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航運股2023詳細懶人包!(震驚真相)

Posted by John on April 8, 2021

萬海航運股

據波羅的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 FBX 指數顯示, FBX 集裝箱海運價格平均為 1,497 美元,回到疫情前水準。 2005 年隨著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設立,中國官方也推出了 SCFI( Shanghai Containerized Freight Index ) 指數,指數編製概念是基於以往的 CCFI(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不過新推出的 SCFI 對於市場價格反應力更為即時。 海運業又依照貨品種類以及船舶設備的不同,可以再分為「貨櫃航運」以及「散裝航運」兩類。 我國貨櫃航運的代表企業為長榮( 2603-TW )、陽明( 2609-TW )以及萬海( 2615-TW ),合稱貨櫃三雄。

萬海航運股

運價指數:SCFI、FBX、WCI試想自己是一位賣東西的老闆,你該要如何才能增加店鋪的獲利呢? 在海運中道理也是一樣的,貨櫃運輸產業也有所謂的「公道價」,承上段所述,航商也會為每TEU、每FEU的貨櫃制定價格。 但這個價格並非漫天喊價,除了參考同業之間的定價之外,其實航商的定價也會隨著國際上數個重要的運價指數而波動! 對於「貨櫃航運」來說,最重要的運價指數有3:SCFI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FBX波羅的海全球貨櫃運價指數、WCI世界貨櫃運價指數。 上海航交所11月11日公布最新SCFI綜合指數(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呈現連21周下跌,已經跌破2021年,跌幅更擴大至8.6%。 從目前運價來看,海運第4季也有可能旺季不旺,貨攬業者認為,隨著運價快速回落,不排除貨主仍有與船公司重新議約的可能。

萬海航運股: 長榮、陽明、萬海,最後的起死回生?

日本3大航商也表現不錯,今年都上漲,其中商船三井上漲8.33%、川崎汽船上漲2.6%,日本郵船平盤。 【時報-台北電】萬海(2615)16日股價拉尾盤攻上漲停價,收盤價73.3元,創24年來新高。 公司原在亞洲區間航線長期維持良好業績,美西線則是租用同業艙位營運,去年6月見到美西線運價一路上漲,及時搶租7艘船舶開闢自營美西線,今年3月中更將美西線運力擴充近倍數,讓公司大發疫情財。

  • 而台灣貨櫃三雄也因為全球疫情持續延燒、貨櫃運輸費用不斷調漲,萬海股價直接一去不回頭,從2020年初直到現在,成長了超過10倍以上。
  • 固定成本也不一定就固定,如果減班那成本當然會減少,會不會賺錢,其實看的是裝載率,裝越滿當然越獲利就越高。
  • 自從6月配出超過10%的年化配息率,引爆市場高股息投資話題後,接下來的配息概況更是眾所矚目。
  • 貨櫃輪即將上演除息大秀,由於長榮此次每股配發現金股利70元;陽明海運公告每股配息20元現金股利,雖目前還在討論日期,但預期很快有結果。
  • 萬海代子公司萬海航運(新加坡)有限公司公告租入1艘全貨櫃輪,為2220TEU全貨櫃輪1艘,使用權資產為美金4349萬8284元,按月支付租金,租期為3.25年。

為了因應衝擊,海運航商開始取消航次並且降低服務頻率,而非一如既往降價求售。 即使科技日新月異,海運因為能夠承載大規模貨物的特質,仍在運輸產業扮演重要地位,四面環海的台灣也有不少大型船廠及貨櫃公司。 股市永遠在,即便停損大受傷從此下定決心不再買股,幾年後還是有可能因為行情熱起來又想進場。

