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達電動車2023必看介紹!(持續更新)

Posted by Eric on April 25, 2023

廣達電動車

第三代半導體中的SiC元件,規模預估在7年之內,市場規模將從11億美元,暴增到63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34%,而功率半導體市場產值,將持續以6.9%年複合成長率向上成長。 廣達電動車 被伺服器業者戲稱為「美皮台骨」的美超微Supermicro,在桃園設立龐大一條龍工廠,創辦人梁見後從台灣赴美創業,整合台美資源優勢,成功在以軟體應用當道的矽谷地盤,創造出一家年營收1,555億元的電腦硬體公司,也成為華人奇蹟。 目前台灣不僅是全球伺服器出貨量超過九成的供應方,前六大伺服器硬體業者更吃下其中八成供貨量,十足大者恆大效應。

廣達電動車

散熱大廠奇鋐董事長沈慶行是保守派之首,他態度保留地指出,聽到不少客戶資料中心「漏液或結霜」,資料中心必須長時間運行,奇鋐提供客戶3~5年以上保固,在液冷發展還不成熟時不會貿然供貨。 而儘管伺服器硬體玩家大者恆大,但因為市場仍快速成長,還有許多玩家仍看好產業成長性,縱身投入。 包括聯想除品牌伺服器產品線,近年也籌組白牌團隊期望跟廣達一樣搶吃雲端客戶訂單。 不過法人指出,除了中國封控影響期間,廣達筆電每月出貨大致都超過500萬台,因此PC需求下降對廣達的影響不大,除了MacBook Pro代工穩定,新MacBook Air也持續受到消費族群購買。

廣達電動車: 電動車百兆商機5》藏在黑手堆的鑽石!一次掌握最具爆發力的電動車概念股

根據元大投顧預估,廣達營收約有57%來自筆電、28%來自伺服器,由於伺服器毛利相較筆電來得高,因此廣達的伺服器業務也是外界關注焦點。 廣達電動車2023 談到伺服器業務部分,楊俊烈表示,廣達除了在既有客戶提高市佔率外,也拿到新的企業級(Enterprise)伺服器的客戶。 他表示伺服器業務營收今年將保持雙位數成長的預期,並且下半年表現將優於上半年。 另外,今年自駕車市場規模約1,000萬輛,輝達預計到2023年將來到1.2億輛,規模更勝電動車規模,市場成長一倍,輝達認為未來幾乎所有汽車都會使用電氣化,並使用自動駕駛技術。

據了解,廣達的墨西哥廠除將出貨ECU之外,也出貨AI自駕車電腦系統,而且就像耕耘雲端伺服器市場,直接以白牌模式,跳過品牌廠而與一線CSP大廠合作類似,廣達車電業務也直接與一線汽車零組件供應商競爭,直接接觸OE原廠,GM就是首家成功案例。 由於傳統車廠對於科技的陌生,在電動自駕車時代給予台科技大廠極佳的切入位置,廣達這次與GM合作,雙方在電動自駕車領域截長補短,共同研發,據悉也是廣達首度以JDM的角色參與原廠汽車的研發製造。 因此,有別於與自行設計車電系統的特斯拉,廣達在與GM的合作案中,不但訂單數量相當龐大,且單價(ASP)與毛利率均大幅提升。

廣達電動車: 〈財經週報-蘋果訂單〉中國紅鏈搶吃蘋果 和碩、鴻海因應不同調

供應鏈傳出,廣達拿下全球第五大汽車集團通用的自駕車載電腦JDM(共同開發)/ODM訂單,是少數能從車用供應鏈Tier 1大廠嘴邊搶下肥肉的台灣代工廠。 鴻海近期在與車廠的合作動作頻頻,今年以來陸續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簽訂合資 MOU,並與裕隆集團合資成立鴻華先進科技。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指出,目前還有很多間車廠洽談中,預計今年 11 月還會再發布合作消息。 就連在10日宣布要在美國SPAC上市的自駕卡車業者PLUS,廣達也是投資者之一,根據PLUS公布的投資者簡報也可看到,未來廣達也會成為PLUS的ECU供應商。 隨著電動車、自駕車公司逐漸崛起,是否能夠對廣達有更多的獲益貢獻也值得持續關注。

