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跟國中數學的缺點實際上插了一大截,許多人剛升上高中經常無法適應困難,又找不到適當的解題方法,導致成績一落千丈,對高中數學也漸漸失去信心….. 而真正解決的方法,就是讓孩子理解『數學是一門不同的語言』,要用不一樣的方法去『說』他,而不是塞一堆對孩子而言沒有太大意義,只能拿來考試的公式跟概念。 因為上傳的這10件,應當是三年中最具代表性、最能凸顯個人特質、帶出選系動機的;因此針對10件與針對三年,應該是同一個意思。
他們想要革命,希望能夠革除不合時宜、永遠改不完的這場教育改革的宿命。 從2019年3月的學測開始,題目便已全面朝素養導向出題,素養題關鍵的跨領域、生活化、圖表式等題型都出現在各科題目中。 像是在跨領域上,社會科的題目多了融合公民、歷史與地理3科的題組,像是要先知道歷史朝代的首都位置,才能回答的首都氣候題;在生活化上,數學科也出現用「迴歸直線」的溫度變化,預測超商咖啡需求量的題目,都是已經出現在108學測的素養考題。 如果孩子還沒找到興趣、不確定該選什麼課,可以先去輔導室諮詢,依興趣測驗結果做生涯規劃後,再由課程諮詢教師提供完整修課建議。 即便升上大學後,還是找不到生涯定向,目前部分大學也有開設大一二不分系,供學生家長參考。 多元表現,學生三年共上傳30件,大學科系最多採計10件。
108課綱抱怨: 綱的特色 – 高中升學方式
不只台北有高中、大學聯盟,台中名校、台中一中目前也與7所大學、科博館合作,這學期開了6門多元選修課程,109學年度第一學期還會再多3門課,等於有9堂課與大學端合作。 「老師能不能發現,學生已經不一樣了?」宜蘭縣利澤國中教務主任游思芳教學26年,她發現教室風景慢慢在改變。 學生google得到的知識,比老師給的資料還多,課堂再也無法吸引學生專注。 對她而言,新課綱是「讓孩子不要從課堂逃走的機會」,但她也坦言,多數老師心態仍是觀望、甚至抗拒。 台中一中在課綱上路後觀察到一個現象:年輕老師很有熱忱,新課綱需要老師們跨科共備課程,這群老師早在1、2年前就開始準備;年紀稍長、教學資歷深的老師則稱自己將退休,「無法適應108課綱變革」,不想參與分組討論、共同備課,要求教未適用新課綱的高二、高三學生。
● 新課綱強調「自動好」,由「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理念,延伸為「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等三面九項的核心素養。 是影響未來10年教育最重要的改革,將在民國108年隨著108課綱登場,取代現行九年一貫課綱及高中課綱,到117年則會出現117新課綱。 婦女救援基金會每年都會選在全球慰安婦紀念日當天,表達慰安婦阿嬤們生前最沉痛的訴求,除希望日本政府勇於承認、道歉與賠償,也呼籲台灣加強行扎根教育,讓更多人認識慰安婦軍事性奴隸歷史真相。 有人將社團視為學科訓練的延伸,不過阮姿雅則認為,擔任社團的公關兼活動長讓她累積待人接物的經驗,平時須安排與他校交流,在舉辦社團旅遊時還一手包辦訂票、訂房、規畫行程,「今年恰好遇到疫情升溫,退票、退費的過程,讓我學習到如何與他人更明確、有效地溝通。」她說。 期待教育主管機關能夠:-建立校外專家資料庫供學校延聘兼課師。
108課綱抱怨: 高中選填志願的原則
有立委認為,班數少的小校,開課無法全面含括18個學群,或是大校的學生人數多,學生也不一定能夠選到自己想上的課,不盡公平。 各大學校系會討論審查的評量標準,以文字描述,定義出什麼樣的學生才是傑出,怎樣是優或佳,並設計出評量尺規,定義評分範圍,類似分級,確保審查時採同一套標準。 一般來說,大學科系評分多採5組分數區間,有些採3~4組區間。 校訂必修與多元選修課程部分,18個學群中採計比例最高的是資訊學群(403系)、管理學群(403系),其次為數理化學群(386系)、工程學群(353系)、文史哲學群(231系)、社會與心理學群(223系)、外語學群(209系)。
除了希望國史和歷史書籍要記載,婦援會也呼籲教育部門,應該將108課綱加入慰安婦事件,政府也應有國家婦女人權館,保存相關文物和展示歷史真相,推動人權教育。 【國中】各學校每週安排3~6節彈性課程,包含跨領域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社團活動與技藝、特殊需求領域及其他類課程。 ● 舉例來說,當學生分組製作機器人的時候,需要運用科學、科技、工程、程式設計等知識,也可能需要展現領導與合作的技能,並利用機器人來解決真實生活的特定問題,譬如遠距感測和撲滅小火,以及反思整個專題的學習過程。 對老師而言,通常這意味著又有一大堆的教材、教案要寫,也意味著又有一大堆的研習要參加;對家長而言,則意味著又有滿腦子一大堆的問號要發問;自然而然地,也是很不幸地,對國家社會而言,更意味著又有一大堆沒有基本學力的莘莘學子要「問世」了!
