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力股價2023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Posted by Eric on December 22, 2022

得力股價

受到去年DRAM代工業務不如預期,力晶科技去年營收達359.84億元,年減28%,毛利率從前年的30.57%驟降至8.48%,營業利益率轉負為-5.53%,稅後虧損42.95億元,每股虧損1.36元,揮別了連續6年獲利的榮景。 另外,力晶科技期下的力積電(6770)去年營收358.97億元,年減28%,毛利率從前年的30.61%下滑至8.36%,稅後虧損14.8億元,較去年稅後盈餘達9.86億元相比大幅轉虧,每股虧損0.94元。 面對這次的疫情,力晶創辦人暨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表示,疫情最大的紅利反而加速了5G產業的發展,網路需求更加重要,因此,這次的疫情對於科技產業,特別是半導體產業,影響不大,比較挫折的產業就是手機,大概跌了20%,不過,Apple第二代SE銷售狀況如何,還是很重重要的指標。 另外,黃崇仁表示,雖然線在表面上看起來8、9月的訂單不會太好,可是現在已經開始做聖誕節的訂單,第4季的需求前景看好,客戶端雖然有點擔心,但不敢把訂單砍掉,整體而言,我對產業前景並不擔心,力晶/力積電的產能利用率超過100%,客戶一直追單。 展望後市,黃崇仁未來很多5G、AI、IOT等晶片都會在台灣做,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將帶來全新的機會,對於力積電來說,明年上市之後也將開啟新的契機,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產能不夠用,像是感測器也是公司積極布局的重要產品線之一。

得力股價

他的父親黃當時,則負笈日本東京帝大研習醫科,回台後在台大醫學院任教外,也是台北知名的皮膚科權威。 至於黃崇仁的母親許碧瑜,則是板橋林家大掌櫃許丙之女,家族人脈更是豐厚,除了與板橋林家關係匪淺外,包括基隆顏家、新光吳家,以及鹿港辜家都是黃家姻親。 「力晶位於北市南京東路的總部大樓是黃家物業,光收租1年就幾百萬元,他這輩子可當個悠閒的員外,根本沒必要闖蕩科技業。」跟著黃崇仁多年的老臣形容。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九死一生,我對茂德倒掉感慨很深,很慶幸我能夠走下去。更重要的是團隊,這幾十年來不離不棄,把前途交給我,一關接著一關過。」黃崇仁說。 「人啊!要堅持到底,不能對自己的信心有所懷疑,否則就活不下去。」一身筆挺西裝、接受本刊專訪的黃崇仁,坐在力晶集團總部大會客室的沙發上,回顧自己一生的事業起伏時如此說道。 他分析,蔣尚義沒有人,做半導體需要一個團隊,就像力晶跟合肥合作是整個團隊進駐,若撤出合肥方將不知道怎麼辦。

得力股價: 去年每股虧0.94元 力積電今年可望轉盈

他就算去醫院開刀、做化療,整整6年,公司只有4個人知道,直到康復後黃崇仁才對同仁公開。 「同時還因(旺宏)內線交易案被特偵組偵辦,差點要被羈押進看守所,最後2千萬元交保,很多老闆碰到都屁滾尿流了,我卻冷靜到律師都佩服。」黃崇仁回憶。 身上背著千億元負債,當時還有行政院主導成立的台灣創新記憶體公司(TMC)虎視眈眈地準備吃下力晶,但黃崇仁卻說:「我每一天都沒有害怕,也沒有失眠過,花5年時間,欠銀行的1,200億元我通通還清,想想看,每天開門就要還1億元,每天欸。」他加強語氣地說。 當時,包括奇夢達(Qimonda)、茂德都沒撐過DRAM崩盤瘋狗浪,就連南亞科也要靠台塑集團注資2千多億元才苦撐下來,而力晶的技術母廠日本爾必達宣布破產,技術來源斷絕,更是壓垮力晶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個沒有技術來源、又扛著1,200億元負債的公司,當時99.9%的人都認定,力晶會掛掉。但只有我認為不會。」回顧7年多前驚心動魄的那一幕,黃崇仁依舊語氣平淡地說。 2012年12月11日,位居台灣記憶體龍頭的力晶,受DRAM(隨機動態記憶體)報價崩盤影響,連續2年大虧900多億元,導致公司淨值轉負,在28萬小股東的咒罵聲,與聯貸銀行的追繳聲中,力晶狼狽下櫃。

