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軌衛星天線2023必看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ommy on July 9, 2019

低軌衛星天線

不願具名的業者強調,相較於已開發完成並且量產的產品,毛利大約僅有一成左右,而導入新應用、新開發的模組,往往毛利都會高出許多,對於供應商而言,都是一樣的原料,卻能夠產生更好的利潤,這是廠商一定要爭取的機會。 如果以2021年第二季開始送樣往來,年底前可望確定認證,並安排小量試產,2022年將有機會產生實質挹注。 當時,耀登展出的5G毫米波天線,獲得空中巴士(AirBus)賞識,邀其協助製作衛星天線模組,就此踏入衛星領域。 高通量衛星技術突破、火箭發射成本降低;以及天線與射頻前端技術、電池及處理器元件微型化技術進步,讓低軌衛星通訊漸趨成熟。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即將於27日訪問中國大陸,港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雷蒙多此行預計向中方提出包含市場准入、禁止美光在華銷售... 根據IDC公布的2023年第2季中國手機跟蹤報告來看,華為靠4G手機從去年第2季的7.3%殺回今年第2季的13%,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借用李白的「輕舟已過萬重山」來形容,華為已經渡過至暗時刻。 近期有消息稱,華為將2023年手機出貨量目標從年初設定的3,000萬支提升至4,000萬支。

低軌衛星天線: 相關連結

兆赫主要生產的產品包括衛星、有線電視、電力線傳輸及 G.FAST 用戶端設備,市場法人認為,該公司也將受到美國政府推出高達420億美元的寬頻基礎建設計畫的挹注,有利將來營運表現,同時,低軌衛星也是未來該公司爭取訂單方向。 5G毫米波在射頻前端模組的基地台產品開發方面,因覆蓋範圍、陣列大小均不同,多以高整合毫米波天線模組為主,為5G在毫米波時代的重要配備,耀登技術實力獲得美系電信商肯定,順利獲得長期訂單,預估明年仍與該客戶持續合作5G毫米波通訊射頻模組產品的新案開發。 台灣積極打造低軌通訊衛星產品國家隊,配合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政策,數位部在國科會「太空產業推動與人才培育計畫」下,協助推動低軌通訊衛星資安檢測,未來也協助國家太空中心訂定低軌通訊衛星場域安全指引。 據悉,5G毫米波在射頻前端模組的基地台產品開發方面,因覆蓋範圍的不同,陣列大小不同,多以高整合毫米波天線模組為主,為5G步入毫米波時代的重要配備,而耀登技術實力已獲得美系電信商肯定,因此順利獲得長期訂單,預估明年也將與該客戶持續合作5G毫米波通訊射頻模組產品的新案開發。 四大低軌衛星營運商,皆使用相位陣列天線設計,不論採用怎樣的設計,其中所採用的材料與技術都與台灣資通訊產業有相當程度的商機產生。

為使用該系統,用戶需在住家安裝一個用來接收星鏈衛星訊號的專用天線設備,在 SpaceX 於 2020 年 10 月推出的測試版本中,這整套終端設備包含一個 23 英寸寬的圓盤形天線、一個 Wi-Fi 路由器以及相關纜線組件,然後每個月支付 99 美元網路月租費。 數位部推動低軌通訊衛星資安檢測,3階段建立衛星終端設備、地面站、衛星本體資安檢測標準或測試規範,預計今年底在高雄建置完成低軌衛星終端設備資安驗證實驗室,提高產品資安防護力。 衛星製造設備則需要較高的研發與生產技術需求,主要廠商則包括航太金屬零件的漢翔、公準,高頻無線通訊模組的同欣電,航太記憶體模組旺宏以及砷化鎵廠商宏捷科等。 數位部韌性建設司司長鄭明宗告訴中央社記者,預計今年底高雄建立低軌衛星終端設備資安驗證實驗室,明年提供檢測能量,廠商可以自主送測,希望幫助業者提升產品的資安防護能力。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7日電)數位部推動低軌通訊衛星資安檢測,3階段建立衛星終端設備、地面站、衛星本體資安檢測標準或測試規範,預計今年底在高雄建置完成低軌衛星終端設備資安驗證實驗室,提高產品資安防護力。 耀登指出,公司正積極與衛星電信商的基頻板(SSM)進行整合測試,並計劃在今年第4季度於實際場域進行驗證,為客戶提供更為可靠的解決方案,同時也為耀登在低軌衛星領域的發展帶來新的動能。

低軌衛星天線: 中國的「墨子」衛星賦予間諜衛星新含意

台灣網通業者的強項在於過去已經在衛星地面站相關設備和家用網路延伸裝置累積相當多年的製造經驗,對於這一波低軌衛星世代商機當然不會缺席。 天上每顆衛星到底對應多少衛星地面站和終端接收裝置或網路延伸設備,其實因不同應用與不同訊號強度要求而異,這也為低軌衛星供應鏈商機更添想像空間。 譁裕位於新竹湖口的新廠近期剛剛完工並加入營運,透過SMT產線導入、在天線模組產品線的製造與接單能力較過去提升。

