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聯大以每股45.8元公開收購文曄流通在外股權,收購最高收購量為1億7711萬股(約為文曄已發行股份的30%),總計斥資81億元多,已達成收購持股上限目標。 文曄大聯大2023 許文紅說,她和丈夫無法看著文曄真的賣給大聯大後,會造成的產業動盪。 許文紅表示,她自己是公司元老,還有很多年輕幹部 還有一起打拼的客戶,如果她們輕易的把公司交給大聯大,結果造成(產業的)1+1小於二,回頭看,她和丈夫會覺得對不起自己。
林男供稱,他不知道當時的收購價格,購買文曄股票是覺得該公司有潛力;陳女則指出,她當時有簽保密協議,沒有跟家人提到大聯大要併購文曄,是丈夫使用她名下帳戶購買大聯大股票的。 受惠市場需求強勁與代理原廠價格調整,大聯大第2季營收2002.26億元,季增13.04%、年增33.65%;毛利率 4.01%,營業利益率1.82%,稅後盈餘31.88億元,季增31.79%、年增 50.38%,每股稅後盈餘1.66元,。 大聯大上半年累計稅後盈餘56.07億元、年增48.37%,每股稅後盈餘3.1元。
文曄大聯大: 財務投資四大隱憂 後續新發展令人關注
許文紅除了董娘身分,其實她還是文曄共同創辦人,因為加入光寶旗下旭寶,透過主管認識了丈夫鄭文宗,事事都向鄭文宗請教,兩人近乎一見鍾情,相識一年就論及婚嫁,並於婚後多久就一同創立文曄科技(1993年)。 檢調獲報,大聯大副總林春杰在12日一開盤,就買進文燁股票,等消息公開,趁著文燁大漲時賣出5張,獲利約3萬餘元,而執行長陳姓女特助則是先買了32張大聯大,等到2010年2月才賣了5張,獲利約數千元。 據悉,文曄董事會也在積極尋找反擊之道,按照法定規範在十五日內召開審議會,審議大聯大的投資案。
半導體元件通路商龍頭大聯大(3702)以溢價26%收購亞太區最大同業文曄(3036),儘管大聯大表示,看好文曄穩定配發股利,且營運體質穩健,因此是財務性投資,目前並無任何意圖影響文曄經營的計畫或想法。 但是也引起市場關注,加上又發生在德州儀器(TI)宣布終止兩家廠商代理權之後不久,也引起外界的聯想,到底未來半導體元件通路商的角色與生態是否改變呢? 有待後續持續觀察以財務投資為由收購同業,引惡意併購聯想大聯大昨(12)日董事會通過,以每股45.8元公開收購取得文曄(3036)已發行且流通在外之普通股,若以文曄昨(12)日收盤價36.1元推算,溢價率約26.87%,而本次公開收購股權總數約為文曄已發行股份總數之5~30%,預計投入超過80億元。 對此收購事件,文曄更表示事前不知情,這也引起市場惡意併購的聯想。 從文曄股權結構來觀察,董監持股大約7%,外資持股大約23%,其實股權相對較為分散,因此大聯大以溢價超過26%的價格,應可吸引到許多小股東的股權,加上部分外資也會期待,大聯大若在擴大經營規模,將有助於營運成績更亮眼,因此要收到外資的股權應也不是難事。
文曄大聯大: 新台幣強升至一年半新高 科技廠「匯」心痛
檢調發現,在大聯大確認收購案後,副總經理林春杰就在開始買進15張文燁股票,等併購消息公開後,林趁著文燁大漲時賣出5張,獲利約3萬餘元,而執行長陳姓女特助則是先買了32張,但是等到2010年2月才賣了5張,獲利約數千元。 文曄大聯大 台北地檢署檢察官范孟珊31日指揮調查局台北調處,兵分4路搜索並約談林、陳等3名嫌疑人,以及2名證人,全案依違反《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等罪嫌方向偵辦。 文曄大聯大 林春杰、陳凱琳2人事先透過管道獲知重大消息後,林春杰涉嫌於前年11月間,買進文曄股票15張,待股價因併購消息公開大漲後,賣出5張,獲利約3萬餘元。 檢調調查,大聯大於前年11月12日16時51分15秒,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擬透過公開收購方式,以每股45.8元取得文曄科技3成股權。
大聯大公司在民國108年11月12日下午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擬透過公開收購方式,以每股新台幣45.8元取得文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股權。 大聯大初估斥資約81億元,收購時間為同年11月13日至12月12日。 全球最大半導體IC通路商大聯大公司前年公告收購文曄科技,大聯大副總經理林春杰趁收購消息公開前,偷買文燁股票,再賣出部分獲利約3萬餘元,大聯大執行長室女特助陳凱琳和丈夫林淦偉也從中獲利數千元,台北地檢署漏夜偵訊後,1日凌晨依違反《證交法》各以20萬到10萬金額交保。 大聯大入股文曄三成之後,將成為其最大股東,超越原本文曄負責人家族所擁有的近八%股權。
