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進口2023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Ben on April 22, 2019

暫停進口

農委會說明,中國暫停我國業者進口,是源於2021年4月中國針對全世界輸中食品企業要求進行名單註冊,我方透過食藥署與中方建立之「海峽兩岸食品安全協議」的平台,辦理輸入中國的名單登入,農委會亦針對中方要求之分類產業如水產品、茶葉等產業配合食藥署辦理。 儘管大陸官方還沒宣布何時正式「暫時禁止」台灣食品輸入,現階段只是通知部分台灣業者做好準備。 吳姓台商也轉述其他台商心聲,只要政策落實非常可怕,之前經濟受到疫情衝擊已經很慘,如果貨品暫停進口大陸,業績再狠狠掉一半以上,大家真的不用再活下去。 暫停進口2023 近月多家台灣食品廠遭大陸「暫停進口」,也屢傳貨品未標示「中國台灣」被卡關,被問到何時能消除通關障礙,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14日指出,這些情況大陸相關部門已透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聯繫渠道,向台灣通報了有關的事項和要求。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指出,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被禁的包含多家漁船跟茶葉廠,中國要求這些漁船應該要提出HACCP的認證證明,並表示將會用通聯方式持持續跟中國聯絡,也會輔導業者需要的資料,但也認為中國對台灣要求方式極為不公,不排除是政治因素影響。

暫停進口

反觀中小型糕餅、食品業者就相當慘烈,一位食品高層即直言,中秋將至,台灣多家糕餅業都受到波及。 她強調,政府除了嚴正關切,也在第一時間立即啟動因應措施,並請相關單位持續溝通、了解原因。 從出口值來看,從2019年到2021年,魷魚平均出口值就有新台幣18.3億元,秋刀魚4.4億元。 人均消費人民幣1,029元的日料店「一樽」員工提到,先前海關總署沒有公布該政策的時候,門店有一半的食材來自日本,之後會進波士頓的藍鰭鮪魚。

暫停進口: 核汙水排入海!國民黨醫委會:面對日本政客的自私 台灣應做最壞打算

對此,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東電)社長小早川智明昨在記者會上宣稱,東電將為受到損失的企業提供適當補償,並希望向重要交易夥伴中國,就核污水排海的所謂「安全性」進行充分解釋。 目前各大零售商通路已暫停日本鮪魚的採購,日本水產的占比並不高,而養殖類水產會在未來獲得更多商機。 餐飲方面,部分水產品到店點餐量翻倍,但對餐廳來說,即使不從日本進口水產品也基本能找到新的供應商。 新聞稿指出,中國海關去年多次從台灣柑橘類水果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Planococcus minor),以及倍硫磷(Fenthion)和樂果(Dimethoate)兩種殺蟲劑殘留超標。 假如屬藥品者,應向食藥署申請輸入許可後始准放行,民眾可善用食藥署網站「個人輸入自用藥品專區」查詢相關規定,線上申辦「個人自用藥品專案進口」;倘屬健康食品又符合少量自用規定,可以一般申報單申報免證代碼,免辦理食品輸入查驗。

中國海關總署2022年8月1日深夜宣布,將上百間台灣食品企業、漁船、茶葉廠與蜂蜜廠等註冊資訊和進口狀態更改為「暫停進口」,原因為依據中國海關總署24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限制未完成更新註冊、補件的台灣廠商產品輸入。 消息人士稱,這是依中國海關總署24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限制未完成更新註冊之台灣商產品輸陸。 接受訪問吳姓台商本身也是做食品生意,10多年來進口糕餅類貨品到大陸都沒有問題,這次突然被「暫停進口」。 暫停進口 他說昨上午開始,上海不少台商接到相關單位通知,請「自行」上網查詢大陸海關總署「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信息」,是否還符合進口資格,所有人都相當錯愕。