萬海航運股: 運價指數:SCFI、FBX、WCI

※如果你要查看萬海及貨櫃航運產業的市場總體經濟,我會推薦你使用財經M平方,它是一款非常直觀,容易理解的金融分析網站,非常適合投資新手及老手使用,我也幫你爭取到了本站的專屬優惠,立即點我免費試用14天財經M平方 MM PRO會員。 股息(Dividends)是台股投資人特別喜歡討論的數據,因為台股市場相對於美股來說,股息殖利率多半比較高,也是台股市場的投資優勢。 萬海航運(2615)上半年財報表現亮眼「營收、本期淨利雙創同期新高,受惠第一季淨利寫下單季新高。」得利於運價維持高檔;但是第二季淨利季減少-25.78% (QoQ),營收減少、成本墊高,其中高油價是最大關鍵。 而近期最強的【生技】【鋼鐵】族群,其實也頗有時機財的意味,這兩類族群通常都會在【大盤弱勢】時有所表現,其中鋼鐵是有傳出一些利多的,但整體而言要說能長期維持強勢嗎? 其實並不然,主要還是趁著電子股弱勢時,才會有明顯的亮眼表現,至於生技更不用說,生技族群一直都是這樣,具備一定程度的投機性,想要操作的人務必求短,不要太貪求獲利。 【時報-台北電】萬海航運(2615)上午於南韓三星重工巨濟船廠舉行「WAN HAI A11 宸春輪」、「WAN HAI A12 昕春輪」雙船命名典禮。

蘇拉颱風才剛走,海葵颱風接力且虎視眈眈,氣象局最近路徑潛勢預報,海葵路徑南修,距台灣更近。 洋山港標榜是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綜合智慧程度最高的自動化貨櫃碼頭,由自動導引小車(AGV)承擔港區的運輸功能,貨櫃透過數位化控制被放置到指定位置。 台北市長蔣萬安率團參加雙城論壇,抵達上海後首先參訪洋山深水港,這裡是前總統馬英九等多名台灣政要曾參訪之處,蔣萬安父親蔣孝嚴2008年也專程到此見證兩岸海運直航。 萬海在印度有六個自有辦公室,分別是孟買、清奈、蒙德拉、維薩格、德里及加爾各達,除了持續強化航線網絡與提升服務,也會持續善盡公益服務責任,朝永續目標邁進。 中華航空、國賓飯店、凱基商業銀行、國泰世華銀行、美商金百利克拉克台灣分公司、台灣青果運輸會社、台鳳股份有限公司、味王股份有限公司、津津股份有限公司。

萬海航運股: 棄息賣壓浮現 市場氣氛明顯不如去年

台灣港務公司為鞏固高雄港貨櫃裝卸量及維持樞紐港地位,積極招商,繼去年1月與萬海公司(2615)(2615)簽署高雄港79-81號碼頭契約後,今年再度成功與韓新遠洋公司(HMM)達成協議簽訂長達20年長約,韓新遠洋公司將續租用76、77、78號三座貨櫃碼頭;雙方並於8月底在首爾完成碼頭租賃契約簽署。 2018年11月12日,萬海航運向日本海洋聯合(英语:Japan Marine 萬海航運股 United)下訂8艘最大載櫃量為3055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20年9月18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萬海航運向裕廊船廠下訂4艘最大載櫃量為2646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05年9月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主要的業務包括船舶運送、船務代理、船舶及貨櫃買賣、港口貨櫃集散場站的經營、船舶及貨櫃出租業務,這其中船舶運送占整個公司業務營收比重達九成以上。 從下圖可以發現萬海的股利政策幾乎都是「現金股利」,不過在2020年同時配發了股票股利與現金股利,近年的股利明顯成長當中,如果營收、EPS再創新高,有很大機會會反應在股利政策上。 每股盈餘 (Earnings Per Share,EPS)是一種評估企業為普通股東賺錢的財務數據或公司能力指標,它可以評估一家公司的賺錢能力,以及分辨同產業但不同規模的公司之間的獲利能力比較。

