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款 Model X 與 Model S 則是繼 6 月份的 856 輛、252 輛後,7 月雙雙則僅剩下雙位數的掛牌,其中 Model X 各為一般版 21 輛、Plaid 版 41 輛,Model S 則為一般版 6 輛、Plaid 版 5 輛;至於自 2022 年底已許久未有新車到港的 Model 3 車系,也僅掛出現貨車個位數的 4 輛。 Kia EV6 在 7 月掛出 93 輛,比起 6 月的 57 輛更為亮眼,而國內 Kia 已預告將在第四季推出性能版 EV6 GT,售價有望落在 300 萬內,再加上第四季也會推出大型 7 座休旅 EV9,可望讓品牌在國內的純電戰線更加壯大。 Toyota bZ4X 於 7 月也掛出 55 輛,同樣比 6 月 36 輛更多,車系全年已累積掛牌 488 輛,比起 汽車市場 2022 全年的 128 輛增加不少。 輔展開交車的 Hyundai Ioniq 6 車系,則掛出總計 39 輛,至於同品牌的 Ioniq 5 掛出 50 輛,品牌純電全月繳出 89 輛。 近期 Ford Mustang Mach-e 也即將公布預售價,讓純電中型 SUV 的戰火更加精采可期。
7 月另 4 大亮眼的純電豪華品牌,分別為 BMW、Porsche、Volvo、Mercedes-EQ,BMW 純電有 430 輛、佔全品牌單月 1,640 輛的 26%,Porsche 品牌則是 Taycan 雙車系繳出 182 輛、純電佔品牌全月的 37%,其中 Taycan Cross Turismo 繳出破百的 112 輛、一般 Taycan 轎車則為 70 輛。 Mercedes-EQ 子品牌部分全月掛出 159 輛、純電車佔 Mercedes-Benz 單月全品牌的 8%,甫上市的 EQE SUV 先行掛出 17 輛,但是 EQS SUV 尚未有掛牌,EQA 則繳出 51 輛為品牌最多者。 福特六和在 4 月底時正式公布 22.5 年式 Focus 車系,配備上並沒有大幅度更動,只有在頂規車型中增列數位儀表配置,並且調漲 1.9 萬,其餘車系成員則單純調漲 1 萬,而在漲價前的一波衝刺,累計繳出了 992 輛的領牌數,未能破千輛大關較為可惜;根據了解,小改款版本國內上市時機不會太快,因此如何維持既有世代銷售量能值得持續觀察。 台灣本田受到晶片荒影響所致,4 月份銷售成績大受影響,新世代 Fit 車系領牌數也同樣大幅下滑,全月共計 448 輛的領牌成績,單月下滑幅度將近 60%;值得持續觀察的是新世代 Fit 油電車型的銷售佔比,從原先將近 70%的比例,到 4 月份 54%的佔比,對於後續台灣本田在銷售策略上的設定,會有著些許的影響及調整。 Ford Focus 在 2019 年就因導入第 4 代大改款車型,搭載全新 C2 底盤、1.5 升 3 缸渦輪動力、Co-Pilot360 半自動輔助駕駛,而成功塑造暢旺的銷售氣勢,並且在 2019 年以黑馬之姿擠進總市場的第 8 名,2019 年年度創下 10,710 輛的成績。
汽車市場: 電動車功率元件未來潛力股:第三代半導體之分析及未來發展
時序來到民俗月前的銷售衝刺期,拜進口市場的新車供貨量逐漸穩定的前提下,7 月份進口總市場繳出 20,292 輛的銷售實績,相較去年同期有著超過 3 成的銷售成長比例,不過相較 6 月份仍有著 9.5%的微幅衰退。 而在品牌排名部分,日系豪華品牌 Lexus 在 7 月份再度以 3,501 輛的掛牌數重回銷售冠軍,其中包含 NX、RX 與 UX 車系在 7 月份皆繳出亮眼的銷售成績。 且值得關注的是,Lexus 目前在年度累積銷售表現部分亦呈現領先的態勢,以 20,477 輛的成績暫居冠軍位置,相較去年同期有著高達 7 成的增長幅度,與暫居第 2 名的 Toyota 則有著 1,802 輛的差距,能否持續領先拿下年度進口品牌銷售冠軍,則有待後續觀察。 由冠軍退居至亞軍位置的 Toyota,在 7 月份的銷售表現實際上較 6 月仍有著 6.3%的成長幅度,主要得歸功於主力銷售車款 汽車市場 RAV4 車系的供貨量逐漸回穩,在 7 月份再度繳出超過 2 千輛的新車掛牌數表現,但可惜的是仍未能超越 Lexus 整體的銷售表現。 Volkswagen 於 7 月份晉升兩個名次來到第 4 名的位置,1,718 輛掛牌數則為 Volkswagen 與 VWCV 加總的銷售數字,其中 Volkswagen 品牌為 1,567 輛,亦創下今年度單月銷售新高表現。 德國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 與 BMW 在 7 月份的排名雖未有變動,但銷售表現較 6 月份皆有超過 1 汽車市場 成以上的衰退幅度。