暫停進口: ‧ 中國人怕核廢水...出現「囤鹽潮」 官方祭警告:嚴查囤貨、抬價

大陸海關總署1日突然公告,台灣未完成生產企業註冊更新的食品業者「暫停進口」,具體貨項包含漁產品、茶葉、餅乾飲料與保健食品等,估計有4、500家業者受衝擊。 農委將持續統計如水產品、茶葉、蜂蜜等產業出口至中國的貿易量及產值,如果因短期暫停出口所受影響的產業,農委會會研擬相關措施協助業者。 農委會在掌握情形後,也會持續輔導業者依照食藥署註冊文件之資料需求填報相關內容,以利兩岸貿易順暢。 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8月21日表示,有害生物一旦傳入,將對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為了從源頭防範風險,海關總署決定8月21日起暫停台灣芒果輸入,並已由「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的聯繫管道通報台灣,要求台灣完善植物檢疫管理體系。 中共海關總署昨晚依大陸海關總署248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規定,禁止未完成更新註冊的台灣產品輸陸。

暫停進口

在台灣對中國的水果出口總量中,柑橘排在第六位,去年出口量約為3985公噸,其中中國佔3345公噸。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陳吉仲認為,目前正值中秋連假期間,大陸方面在通知以後隔天便禁止輸入,農委會完全無法接受。 位在北海道函館、長期向中國出口扇貝類加工食品的一家水產公司,也正在發愁,自北京7月宣布收緊管控後,公司對中國出口幾已陷入停滯,冷凍庫中現在還有10幾噸冷凍扇貝等待裝運出貨。 大陸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後,有上海餐飲業界人士透露,24日到店點刺身,尤其是鮭魚和鮪魚的客人比平時翻倍。 進口清關前,可依據財政部關稅總局貨物通關自動化報關手冊之規定,準備下列相關資料交由我們專人為您完成清關服務。

暫停進口: 快用沁涼冰品去你的熱!「這些」冰品原來那麼受網友歡迎?

日本若要擴大輸出水產品,似乎必須開拓東南亞、美國、歐盟等新的出口地。 暫停進口2023 日本《每日新聞》說,日本水產品出口近年呈強勁增長趨勢,去年年創下3873億日元最高額,其中中港買得最多,佔到4成比例。 今年上半年,日本水產品出口繼續創新高,直到中國海關7月宣佈對原產日本進口水產品實施更嚴格的通關檢測程序後,出口中國的日本冷藏生鮮魚,幾乎比去年同期減一半。

暫停進口

台灣農委會之前向台媒說,中國海關禁止台灣水果進口,「涉違反不歧視原則,超過保護標凖,且似未公布相關法規,可能違反SPS協定條文。」其中提及的相關條文包括,第二條基本權利與義務,以及第五條風險評估及適當的檢驗或防疫保護水凖的決定。 暫停進口2023 台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周五(10月1日)在台立法院向媒體證實,因為未收到中國海關正式回應,已經將申訴書送抵日內瓦的台灣駐WTO代表處,預計11月會向WTO的食品安全檢驗及動植物防疫檢疫(SPS)委員會例會提出申訴。 如果9月30日前大陸方面沒有對台灣的要求做出正面回應,台灣農委會將於10月1日正式向世貿組織提出爭端解決控訴,以使中國早日取消禁令。 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則指出,中國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相關貿易規範及世界貿易通例,要求進口的相關食品都要進行申報,而且對台灣特別嚴苛。

暫停進口: 日本傳統甜點深受葡萄牙和西班牙影響!長崎蛋糕、金平糖等「南蠻菓子」才得以問世

據中國海關總署官網查詢頁面,產品類別「餅乾、糕點、麵包」項目中,台灣107家拿到在華註冊編號廠商中,有35家狀態呈現「暫停進口」,占比32%,在註冊有效期內,狀態卻非「有效」;被列為「暫停進口」廠商包括郭元益、裕珍馨、乖乖等多家廠商。 (中央社台北2日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行程明朗化,中國海關總署突喊卡台灣多家食品廠產品進口,對象包括郭元益、裕珍馨、乖乖等廠商。 台灣《自由時報》引用不具名政界人士觀點表示,鳳梨與蓮霧種植地主要分佈在南部,也就是民進黨的票倉, 過去分析指 大陸是針對這些地區。 但釋迦主要種植地為台東,那裏國民黨佔支配地位,由此看來,中國對台灣的打壓已經「不分藍綠」。 同上述兩種水果類似,大陸市場在台灣鳳梨出口市場中佔比極高,達到90%。 中國政府宣佈對兩種台灣水果暫緩進口,讓本已緊張的海峽兩岸關係因水果再度陷入糾紛。

