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之亂2023必看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Tommy on May 24, 2023

保單之亂

如果按此比率預估,衛福部長陳時中曾經說過:「國內確診總人口數可能達到350萬。」如果其中一半有買防疫保單,就是175萬人,每人平均理賠金額若是4.5萬元,總理賠金額將近800億元,最後整體產險業的理賠金額可能就落在800~1000億元之間。 對於輕症居家照護,主管機關找業者協商後決定從寬處理,比照一般住院給付日額保險金,已有部分業者私下頗有微詞。 再保是選項之一,除了再保,商品上架銷售後,也可以設定銷售期間,如果銷售期間很長,風險可能變動,無法及時應變。 短期來看,急著視訊PCR、揪團PCR或希望被確診等亂象持續,接著就搶著排隊提出理賠;中期來看,將出現等不到或拿不到理賠保戶,湧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討公道,若與業者談不攏,雙方就上法院打官司。 國內保險教育界大老,前淡江大學保險系系主任、現代保險雜誌創辦人黃秀玲日前撰文,表示沒有買防疫險、沉默的「多數」已成無人關心的弱勢,並提醒各界,面對此百年一「疫」的土石流,保險的原始面貌不該被忘記。

這次防疫保單風波,保險公司嚇到了,保戶「非親簽」也被列入拒絕續保的因素之一。 近來防疫保單的續保爭議原因之一,就是來自業務員在招攬過程中,對保戶的承諾,例如在什麼時候之前只要繳了保費、填好續保文件,就可以續保等,而忽略掉跟保戶說明,保險公司最終核保程序。 我國確診人數持續衝破6萬,防疫相關保單因人人搶購超過保險公司的風險管控,一路下滑到只剩下17可買,防疫保單只剩4張,且目前都只承保中重症確診才理賠,目前檯面上住院的話,最高可領5萬關懷金。 保險公司於決定下年度保險商品保費時,通常將前一年度出險理賠情形納入考量。 隨後乙銀行發生申請理賠情事,保險公司在成本考量下,在第二年調高該保險商品保費,導致未出事的甲銀行不願續保,改向其他保險公司投保,而乙銀行因前一年獲理賠決定續保。

保單之亂: 防疫險之亂未完? 富邦上千保戶權益受損 她批:金管會還妄言「三個啟示」

BMI的哈特也補充,8月份的番茄收成即將開始,即使產量不多,不過新的供應量在某種程度上多少還是可以緩解價格壓力。 拉奧指出,預計下個月夏季作物供應將會增加,在同時印度政府還將採取包括增加進口在內的措施,這些都有助穩定作物價格。 除了氣候因素,近年來當地番茄花嵌紋病毒的增加,也導致作物受損程度不一,從部分到完全損失不等。

保單之亂

就保戶本身而言,他們只重視自己權益是否受損,不會去管保單內容調整是否屬正常現象。 在防疫險期滿轉換契約內容時,保險業者提出的解釋,如讓保戶認為業者只重視自己的利益,並不關心他們的投保權益,一來仍會透過民意代表或行政機關施壓,來主張自己的權益,二來若因此產生了負面印象,對保險公司所提供的其他商品也會敬而遠之,長遠來看只會得不償失。 比較近幾個月來台灣疫情轉趨嚴峻,確診人數逐日快速飆升,這時候保險業界才大夢乍醒。