廣達電動車

在電力電子產品開發上,讓直流充電有更好溝通與控制的EVCC(電動車充電用通信設備)與DCGM(中央控制模組),同時也開發無線充電滿足未來的需求。 堡達為專業被動元件代理通路商,主要代理日本松下(Panasonic)產品,今日在長庚大學舉辦Panasonic幹細胞自動培養設備成果發表活動。 董事長陳家裕指出,其實不止廣達,現在包括電子五哥廣達(2382)、緯創(3231)、和碩(4938)、仁寶(2324)、英業達(2356)等,都呈現庫存過高的情況。

廣達電動車: 相關

緯創集團旗下緯穎則以雲端客戶出發,從最初跟微軟合作關係密切,逐漸拓展雲端客戶陣容,目前系統出貨比例拉高,是營收衝最快的黑馬。 但照產業每年成長率5~10%推算,台灣伺服器相關產值很可能在兩年內挑戰2兆元,這樣的產值,絕不輸包括面板、半導體、甚至於傳產的石化、金屬和機械,不僅在台灣產業中舉足輕重,伺服器的背後「運算力」,其實更已等同是國力,美中大國每年莫不在500大超級電腦排名上暗自較勁。 產業面:英屬開曼群島商立凱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4月,位於桃園八德,二大營運事業,一為磷酸鐵鋰電池正極材料之生產、研發及銷售;二為電動巴士、電池、充換電系統之製造、研發與銷售。 產業面:美琪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6月,位於桃園觀音,為氧化觸媒相關產品廠商,銷售固態、液態氧化觸媒、硫酸鈷等產品,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PTA氧化觸媒供應商。 廣達近年積極進行全球布局,除既有中國、台灣、美國據點外,特別著重擴充泰國廠,去年 11 月公告增資泰國子公司約泰銖 20 億元 (約新台幣 20 億元),並將視營運需求分次投資,2 月也宣布投資泰銖 9.095 億 (約新台幣 9.095 億元),進行泰國廠房新建結構工程及材料發包工程。 廣達現在已於台灣、泰國、美國、德國、墨西哥布局產線,未來將視客戶需求調整產能,也持續針對元宇宙擴增實境產品進行研發作業。

廣達電動車

而對於美中貿易大戰對廣達代工的產品也帶來衝擊,包括伺服器、穿戴、智慧音箱都在名單上,對此副董事長梁次震說,美國宣布第一階段160億元進口商品部分沒有包含3C,但第二階段2000億元商品項目要課25%關稅,這有部分涉及廣達代工項目。 林百里表示,廣達對AI志在必得,未來AI投資會加倍加倍的增加,有些客人已經開始談明後年的產品方向及研發,廣達在林口有6000人,在台灣有強大研發團隊,這是優勢,所以對未來發展機會仍然非常樂觀。 林百里說,未來十年將是電動車機會,因為許多國家都宣布取代傳統燃油汽車,這是好事,但反過來說,全世界將會缺很多電池,這將是難題,然而到自駕車又是另一件事,未來電動車上增加自動駕駛功能將是非常有利的產品,原因是電動車四個輪子可以分開控制加力跟煞車。 市場熟悉的第一代特斯拉供應商,包括供應線束的貿聯以及獨家供應減速齒輪的和大。 因應電動車市場高速成長,和大在嘉義大埔美園區已設廠5年,1、2廠去年年產值已超過30億元,3廠下半年投產,即將投資150億元的5-6廠明年中旬動工,5個廠全數量產後,年產值將超過100億元。 誠如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指出,全球汽車產業重新洗牌,台灣可以在汽車產業重新界定標準、深度參與;過去台灣錯失了汽車產業發展契機,但這次電動車產業起飛,台灣擁有成熟 ICT 產業基礎,大有可為。

