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晶世創2023詳解!(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Jack on August 22, 2022

環球晶世創

此外,中國本土半導體產業處於發展成長期,無論是 IDM,還是 Fabless,都鮮有長期沈澱的優質資產。 在 2015 、 2016 年前後那一波全球半導體併購熱潮中,中國也曾經火過一把,收購到了幾個優質資產,但數量和規模都有限。 那之後,中國企業在國際半導體市場上的併購之路就越走越艱難,特別是近兩三年,由於國際貿易限制加劇,國際併購這條路基本被阻斷。

環球晶世創

2021 年頭 8 個月宣布的半導體併購案總價值低於 2019 年和 2020 年同期金額(分別為 247 億美元和 234 億美元)。 她告訴BBC,過去半導體是一個全球化的生態圈,亦即一個晶片產品的完成,從原料,設計,晶圓製造到代工晶片及封測等等,常常是全球不同公司的協作,但現在各國都希望有自己的生態圈。 因此,正如環球晶在此次併購新聞稿中強調,併購世創有4大效益,包括提升產能,滿足持續成長的客戶需求,還有進一步強化財務與營運能力以及業務規模,以及獲得更廣泛的客戶群,並預計產生的綜效。 因此,由於矽晶圓產業長期缺乏變化,所以市場一直是由日、德、美、韓等企業壟斷,其中日本信越、勝高又長居前兩位,如今這個局面被來自台灣的環球晶完全打破,正是因為產業已開始出現變化,需要注入更多的管理彈性與活力。

環球晶世創: 中國經濟噩耗有多慘? 謝金河:雙率殺戮後股債雙殺形成「死亡螺旋」

將日圓報價改為美元,目的是統一客戶的採買幣別,讓環球晶的營運更為國際化及標準化,這在當時也是一個關鍵的判斷,因為當時日幣極強,如今已貶到103至105元兑一美元,如果繼續讓客戶用日幣買,環球晶大概會少賺15%至20%,也顯示環球晶在營運上有過人的能耐。 環球晶世創2023 不過,環球晶過去多次成功的跨國併購,靠的正是其過人的經營管理能力,讓合併不僅是擴大規模、降低成本,還可以透過技術及服務的加值,讓經營績效更明顯。 更糟糕的是,世創一直是行業中的落後者,不只成長比整個矽晶圓市場慢,2020年每股獲利也將比前一年低很多。

另外,全力想建立自主技術的中國,原本也曾想爭取收購世創,建立中國自己的矽晶圓產業,在環球晶取得收購世創議約門票前,其中打退的一個對手就是中國企業。 中國審核通過與最後截止日如此接近,很難不讓人聯想,這是德中兩國唱雙簧,用技術性手段封殺收購案。 近年來中德兩國政治關係緊密,德國也多次在美中對抗時站在中立或偏向支持中國的立場,針對此案兩國聯手合作,似乎也不是太奇怪。 報告指出,終端需求看起來不會進一步惡化,隨著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下滑,將使今年下半年庫存枯竭。 雖然晶圓代工及IC設計今年第3季營收不會有強勁季成長,會呈現U型復甦,但預期今年營收及獲利會優於去年全年。

環球晶世創: 公開收購世創破局 環球晶今股價大跌

另外,近期又有消息傳出,三星有收購英飛淩或 NXP 的計劃,要在發展潛力巨大的汽車晶片市場大規模布局。 然而,這樣的併購實現起來恐怕困難重重,主要原因自然是歐洲強調晶片製造的當地化發展,在這一指導思想下,不會允許歐洲晶片三強(英飛淩、ST 和 NXP)的任何一家被歐洲地區以外的企業收購。 以 SK 海力士收購英特爾在中國的 NAND 快閃記憶體業務和 300mm 晶圓廠為例,本來是韓國企業收購美國企業的一小部分資產,但由於該部分資產位於中國,其複雜度就提升了,相關方就顯得小心翼翼,特別是在輿論宣傳方面,更是謹小慎微,生怕在當下國際貿易受限的局勢下節外生枝。