108課綱抱怨: 一樣教師兩樣情 學生賭運氣
註:此次調查於4月21日至5月4日間進行,成功訪問929所學校(國中661所、高中268所),受訪對象為各校教務主任或指定代理人,以網路問卷、電話訪問、電子郵寄、傳真等方式進行調查,調查結果依學校所在地區偏遠程度進行加權。 所以短時間內孩子的成績可能會不突出,而身為家長或是老師應該要有的心態,我會在每一篇下面個分享一個例子。 歡迎寫下看法,《聯合報》今年將持續追蹤報導此波教改,你的心聲與建議,都是我們的重要報導線索。
例如,我們可以讓孩子在英文閱讀時,讓他嘗試回想內容來創作,像是手作、繪畫,讓他發現語言不是只是考試用的,就能提升動機,也符合108課綱的素養導向。 首先,提高透明度和公正性,制定公開化可以讓公眾更容易獲得關於教育體系的資訊,也可以讓公眾更了解教育政策的制定過程,進而提高透明度和公正性,減少腐敗現象的發生。 其次,可提高教育品質,使教育標準更加明確和統一,有助於提高教育品質。 此外,公眾可以在課綱制定過程中發表意見和建議,進一步促進教育體系的改善和發展。 再來,增強教師的教學自由和創新性,可以讓教師更加自由地選擇教材和授課方式,也可以鼓勵教師進行創新教學實踐,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 最後,增加家長和學生的參與度,可以使家長和學生更容易了解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可以增加他們對學校和教育體系的參與度,提高他們對學校的信任感和滿意度。
108課綱抱怨: 綱爭議: 社會與公眾
其實,生活應用可以非常簡單,到超市買東西只需要基礎的加減乘除,題目難易是看問題的複雜度,而非是否為應用題型。 只是未來考題題目不侷限在課本範圍中,希望學生真正能學會,運用國中習得的基礎能力回答。 很多家長以為前面提到的綜合學習表現P,就等於學習歷程檔案,也擔憂學習歷程蒐集的資料項目若無法充分展現孩子的特色與潛能,將影響錄取公平性。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高中職組入學科科長李菁菁解釋,綜合學習表現P是P1+P2,P1是指學習歷程檔案,P2則是校系自辦甄試,例如面試、實作、筆試等,各校系均會依照其所需人才的特質與需求,設定評選的項目。 本篇是目前最完整的懶人包,融入《未來Family》雜誌新課綱「家長篇」、「學校篇」與「國中篇」三本摘要精華,以下,就是所有家長老師都想知道,最重要的關鍵資訊。
筆者認為,上不完不是課綱節數安排太少的錯,是大考中心命題者無法說服「考試引導教學」盛行的教學現場,老師只需要教授課綱、課本內容就可以。 108課綱抱怨2023 內文簡介//點進去你會看到什麼:一○八課綱(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上路滿周年,聯合報針對全台九二九所國高中、一二四三位民眾進行民調,近五成民眾認為台灣教育制度需要改革,但對於政府推動的新課綱改革與宣導,五成八民眾認為宣導不足,更超過六成民眾沒聽過一○八課綱。 與教改切身相關,家有高中以下孩子的家長雖表示知道新課綱,但有七成家長坦承不清楚新課綱實施理念與改變的內容...... 也因此,如果要批評國文教育存在「政治考量」,那麼過去以文言賞析為教學核心的方式,恐怕尤其難辭其咎。 108課綱的「東亞」轉向,既是反映歷史學當代思潮、增進國民的國際視野,同時也呼應先進國家「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深具現實意義,而完全無關於反對者所憂慮的「去中國化」、「文化台獨」。 108課綱抱怨2023 吳銘祥表示,當時設計課綱的團隊,將數乙規劃為適合商管科系學習需求的科目,未料考招決策單位忽略大學端招生的需求,決定刪除這一科。
