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定義11大好處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Ben on February 13, 2023

底薪定義

基本工資為勞動法令最低之要求,某程度也涉及企業薪資結構如何設計的問題,如何有效激勵員工也避免法令遵循增加成本即為一大學問,故建議雇主應按照上開實務見解審視整體薪資結構確保符合相關法令,另外勞工也應適當了解薪資給付的名目以及各種加班費、獎金之計算方式,以保障自身之權益。 其他例子如上述勞雇雙方約定雇主提供勞工之膳宿、水電費用等屬於工資的一部份時,例如約定雇主提供之膳宿費用為3000元,則勞工受領之其他部分工資加計該膳宿費用未低於基本工資者,按照前開函釋見解,即無違法之疑慮。 另外既然有約定該等膳宿費用屬於工資者,當然勞健保投保及勞工退休金之提撥上,或職災工資補償等計算上,自應該納入計算。 然而,也有少數情況不同,比如雇主和求職者到職時便約定好保障2個月年終獎金、保障年薪14個月(包含2個月三節節金),這時候就可以認定三節、年終獎金屬於勞動契約中工資的一部分。 簡單來說,「工資」主要是用「員工所獲得報酬」是否跟「員工工作表現」有關(符合勞務對價),如果有高度相關,就十分容易被認定為工資,應列入工資項目,並核實申報薪資;反之,如果是和「公司整體營運獲利」有關,就比較容易被認定是「恩惠性給與」,屬於「非工資」。

本期將針對基本工資在實務運作上可能遭遇的狀況與疑問,釐清基礎觀念。 A:基本工資調漲,就意味著資方的成本提高,因此雇主也必須從其他地方節約開銷,或者是轉嫁成本,例如漲價、包裝縮水。 而原本就超過基本工資的員工,也容易成為「被節約開銷」的對象。

底薪定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基本工資只包含「勞工應自行負擔」的勞健保費用,因此員工領到的薪水若是扣除這部分低於基本工資的話,雇主是不違法的;但若從員工工資中扣除「雇主應負擔」勞健保費用,導致勞工實領金額低於基本工資,雇主就會違反《勞基法》,更多情況請看這邊。 根據所得稅法第14條第三類之定義,獎金也算在薪資收入中,也就是說,不管有沒有超過 84,501 元,年終獎金也屬於員工在職務上或是工作獲得的薪資,必須依規定繳稅。 勞動基準法第24條規定,勞工加班費的給付標準是依勞工平日每小時工資額為計算基準,雇主如僅以勞工的底薪作為工資計算,可以嗎? 根據《勞基法第2條第4款》工資是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的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只要是「經常性給與」都算。

底薪定義

顯示,低薪產業過去薪資多半有微幅上漲,教育服務業成為低薪產業中,唯一一個薪資還呈現衰退的產業。 儘管中位數相較於平均薪資更讓民眾「有感」,但可惜的是,主計總處的薪資中位數報告只公布工業及服務業的受雇者薪資中位數,無法看到更細緻的產業分類薪資,無從了解低薪工作究竟分布在哪些產業、哪種性質的工作以及分布年齡層。 ♦民國25年12月23日國民政府公布最低工資法,法規定成年工資以維持其本身足以供給無工作能力親屬二人之必要生活為準。

底薪定義: 请问 底薪是什么意思?和工资的区别?

除了固定月薪外,薪資結構中有許多複雜的加扣項組合而成,依據產業、職位、職務內容不同,企業為了維持內外部公平而制定符合公司運作的薪資結構。 在固定薪資中,除了核薪時談好的總月薪 (通常包含本薪+伙食津貼),法令上是不可片面調降的工資項目。 勞動部說明,依《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規定,勞工每7日中應有2日休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為休息日;例假及休息日之期日由勞雇雙方約定。 雇主要求勞工在休息日工作,加班費應依同法第24條第2項規定加給;按日或按時計酬勞工也是。 惟實務上仍有部分雇主誤以為按日或按時計酬的勞工,並沒有休息日加班費標準適用,應特別留意,以免觸法。 勞動部強調,有關加班費之乘數,依《勞動基準法》第24條第1項規定,須視延長工作時間之時數,按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加給1/3或2/3以上,雇主若逕自將小數點後第3位以下之部分予以捨去計算,一定會少算,因而會違反法令所定基準,雇主不可不慎。

