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英文11大著數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Ben on July 27, 2020

碳盤查英文

DTTL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僅對其自身的作為和疏失負責,而不對其他的作為承擔責任。 蔡玲儀說明,目前《溫管法》修法將查驗機構分級,不限於國際認可,未來將有更多國內外查驗機構,讓業者依需求選擇。 但目前草案仍在立法院審查中,若今年順利通過,環保署最快在明年訂出認可查驗機構的子法,國內標準的查驗機構同年就能上路。 碳盤查英文2023 蔡玲儀說明,業者在碳盤查之前必須召開「起始會議」,決定碳盤查的目的,釐清需要符合的規範以及要準備的資料。

碳盤查英文

因此供應鏈碳排數據的蒐集與揭露,對於企業做好碳排管理至關重要。 未來減碳不再是「有做就好」的公益行為,而是企業的最高指導原則,各行各業都應先從碳盤查體檢做起,善用工具平台,或是對外尋求資源協助,才能跟上國際淨零轉型的腳步。 緊接著國發會於3月底公布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納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四大策略,預計投入近9,000億元資金,意味政府將傾國家之力加大節能減碳力道。 BCG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陳美融表示,掌握範疇三的碳排是最大困難點,「 你可以把自己盤的很好,但是你盤不到上下游供應鏈, 」特別是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的碳排,占一般製造企業總體碳排達6至8成。 碳盤查英文 排放量計算完成後,對於後續的查驗、登錄或揭露的要求,蔡玲儀強調,不是所有盤查都要經過查驗等步驟,除了環保署公告納管事業及金管會指定揭露對象,其餘自願參與或是供應鏈要求的業者,可依各自需求辦理。

碳盤查英文: 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

然而,因應國際淨零趨勢與民眾環境意識的抬頭,氣候政策已是領導人無法逃避的課題,總統蔡英文在 2021 年地球日宣示臺灣將走向 2050 年淨零轉型,並交由國發會及環保署規劃執行。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建議,要守住攝氏 1.5 度的升溫臨界值,全球必須在 2030 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至少 43%(相較工業革命前水準)、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才能夠避免不可逆的大規模氣候災難。 綜觀全球的減碳進程,已有 198 個國家及 713 個地區承諾淨零目標,東亞地區的中國、日本、韓國則於 2020 年相繼宣布預計 2060 年或 2050 年達成。 環保署表示,初期徵收碳費的對象,約有1.5億噸的溫室氣體,以電力、鋼鐵、石化、化材、水泥等產業為主,不排除訂出碳費的費率累進機制和公式。 徵收碳費會分階段,手段可能有所不同,對大企業採用碳費、碳交易,對於小企業未必採用同樣工具。

碳盤查英文

企業要先蒐集各類排放源整年使用量數據,如瓦斯、天然氣等採購收據、冷媒年度填充量,以及電費收據等,將實際使用量套入計算工具,即可輕鬆得出排放量。 以中小型製造業來說,主要的排放源為設備使用電力,也有部分排放源來自發電機、鍋爐等燃燒天然氣、汽柴油或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冷藏或空調設備的冷媒等。 根據盤查指引,企業進行碳盤查前要先設定邊界,確認盤查的範圍,可以是整個企業集團、單一子公司、某一處辦公大樓,或是特定的製程或產品。 包含組織的委外上下游供應鏈、原物料及貨物運輸配送、產品使用及廢棄時,和組織的商務旅行及員工通勤等,各種項目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 在 裡核心的方法論是「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用來計算產品從原物料階段、生產、配送、使用到最後銷毀,整個週期裡對環境的衝擊。 源:鑑別溫室氣體排放源、溫室氣體匯、溫室氣體儲存庫等(Source, Sink, Resevoirs, SSR),包括直接與間接排放源,範疇一、二、三(類別一~六)等具有重大性的排放源,並且必須解釋為何排除某些排放源。

碳盤查英文: 服務條款

而這也是近十年來,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體即服務)市場全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5%的主要原因。 為達成「淨零排放」這一個抽象的目標,所牽涉的層面除了製造端的減碳和碳捕捉及封存、氫能利用等新興技術,也包含民眾的食、衣、住、行各需求端的轉變。 國際能源總署(IEA)提供了多項政策建議,包含 2030 年電動車的新車市占率達到 60%、2030 年所有新建築應達成淨零排放、2035 年家電與空調為最高效能等等。 對比臺灣公布的 2050 淨零路徑,臺灣社會還需要更多關注與努力,讓「淨零未來」成為可能。 臺灣 2015 年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定 2050 年溫室氣體排放較 2005 年減少 50%,並提出有 2030 年較 2005 年減少 20% 的中期目標。