回想起力晶當年股票下櫃,黃崇仁指出,主要是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延伸整個DRAM產業都不行,連力晶技術來源日本爾必達最後都不支倒掉。 力積電今年前三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98.91億元,每股淨利3.07元優於預期。 力積電公告11月合併營收月增9.0%達67.2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成長70.5%,今年以來逐月創下歷史新高。 得力公司蘊含三十幾年布料研發、製造的經驗,積極地追求產品轉型升級,累積與無數國際品牌合作的能量,淬鍊出全新的概念品牌DELINNO。

得力股價: 產品介紹

而有過中國設廠經驗,黃崇仁坦言現在才知道在台灣設廠是最便宜的,回苗栗銅鑼設廠對力晶是最有利的,因為其他地方都沒有人,不夠人,設廠成本也高。 然而挖角台積電大將蔣尚義的武漢弘芯半導體,卻傳出資金不到位,無法再發展,相對中國各地一窩風的半導體大躍進熱,黃崇仁不改嗆辣本性,直言最近他也聽說天津抓魚的也申請要做半導體,正在蓋房子。 力晶與安徽合肥政府合資的晶合集成,在合肥設有一座12吋晶圓廠,對與中國合作相當有經驗,如今根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有9982家半導體公司搶政府補貼,中國把過去補貼LED及面板的預算全挪移到半導體上。 11月5日,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71歲生日,席間,他對力晶集團發展十分欣慰,直說「不虛此生」。 有趣的是消息傳出後,力晶小股東們在臉書上獻上祝福,也提醒黃董「記得讓力積電100元,不虛此生」。

此外,發行新股如因實際作業需要而須變動、或其他相關未盡事宜,授權董事長依公司法或其相關法令規定全權處理之。 力晶為充實營運資金,力拼重返上市,擬透過旗下100%持股子公司力積電辦理現金增資,以每股發行面額10.1元,增資40.4億元、發行4億股,現增認股基準日為7月17日。 得力股價 力晶指出,這次現金增資為全體力晶科技股東以特定人身分才可認購,如果放棄認購權亦不得將認購權利移轉他人。 但考量現行公開發行公司的法律架構,有關減資換股、股東轉讓等程序較多且複雜,恐延宕力積電股票登錄興櫃及上市櫃時程,該公司日前宣布暫停今年中公開發行,等進行與力晶減資轉換為力積電股票完成後,再申請公開發行,預計於第四季前完成股票上興櫃作業,為進一步申請上市櫃做好準備。

得力股價: 投資亮點

他指出,很多PC主機板採用Intel晶片,因Intel是美商,未來出口到美國是否要被課予關稅,目前情況不明,難免令有些業者感到七上八下。 黃崇仁對於接下來的產業與市況並不悲觀,他特別強調,2020年夏天即將到來的東京奧運將會引爆新一波的需求,尤其現在只剩下1年多的時間,相信日本一定會全力推動,加上用有5G的題材,像電視等產品一定會先被炒熱,大家會用這個機會,把產品銷售出去。 黃崇仁表示,去年下半全球貿易形勢動盪、手機等行動裝置成長趨緩,影響了產能利用率,致使力晶毛利率較前一年微降 1.1%至30.6%,營業成本則增加9.5%至346.6億元。 力晶去年合併營業收入淨額為499.2億元,稅後淨利106.8 億元、每股盈餘4.44元,相較於前一年度,營業收入成長7.8%、稅後淨利成長32.3%,回顧過去連續6年均有不錯的獲利表現,也逐步落實穩健經營的腳步。 另外,現場有小股東關心力晶與力積電的換股比例,力晶創辦人黃崇仁表示,這是明年的事,換股比例預計明年股東會前才會出來。