- 豪華進口休旅Lexus 麾下 NX 車系 4 月份繳出 781 輛的成績,成為 Lexus 品牌銷售主力之外,也成為豪華休旅第 1 名,其中 NX 200 共計銷售出 679 輛,銷售佔比高達 87%。
- 準確來說,許多市場上競爭力強勢的進口 SUV,4 月份的領牌數可以看出,逐步展現了應有實力,但相信還是受制於產能與航運因素,因為一般進口休旅市場排名第 4 名開始,就已經落到了 300 輛以內;在一般進口休旅市場中另一款值得觀察的,就是已經停產的 Honda Odyssey,目前就只是逐步消化之前的國內訂單,後續是否會有產品取代其戰力地位,相信是不少國內消費者所關注的。
- 由貿易商引進的 Fiat 500e 在完成認證程序後,7 月也繳出 3 輛的掛牌,未來 Tesla 改用 CCS2 規格,是否會帶動 Fiat 500e 這類採用 CCS2、由貿易商引進的車輛,在國內充電環境有所受惠,值得後續觀察。
- 第 6 至第 9 名也同樣出現名次的洗牌,Ford 旗下 Kuga 與 Focus 兩款主力車系都出現名次衰退,個別退步 3 與 1 個名次,尤其以 Kuga 的退步最為顯著,至於一來一往,趁著 Ford 兩大支柱的退步,造就 Nissan Kicks 與 Toyota Yaris 同時前進 2 個名次,分別以 12,676 輛與 11,880 輛取得第 6 與第 7 名。
- 本報告由兩大部分組成:以詳盡調查為基礎完成的量化市場展望,以及針對OEM代工廠與供應商的重要業界主管、頂尖學者和產業分析師所進行的訪談。
若由產品面來看,可以清楚觀察到 2021 年到 2022 年是產品變革關鍵的一年,包括車廠要應對 2022 年加嚴「CAFE 整廠加權平均燃油經濟性」油耗標準,讓各車廠被迫進行產品大換血,導入更為節能的新世代車款,同時也提高對 CAFÉ計算有利基的電動車與 PHEV 插電式油電混和動力車的導入意願,更節能車款與更多的電動車選擇,也將改變消費者的購車偏好。 同時,隨著新世代車款的導入,也給了各車廠調整產品車型規劃,以及精進車系配備的機會,尤其是近幾年新興的各級距 SUV 運動休旅車型,成為各車廠兵家必爭之地;同時,消費者關注的 ADAS 先進主動安全輔助科技與新世代車仔資訊娛樂系統等,也是競爭力決勝的關鍵要素。 當然,新車銷售表現也反應在產品導入的節奏與積極度,若換血節奏較慢或者精進幅度不足的車廠,也將直接反應在銷售表現上。 國內進口車市場上,許多品牌雖仍受到原廠到港新車數量有限、而無法即時提供新車給予消費者,但相較於 2 月份,3 月份進口車總市場仍有超過 3 成以上的銷售成長比例,甚且相較去年同期亦有著 3 成的銷售成長表現,總計繳出了 20,591 輛的新車掛牌數。 而在各品牌的銷售排名部份,日系豪華品牌 Lexus 繼 2 月之後,再度拿下了進口以及豪華品牌的雙料冠軍,並以 3,265 輛新車掛牌數拿下 15.9%的市占率,其中除了 NX、RX 以及 UX 運動休旅車系在 3 月份皆擁有出色的銷售表現外,包含 ES 以及 LM 車系在 3 月份的銷售表現亦頗為亮眼,讓 Lexus 可持續穩坐國內的進口及豪華品牌單月銷售冠軍。 美國純電品牌 Tesla 在 3 月份迎來了 Model Y 車系另一波的大量交車潮,搭配 Model 3 現貨車的持續販售,使得 Tesla 在 3 月份再度進榜便站上了排行榜第 2 名的位置,此外改款 Tesla Model S 與 Model X 國內亦在 3 月底重新開賣,預計將在第二季開始交車,將可持續強化品牌的整體銷售表現。
汽車市場: 汽車Tier-1領導廠商分析與展望(上)
本報告預估,純電動車於歐盟、中國大陸這兩大地區的新車銷售佔比,可望於2025年分別上升至17%、19%,更將在2035年時快速攀升至67%、55%,比例遠高於電動車補助政策相對保守的美國,美國2025年純電動車新車銷售佔比僅有5%、2035年亦僅有14%。 本報告預期,歐盟的整體聯網汽車保有量將於2025年跨越50%的里程碑,美國可望再快一些、最早於2023年超過50%。 高雄市岡山區本洲路一家汽車零件製造工廠,今(25)日上午10時許傳出一聲爆炸巨響,廠房內的零件模具突然爆開,零件噴飛砸中現場2名男員工,其中一名約60歲男子、後腦勺撕裂傷,另一人則是約約35歲、臉部撕裂傷,兩人都意識清醒,目前送醫治療,至於意外發生原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 業內人士表示,傳統車企具有燃油車時代積累的供應鏈、行銷網路以及經典系列産品積累的存量用戶優勢,在品牌轉型過程中,通過品類煥新,資源整合,有助於傳統車企事半功倍深耕存量市場並快速打開新市場。 陳偉表示,前幾年因晶片缺貨,中國消費晶片市場增加很多小公司,今年對市場秩序造成衝擊,預期未來市況可逐步改善。 原廠以 Opposites United 最新設計語彙,賦予全新 EV5 向 EV9 看齊的前衛外型,同樣採用 Star Map Lighting 星圖式 LED 頭燈設計,形塑出極具辨識度的新世代 Tiger Face 面容。