文曄大聯大: 大股東股票賣過頭能怪誰?從文曄被「惡意盯上」看台股50年鬥爭史:股市叢林只有拳頭、沒有溫情
法人預估,第四季營收有機會季減5%以內,擺脫往年衰退高個位數的局面。 黃偉祥強調,5G基礎建設2020年即將商轉,而手機、筆電隨著品牌廠調整產品策略,相關需求皆值得期待。 除此之外,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終端需求不免受到波及,但中方積極推動去美化政策,台廠受惠轉單效應顯著,而先前遭貿易戰遞延的需求,也有機會在明年逐步回溫。
他不諱言的說,德州儀器(TI)10月突然宣布終止代理權,對大聯大及文曄二家企業不免造成衝擊,此時公司發起收購,為的是雪中送炭、而非趁人之危,未來期能樹立業界典範,創造雙贏、甚至是多贏局面。 黃偉祥表示,大聯大朝「共大、共贏、共好」的目標前進,打造產業界「生態系的全新競合關係」,希望整個生態系都好,上下游及同業間存在著相互合作且競爭的環境,而產業界中永遠都需要有競爭對手,因為競爭才能激發出潛力,更是追求卓越不可或缺的動力。 接下來我問了一句話:「如果是財務投資的話,文曄是不是一個好財務投資?如何決定文曄是不是好投資?」接下來我就揭示了大聯大過去三年的重要財務資訊(預先讓研究助理幫我找的資料)。 文曄大聯大2023 收購資金來源:短期融資(同時間大聯大發行股利率 4% 之特別股 100 億,其他目的)。 收購目的:財務考量(註:收購股份在三分之一以下無需跟公平會申報)。 大聯大 12 月 4 日宣佈延長公開收購對手文曄股票時間 49 天,還發出 5 大保證: 1.
文曄大聯大: 相關
目前大聯大旗下旗下擁有世平、品佳、詮鼎及友尚等四個品牌,市場認為,長遠來看,若大聯大真的有意併購文曄並取得經營權,或許文曄將以獨立品牌或公司繼續存在。 先前德儀宣布將收回代理權,到明年底將與大聯大、文曄分手,將直接經營客戶關係,不再透過代理商。 而大聯大與文曄口徑一致,認為通路商絕對具有自身價值,包含FAE(應用工程師)的技術能力,以及通路商與原廠、客戶三方之間的緊密關係等,都是直營較難以取代的。 而從德儀分別佔大聯大與文曄合併營收1成與2成,對於營運來說有一定程度影響,但大聯大認為,由於持續代理其他原廠,可以配合客戶要求出貨,因此認為明後年營收與獲利影響都不大,且股息發放的狀況也不會受到影響。 文曄則認為,會將現有資源投入別的產品線,大約2~3年可以補足德儀的營收貢獻,目前也已經在與原廠業務交接,預計到明年底會陸續轉移完成,對中長期營運沒有太大疑慮。 儘管看起來兩家廠商對於德儀分手的態度相對積極正向,但在營運或業績上可能經過一段陣痛期,不管是研發或業務對口的交接,或者客戶資料的轉移等,甚至是既有資源的分配,都需要一定時間。
- 華爾街知名作手李佛摩曾說,「股票市場沒有新鮮事」,也就是說以前發生過的事,還會再度發生。
- 大聯大代理的產品線很多都是獨家供應商,包括 GPU、CPU、Smart NIC 與高速傳輸介面等。
- 大聯大強調「四不一會」,依法純財務投資文曄,不會提名或參選文曄董事、不再加碼買股、不會與第三方合作表決或召開股東臨時會、不對外徵求委託書參與表決,會依法參加股東常會等承諾。
- 在企業的經營上,黃偉祥貫徹老子的思想,直言就算不涉及股份,仍希望能扶同業一把,尤其大聯大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攀至全球IC通路龍頭的格局,更深刻認知到,身居領導地位的責任在於推動整體產業的發展,如此一來,將可發揮團結力量大的效益。
- 「不會有客戶讓單一通路商坐大,客戶也會擔心單一通路商坐大之後,市場價格壟斷,不利採購成本。」廠商解釋道。
第二應該是金融實務界會用標準就是用此次收購資金來源特別股資金成本。 使用的資金是特別股(4% 股利),則稅前資產報酬率約需 5% 才能損益平衡(特別股是稅後支付 4%,學生幫我找到大聯大的稅率約略是 20%),因此上述兩種方法衡量的財務績效,不會高於資金成本。 雖然大聯大會反駁特別股做收購資金來源用途,但不重要,我也不建議用此資金成本當作衡量門檻。 以過去三年而言,文曄絕大部分時間股價幾乎都介於 42 至 45 元(低點 35.7 元,高點 51.7 元),股價幾乎是水平狀態;就趨勢而言,幾乎沒有太大變化,股利殖利率幾乎都在 6% 上下,所以合理估計股東報酬率是在 7% 到 8%。 (衡量股票報酬率跟期間起點有很大關係,不同起點差異很大,這裡用寬鬆認定,應該比實際報酬率高)。
