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祖2023詳細攻略!內含清明節祭祖絕密資料

Posted by Tommy on December 30, 2022

清明節祭祖

可偏偏,待重耳獲得王位後,介之推卻拒絕受封,選擇回鄉和母親隱居綿山。 重耳想將他尋回,但因介子推拒絕下山,於是重耳採用臣子的建議—「放火燒山」,想逼迫介子推現身,沒想到最後卻導致介之推和他的母親被活活燒死。 常聽見的六齋或十二齋即是指「菜碗」,通常為素食乾料或素菜,例如:豆皮、豆乾、香菇、蘑菇、金針、木耳、紅豆、黃豆、花生、麵筋、素雞⋯⋯等,使用六道即稱為「六齋」,使用十二道則稱為「十二齋」或「十二菜碗」。 習俗上,新墓需連續培墓三年,若過去一年中有娶媳婦或生男丁的家庭也建議要培墓。 在越南史詩《金雲翹傳》中,女主角王翠翹就在清明遇到一位死去老婦的鬼魂,其中描述當時清明景象的詩句就成為了越南文學中的經典。 不可嬉戲、大聲喧嘩,亦不可憂心嘆氣嚴禁在墓地嬉戲、大聲喧嘩吵鬧以及口出穢言,不僅對祖先不敬,也會打擾到其他陰靈甚至纏身。

後世相沿,每到這一天便不煮飯、不點火,只吃冷食,是為『寒食節』,約在清明節前一、二日。 祭祀的重點在於土地公要先拜,再拜祖先,然後金紙和銀紙不要搞混就OK了。 清明節祭祖 燒紙錢時要找空地焚燒,千萬不要燒到別人家的墓啊! 通常墓園都在山上,消防車可是很難上來的,務必小心。 看見生者們過得幸福且快樂,便能讓祖先感到欣慰與安心,透過追思儀式,由後代子孫報告自己成就,確實不辱祖先教誨,並祈求祖先保佑後代子孫。 因此理想中的「祭祖」應該改為「記祖」,讓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遊子們歸鄉、聚首,好久不見的親朋好友們在祥和、正向的氛圍下,感受閒話家常的親切,凝聚家族成員們的團結向心力,並傳承人類最珍貴的親情。

清明節祭祖: 清明節拜拜懶人包:流程、供品準備、禁忌,一篇就看懂!

在祭拜的粿類上,土地神可準備麵粿、紅龜粿,祖先則是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 清明節屬於國定假日,大量人潮車潮湧入,造成人滿為患、交通堵塞、煙霧瀰漫,許多人刻意避開當天或當週,甚至在其它時間舉辦家族追思聚會,或依家庭宗教信仰方式緬懷追思,也有人到祖厝或其他具有懷念意義的處所憑弔懷念。 小叮嚀:謝沅瑾也提醒,如果想提早或延後掃墓,則建議事先於家中每日祭拜時告知祖先,說明源由及預計前往時間,以示對先人的尊重。

清明節祭祖

而香蕉的台語因與「招」的發音相似,會被誤認為要「招厄運」,因此並不適合在清明掃墓時祭拜。 所以身為長輩一定要弄清楚自家祭祖的方式,掃墓圓滿才是大家庭的共同目標。 每年的清明節,陽上子孫用鐮刀將祖先墳上的雜草清除,禁止使用鋤頭,然後準備一些三牲禮、酒、菜、蔬果和粿類作為供品。 一般都在墳前和后土前擺放祭品,祭拜後會燒金、銀紙,部份家族最後會放鞭炮或煙火。 各式祭品代表的意義也不同,米糕(高昇)、韭菜(長久)、麵龜(長壽)、丁仔粿(添丁)、發粿(發財)。 與農曆七月普渡好兄弟不同,傳統上祭拜祖先多建議於午時,也就是於下午1點之前祭拜,因此清明節建議於上午或正午時祭拜,若因時間限制,也盡量於下午3點前祭祀完成,在習俗上3點後逐漸日落,陽氣漸衰,不適合繼續待在墓地或靈骨塔。