環球晶世創

矽晶圓是晶圓代工、整合元件廠(IDM)與記憶體廠生產時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目前業界簽訂矽晶圓長約通常最短是三年,長則達八年左右。 先前半導體一片榮景,矽晶圓廠與客戶簽的長約報價通常是階梯式向上,一年比一年高。 例如,使用最小化的包裝設計,不僅減少了包裝材料的使用,還可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碳足跡。 當然,如果能使用可再利用的包裝材料,或者循環再造的包裝原料,也都非常有幫助。 前者是像環保容器的概念,提供消費者返還包材給商家的機會,讓商家可以重複利用包材,自然達到廢棄物減量;而後者則是優先使用回收再製的原料來製作包材,在減少製造包材所需的原物料之餘,還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

環球晶世創: 全球熱浪:G20討論減少碳排目標仍無結論,美觀測北大西洋海平面溫度攝氏24.9度創新高

《關鍵評論網》詢問力成半導體業內人士指出,晶圓是各國戰略物資已經成為事實,而晶圓材料也是地緣政治下重要的資產,其中第2大日本廠商信越(Shin-Etsu)、第2日本勝高(SUMCO)囊括了全球過半市占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根據統計,中國每年僅僅因為網購而產生的包裝垃圾,就已經逼近千萬噸之譜。 回到台灣,其實我們也同樣面臨因為網購交易量增加,包裝垃圾增長速度加快的問題。 環球晶世創 環球晶世創 根據環保署統計指出,去年(2022)全國的一般廢棄物,高達1185萬噸,不只創下統計以來的新高,更是繼2021年之後,垃圾量連續第二年突破1000萬噸。 專家認為,在新冠肺炎最嚴重的時期,民眾多半利用網路購物、餐食外送,商家為了確保商品不會在運送的過程中受損,利用各種方式加以保護,使得不管是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垃圾量,都大幅增加。 目前由3、4的廠家合併,攻佔第2位,是一個相當正常的商業模式,再加上已經通過許多國家投資委員會審查。

環球晶世創

因此,在當下的國際形勢下,半導體產業鏈中游的 IDM 和 Fabless 跨國併購,不會像早些年那麽輕鬆了。 至於晶片法案提供的補助,徐秀蘭說確切補助數字目前尚未得知,但強調晶片法案的補助只是去美國的理由之一。 更重要的是,此次願意賣出的Siltronic最大股東Wacker Chemie,顯然在條件上也不希望換回在台灣上市的環球晶股票。 環球晶表示,若計入上半年已發放的每股8元、總金額34.82億元的現金股利,全年共將發出每股16元、總金額69.64億元的現金股利。 此外,環球晶股東常會擬訂於6月21日上午9時於新竹科學園區科技生活館舉行。

環球晶世創: 環球晶併世創 中國要求丹麥廠分割營運

輝達、環球晶兩個大型跨國合併案陸續失敗,婚沒有結成,對於戀愛中的男女,不只耽誤了兩年的青春,而且男方聘金被沒收,輝達要拿出12.5億美元的分手費,環球晶也要支付5000萬歐元,環球晶還買進13.6%的世創股票,未來也要提例跌價損失,賠了夫人又折兵,應該會覺得滿痛的。 這個合併案宣布迄今已有兩年,在各國政府陸續通過審核後,只有中國拖到最後一刻才完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又是地緣政治介入的結果。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矽晶圓大廠環球晶今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2022年第1季財報,受到持有德國世創(Siltronic AG)股票的評價損失影響,稅後淨利為17.5億元,稅後淨利率為10.7%,年減7.5%;每股稅後盈餘為4.01元,創4年半以來單季新低。 AI熱潮興起,相關股票廣達(2382)股價表現亮眼,17日上漲2.5元,收盤272.5元。 不過PTT網友卻質疑,廣達主要業務只是「組裝」,可能稱不上「AI股」,若以同類型業務來看,鴻海市占率更高,然而卻只有廣達頻頻上漲,「這個邏輯就是沒有邏輯」。

