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統編2023詳細懶人包!內含鴻海統編絕密資料

Posted by Tim on October 7, 2018

鴻海統編

旗下多家企業在臺灣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包括做為集團核心的鴻海精密,在世界多國都設有廠房與分公司,員工總數超過百萬人。 當搜尋工廠登記資料,請輸入工廠登記編號,工廠設立許可案號,工廠名稱,工廠之公司或商業統一編號,或工廠地址。 請選擇搜尋資料種類:(1)名稱、統一編號及工廠登記編號 (2)地址 (3)公司代表人 (4)公司董事或監察人或經理人 (5)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6)跨域查詢 (7)舊公司名稱或舊公司統一編號。 2006年即有富士康工廠員工揭露血汗工廠的黑幕[34],包含軍事化高壓管理[35]、超時加班[36]等。

對於媒體報導,鴻海控告新聞編採人員,引起中國大陸媒體群起激憤,在鴻海的大客戶蘋果公司介入後,戲劇化和解,僅索賠1元[37]。 2010年,富士康接連發生員工連環跳的「墜樓事件」(深圳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國際科技大廠關注,甚至驚動國台辦,富士康為「血汗工廠」之名不脛而走[38]。 在連11跳之後,郭台銘及富士康集團特別向員工發出兩封公開信,郭台銘除了慰問員工、對廠內軟硬體做改善外,另一封信則要求員工簽協定,大意為若再發生自殺事件,員工及家屬不再向富士康要求法律以外過當訴求[39]。 2010年5月27日,郭台銘親上火線,眼眶泛紅四度鞠躬道歉,並開放廠房讓媒體參觀採訪,盼以此破除血汗工廠之名,也表示撤回先前之公開信[40]。 2012年4月28日,外界長年質疑鴻海是血汗工廠,郭台銘則表示「血汗工廠有什麼不好?我們流血流汗,只要我們符合法令,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41][42][43]。

鴻海統編: 富士康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因應蘋果最新生產計畫,鴻海最大iPhone組裝基地大陸鄭州廠區加碼招工。 蘋果iPhone 15系列新機問世倒數一個月,最大代工廠鴻海擴大招工力道,拉高返費(獎金)逾6%至人民幣8,000元(約新台幣3.5萬元),衝刺新機生產。 外媒估計,蘋果今年底前將生產8,630萬支iPhone 15系列新機,鴻海奪下近六成訂單,遠高於立訊的28%,蘋果鏈旺季行情正式鳴槍。

鴻海統編

鴻海(2317)(2317)昨(14)日公布第2季毛利率與淨利率「雙率雙升」,單季稅後純益330.01億元,為同期次高,季增157%,年減1%,每股純益2.38元,擺脫首季認列轉投資夏普業外大虧陰霾。 上半年稅後純益458.25億元,年減27%,每股純益3.31元。 當然,鴻海不只做輝達的AI晶片模組、基板與主機板,而是一路再往下游做到伺服器與伺服器機櫃,可以說除了晶片是輝達設計,台積電代工之外,鴻海在AI領域是從晶片模組一路做到機櫃,是高度的垂直整合。 就輝達AI供應鏈的角色來看,供應鏈分析,鴻海集團是輝達AI晶片模組(GPU Module)唯一供應商;至於輝達的AI晶片基板(Base board)供應商則有鴻海與緯創;輝達的AI主機板供應商則包括鴻海、廣達、英業達與美超微(Super Micro)。 業界認為,鴻海已躍居全球AI晶片龍頭輝達的晶片基板最大供應商,加上iPhone 15系列新機即將亮相、電動車第4季開始出貨,鴻海下半年三箭齊發,業績將大爆發。

鴻海統編: 鴻海切入電動車,公告將與FCA成立合資公司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表示,鴻海自2005年進入印度至今,營收、員工數、投資規模皆已有倍數成長。 目前主要為ICT的終端組裝業務,接下來會積極布局關鍵零組件,提高在印度的競爭力。 鴻海為多元化的發展策略,除在印度現有的AP、TN邦外,也將在KA、TS等邦進行布局。 印度的iPhone 15生產規模將取決於能否順利取得大部分靠進口的零組件,以及在清奈外圍鴻海集團工廠的生產線能否有穩定表現。