萬海航運股

這兩家全球第一與第四的貨櫃船公司願意高價長租船舶,表示對市場看法樂觀。 美國大型零售業者去年因消費需求激增,加上運輸瓶頸嚴重,因而急於累積庫存,甚至不惜租船運貨,但現在隨著通膨壓力日增與燃油價格暴漲,民眾開始緊縮荷包、減少消費反而面臨積累太多庫存、導致倉儲成本增加的困境。 各航線貨櫃航運價跌不停,貨櫃三雄首季獲利開獎,陽明第1季合併營收369.53億元,季減38.3%、年減65.3%,稅後純益34.01億元,季減74.5%、年減93.3%,EPS為0.97元,創十季新低。 萬海航運股2023 萬海首季合併營收255.58億元,季減35.3%、年減68.25%,稅後純益21.18億元,每股淨損0.75元,創單季最大虧損。 長榮海運公布去年財報,全年合併營收6272.84億元,年增28.17%,稅後淨利為3342.01億元,年增39.82%,每股純益為87.07元,營收與獲利均創下歷年新高。

萬海航運股: 航運股看起來好威!我該追嗎?

法人指出,貨櫃三雄今年稅後EPS都有30元左右,截至1日為止,陽明、長榮股價較萬海便宜47元和51.5元,股價相差這麼多相當不合理,分析有幾個原因,一是萬海股本小及籌碼集中(大股東及外資合計達9成),券資比超過30%以上,萬海股價除了走業績行情外,還上演軋空行情。 展望未來,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升級,進而加速全球供應鏈與貿易版圖的移動,公司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政經局勢以及市場需求的潛在變化;另一方面,因應日趨嚴格的環保法規與趨勢,長榮亦將著眼於新能源船與永續實踐行動,積極規劃全球營運布局,迎接航運新紀元的挑戰。 貨櫃航運主要以定期航線為主,載運的貨品則多為工業製成品,與全球消費市場具有高度連動關係。 舉凡運力平衡、油價走勢與收取附加費與否,皆會大程度左右貨櫃航運產業的利潤狀況。 產業具有高度景氣循環特性,一般而言上半年(尤其 3、4 萬海航運股2023 月)屬於淡季,下半年因為歐美許多節日檔期(例如:感恩節、萬聖節、聖誕節等),各路廠商都會有回補庫存之需求,因此 Q3 為產業傳統旺季。 6月9日航運業傳來了一個驚天動地大消息,根據貨櫃情報公司FreightWaves的消息指出,美國的進口需求正呈現斷崖式下跌,運往美國的貨運量正逐漸回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國際海運價格持續上漲,本土法人也上調陽明、長榮獲利財測,貨櫃三雄周二(1日)股價全數漲停,並創下歷史新高,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這三家公司EPS都有30元的實力,萬海股價收在159.5元,超過陽明、長榮47元以上。 投顧指出,三雄股價差這麼大相當不合理,原因在於萬海股本小及籌碼集中優勢,加上軋空效應,提醒長榮在6月初可能入列台灣50,本周股價積極追趕,後續爆發力不容小覷。 宏遠投顧分析,市場低估貨櫃三雄今年獲利表現,近期應會開始認錯調高貨櫃航運三家公司今年稅後EPS,接下來貨櫃航運公司業績大幅成長,持股偏低的投資人及三大法人也會開始認錯回補股票,大幅借券賣出及融券做空的投資人也會開始回補空單,接下來可望上演軋空手及軋空單的精彩大戲。 萬海航運股 而長榮股價雖然相對落後,法人認為後續爆發力不容小覷,主要是6月初有可能納入台灣50且6月底生效、5月營收會比4月大幅成長、6月底~7月中除權息、第二季到年底新交船的運力大增將使業績及獲利大幅成長、第三季產業旺季,預期漲幅落後的長榮本周開始大漲,也會頂著陽明股價上漲,或陽明及長榮交互上漲。