環球晶世創

活動中,除了基本雲端概念、運算、儲存服務及安全性等,也會介紹時下熱門的AI應用,並帶領參與者認識AWS多元的雲端解決方案,獲得能夠即時應用的雲端實戰力。 最重要的是,「AWS線上雲端培訓日」線上參與、全程免費,非常適合想要接觸雲端,但時間有限的產業工作者們。 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s):防止企業意圖控制價格,壟斷市場的相關法律,以維護市場公平競爭。 歐盟各國對半導體業落後美國和亞洲有危機感,正規劃打造半導體生態系,向歐盟以外的半導體業者招手,這起金額逾千億台幣的跨國併購案因此在德國備受關注。 環球晶說明,自行在市場所收購的世創 13.67% 股份得自由處置、無持有期間的限制,而在公開收購期間應賣的 56.60% 的世創股份仍屬於原股東,預計將在 2 月 8 日即時轉為一般流通普通股,環球晶圓對其無任何履約的義務。

環球晶世創: 相關新聞

他擔心,又是政治凌駕商業的做法,近來半導體相關產業,成為各國戰略物資,在作法上越來越保守。 公司總部在新竹科學園區,廠房遍布中國昆山、日本、韓國以及歐美等地,產業結構中,為晶圓製造上游廠商,提供大型晶片給下游廠商切割成晶片。 自2008年首次收購北美最大磊晶廠Globitech;2012再環球晶收購日本矽晶圓公司;Covalent Silicon,接著2016年收購丹麥Topsil旗下半導體事業群。 環球晶董事長暨執行長徐秀蘭說,儘管環球晶努力達成雙方皆可同意的解決方案,加上過去在歐洲悠久且成功的經驗,環球晶在交易截止日前仍無法取得德國政府的核准,對於這個結果感到非常遺憾。 根據環球晶揭露的公開訊息,它與世創先前協議,如果收購案沒有獲得所有的主管機關核准,環球晶圓將會支付世創5000萬歐元(約合新台幣15.4億元)的交易終止費,外界依該公司近年獲利約落在130~140億元推算,對獲利的影響約11~12%。

環球晶世創

過去半導體是一個全球化的生態圈,亦即一個晶片產品的完成,從原料,設計,晶圓製造到代工晶片及封測等等,常常是全球不同公司的協作。 一位世創在台灣的客戶就反應,矽晶圓是晶圓廠必要材料,一用就是很多年,但世創一直都抱著經營現貨市場(spot market)的心態,客戶想找他們簽長約(Long Term Agreement),業務竟直接回絕說,「我們公司不簽這個」,讓台灣客戶氣得牙癢癢的。 環球晶於2020年12月10日確定以37.5億歐元(45億美元)現金收購德國世創(Siltronic)公司,預計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矽晶圓廠。 此外,環球晶在併購案不成功後,宣布改採自行擴充成長的方式,這又是另一個影響產業發展的重大因素,尤其是對景氣供需走勢可能帶來變數。 英國政府反對並不奇怪,因為安謀是英國少數領先全球的IP大廠,和德國一樣,英國也希望把關鍵技術留在國內,這個考量可以理解。 中國反對也很正常,美商太強大當然不利於中國,倒是連美國也反對,這就有意思了。

環球晶世創: 相關條目

業內人士強調,矽晶圓是台積電、聯電等公司重要的原料來源,近年來市況大好,為了穩定台灣國內的上游供給,半導體業內都在看這一筆交易,如果交易案成功,環球晶除了躍升全球第2大半導體矽晶圓廠外,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將會更完善。 這件收購案讓德國政界感到不安,綠黨經濟政策發言人德洛格(Katharina Dröge)表示,世創對下游的產業鏈十分重要,德國政府審查時必須確保對歐洲企業的供貨不受影響。 截至1月31日,環球晶未能完成所有收購所需的條件,為取得所有機關主管核准,因此將計畫改為進行新一輪的擴產。 總共36億美金的資本支出,其中20億美金用於新廠建置,16億美金將用於現有廠區的擴產。

