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5日電)「人才白皮書」被部分媒體批評了無新意、舊瓶裝新酒,教育部今天反駁,指白皮書中有12項具體新興策略。 看中台灣的研發能力與產業環境,Google位於新北市的通訊園區於2021年正式啟用,Google台灣也於去年大舉開出500筆職缺,讓台灣人有機會在這棟美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基地一展長才。 包括立法院長游錫堃、科技部長吳政忠、教育部次長劉孟奇、立法院「數位國力促進會」會長劉世芳委員、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也在受訪時狂言,「統一台灣後將再教育台灣人」,稱台灣人想獨立並非真實意願,而是被台獨思想毒害。 BBC 也指出,盧沙野所言完全與現實不符,台灣是開放的社會,可以自由地閱讀、投票、思考。 洪連盛表示,在本次訪談過程中,許多企業創辦人或已接班的二代掌權者深深地感歎「如果提早十年規劃今天該做的事,我們的家族現在會更好!」,這樣後見之明的感慨,顯示對臺灣家族企業經營者而言,最難的恐怕不是經營企業獲利,而是應對複雜難解的家族關係。
【大紀元1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4日電)「碩士滿街跑」為人詬病,所學也未必與就業相關,教育部今天公布人才培育白皮書,提出將碩士學位分流為學術型、實務型2種,設計不同的學位授予方式。 其次,薪資結構更是影響求職者的關鍵,半導體的規模大、營收高,根據104人力銀行統計,半導體業平均月薪5.2萬元,校園徵才更開出大學生年薪百萬、碩士以上年薪200萬的行情,相較之下,傳產業更是比不上,即使公司每年都調薪,但起跑點的差距已經拉出來。 張安平表示,台泥對機電、資訊,還有國際人才都有滿多需求,以正在興建的高雄三元電池廠,今年就需要6、700人,整個企業團今年可能要招募上千人;求才若渴的程度不輸半導體業。 張慈娟解釋,由於巨大已是面對全球消費者的企業,希望透過外派培養同仁視野,針對各市場做出更在地、更洞悉消費者需求的決策。 因為薪資系統、訂價制度、通路可以採用和母公司不同的制度,讓人才能在無包袱的情況下自由發揮,母公司則扮演後盾,提供所需資源。 巨大可說是台灣少數能提供國際化、新科技歷練機會的自行車集團。
台灣人才白皮書: 內容介紹
邱執行秘書玉蟾表示,「國際教育2.0」列有10項質性指標及10項量化指標,將藉此逐年檢視各項執行成果,並向國人提出年度報告。 台灣人才白皮書2023 據大陸微信公號「海關發佈」消息,近日,重慶海關所屬渝州海關根據風險布控指令對一批出口至歐洲的貨物實施查驗時,發現其中24套地圖存在錯繪漏繪等問題,現場關員初步判定該批貨物存在較大違法嫌疑,決定對其實施暫扣並送檢。 報導稱,該批地圖「存在對我國台灣省表示錯誤」,違背「一個中國」原則。 2022年版《白皮書》在「爭取和平統一」及「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相關解釋中提到,「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等。 去年,程世嘉寫了一本自己的「使用手冊」,內容高達60,000字,詳細紀錄了他自身的人格特質、工作習慣、長處與短處、經營策略等等,並將檔案放在公司的共用雲端資料夾中,開放各級主管們檢視。
龔明鑫強調,「不一定,當然美國是非常重要、甚至最重要的,但不限於美國,各國人才我們都歡迎」。 龔明鑫說,如總統蔡英文致詞所言,政府會持續提供更加友善環境,研究國際人才來台法規鬆綁,並提供更多政策誘因,讓更多公司願意聘僱國際人才。 國發會將在此方向上,盡快研擬提出具體行動方針,如需法令修改也會盡速啟動,「希望下會期就能提」。 他也提到,總統就職演說揭示六大產業發展面向,都是國發會主動出擊、招攬國際人才的面向。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台灣防疫工作表現亮眼,尤其在科技防疫、產業技術與資源整合等受到國際矚目,去年美中貿易戰開始,台灣產業表現優異,我國經濟表現穩坐亞洲四小龍之首,在產業強勁基礎上,很多人才希望來台,因此創造更多交流機會。