暫停進口

根據農林水產省統計,2022年日本產的水產品對中出口額達871億日圓(約新台幣193億元),占出口總額22%;對香港出口額達755億日圓(約新台幣167億元),占出口總額約19%。 每日新聞報導,2023年上半年日本產的水產品出口額創新高,但若中國政府的禁運時間延長,水產品出口必定會放緩。 「全國漁民都震驚了」,日本全漁聯會長阪本雅信電話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後,西村回答是「已向中方提出抗議了」,但西村康稔也身陷日本民眾的罵戰。 為了給日本水產安全背書,他在核污水排海前(23日)當眾吃起日本海鮮,希望就當局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尋求水產行業理解。 人均消費人民幣1,811元海鮮餐廳「夥坊水產」相關人員表示,門店從澳州和紐西蘭等地進口海鮮比較多,鮪魚不光是日本有,只是說日本的比較出名,西班牙也有,所以對門店影響不是很大,可能有一些原產地會換一下,目前不會漲價,但今後還不確定。

暫停進口: 伊朗獲准加入金磚國家 大陸發揮關鍵作用

浙江衛視微博25日發布消息稱,鑒於對觀眾和網友反映的《中國好聲音》節目的問題正在調查之中,該節目暫停播出。 申訴耗時耗力,即使申訴成功在執行上也有困難,這逐漸讓WTO仲裁的效力式微。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亞太學院講師宋文笛對BBC中文表示,現在判斷這是否證明中國將貿易武器化還為時過早,因為還不清楚中國的意圖是什麼。 從索羅門群島政府到斐濟的反對派,中國的太平洋盟友們今天呼應了北京當局對於日本的批評,抗議日本政府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處理水入海。 副總統賴清德結束出訪巴拉圭順道過境美國,拜登政府要求「低調、再低調」,民進黨不敢不從,只要「零意外、不失分就是加分」。

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週二晚間開始,將在台灣周邊展開一系列聯合軍事行動,在北部、西南、東南海空域進行聯合海空演訓,在台灣海峽進行遠程火力實彈射擊,在台灣東部海域進行常導火力試射。 即使官方陸續祭出多項「穩增長」政策,中國經濟指標依然疲弱,能一窺青年就業現況的失業率數字最近也停更,不僅引發「蓋牌」的質... 距「摘牌」大限剩下不足一個月,「恒大系」中最關鍵的成員、已停牌超五百天的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恒大,廿五日在港交所公告已申請自... 空服員歧視不會說英語乘客事件持續發酵,為平息大陸網友怒火,國泰航空23日晚間在官方微博第三度發布道歉聲明,表示對三位涉事...

暫停進口: 日本水產業「哀鴻遍野」中港澳若全暫停進口 恐損1500億日圓

而外長王毅說,一些美國政客已經淪為中美關係的「麻煩製造者」,美國已經成為台海和平和地區穩定的「最大破壞者」。 他說,面對國家統一的民族大義,中國人有「不信邪、不怕鬼」的骨氣,有嚇不倒、壓不垮的志氣,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決心。 馬曉光表示,「台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台灣民主基金會」、「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打著「民主」和「合作發展」的幌子,在國際上大肆從事「台獨」分裂活動,極力拉攏貼靠外部反華勢力,攻擊抹黑大陸,以金錢等為誘餌拓展台所謂「國際空間」,企圖破壞國際社會一個中國格局。 IHerb 也表示,待海關問題告一段落後,將會另發重啟台灣市場的公告,並提供台灣顧客專屬的優惠以示謝意。 中國大陸積極推進經濟疫後復甦,據大陸國家市監總局近日召開記者會上公布,截至去年底,全大陸登記在冊企業達5282.6萬戶,... 換言之,在WTO提出的申訴,是用來當作政治談判施壓的籌碼,大於實質要求對方接受仲裁。