萬海航運股: 全球航空市場復甦 華航、長榮樂觀Q4表現

航運股其實有分貨櫃航運以及散裝航運,台股從 2020 年底在紅的長榮(2603)、萬海(2615)、陽明(2609)都是屬於貨櫃航運,而另一派散裝航運則是有慧洋-KY(2637)、裕民(2606)、四維航(5608)、中航(2612)、新興(2605)、台航(2617)等。 不要看台股貨櫃三雄成長今年這麼多,其實貨櫃航運的載運量只佔了全球海運的 5%,而散裝的載運量佔了剩下的 95%。 另外,萬海帳上未分配盈餘達1400億元,針對小股東詢問未來股利政策態度,陳柏廷表示,股利配發主要考量為目前全球海運市場動盪不安,在考量長期競爭力及資金布局策略下,2022年的股利發放偏保守,未來會視海運市場的變動情況再增發股利。 不過,陳柏廷表示,中國目前儲蓄率仍偏高,顯示民眾有錢但不敢消費,只是復甦進度仍有待觀察,另東協市場在基礎建設需求帶動下持續有成長性,萬海近年積極投資購船、貨櫃及碼頭,就是對未來布局,公司對未來不悲觀。

萬海自有船舶、自有貨櫃比例高,自有船舶成本比租船低,除掌握市場變化提升運力,更有效降低固定成本。 【時報-台北電】塞港、運價調漲、運量提升、靈活調派船隊等利多,中信投顧調高萬海(2615)今年及2022年兩年獲利預估。 萬海航運股2023 萬海六成運量貢獻於亞洲線,遠東近洋貨櫃運價近期創新高,超越千元,漲幅高於兩成,並且持續走高,萬海為最明顯受惠貨櫃航運業者,調高目標價從205元,調高至218元。

萬海航運股: 家裡缺一台淨水器?專家:這家安裝3M最細心...價格最划算

長榮總經理謝惠全表示,第1季整體需求及市場運價下滑,影響首季業績表現,不過預料今年第1季運價為低點,從第2季開始逐步回升,對全年看法並不悲觀。 長榮4月營收223.37億元,月增2.07%,法人估5、6月營收較4月小幅增加或持平。 近期航運類股陽明(2609)、長榮(2603)、萬海(2615)紛紛大漲,投資人還能買嗎? 高星潢分析,客運的高需求量、高載客率一直沒有改變,因此樂觀看待未來營運,由於需求強勁、成本攀升,因此機票價格將繼續上漲,預期到2025年前都不會下滑。 華航也瞄準商機,日前已先租進一架新機,預計今年底交機,明年開始營運;同時正在評估年底再租進一架新機,華航明年還會再開出新航線。

也許因為接班早,和一般員工容易親近,喜歡打羽球的他,常和員工一起打球,尾牙時也不吝上台K歌同樂;萬海的員工福利在他主導下一步步起漲,例如大學畢業起薪4萬5000元、少子化下的生育補助每人2萬元,每年教育補助金2萬元等,行情都在許多傳產業之上,也是證交所公布的高薪100指數成分股,是傳產股中少數進榜者。 多年前,他的叔叔陳清治曾接受媒體採訪親口證實,「我們(指家族)持股萬海超過51%。」這個數字若以現在萬海的市值6000多億元計算,等於家族擁有超過3000億元的財富,「3000億元」的天文數字,雖說與航運業景氣起伏有極大關係,但畢竟是陳柏廷全心付出20多年歲月的成果,即使只算10分之1,都已是數百億元的富豪。 他大學念的就是淡江大學航海系,算是科班出身,在美國舊金山大學取得企管碩士學位,回國後直接進入萬海集團歷練,33歲就接下萬海總經理一職,坐上接班大位,42歲再從叔叔陳清治手上接下董事長的位置,從此有長達7年的時間,他一人身兼萬海董事長與總經理,一直到2015年,才由經理人謝福隆擔任總經理一職。 萬海航運股 當萬海股價一舉衝破300元的歷史高點,引來多少市場資金瘋狂追逐,但這位始終神祕、低調,沒有對外發言一語半字的陳柏廷,今年55歲,理個小平頭,沒有哥哥陳致遠的帥氣,安靜不多話,站在群體中常讓人不小心就忽略了他。 貨運產業和整體景氣向來關係緊密,當大環境不景氣的時候,消費者需求降低,連帶衝擊賣家的出貨數量,便有可能導致貨運量減少。 散裝船主要裝載運輸黃豆、玉米、礦砂、煤炭等大宗貨物,特色是貨種單樣,無須包裝成捆,不怕擠壓也方便裝卸,在台灣上市的散裝指標股包括新興(2605)、裕民(2606)、中航(2612)、台航(2617)、慧洋-KY(2637)、正德(2641)及四維航(5608)。