低軌衛星天線

低軌道,又稱低地球軌道(英語:Low Earth orbit),是指太空載具距離地面高度較低的軌道。 低軌衛星天線2023 由於低軌道衛星離地面較近,絕大多數對地觀測衛星、測地衛星、太空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衛星系統都採用低軌道。 S頻段雙工器包含三個基本單元,一個發射帶通濾波器、一個接收帶通濾波器和一個位於兩個濾波器連接處的天線端口處的T形連接點。 發射帶通濾波器可以使來自發射機的發射頻帶信號通過,並拒絕從發射器到接收器的接收頻帶信號(圖二)。

低軌衛星天線: 中國向聯合國告狀! 控馬斯克SpaceX衛星今年兩度逼近中國太空站

低軌衛星商機誘人,吸引無線通訊天線廠商耀登科技,憑藉30多年的天線設計經驗積極搶攻市場,更是也一舉拿下歐系低軌衛星業者大單,展現急起直追的態勢。 自從1957 年全球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衛星的應用已經超過60 年,由於廣覆蓋、高靈活度等優勢,其應用範圍涵蓋軍事、國防、遙測、科研、電視影像傳播到電信通訊。 衛星之於國家發展,有著虛擬國土延伸的戰略意義,因此衛星建設也成為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等國之國家重要戰略。 再者,衛星地面設備也朝高頻發展,台灣過去在行動通訊已耕耘相當長時間,所累積的5G毫米波技術與產品化經驗,將有機會轉移到低軌衛星進而產生綜效。 除火箭運載費用過高,衛星產業的另一挑戰為衛星造價,過往發展衛星事業的單位通常為政府,衛星生產多採小批量訂製,造價高達數億美元,形成相當高昂的成本門檻。 但隨著天線、射頻前端、電池、製程技術演進,衛星零組件可以更高度整合與小型化發展,間接讓衛星製造成本大幅下滑。

星鏈衛星也給天文學家帶來新問題——在日出和日落時,它們可以被肉眼看到,衛星外翼反射太陽,閃閃發光,而這可能導致望遠鏡圖像上出現條紋,模糊恆星和行星的視野。 低軌衛星天線2023 《萬寶週刊》鎖定中高資產族群,以台股、全球股市、期貨、基金、房地產、藝術、精品投資為主軸,出版至今深受投資界人士青睞,為全國證券界指標性刊物。

低軌衛星天線: 太空新聞 馬斯克火箭撞向月球與中國實踐21號衛星「清道工」

目前星鏈在北美、歐洲、南美洲等共21個國家提供服務,其他地區有待監管機關的批准。 不過,星鏈服務的價格不算低,每月99美元外加1筆499美元的安裝費,接受度有待市場評判。 低軌衛星天線2023 此外,星鏈也還沒開始為SpaceX帶來收入,外媒先前報導,馬斯克在內部信提到,猛禽發動機主宰星鏈計畫成敗,1代星鏈無法讓公司賺錢,2代才能改善這個狀況。 全球約35億人未受網路覆蓋,在低軌衛星的輔助下,隨處都能上網的夢想,就快要實現。

低軌衛星天線

衛星次產業中,產值第二高為「衛星服務」,占 43.5%,然而這是台灣目前最難切入的市場。 低軌衛星天線 由於台灣當前網通設備相當發達,不像美國或澳洲等國地廣人稀、部分地區需投資高昂成本建置地面站故寄託衛星網路帶來另一番景象,台灣無需特別借助衛星網路,也因此少了測試相關服務的契機。 全球衛星次產業規模可劃分四大類:衛星製造、衛星發射服務、衛星地面設備、衛星服務。 目前,衛星製造產值集中美國(65%),在整體衛星次產業產值則占 4.5%,但隨著衛星體積越來越小、成本降低,各國自主研發技術門檻也降低,因此衛星製造全球市場正緩步成長中。 隨著 SpaceX 與 OneWeb 按照計畫部署大量低軌通訊衛星,全球各地享用高速低延遲衛星網路的日子已不遠,地面接收設備需求也隨之增加。 工業局表示,近年台灣憑藉 ICT 產業優勢能量,部分高頻印刷電路板材、射頻元件、天線材料、路由器、電源供應器等,已成功進入第一波的衛星供應鏈名單,但目前相關晶片、陣列天線整合等重要關鍵仍掌握在外商手上,台灣必須盡快掌握關鍵技術與提升系統整合能量。