得力股價

至於力晶股票如何轉換力積電,黃崇仁表示,那是明年的事,但會想辦法提高換股比例,小股東轉換力積電股票可望不會少於現在持有力晶股數。 不過,由於今年景氣趨緩,現金流有限,對於小股東要求加碼現金股利,黃崇仁沒有答應,通過今年股利為原訂的三元股票股利、○. 據指出,黃崇仁後來解釋,因力晶過去給予外界DRAM廠的印象深刻,又曾下市與被紓困過,以力晶直接上市,不僅審查進度慢,還可能無法過關;目前力晶已轉型為晶圓代工,力積電代表嶄新面貌重新掛牌上市。 公告指出,這次現金增資為全體力晶科技股東以特定人身份才可認購,如果放棄認購權亦不得將認購權利移轉他人。

得力股價: 股價資訊

黃崇仁曾在創業期間遭遇經營困境,但以永不放棄的精神,帶領團隊力挽狂瀾,從記憶體製造成功轉型為晶圓代工廠並讓股票重新上市,締造台灣科技產業及商業史傳奇,黃崇仁以「堅持」二字詮釋此一過程。 同時,力晶成立以來參與創建力特、新日光、晶相光、力旺、愛普等多家上市公司,對台灣高科技產業貢獻良多。 民國八十九年力晶興建第一座十二吋晶圓廠,不僅是台灣第一座為製造先進記憶體而量身打造的十二吋晶圓廠,也是全球半導體業界前三座進入量產的十二吋/DRAM廠,目前在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已擁有三座總月產能可達13萬片的12吋廠(P1/P2/P3廠)。 未來將持續推展國際合作策略、引進尖端科技、穩健投資擴張,在快速變遷的高科技產業中累積競爭優勢,成為與客戶共創雙贏的全方位記憶體供應商。 力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八十三年十二月創立於新竹科學園區,業務範圍涵蓋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製造及晶圓代工兩大類別。

而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也指出,Interchip技術的困難之處在於邏輯晶片與記憶體的die(裸晶)大小需要一致,因此除了要跟客戶從設計端進行溝通外,力積電也可以在擅長的DRAM上進行配合跟調整。 得力股價 那一年下櫃後,力晶科技欠了1200億新台幣,一直走到如今,不需經過重整仍能分割重組成力晶科技與力積電。 根據TrendForce的資料顯示,今(2020)年第三季全球晶圓代工的營收市場占比,力積電以2.89億美元(約合86.7億元新台幣)的營收、搶下市場佔比約1.4%,已經是全球第八大晶圓代工廠,僅次於台積電、聯電。 摩根士丹利日前對力積電的評估報告,認為今年、明年EPS預測各是4.5元、5.5元。 如果這個獲利預測可成真,以聯電今天收盤本益比23倍計算,未來股價的增值有很大想像空間,現在集中市場風狂雨大,各類股都在修正當中,躲在興櫃的力積電反而是可遮風蔽雨的好所在。 力積電受惠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調漲價格,今年第3季稅後盈餘44.1億元、季增31%,毛利率44%,每股稅後盈餘1.3元;前3季稅後盈餘98.92億元,年增逾2倍,每股稅後盈餘2.77元。

得力股價: 沒有您查詢的這家公司喔

力積電預計將在12月6日掛牌上市,黃崇仁表示,力晶科技2012年底下櫃後,現在力積電掛牌上市,可說是台灣商業史上奇蹟。 力晶當初負債很高,一路走來還完欠款並開始獲利可說十分艱難,力晶集團員工願意跟著力積電重新出發,等到上市後計畫寫一本書細說這近10年來的心路歷程。 10年前,力晶因記憶體價格崩盤而慘虧,每股淨值由正轉負,2012年遭下櫃,且面臨1200億元鉅額債務,黃崇仁將力晶從記憶體轉型晶圓代工,之後公司獲利且償還掉債務,力晶轉為控股公司,並將晶圓代工廠切割給力積電,去年12月9日力積電在興櫃掛牌,將於12月6日掛牌上市。 明年將擁有三座12吋廠、二座8吋廠及逾6,000名員工的力積電,將以自有獨特產品技術的專業晶圓代工廠的產業定位,登錄興櫃,預估2021年在台灣重新上市。 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今日出席台灣RISC-V聯盟成立記者會,他表示,力晶科技將以力積電的面貌於明年規劃登錄興櫃,後年申請上市,另外,談到近期景氣看法,黃崇仁表示,今年第1季將落底,第2季緩步回溫,下半年將可望解凍,尤其看好東京奧運前引爆新一波的商機。 展望未來,力晶與力積電將共同努力執行以下經營策略,第1,深化與國際大廠研發、代工合作,建立長遠互補共贏機制。