萬海航運股: 運價有望提升?

2007年12月18日,萬海航運向台灣國際造船下訂4艘最大載櫃量為1871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11年10月14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2005年12月9日,萬海航運向台灣國際造船下訂2艘最大載櫃量為1809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09年3月20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從萬海近年不斷擴張東南亞航線,到預計 2021 年將會一口氣投入 20 艘小型船舶,便可以猜測是為了迎接未來東南亞的市場競爭,而在 2011 年投資的越南港口,近年獲利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期待萬海利用自身優勢與經驗,提早布局相關投資及思考應對策略,未來在面對更多競爭下是否仍可維持競爭優勢,將會是觀察的重點。

投資人則關心,除息日是哪一天、填息的幅度幾何,再決定到底要不要參加除息。 法人表示,貨櫃三雄過去股價都呈現輪漲走勢,一檔強勢大漲當領頭羊,當股價拉回或休息,就由另一支衝鋒帶頭。 五月中旬航運股價修正之後,由萬海領軍一路上攻,拉開貨櫃航運股比價空間,接下來可能會換漲幅落後的陽明、長榮領航,提醒投資人此時千萬不要自作聰明去放空這兩檔。 長榮海運也在證交所舉行重大訊息說明記者會,總經理謝惠全表示,子公司長榮亞洲為擴大營運規模及強化航線競爭力,擬向長榮海運新加坡公司租賃9艘船舶使用權資產,以及其中7艘船舶上的之租賃改良物(脫硫設備),該批船舶計劃將投入歐美等遠洋航線以增進營運效益,合計斥資近8億美元。

萬海航運股: 台灣首隻電子產品偵測犬掛國旗在美完成受訓 手機硬碟都聞得到

長榮集團旗下不少子公司、關係企業都持有大量長榮海運股票,其中,長榮鋼持有長榮逾1.53萬張,估可領逾10億元股息;另外,榮運也持有長榮近1萬張,估可領股息逾7億元,以長榮海運的除息日來看,兩家公司的第2季獲利表現可期。 家登(3680)昨公告將現金增資及發行無擔保公司債共計28億元以內,用以充實營運資金與興建廠房,對此,家登董事長邱銘乾今在台灣半導體在地供應鏈聯盟成立記者會後表示,將建置旗下家宇航太的生產基地,打造家登除半導體事業之外的第二隻腳,預期明年業績將大幅成長。 自從6月配出超過10%的年化配息率,引爆市場高股息投資話題後,接下來的配息概況更是眾所矚目。 根據群益投信官網最新配息公告顯示,00919本次基金每受益權單位預估配發金額為新台幣 0.54元,若以8月31日收盤價(20.61元)來算,單次殖利率就有約2.6%,年化報酬率連兩季持續衝破10%。 台股今(28)日指數開低走低,不到9點半就摜破萬七大關,貨櫃航運三雄開小高後,隨即跳水下殺,尾盤時大幅翻漲拉高,萬海收漲停,長榮漲近4%,陽明則是跌逾3%,不少水手紛紛下船,心痛發出畢業文,本來是賺錢的,但在7月大量虧損,一名股友痛喊,本來賺40萬,不到一個月就倒賠了快百萬。