廣達電動車: 鴻海低軌衛星第4季發射升空 AI伺服器營收比重看增

外資則認為,對廣達而言,目前最糟的狀況已經過去,第三季營收可望年增22%,預期將進一步帶動股價上揚。 同時,黃仁勳也宣布推出用於打造加速伺服器的模組化參考架構NVIDIA MGX,可滿足各種規模大小資料中心的需求。 輝達並透露,美超微、廣達集團將率先在8月推出採用MGX設計的機型,拔得頭籌。 對於車用產品明年發展,廣達感到相當興奮,目前已經掌握來自美國、日本、歐洲的客戶,廣達主力產品為引擎控制單元,發揮系統整合強項,現在已經觀察到車用產品成長幅度超越所有產品,明年也將成為最具成長潛力的產品線。 在廣達集團伺服器事業方面,楊麒令提到,泰國自去年12月啟用第1條表面組裝技術產線後,每月皆增加1條新產線投入生產,至今少說有8條產線使用中,但產品依舊供不應求,還要繼續拓展新產能,而廣達的德國場、美國加州佛利蒙廠以及田納西州子公司,從今年底至明年初皆有新產能投產。

廣達電動車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近期台股當紅炸子雞廣達(2382),不僅在AI伺服器產業居龍頭地位,在車電業務方面也大有斬獲。 市場傳出,該公司接獲美國傳統汽車大廠GM通用汽車AI自駕車電腦大單,可望全面導入GM各車款,為後續成長增添強勁動能。 而近日廣達在線上法說會也指出,汽車業務明年將從投資模式轉為收穫模式,並實現實質利潤的改善,「對汽車業務充滿期待」。 該股週三(16日)股價領漲AI族群,尾盤更攻抵漲停下一檔,收270元價位,距離前高271元僅差一步之遙,週四(17日)有機會突破。 事實上,廣達在車電業務中默默耕耘,近年迭有斬獲,包括為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在上海超級工廠出貨ECU(電子控制單元),去年也赴墨西哥設廠,一般解讀是為了美國電動車市場所建置,亦即除了特斯拉之外,包括與美系的傳統汽車品牌的合作。

廣達電動車: 鴻海第2季業績看淡 電腦產品下半年動能佳

「伺服器最終市場很清楚在雲端、5G公有雲、5G專網及AI、邊緣運算上,關鍵是你的生意是否在最終的目標市場裡,1.在有意義的市場裡,2.因進入新領域而促使毛利率持續上升,才是雲達在意的重點。」 他說。 廣達電動車2023 基辛格當天秀出一台2U(2個標準單位高度)伺服器,這公事包大小的電腦可當作5G行動基地台,訊號能連上全球各地低軌衛星業者,讓災區在1小時內恢復通訊,這台行動通訊伺服器由英特爾、和碩、微軟合作開發。 聯德-KY是特斯拉車體水冷散熱供應商之一,目前產品驗證中,預計2022年上半出貨,目前車用零件營收貢獻約27~28%,僅次於3C零件(營收佔比40%)及運動器材31~32%。 黃仁勳表示,包括Google Cloud、Meta與微軟都將率先使用DGX GH200來探索處理生成式AI工作負載的能力。

  •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6 月 18 日訊】後PC時代,新興產業不斷興起,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表示,傳統PC和智慧型手機,已到成熟發展階段,成長有限,他更看好電動車和無人駕駛發展,他表示在雲端大數據時代下,將推升更多對雲端和電子產品的需求,也是台灣發展的重要機會。
  • 另外,自駕車載電腦(ADAS Domain Controller)單價比起消費性電子產品高得多,如果搭配鏡頭一起出貨的話,單價會更高。
  • 外資分析,廣達 6 月淨利率 4.3%,高於之前預期的 2.2%,代表之前的預測仍有上升空間,主要歸因於 Chromebook 的組合增加,以及汽車和 AI 伺服器的貢獻也有增加,因此調高廣達目標價到 215 元。
  • 目前這塊 ECU 已是特斯拉所有新出廠 Model 3、Model S和 Model X 的標準配備。
  • 對此特斯拉電力線連接線束供應商貿聯-KY表示,第2季起漸入佳境,全年業績仍然樂觀有20%成長。
  • 鴻海想透過開放平台的建立,吸引更多對於電動車產業不得其門而入的傳統車廠加入,以逐步站穩成為在電動車軟硬體市場不容忽視的角色。
  • 其中,有60%的金額要用在電動車和車用電子;廖賜政表示,和碩除了傳統車載生意外,電動車客戶也在增加中。

