他月份補票率全都低於0.1%。

輕軌線上: 高雄輕軌沿線增設10處科技執法 28日起取締

雖然礦區鐵路較少與外面的鐵路系統連接,但現時礦區亦有使用標準軌的趨向,以方便其使用現成的鐵路設備(例如負載量更大的車輛)。 有關4英尺8½英寸的軌距的來源,有人認為是古羅馬的戰車輪距。 [1]但知名謠言破解網站snopes則宣稱戰車輪距之說為假,然而這不能作實。

輕軌線上

原定於2018年3月中旬進場施工的環狀輕軌美術館段與大順路段,由於當地居民強烈反彈,導致市府宣布停工一周,但經過多次協商仍然沒有共識。 高雄環狀輕軌捷運列車之電力供應是採用超級電容之無高架線系統,在採用C型路權的情況下,若輕軌電車的充電區被一般車輛占據,亦或塞車時輕軌車輛無法充電,易有電能耗盡風險,無法交通運輸反而造成壅塞的問題。 軌道區內有號誌設備與感應線圈LOOP、定位感知器TAG、計軸器外箱無法承受車輛碾壓。

輕軌線上: 高雄機場新航廈 立委促提前完工

在春節人潮及絕多數電子票證開放的幫助下,高雄輕軌於2月17日大年初二運量破三萬人次,九輛列車全數上線營運,使班距得以縮短至十分鐘一班,以熱門的轉乘站前鎮之星、哈瑪星等站人潮最多,部分旅客擠不上車,被迫再等待下班列車[32]。 由於第二階段統包由中國鋼鐵得標,後續15組列車轉向其合作廠商法國阿爾斯通採購,為Citadis 305系列列車,因此未來全線完工後將出現「一條輕軌兩種車型」。 高雄捷運採用的阿爾斯通Citadis 305型列車與第一階段車輛同樣採超級電容供電,一列車5個車廂,列車重量44公噸;車身外觀除延續一階的綠色,還多了點黑色,增添科技感,是臺灣繼台北捷運VAL256型電聯車之後再度購入由法國製造的列車[9]。 原先高雄輕軌規劃由民間以BOT模式興建,但歷經三次流標而於2011年改回政府自辦。 2011年底市政府決議採用與部分歐洲城市相同、為不妨礙市中心景觀而採用的無高架線供電系統。 第一階段由前鎮機廠至哈瑪星環線南半圈的工程,由長鴻營造與西班牙CAF的團隊於2013年1月獲選[3],並於該年六月舉行動工儀式,總建造經費新臺幣195.37億元[4]。

然而該計畫於1999年11月完成整體計畫時,認為財政困難而修正為「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臨港線因而未地下化。 經過一年專家評估後,於2019年12月4日宣布朝原線續建的方向邁進,並且推動「人本造街」來取得沿線居民的共識,整個計畫期程盼2022年完成[54]。 捷運工程局於2020年7月27日公告,C30和C31兩站將由一座島式月台改為兩座中央側式月台設在路口南北側,以減少輕軌路權的使用面積。 而輕軌車道也將採用硬舖面,提供給緊急車輛通行及救災使用[55]。

輕軌線上: 軌道特性

鐵橋橋面兩側採用木板鋪設,中間設計強化玻璃,可透視原有軌道,舊鐵橋東側為人行匝道階梯,西側接車站。 第一階段的輕軌列車為西班牙CAF Urbos 3系列車輛,總造價新臺幣165.37億元。 車廂間以鉸接件(articulation)連接在一起,只能在機廠由機具協助分開。 輕軌線上2023 車內為100%低底盤全寬無貫通門設計,座椅為「非」字型配置。 但實際上從現代角度看,寬軌或窄軌並沒有絕對的優缺點,負載力方面,世上最重的貨車可以在美國及澳洲的標準軌上行走,而澳洲昆士蘭及南非的窄軌(1,067公釐)鐵路上的列車依然是十分重。 速度方面,最快的高速鐵路多是採用標準軌,而窄軌的日本列車也能以160km/h的高速行駛,這些方面並沒絕對的正比限制關係。

但軌距不同也失去了與標準軌之間的兼容性,這提高了車輛開發採購的限制與成本,也讓未來路線整合提高困難度(但有些國家即是出於戰略考量而採用不同軌距刻意提高整合難度)。 輕軌線上2023 不少國家在應對此問題時若無法做全國軌距統一化的工程,則必須採用雙軌距或可變軌距列車來整合路線。 目前在既有的非洲鐵路系統中,南非(豪登列車除外,軌距為1,435公釐)及安哥拉(本格拉鐵路)、波札那、剛果、加納、尚比亞(包括坦贊鐵路之坦尚尼亞段)等國多數使用1,067公釐窄軌距。 但是肯亞境內的蒙內鐵路以及連接衣索比亞和吉布地兩國的亞吉鐵路均為新建鐵路,採用1435公釐的標準軌距。