清明節祭祖: 「清明節」當天沒法掃墓?別擔心...祭祖吉日、方式還有這些

每年清明節,大部分的人都會返鄉掃墓拜拜,但你知道清明節祭拜祖先的由來是什麼嗎? 民俗文化專家謝沅瑾老師表示,民間傳說在春秋戰國時代,晉文公重耳即位前在外流亡時,有一名叫介之推的賢士,在重耳挨餓受凍時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烹煮成肉湯讓重耳食用,最後更幫助重耳取回王位。 傳統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相距甚近,為了方便,往往連續假期,唐代時寒食與清明已並稱[8],清明本無太多文化內涵,而寒食、上巳則傳統豐厚,三相結合,便成了一個重要的節日。 在古代,清明還不如寒食節(現在已與清明合併度過)重要。 寒食節主要節俗為掃墓、踏青、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吃已備好的熟食、冷食,故有此名。

清明節祭祖

「三伏天」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時期,古人透過節氣與干支,推算出一年當中最炎熱的3天,今年2023年的「三伏」,初伏在7月11日,中伏在7月21日,末伏在8月10日。 命理老師艾菲爾分析今年三伏天12生肖的健康運勢,其中生肖屬羊、龍、牛的人,未來40天要當心健康微恙。 到達墓園所在地後,肯定會看到一片長高的花草,畢竟已經一年沒有清理了。

清明節祭祖: 清明節習俗:寒食

貉龍君娶北國公主甌姬,甌姬懷孕生了一個卵包,卵包裂出一百個卵,百卵孵出百男。 後來貉龍君和甌姬二人分別到沿海和山地去居住,他們的長子留下來立國,號雄王,定國名為文郎國。 為紀念甌姬生百卵,每到農曆三月三日的寒食節,越南人要做湯圓、湯糰祭貉龍君和甌姬,一百個湯圓象徵貉龍君與甌姬的百卵。 (一)「介子推的傳說」: 在越南也流傳著中國寒食節的有關介子推的傳說,情節基本一致,有一個不同的細節是,晉文公把放火燒山日子定為寒食節(三月初三) ,初三至初五,全國禁菸火,只吃冷食。 清明節祭祖2023 另方面,有網友表示李子與「你」的台語相似,因此當李子、鳳梨和香蕉一起被用作清明祭祖的水果時,容易有「招你旺」的含意,是最遭人忌諱的象徵意義之一。 本周六5月6日是「立夏」,為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

清明節祭祖

三炷清香代表「禮敬三界(天人地)」或問事「三柱清香三點光」。 人順著天地規律,遵循「天」「地」「人」的說法,「道德經」裡有說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只能代表我們對世間萬物的敬畏之心,我們在正式場合都會跟各路神仙合十叩拜,表示我們對著上天的崇敬。 至於準備祭拜的供品,可準備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鮮花以白色菊花最適合,帶刺的花朵不宜祭拜,例如玫瑰花、薔薇花,因此類植物用來化煞,去刺後就可以供拜。 在這首詩中,作者開篇即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愁雲慘淡的清明掃墓場面:荒郊野外,墓塚累累,紙灰飛揚,泣愁陣陣,女子濃粧被淚水浸染,染為「淚血」,草木為之含悲,表現出清明節的特定氛圍。 第三聯寫得非常妙,通過「狐狸眠塚上」與「兒女笑燈前」形象的對比,一掃前面的陰霾之氣,墓地荒塚的孤寂和家庭夜晚的熱鬧景象的反差,讓人心裏為之一動,感到清明的祭掃是那樣的虛偽。 正因此,作者在結尾寫道「人生有酒當須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節祭祖: 掃墓祭祖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清明節拜拜除了祭祀的供品要注意外,在祭拜過程中也有一些眉眉角角需要注意,多半是希望大家保有一顆尊敬的心,對自家的祖先敬重,同時也不要冒犯他人,以及一直守護我們的土地公。 因此,為了感念這位忠義之士,重耳下令每到介子推祭日時,舉國上下不得開火3日,來表示對其敬意與尊重,長久下來就被民間稱為「寒食節」。 且因隔年晉文公祭奠介子推時,綿山的柳樹重生,因此賜柳為清明柳,要求晉國百姓門上掛柳枝、掃墓、栽柳,這也就是寒食節與清明掃墓祭祖習俗的由來。