保單之亂: 不「行政減災」 保單之亂恐全民皆輸

陳怡伸則是認為,這次風波還沒結束,一開始衝擊醫療量能,再來就是評議中心能不能處理突然暴增的評議案,未來幾個月還會不斷上演;假設未來COVID-19從第五級的法定傳染病改為第四級,保險理賠金將是10倍的價差,相信那時又會再掀起一波爭議,這次沒做好,希望下次能改進。 「會有這些限制是因為,保險的用意是若人們不幸發生意外才使用到保險,而非讓保險成為誘因。現在的狀況就變成這樣,Omicron不像之前的Delta株,目前感染後很大機率沒事,對民眾來說,變成很划算的事情,就會讓有些人為了理賠而刻意染疫,」連賢明解釋。 不僅如此,黃天牧竟還在7月初接受媒體專訪時,美化成「這是對金融業的三個啟示」;保險局長更離譜,保單之亂初期先是神隱不出面,7月初在保戶於媒體上投訴富邦無故拒保後,還為保險公司護航緩頰,「希望大家多體諒一下保險公司」。 除了動用準備金救命之外,業者也同步進行評估增資計畫,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張玉煇指出,除了國泰產險在6月完成增資100億元、中信產險由台壽保增資40 億元之外,目前增資家數仍維持2家不變。 其實這部分也不必特別擔心,美元走升對於壽險海外投資部位是有利的,而且長期利率走升,對壽險海外再投資也是有利的,這些都不用太過擔心。 防疫險之亂仍未結束,雖金管會聲稱 12 家產險公司已於 6 月 30 公司將防疫險核保完成,但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今(11 日)日於臉書發文指出,她近日收到了富邦自救會近 1,000 人附上完整個資的陳情連署書,而這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也彰顯出各家保險公司、金管會仍有三大問題待解決。

保單之亂

起初,泰國的疫情控管表現頗佳,在二○年時曾連續超過百日沒有出現境內感染案例,當時亦和台灣一樣,被公認為是全球防疫的模範生,各家推出防疫保單的業者,也都認為自己做出了穩健獲利的聰明決策。 李志峰也強調,保戶別認為加費不合理,必須認知到某些保單承擔著高風險,保險公司又曾遭受如此大的損失,一定會要求增加保費。 再加上,保險公司提出的保障都有精算過,主管機關也會做控管,有一定的合理性存在。 保單之亂 防疫保單之亂從今年4月爆發後,延燒近半年時間,產險業者在出手止血的過程中,卻衍生核保、續保與理賠爭議,後續恐成為經營危機,失去保戶的信任。 根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最新資料顯示,從今年以來至10月5日止,已受理超過2.7萬件防疫險申訴,2021年整年申訴案件僅189件,相差超過142倍。 另外,法規明訂保險契約不能代簽,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業務員搶客戶時,有時會幫一堆人代簽。

保單之亂: 升息趨勢確立 金融股後市仍看好

而面對潛在鉅額理賠,甚至有業者憂心可能因此引發一場小型金融風暴,對國內金融穩定產生一定程度影響。 前述情形所涉千絲萬縷,本文擬自風險管理觀點探究「防疫保單之亂」相關議題,例如「逆選擇」(Adverse Selection)與「道德風險」(Moral Hazard),與讀者一起分享。 回顧壽險、產險業者快速推出防疫保單的心態本就可議,尤其其所設計相對低廉的保費及寬鬆的給付條件,在去年正式推出時,甚至一時出現民眾大排長龍前往保險公司投保防疫險的盛況。

我們認同防疫保單是相當特殊的產品,並帶有著部分公益性質的色彩,原意即希望當民眾染疫時,能有一筆解燃眉之急的救助金。 但從陸續發生的理賠爭議來看,不少保戶全家投保每人還購買多張保單,顯然看準病毒擴散快、致死率低、後遺症也在可控範圍等特點,想利用此機會大賺理賠金也果然如願以償。 如要杜絕此種現象,保險業內需建立共識,加速建立保戶資訊查核系統,降低重複投保的情況出現,干擾了市場的合理運作。

