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截至今年8月9日,Fed的投資組合自去年 5 月峰值 8.55 兆美元,已經縮水 0.98 兆美元,根據每週數據分析表明,有望在8月底前突破 1 兆美元。 PCE今年進一步上修,反映通膨超預期的影響,2022~2024 預測值:5.2%(原:4.3%)、2.6%(原:2.7%)、2.2%(原:2.3%)。 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是指中央銀行記錄其資產、負債和淨資產的會計表,其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中央銀行在履行其職責過程中所持有和管理的資產和負債。 聯準會上次縮表時,官員因對效果沒把握,起初設定每月縮表100億美元的上限,時隔一年才提升到500億美元。 鮑爾在 8 月 26 日在傑克森霍爾年會上指出,聯準會抑制高通膨的政策,將令美國家庭和企業「痛苦」,他在週三記者會上進一步闡釋「痛苦」。
本來2022年有個不錯開局的美國股市,卻在週三(5日)迎來重挫,道瓊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全盤盡墨,跌幅分別約為1%、2%及3%,科技類股顯然成為殺盤重心,市場將矛頭指向釋出縮表訊號、鷹派傾向超乎預期的聯準會(Fed)。 吳孟道直言,鮑爾「超肯定」美國經濟表現,可見聯準會鷹派做法反映的是對美國經濟復甦抱持信心,這讓市場偏向正面解讀,只要接下來美國經濟沒有因為升息而下滑,股市還是相對看好。 聯準會過去尚未表態升息時,說法多會強調勞動市場尚未恢復,應保持耐心,不過鮑爾這次明確表示,和COVID-19疫情最初造成國內嚴重失業的情況相比,美國勞動市場已符合充分就業。 渣打銀行財富管理團隊指出,美國總統拜登提名3位即將加入聯準會7人理事會的成員,將使聯準會理事會更加鴿派,代表未來聯準會處理通膨預期的過程中,仍會支持經濟成長。 渣打銀行財富管理團隊認為,聯準會將在3月結束購債並首次升息,預估今年內可能升息3碼;星展集團則預估聯準會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升息3次,且存在上修風險。 今年年初,美元 / 日圓介於 103~104 區間整理,目前徘徊於 110 左右,預估今年第四季有可能突破今年高點 111.65。
升息縮表: 基金
吳孟道指出,這樣的做法偏向被動,力道也較輕微,市場得以鬆一口氣。 雖然鮑爾拒絕透露聯準會今年打算升息幾次及幅度,市場普遍預期升息循環即將開始,今年聯準會至少會升息3到4次。 他建議可以留意兩大族群,一是具有長期穩健、高股息的金融股、公共事業股等防禦性族群;二是隨著全球經濟邁向復甦及疫情日漸流感化,各國邊境料將逐漸開放,實體經濟也將趨於活絡,可以考慮布局零售、航運、旅遊等受惠經濟復甦題材類股。 日本原本寄望舉辦東奧,挹注經濟成長,未料事與願違,疫情使然,東奧反而成為日本經濟負擔,因為預算超支,觀光效益及門票收入也相差甚遠。 加上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居高不下,日本不斷擴大緊急事態宣言,商店及零售業等實體經濟大受影響,對於日本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 二○二二年二月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俄烏戰爭爆發,歐美首度祭出金融制裁,將俄羅斯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禁止俄羅斯使用全球銀行結算系統,引發俄羅斯股、匯市崩跌。
紐約聯準銀行5月發表報告預測,Fed持有的公債和MBS到2025年中縮至6兆美元左右,屆時會暫停縮表,讓銀行儲備維持在適當水位。 萬一經濟情勢丕變,Fed在往後幾年又從升息改為降息,也會提早停止縮表。 杭特指出,Fed縮表應不致嚴重衝擊經濟體系,而且一旦金融環境惡化,Fed或許會提早中止QT。 不過QT會增加美債期限溢價(term premiums)向上提高的壓力,亦即長債投資人期待更高的回報,若再加上經濟成長進一步放緩,股市恐多添一道逆風。 整體來看,美國2022 Q1在新變種病毒干擾後,應能如同前幾次疫情反覆經驗,先見到服務業活動、就業動能短暫放緩後,再於接下來一~兩個月出現明顯回升的現象,支持年初的經濟增速於高檔。