清明節祭祖

較傳統的菜碗會備上帶殼鴨蛋、米糕豆、小花蛤跟白飯一碗。 清明節祭祖2023 鴨蛋於祭拜後剖殼,將蛋殼灑於墓丘代表脫殼、去除晦氣,小花蛤也有此意。 而米糕豆則以糯米甜食加上「黑豆」為主,糯米所製粿類通常為「草仔粿」與「丁仔粿」。 培墓通常會準備三牲或五牲(祭后土)及菜碗(祭墓)。 常見的祭品有這些:豬肉、雞、魚、魷魚等牲禮,與米糕(高昇)、鼠麴粿、花生(土豆吃老老)、發粿(發財)、丁仔粿(添丁)、白蘿蔔(菜頭好彩頭)、韭菜(長久)、蛋等等。 楊登嵙說明,香每個人一或三炷香,因為一、三、五單數為陽,二、四、六雙數為陰。

清明節祭祖: 更多關於「清明」

呈上述,祭祀神明的六齋(六菜碗)或十二齋(十二菜碗),同樣可以用於祭祀祖先。 而,民間也有習慣將祭祀祖先的「五味碗」或「便菜飯」稱為菜碗,這與上述齋碗(菜碗)則不太相同,而是準備祖先生前常食用的飯菜或喜歡的料理,以碗盛裝,但仍稱為菜碗。 至於芭樂則是被網友認為其多籽又硬,人體食用後也不易消化,於是對部分民眾而言,同樣也是需避免的祭品之一。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分析網友在清明節前後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你了解網友必吃的傳統美食和遭網友忌諱的五種祭祖水果有哪些。 根據蘆洲靈數研究協會理事長李兆京表示,祭拜水果需為單數,忌水梨、鳳梨等,也要避免空心、多子及連串等水果,可準備象徵平安的蘋果、吉利的橘子及有保佑之意的柚子,亦或是象徵事事如意的柿子等。 張(姓氏)家歷代祖先,今日是清明節(若非清明節當天掃墓則報當天年、月、日即可)兒孫誠心誠意敬獻三牲,金紙、銀紙等,請張(姓氏)家歷代祖先來享用,也請繼續讓我們張(姓氏)家平安順利,萬事如意,子孫賺大錢。

每到清明節眾人掃墓、祭祖的大日子,也是對先祖懷念、感恩、孝順的方式。 清明節向來是國人重視的一大節日,這天無論再怎麼忙碌,家族成員一定會齊聚一堂,偕老攜幼一起到先人的墓地或塔位祭拜,是全家相聚共同追思緬懷先人的特殊節日。 其實,現代社會在追思、懷念親人的態度與方式,也從掃墓轉變為追思,就像孔子說的:「祭如在」,最重要的是家族成員們的真誠心意。 清明節祭祖2023 清明節是台灣民俗中多數人祭祖掃墓、緬懷先人的節日,而台灣是個多元文化並存的社會,祭祀方式也隨著不同族群有所差異,其中客家人的「三獻禮」,更是呈現出與閩南人祭典的不同特色。 由以上三個傳說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清明節傳入越南後,對於清明(寒食)節的由來,越南民眾也附會了傳說進行解釋,除了繼續沿用中國關於介子推的傳說外,還有兩個富於越南本土特色的傳說,顯示了越南民眾對中國節日及其傳說的採借與創新。

清明節祭祖: 台灣清明節客家人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在中國南方和北方地區的規模、方式不盡相同。 民間還有插戴柳枝、放風箏、取薪火、畫蛋、盪鞦韆等活動。 清明節祭祖 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包括禁火冷食和祭掃墳墓等習俗。