108課綱抱怨: 國中108課綱差異
他想申請的理想科系是台大的某系,但只要是台大學測分數就一律要求「頂標」,他今年的國文只有拿到前標,因此三年來努力「探索」的所準備的學習歷程檔案,就好像一場黃粱一場夢,打水漂。 如今國家的義務教育正在推行的是108年課綱,這是融合了「素養」「學習歷程檔案」等大綜合性的全新指導原則。 如今的大一學生,正是108課綱適用的第一屆,他們正預備在今年暑假邁入大學的第二年。 三十年來,接受過國民義務教育的台灣學子,都知道教改這個名詞,是最痛、也是最沉重的一個詞,彷彿意味著只要有改變,就會朝好的方向前進,但真的是如此嗎? 一群高中、大學生組成的團體EdYouth跳了出來,他們對政府、社會喊話,提出一份高中、高職生意見為主的「108課綱觀察報告」。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 108 學年度起實施,主要對象是 108 學年度國小、國中及高中一年級入 學新生。 如果為了該文所提到的「減少必選修自然難度落差」,而調升必修難度,即無法達到108課綱減少必修學分、調降必修難度之原意,課綱鼓勵適性發展的中心精神將遭到毀壞。 因此,筆者認為新課綱必修自然學分減少,上面的現象恐怕是課審委員考量的原因之一。 舉生物科為例,99課綱必修總計6學分,現在規劃最低2學分(領綱中即以2學分來規劃課程)。 首先,筆者想先指出,各校在制度面上,必修生物科未必都是2學分課程。
108課綱抱怨: 我們想在這裡分享升高中及升大學的教育升學資訊,還有紀錄我們桃園儒林補習班與儒林學子的重要大事。
《聯合報》認為是次調整,日本統治多加了「殖民」、描述慰安婦增加「強迫」兩字,爭議不大;「中國」則改成「中國大陸」,未改回更早前的「大陸」,且符合憲法。 舉例而言,數學科若單獨出計算題,學生或許能解題,但現在考試題目長篇大論,學生對題目理解能力不足,考試成績不好,可能不是數學力差,而是閱讀理解能力不佳,讓各專業課程老師很難透過成績,辨識學生對基礎課程的學習力。 筆者同意,這在準備段考的難度上確實有差異,但是繁星推薦並非比較段考分數,而是看學期總成績。 而學期總成績的計算,是由學校與各科教學研究會自行決定的。 比如歷史探究、地理探究、公民探究不用考段考,有比較輕鬆嗎? 他們付出的努力是:地理探究要拍攝、剪輯影片,另外兩科則要求寫小論文、書面報告。
每校系皆參採多元表現綜整心得、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執行成果及其他有利審查資料等三項;其他多元表現項目,至多可再選3項。 課程學習成果,學生高中三年共交18件,大學科系最多採計3件。 課程學習成果必須經過授課老師的認證,避免找人代做的疑慮。 大學科系從學生的課程學習成果,審查學生的學習與研究潛力。
108課綱抱怨: 國中理化,高中物化差異與準備方向
● 新課綱把課程分為兩種類型:「(教育)部定課程」和「(學)校訂課程」,除了既有的國家課程,各校還可因地制宜,發展適合自己學校的多元課程。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杜瑛秋表示,台灣應該正視自己的歷史,將慰安婦事件定位為對女性人權的嚴重侵害,記載在國史和歷史書籍中。 教育部應將慰安婦事件納入108課綱中,讓每位學生都能知曉歷史真相與女性人權的重要性;並建議政府建立國家婦女人權館,保存相關文物並進行人權教育推動。 李瑞霖引用教育前輩的話表示,「課綱是一場隱性的社會運動」,108課綱是整個台灣教育的核心,牽動各項教育政策與考招制度,希望教育單位傾聽第一線學生的聲音。 未來也希望能促成團隊永續經營,每年關注課綱理想與現場落實的情形。