升息縮表: 升息一碼是多少?基點是什麼?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美聯儲總負債約為8.94兆美元,其中流通貨幣約2.22兆美元,約佔總負債的24.8%。 然而,在2020年3月新冠肺炎危機爆發後,公司債受到巨大的拋售壓力,出現流動性危機, 美聯儲為了預防債市凍結,宣布要在2020年9月底前分階段收購投資等級公司債,這是美聯儲有史以來第一次購買公司債。 包括透過回購和貼現窗口向銀行提供的貸款、為了支持信貸市場所提供的各項貸款及央行所持有的外匯,以確保外幣可以獲得美元。 這是一種金融資產證券化的商品,是將金融機構的不動產擔保抵押貸款包裝組合起來,並增強信用,透過發行證券的方式在證券市場中銷售。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美聯儲資產共有8.94兆美元,其中美國公債佔了5.76兆美元,佔比高達64.4%。
楊傲正指出,目前美元指數維持 92 上下,一旦開始縮減 QE 計畫,美元將會有反彈空間。 但他也提醒,「市場所想的,永遠比聯準會來得快」,正所謂「買預期、賣事實」。 而目前市場也不排除 Fed 於 2022 年就會升息,然而按照目前時程估算,明年底升息機率並不高。 換言之,目前市場已經過度憧憬升息的可能性,此過程中,受到升息消息面激勵,美元有機會上漲一波。 今年1月5日,聯準會公布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要,原預期6月才會升息,現提前到3月,內容更透露,升息不久後就要「縮表」(編按:縮減資產負債表,即收回在市場流動的資金),「美國如果3月升息,最快6月就可能縮表!」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分析。 Ironsides Macroeconomics 研究部門主任 Barry Knapp 說,等到 Fed 開始縮表,才是真正的貨幣緊縮。
升息縮表: 市場最聰明的錢續賣超 美國經濟領頭羊被拋售
鮑爾在記者會上強調:「實際上,我們並不清楚縮表的影響。」鮑爾此前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這一過程大約需要三年時間,這意味著削減約 3 兆美元。 鮑爾表示,距離中性利率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嘗試提前 60 天、90 天提供前瞻指引是非常困難,全球經濟可能發生的事情太多,聯準會正預留空間來查看數據,屆時再做決定。 瑞士央行自從2017年開始,就在官方文件中強調瑞士法郎被過高估值了,並通過降息和市場干預來尋求匯率貶值。
- 吳孟道指出,這樣的做法偏向被動,力道也較輕微,市場得以鬆一口氣。
- Fed「二把手」布蘭納德(Lael Brainard)日前曾表示,要降低物價就需要在穩步升息的同時大幅縮減資產負債表。
- 利率期貨市場的最新價格看,市場預期今年剩餘的FOMC四次會議上會再升息八碼,多數時間升50點,其中一次升75點,12月會議就升25點,明年再升兩次各25點,然後停止升息,符合筆者在本欄目一直講的「猛而短」模式。
- 以 Fed 最可能採用停止到期公債再買進的做法,屆時收回本息將當於直接回收基礎貨幣,恐對利率敏感性資產造成衝擊,並帶動美元走強,影響美國出口和企業獲利。
- 觀察美國聯準會鴿派的行事作風,即使間接釋出縮減QE訊號,但預料要當CPI連續3個月增幅提高,才會開始縮減QE,以此推算,最快要到今年第4季才會看到,因此現在的股市震盪反映的只是預期心理,整體來說,多頭派對尚未結束。
- 聯準會的總資產規模在2020新冠肺炎疫情前約為4兆美元,但是疫情後採用無限QE,瘋狂印鈔,資產規模至2021年底就攀升到了8.9兆美元,增加了近5兆美元,也加速了通膨增長的速度。
- 目前黃金隱含波動率雖為負值,但數值是過去 5 年均值一倍標準差,換言之,市場並非強烈看空黃金。
如果平常有在買股票的人,就可以趁這個時候好好觀察一下哪些股票的股價嚴重虛漲,畢竟潮水退了才知道誰沒穿褲子,在縮表及升息造成的股市下跌的衝擊下,還能夠維持股價,甚至逆勢反漲的公司,才可能是真材實料具備良好體質的公司。 負債端的短期存款多半是 Fed 購買資產過程中獲得的,Fed 將向自己出售資產的商業銀行帳戶記為貸方 (類似開支票概念),並允許資產縮水會消除相同的負債。 FOMC也表示,準備根據經濟和金融形勢調整其縮表的細節,並表示從長遠來看,打算在資產組合中以持有美國公債為主,聯準會除了持有美國公債外,還有房貸擔保證券。 FOMC維持基準政策利率目標區間在零至0.25%不變,符合預期。 FOMC還表示,將按計畫縮小購債規模,購債行動有望在「3月初」結束。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聞訊大幅走高,美國股市轉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回吐盤中逾3%漲幅,終場接近平盤。
升息縮表: 14【早晨財經速解讀】7月PPI增溫 短期國債殖利率逼近5% 通膨風險未結束?