  • 《關鍵評論網》詢問力成半導體業內人士指出,晶圓是各國戰略物資已經成為事實,而晶圓材料也是地緣政治下重要的資產,其中第2大日本廠商信越(Shin-Etsu)、第2日本勝高(SUMCO)囊括了全球過半市占率。
  • 輝達、環球晶兩個大型跨國合併案陸續失敗,婚沒有結成,對於戀愛中的男女,不只耽誤了兩年的青春,而且男方聘金被沒收,輝達要拿出12.5億美元的分手費,環球晶也要支付5000萬歐元,環球晶還買進13.6%的世創股票,未來也要提例跌價損失,賠了夫人又折兵,應該會覺得滿痛的。
  • 因此,可以預期接下來國際地緣政治因素,仍會是主導國際併購案的主要因素,在兩大案宣告失敗後,未來類似的收購案應該都不容易再見到,半導體跨國收購將會沉寂好一段時間。
  • 但是,當網購成為未來,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我們在享受這種購物方式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降低、減少對地球的傷害,甚至更進一步達到環境永續的目標。
  • 據悉,負責審查的德國經濟部一開始就對這件併購案有疑慮,環球晶因此大幅讓步,包括提供「黃金股」,讓德國政府對世創保有影響力。

中國市場監管總局在報告顯示,環球晶最終控制人為母集團中美晶(Sino-American Silicon),主要從事晶圓製造、太陽能電池業務;而德國世創則股權分散,並無最終控制人,而兩者併購後,環球晶圓單獨控制世創。 業界推估,矽晶圓廠對晶圓代工大廠客戶的長約降價要求不會輕易妥協讓步,但相關消息已經反映晶圓代工端的艱難,且風暴蔓延至關鍵材料端。 世創發出聲明,德國經濟部認為:「以本交易案來看,一份緩解協議顯然不適合用來減輕這樁交易案的相關疑慮」,公司強調,如果1月31日前未能核准,這樁交易恐怕無法完成。 《關鍵評論網》詢問中美晶業內人士指出,一般來說,這一樁併購案是不會有任何疑慮的,因為矽晶圓業者市占率,第1名是日本信越(Shin-Etsu)市占率達33%,其2是日本勝高(SUMCO)市佔約25%,再來環球晶市佔17%居第3,Siltronic市占率約13%排名老4。 2020年12月環球晶與世創,正式簽訂商業合併協議(BCA),供該收購股70.27%,總價為37.5億歐元(1316億元台幣),本來預計,2021年下半年完成最終交割,環球晶將成為全球第2大矽晶圓廠。 此次的備案擴產計畫,將擴及歐洲、亞洲、美國地區的投資,新產線產品時間從2023年下半年逐季增價,新廠產能則從2024年開出。

環球晶世創: 和台灣「晶圓女王」探討全球晶片大戰背後的險境與牌局 「多重挑戰正同時到達」

業界傳出,國內「非常有份量」的晶圓代工大廠已向日本矽晶圓供應商提出下修明年長約價格的要求,以「共體時艱」,目前雙方正在角力階段。 由於日系矽晶圓廠是業界最重要的供應商,此舉牽動未來同業間議價,以及相關矽晶圓廠後續訂價策略。 以電商的成長率來看,東南亞地區在2015年至2020年間,增長率常常超過20%,全球電商的年交易金額,也從2013年的約1.2兆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近4.3兆美元。 更別提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社群在行銷導購上的種種創新,這一切都反映出消費者在購物行為上的改變。 但是,當網購成為未來,我們應該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我們在享受這種購物方式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降低、減少對地球的傷害,甚至更進一步達到環境永續的目標。

就市占率來看,信越為龍頭,市占率在三成以上;勝高居次,信越與勝高合計全球市占率約55%至60%。 此外,為避免碰到斷料的問題,晶片製造商一般會向多家晶圓廠下單,普洛霍因此認為環球晶收購世創後不至於會壟斷市場。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23日報導,獨立的反壟斷機關聯邦卡特爾局(Bundeskartellamt)點頭後,德國經濟部接下來還有4個月的時間,對環球晶收購世創進行國安審查,沒有疑慮才會放行。 環球晶收購世創破局的主要原因為德國管理外國投資單位BMWK,來不及審閱中國審批的文件,導致收購案未成。 環球晶自市場機制收購的13.6%股份,仍掌握在環球晶手中,使環球晶維持世創的第二大股東。