南陽實業鎖定 MPV 市場戰力空缺,積極推出的 Hyundai Custin 車系,在缺料影響下,其銷售數字並沒有完整展現產品實力,在 3 月份繳出 639 輛領牌數,單月成長幅度將近 80%,在沒有同級競爭對手且產品設定極具競爭力等優勢下,後續表現應當有機會持續看漲。 受到新車晶片原料缺料、原廠生產線停產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除了許多新車品牌都已經停止夏季銷售競賽外,在進入民俗月前的新車市場銷售衝刺期,也未如以往來的熱絡,除了缺車影響外,車廠釋出的購車優惠幅度,亦較以往同期有著明顯縮減。 6 月進口總市場繳出 14,490 輛的成績,除了較 5 月份有著微幅的 2.8%成長外,相較 2021 年同期亦未見衰退,可算是守住了這波缺車浪潮所造成的影響幅度。 而在 6 月份首度退居至第 2 名的 Toyota 品牌,主要是主力銷售車款 RAV4 車系,受到交車數量有限的影響,而在 6 月份跌至千輛以下的銷售成績,純電休旅 bZ4X 在 6 月份亦受到原廠召回暫停交車,僅繳出 15 輛的新車掛牌數表現,使得整體的進口新車銷售總數,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雖然國內疫情逐步趨緩,但因為全球經貿環境因素影響,晶片荒與缺料的狀況頻仍,在國產市場中更是明顯反應在數字上,市場上正當紅的休旅市場,一點都不像是往昔 6 月份應有的樣子,國產休旅與商用市場上,僅有前 3 名突破千輛大關,就連 Honda 當家銷售一哥的 CR-V,也只繳出 1,116 輛掛牌數,而其同胞兄弟、甫於國內正式販售的 HR-V,也僅繳出 472 輛領牌數,未能將銷售能量完全釋出。 另一款值得關注的就是 Nissan Kicks,雖然沒有往昔輕鬆破千的量能,但日前裕隆日產已經揭露將於第三季帶來小改款,以產品週期末之姿,6 月份繳出的 781 輛領牌數,單月還有 6.3%的成長,在在都顯示出 Kicks 在售價與產品設定上的出色,後續小改款能否延續此一力道,將成裕隆日產年度最重要一役。
汽車市場: 電動車
同為英國品牌的 Aston Martin,則帶來 1 輛 Vantage F1 Edition,DBX 與性能版 707 各掛出 1 輛、3 輛。 Bentley 全品牌全月則有多達 33 輛的掛牌數,最主要 Continental、Flying Spur 雙車系都有許多車輛掛牌,其中 Flying Spur 也包含 1 輛插電油電車型。 在義大利品牌部分,Lamborghini 的 Urus S 大量掛出 15 輛、Performante 車型也掛出 3 輛,Huracan STO 與 Technica 也各有 5 輛、3 輛掛牌。 Maserati 品牌全月則有多達 46 輛掛牌,其中以 Grecale 車系掛牌陣容最為龐大,分別掛出 14 輛 GT、27 輛 Modena,以及相當稀有的 1 輛 Grecale Trofeo。 Ferrari 品牌全月也有掛出 22 輛,其中 GT 跑車 Roma 更是佔了其中 9 輛。
甫於 2022 年 12 月在國內發表大改款車型的 Mercedes-Benz GLC 車系,在新車到港陸續消化訂單的前提下,於 3 月份繳出了亮眼的銷售成績,以 737 輛的銷售成績站上排行榜第 3 名的位置,相較 2 月份有著超過一倍的銷售成長比例,但較為可惜的是 3 月份除了 GLC 車系外,Mercedes-Benz 未有其它車型上榜。 於 2023 年 2 月甫在國內發表大改款的 BMW X1 車系,3 月份即已交出 353 輛的新車掛牌數名列第 7 名,不但較自家兄長 X3 的 207 輛更加出色,甚且與名列第 6 的 Porsche Macan 車系更僅有 2 輛之差,競爭相當激烈。 而 Porsche Macan 車系在新車於 4 月份到港陸續交車後,亦繳出 355 輛的新車掛牌數表現,再度以第 6 名的成績重回榜上。 隨著國內新一波疫情的推移,時序正式進入 7 月份,這也代表因為疫情、烏俄戰爭與通貨膨脹等負面因素交雜,而讓人感到煩悶的 2022 年,也終於走完上半年度,國內疫情也逐步離開高原期呈現緩降趨勢,希望能儘早擺脫疫情的干擾。 至於臺灣新車市場方面,6 月份整體銷售量呈現增長,總市場來到 32,631 輛,相較 2021 年同期成長 16.8%,相比於 2022 年 5 月份也有 5.5%的增長,雖然整體看似熱絡,但是品牌銷售排序的變化卻顯得激烈震盪。 除了 Toyota 穩居龍頭寶座,第 2 名之後排序出現顯著的變動,BMW 較 5 月份超過 1 倍的大幅成長,以 2,191 輛進佔總市場單月排行第 2 名,不過,若相比第 3 名 Ford 的 2,131 輛與第 4 名 Honda 的 2,082 輛,BMW 領先差也僅僅是 109 輛微幅領先。