財經M平方正改變著過去資訊不對稱的時代,讓投資人不再被動接受資訊,而是主動「重視基本面」並且能夠「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ThinkMarkets智匯提供逾四千種環球金融商品的交易,產品涵蓋美股、指數、貴金屬、外匯、大宗商品和加密貨幣等。 縮表會減少貨幣在市場上的供應量,從量化寬鬆時注入的貨幣回收,因此央行實施縮表政策時一個國家的貨幣通常會出現增值的表現。
2015年底美國聯準會開始一輪長達三年的升息通道,連續升息九次。 根據 Darda 的模型,中性利率持續上升,如果政策利率繼續保持在接近零的水準,而中性利率持續上升,Fed 默認的政策立場將更寬鬆。 中性利率上升代表所謂的貨幣流通速度 (velocity 升息縮表2023 of money) 可能即將上升,當貨幣周轉速度加快,經濟可能無法應付上揚的需求,就會讓原本火熱的通膨進一步竄升。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可能會在下次 5 月 3 至 4 日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批准縮表計畫。
升息縮表: 全球大事記 vs. S&P500
他說,勞動市場相當緊俏,經濟成長繼續優於預期,沒有跡象顯示經濟即將陷入衰退。 部分官員對Fed究竟該把經濟壓縮到甚麼程度愈來愈不安,因為消費者支出很快就會顯著趨緩,就業市況逐漸降溫,緊縮的信用環境也開始產生衝擊。 部分研究顯示,聯準會購債產生的最大效果並非減少債券供給,而是暗示聯準會短期內不會升息。 今年智慧城市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將全球首座完整認證智慧城市頒發給新北市,2022年智慧城市Top 1首獎,同樣也由新北市獲得,印證了新北打造的數位科技與綠能永續智慧城,不只與國際接軌,更是走在最前線。 不過從委員會計畫中,可以發現強調將在達到充足準備金環境(ample reserves),就開始放慢、停止縮表。
- 但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美聯儲開始大量持有 MBS和聯邦機構債券 。
- 如今,資金派對驟然而止的風險高升,朱晏民建議,今年第2、3季聯準會執行升息的階段,台股可能陷入動盪,直到第4季利空出盡才有機會回穩。
- 兩大研究機構分別拋出看法,產業界也提到除中國大陸審批卡關因素,當前8吋晶圓代工市況不佳,英特爾暫停收購高塔或許是塞翁失馬,本報記者整理三方面看法供讀者參考。
- 聯準會上一次進行所謂的量化緊縮,即2017年到2019年,設定每月自然縮表的額度限制。
- 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表示,美國通膨過高,升息是適宜的,未來2次貨幣政策會議各升息2碼是有可能的,但並沒有積極考慮單次升息3碼的可能性。
- 此外,聯準會2017年9月宣布啟動縮表時暫停升息,以免一次例會處理太多事。
- 聯準會這次釋出啟動縮表之所以引發市場關注,在於和聯準會上一次在2017年啟動縮表相比,「規模更大、動作也更快」。
- 甚至還有一些官員認為,聯準會開始升息之後,應該儘速縮減8.76兆美元的債券和其他資產組合。
因此在經濟、通膨、金融狀況未明顯改變的假設下,我們預估聯準會短期將以縮表至 ONRRP 顯著下降為目標(Bullard、Bostic 等委員,談及縮表時均以此做過舉例),實施縮表至明年 Q3 左右。 這個現象,意味著企業目前面臨的原料成本增加、工資提升壓力,極可能將一定程度轉嫁給消費者,導致消費者物價推升,也對聯準會帶來不小的考驗,即使聯準會目前依舊認為通膨只是短暫現象,但我並不這麼認為,反倒預期下半年通膨狀況將持續增溫。 比起美國4月CPI年增率令人意外地大幅上升,其實,通膨的領先指標「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早已持續向上將近1年了,尤其,四月PPI年增率達6.2%,比原先預期的4.2%水準更是高了一大截。 為加強壓制通膨,聯準會罕見升息2碼且大舉縮表,加快撤除COVID-19大流行後的貨幣刺激措施。 今年首季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折合年率萎縮1.4%,經濟學家愈來愈擔心聯準會積極緊縮恐讓經濟陷入衰退。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兩年多來美國勞動市場明顯復甦,如今通膨為患,鮑爾強調聯準會官員致力為全美家庭與企業恢復物價穩定,並說官員有決心及工具實現目標。