保單之亂: 防疫保單當選擇權賣 風險難控

從而,保險業者在嗅出市場有此一需求下,包括產險業者以及壽險業者,近兩年來乃競相推出不同款式的防疫保單,並迅速成為最受歡迎的保險產品。 「重複投保」爭議還只是針對尚在核保程序中的100多萬張保單,至於其他600萬張已經核保保單,勢必讓產險公司面臨龐大理賠壓力,將來也會發生理賠糾紛。 多位資深保險員與《保險法》律師對《報導者》表示,前所未有的保單海嘯才正要衝擊台灣。 本土疫情海嘯來襲,防疫保單從4月中旬開始掀起停售、搶保一直到理賠爭議,亂象層出不窮至今都還未落幕,不僅鬧得民眾一肚子氣,產險公司也不惜代價與金管會保險局多次槓上,歸根結底,產險公司如今已經面臨龐大的財務危機,台北市長柯文哲則以「飛來橫禍」形容保險公司的慘狀,後續「災情」恐怕相當慘烈。 保單之亂 保經代業務通路公開拒漲風波,並未獲宏泰人壽正面回應,卻引來金管會保險局調查。 經過數個月調查,保險局9月2日宣布,宏泰人壽僅依2020年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手術費用保險金損率偏高,即小孩、孕婦理賠率高就全面漲價,欠缺公平合理,要求宏泰人壽恢復原狀,退還保戶溢繳保費,且一年內停售新的保證續保健康險,並要追究失職人員。

根據金管會統計,防疫保單合計超過600萬張,而在4月初台灣Omicron疫情爆發時,再次引爆新一波搶保潮,增加100多萬張還在核保當中,合計700多萬張防疫保單。 保險業內部人士估計,防疫專家認為台灣最終會有20%的人口確診,以此為基礎,有高有低的確診理賠若平均以5萬元來計算,總理賠金額將落在700億元──將使目前12家產險公司淨值大縮水,未來恐需增資填補缺口。 保險的本質是提供保障以減少損害,可是在這波防疫保單之亂中,疫情的輕症化導致防疫政策的不斷調整和保單設計漏洞,讓投保人忘卻保險的本質,而是用賭博、賺錢的心態去拚出險。 甚至有人投保後故意循確診者足跡,希望自己染疫或被隔離;更不乏有人確診後「炫耀」自己和家人投保了多少張防疫保單、取得多少理賠金。 這樣的思維,與保險存在的理念大相逕庭,也是可能壓垮保險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 加上國內產險出售的防疫險並沒有安排再保,等於損失完全自負,一旦有產險公司真的賠不出來而破產,整體金融市場都會籠罩在保單理賠烏雲下。

保單之亂: 防疫險核保完畢!多數補件可核保出單

2.民眾投保前不宜只參考宣告利率的高低,不該以此作為投保與否的唯一考量。 投保前應先向保險公司索取保單條款樣張,了解保單的保障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3.利率變動型保單多以長年期保單,若保戶打算提前解約,保險公司仍會收取解約費用,保戶可能因此無法拿回已繳的保費總金額。 4.外幣計價的利率變動型保單,保費與保險金之給付幣別均為外幣,民眾投保前應特別注意匯率風險。

保單之亂

陳椒華表示,指揮中心將「打3劑疫苗」當作免居家隔離3天的條件,不過,根據國際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報導,打三劑疫苗者只在前兩個月讓CT值升1.3,使病毒量降為0.4倍,但超過兩個月之後,CT值只升0.7、病毒量降0.61倍,與沒打三劑疫苗者差距隨時間增加縮小,仍有傳染給他人的風險。 當保險業與保戶基於各自利益而相互算計,防疫險已質變為對賭型的「健康樂透」;隨著「清零」防疫政策轉為「共存」,防疫保險設計基礎遭到破壞,在巨虧的理賠壓力下,保險業很難靜默地等死,若主管機關不扛起壓力速解亂象,防疫險將無可避免地進入全民皆輸路徑圖。 分析保險業者所提出的種種對保單資格和理賠給付的質疑,說穿了自然是希望能夠減輕保單理賠所帶來的嚴重虧損。 但是這種不甚合理的訴求,甚至連屬於保險產業「外行人」的衛福部長陳時中也看不下去。 他在9日以疫情指揮官的身分,在立法院衛保委員會答覆委員質詢時,就直白的指出:防疫保單基本上是一種保險合約,同時並須經金管會核准才能販售,因此保險業者本來就要有照合約履行的義務。 林志潔認為,此次防疫保單出現的狀況是從未發生過的事,基本原則是照契約,只是當政府的防疫政策改變後,怎麼去應對難以預期的風險,等於是天災大地震或戰爭動盪的狀況,相信業界所有人都上了寶貴的一課。