Blue Yonder 的系統讓各個端點能在單一資料雲平台上溝通,並進一步模擬各種情境,例如塞港持續一天、三天、一週將導致何種後果,如何因應,協助做出最佳決策。 雖然這次特斯拉並沒有在訴訟內具體提出為哪些商品支付了關稅,不過據推測,應是為了去年特斯拉曾向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要求,不要對廣達上海廠所組裝的 Autopilot 3.0 自駕車電腦系統(ECU)課徵 25% 關稅,但卻遭到駁回。 目前這塊 廣達電動車2023 ECU 已是特斯拉所有新出廠 Model 3、Model S和 Model X 的標準配備。

廣達電動車: 緯創7月營收677億元雙減 伺服器事業逐月成長

廣達集團布局則十分有前瞻性,旗下雲達科技很早就轉移方向,放下品牌伺服器客戶,專注朝雲端產業發展,是台灣產業最早直供資料中心的先鋒,而面對鴻海與英業達以「量」為傲,雲達總經理楊麒令表示,廣達集團更在意是否在每個指標市場真正扮演一個角色。 汽車零組件體積龐大,品牌車廠紛紛要求供應鏈就近供貨,和碩第3季度開第一槍,首度宣布投資1.64億美元在墨西哥建廠,今年就將投產貢獻營收,執行長廖賜政更透露,還有第二波擴廠規劃,主要是為滿足客戶要求,所做重大決定,至此和碩在中國與北美兩大電動車內需國都已有工廠。 鴻海的電動車業務進展更為積極,劉揚偉透露,俄亥俄州工廠有多元客戶,當地也有數百位車業人才,隨美國 IRA法案通過,傳統燃油車廠委外代工將是必然趨勢,只是短期現在內部仍有阻力,但他預估一年內傳統車廠釋單就將發生,2025年拿下5%電動車市占目標不便,未來也規劃將 EV 營收獨立公布。 第二類是從消費電子產品代工轉做電動車次系統組裝的電子代工廠,如和碩、廣達等老牌五哥。 和碩除了手上握有特斯拉中控 ECU(控制器)、家用充電樁的代工訂單外,據了解,和碩也已經是豐田、奧迪等傳統車廠的車載平板代工廠。

  • 楊俊烈強調,電動車產品設計周期比伺服器更長,認證的時間亦然,拿到一個訂單通常要2-3年才能 NPI(新品導入量產)。
  • 外資多正向看好廣達受惠AI動能,均有調升獲利和目標價,如以目前外資目標價來看,約在240元至340元區間。
  • 如果再進一步看車電供應鏈,可以看到台廠在半導體零部件及次系統方面的佈局是相對完整的,以半導體為例,目前國際車用半導體大廠的先進製程大概是落在四、五奈米。
  • 他說,部分車廠的ADAS,如凱迪拉克(Cadillac)的Super Cruise和日產的ProPilot 2.0,缺乏擴容升級的能力。

據了解,廣達在資料中心業者對伺服器需求的拉動下,將雲端產品占比拉升至近四成,其中伺服器產品占九成,達整體營收比重約三成左右,是其今年展望最樂觀的產品線之一。 廣達主要承接AI機櫃整機訂單,出貨單價是一般傳統伺服器機櫃的三倍,旗下AI伺服器機櫃預計於今年第3季度末開始大量出貨。 AI 伺服器雖從去年才開始較有規模,但因需求多,今明年客戶下單熱門,除了美超微、緯創等是 NVIDIA 官方 AI 伺服器開發夥伴,雲端服務大廠及商業客戶的 AI 伺服器需求也爆發,使緯穎、廣達及鴻海都手握 AI 伺服器訂單,但目前為止,除廣達外,尚未有伺服器供應商談到是以整機櫃型態出貨。 林芬卉直言,電池是台廠表現較為弱的部分,主要原因在於電池是一個需要高投入成本,且極度需要製造經驗,十分注重傳統工藝表現的產業。