台灣人才白皮書: 提升網路頻寬傳輸 數位部開放WiFi 6E頻段
除了學位生,我們也針對每年為數不少的4、5萬名非學位生(短期研修、交換生)來台,目前正研議專案放寬短期研習生留台的限制。 台灣人才白皮書 2018年起國發會推行就業金卡讓外國人才更便利進出國門,並放寬就業條件,迄今已吸引2、3,000位外國人才常駐台灣。 令人驚喜的是,108年僑外學位生約5.5萬人,遇上新冠疫情卻不減反增,110年達6.1萬人。 境外生人數成長更明顯,101學年6.6萬人,到 108年已逼近13萬人。 在3份《白皮書》中皆有提及的「統一、協商、平等」前提,「一個中國」皆有出現,「九二共識」則是在2022年版首次出現,全文共提及4次。 留下來之後,再經過5年,且薪資超過基本工資兩倍或取得乙級專業技能證明,還可以進一步申請永久居留。
鳳凰城市長凱特蓋雷哥的發文中指出,要從頭開始建立半導體製造工廠不容易,我們仍然致力支持台積電招聘和培養人才,以建立和運營這些尖端設施。 台灣人才白皮書 吳德豐也說,宜蘭大學將在課程、模擬面試、營隊和專題指導等與新北市技高密切合作,也將安排新北技高教師參訪、教學觀摩、講座及課程發展,宜蘭大學願意擔任「新宜技職聯盟」的重要橋梁。 台灣人才失衡嚴重,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最近投書媒體,直指科技人才缺乏,影響半導體產業發展。 不止科技業,軍中、營造業、連公務員招考,都感受人才缺乏危機,不容忽視。
台灣人才白皮書: 台灣此刻最嚴峻的課題,讓我們一起尋找方向
白皮書所提的第一項建議是授權行政院副院長辦公室發展並實施「人才循環的國家級政策」,在行政院副院長的領導下,以台灣勞動力應國際化、吸引更多海外人才、縮小國際和國內的薪資報酬差距,以及優先吸引研發投資等 4 大主軸為基礎,訂定國家級政策。 白皮書所提的第一項建議是授權行政院副院長辦公室發展並實施「人才循環的國家級政策」,在行政院副院長的領導下,台灣勞動力應國際化、吸引更多海外人才、縮小國際和國內的薪資報酬差距,以及優先吸引研發投資等4大主軸為基礎,訂定國家級政策。 最重視人力資源的Google對於台灣的人才議題有哪些獨到見解? 曾於英特爾、微軟、華碩等知名企業任職,在科技產業擁有豐富經驗的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便表示,「向未來學習」是今後人才的關鍵能力。 如今開枝散葉的巨大,除了薪資福利,更有本錢提供員工更有挑戰性的舞臺。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吳學良指出,巨大賣的已經不是單車本身,而是帶有時尚的運動「體驗」。
另外,白皮書也寫道,台灣不擅長向國際行銷自己,目前招募人才方面的努力有限,且行政程序太過繁瑣,應鬆綁關於認證外國專業技能證書的相關規定;此外,台灣應該特別鎖定初階和中階人才,因為引入初階人才的紅利會在未來數十年間慢慢浮現。 人才循環大聯盟今天舉行記者會發布白皮書,為了厚植台灣人才,提出建言,建議授權行政院副院長辦公室發展並實施「人才循環的國家級政策」。 過去經濟部大多著重在促進產業發展,但現在產業要能發展,首先要有人才。
台灣人才白皮書: 中國勞工抗爭增2.1倍 台國防院:中共強硬治理將引發更多挑戰