  • 力晶在2019年5月完成企業重組,由力晶科技將3座12吋晶圓廠及相關營業、資產,讓與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積電”)。
  • 力晶再度符合上市的條件,就應該針對下市公司再重新上市的部分進行規範,讓被迫持有股票下市的小股東們,不再血本無歸。
  • 力積電預計將在12月6日掛牌上市,黃崇仁表示,力晶科技2012年底下櫃後,現在力積電掛牌上市,可說是台灣商業史上奇蹟。
  • 從建中、台大物理系畢業,又赴美國紐約攻讀醫學博士,先在台北醫學大學任教十多年,還當過生理學系主任,包括知名皮膚科醫生蔡仁雨在內,不少台灣名醫都是他的學生。
  • 力積電去年營收358.97億元、年減28%,毛利率僅8.36%、年減22.25個百分點,營運由盈轉虧,歸屬母公司淨損14.8億元,每股虧損0.94元。
  • 但考量現行公開發行公司的法律架構,有關減資換股、股東轉讓等程序較多且複雜,恐延宕力積電股票登錄興櫃及上市櫃時程,該公司日前宣布暫停今年中公開發行,等進行與力晶減資轉換為力積電股票完成後,再申請公開發行,預計於第四季前完成股票上興櫃作業,為進一步申請上市櫃做好準備。

業界傳出,愛普與台積電合作,成功試產將DRAM晶圓及邏輯晶圓堆疊的晶圓堆疊(wafer on wafer)先進封裝製程,代表可成功整合記憶體及邏輯IC,並達到最快的運算效率。 力晶表示,陳瑞隆對集團發展貢獻很大,公司非常感謝他,但他接任中石化董座後,可能因業務較繁忙,才辭去力晶科技董事長一職。 力晶科技 (5346-TE) 今 (12) 日公告,董事長智仁科技開發公司代表人陳瑞隆,基於個人因素考量,辭任董事長及董事職務,將由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回鍋擔任董座,明 (13) 日起生效。

得力股價: 公司簡介

黃崇仁指出,半導體廠如台積電、聯電、力晶都ok,接單沒減少,原料也沒聽說有問題,「台灣沒聽說有一家受影響」。 黃崇仁說,製造業不如旅遊、餐飲、住宿業影響嚴重,差幾個月,政府努力幫助,疫情在台灣也不是大流行,算是under control,台灣預期4月底應可以非常緩和。 他說,不過歐美剛開始,比較麻煩,對外的旅遊不是我們自己能控制,估還要等3~4個月,6、7月全球疫情才會慢慢緩和。 力晶能夠自生產DRAM單一產品,轉型成為晶圓代工廠,除了員工的團結,黃崇仁透露,蘋果(Apple)iPhone面板驅動IC的3年訂單也是關鍵,救了力晶一命。 但黃崇仁也提到,目前力積電製程上仍以「鋁製程」為主,在「銅製程」的技術上仍未成熟,兩者的差異在於銅製程的晶片因為導電性佳因此速度快,也相對省電,製作上也因為步驟較少因此成本比鋁製程要有競爭力,面對像是行動裝置或穿戴裝置等強調省電的產品會更為合適,「我們也會努力在銅製程技術上,」黃崇仁說。 而力積電也緊鑼密鼓地在興建銅鑼12吋晶圓代工廠,預計將於2021年3月動土,黃崇仁也透露,已經有如聯發科這種IC設計公司來接洽,希望能以「Open Foundry」的模式來合作,不僅能減緩IC設計公司擔心沒有產能的恐慌,也可以舒緩晶圓代工的投資成本壓力。