汽車市場: 進口總市場
豪華進口休旅競爭激烈程度不亞於一般品牌的豪華進口休旅車市場,6 月份依然是由單月銷售持續突破千輛的 Lexus NX 車系,風光拿下銷售冠軍寶座。 而 RX 車系以及 UX 車系也分別以 642 輛以及 517 輛的成績位居排行榜第 5 及第 6 名的位置,雖然 RX 與 UX 車系的排名皆較 5 月份有所下降,但 RX 車系相較 5 月份仍有著近 10%的銷售成長,而 UX 車系則略有衰退。 而在 6 月份的豪華進口休旅車排行榜上,Tesla 除了 Model Y 車系持續以超過千輛的銷售成績佔據第 2 名位置外,市場睽違已久的 Model X 車系,亦以改款之姿重返國內市場,首月開始正式交車後即繳出 856 輛的新車掛牌數,首度上榜便進佔了第 3 名的位置,亦成為 6 月份同級距中大型豪華休旅中、銷售最為出色的一款車系。 BMW 旗下純電休旅 iX 車系繼 5 月份首度入榜後,6 月份再度以 382 輛掛牌數維持排行榜第 7 名的位置,相較於 5 月份有著 40%的銷售成長比例,亦成為 BMW 在 6 月份銷售最為出色的一款車系,次之則為位居第 9 名的 X1 車系,在 6 月份繳出 232 輛的掛牌數表現。 逐步回復常軌的 Toyota,麾下國產中型轎車 Toyota Corolla Altis,7 月份仍舊是穩居國產轎車與掀背車市場第 1 名寶座,繳出 1,456 輛領牌數,不過與第 2 名之間的差距卻不再如往昔般巨大。
不過受限於原廠於 6 月 23 日宣布召回,目前為全面暫停交車與接訂的狀態,在原廠尚未提出與完成改正方案前,預售 300 輛訂單的消化也被迫暫停。 Mercedes-EQ 電動車部分,已經停售的 EQC 並未繳出掛牌數字,而 EQS 車系已經抵達展間並且開始交車,EQS 450+寫下了 9 輛的成績、AMG EQS 53 4Matic 則先行交出 1 輛。 Toyota Sienta 車系也是其品牌在 2020 年度排名再次滑落的產品,最主要除了受到自家 SUV 國產新品的 Corolla Cross 衝擊,其產品世代逐步步入後期也是主因。
汽車市場: Kia 全新純電休旅 EV5 全球首發!預售價不到台幣 70 萬 鎖定入門市場
Ford Kuga 車系先前因第 2 代車型已走入產品週期尾聲,市場表現自然就不若 2013 年初登場時般亮眼,2019 年時僅以全年 4,933 輛排名國產休旅/商用榜的第 8 名。 而 2020 年前 6 個月則是第 2 代 Kuga 準備交接到第 3 代大改款的時機點,福特六和以 69.9 萬的全民便利型、以及百萬內 CP360 型車型稍稍維持銷售氣勢,總計 2020 年內舊款 Kuga 交出 2,477 輛。 但若加上 2020 年 6 月登場的第 3 代大改款車型,全年銷售則是一舉來到 12,091 輛,等於新世代 Kuga 光是在 2020 年內就創造 9,614 輛的掛牌數,而 12,091 輛的總成績更比起 2019 年大幅增加 7,158 輛、年成長率足足達到驚人的 167%,並以總市場第 8 名的黑馬之姿進榜。 綜觀其產品熱銷的特色,不外乎也是 Co-Pilot360 半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導入,目前福特六和手中也握有為數不小的訂單數,未來 2021 年內勢必仍會與 Honda CR-V 有著近身肉搏戰、以爭奪國產中型休旅王位寶座。 現行的第 5 代 Honda CR-V 車系,產品週期以進入世代之末,全新第 6 代大改款也陸續在 2022 年於海外主要市場發表,除了新世代 Honda Sensing 等主動安全科技精進外,也包括 Hybrid 與 PHEV 等油電動力系統的推出。
Focus 車系在 1 月份共計繳出 706 輛領牌數,四門轎車版本占比 10.9%,小改款後 Focus 先行取消四門車型,但新增了旅行車版本,也是唯一國產旅行車戰力,其能帶來多少買氣挹注值得關注。 台灣本田在國產轎車與掀背市場最重要、也是唯一的銷售戰力 Fit,在 1 月份僅有 60 輛的領牌數,主要關鍵還是受到產能影響所致,而原先台灣本田預計 2 月份開始調漲價格,希望能增進 1 月份買氣的策略設定,台灣本田期初設定是在 2 月前領牌即可享原售價,但因為產能不足的關係,因此更改規則為 2 月前下訂皆可享原售價,也因此在 1 月份最後兩個工作天,擠入了大量訂單,有望能在 2 月份領牌數上反應出來。 進口導入的 Toyota RAV4 車系,在 2022 年依然是進口總市場最暢銷車系,也蟬聯國產與進口總市場銷售排行榜的第 2 名,不過,若從銷售量來看就能看出盟顯差異,2021 年 RAV4 全年銷售量達到 25,162 輛,2022 年銷售量僅有 17,524 輛,年銷量相差高達 7,638 輛。 2022 年對 RAV4 而言是辛苦的一年,在日本原廠生產配額減少下,讓 RAV4 出現普遍性的缺車與拉長待交車期,最終影響車系的全年度銷售規模。 至於 2022 年 RAV4 車系的產品變動,主要是 9 月底公部的 23 年式多數車型新增 12.3 吋數位儀表,不過,隨新年式推出售價也有一波調漲,第 4 季就在售價調漲與缺車下渡過。