勞退金是由雇主每月提撥工資的最少6%到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但很多人不清楚,這邊的「工資」也包含... 如果勞工對於自身權益有疑問,或者遇到雇主違反勞基法的情況,可以透過勞動部提供的聯繫方式,撥打「勞工諮詢申訴專線」:1955,進一步向勞動部詢問或申訴。 底薪定義 在支付工资的那一天,称为“工资日”,按照每个公司跟雇员所签定的合同不一样。 受法律保障,过期15日不支薪称为“欠薪”,雇员可以依《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追讨雇主。 虽然这个问题过去时间三年多了,偶然间看到了回答一下,可能刚开始找工作的同学有这个疑问。

底薪定義: 案例說明 – 認定工資及計算加班費

答:按月計酬者所約定月薪給付總額,除勞資雙方另有約定者外,仍得視為已給付相當於240小時之工資,並據為計算延時工資(加班費)時之「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勞資權益並未變動。 A5:若伙食津貼是按月給與的「固定薪資」項目,那就會計入一日平均工資,請事假病假等要扣薪資的假別時,就會按比例扣。 A3:關於這個問題,小編會建議各位捧油參考一下這個法條。 簡單來說,只要這是每月都給的「固定薪資項目」,它就是算工資。 因此,伙食津貼可說是比較古老,沒什麼懸念的薪資項目。

底薪定義

從資安議題到永續節能,西門子數位工業在客戶服務上擁有完整的觀念與技術,進一步透過實際行動加速轉變,提供全方面服務,創造更好的永續未來。 如果仔細了解整個演變就會很清楚,將基本工資的時薪脫勾拉高,是考量到許多年輕朋友的實際狀況,且經過許多團體抗爭很久才爭取到的。 依據推估結果, 年倉儲產業人才每年呈現穩定的人才需求,平均每年新增需求210~256人。 僱員損壞或遺失僱主的貨品或設備,每次只可按值扣除,以不超過港幣$300為限,此外,在這情況下扣除的工資總額,亦不得超過僱員在該工資期工資的四分一。

底薪定義: 四、基本工資 3 規定要清楚!

此外,撇除納入年終獎金的季節因素,網上流傳的一句玩笑話──「男女平均有一顆睪丸」突顯了大眾對於平均薪資的不信任。 每當主計總處公布某月平均薪資再創歷史新高時,相關新聞下的討論串總是哀鴻遍野,許多網友哀嚎自己薪水遠低於該數字。 在所得分配不平均的情況下,平均薪資容易因為少數極端高薪而被拉高,使得平均薪資數值無法反應大多數人的狀況,因此許多人提倡應改以「中位數」來檢視所得狀況。 在設計薪資結構時,通常會依據員工的能力、年資等劃分出不同職等,並依其職等核薪。 當遇到兩人相同職等,且其中一人額外擔任主管職時,則會讓負擔更多工作內容、責任相對更大的人,領到較高的薪水.

因為每間公司都有不同的績效、業績獎金發放標準,造成在認定上有不同的見解,須回過頭檢視獎金的發放標準和「員工提供勞務」或「公司獲利」何者較有相關,就能夠清楚判斷了。 勞健保的勞工個人負擔保費、公司依法成立職工福利委員會所扣的福利金、加入企業工會後的會費、新制勞工退休金的勞工自願提繳、勞工遭強制執行命令之扣款等,以上狀況都是雇主依法代扣繳勞工的工資,在判斷每月薪資是否低於基本工資時,不須納入檢視,應以未扣款前的金額判斷。 《勞基法》規定,勞資雙方約定的薪水不能低於基本工資,為的是保障勞工的基本生活和購買力,因此老闆和你約定的薪水,和約定後實際發給你的薪水,高於基本工資就不違法。