萬海航運股

去年疫情的發展擴大資本市場的波動區間,用「大破大立」形容不為過,一般來說,從眾是最簡單的事情,疫情擴散之初,市場恐慌情緒不斷升高,造成全部的人都跟著拋售股票,導致連番重挫,熔斷不止。 謝福隆回應,萬海股利政策每年滾動式調整,目前沒有規劃實施庫藏股,實施與否要看董事會。 萬海航運股2023 蘇拉颱風才遠離台灣,輕颱海葵接力影響,中央氣象局指出,預估海葵明增強為中颱,明中午左右發布海警、明深夜至周六清晨發布陸警... 受蘇拉颱風影響,交通部航港局表示,今離島、兩岸船班共有14航線、128航次停航,預估明天共有11航線、100航次停航,呼籲民眾颱風期間不要前往離島旅遊,以免因船班停航而滯留離島。 最後,進入全功能圖表,你可以在這個畫面查看更多有關「萬海股票」的股價走勢、K線圖即時行情,以及使用多種技術分析功能。

萬海航運股: 主要水庫滿到破錶 曾文水庫逼近8成

每年的11月開始,是歐美地區的消費旺季,因此終端商家必須要在10月收到貨物,才來得及在11月收到貨。 貨物從亞洲運送到美洲,至少要2個月,因此,從10月開始往前推2個月,就是8月。 因此如果一直到8月,貨物裝船的需求仍舊沒有起色,那就代表今年第4季的消費旺季可能落空。 2010年8月9日,萬海航運向台灣國際造船下訂4艘最大載櫃量為1068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12年7月交付並投入營運。 2010年8月9日,萬海航運向台灣國際造船下訂6艘最大載櫃量為4680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12年5月31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 孫嘉明表示,解封後的商機今年才剛開始復甦,由於全球旅客都還才開始習慣解封後的出境旅遊,再加上各地的機場人力逐漸恢復中,因此旅客出遊商機還在初升段。
  • 不過要留意的是,持有聯電與中鋼的老股東雖然解套,但過去幾年套牢的「時間成本」呢?
  • 他大學念的就是淡江大學航海系,算是科班出身,在美國舊金山大學取得企管碩士學位,回國後直接進入萬海集團歷練,33歲就接下萬海總經理一職,坐上接班大位,42歲再從叔叔陳清治手上接下董事長的位置,從此有長達7年的時間,他一人身兼萬海董事長與總經理,一直到2015年,才由經理人謝福隆擔任總經理一職。
  • 萬海去年第4季轉虧,單季虧損3,996萬元,每股淨損0.01元;累計去年營收2,589億元,稅後純益930.7億元,每股純益33.17元,創歷史次高,董事會通過配發現金股利5元,法人認為,萬海降低股利保留現金,配發率僅15%,顯現出對未來抱持很大的疑慮及警戒心,且預估萬海今年首季恐將大虧。
  • 「難道真的別人買股票都賺錢只有我賠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至少要先有兩個認知,第一個是並非每個人都願意攤開自己的投資損益情形。
  • 2018年11月12日,萬海航運向中船黃埔文沖船舶下訂12艘最大載櫃量為2038TEU貨櫃船,首艘已於2020年12月31日交付並投入營運。
  • 前面講到我買股雖然運氣背,但我投資地很安心,是因為我買的股票都有做功課,然後依據個股的熟悉程度配置股票。

但陳柏廷依舊過平凡日子,他樂於享用百貨公司的美食街小吃,不開跑車不住豪宅,哥哥陳致遠雖然住在知名豪宅帝寶,但他無論萬海股價起伏,依然住在天母公園附近、屋齡10多年的華廈裡。 投資是「將本求利」,我們把本交出去給公司,求的是股利或資本利得 ( 價差 ),不論求的是哪一種或兩種都要,「安心」才能讓我們達成目標,用健康的心態處理停損才能讓我們安心地達成賺錢的目標。 講白一點就是最有信心的壓最多錢,類似凱利公式,我雖然 11 支股票虧損,但壓最多的沒受傷,就是有做配置的緣故,具體作法可以參考〈【回答網友】承熙如何進行股票配置,為什麼是買這些股票? 如果知道自己手上每一支股票的買進理由,那這個問題比較有意義一點;換句話說,不清楚手上每一支股票的買進理由的人,在「懷疑人生」之前建議先釐清持股理由。

萬海航運股: 運價是否能夠再創高峰?船商加收附加費(GRI)!