汽車市場: 全球汽車市場解析報告 適合
Corolla Cross 在 2022 年 10 月份推出新年式車型,車系各車型編成不變,但部分售價則進行售價調漲與配備變動,主要是倒車顯影或環景輔助下放到旗艦以下車型,同時,多數車型則消行李廂置物捲簾。 Corolla Cross 在 2022 年另一件大事情,是在 10 月 27 日成為 TNCAP 臺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首撞車款,替國內 TNCAP 寫下歷史新頁,撞擊成績將於 2023 年 1 月份公布。 Tesla 品牌在結束第二季的大量交車節奏後,7 月則僅有 1 輛 Model 3 掛牌,要等 8 或 9 月才會有大量的第三季到港車輛交付。 Hyundai 品牌的 Ioniq 5 在 7 月大量交付達到單月最多的 85 輛,拿下 7 月電動車冠軍,目前車系在 2022 年已累積掛牌 156 輛,比起總代理南陽實業公布首批 120 輛的配額更多。 與 Ioniq 5 同平臺的 Kia EV6 在 6 月已交付 59 輛,7 月掛牌數略減為 25 輛,車系目前已在國內累積交付 85 輛,而當初公佈首批配額有達 500 輛、代表 EV6 在國內的首批配額尚未全數交付完畢。
若觀察 BMW 在 2022 年度的銷售表現,1 月、4 月與 6 月均有突破 2 千輛的表現,其餘月份僅千輛或者更少,呈現出隨新車船期到港大批輛交車的節奏。 6 月份因應端午連假的關係總計工作天數為 21 天,相比 5 月份還短少了幾天,總市場累計繳出 42,380 輛領牌成績,相比 5 月份小幅下滑了 0.2 個百分點,如果以工作天數來評估,6 月份可以感受到市場其實逐漸加溫,這也與進口車在 2023 年第二季開始逐步大量到港,有著不小的關聯性。 比較關鍵的部分,在於上半年總市場累計新車領牌數來到 234,857 輛,相比 2022 年同期成長幅度達 15.6%,也是疫情後更加顯著的回溫現象。 排行榜龍頭跟 年維持不變,依然由 Toyota Corolla Cross 以全年約 4 萬輛的成績獨占鰲頭,在邁入第 2 個完整銷售年度後,Corolla Cross 全車系依然展現傲人的銷售實力,尤其是 GR Sport 運動化版本的導入,讓 Corolla Cross 得以涵蓋更多客層偏好。
汽車市場: 電動車趨勢下移動服務發展現況
消費者期待許久的 Nissan Kicks 小改款車型,終於在 2022 年 10 月在國內推出,外觀延續美歸小改款造型,同時在主動安全科技升級至全速域 ICC,動力系統也趁小改款搭載與美歸相同的 1.6 升 4 缸自然進氣引擎,不過,e-Power 動力系統並未隨此次小改款引進。 由於 Kicks 小改款推出是在第 4 季,未能於 2022 年完整反應小改款的銷售戰力,全年所累積 12,676 輛是涵蓋舊款與小改款車型,整體成績也跟 2021 年的 12,762 輛差不多,不過,在幾乎圍成銷售戰力不墜的狀況下,總市場銷售排行榜獲得挺進的機會,由 2021 年的第 8 名推進到 2022 年的第 6 名。 目前台灣整體汽車產業供應鏈完整,其具少量多樣與彈性製造的優勢,已在國際佔有一席之地;而台灣汽車零件廠因不斷投入研發與提升生產技術,已具備國際競爭能力與進入國際車廠供應鏈,且台灣的優勢在於管理能力、成本規劃、研發能力、貿易人才與國際接軌,因此只要能夠持續積極差異化,汽車市場非台灣莫屬。 台灣汽車零組廠商透過積極生產與調配外銷庫存因應,受到美國升息影響,北美中古車市場保守,但主要消費國中古車量保有量持續累積,對售後維修零組件需求成長,加上第四季為旺季,估計2022年產值有2395億元,較2021年成長8.9%。