廣達電動車: 伺服器元宇宙商機來了!核心到邊緣,實體到虛擬

開發自駕車需要兩套電腦,一套是位於資料中心的AI數據庫,用來開發軟體及測試,需要許多車隊收集的資料數據進行清洗、標記、訓練AI模型,透過NVIDIA的軟體NVIDIA DRIVE可以做百萬次的虛擬場景模擬,取代場場都必須在實際世界中運行的挑戰,輝達在資料中心端有DGX及OVX運算平台。 根據野村出具最新報告,和碩持續在非iPhone領域擴充,包括電動車、IoT、AR/VR等,其中,電動車部分在2021年的營收占比雖然僅佔低個位數(low-single-digit),但毛利率遠高於集團平均。 台達電執行長鄭平認為,充電樁一開始會由車廠主導,例如買車隨附充電樁,甚至服務周到的,還會提出到府安裝,但中後期之後,還是會以政府、城市規畫為主,主要原因在於,電動車充電時所需要的電力相當大,如果當初該地的電力承載設計量不足,就無法架設電動車充電樁。 根據美國能源局估算,相較於全美傳統加油站有 128,000 家,充電站卻只有 4,890 座,也因此,拜登提出 5 年建造 50 萬座橫跨全美的充電站。 而歐洲強力推動電動車市場,也看到充電樁、充電站的不足,德國政府喊出到 2026 年國內 75% 加油站應提供快速充電設備,以加速電動車推廣。 「就像電影導演一樣,擅長的領域不同,武俠片跟偶像劇各有專長,電影界就沒有導演取代導演的事情。」林百里說。

廣達電動車

EMS 廠近年為了重拾成長動能、擺脫毛三到四的泥淖,積極切入毛利率較佳、有一些產業進入障礙、需求量很大的產業,像是伺服器、車用、醫療等產業。 梁次震也提到下午高雄電廠發生問題引發全台的停電事件,他指出還不確定是否會影響到新竹的晶圓代工廠,但三月美國德州的停電,確實對整個供應鏈有很大的影響。 業內人士觀察,若從供貨的多樣性來看,三巨頭各有千秋,然而若依據對外合作及近兩年車展第一手觀察,廣達與歐洲自駕車新創aiMotive合作,廣達提供新一代自駕車用運算平台放進自駕測試車當中,因爲aiMotive有發布新聞稿,算是所有傳言中最具體。 事實上,2019年廣達就已打造一台自駕車,據了解,車體是由豐田Lexus的油電混合車體改造而來,2020年就曾在桃園虎頭山試車,甚至隔年廣達第一輛無人車已在美國試跑;美國媒體2019年也曾報導,廣達正祕密為蘋果發展自駕車系統,然而廣達從未針對任何有關自駕車傳聞消息正面回應。

廣達電動車: 自駕車風雲》「鴻海牌」電動車?業內人士:劉揚偉、嚴陳莉蓮、郭台銘齊站台,目標應不只是整合者

廣達電腦成立於1988年,最初設址於台灣台北市士林區,1999年遷至桃園市龜山區。 2000年起生產線逐漸遷至中國大陸,目前有上海市松江區製造城(QSMC)、常熟製造城(CSMC)、重慶沙坪垻區製造城(QCMC),目前在台灣僅留行政與研發。 2006年,廣達研發中心於桃園市龜山區華亞科技園區落成,並設總部於此,可容納數千位研發工程師。 面對電動車的大航海時代,童子賢說得好,台灣資通訊產業是「有可勝之機,無必勝之道」,電動車產業的滲透率僅 3.9%,倘若以豐田汽車打算 2050 年全面推出電動車做為一個時間標記,還有 30 年光景可以逐浪前行,勝負還在未定之天。 接下來,就看業者是否化過去經驗為優勢,在電動車產業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大陸了。

另一套電腦則在車體內部,傳統汽車內有近百台電腦,控制電動座椅、車窗及駕駛艙顯示器及駕駛監控、停車及自動駕駛,但未來也將集中化,為此輝達也推出集中式車用運算平台NVIDIA DRIVE Thor,這樣可以減少耗能,也提高運作效率。 仁寶則是以賓士、BMW等傳統車廠為主,切入項目以代工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與ECU(電子控制單元)產品為主,客戶以傳統車廠為主。 近期更傳出,廣達針對2023年自駕等級「Level 2+ 」布局,下半年將開始供貨歐、美主流一線車廠,正式成為汽車供應鏈的一員,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近期在公開場合僅說道「自駕車才剛開始」,其餘動向保密到家。