低軌衛星天線: 國際要聞

在測試認證方面,耀登子公司耀睿為全球第一家以5G開放式網路和5G資安測試服務之第三方公正性驗證實驗室,去年底成立驗證中心後,計劃於2024年初取得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認證,執行溫室氣體查證業務,協助企業加速ESG永續轉型。 據了解,這顆衛星是世界首顆高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創新突破多項關鍵技術,能夠對我國本土及周邊區域進行全天候、全天時的觀測,滿足防災減災與地震監測、國土資源勘察以及海洋、水利、氣象、農業、環保、林業等行業應用需求。 NVIDIA引領全球 AI類股掀起旋風,美國伺服器大廠美超微 (Supermicro)(SMCI-US) 周二盤後發布的本季財測不如預期下跌23%,主要是受到AI相關技術支出暴增,以及供應短缺的影響,導致美超微股價重挫 低軌衛星天線 23.39%。

低軌衛星天線

台灣在資通訊產業具有優勢,衛星終端設備與元件供應,我國已有近40家業者切入SpaceX、Oneweb等多家國際衛星大廠與地面元件供應鏈,預期將吸引更多業者投入。 對低軌衛星有興趣的投資朋友可上網「低軌衛星產業推動平台」,上面有豐富且即時的資訊。 不過,低軌衛星通訊技術成熟關鍵在於衛星發射數量,這部分目前還在如火如荼進行,估計可能還需要 3~5 年時間進行布局,因此對設備供應鏈廠商來說,低軌衛星相關產品商機可能自 2021 年起飛,但較顯著的貢獻時點可能落在 2022~2025 年。 群益投顧研究部副總裁曾炎裕指出,美國祭出420億美元高速網路基建計畫,目標是提高美國上網速度,加上各國積極推動網路基建5G設備需求穩健,網通廠評估在美擴產,以及低軌衛星計畫中SpaceX的Starlink衛星5,005顆等,都將有利台灣供應鏈後市營運表現。 數位部表示,計畫補助所屬財團法人電信技術中心(TTC)推動低軌衛星資安檢測,今年初已經完成低軌衛星使用者終端設備資安標準及測試規範草案,並在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完成立案,預計明年初由TAICS公告為產業標準。

低軌衛星天線: LTN經濟通》先行指標敗像已露 中國完蛋了?

耀登表示,該公司低軌衛星產品是以地面接收站為主,目前客戶正在認證中,後續將進入實際場域認證,估計最快今年底到明年初正式出貨,該公司表示,目前衛星地面接收站產品是以和客戶共同研發方式進行,技術研發方面持續提升,將有利未來該公司拓展營運規模。 地面設備部分,曾巧靈指出低軌衛星通訊尚無統一標準規格,較難形成規模經濟,不過4大低軌衛星服務商均使用相位陣列天線,推動相關零組件需求;台灣在5G商用後累積部分技術與產品化經驗,在毫米波技術與低軌衛星具備綜效。 低軌衛星天線2023 觀察全球衛星產業鏈,曾巧靈表示主要有元件和零組件供應、地面設備製造、衛星製造、衛星發射以及衛星服務等,其中地面設備和衛星服務價值鏈合計占比超過9成;包括韓國、中國、歐盟和日本等也積極布局低軌衛星。 觀察低軌衛星台廠供應鏈,徐子明表示,台灣已有多家廠商切入主要低軌衛星業者供應鏈,針對地面設備,以用戶終端的天線、Wi-Fi路由器等原廠委託製造(OEM)組裝,以及印刷電路板(PCB)、射頻元件等製造為主;衛星部分已切入部分零組件製造供應。 3GPP最初討論5G非地面網路的目的是透過多層次的網路部署,減少訊號死角(圖3),其中低軌道衛星只是無線訊號載具的一環。

耀登認為,公司目前在毫米波天線模組和低軌衛星領域,正處於強勁的發展軌道上,今年可望有不錯的進度與成果,對營運持審慎樂觀態度。 低軌衛星天線2023 展望未來,耀登指出,公司三大產品線中,消費性天線今年下半年仍為公司一大成長動能,市占率也將持續提升;在工控領域方面公司將持續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根據市況調整策略,至於設備部分,公司在量測的設備訂單交期仍為一年以上。 射頻暨測試廠耀登科技(3138)今(24)日召開法說會,耀登指出,公司的毫米波天線模組(AIM)產品已獲得美系電信商的訂單,預計第3季末開始出貨,衝刺下半年業績成長。