升息縮表: 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 中國經濟專家:只有中國是輸家
照理來說,Fed 啟動縮表代表對經濟好轉掛保證,為何市場卻開心不起來,反而瀰漫一股恐懼氣氛? 原因在於,當前全球許多資產價格來到相對高點,Fed 多年來維持龐大資產負債表規模,讓在外流竄的資金投入市場,是這輪市場大多頭的關鍵支撐因素。 2008 年金融海嘯後,Fed 運用量化寬鬆 (QE) 資產購買計畫,大買美國公債、房貸抵押證券 (MBS) 升息縮表2023 與機構債券,再加上零利率政策,藉以壓低長期利率,降低借貸成本,造成資本負債表迅速膨脹。
國泰投信表示,ESG日益受投資人關注,如今更左右國際資金走向,就以俄烏戰事來說,開戰至今超過2個月,美國、歐盟聯合對俄羅斯加大經濟制裁力度,以西方世界為首的全球企業巨擘,基於和平理念與人道主義考量,至今有超過300家企業紛紛宣布加入抵制,甚至決定撤出俄羅斯市場。 2008年11月,為了拯救經濟,美聯儲決定採用一項非常規貨幣政策:量化寬鬆(QE),大量印鈔以購買長期債券,規模達1.7萬億美元,造成資產快速增加一倍以上。 反之,如果美聯儲賣出國債,代表它擁有的資產(國債)及負債同時減少了,造成資產負債表的緊縮,意味著它用更緊縮的貨幣政策來調節經濟。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週三 (4 日) 一如預期宣布升息 2 碼,將利率調升至 0.75%~1% 升息縮表2023 區間,並將於 6 月開始縮表,試圖抑制 升息縮表 1980 年代初以來最熱通膨,主席鮑爾發表鷹中帶鴿的言論,強調聯準會降低通膨的決心,並平息一次升息 3 碼的市場擔憂。
升息縮表: 什麼是升息?什麼是縮表?
從下表FED與美債殖利率的比較圖,你可以發現有縮表預期會使得基準利率上升,因此債券價格下跌導致債券殖利率上升。 但縮表和升息是兩件不同的事,也並非絕對會一併發生,實際啟動哪一種方法是根據當下的經濟環境決定,不過通常在採取貨幣緊縮政策時期都是雙管齊下搭配使用。 他建議,升息循環中,可以關注循環股,例如金融、能源、工業、原材料等類股;若是想要多元佈局者,可以考慮再納入具前瞻性的科技股,例如半導體產業,在未來科技創新升級中,不管元宇宙、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層面來看,潛在商機龐大,因此,可以步局相關龍頭科技股。 不過,Jerry 也提醒,拉長週期來看,一旦 Fed 今年開始升息、縮表,黃金仍將處於不利行情之中。
而政策利率部分,如點陣圖所述未來三年大幅上調,長期利率則僅小幅上調,顯示聯準會預期美國今年通膨超預期以及加速升息影響下,經濟增速將回落至長期平均之下,聯準會貨幣政策維持以鷹派控制通膨的態度。 同時,不只是硬體建設推動,新北市政府的「招商一條龍」政策,自108年起推動迄今,已協助廠商在新北落實投資221件,投資金額逾4,100億元,創造逾8.7萬個就業機會。 如新竹物流今年攜手新北市政府,於八里區斥資19億元建置「國際物流暨北區轉運中心」,預計創造500個就業機會,為新北智慧物流發展注入新的動能與契機,未來也透過轉運中心可望繼續帶動新型產業聚落發展。 新北市政府將持續以「馬拉松」精神,長期陪伴企業夥伴在新北持續擴大投資成果。 聯準會制定貨幣政策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聲明提到,今年首季美國經濟活動降溫,但家庭支出與企業固定投資依舊旺盛。 俄軍2月入侵烏克蘭及相關事件可能為通膨帶來更多上升壓力,中國封控防疫可能加劇供應鏈亂象,官員十分留意通膨風險。