隨著後疫情時代來臨,汽車零組件產業發展已逐步轉型,台灣廠商擁有產品交期準、品質優等優勢,具備產業發展基礎,尤其車載鏡頭、車用面板、行車電腦、車載資通訊系統尤其台灣有深厚的ICT及IoT整合能力及完整的汽配供應鏈的能力,可以此切入國際市場。 汽車產業為技術與資本密集的產業,其產業鏈相當龐大,牽動相關產業非常廣,一部汽車由約三萬多個零件所組成,涵蓋鋼鐵、塑膠、橡膠、玻璃、機械、電機、電子、服務等不同產業,且相關從業人才專業包括研發、製造、採購、行銷、管理、保修等技能,因而匯集成完整的汽車產業,故汽車業有「火車頭工業」之稱。 汽車產業的上游主要為相關零組件製造商,中游為整車中心大廠、組裝、修理及技術服務,下游則為品牌廠商與銷售服務據點。 台灣車輛工業總產值持續成長,2022年上半年達新台幣3,607億元,佔台灣製造業總產值約4.16%,成長3.67%,車輛工業是台灣極為重要之工業。 豪華進口轎車豪華進口轎車榜中,6 月大量交車達 598 輛的 Telsa Model 3、在 7 月只有掛牌 1 輛。
汽車市場: 全球汽車市場 專家預測銷量增加但仍有隱憂
2022 年總市場 Top 10 排行榜成員,前 3 名成員與排序都未改變,第 4 至第 9 名則出現顯的排序變動,至於第 10 名則由 Toyota Town Ace 新進榜,暢銷商用車系的 Mitsubishi Delica 則被擠出榜外。 首先,2021 年首度進佔總市場銷售冠軍的 Toyota Corolla Cross,2022 年繼續穩穩地蟬聯銷售冠軍寶座,雖然銷售量稍微少於 2021 年,仍以逼近 4 萬輛的 39,585 輛,成為臺灣最暢銷車系。 至於第 2 與第 3 名依序是昔日的銷售神車們,Toyota RAV4 與 Toyota Corolla Altis,年度累積銷售成績依序以 17,524 輛與 16,777 輛作收。 2022年9月1日裕隆與鴻海合作開發Luxgen n7,啟動「n7純電代言人」預購專案,累積訂單突破1.5萬輛,其數字已接近國內108年-110年純電動車款的銷售量總和,雖然我國國產車產量相較全球未具有優勢,但可藉由國產車電動車產能搭配充電樁及聯盟平台(如MIH、TADA),在台累積整車整合與解決方案,培養相關技術人才,提升我國電動車產業的國際暨爭利。
單以 7 月分銷售表現來看,相比於 Vios 的倍數成長,Toyota Yaris 反而是單月下滑將近 45 個百分點,以 712 輛的成績退到國產轎車市場第 5 名,這主要還是因為 Yaris 已經畫下句點,後續和泰將會以 Yaris Cross 來接替其小型戰力地位,預計在 9 月底就會正式在臺上市,這也意味著國產轎車市場競爭者再減一員。 擁有堅強經銷戰力的龍頭車廠 Toyota,年中銷售展現穩健的節奏,7 月繳出 13,003 輛與 30.7%的市佔率,順利跨過單月銷售 1.3 萬輛與 30%市占的重要關卡,同時,在加入 7 月份銷售後,Toyota 全年累積銷售量達到 72,844 輛,剛好以 0.9%些微幅度超越 2022 年同期累積銷售,替 2023 年下半場交出不錯的開局。 在旗下豪華休旅車系 NX、RX 與 UX 熱銷衝刺下,讓 Lexus 以單月銷售 3,501 輛,穩穩蟬聯總市場銷售第 2 名,不僅如此,Lexus 在 7 月份取得的 8.3%市佔率,加上 Toyota 的 30.7%市佔率,更是達到逼近 4 成的 39%市佔率,豐田集團在臺銷售戰力著實驚人。 同時,Lexus 在 2023 年前 7 月累積銷售更提前跨過 2 萬輛大關,以 20,447 輛與相較於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72.4%的亮眼成績,成為 2023 年車壇的最強銷售黑馬。
汽車市場: 矽力估下半年業績逐季揚 汽車、筆電和工業需求回溫
然而,7 月份不能忽略的重要變數,是世代交接空窗期的 CR-V 僅有 34 輛,跟 CR-V 常態月銷售約 1500 輛有顯著差異,加上等待大改款的國產 X-Trail 領牌數持續掛零,兩款國產車系合計短缺超過 2 千輛的銷售量,對於總市場難以維持領先幅度有不小影響。 另一方面,若個別來拆解國產與進口銷售數據,可以清楚看到 2023 年相較 2022 年的銷售成長,最大的動力是來自於進口車廠。 2023 年前 7 月進口車累積銷售量為 133,324 輛,相較於 2022 年前 7 月的 102,525 輛,取得 30%的同期領先幅度與超過 3 萬輛的增長;相較之下,國產車 2023 年前 7 月累積銷售量為 143,892 輛,相較於 2022 年前 7 月的 138,818 輛,僅有 3.7%領先幅度與 5 千輛左右的增長,顯示進口車在 2023 年去化因疫情的普遍性缺車,是總市場最重要的成長動力。 當然,國產車廠在下半年也有重要休旅新作登場,包括小型 SUV 級距 MG ZS 與 Toyota Yaris Cross 將在 8 月底與 9 月底依序上市,先前已於 6 月展開預接單作業的 Nissan X-Trail 大改款距離上市也不遠,另外,CMC 中華汽車規劃的 Zinger 改款,將搭載 1.5T 與 8 速變速箱全新動力系統,預計在 10 月份正式登場,這幾款休旅新車對國產車銷量的挹注將值得期待。 在部分國產與進口車廠逐步去化缺車量後,2023 年下半年新車銷售市場終將回歸常態,不僅考驗各車廠產品競爭力,國產與進口全新車款的接力導入,也將成為銷售市場持續增溫的活水。 最後,由台北市汽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TADA) 主辦,2 年 1 度舉行的臺北車展,先前因疫情影響取消 2022 臺北車展,現在確認 2023 年年底確認將再度舉辦,不過,展期縮短、參展品牌僅 21 家且展區規模也較以往減少,能否藉由車展刺激年底新車銷售熱度仍待觀察。