用這份白皮書裡面的話來說,就是我們要把臺灣打造成國際人才中心。 所以,「人才循環大聯盟」真的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協助來自臺灣、美國,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跟需要他們的企業建立連結。 Alpha plus共同創辦人石恬華指出,現今的求職者不只在乎薪資,而是期待更人性、更彈性的工作環境,而這就是早已被歐美企業視為顯學的多元平等共融DEI文化。 更特別的是,為了推動好的職場文化,Alpha plus提供企業免費刊登職缺,跳脫傳統人力平台的服務模式。 教育部為整合內部資源權責,特成立一個臨編單位-「中小學教育國際化專案辦公室」來統整推動工作,作為政策協調及推動核心。 該專案辦公室執行秘書邱玉蟾參事針對政策進行詳細說明,「國際教育2.0」計有3個目標、3個策略及13個行動方案。
即便短期內五大領域人才只到位一半,劉湧昌和14位機能長仍不停從校園找新血、自內部輪調機制找戰將,期盼讓2022年滿50歲的巨大,在人才荒中仍能朝基業長青目標前進。 換言之,人才有機會親眼見證自己從無到有打造整台自行車、滿足消費者需求,這是只做部分零組件的IC設計師無法獲得的成就感。 但在此同時,他反而大膽加碼電動車、物聯網等新成長曲線,把巨大從單純的自行車製造公司,轉變為和消費者對話的公司與品牌,並積極把成長的事業分拆出去。 檢視工總白皮書,重覆提案次數最多的即是兩岸政策,其中有些建言甚至自2016年迄今已連續提了七年。 然而,即使產業界一再提醒:政府應以務實態度來處理兩岸事務,但政府對大陸事務的決策,仍因受限意識形態而失卻彈性,以致如同本報日前社論提醒,缺乏對陸整體戰略的前提下,只能被動因應來自大陸的一再出招,以致屢屢進退失據。 今年高普考報考人數8萬6471人,到考5萬8797人,錄取5811人,錄取率9.88%,創27年新高。
台灣人才白皮書: ‧ 看影片到一半手機突然說話! 自稱「未來人」要聯繫方式
新版《白皮書》首次將「九二共識」寫入,前兩次提及的「不派軍隊和行政人員駐台」則沒有出現。 這類培訓成效最好的是機械業,大約有6,000人透過這個機制受到晉用,企業也覺得這樣的培訓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坦白說,光靠在學校學習的確實不夠。 我們的人力不足大多源自於台商大量回台投資、半導體不斷擴張,因此增加了非常多人力需求。 IKala人資總監李筱培補充,「我們在面試時觀察到,現在的Z世代年輕人對工作的要求不只是薪資,更重視的反而是『意義感』。」因此CEO的價值觀、願景、領導原則,如何能與員工產生高度共鳴,在新世代比重持續提高的職場中,顯得格外重要。 近年各行各業急徵數位人才、海外企業吸納大批在台遠距工作者,目前員工總數約180人的iKala卻仍能年收10,000封求職履歷。 人才白皮書由教育部組織「人才培育指導委員會」草擬,中央研究院院士劉兆漢、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及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擔任共同召集人,匯集產、官、學界意見領袖。
她提到,在各位群策群力之下,這份白皮書涵蓋的範圍非常豐富,包括新創事業的發展,女性數位經濟賦權,學術和教育交流,以及延攬國際人才等不同的面向。 尤其針對人才自由循環流動,這份白皮書更提出了許多寶貴建議;她也再次感謝大家願意分享經驗、提出建言。 在ESG指引下,企業對永續發展的行動力越來越積極,除了環境與公司治理,隨著大缺工潮、疫情對員工的身心衝擊、遠距管理…等新興課題陸續進入管理雷達,國內外企業對人才永續議題的關注也逐漸升溫。 白皮書指出,台灣並不擅長向國際行銷自己、吸引外國人才前來,相關作為並不理想。 教育部係於2011年為配合「國家黃金十年計畫」而提出「國際教育1.0」,執行期間為2011年起至2020年止,分兩個5年期程推動10項行動計畫。 策揭示『扎根培育21世紀國際化人才』為願景,並以「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School-base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 簡稱SIEP)為策略,引導中小學從課程發展與教學、國際交流、教師專業發展及學校國際化四個面向實施國際教育。