相形之下,美國 是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翻轉選情的最佳舞台,他9月外交出擊除了可贏得美國的信任外,將為低迷選情注入正能量。 最近,「中科院博士張某被騙至緬甸,每日被強迫工作18小時」新聞,引發大陸民眾關注。 陸媒報導,經過近一周時間解救,張某現已成功離開緬甸境內,預計今明可返國。 8月18日下午3點半,出發往青島的「東方航空」MU2042航班,緩緩降落膠東國際機場。 「抖音尋人」台灣志願者劉德文朝胸前的背包輕輕地說,「燕伯伯,我們到青島了,這就回家去,回廣饒。」劉德文背包裡裝的是一位台灣老兵骨灰,名叫燕銘功,山東廣饒人。 1949年在時代洪流中老人遠離故鄉和親人,1986年燕銘功罹患癌症不幸去世,離別前給女兒留下一封「絕筆信」,希望女兒將他迎回家。

暫停進口: 中國出現「囤鹽潮」 官方祭警告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周五回應稱,海關總署在2021年4月發佈《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規定從今年年1月1日起實施。 有關主管部門已通過既有聯繫渠道向台方通報有關事項和要求,並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台灣輸大陸食品生產企業註冊。 朱鳳蓮說,這些情況相關部門已經透過「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聯繫渠道,向台灣通報了有關的事項和要求。 她說,大陸相關的主管部門,會繼續按照有關規定處理台灣輸大陸食品生產企業註冊的相關事宜。

37年後在劉德文幫助下,燕銘功終於魂歸故里,他的家人眼含熱淚,向這位「靈魂擺渡人」致謝。 8月18日下午3點半,台北出發往青島的「東方航空」MU2042航班,緩緩降落膠東國際機場。 在上海經營一家人均消費人民幣2,000元的日本Omakase的老闆指出,這次的政策對一些高端日料店,尤其是以生食為主的壽司店影響很大。 人均消費人民幣428元的日料店「青山瀾」員工指出,以前其實許多食材是從日本進口的,例如海膽和鮪魚,但現在海膽要從北韓進口,鮪魚要從西班牙進口了。 裴洛西是現任美國國會領導人,她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赴台活動,都是升級美台官方交往的重大政治挑釁,中方絕不接受。 中國國台辦8/2晚間也發布聲明表示,裴洛西訪台是台美「勾連的升級,性質十分惡劣,後果十分嚴重」,對此堅決反對,表示嚴厲譴責和強烈抗議。

暫停進口: 「鳳梨大戰」是否還能重演?

鳳梨禁令出台後,台灣政府投入10億元新台幣補貼政策,鼓勵各界幫助鳳梨農尋找替代出口市場,同時民間也加大對鳳梨的購買力度。 結果日本與香港異軍突起,對台灣鳳梨的輸入實現數倍增長,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今年鳳梨的出口市場。 根據台灣農委會數據,台灣釋迦年產量約為5萬7千公噸,約四分之一齣口,而中國大陸進口佔比達95%; 蓮霧年產量約為5萬公噸,十分之一齣口,幾乎全部是輸入中國大陸。 暫停進口 他表示,自去年1月至今年9月,已經輸出數千批釋迦與蓮霧,其中蓮霧不符中方規定有6件,釋迦有13件,但自6月28日之後沒有再出現類似情況。 他表示,政府會對中國的做法進行申訴,對相關受害有關行業的人,包括養殖、捕撈等產業等,會思考如何減少受害,為漁民打開更多外銷通路市場。 他指出,中國去年4月要求,輸銷產品到中國的各國企業須按照規定登記。