升息縮表: 美國又升息又縮表,5招選股金虎年穩穩賺!「居安思危」當道,價值股竄出頭
聯準會這次釋出啟動縮表之所以引發市場關注,在於和聯準會上一次在2017年啟動縮表相比,「規模更大、動作也更快」。 低利環境之下,相較於現金,高估值的美股可望為投資人帶來不錯的收益率;一旦升息確立,美股恐將下修。 Fed 基於經濟復甦及就業市場強勁,才會開始縮表及升息,儘管初期難免會對股市表現帶來影響,但不至於讓美股大逆轉,進入空頭市場。
但長期來看,若是經濟控制得當,未來總是有可能回溫,但這個過程的掌控的步伐究竟還是得看美國、各國央行的合作,如果步伐過快也可能導致許多更加負面的經濟狀態,這種時候普通人最好還是按部就班控制好投資的風險。 縮表的目的在於政府不希望讓貨幣過度貶值,因此透過回收資金的方式迫使貨幣政策回歸正軌,但在了解縮表怎麼運作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量化寬鬆的例子,以新冠肺炎為例,當爆發世界級規模的巨大傳染病這類黑天鵝事件時,全世界的資金可能會因為恐慌而急速冷凍。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美國利率策略主管Blake Gwinn在聯準會決策後的報告中寫道:「出售資產存在尾部風險,我認為這個聲明應該大大降低了這個風險。」他說:這些原則說明聯準會不打算讓殖利率曲線變陡。 2.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聽聞升息大幅走高,美國股市轉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回吐盤中逾3%漲幅,終場接近平盤。
升息縮表: 日圓真的會升值?「日圓先生」預期走強 金融業者:美國債市說了算
在產業布局方面,我認為,之前受惠通膨預期漲多的原物料股資金,會慢慢轉向有實質財報亮眼的科技股,布局首選是以先前從股價修正過、具有剛性需求的半導體族群為主,包括晶圓代工、IC設計、記憶體等,在5G手機、電動車帶動晶片需求並引發缺貨效應下,未來2、3年基本面依舊很好。 部分投資人憂心聯準會6月中可能升息3碼,以致金融市場近期陷入震盪。 鮑爾在記者會澄清,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沒有積極思考」升息3碼,未來幾場例會應該會維持升息2碼的步調。 舉例來說,當銀行存款利率不到1%,貸款利率也不到2%時,那投資人甚至能透過貸款取得資金,去投資平均殖利率3.5%的台股;但當存款利率大漲到5%,貸款利率也上升到8%時,投資人們把錢留在銀行就能賺到比投資台股還高的報酬率,就沒有必要去冒險借貸投資。 升息縮表2023 升息縮表 當央行升息的時候,民眾存款及貸款的利率都會跟著提高,因此民眾及企業會更願意傾向把錢存在銀行,減少投資跟消費、要求更高的投資報酬,市場上的熱錢因而變少。 「縮表」的相反詞是「擴表」,指聯準會大規模向銀行及社會大眾購買美國國債等資產並向社會注入資金流動性,這是央行擴張貨幣政策的做法。
衍生性商品市場的交易員則預期,Fed在9月的下次會議將暫停升息,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數據,期貨交易員目前認為,Fed在下次會議維持利率不變的機率高達90%。 另一方面,由於日本銀行放寬殖利率曲線控管(YCC)政策,默許日本公債殖利率進一步上升到1%,將使日本投資人對美債的需求下降,並抽回資金,加重美債壓力。 Fed目標是從現在到2025年中,將再縮表1.5兆美元;潛在的威脅除了政府擴大舉債外,外國投資人對美債的需求也減少,結果可能使美國政府及企業的舉債成本升高,並使之前累積大量公債的投資機構蒙受損失。 今年聯準會可能提前升息,甚至是啟動縮減資產負債表,股債基金也都調整了各自投資布局。 升息縮表2023 整體而言,今年股市將更仰賴基本面,而債市雖將震盪,但也不乏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