6.數據品質管理確認所發展之盤查管理程序可有效鑑別錯誤、降低不確定性並提高數據品質,以達到持續改善的目標。 7.程序文件化與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製作保留在盤查執行過程中之程序、方法、數據等予以文件化及紀錄使能進行查驗,(可為紙張、電子檔等型式),並進行文件保留與記錄保存。 8.內部與外部查證藉由查證過程來支持數據的產生、彙總、報告等,確認各階段所呈現客觀事實確實符合揭露目的所追求之準確性與完整性,以作為公開報告、法規要求、交易準備等行動基礎。 為因應全球暖化帶來的衝擊,國際間紛紛推出和減碳相關的金融法規政策。 本篇將說明碳盤查、碳足跡是什麼,進行碳盤查的原因有哪些,溫室氣體盤查範圍以及各家企業碳盤查怎麼做,幫助你掌握產業未來的綠色趨勢。

碳盤查英文: 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宣布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歐盟也將在2026年正式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在強調淨零、負碳排的時代裡,碳足跡、碳中和、碳盤查到底是什麼?以下盤點5大淨零關鍵字。

5.搭配工研院產業學院「碳足跡實踐的實務課程」,從實作中學會碳足跡計算。 環保署表示,企業可以自己參照本指引動手做盤查,如屬環保署公告應盤查、金管會永續發展路徑圖規範對象或供應鏈需要者,盤查結果才需要經查驗機構查證,盤查指引公布在環保署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供各界使用。 經濟部工業局宣布將以「 以大帶小 」政策,由大企業帶領上中下游供應鏈,輔導中小企業建立碳盤查及減碳能力。 考量國內中小型製造業家數眾多,排碳來源以電力為主相對單純,以往較少掌握自己的溫室氣體排放情形,工業局開發出「碳盤查計算器」,透過簡易的數位工具,協助中小企業跨出減碳第一步。 東捷資訊母公司就是東元,最早是代理德國軟體商 SAP 的 ERP(企業資源規畫)系統起家,原本公司就有逾 260 家上市櫃公司客戶。 碳盤查英文 除了攜手雲端報告大廠 Workiva 推出「ESG智能碳管理解決方案」,包括 SAP 將在高雄亞灣區成立全球 ESG 研創中心,也宣布碳盤查的導入及顧問服務,由系統整合夥伴東捷資訊與伊雲谷負責,專攻外銷歐洲市場的金屬釦件業者進行碳盤查。

  • 算:執行計算所有排放源於某年度間的實際排放量以及移除量,並且設立基準年作為比較依據(自己和自己過去比)。
  • 其中,訂定「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的氣候行動目標就是常見的方式之一。
  • 像是工廠生產的直接碳排、製造過程使用甲烷等氣體等,都屬於範疇一。
  • 在做出任何決定或採取任何可能影響企業財務或企業本身的行動之前,請先諮詢合格的專業顧問。
  • 緊接著國發會於3月底公布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納入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四大策略,預計投入近9,000億元資金,意味政府將傾國家之力加大節能減碳力道。

若無法在產品製程上導入低碳的選項,最終很可能因減碳不足而流失訂單。 民間企業也動起來,為響應「大廠帶小廠」政策,國內8家科技巨頭在去年攜手共組台灣氣候聯盟,成員包含台達電、台積電、友達、台灣微軟、光寶科技、宏碁、和碩聯合科技、華碩電腦。 企業只須盤點廠內所使用的能源或設備,找出相對應的電費單、燃料單(如液化天然氣、燃料油、汽柴油、煤炭)等資料,分別鍵入計算器各欄位年度使用量,就可估算每年的碳排量。

碳盤查英文: 透過碳資訊查證與確證贏得可信度

環保署19日公布新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作業指引」,除了既有公告應盤查登錄的大排放源,針對國內不少有碳盤查需求的中小企業也提出盤查作業指引。 碳盤查英文2023 蔡玲儀解釋,環保署原本的指引,是給大型排放源的盤點參考,一般中小企業不見得可以使用。 現行《溫管法》規定,每年應進行排放量盤查的排放源目前共287家,包含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等行業別,或是年排放量超過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公噸CO2e;不同溫室氣體,依其暖化影響,用同一單位表示。為測量碳足跡的標準單位)的其他業別。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是指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碳足跡盤查(Carbon Footprint Verification, CFV)是提供可信度的基本來源,有了這項盤查,管制機關、客戶、員工、股東、潛在投資人、環保團體、媒體,甚至是競爭對手,將確信組織碳足跡計算的準確性、完整性及透明性。 林木資源只是碳權行情的第一步,第二步之後,就是客戶、數據與資訊管理的戰爭,不然大家工廠關一關,回到原始時代種樹就好啦。 隨著歐美碳排法規落實於制度,從而形成另一種競爭壁壘,沒跟上腳步的企業,不只成本被墊高,也將面臨更高的市場門檻。 叡揚是資訊軟體與雲端SaaS服務供應商,營收主要來源有訂閱式服務、專案接單等類型,以客戶產業類別來看,最大宗分別為金融業者與政府機構。 不只歐洲,美國也在 2022 年提出美版碳關稅《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CCA)草案,目前法案進度已完成二讀,若通過,美國也將在 2024 年開始徵收碳稅。