暫停進口

宋文笛指, 台灣方面稱他們在查閲中國網站後發現遭禁,但他們沒有收到中國海關方面的通知。 他認為,健康的貿易關係有助於兩岸建立積極的關係,不是基於公共衛生而是以文件等技術性理由暫停漁業產品,對將兩岸關係引向積極方向無益。 美國眾議院院長裴洛西將於晚間抵達台灣,預計在3日會見總統蔡英文後離台。 於此同時,中國大陸海關總署1日深夜突傳出對台灣100多家食品禁止進口,對於中方是否可能採取更進一步行動,前立委徐永明直言,訪台時程之後接續造訪日、韓,如果北京大動作回應,反而動員日韓美軍,將日、韓兩亞太盟國捲入。 據一名受影響的台灣食品公司負責人向本報表示,在遭暫停進口後,他們已經透過補件,甚至重新註冊等方式因應,預計本月底可陸續恢復銷陸,惟糕餅相關產品已無法趕上日前的中秋檔期,只能著眼未來的銷售表現來彌補損失。 根據台農業委員會數據,今年被禁的3種水果在台灣對大陸出口的水果總量中佔前3位。

暫停進口: 台灣香檬具保健潛力 興大研究團隊發現可調節輕度憂鬱症狀

北海道北部的猿拂村漁業協同組合(類似漁業合作社)的扇貝捕獲量是日本全國第一。 暫停進口2023 猿拂村漁業協同組合專務森豐昭表示,「感覺該發生的事情已經發生了」。 森豐昭不滿地說,這個影響相當巨大,「想知道政府於還有時間的時候做了什麼」。

  •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按照2021年財政部公布數據,台灣對中國與香港的出口金額達到1889.06億美元,年增24.8%,台灣對中國享有的貿易順差為1047.35億美元,而台灣整體外貿出超為652.8億美元,受禁止名單持續增加中,將會對台灣經濟貿易產生極大影響。
  • 日本政府除要求中國即刻廢除禁令之外,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25日表示,已準備300億日圓(約新台幣65億元)基金,將支援開拓其他銷售市場。
  • 今年6月,從台灣輸中國的冰鮮白帶魚和凍竹莢魚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他指出,中國去年4月要求,輸銷產品到中國的各國企業須按照規定登記。
  • 據大陸《四川日報》報導,8月26日首屆金熊貓獎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

比如,補充貨物細節,標點符號等排序,問題是「這些小問題」都不足到「暫停進口」的程度。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國國台辦今日發布訊息聲稱,今年以來,中國海關從台灣輸入大陸的芒果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海關總署決定自2023年8月21日起暫停台灣芒果輸入中國。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於2日晚間10點43分左右抵達松山機場,今(3日)一早馬不停蹄拜會立法院、晉見總統蔡英文等政要。 此舉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中國海關總署8月1日,直接將台灣多家企業列為「暫停進口」,同時3日又再公布暫停台灣柑橘類水果、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等輸入。 在9月中秋節假期前夕,中國海關宣佈對由於多次從台灣地區輸入大陸的釋迦和蓮霧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大洋臀紋粉蚧,從9月20日起暫停上述兩種水果的進口。 9月中旬,中國大陸無預警宣佈暫停進口台灣釋迦與蓮霧兩款水果,台灣政府在獲悉消息時曾表示,在九月底前,若中國方面沒有正式回應,將考慮尋求世界貿易組織(WTO)解決。

暫停進口: 福島核處理水排海 中國全面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

2023年「台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結業儀式,25日下午在華東政法大學舉行。 大陸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3日曝光一批涉醫藥領域廣告違法典型案例,涉及製造容貌焦慮、違法發布醫療用毒性藥品廣告、違法宣傳治癒... 日本周四(8月24日)起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雖有專家提前呼籲民眾無需「囤鹽」,惟大陸、香港、澳門仍引發搶鹽潮。 暫停進口2023 甚至還有的餐廳為了打消消費者的疑慮,製作了標注各種食材原產地的海報,以告知消費者,門店食材全都不來自日本。