保單之亂: 富邦產險被1顆星罵爆 保險熱度狂飆

本土疫情大爆發,民眾去年搶買的防疫保單不但出現「續保之亂」,保險公司不敢再承保,隨著防疫政策不斷滾動調整,新指引出現「在宅照護」、「陪同隔離」新名詞,加上居家隔離「3+4新制」上路後,保險公司近期也狂下架保單,甚至出現核保「篩退」現象,防疫險爭議勢將從「續保之亂」再轉為「理賠之亂」。 為因應新冠疫情所推出的防疫雙險保單,賠付情況依舊嚴峻,根據金管會3日公布的最新統計,2022年產險業雙險理賠總額高達2,116億元,其中防疫險賠1,693億元,是保費的37倍。 受此影響,多家保險公司領導階層大搬風,一年內辦理增資次數甚至高達三次之多,甚至還要賣樓求資或繳出經營主導權,堪稱人財兩失,雅虎新聞平台的2022年度台灣財經大事排行榜,防疫保單之亂名列第一,此台灣保險業歷年來最大噩夢,受關注度還超過台積電赴美設廠與央行調升利率。 在此同時,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則是怒斥保險業者針對防疫保單理賠機制所提的「五個沒有」說詞,並指出現階段應該是保險公司靜下心來,想辦法如何依契約精神理賠,而不是一直對外放話,找藉口不想理賠。 然而眼見防疫保單之亂仍在延燒,緊接著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也只好親上火線,除了強調希望在醫療資源、保戶權益及保險業損失控制上,能夠取得平衡之外,並提醒保險業者要謹防引發民怨,讓保戶失去對金融業的信心。

  • 就此而言,雖然業者為法定之「納稅義務人」,但實際作用為稅捐稽徵機關之「代徵人」。
  • 據金管會保險局統計今年1月1日至4月25日,今年度防疫保險商品的承保件數已高達213萬件,截至目前的理賠件數則為1.69萬件。
  • 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以來至4月25日,產壽險業賣出213萬餘張防疫險。
  • 事實上,從之前的宏泰薰衣草保單、台產防疫險、禾馨診所保險詐欺,一直到這次的防疫險之亂,都可以見到這些業務員,操作出來的銷售亂象(有助自己業績的商品瘋狂賣,卻讓會明知有財務風險的保險公司「不能喊停」)。

未來新冠疫情將朝向流感化發展,因應輕症居家照護、中重症留院治療的政策實施,業者未來也會朝向推出著重中重症治療為主的保險商品發展,發揮保險保障真價值。 儘管金管會的立意是良善的(有利民生),但是,該對保險精算非常專業的金管會卻忘了:防疫保單設計的兩大內容—費率及理賠金額,全都命繫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政策之上。 為何產險業憂心忡忡,最大關鍵有二,第一是「國內防疫政策大轉向」,從去年的「清零」. 轉變為「不堅持清零」,但此波疫情爆發之初,卻又沿用以往作法「嚴格匡列」,甚至「胡亂匡列」,導致第一波在3月底、4月初遭隔離的民眾,在4月下旬陸續解隔後,產險公司的理賠瞬間爆量狂增。