鴻海統編

彭博資訊報導,鴻海在印度斯里伯魯德(Sriperumbudur)的廠區正準備交付這些新款手機,距離大陸工廠開始出貨只有幾周,鴻海希望能迅速增加印度製iPhone 15系列的數量。 歐系外資表示,鴻海下調了雲/網路和計算業務的全年預期,應該對近期人氣不利。 然而,期望重置和管理層努力解決投資者的主要問題,特別是在人工智慧伺服器上,最終會給股市帶來更好的背景,維持買進,目標價135元。 鴻海統編 業界人士分析,DGX與HGX是輝達目前最重要的兩款AI伺服器,鴻海集團是由旗下工業富聯(FII)承接輝達AI晶片基板大單。 先前鴻海集團已取得輝達DGX晶片基板訂單,近期輝達按照慣例審視訂單分配,除了繼續大幅仰賴鴻海集團供應DGX晶片基板,還新增給工業富聯另一款HGX的晶片基板大單,供貨占比逾五成,即現階段輝達最重要的兩款AI伺服器基板訂單,鴻海集團「統統有份」,且角色吃重。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有臺灣國安官員希望鴻海集團放棄對大陸半導體從業者紫光集團的投資。

鴻海統編: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竹園區分公司

AI伺服器在公司總收入中占比20-30%,上半年增長超過200%,預計下半年增速將高於市場平均。 鴻海(2317)(2317)是一家在AI伺服器、電動汽車和太空業務等多個領域擁有市場份額和持續增長的跨國公司。 在AI伺服器領域上游市場份額高達70%,與微軟合作進軍低軌衛星領域,展現業務多元化布局。 鴻海統編2023 鴻海先前因大幅認列轉投資夏普虧損,導致首季財報失色,第2季營運回神,不再受夏普轉投資拖累。 鴻海統編 談到接下來如何持續協助夏普改善營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他7月親自去日本兩趟,與夏普針對市場,經營理念等做深度交流,預期2023年第4季訂出中期計畫與策略,夏普有技術與品牌,鴻海有很強的製造,全球布局,優異客戶布局,鴻海會協助夏普進入新的客戶,新的市場,創造雙贏。

劉揚偉認為,鴻海集團的AI伺服器終端客戶,目前有不同客戶群,包括遊戲產業也在使用AI伺服器,還有其他的應用,陸續都看到需求。 鴻海今天的法說會,法人聚焦AI相關接單、電動車事業最新進度、iPhone 15系列新機出貨狀況,以及印度等地海外布局等議題。 鴻海(2317)(2317)集團AI接單再傳捷報,首度拿下輝達(NVIDIA)HGX伺服器AI晶片基板大單,供貨比重超過五成,加上先前已獲得輝達另一款DGX伺服器AI晶片基板訂單,現階段輝達最重要的兩款AI伺服器基板訂單,鴻海集團「統統有份」,且供應比重逐步放大。 此後,富士康大門敞開,不復以往神秘,並促使大陸員工加薪,同時也開啟了富士康向大陸其他省份建廠、設廠的新里程碑。 台股的配息時機多集中在七、八月份,許多金控公司也不例外,此時除了投資人手握現金之外,也可以趁著除權息所掉下來的股價尋覓佈局標的,讓來年賺股息又賺價差。

鴻海統編: 好狂!輝達 GPU 大缺貨 廣達調升 AI 伺服器成長逾10%

有知情人士表示,經濟部投審會尚未正式審查此案,但執行大陸政策的國安會、陸委會官員認為必須阻止這筆交易。 鴻海統編 一位接近鴻海的人士表示,現在臺灣官方已將其提升到國安層級,投資前景變得暗淡,隨著臺海局勢日益緊張,這看起來更加困難[65]。 2009年底,富士康深圳廠區發生首起大陸員工跳樓事件,跳樓者為一名中國百大的優秀學生孫丹勇,此為富士康第一起跳樓個案。

鴻海統編

外資預估,到2025年,印度製造的iPhone占比將達到25%。 蘋果正推進產地多元化計畫,要擴大在大陸以外地區的製造,以降低最重要旗艦產品供應鏈的風險,因華府和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讓貿易變得更難預測。 印度在總理莫迪領導下,尋求與美國建立更緊密關係,希望機會將自己打造成製造業重鎮。 鴻海在多個領域都顯示出增長潛力和市場領導地位,投資者應充分瞭解公司業務情況、財務狀況和市場前景,以便對鴻海期做出明智投資決策。 鴻海在能耗和散熱技術方面持續研發,有助降低能耗和提高效率,同時在競爭激烈的AI伺服器領域保持競爭優勢。 公司不僅在AI伺服器和電動汽車領域有布局,還在太空業務(低軌衛星)展現前瞻性。