台灣人才白皮書: 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台商回流增8萬職缺,人力缺口這樣補
儘管社會已普遍接受女性擔任高階主管,但在《財星》500大企業裡,女性擔任CEO比例不到20%。 台灣1700多家上市櫃企業中,位居董事長、副董事長、執行長、總裁、總經理等職務的女性,在今年3月底的調查統計,才225位,約12%,均遠低於男性。 全國工業總會在2015年發布的白皮書,首度點出台灣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的「五缺」困境,現在,「缺」的狀況只會更嚴重。 台灣人才白皮書2023 舉例來說,台積電與其他半導體同業,去年成立半導體產業學院,培育半導體人才,打通人才培育與任用的捷徑。
工總白皮書提醒,台灣現存的人力問題是社會需求與人才培育脫鉤,以致年輕人學無所用、企業缺人可用。 特別在少子化海嘯衝擊下,台灣必須勇敢因應大專院校、高中職因招生人數不足減招甚至退場,亦或國小廢校問題。 台灣人才白皮書2023 台灣人才白皮書2023 然而,日前政府毫無預兆的宣布私校每人每年25,000元學費補助及高中職全面免學費,且不論其是否為昭然若揭的選前大撒幣,從常識來看,該政策不但無助提高教學品質、也無法解決台灣學用落差,更遑論能有效培育台灣人才。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今(10)日率團前往中國大陸,國民黨表示,此行主要的目的是「顧民生,護台灣」,關懷在大陸工作、求學和生活的國人同胞,希望能透過實地參訪以及舉辦座談,深入理解他們在疫情期間於大陸生活及往返兩岸之間所遭遇到的問題、傾聽需求。 同時,也會在對等尊嚴、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向當地涉台機構反映台灣農漁民、中小企業目前所遭遇的困難和心聲。 針對台灣薪資與國際的差距,白皮書建議,要縮小所得落差,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外國人才來台灣及台灣人才出國都能變得更加容易,此兩種作法皆能成為挹注薪資成長的動力,因為企業會藉由提高薪資吸引高薪外國人才,並阻止台灣人才出走。
台灣人才白皮書: 「我們對雇主品牌的理解一直很清楚,就是把員工也當成顧客。」
文科工作講求創意、美感、感情、人際互動,理工相對缺乏,理工世界講話直接,重視邏輯、數字,而且半導體有非常多電機相關的理論、知識要學,對文科生來說,難度不小。 面對百年一遇的人才危機,國發會撒下天羅地網、積極留才,目標十年引進40萬名就業人力,期盼小水滴終能匯聚成河,澆熄這場人才大火。 再來、是推動年輕移工在職進修專班,甄選具高中以上學歷且有潛力的年輕移工,進修取得學士或副學士學位後,留在台灣從事專業工作或中階技術工作。 跨產業職缺供需比1.6,在半導體產業更達3.6個,代表職缺數大於求職人數。
我們估算過,台灣人均GDP要達到4萬美元,成為已開發國家,所需總就業人力約1,300萬人,但現在僅1,000萬人,估計到2030年還是不夠,所以必須內外並進、全速衝刺。 《白皮書》稱,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台灣可以作為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 兩岸同胞共同探索實施「兩制」台灣方案,共同發展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確保台灣長治久安。 跟國外不同的是,國外是需求減少,人力離開職場後再回來有困難,台灣除了內需服務業比較辛苦之外,製造業職缺是一直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