保單之亂: 防疫險之亂,至少有4大缺失!金管會金檢6大產險,移交保險局審核

黃秀玲說,為這批「多數」爭權益,一定會被扣上「圖利保險業」的大帽子,但她近來發現,堅持不買防疫險的保戶無法置身事外,因為「如果我的保險公司真的因為防疫險不堪賠累倒了,我和其他沒有投保防疫險的保戶都會成為無辜受害人」,因為不管保險公司以何種方式退場,「全險種的每一個保戶都必須共同承擔惡果」。 產險公司雖然有記取台產虧損的教訓,從500元保費、確診理賠10萬元,調高至保費1,000元至2,000元不等、確診理賠調降至3萬至5萬元,確實有增加風險承擔能力,但卻無視國外疫情經驗,不認為台灣防疫真的會立即從清零轉共存。 「去年台產,我個人送出300多張保單;1月開始陸續送件,完全核保下來已經到6月。還要常常要處理保戶問題,讓我嚇到了。」今年,陳小姐沒有主動賣防疫保單,但單單幾件凹不過老客戶請求才賣的保單,近來產生的客服也讓她感到吃不消。 保單之亂 一名產險業者表示,像是旅平險就有規定一人最多投保3張,但這次防疫險卻完全沒有納入這個機制,才會釀成如今的「重複投保爭議」,也就是核保期間內重複投保者可能被退件,造成認為不公的民眾頻頻找上立法委員陳情。

理由就在於:這類保單一張的保費不過千元有找,自己原本的客戶,都已經服務不來了,哪有可能為了幾十元的佣金,而去賣這類商品? 保單之亂 針對防疫險對保險公司財務體質可能衝擊,金管會表示,現階段整體產險業資本適足性(包括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率)尚屬健全;不過,「若確診人數持續攀高,理賠支出也相應鉅幅增加,保險公司資本適足性將面臨挑戰」。 但住院日額保險金,目前的確存在爭議,2021年在清零政策下,只要確診就入住醫院,當醫療量能不足時,轉住入防疫旅館或檢疫所,同樣有醫護人員照看,金管會解釋亦視同住院,在當時確診人數仍控制在一定數量之下,保險公司接受此融通措施。 確診定額理賠金,沒有爭論空間,無論輕症或無症狀,乃至中重症,只要確診,依保單契約就要理賠,即便未來疫情指揮中心同意自篩陽性即視同確診,有可能有10%偽陽性,保險公司還是得依約理賠。 A1:若保戶經醫師診斷確診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因醫院滿載無法入院治療,而前往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等地方治療,則視同符合防疫保單的約定,防疫保單住院日額或住院醫療保險金可以理賠。

保單之亂: 新聞留言

所以,只要是沒有一定業績水準以上的業務員,很難長久在公司生存而不「被離職」。 保險公司第三錯是:最高經營階層在未透過實際精算,了解可能金錢與商譽損失之前,就輕率地做出一些「出爾反爾」的決定。 實在很難想像:這種嚴重的錯誤,居然是號稱公司治理模範生的企業,在這麼荒謬的急救章過程中做出來的。 但總的來說,如果金管會「老喜歡當保險公司爸媽」的監理心態不變,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及對症下藥,未來,就永遠只能面臨「被問題追著跑、疲於奔命」,又「裡外不是人」的困境。 另一名保經主管指出,即使國外已有經驗顯示Omicron會發生大規模感染,激烈競爭環境似乎導致產險業並未看清風險,繼續使用微量感染基礎定價保單。 無獨有偶,立委鍾佳濱2日在財委會質詢時問金管會主委黃天牧,防疫保單之亂,誰該學到教訓?

  • 若主管機關不願扛壓來沙盤推演、超前部署,透過「行政減災」應對未來極可能付出的龐大社會成本,防疫險之亂將進入全民皆輸路徑圖。
  • 未來金管會將持續對備查制商品進行抽查,也有可能再針對利率變動型保單做抽查,若保險公司再犯,不排除更大規模的裁罰。
  • 「依薰衣草保單續保規定,宏泰的確可以依約調整保費,甚至像台產趕緊停賣防疫神單,都是可以做的因應措施,如此收尾(保險局重罰及須退還溢收保費),慘呀!」一名資深壽險公司高層深表同情地說。
  • 事隔26天,大道創意料理快炒預告即將復業,2天後老闆卻發文透露,為了避免日後紛擾影響員工生活,將暫辭現場管理人職務。
  • 這次防疫保單風波,保險公司嚇到了,保戶「非親簽」也被列入拒絕續保的因素之一。