鴻海統編: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美國加州分公司

亞系外資表示,鴻海在台灣科技股中,是獲利最低的公司之一,儘管在中國的大型生產基地(70%以上)是一種風險,但多元化的全球生產基地應允許更大的靈活性,以因應去全球化的方式發展。 主要風險短期是iPhone以及對其他消費產品的需求,從長遠來看,是公司提高利潤率的能力,作為其電動汽車戰略 最終會對銷售和獲利利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蘋果(Apple)iPhone 15系列備貨狀況受矚,韓國媒體報導,蘋果計畫增加產量,高階機種估占比約65%,鴻海集團在整體iPhone 15系列組裝比重估58%,中國立訊精密可能切入iPhone 15 Pro Max高階機種組裝。

鴻海統編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逐漸發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 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排名全球第一,市占率超過四成,範圍涵蓋消費性電子產品、雲端網路產品、電腦終端產品、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 全球員工總人數季節性高峰約一百萬人,2021年合併營收新臺幣5.99兆元(約2,062億美元)。 觀察主要組裝代工廠商,The Elec預期,鴻海集團將占iPhone 15系列比重最多,占比估58%,中國立訊精密占比約28%,和碩占比約13%,緯創占比約1%。

鴻海統編: 上市公司基本資料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及透露,在消費智能產品方面,鴻海已經開始為客戶下半年的新品做準備,預期本季相關業務將較上季強勁成長。 The Elec指出,就iPhone 15系列今年底前計畫生產的8,630萬支來看,高階Pro系列機款占65%,平價版iPhone 15僅占35%。 至於iPhone 15系列訂單分布,以鴻海拿下最多,約5,010萬支,占整體iPhone 鴻海統編2023 15系列訂單58%;其次為立訊拿下 2,430萬支,占整體訂單28%;和碩吃下1,130萬支(13%)訂單;緯創拿下60萬支(1%)最少。 另外,根據韓媒The Elec引述業內人士指出,蘋果已對供應鏈提出最新的iPhone生產計畫,預計今年底前生產9,560萬支iPhone 14系列,以及8,630萬支iPhone 15系列。 上述數字與6月下旬的生產計畫相比,iPhone 14系列增加180萬支,iPhone 15系列增加160萬支。 科技廠群創爆發處長級員工桃色新聞糾紛,原為個人私生活議題,不料傳言愈演愈烈升級為桃色交易,恐損及公司利益與股東權益,外界好奇群創如何止血,專家建議獨立董事可發動查弊,釐清事件始末與強化規範。

據外媒TheElec報導,韓國8吋晶片代工廠今年因 IT 行業需求低迷而降低了服務價格。 消息人士指出,他們向12吋代工廠的轉型也影響了服務價格的下降,韓國晶片代工廠已將8吋晶圓服務降低了約10%價格。 該篇報導強調,此舉為「跟進台廠」策略,以價格戰維繫產品競爭力。

鴻海統編: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職工福利委員會

11月23日,鄭州富士康再傳出爆發暴力抗議,網傳員工不滿簽新合約與招聘條件不符,並且新員工被安排與染疫老員工混住。 有維護治安的工作人員以及警察與富士康員工打鬥,現場曾冒起白煙,疑似是釋放催淚彈或有人用滅火筒噴射白色粉末;另有大批員工推倒鐵皮圍欄,步行離開富士康園區[67][68][69]。 當晚,鴻海集團發表聲明,指出津貼一向按合約內容履行、員工並無混住、持續與員工及當地政府做好溝通,並強調鄭州廠區正常生產[70][71][72][73][74][75]。 據悉,蘋果近期同步拉高iPhone 14和iPhone 15系列新機備貨量。

  • 當晚,鴻海集團發表聲明,指出津貼一向按合約內容履行、員工並無混住、持續與員工及當地政府做好溝通,並強調鄭州廠區正常生產[70][71][72][73][74][75]。
  • 是1974年由郭台銘與友人合資於土城創辦,目前生產據點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以富士康(Foxconn)做為商標名稱。
  • 亞系外資表示,鴻海在台灣科技股中,是獲利最低的公司之一,儘管在中國的大型生產基地(70%以上)是一種風險,但多元化的全球生產基地應允許更大的靈活性,以因應去全球化的方式發展。
  • 上述數字與6月下旬的生產計畫相比,iPhone 14系列增加180萬支,iPhone 15系列增加160萬支。
  • 2009年底,富士康深圳廠區發生首起大陸員工跳樓事件,跳樓者為一名中國百大的優秀學生孫丹勇,此為富士康第一起跳樓個案。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