得力股價

得力重視研發創新之設計能力,由研發團隊統合原料、技術至商品開發,蒐羅開發機能性及流行性紡織品之原料,並研發自撚紗線,結合染色及後加工等製程之技術開發。 得力股價2023 得力秉持環境保護、社會責任的精神,總公司設立環保部門,整合工安環保相關事宜,資源保護、節能減碳、職工安全、綠色產品等各方面制訂並推動相關措施。 一向是人生勝利組的他,投入科技業後歷經大風大浪,1998年力捷爆發財務危機、2012年力晶下櫃,同業常用「九命怪貓」來形容他,聽起來有點貶抑的意味,但黃崇仁絲毫不以為意。 「這句話代表著:『我很有堅持跟毅力』。」從求助張忠謀到孫大衛挽救力晶危亡,黃崇仁就算背著千億元債務,也選擇承擔。

得力股價: 中國半導體熱連「天津抓魚的」也要做?黃崇仁直言:缺人缺錢,最重要還缺少這個

執行長黃崇仁曾涉及內線交易等事件,卻又新任力積電董事長,恐怕有損力積電形象等;據指出,這些質疑引起黃崇仁勃然大怒,回嗆小股東超過五分鐘。 力晶集團為了重返上市,去年9月將100%持股子公司鉅晶電子改名為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積電),5月1日再把力晶的12吋廠併入力積電底下,力晶集團預計2021年以「力積電」之名重返上市,董事長將由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擔任。 力晶集團為重返上市,去年9月將100%持股子公司鉅晶電子改名為力積電,並在今年5月1日再把力晶的12吋廠併入力積電,力晶集團預計2021年以力積電之名重返上市,董事長將由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擔任。 展望明年,黃崇仁指出,目前市場感測器面臨缺貨,而受惠感測器需求暢旺,力積電 12 吋產能滿載,且 DRAM 市況也逐步回溫,看好明年營運將明顯優於今年,可望重返過去獲利表現。 力積電表示,去年虧損主因有三,一是美中貿易戰衝擊,尤其上半年客戶需求縮減;二是記憶體市場景氣低迷,價格下滑;三是攤提中國晶合公司虧損,導致去年營運轉盈為虧。

力積電已展開新策略市場布局,包括第四代氧化物半導體及氧化銦鎵鋅(IGZO)製程研發,搶攻高解析度面板驅動IC及存算一體(Computing in Memory)等元宇宙龐大商機。 對於第4代半導體氧化銦鎵鋅(IGZO)的技術涉獵,更讓力積電一躍成為元宇宙概念股。 過去力晶曾因記憶體價格大幅崩跌而承受重大虧損,然而當前力積電製造項目橫跨記憶體、邏輯晶片兩大領域,面對單一市場波動的風險已經顯著下降,同時在邏輯製造的部分,由於力積電與客戶共同開發特殊、非公版產品,客戶黏著度較高,合約多以長期合同為主,將能有效幫助力積電建立於利基型市場的營運護城河。 力晶已經連續5年維持獲利,去年底每股淨值達15.29元,因此力晶上市自救會昨(8)日下午前往國際會議中心陳情,並將陳情書親自交給金管會主委顧立雄的手中。 而力晶昨日也出面回應,表示力晶未來將先整併旗下8吋晶圓代工廠鉅晶電子,再進行組織架構重整,規畫2020年重新掛牌上市。