環球晶世創: 中國央行無預警降息 幅度創2020年來最大

環球晶將考慮多項現有廠區及新廠擴產計畫,包含12吋晶圓與磊晶、8吋與12吋SOI、8吋FZ、SiC晶圓(含SiC Epi)、GaN on Si等大尺寸次世代產品。 擴產計畫涵蓋亞洲、歐洲和美國地區的投資,總投資金額最高達1000億台幣,包括新產線產品產出時間從2023年下半開始逐季增加。 他強調,兩家併購也無法超越信越,因此產業壟斷的疑慮是很小的,市場上多預期將會通過併購,卻沒想到上百億的併購案破局的理由是「時間來不及」,令許多投資人難以接受。 業者透露,傳出被要求讓價的日系矽晶圓大廠,現階段營運還算不錯,態度應該滿強硬;而以晶圓代工廠的角度來看,則會希望合作的供應鏈幫忙減輕壓力,因為正常的矽晶圓庫存約二至三個月,但現在部分晶圓代工廠的矽晶圓庫存水位,尤其是8吋若干規格產品,已經高到在今年內可能都無法消化完畢。

環球晶指出,第1季底因Siltronic股價走低及歐元匯率波動,按公允價值衡量列為評價損失,若排除前述非現金的評價損失因素,環球晶的第1季EPS將高達14.68元,創歷史新高。 環球晶第1季合併營收163.1億元,年增10.1%;營業毛利69.5億元,營業毛利率為42.6%,年增7.5%;營業淨利58.9億元,營業淨利率為36.1%,年增9.4%;稅後淨利為17.5億元,稅後淨利率為10.7%,年減7.5%;每股稅後盈餘為4.01元。 台股今(17)日跌深反彈,盤面個股紛紛上揚,其中台系石英元件大廠晶技(3042),由於下半年旺季效應加持,法人預期營運表現將正向樂觀,激勵股價開高收高,終場大漲6.33%、收95.7元,一舉收復所有均線失土。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目前現場有1.2萬名建廠人員,因應設備安裝需求,供應商在當地還在招募2000名鈑金、電工等相關工程人員。 專為雲端小白量身打造的課程架構,加上資深講師深入淺出的示範,相信不管你是否擁有雲端基礎,結訓後都能獲得適當的基礎雲端能力,並擁有對AWS旗下200多種服務的初步認識,了解如何活用雲端、掌握AI。

環球晶世創: 認列世創交易終止費 環球晶去年EPS27.27元、近4年新低

輝達在 2020 下半年就發起了對 ARM 的併購,經歷了一年半的時間,該收購案成功的機率已經微乎其微,無論是輝達所在的美國政府相關機構,還是 ARM 所在的英國政府機構,都不願意看到半導體產業第一供應商 ARM 被輝達收入囊中。 環球晶世創2023 同樣是來自 IC Insights 統計,晶片公司、業務單位、產品線和相關資產的收購案在 2021 年 Q1 達 158 億美元。 然而,根據 IC Insights 於 9 月更新的報告,半導體收購案的速度在 2021 年接下來的 5 個月中有所回落,1~8 環球晶世創 月的併購總額為 220 億美元。

環球晶世創

以最近被提及的兩起併購案為例,即輝達收購 ARM,及環球晶(6488-TW)收購世創,都屬於對產業鏈上游資產的收購,一個是 IP,另一個是半導體材料中的「大宗商品」——矽晶圓。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兩起併購案前景都不樂觀,特別是在政府批準層面,難度很大。 半導體產業的上游,主要包括 EDA、IP、半導體設備,以及半導體材料等。

環球晶世創: 雲端服務

因此,原本國內外券商預估,矽晶圓供不應求的情況會持續到2024年,而且今年價格可能漲2成,但這個預測目前恐怕需要修正,或許2024年以前就會先達到供需平衡。 美國FTC主管市場秩序,會採取反對立場,是因為美國還有英特爾、高通、蘋果、Google等眾多企業,他們都齊聲反對此項併購案,若兩家公司順利合併,極可能建立壟斷地位,也會危及整個產業的競爭與發展,FTC想的是格局更大的產業競爭環境,這一出手,輝達當然只能黯然退場。 台積電決定赴美、日投資,並且在中國加碼成熟製成,這些都是很務實的決策,是追求商業利益及產業競爭策略最大利益下的考量,這其中當然也需要納入台灣在國際關係上的考量,但絕對不會是重點。