目前規定兼課教師需有合格教師證,但具教師證的特色人才少之又少。 108課綱抱怨2023 -調高兼課師鐘點費,以目前每堂360元的鐘點費,很難聘到特色教師。 108課綱抱怨 8個小學三、四年級學生排列成ㄇ字形,在老師的帶領下讀三國演義、山海經、魯賓遜漂流記等中外經典,提早養成108課綱強調的閱讀素養。 台南一中校長廖財固則說,108年各高中在普通班的課程計畫幾乎都被退,只有4所學校通過;主要是剛實施,學校想法和委員所期待的有落差,因此才會有這麼多學校被退。 那麼,會不會有學校採取的作法是各科均開設3學分,只是各有一學分拿來上探究與實作? 教育部表示,課綱的修訂,需經教育部政策決定後再啟動,目前網路所稱「疫情間推出新課綱」並非事實,近期並無推出新課綱。
108課綱抱怨: 他們都是過來人
在鄭瑞城時代不應該做,馬英九被逼叫蔣偉寧來做,但蔣偉寧也不應該做。 教育部、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雖曾多次舉辦說明會,但面對未知卻影響重大的學習歷程,家長和學生仍舊相當憂慮。 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計畫曾對高中生做調查,「學習歷程檔案」是令學生最煩惱的一個項目。 新課綱把課程分為兩種類型:「(教育)部定課程」和「(學)校訂課程」,除了既有的國家課程,各校還可自行調整規劃,發展適合自己學校的多元課程。 高中端改變尤其大,必修學分從160學分降為118學分,但加強校訂必修及選修課程共62學分,讓學生有更多根據個人差異的學習。 新課綱在小學的變革與影響,雖不像國中劇烈,但仍有三大重點,讓學生在學習基礎時,可以透過校訂課程,在生活中有系統、脈絡的意義性學習,甚至未來主題式的課表、課程以及跨領域學科的學習,將可能成為新制度下的常態。
- 對老師而言,通常這意味著又有一大堆的教材、教案要寫,也意味著又有一大堆的研習要參加;對家長而言,則意味著又有滿腦子一大堆的問號要發問;自然而然地,也是很不幸地,對國家社會而言,更意味著又有一大堆沒有基本學力的莘莘學子要「問世」了!
- 如今各種補教新商機,都在反映家長、學生對108課綱的焦慮。
- 8月5日,教育部依照天然災害處理辦法,請台北市長柯文哲出面呼籲反課綱學生撤離,柯文哲於晚間密會反課綱學生代表,地點選在台灣北社辦公室,事前沒有將訊息告知媒體,事後才由雙方證實。
- 為翻轉「唯有讀書高」的思惟,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要求,各大學在2022年的個人申請階段,學測成績最多只能占5成,學習歷程檔案比重最少占2成,另外可透過2階筆試或面試的成績選才。
- 賴映帆說,一切都是因為本來就是認識的朋友,一起下來幫忙,沒想到愈做事情愈多,同班好友林軒如也感到如此。
- 不少家長認為,大學科系除了公布學習歷程參採項目之外,也應該公布各項的占分比重。
- 此外,教育部針對這些爭議點,將在暑假期間舉辦〈高中職師生研討工作坊〉,透過「大家一起寫教材」計畫,開始建置教材知識庫;同學可以針對自己關心的議題,透過與歷史研究者、教師與各界人士進行討論與交流,以培養自己理解與解釋歷史的能力。
- 該調查也發現,約42%的家長會給孩子零用錢,但是面對孩子的零用錢使用,父母們仍是時時擔憂,前三大問題包括:一、小孩花錢不經思考,想買就買,占59%;二、小孩花錢買了不需要的東西,約22%;三、借錢給同學,占12%。
可是,影響整個教育架構的課綱卻是日前才剛定稿,沒錯,你沒看錯,我也沒有說錯。 按過去的經驗,課綱公佈之後,約需兩年時間,出版社才有充分時間編寫、送審、修訂教材,之後才能上路使用。 結果,這次教育部卻似乎要趕在改朝換代之前,趕緊將這個歷經波折的新課綱,趕鴨子上架,急急忙忙推出,意欲為何?