清明節祭祖

許多靈骨塔地是規定不可燒紙錢或是以香祭拜,但可在祭祀流程結束後統一將帶來的紙錢擺放至「統一焚燒處」交由塔區人員統一處理。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塔區要記得保持肅靜,不可在其中嬉戲打鬧,因此如果有帶小朋友出門的爸媽千萬要提醒清楚,除了不要打擾祖先外,也不要冒犯到其他人。 台灣清明節習俗,一般祭祖是先拜后土再拜祖先,但有一種是例外的做法,為祖先生前為高等職官員,此時可以先祭拜祖先再拜后土,像這些不同於習俗的做法都各有各自的道禮在。 一年祭祀一次的香爐,香土風吹、日曬、雨淋,很容易硬化。 這時一定要注意,不論墓地還是靈骨塔,絶對不可以因為插不下去,而拔起來再插一次。

清明節祭祖: 清明節要拜地基主嗎?2023 掃墓拜拜最佳時間曝光!完整流程與禁忌全攻略

另據民俗專家介紹,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最近這幾年,在政府政策的規劃輔導下,己漸漸由公墓取代了傳統山坡墓地。 公墓有人管理且乾淨有秩序,相較於傳統墓地公墓更佳整潔且不髒亂,我覺得這個樣子非常好。 不過,也有半數台灣人依舊按照民間傳統習俗,每到清明這一天,各縣市傳統墓地都還是會湧進大批家屬前往為祖墳掃墓,依照清明習俗,傳統的孝道得以代代相傳,厚進俗禮。 開青的祭品包括艾粄、紅粄、發粄、牲儀、金香燭炮等。

清明節祭祖

供品部分只需準備餅乾類、飲料類就好,由於水果有些種類不能拜,也可以先在名單中剔除。 一樣要帶紙錢,但壽金要準備兩份,一份拜地藏王菩薩,一份拜土地公;銀紙則是祭拜祖先。 與一般「掛紙」儀式不同的就是清明習俗就是「培墓」。 通常是新墳的頭三年,又或是家中有大喜之事,例如娶媳、添丁、考取公務員等也會進行培墓儀式。 而祭祀供品則不能馬虎,則要恪守上文所述的三牲、五牲禮及菜碗,備妥各種紙錢、燭炮、以及「子孫燈」,在墓前點燃子孫燈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

清明節祭祖: 清明節掃墓供品怎麼準備?鮮花、水果數量及種類藏學問

家族成員們圍繞在祖先牌位前,舒服的躺在高爾夫球場的果嶺草坪上,一同回憶祖先在世時候的種種景象,懷念著先人們言猶在耳的諄諄教誨,向孫子輩、曾孫輩述說家族的故事,曾祖父母如何疼愛他們,孩子們也會被喚起孩童時候的回憶。 有別於傳統靈骨塔、墓園給人陰暗的印象,殯葬業者金寶山總經理紀孟平表示,現代人大多選擇有專人定期清掃管理的花園公墓,或是燈光明亮,帶有藝術性的靈骨塔。 肅穆莊重的靈位服務,不只氛圍清幽安祥,而且敬拜循禮如法、香火供奉如儀,為後代子孫顧全了現實也圓滿了孝思。

  • 通常墓園都在山上,消防車可是很難上來的,務必小心。
  • 近年來,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過年時的「分年節」,已有和正月掃墓合併的驅勢。
  • 首先當然是拿出鐮刀、鋤頭等「家私」出來,將多餘的雜草去除;接著用掃把或是刷毛,將墓上的塵土都一併清理;這樣除了讓環境保持整潔、讓祖先住的舒適外,也有保佑子孫未來光明的意思。
  • 孕婦不宜掃墓孕婦行動不便,墓地多在偏僻之處,加上胎兒不宜接觸靈體,如果真的需要去,可在肚子上裹上紅布。
  • 貉龍君娶北國公主甌姬,甌姬懷孕生了一個卵包,卵包裂出一百個卵,百卵孵出百男。
  • 台灣清明節習俗有些家族收供品離開前,會把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或『蟬蛻』。