碳盤查英文: 雨彈升級 嘉義縣豪雨「國家級警報」響、8縣市大雨

參與成員各有專精,網站內容涵蓋各式新科技訊息,從行動運算、醫療生技、網路,到科技產業、技術等多樣領域,期盼以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帶給所有讀者未來市場與科技生活更多的啟發與思考。 比爾蓋茲在《如何避免氣候災難》(How To Avoid A Climate Change)一書中提到,當產業從舊有的高碳排技術,轉而採用更環保、低碳的技術,當中所付出的額外成本,即綠色溢價。 概念與淨零碳排相同,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最低,剩餘的排放透過植樹、碳埋藏地底等技術抵銷,還必須考慮區域或局部的地球物理效應,例如來自飛機凝結軌跡的輻射效應。 英商勞盛站在全球廣泛行業與方案 ISO 14064系列GHG 確證與查證的第一線。

協助一項活動或產品整個生命週期過程中,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1.目的與範疇界定:確認執行碳足跡計算目的為尋求產品減碳機會、綠化供應鏈並與供應鏈形成Green Partner,或減碳持續改善…等。 2.製程流程圖:依照範疇界定建構產品生命週期製程地圖,可能包含原物料至廢棄處理過程中所有原料、能源以及廢棄物…等投入產出項目。 3.數據收集:依產品生產製造過程所涉及之各項原料、能源與資源的投入,以及各種廢棄物(空、水、廢)的產出進行數據蒐集。

碳盤查英文: 相關標籤:

真正的去碳需搭配企業的碳揭露機制,使企業本身及利害關係人掌握企業的碳排放資訊,進一步檢視生產過程期間高碳排的過程或項目,最後利用創新方式進行低碳轉型。 歐盟碳交易系統於2005年便已啟動,至2021年7月共有30個國家,包含1萬2千多個企業、碳排放單位參與交易,產業覆蓋鋼鐵、水泥等製造業。 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場-中國碳交易系統也於2021年7月中旬啟動首日碳排放配額,讓每一噸的「碳」有價格。 日本自2012年起,則是針對每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向進口原油 、瓦斯等化石燃料業者課徵碳稅。 而歐盟除了碳交易系統,為了將2030減量目標從原本相較 1990 年減少40%提高到至少55%,新增碳邊境調整機制-碳關稅(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要求進口商購買憑證來抵銷進口產品的總含碳量。 目前市面上可追蹤碳足跡之服務多為針對單一數據,難以做到個別產品碳排量監測,面對減碳對策時無從下手,而新漢智能這套系統能夠清楚地顯示個別產品碳排量前後月比較、並追蹤逐年生產趨勢,讓減碳更有目標性及目的性,協助客戶達到無痛因應此波全球綠色趨勢、有效達成減碳目標。

碳盤查英文

蔡玲儀表示,國內碳排放有51%來自製造部門,10%來自服務業。 根據經濟部資料,國內中小企業約有150幾萬家,其中約有15萬家中小製造業、70萬家中小零售業,經濟部估算,國內約有10幾萬家中小企業有碳盤查需求。 很多企業會忽略範疇三的碳盤查,但很多產業排碳最多量是在範疇三。 像是製造業和服務業等,有越多的上下游供應鏈,或是頻繁的交通運輸,和員工的通勤和商務旅行狀況,都會造成範疇三的溫器氣體排放量越高。

碳盤查英文: 相關標準推薦

「中小企業應該更積極面對,(減碳)時間是否足夠也是問題,」陳美融提醒,台灣企業需盡早做好低碳轉型準備,減碳不再只是大公司的事。 即使企業都知道做好碳盤查的重要性,卻碰到 碳盤查英文2023 時間與預算、先進工具、排放係數 取得3大執行關卡。 BCG資料科學副董事劉北辰表示,時間與預算是企業最常遇到的問題,若公司沒有做過碳盤查,勢必得新增預算,也要考慮設置專責人員來處理。 Deloitte泛指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Limited(簡稱“DTTL”),以及其一家或多家全球會員所網絡及其相關實體(統稱為“Deloitte組織”)。 DTTL(也稱為“Deloitte 碳盤查英文2023 全球”)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之個別法律實體,彼此之間不對第三方承擔義務或約束。

碳盤查英文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