108課綱抱怨: 熱門課程搶破頭 選修還得靠運氣
配合多元入學時代的來臨,各大學以及政府單位,都有各式各樣的培育計畫。 希望能夠透過資源的分享、厚植科學人才上的培養、帶動自主學習風氣。 使得高中生提早接觸更深度的專業知識,也是高中生能夠利用的好資源。
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藍偉瑩也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提出具體的證據告訴大學,「你是怎樣的人」,及這些證據如何指向你為何適合這個科系,要能幫助孩子「展現真正的自己」才是加分的關鍵,由於每個學系要的學生特質不同,不需要刻意去累積毫無關連的經歷。 108課綱上路時,學習歷程檔案及考招新制尤其受到各界關注。 如今,第一批適用新課綱的高中生已經畢業,究竟大學教授是如何進行審查、又是怎麼評分的? 《關鍵評論網》訪問高中生、高中教師、補教業者及大專校院招生部門,深入瞭解新制上路首年實施狀況。 「不知道怎麼辦的話,就跟著做好做滿」,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壢高級中學(中大壢中)教師龍文建議學生,老師有設計課程就跟著老師做,尤其是生活科技、資訊科技、藝能科等較能產出明確歷程資料的學科。 不過,他認為最理想的狀況是高一能有更多通識課程、選修課程,讓學生有機會摸索、選學群,矛盾的是,現在很多選修課以高二為主,導致高一學生選組時還是常常回歸學業成績。
108課綱抱怨: 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際界線》面對怎麼樣都合不來的人,保持最低限度的禮貌就好
張文承強調,要盡量把內容的廣度做到最大,例如他的其中一份課程內容主軸為策劃「詩展」,「這份檔案雖然只是詩,我們做成詩集,可以與廣告設計、出版、文學結合,能對比較多科系產生作用」,在設計課程的題目時,會希望內容能對應越多科系越好。 其中,理組班級的學生寫詩、布展時,他會特別要求他們進行佈置規劃,或者讓詩作可以用數位的方式呈現。 儘管如此,每位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都還是得發展出一套因應學習歷程的獨門策略。 龍文替學生製作了一份「學習歷程檢核表」,讓學生紀錄課程或學習單的主題、學習能力表現,只要有適合放入學習歷程的內容,就依照檢核項目檢查。 學校、家長抱怨108課綱不知道怎麼教、不知道怎麼學,在「金融素養」這塊上,看起來確有其事。
台大招生辦公室行政專員陳雁進一步解釋,所謂的「統整」是學生在學習歷程中可以編輯的範圍內,例如學習歷程自述、多元表現綜整心得,能說明這3件作品和學習的連結是什麼、展現什麼能力,就算與學系沒有連結,透過說明,就不會讓內容看起來是分散的。 隨著108課綱的上路,申請入學參採「學習歷程檔案」的考招新制至今已實施3年。 當初新制曾引發軒然大波、受到各界批評,但在(2022)年的申請入學中,首批學習歷程已從高中生手中點擊上傳、大學教授完成了審查、首批採用108課綱的高中生也即將邁入大一下學期。 為了改善學生過度在意「成績」問題,未來大學招生時,將把學生在校的必修、選修與社團參與狀況,納入錄取的評分依據,藉此鼓勵學生選修符合自身興趣的課程。 教育部為了改善9年一貫與高中的銜接落差,籌備多年的「108課綱」,於 2019年9月正式上路,橫跨小學、國中至高中,全名為「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課綱訂定的是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學科或領域,學生應學到的「最低教育內容標準」,以及「至少應具備的能力」,在108課綱將能力更豐富深化為「素養」。
108課綱抱怨: 學習歷程檔案首年回顧:教師、學生怎麼做?大學教授怎麼看?
翁莉庭很清楚自己想就讀廣電相關科系,將自主學習時間拿來拍攝、剪輯影片,但她就讀的學校並不重視自主學習,這幾節課經常被其他學科老師拿去考試和補課,讓她無法如期完成預期進度。 就讀中部前3志願學校的阿雲,在高1整年的多元選修當中,都被分配到沒有興趣的課程,他認為:「多元選修看似依個人意願自由選擇,但仍有可能因運氣不好,而被迫去上一些沒有興趣的課,又怎麼能有動機和熱情?」待高2選課時,他只以「輕鬆」為選課標準。 108課綱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素養,高度仰賴老師的教學量能,要以高中生能理解與實作的方式,帶領學生一步步觀察現象、界定問題、蒐集資料並詮釋分析。 「準備學習歷程檔案已經夠忙了,課業還是不能疏忽,因為申請大學時還是先篩選學測成績。」曉凡嘆了口氣說。 她的目標是台大法律系,這幾年學測都必須達到4科滿分,才能在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108課綱抱怨: 素養入題又長又難? 葛佳源透露祕訣:更能區分能力
隨著108課綱的啟動與延燒,近年來多數教育工作者、教改團體最在乎的就是國文課本的學習內容的議題。 素養導向課程的發展趨勢,可以從課程教學本位的演變開始切入,由舊至新依序是學科本位(記憶理解階段)、能力本位(思考力、邏輯力…等),以及素養本位(實踐力、移動力)。 未來想進醫學系、醫學系、中醫系、牙醫系的學生並不佔少數,但在成績上都必須表現優異之外,還需要什麼條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