- 同屬於國產運動休旅主將的 Ford Kuga 車系,表現也相當搶眼,2020 年 6 月登場的第 3 代 Kuga,終於在 2021 年擁有完整銷售年,全車系相較於 2020 年進步 2 名,成為榜內除了 Corolla Cross 以外,排名獲得進步的車系。
- 和泰汽車也表示,7 月份展間人流較 6 月明顯成長 3 成以上,整體車市買氣也出現明顯回溫,優於原先預期。
- Kia EV6 在 7 月掛出 93 輛,比起 6 月的 57 輛更為亮眼,而國內 Kia 已預告將在第四季推出性能版 EV6 GT,售價有望落在 300 萬內,再加上第四季也會推出大型 7 座休旅 EV9,可望讓品牌在國內的純電戰線更加壯大。
- Volkswagen 的 Tiguan 車系交付仍有所限制,23 年式已公布售價調漲 5~8 萬。
- 故國內汽車業皆以多品牌專業製造與銷售,努力提升各品牌製造品質、成本、交期及服務滿意度,提供各品牌專屬的客製化服務與售後服務。
- 至於 Mitsubishi 與 Nissan 雖然也受到缺料的影響,但是產品陣容不足與世代更替節奏青黃不接,反而是導致品牌銷售施展不開的主因,尤其是缺乏充足原廠資源的 Mitsubishi,在臺灣銷售要維持昔日強勢格局顯得備感吃力,以中華三菱銷售表現來看,Mitsubishi 與商用車為主的 CMC,落後的幅度正逐步擴大。
- 兩相比較,可以感受到臺灣新車市場整體環境,確實受到疫情影響的幅度,比起一年前來得明顯,尤其是年前新一波疫情的增溫,都讓大家在這個過年增添些許不安感。
Corolla Cross 的新興霸業,也讓 2020 年自蟬聯 19 年總市場銷售冠軍 Corolla Altis 手上風光拿下冠軍的 RAV4,僅僅享受 1 年的車壇霸主生涯,2021 年就退居第 2 名,至於老牌神車更是同步後退到第 3 名。 國產休旅長青樹的 Honda CR-V 隨著小改款受到歡迎,2021 年穩穩地捍衛第 4 名,成為榜內唯一名次沒有異動的暢銷車系,成績實屬不易。 同屬於國產運動休旅主將的 Ford Kuga 車系,表現也相當搶眼,2020 年 6 月登場的第 3 代 Kuga,終於在 2021 年擁有完整銷售年,全車系相較於 2020 年進步 2 名,成為榜內除了 Corolla Cross 以外,排名獲得進步的車系。 至於 CMC Veryca、Ford Focus、Nissan Kicks 與 Toyota Yaris 等車系則有不 1 到 3 位不等的名次衰退。 唯一被擠出榜外的是產品世代進入後期的 Toyota Sienta 車系,取而代之,站上第 10 名的是國產商用車 Mitsubihsi Delica 車系。 尤其 2020 年 10 月 Corolla Cross 登場前後,很明顯對 Altis 的銷售表現造成磁吸效應,等於 9 至 12 月底 Altis 普遍只有 1,700 至 1,800 餘輛不等的水準,低於整體平均月銷量,足見 Corolla Cross 的推出確實造成衝擊。
汽車市場: 汽車工具
過去歐美市場以原廠零件為主,中國與台灣的售後維修則以AM零件為主;又AM市場通路有零銷通路商以及汽車保險公司付費兩種管道,主因是近年來北美興起推出較便宜的AM零件保單,讓保戶在汽車面臨更換零件時選擇AM廠所出產的零件。 也因晶片荒、缺車潮以及物價狂飆,致使新車市場出現缺車潮,大量買氣轉往中古車市場,引爆中古車交易行情飛漲的現象,意外地催升美國中古車價大漲40%,在物價全面上揚聲中,民眾改換購中古車,或是延長既有車輛的使用,都將帶動汽車修補零件的需求,AM(售後維修)將水漲船高;又俄烏開戰也衝擊歐洲汽車零件生產重鎮的東歐國家,汽車零件供應鏈大亂,需求轉往亞洲市場,也是台灣汽車零件廠發展的新契機。 德國汽車產業一向是聯邦政府視為帶動就業、經濟成長與維持全球競爭力核心產業,德國過去是傳統內燃機引擎汽車產業龍頭,對於電動車輛產業布局較晚,近年來致力於投入各項基礎建設並運用政策工具,鼓勵投資與研發,盼迎頭趕上全球產業變化趨勢。 