至於長期投資,大部分都是花了很多時間與心力研究基本面後才下定決心,長期投資沒個十年也要三、五年吧,那報酬率虧損 20% 非但不應該停損反而要低點加碼降低持股成本不是嗎? 沒錢加碼也就算了,但如果有錢不敢加碼,很可能研究的功課沒做足,所以沒信心加碼。 如果是短線操作,我認為停損點設定 10% 還是 20% 都行,這要看個人,如果虧損 10% 已經影響生活就設定 10%,如果還行那就提高到 20%。 由於國際油價的運用可被視為全球景氣復甦的一個參考指標,若國際油價出現大幅的劇烈驟減,很容易會反應到下一季的獲利上,使得下一季的獲利大打折扣。 另外可多加注意的是,此指標同時也會受到各種原物料貨物的價格而有所漲跌,舉例來說,當石油或鋼鐵的價格上揚時,意味著這類物資的交易有更多需求,將能產生更多利潤,這樣的話也會影響到 BDI 指數的上漲。

萬海航運股

隨著航空旅遊回溫,國內四大航空業者已受惠於較高的機票費率,帶動營運成長。 華航總經理高星潢、長榮航總經理孫嘉明更都預測,機票價格將受惠需求強勁,加上航空公司成本也跟著攀升,因此將會維持高票價很長一段時間,預期在2025年前都是高票價的水準。 台灣港務公司表示,韓新遠洋公司為宣示持續深耕高雄港作為亞太地區營運中心之企圖心,預計於10年內投資金額逾1.2億美元以上,進行櫃場改建及機具購置,並同步規劃發展全球海運市場,提供更綿密及優質的服務網絡。

固定成本也不一定就固定,如果減班那成本當然會減少,會不會賺錢,其實看的是裝載率,裝越滿當然越獲利就越高。 航空雙雄同樣走弱,終場長榮航下跌1.2元,以28.7元作收,跌幅4.01%;華航則跌1.1元,收在22.25元,跌幅4.71%。 萬海董事會也同步決議,發行無擔保普通公司債,發行總額不超過新台幣 100 億元,藉此償還借款強化財務結構。

萬海航運股: 台股代號2615─萬海股票介紹

投資心法首重總體經濟的多空循環,並結合基本面選股與技術面操作;認為「擇機入市」才是股市投資的獲利法門。 今年前5個月累計營收表現上,長榮成長87.6%,陽明成長64.2%,萬海成長了89.5%,看起來相當不錯。 但關鍵在於下半年的基期明顯增加,EPS能不能再比前年成長,似乎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詳見表2)。

萬海航運股: 華航總座高星潢:第4季「客貨並進」 營運展望樂觀

可能有些人看完以上兩個指數,心裡就會有這個疑問,為何全球航運都是看這兩個指數? 因為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出口國以及最大的原物料進口國,中國現在是全世界最大的代工廠,而貨櫃航運正好是載這些的成品或半成品,因此想投資貨櫃航運不能不認識這 2 個指標。 因為貨櫃航運載的都是高單價的成品,例如:衣服、鞋子甚至連半導體的晶片等,都是裝在貨櫃裡運送;而散裝航運大多是載原物料,例如:煤炭、鋼鐵,或是一些原物料的半成品等,對於產業的直接影響沒有這麼大,但可能會有間接的影像。 萬海航運今天召開股東會通過配息5元;展望後市,董事長陳柏廷表示,影響這波海運市況的2大因素分別為俄烏戰爭及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但萬海近年積極布局購船、貨櫃及碼頭,對未來不悲觀。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