廣達電動車: 鴻海攜輝達 拚自駕電動車

鴻海大動作成立MIH聯盟,目標是整合軟硬體、成為電動車界的安卓系統;和碩則是低調接單,已打入特斯拉中控系統、甚至是充電樁供應鏈,還打算赴美設廠;廣達也接下電動車 ECU 主機板訂單。 在下半年PC產業未有被看旺的理由之際,廣達旗下第二大產品:伺服器業務,扮演相當的支撐力,尤在美系大型CSP對雲端伺服器及AI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加上上半年仍有部分料件吃緊、訂單遞延的效益在第三、四季陸續發酵下,將帶動下半年出貨有優於上半年表現,全年並估有雙位數年成長。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林芬卉於「智慧亞洲供應鏈新競合」論壇中指出,電動車因為零部件減少,且無複雜引擎技術,供應鏈將變得更加扁平化。 對台灣廠商來說是個好機會,因為半導體廠可以直接和車廠溝通,了解對方需求,同時也提升了台灣半導體廠在整個汽車產業的能見度。 另一方面,當傳統車廠在汽車科技產品上有立即性需求時,台廠在ICT時代累積下來的製造經驗,正好能補上這方面的需求。 台廠電動車五哥鴻海、和碩、廣達、台達電、國巨,都早已佈局,連帶供應鏈也有更多企業摩拳擦掌,紛紛投入。

廣達電動車

跨國食品集團 Armada,獲選為「SCP(供應鏈規劃)韌性」的標竿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為臺灣市場熟知的 Micron 美光是也是這一獎項的獲得者。 整合各式新科技是新時代供應鏈管理的必然,蘇昱彰指出,ICON 2023 大會的主題是「認知(cognitive)」,過去兩年外在變因不斷,例如美西洛杉磯塞港、豪雨成災、森林野火⋯⋯在發生當下,傳統的供應鏈管理無法快速得知,但這些災害及人禍已經愈來愈頻繁。 為了協助產業因應變局,Blue Yonder 每年 5 月舉辦客戶大會,分享最新的供應鏈管理趨勢。

廣達電動車: 未來電動車將朝「新四化」發展

這類產品在日本地區有很大的需求,原因在於日本常因天災出現斷電情形,V2G能提供緊急用電需求。 電動車已成為新生代產業的顯學,市場從特斯拉、福斯、BMW、日本豐田汽車、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已經多到難以勝數,電子化是主要架構,正好成為台灣電子科技領域最佳發展空間。 蘋果本月開賣搭載自家M2晶片的新筆電MacBook Air,廣達是兩大主要代工廠之一。

電動車發展,智慧化座艙設計,短期目標是透過電子裝置降低駕駛操作的難度,例如提供駕駛偵測系統,更好的人機介面。 奇鋐目前對800W以下伺服器產品都以氣冷模組「3D均熱片」解熱,供應品牌伺服器及7大雲端業者。 「若客戶將全系統一起給奇鋐搭配開發,有信心1000W以上熱能也能解決。」沈慶行說。

台灣ICT產業發達,半導體晶片領先全球,鴻海亦已宣示進軍電動車巿場,各項準備蓄勢待發,最近行政院討論「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第10條之2,應可考慮將電動車供應鏈列入鼓勵範圍,期能加快台灣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加強國際競爭力。 廣達上周五法說會,第二季毛利率與營益率來到歷史新高,展望後市,廣達上修資本支出,傳統伺服器下半年有望溫和回穩,AI需求還仍看好,所以總體下半年伺服器營收有上修,電動車明年雙位數成長。 Digitimes Research分析師龔明德指出, Arm架構伺服器逐漸聲勢抬頭,關鍵有三原因:首先是可以節能,其次,對於雲服務業者而言,若能使用更具成本效益的架構伺服器,對電商等雲服務業者而言有降低費用支出誘因,現在AWS使用Arm的比例估已有一成。 第三則是大陸業者積極推動,比方阿里巴巴2021年便發表倚天710 Arm架構處理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