2023年全球新能源經濟迅速崛起,車輛產業是拉動經濟成長與各國投資的主力之一,南亞與東協汽車市場表現更是傲視群雄,其中地區最重要的汽車生產大國:印度、泰國更是業內專家瞄準投資的關鍵市場,除了自身新興市場在經濟發展、勞動人口、天然資源等成長... 7 月稀有車榜中,可看到 McLaraen 的油電超跑 Artura 一口氣掛出 5 輛、並搭配 1 輛 GT 的掛牌,而品牌於 7 月底盛大在臺舉辦亞太區首發的 720S 後繼車-750S,開出 1,658 萬的售價、2023 年配額已完售,最快第四季就會在國內上路。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汽車暨零組件產業服務會計師徐建業分析,當車輛開發的風向逐漸吹往智慧應用及電動車,臺灣受益於資通訊產業的優勢,也在汽車電子零組件建立起自身獨特的利基,成為國際汽車製造供應鏈關鍵的一份子。 根據經濟部資料,臺灣2019年的汽車產業總產值已達6,061億台幣,其中有近四成(2,477億台幣)即來自汽車電子產值的貢獻。 汽車市場 大家好,我是服務於Toyota中部汽車臺中五權營業所的銷售顧問許聞驛,自2021年以來服務超過2年、累積超過100位車主的肯定,過去更曾擔任過汽車維修技師、服務廠接待,相當熟稔車輛構造,愛車的大小事都能找聞驛協助,也致力於替車主們帶來用心且貼心的服務。 在中國,隨著供應量的增加以及最近經濟的重新開放,對電動汽車的大力推動預計將使銷量增長8%,並讓整體市場在今年年底增長12%。 我是Mercedes-Benz授權經銷商-中彰賓士 台中所的銷售顧問蔡諭芳,目前已在車業服務6年,我致力於以具親和力與誠懇的服務態度,帶給車主最信任且最滿意的購車體驗! 過去6年在MAZDA服務,秉著對服務業的熱情,選擇挑戰豪華品牌服務的目標,轉換到中彰賓士台中所擔任銷售顧問,面對的消費族群有著不同以往的認識,希望將親力親為的服務帶給客戶更高的服務品質,改變客戶對銷售業務交車後就沒服務的不好觀感。
汽車市場: 汽車產業鏈簡介
藉由疫情減緩的新車市場買氣止跌回升,向來屬於國內進口休旅銷售前段班的 Mazda CX-5 車系,也在 7 月份恢復了往常的銷售水準,以 546 輛的新車掛牌數位居第 3 名的位置 ,同時相較 6 月份已有著 58.7%的銷售成長比例。 Mazda 旗下另一款休旅銷售主力 CX-30 ,在 7 月份亦繳出亮眼的銷售成績,以 386 輛的新車銷售表現站上排行榜第 4 名的位置,且相較 6 月份更有著接近 3 倍的銷售成長比例。 而在 2021 年度於國內銷售表現相當亮眼的Škoda,兩款主力休旅 Kamiq 以及 Kodiaq,皆繳出超過 200 輛以上的單月新車銷售量,並分佔第 6 名及第 7 名的位置,Škoda 亦表示目前國內新車銷售表現、車輛進口供應、或是新車上市的時程規劃,並未受到疫情有所影響。 一般進口休旅進口一般休旅榜依舊是 Toyota RAV4 以 1,062 輛掄元,雖然比起 6 月的 987 輛成長 7.6%,但若對比去年同期衰退幅度仍超過 60%,最主要乃是受到日本原廠缺車影響,交付車輛中有多達 784 輛是 Hybrid 車型、佔比達到車系的 73%。
汽車市場: 國產休旅/商用車
而且細究來看,CR-V 可能會在 2021 年有著更為突出的表現,2020 年會下滑主要是曾在 7 月因準備交接小改款單月僅 117 輛,後續小改款後因重新推出入門 VTi 車型並標配 Honda Sensing,在 汽車市場2023 12 月則衝高至單月 2,356 輛高峰。 而根據台灣本田表示其目前在 2020 年 1 月累計未交訂單達 3,000 輛,但受到疫情影響、海外零件供應不及,因此交車數量也受到了限制。 所以 2021 年 CR-V 的表現是否會受制原廠供應鏈、以及對手 Ford Kuga 的攻勢將成焦點。 在原廠新車供應量逐漸回穩的前提下,即使部分品牌進口車系仍有缺車的狀態,但相較來說缺車數已不如以往明顯,6 月份進口車總市場也持續繳出亮眼的成績單,以 22,433 輛的新車掛牌數,不但較 5 月份有著 6.7%的成長比例,相較去年同期更成長達 54.8%之多,6 月份的市占率也來到 52.9%。 在歷經了 4 個月拱手讓出進口品牌銷售冠軍寶座後,Toyota 終於在 6 月份以 3,090 輛的成績重新回到第 1 名的位置,較 5 月份有著達到 22%的銷售成長比例,最大功臣仍是仰賴主力銷售車款 RAV4 車系,其在 6 月份的銷售表現逐漸回到以往的水準。 而 Lexus 雖在 6 月份已讓出了冠軍寶座,但突破 3 千輛的銷售成績與 Toyota 僅有著 87 輛的差異,兩個品牌的競爭仍相當激烈,且相較於 Toyota 在 6 月份的銷售明顯成長,Lexus 則有著微幅 3%的衰退,但相較去年同期則有著驚人的 2.5 倍成長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