當然,可能有人認為,若環球晶不以現金、而是以換股方式來進行,可能會對環球晶比較有利一些,但由於這次是以公開收購方式進行,而且對方是德國掛牌公司,不太可能用股票換股。 照理說,輝達是美國公司,去合併別國企業,美國政府應該要支持,因為企業買到一個擁有強大火力的戰略武器,對美國有很大加分效果。 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仍然針對合併案,去年12月宣布反對甚至還要起訴輝達,理由是兩家公司若合併,將扼殺下一代技術的競爭。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宣布收購德國世創(Siltronics)破局,新春開紅盤後已連續兩天股價重挫,而且環球晶決定將收購資金轉至自建產能,預計從2022至2024年斥資1000億元擴建新廠,也導致矽晶圓龍頭大廠日本信越、Sumco,以及被併購不成的世創都跟著重挫,矽晶圓產業的後市發展,值得關注。 環球晶強調,未能順利成就收購世創,並不會影響環球晶圓的接單等各項營運活動,將持續與歐洲的客戶緊密合作,其中包括許多支持此收購案的客戶。 環球晶估計,完成收購世創後,矽晶圓總產能將增加近 1 倍,營收增加約 75%,市占率可望攀高至 26.7%,將超越日本勝高(SUMCO)21.9%,由全球排名第 3 躍居第 2 大矽晶圓廠,僅次於龍頭信越(ShinEtsu)29.4%。 而該案終於在2022年1月20日有條件通過,其中要求剝離環球晶圓的區熔晶圓業在丹麥Topsil GlobalWafers A/S 環球晶世創2023 (拓譜公司)的區熔法晶圓業務。 最後中國政府於審查截止日1月26日,才送出完整報告給環球晶轉交德國政府。

擴產計畫包括12吋晶圓和磊晶、8 吋與12吋SOI、SiC晶圓等大尺寸產品。 「即使公開收購世創一案未果,我們在事前即已規劃雙軌策略。」徐秀蘭強調,環球晶仍處於成長態勢上,今年成長仍會是雙位數的表現。 但她也提到,由於全球航運成本、能源成本、以及新台幣匯率的因素,今年環球晶的成長仍有不小的挑戰。 環球晶原先預計與世創在2021年底前完成合併,不過世創22日發出新聞稿指出,由於監管機構需要更多時間討論,因此預期與環球晶的合併案將延後完成,需等待監管機構核准後再行完成合併事宜。 與此同時,最近這些年,中國半導體相關企業數量總體處於爆發成長態勢,這與同時期的國際半導體業整合的走勢正相反。 實際上,對於中國這樣的半導體新興市場而言,這樣的經歷是難以避免的,該有的發展階段很難跨越。

環球晶世創: 相關連結

雲端服務就好比是AI的基礎建設,不只提供大量的數據存儲和處理能力,對於AI模型的訓練與運行至關重要;同時,藉由雲端供應商預先建構的服務及API,開發者能夠享有擴展彈性及服務整合等優勢,小至原型開發、大至大規模部署,都可以隨需求調整所需資源,輕鬆整合各項AI功能。 自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問世,人工智慧(AI)展現出諸如自然語言、圖像、音樂等內容生成的創造能力後,AI一詞便躍升為產業最熱門的關鍵字。 不只企業紛紛導入相關技術人才,整合各式AI服務、開啟新一波的商業競賽,甚至海外也出現了名為「AI溝通師」的新興職缺,年薪上看百萬台幣。

環球晶世創: 環球晶擴產遍地開花 義大利首座12吋晶圓廠獲補助

另一方面,由於德國未同意環球晶對世創的收購核准,原先中國主管機關要求丹麥子公司Topsil需切割的部分,徐秀蘭表示將不會執行。 面對收購世創的破局,徐秀蘭重申環球晶持續成長的動能不變,而儘管併購難度持續提升,「也不會這次(收購世創失敗)之後,就不再進行(合適的收購)。」徐秀蘭說道。 據悉,負責審查的德國經濟部一開始就對這件併購案有疑慮,環球晶因此大幅讓步,包括提供「黃金股」,讓德國政府對世創保有影響力。 不過,德國經濟部顯然沒被說服,原因是為達成歐洲的自給自足,德國正推動半導體業的當地製造,世創生產的矽片是製造晶片的重要一環。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