一旦發生「雪球效應」(snowball effect),影響所及,不會是產險業者要不要增資、或是有哪幾家業者會倒閉,而是整體資本市場的崩壞,所撼動的是台灣經濟的血脈。 她認為該依法、依約、依核保準則行事的,保險公司都不應該在輿論的壓力下放寬,包括「重複投保」、「住院日額理賠」,都該謹守保單條款已明確規範的理賠條件,不樂見保險資源遭少數人濫用。 她更以「癌症」為例,若因醫療進步,治療方式從住院改成口服藥物在家療養,就算罹癌確診,有滿手住院醫療給付,保險也派不上用場。

保單之亂: 數位證明取代診斷書? 保險業界反彈

六四事件迄今已逾三十四年,台灣政客除了行禮如儀、心口不一的人權表態外,面對如今冰封又兵凶的兩岸關係,還有沒有更多關於勇氣... 保單之亂 今年溫網最熱門的話題,除了男單決賽為第一、二號種子阿爾卡拉斯與喬科維奇的超級爭霸戰之外,對國內球迷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謝淑... 不管是近期醫界呼籲的「降級」,或產險業提出的中重症者照賠、且退還保費,並給予一定倍數懲罰性違約金等,理當都可提出來公開討論、尋求各界共識,甚至金管會也該提出主張,才能避免陷入可預見、且幾乎無法避免的全民皆輸困境。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保單之亂

換言之,精算公平保險費率,使被保險人所繳之保險費,與保險公司對其風險所負之責任相當,進而使保險公司預期損益兩平。 黃秀玲也提醒,保險公司賠出來的任何一筆保險金,最先動用的是「全體」保戶繳的保費,絕不是有些人以為的「金控老闆」的錢! 說來諷刺,產險業顧名思義,應花心力在財產風險的維護與控制上,如今卻因嚴格意義上屬於人身保險的商品,而到了幾乎傾家蕩產的地步。 如何透過政策鼓勵甚至強制規定,讓業者發展出更多樣的產險商品,滿足不同領域風險分散的需求,已是產險政策的當務之急。

保單之亂: 保單這樣挑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5月2日赴立法院針對「如何加強防疫保單監理以落實消費者及股東權益保障」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A2:泰國保險公司倒閉的背景時空與台灣不同,他們是在Delta疫情大爆發時,病毒突破邊境、造成大量理賠事件,但是當時台灣並沒有發生Delta疫情。 台灣防疫管制措施相對嚴格,保險公司根據過去的資料,同時因應當時台灣防疫管制嚴格,保險公司依據過去的資料,並了解當時的風險而設計商品,縱使去年5月進入三級警戒,但確診率低,民眾又有需求,保險公司才會推新保單,大部分都降低額度到5、6萬,並搭配疫苗險,確實有做風管,不能說沒有提高風險意識。 市場推估,防疫險理賠金額高達300億至900億元,勢必對產險業造成重大衝擊。

保單之亂

現在「出事了」,保險公司怕了,才從嚴核保,有保險公司聲明,基於損害填補原則,已投保自家或同業防疫保單者,將不受理投保。 IFRS 17「保險合約」即將在民國 115 年上路,保險公司適用 IFRS 17 亦將面臨許多重大之稅務治理問題,如何順利接軌並降低稅務風險,有賴主管機關修訂合宜之稅務規定,以及保險業者即早檢視問題,做好稅務治理。 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 疫情持續升溫,於今(2022)年4月28日本土確診數正式突破萬人後,自此如脫韁野馬般飆升。 亦有醫師表示,有確診的高齡者居家視訊問診,因不熟悉數位工具,須由兒孫在旁代為操作手機,此舉明顯與一人一室規定相悖。 保險精算是一項十分複雜、要求嚴密、專業精深的高難度技術,但其基本觀念與出發點,並不難理解。 學理所稱之「精算公平保險費率」(actuarially fair insurance premium),是指在一定期間內的保險費率,恰等於同期間保險的預期給付。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