低軌衛星天線: 相關

不過,目前LEO 系統並無國際統一標準,各國際領導業者所開發之衛星系統獨立且不互通,採購亦各具規格,臺灣業者對核心衛星通訊重要技術布局不足,技術開發恐受限於國外廠商。 全球衛星產業產值,預估今年有2,900億美元;到了2030年時,規模上看3,700億美元,占太空產業產值超過七成,在衛星寬頻服務的潛在市場規模更預估上看1.6兆美元,其中企業服務占4,450億美元,終端消費者則有9,000億美元,政府部門則占1,300億美元。 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研究指出,2021年全球太空產業規模達3,860億美元,年成長4%,其中,衛星產業占72%,主導了全球太空經濟。 資策會預估至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規模可望突破1兆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5.1%。 目前4大競爭者分別是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旗下SpaceX、由英國政府和印度財團巴帝全球(Bharti Global)擁有的OneWeb、亞馬遜旗下Kuiper系統,以及加拿大業者Telesat等,也有其他公司想打入市場,但最終放棄。

  • 貝佐斯很早期對太空事業展現興趣,旗下還有私人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主要投入軌道運載火箭研發及太空旅遊服務。
  • 3GPP最初討論5G非地面網路的目的是透過多層次的網路部署,減少訊號死角(圖3),其中低軌道衛星只是無線訊號載具的一環。
  • 台灣總統大選訂於2024年1月13日登場,隨著倒數時程越來越近,市場關注度預料將持續提升,尤其短期在輝達(NVIDIA)財報公布,AI熱潮暫時降溫之下,資金外溢至其他族群,選舉題材有望接棒登場。
  • 台灣不少網通廠商已針對低軌衛星商轉帶動的相關地面接收設備與家用網路延伸裝置等等市場商機展開布局,預期最快明年就有機會開始小量貢獻營收。
  • 星鏈衛星也給天文學家帶來新問題——在日出和日落時,它們可以被肉眼看到,衛星外翼反射太陽,閃閃發光,而這可能導致望遠鏡圖像上出現條紋,模糊恆星和行星的視野。
  • 2021年,星鏈加速發展,6月份發射衛星數量接近1800顆,8月馬斯克指出,星鏈已出貨10萬台的衛星通訊終端機。

研調機構TrendForce指出,穩懋、群電、台光電、華通等也打進Starlink供應鏈。 曾巧靈分析,全球低軌衛星星系在應用服務商與國家政策推動有一定程度發展,但對台灣廠商而言,最大商機仍在低軌衛星製造與地面終端這兩大區塊,在這之中也存在著機會與挑戰。 杜振宇表示,不論是SpaceX還是OneWeb,其衛星及地面接收站有不少零組件是來自台灣廠商。 低軌衛星天線 零組件如PCB / CCL / PI、天線、太陽能電池、遙測、推進馬達、散熱片;次系統有衛星電腦、電力系統及結構。 在低軌衛星(LEO)商用化方面,徐子明預期,明年Starlink與OneWeb等國際主要低軌衛星營運商,將提供全球服務涵蓋,除持續部署「星系」外,隨用戶規模成長,將帶動聯網終端需求。 就供應鏈來看,衛星生態鏈包括衛星製造、衛星發射、衛星地面站、衛星服務,研究機構保守估計全球衛星產業規模超過2,700億美元,其中大約9成來自地面設備和衛星服務。

低軌衛星天線: 太空垃圾

目前 LEO 低軌衛星通訊係以太空服務公司 Space X 最具規模,其佈建的低軌道衛星群──星鏈(Starlink)已發射 800 多顆低軌道衛星,並已於 2020 年進入試營運階段。 SpaceX執行二代星鏈衛星迷你版發射Starlink 6-11任務,共計發射22顆 Starlink v2 Mini衛星,使發射的Starlink衛星總數突破5,000顆整數大關,其中4,662顆衛星發射後將繞地球軌道運行。 今年底及明年全球前四大低軌衛星大廠SpaceX、OneWeb、Telesat、亞馬遜都將持續發射衛星,台灣相關供應鏈明年營運將持續受惠。 法人表示,半導體構裝廠同欣電供應低軌衛星應用產品,公準精密供應低軌衛星零件切入美國太空公司,砷化鎵廠宏捷科低軌衛星用低雜訊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獲客戶認證,第4季可小量出貨。

低軌衛星搭著 5G 基礎建設順風車加速發展,已經成為輔助 5G 解決通訊死角、擴大 5G 覆蓋率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星鏈不是唯一正在開拓近地軌道空間的公司,還有英國的 OneWeb 和 2018年成立的中國公司銀河航天等競爭對手,都在實施各自版本的「星鏈」,將大量低軌衛星送上天。 這些人造衛星組成星鏈( Starlink),這個項目的目的是從太空向地球上偏遠地區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政府明年國防總體預算達6,068億元,創下新高,且國防預算採購F-16V、高教機、潛艦及軍艦為主體,法人看好台灣電子實力有利發展無人機、無人艦等策略性防衛武器。 台灣總統大選訂於2024年1月13日登場,隨著倒數時程越來越近,市場關注度預料將持續提升,尤其短期在輝達(NVIDIA)財報公布,AI熱潮暫時降溫之下,資金外溢至其他族群,選舉題材有望接棒登場。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