底薪定義: 勞動法-解析-討論

有次,小君在中心美藝班老師的教導下,畫出一幅名為「媽咪和我」的畫作,更表達了母女間深刻的羈絆。 研究指出,身障者老化速度約提早常人20年,因此在許多個案中發現,30歲後身障者就開始出現老化狀況。 這也是為什麼,所謂「雙老家庭」通常被定義為「由35歲以上身障者與60歲以上的家庭主要照顧者組成之家庭」。 衛福部最新的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報告指出,全台領有身心障礙證明的身障者約有120萬人,相當於台灣每20人,就有1人是身障者;其中30歲以上的身障者約佔總身障人口的九成(約108萬),且有九成的身障者居住在家中,過半數由高齡父母親或同齡同居人(配偶)照顧。 這意味「雙老家庭」不只是身障家庭的多數,更凸顯出雙老家庭身後照顧的社會議題。

底薪定義

在此次行政院的「公部門主動解決低薪」措施中,即提及要提高兼任教師鐘點費,以解決儲備教師低薪問題,並將「教學助理」全數納入勞健保及提撥勞退。 那「薪資中位數佔平均薪資的比重下降」又代表什麼呢?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薪資調查科科長郭燕玲說,這代表高薪資人薪資成長速度比較快,使得平均薪資往右移;長期研究薪資議題的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也說,這代表著多數人仍落在低薪的左半邊,而位於右半邊的高薪者人數雖然沒有增加,但薪資卻越來越高。

底薪定義: 三節獎金哪三節?公司不發違法嗎?勞工必懂6大QA! - 法律010

如果勞工平均月薪資總額有變動,雇主可視業務需要及勞工月薪資總額異動情況,至少每隔半年(每年2月及8月)按所屬勞工最近3個月之平均月薪資總額覈實申報勞工投保薪資調整,但勞工薪資如有變動,亦可按月或按季申報調整,並非投保薪資之調整僅能在每年2月及8月申報。 答:按月計酬者如每月工資為26,400元,則其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可按26,400元每月除以30日除以8小時為基礎,並依照勞動基準法第24條規定計算延時工資。 大多數的工作合約都會載明年終獎金發放的條件,例如發放年終獎金時必須在職。

  • 顯示,低薪產業過去薪資多半有微幅上漲,教育服務業成為低薪產業中,唯一一個薪資還呈現衰退的產業。
  • 基本工資調漲主要是受惠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工族群,通常大部分的受薪階級領取的薪資都已經超過基本工資,因此基本工資調漲對於非領取基本工資的勞工來說便沒有太大的感覺。
  • 而西門子內部的落實,則是先透過鼓勵員工抱持正面心態,再把數據透明化,與 AI 技術結合,使每個人在日常工作中都能檢視永續指標的實踐度。
  • 根據勞基法 §30 規定,一般勞工每天的正常工時原則上不能超過 8 小時,且每週不能超過 40 小時。
  • 同時,還協助企業教育訓練,把在德國受訓的專家與知識帶到臺灣。
  • 報告包含公司的方針、結合數據後的解決策略,以及不斷期的行動方案,一條龍內容如同企業量身的健康檢查清單。

實務上企業薪資結構常有「底薪」、「基本薪」等名詞,容易與「基本工資」混淆。 但依法令規定,舉凡伙食津貼、職務加給,只要是正常工作時間所獲得(即不算加班費)、符合勞基法「工資」定義的項目,加總後不低於「基本工資」即可。 「月薪制」顧名思義為按月計薪,換句話說,並不區分大小月,每月均為同一金額;且因為法令規定例假、休息日均應工資照給,所以在一個月之內,日日等值。 然而「時薪制」在實務上常依出勤時數給薪,導致勞工在例假、休息日因未出勤,將無法領到薪資。 勞動部為維護時薪制勞工權益,在制定時薪制基本工資時,已將例假、休息日工資預先折算進基本工資裡了,因此時薪制基本工資,會比月薪制基本工資換算時薪還高。

底薪定義: 薪資的名詞解釋

公司如果是以員工達成公司預定目標發放績效獎金、業績獎金,且有事先約定發放標準,則該獎金具備勞務對價性屬於工資(註8、註9);又公司在勞工達一定年資時,一次發給久任獎金當作員工報酬,也屬於工資(註10)。 許多公司會按照實際到職人數核發伙食津貼,或辦理團膳來做為薪資(工資)報酬的一部分,將此當作給予在職員工工作報酬,而這類伙食津貼應視為勞工提供勞務所取得的經常性給予,屬於工資(註6)。 如果入職初期的員工還不確定工資是多少,可以先與公司雙方約定薪資,或比照同一工作等級的月薪資總額來申報。