得力股價: 今天的力積電,9年前的力晶:先下市再還債1,200億,黃崇仁讓「股東自救會」變「同樂會」

力積電的前身就是力晶,2012年底,力晶股價以0.29元的價值下市,當時許多股東還是不離不棄,就算變成壁紙,也要抱著不放,那種堅定的信念,就像現在很多水手緊抱航海王股票不放的意思一樣。 力積電承銷股價為3.21萬張,公開申購價格每股49.88元,11月24日至11月26日進行公開申購,11月29日扣款,今天將抽籤,因若被抽中1張約賺近2.5萬元,公開申購吸引投資人踴躍參與,3日累計高達破百萬筆,估中籤率3.03%。 這是科學園區繼台積電投資六千多億元興建三奈米廠,以及華邦電投資三三五○億元蓋十二吋晶圓廠後,另一個大型投資案。 科技部昨天與力晶科技共同宣布,力晶將在新竹科學園區銅鑼園區投資二七八○億元,興建二座十二吋晶圓廠。 隨著第五代行動通訊(5G)、物聯網、車聯網等應用時代來臨,他強調,過去很多集中在伺服器處理的大數據,未來會改由終端產品就具備處理能力,都給力晶大展身手的好機會。 力晶以往透過穩健的財務規劃與精準的執行力,已建構穩健的營運模式,並展現良好的獲利能力。

與會小股東轉述,有小股東關切為何不以力晶直接上市,卻要大費周章地讓與三座十二吋廠給力積電,再用力積電名義重新上市;且黃崇仁曾涉及內線交易等事件,再擔任力積電董事長可能有損公司形象等。 力晶今(28)日公告指出,因日前股東常會決議將其認購權利讓予力晶全體股東,依最近一次停止過戶日股東名冊記載之持有股份計算,力晶流通在外普通股因盈餘轉增資發行新股由24.39億股、減除第1季股東拋棄持股庫藏股票註銷349股,加計盈餘轉增資發行新股7.31億股後,流通在外普通股計31.7億股。 黃崇仁表示,目前仍規劃明年登錄興櫃,目標為 2021 年以「力積電」重返上市。

得力股價: 得力 公司簡介

此外,力晶也積極開發磁阻式隨機存取記憶體(MRAM),但目前不便透露合作開發廠商。 另外,黃崇仁也說,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天兩會講得很平實、穩健,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中國,過去,大陸廠商的習慣是庫存多沒關係,反正現金夠,可是這一波景氣下來後,可以發現到中國政府變得比較務實,拿政府錢蓋晶圓廠的情況也有減緩的跡象。 第5,爭取Computing Memory、精準醫學、特殊記憶體、多元化高階sensor、車用IC、AIoT與AR/VR等新商機。 力積電去年營收358.97億元、年減28%,毛利率僅8.36%、年減22.25個百分點,營運由盈轉虧,歸屬母公司淨損14.8億元,每股虧損0.94元。 「台積電只要8吋產能不足時,就把訂單轉給力晶,在DRAM價格不好時,讓黃崇仁賺了不少。」業內人士透露。 黃崇仁表示,全世界就是我們會,沒有第二家,別家邏輯也可以跟愛普合作,台積電也可以跟我做,但是如果要找一家可以做這件事情的,把記憶體放到邏輯裡面去,設計良好,只有愛普跟力晶兩家,沒有這兩家沒辦法做,應該是說有可以看到東西了,我們尊重台積電老大,它說了算話。

得力股價

黃崇仁祖父黃純青是前清舉人,也是位極富名望的本土詩人;日治時期,黃純青先後擔任過台北州協議會員、總督府評議會員,戰後國民政府來台,又先後當過省議員及省府顧問。 當時手中仍有3個廠的黃崇仁,其中P3廠要被銀行法拍,將造成3、4千名員工失業。 「當時快過年了,我跟員工保證不會失業,但心裡還在想怎麼辦,後來我找上金士頓的David(孫大衛)幫忙,打算把該廠設備抵押給他,然後力晶再幫他代工。」黃崇仁回憶。 力晶在 2012 年時,由於每股淨值轉為負數而黯然下櫃,黃崇仁並於同年辭去董事長,由前經濟部長陳瑞隆接任董座。 不過,由於陳瑞隆同時也是中石化 (1314-TW) 獨立董事,在今年 1 月初時,中石化前董座林克銘因健康因素退休,董事會推選陳瑞龍接下董座重責,他並於 3 月底,進一步兼任中石化執行長。