暫停進口

中國海關總署接著宣布,為全面防範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對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風險,保護中國消費者健康,確保進口食品安全,「24日起暫停進口原產於日本的所有水產品」,其中可能包括海鹽與海藻。 過去採跨境方式而順利到貨,除了本來即符合申報規定,也可能是未被抽驗到。 因此 iHerb 目前在商品申報以及配合清關作業等時間成本大增,容易導致顧客訂單延遲到貨。 針對iHerb保健食品網購平台公告,因近日台灣海關執行新的清關和查驗,導致訂單清關時效受到影響,暫停台灣市場營運到清關延遲情形獲得改善為止。

暫停進口: 大陸宣布: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阻核廢水出重手

依據國際規範,輸入地經溴化甲烷熏蒸處理後可再輸入,無須暫停貿易;或是雙方根據科學證據協議強化改進措施;也可限期改善,而非中方片面暫停輸入。 據了解,部分台灣輸大陸食品企業註冊信息不完整,不符合大陸要求,主管部門未對這些企業給予註冊。 在中國大陸禁止進口台灣鳳梨和石斑魚之後,台灣當局又披露,近兩百家企業對大陸出口的秋刀魚、午仔魚和魷魚等魚類產品未獲批准。 面對中國禁止日本產水產品進口,營運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東京電力公司24日也表示,會就因外國政府禁運造成的損失提供適當賠償。 日本政府除要求中國即刻廢除禁令之外,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25日表示,已準備300億日圓(約新台幣65億元)基金,將支援開拓其他銷售市場。

為防範風險,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茲決定自2022年8月3日起暫停台灣地區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大陸。 陸委會表示,陸方1日已通知我方,部分無法完成註冊廠商將被暫停部分產品輸陸;部分補件但仍不完整廠商可出口到8月底,經濟部、農委會等會協助業者註冊、輸銷後續發展。 《自由時報》報導指出,2021年台灣水產品輸往中國的產值有2.8億美元,輸往中國的茶葉產值有3167萬美元、輸往中國的蜂蜜產值為3.5萬美元,預估會有一半的產值被影響,至於詳細的產值與影響的廠商,農委會國際處處長林家榮表示還正在盤點。 未料中國海關總署2022年8月1日深夜宣布,將台灣上百家食品廠、漁船、茶葉廠與蜂蜜廠等列為「暫停進口」名單,對台灣出口產值損失極大。

中央社於8月2日中午截取完整資料並製作搜尋器,讀者可滑動清單檢視哪些廠商列為「暫停進口」、哪些列為「有效」,或可直接輸入企業名稱查詢註冊狀態。 對於應對措施,陳吉仲說,首先會讓台灣衛生福利部食藥署詢問註冊議題,希望補齊資料後順利輸銷中國;其次是同步啟動其他應對措施,魷魚、秋刀魚進行外銷,午仔魚則內銷。 台灣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周四(12月8日)表示,中國沒有准許台灣超過百家公司對其出口銷售魚類產品,如魷魚、秋刀魚、午仔魚等。 根據函館海關的北海道外貿概況資料顯示,2022年魚類、貝類、加工品對中出口額的占比達6成,因此中國的禁令對北海道影響巨大。

暫停進口: 海關總署:全面暫停進口原産地為日本的水産品

金融研究顧問公司Kapronasia創辦人卡普隆( Zennon Kapron)認為,台灣公司是中國價值經濟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很難對這些貿易施加太大壓力,「我認為中國面臨的挑戰在於,它嚴重依賴來自台灣的高端晶片和技術」。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按照2021年財政部公布數據,台灣對中國與香港的出口金額達到1889.06億美元,年增24.8%,台灣對中國享有的貿易順差為1047.35億美元,而台灣整體外貿出超為652.8億美元,受禁止名單持續增加中,將會對台灣經濟貿易產生極大影響。 根據《中央社》2日報導,台灣企業於58項食品類別的3200筆登記中,目前共有2066筆被列為「暫停進口」,比例近65%,其中包括郭元益、裕珍馨、乖乖、義美等多家知名廠商。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