底薪定義

附帶一提,後來因政府政策考量,將基本工資月薪與時薪之調整幅度逐漸脫鉤,兩者於每小時工資的差距就逐漸擴大了。 基本工資指的是你在「正常工作時間」(指每天8小時、每週40小時)內最低可以領到的薪水總額,「不」包含平日、例休日、國定假日加班時領到的加班費金額(2022年最新基本工資每月為25,250元、每小時為168元)。 基本工資也就是最低薪資,基本工資的定義是指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所獲取的薪資,而這不包含加班、休假和例假日多工作的報酬。 而基本工資又可以分成兩種:月薪及時薪,曾經台灣有以最低日薪為標準,不過後來就僅剩下基本工資和最低時薪的概念。

底薪定義: 年終獎金何時發?

所以,在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等團體所要求下,獲得重大改變,基本工資的時薪,將「例假日」與「工時縮短6小時」的部分折入計算。 底薪定義 因此,月薪制的每小時工資,就是月薪除以30再除以8,舉例2021年基本工資為24,000元,每個小時的工資就是24000除以240=100元,這個100元,就是所謂的「平日每小時工資額」,它是計算請假與加班費的基礎。 從我整理的這張表,大家可以很清楚看到,在民國96年,也就是基本工資凍漲整整10年之前,最低工資的月薪,除以30再除以8就是時薪,當時是沒有脫勾的。 底薪定義 責任制雖然可以約定正常工時,但這個約定也是有上限規定的,按照職業和各縣市勞動局的標準而不同,例如新北市的保全人員約定正常工時最多十小時。 勞保投保薪資,是由雇主依照勞工的「月薪資總額」,依照勞工保險條例規定的「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申報投保的薪資。

底薪定義

有些公司除了底薪外,可能還有加班費、業績獎金、績效獎金、全勤獎金、不休假獎金、伙食津貼、職務津貼…等,無論薪資的名目為何,這些都要計算在內。 但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給與的三節禮金,則是不列入工資計算。 底薪定義2023 勞基法規定加班費給付標準依勞工平日每小時工資額為計算基準,有雇主想要僅以底薪計算可以嗎? 工資定義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含工資、獎金及其他名義經常性給予都算,因此都須納入加班費計算。 勞動部提醒,工資非以本(底)薪為限,凡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論雇主以任何名義給與,均屬「工資」之範疇。

底薪定義: 平均工資相關函釋

若公司未依規定確實申報或調整員工的勞(就)保投保薪資及提繳勞退金,會影響勞工請領各項勞(就)保給付的權益,也會牽動未來領取退休金的金額;雇主被發現違法,不僅會因此受罰,還需賠償勞工所受的損失。 底薪定義 勞退金是由雇主每月提撥工資的最少6%到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但很多人不清楚,這邊的「工資」也包含加班費、獎金、津貼.....等除底薪之外的薪資,不論雇主用任何名目列報薪資,都要算在工資總和裡面去申報勞保與提撥勞退金。 由上說明可知,其實雇主至少需要每半年去重新檢核勞工的月投保薪資以決定是否調整投保級距,更勤勞的甚至可以每月調整。 底薪定義2023 又倘若雇主高薪低報,除了會被處以罰鍰外,還有可能須負擔民事賠償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日後再另撰寫他文以供參閱),不可不慎! 在此建議雇主應根據勞工之月薪資總額而去投保或調整投保級距,以避免觸法。

西門子也鼓勵內部每個人提供各種減碳發想,以「創新孵化器」的概念,找到更多永續的可能性。 如針對西門子自家工廠產品,進行碳量計算,以利努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內部的創意發想,也實踐到紐約的海上太陽能發電,是最直接的成功案例。 實現社會和環境的永續性是全球的重要議題,而西門子持續領先經營永續概念。 負責低壓變頻器與伺服馬達的楊子慶產業發展經理分享,作為全球企業的領頭羊,西門子把將六大優先永續指標,定義出「DEGREE 框架」,鼓勵內外部共同往「營運碳中和」的目標邁進。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