得力股價: 產品介紹

目前力積電擁有2座8吋及3座12吋晶圓廠,這兩年恰逢晶圓代工市場緊缺,力積電獲利回升,2020年12月重新掛興櫃,據該公司公告,今年上半年淨利54.73億元,已超越去年整年度獲利38.06億元,每股純益1.75元。 晶圓代工廠力積電6日掛牌上市,掛牌參考價49.90元,盤中一度大漲逾58%,終場以75.9元作收,掛牌首日大漲52%。 力積電雖然主攻特殊製程晶圓代工,但包括電源管理IC、功率元件、面板驅動IC、DRAM等代工訂單滿到明年下半年,產能供不應求情況下,明年第一季將再度調漲價格,法人看好今年營收及獲利將創下新高,明年營運表現優於今年再締新猷。

在頒發典禮中,黃崇仁夫人于珊、兄長與姐姐均親自到場,包括鈺創董事長盧超群、宏觀董事林坤禧、凌陽董事長黃洲杰等亦到場祝賀。 得力股價2023 力晶科技股東會決議將更名為力晶創新控股,董事長黃崇仁提出未來不排除減資退還股東現金,使小股東聯想到黃崇仁可能要把力晶私有化。 「得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秉持著「勤勞、研究、親和、誠實」的經營理念,結合與客戶長期穩定之共同市場的開拓,研發出少量多樣、精緻化的產品暢銷全球。

力晶轉型為晶圓代工廠之後,在利基型DRAM、LCD驅動IC、電源管理IC的晶圓代工市場持續獲得國際大廠訂單,由於力晶產能供不應求,有意在新竹科學園區的銅鑼園區投資興建1座新的12吋晶圓廠,相關計畫仍在規畫中。 力晶2012年因DRAM價格崩跌衝擊,每股淨值變成負數,該年底以每股0.29元下櫃。 力晶自2013年轉型為晶圓代工廠後,營運轉虧為盈,已經連續5年維持獲利,這5年來不僅還清近千億元債務,去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80.80億元,每股淨利3.54元,去年底每股淨值達15.29元。 黃崇仁強調,力晶轉型晶圓代工,無法和台積電一樣拚先進製程,卻找到由原本累積極豐富的記憶體製造經驗,在利基型產品找到一片天。 黃崇仁透露,力晶轉型晶圓代工後,目前接單狀況很好,內部估算去年獲利再度超過百億元,每股純益逾4元,但實際數字仍需等會計師簽證及董事會通過,並積極規劃重返上市。

【時報-台北電】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21日出席邊緣運算聯盟談會時表示,雖然新冠肺炎衝擊全球,但卻是台灣半導體產業最好的機會。 至於近期有關愛普股價飆漲,黃崇仁除了重申網傳操縱愛普股價傳言不是事實並將提告,也說明愛普與台積電合作的整合記憶體及邏輯晶片的技術領先,全球沒有第二家能做。 力晶在2019年5月完成企業重組,由力晶科技將3座12吋晶圓廠及相關營業、資產,讓與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力積電”)。

力晶以先進的科技和產能,針對資訊、通信及消費性電子市場提供多樣化的DRAM產品、高容量快閃記憶體(Flash)、LCD驅動晶片、電源管理晶片、CMOS影像感測器及多元化代工服務。 黃崇仁表示,企業架構調整後,力晶轉型為投資控股公司,而力積電在重返資本市場後將以單純的資產、財務體質和明確的產銷定位,專注晶圓代工本業,善用多重籌資管道,增加未來產能擴張所需的資金調度彈性。 力晶集團創辦人、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今 (4) 日表示,在感測器需求暢旺下,力積電 12 吋廠滿載,看好明年營運將優於今年,可望重返過去獲利水準,目前仍規劃明年登錄興櫃,2021 年重返上市。 力晶集團旗下的晶圓代工廠力積電去年受美中貿易戰等因素衝擊,營運出現虧損,稅後虧損14.8億元,每股虧損0.94元。 力積電指出,今年雖有武漢肺炎疫情陰影,但目前晶圓代工訂單穩定,記憶體價格也穩步止跌回升,產能利用率達滿載,公司對今年轉虧為盈審慎樂觀。 現在的力晶,除了記憶體、驅動IC晶片代工之外,還切入了感測器、被動元件等代工領域。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