輕軌線上: 捷運與輕軌

補票數及比例第2高是4月,總查票數2萬8385人次,補票數18人次、補票比例0.06%。 日本昨正式啟動福島核汙水排海,引發亞洲鄰國疑慮與緊張,南韓出現搶買海鹽與海鮮囤貨,使得鹽價飆漲,大陸接連傳出掀搶鹽潮,而... ◎使用方式:進站時,將載具輕觸感應區,當閘門發出「噹」鋼琴聲及螢幕顯示綠色通行箭頭時,門檔會打開讓旅客通行;出站時,閘門感應後即可出站。

日本福島電廠含氚核廢水今中午12時開始排放入海,第1波排放量約7800噸,原能會表示,為預報日本排放核汙水對北太平洋與我... 高捷指出,輕軌稽查員會配戴服務識別證、身著黑色稽查背心及帽子隨機驗票,每天分早中晚共3班查票,每月查票總次數大約介於2萬至4萬人次,幾乎每位乘客都很配合查票,偶爾會有乘客忘記購票,也會當場補票,高捷原則上都相信乘客,也希望乘客愛搭輕軌。 7月30683查票人次中僅1人補票,補票率趨近於「O」,6月份更出現26666人次查票中(6月搭輕軌人次為58萬423人次),「O」補票的完美紀錄,是查票機制啟動5年多來首見。 美麗的中央公園站,將陽光與綠意融合進建築中,展現出了中央公園的力與美;美麗島站的「光之穹頂」更是到高雄的必訪之地,搭乘捷運旅行的朋友不妨來參觀看看。 C21A內惟藝術中心、C21美術館兩站以『白色漣漪』作為車站站體設計,呼應美術館地景『內惟埤』水流漣漪意象。

輕軌線上: 軌距

高市捷運局說明,臨時性暫時封閉大順一路(自由路~民族路間)東西雙向車道,主要是輕軌工程為進行龍華橋舊橋台混凝土橋面板拆除工程,因大型吊車需佔用道路空間且施工範圍大,為維護吊拆作業及用路人之安全,以及降低封閉道路對平日上下班(學)時段通行之交通影響,故採夜間封閉雙向道路進行施工作業。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高雄輕軌二階工程,預計8/25夜間20時起,至8/26清晨6時止,臨時性封閉大順一路(自由路到民族路間)東西雙向車道,進行龍華橋舊橋台混凝土橋面板拆除工程,施工完成後將儘速恢復現有車道通行。 上車前由LINE錢包進到LINE Pay主頁中,點選一卡通 MONEY 再點選「乘車碼」,高雄輕軌月台及列車內驗票機掃描QR Code,即可完成單趟車資付費。 全線單一票價為10元,目前提供一卡通、悠遊卡、icash等三種票卡可使用,持有電子票證之旅客,可於驗票機螢幕下方處感應,成功驗票後即可搭乘,下車後無須再次感應,以免再次扣款。

輕軌線上: 新北公務員離職多 各式難耐全揭密「不忍了 !」

低軌道,又稱低地球軌道(英語:Low Earth orbit),是指太空載具距離地面高度較低的軌道。 一般高度在2000公里以下的近圓形軌道都可以稱之為低軌道。 由於低軌道衛星離地面較近,絕大多數對地觀測衛星、測地衛星、太空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衛星系統都採用低軌道。 成本上雖然會有差異,但以標準軌為基準只有軌距低於1公尺或3英尺建造成本才會有落差,但相對的負載力與性能也限制很多[10]。

軌距(英語:track gauge)亦即軌道距離,是鐵路軌道兩條鋼軌之間的距離,以鋼軌的內距為準。 國際鐵路聯盟在1937年制定的1,435mm(4英尺8½英寸)為標準軌距,又稱國際軌距,約佔世界上鐵路里數大約59%。 相傳此軌距為考察古羅馬轍道遺蹟後,得出的千年以前即已推廣的標準轍距,大約相當於當時雙駕馬拉戰車的輪間距。 根據LRTA的定義,有以下LRT路線,並計劃在多個城市建設新的LRT。 澳門輕軌在2012年2月動工,首期於2019年12月10日通車。 然而澳門輕軌雖然名為「輕軌」,但實際採用的是擁有中運量的A級路權高架膠輪捷運系統(輕軌捷運系統)。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