宋代清明與寒食逐漸合而為一,清明將寒食節中的祭祀習俗收歸名下,同時上巳節的節俗「上巳春嬉」也被合併到了清明節。 祭祖時,常會選擇有特殊意涵的水果,並不適合在此節日做供品。 被選為禁忌水果第一名的鳳梨,由於台語唸起來有「旺來」之意,雖然在平常拜拜時會有「好運旺旺來」的象徵,但若在祭祖之日,鳳梨的象徵意義則會變成「壞運一直來」。

清明節祭祖: 民眾提前返鄉掃墓 國一彰化路段紅爆

另外,想避開連假人潮,提前掃墓的民眾,記得依所屬生肖歲數避開大忌之日,以免整年衰運纏身。 清明節是台灣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連續假期有不少人都會返家掃墓,祭拜祖先。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各縣市政府都鼓勵民眾「清明節」掃墓改採「線上掃墓、祭祖」,這不符合傳統「清明節」掃墓祭祖民俗,民眾恐不易接受這麼先進的科技創意,且也無法確認祖先是否有「上網」接受祭祀,甚至認為祖先根本不會上網。 其實祖祠或家裡有供奉祖先的牌位,就如同祂們就在那裡,在那裡祭拜就可以,比用電腦「線上祭祖」更好,不必到墳墓或靈骨塔掃墓祭祖,避免群聚感染。

  • 人順著天地規律,遵循「天」「地」「人」的說法,「道德經」裡有說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只能代表我們對世間萬物的敬畏之心,我們在正式場合都會跟各路神仙合十叩拜,表示我們對著上天的崇敬。
  • 祭祖時,常會選擇有特殊意涵的水果,並不適合在此節日做供品。
  • 在越南史詩《金雲翹傳》中,女主角王翠翹就在清明遇到一位死去老婦的鬼魂,其中描述當時清明景象的詩句就成為了越南文學中的經典。
  • 祭拜的範圍以房子範圍內為主,一般多在廚房擺一張小桌子,朝屋後方向祭拜,如果空間不夠,也可以把流理台當供桌,朝流理台方向祭拜即可。

後來晉文公為紀念介之推死於回祿之災,下令將介之推的忌日定為寒食節,不許民眾開火煮飯,只能喫冷食、涼拌食品。 掛紙,又稱「壓紙」,以石頭將長條形墓紙或五色紙壓在墓上,表示子孫已祭拜過祖先;培墓要遵守的儀式較多,習俗上,新墓須連續培墓3年,若過去1年,有娶媳婦或生男丁也建議培墓。 古時候清明又稱寒食節,為了紀念介之推母子,所以寒食節禁生火,只能食用冷食,人們就用草仔粿當作寒食節食物,因為草仔粿它可以放很久,所以一直到現在台灣清明節一定會看到草仔粿,目的是作為寒食節的一個代表性食物。 棗糕是清明節傳統習俗代表食物,清明節以冷食為主,棗糕又叫做『子推餅』,晉文公為逼介子推母子下山,下令放火燒山,不料被晉文公活活燒死在山中,為紀念介子推母子令清明這天為寒食節,棗糕就成了清明節傳統習俗寒食代表性食物。

清明節祭祖: 清明祭祖

作者也正是看到了現實世界,人情表面濃厚,實際淡薄的假象,才發出了及時行樂的感嘆。 清明習俗也流行於白族、苗族、蒙古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 同時,民眾也提到由於釋迦的外型和釋迦牟尼佛的頭型相似,因此若拿來祭拜,則會對神明不甚尊敬,而同為網友欲迴避祭拜的水果之一。 草仔粿為清明節必吃的古早味,內包的蘿蔔絲是許多人的童年味道,而象徵長壽的紅龜粿也是餐桌上的常客,「豆沙」、「花生」是民眾最常提及的口味。 先祖(父、母)OOO,今日是清明節(若非清明節當天掃墓則報當天年、月、日即可),兒孫誠心誠意敬獻三牲,金紙、銀紙等,請先祖(父、母)OOO來享用,也請繼續讓我們張(姓氏)家平安順利,萬事如意,子孫賺大錢。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