文曄大聯大: 半導體元件通路商龍頭大聯大12日宣布以溢價 26% 收購同業文曄(見圖),股價大漲兩天。(圖片來源/google街景)
所以,祥碩經營層力挺好朋友文曄後,到底能夠為祥碩帶來什麼好處,恐怕會是祥碩股東最斤斤計較的事了。 南港輪胎主要負責人許淑貞為了保住經營權,不惜祭出焦土策略,遲遲不願召開股東會,想用利息壓力拖垮對手,甚至驚動總統府高層,但在林學圃獲得新偕中集團梁柏薰和銀行團等資金奧援後,形勢大為扭轉,最後成功入主。 原有的孫家眼看大勢已去,只好放棄經營權,不過家族裡的孫靜源所成立的勝一化工(1773),從銷售合板膠水到現在的電子溶劑,還打入台積電供應鏈,今年股價也一度創下百元價位,算是扳回不少面子。 另外,陳姓執行長室特別助理則於108年10月間,接續買大聯大公司股票共32仟股,後於109年2月間賣出5仟股,實現獲利約4900餘元。
不過,戰爭當然還沒結束,可以確定的是,這場風暴會愈吹愈大,原本兩個男主角外又新加入一個男配角,戰場也將不再只是文曄的股權與經營權而已,祥碩今年股東會恐怕也不會太平靜,這場兩大半導體通路商的大戰,將是續集不斷、精彩可期。 不過,在文曄與祥碩換股案中,祥碩股東心中最大的疑慮,也是股東將緊咬不放的關鍵點,應該還是祥碩以折價超過兩成來換股的這件事,這一點將是祥碩經營層必需與股東充分溝通的一點,尤其是目前持股祥碩15%以上的外資股東,對於股價一向算得很精準的外資,祥碩經營層恐怕要費一番唇舌全力應對了。 簡單來說,在認列文曄投資獲利的第一點上,這當然沒有問題,但重點是祥碩本身IC設計業的獲利更好,錢花在自家有競爭力的產品上,獲利應該會更高,這是機會成本的問題。 首先,祥碩屬於IC設計業,IC設計業是一個高度競爭、淘汰迅速的行業,因此贏家通常被稱為「一代拳王」,祥碩雖然目前經營地順風順水,但若沒有將有限資源聚焦在本業的經營上,而是去做非本業的投資,這是股東最可能挑戰的第一件事。 除了華電、國豐、南港等早期知名案例外,台股上惡意併購的還有頂新強勢進入味全、辜家爭奪開發金、億光和晶電對泰谷經營權的攻防等,2015年時還有轟動證券圈的日月光敵意收購矽品股權,最後矽品創辦人林文伯認輸退讓,雙方合組產業控股公司;近年來引人矚目的則是大同受到市場派逼宮。
文曄大聯大: 追隨老子哲學 經營有「道」
面對大聯大加碼三成的動作,《今周刊》記者問目前家族、友人等人在內,加總持有文曄股權約八%多的鄭文宗,「是否會有加碼計畫」,他回應「目前還沒有決定」,但「會思考怎麼做,」強調會盡力保護公司。 黃偉祥說,大聯大經營之路看的長遠,看的是下一個5年、10年,甚至是20年,選擇這個時候收購文曄,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尤其台灣許多行業正面臨轉型困境,此番收購文曄期能創造雙贏,開創生態系全新的競合關係,促進上下游同步發展,帶動整體產業全面升級。 同學們又花了一些時間,從合併觀點討論可能的合併綜效,以及對產業競爭結構的影響。 大聯大如何可用這 30% 股權影響文曄決策,也討論一些文曄可用的防禦手段,把我前兩小時所討論的課文情節幾乎都用進去了。 文曄大聯大 我簡單地把課堂討論做一下總結,同學大致同意大聯大真正動機是在收購文曄;這樣的合併結論以及各方論點其實也不意外,有太多財經媒體(實體或網路)都討論過,我也不贅述了。 要判斷是否為好的投資案,我們可用投資案資金成本來比較,因此會有三個參考值:一是短期融資(2%,但是長期需求,所以理應更高),但是我們前面已經說過,真正資金來源不該是短期融資,所以不應認真對待。
車電部分,林春杰指出,目前半導體供需狀況舒緩很多,僅剩部分MCU(微控制器)、PMIC(電源管理IC)等少數零組件,其他幾乎沒有交貨問題。 庫存消化上,汽車市場之前的待庫訂單都持續在消化,最終表現還是要回到市場需求。 大聯大第2季合併營收為1566.9億元,季增8.2%、年減21.3%,因有中國轉投資子公司掛牌的一次性認列獲利,稅後淨利24.66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4元,季增238%、年減20%。 上半年累計營收為3014.43億元、年減26.3%,稅後淨利30.02億元、年減52.07%,每股稅後盈餘1.55元。 10月上旬,與台灣通路商合作40年歷史的美國半導體大廠德州儀器宣布震驚業界的消息,終止與大聯大、文曄及安富利(Avnet)等三家IC通路商的合作關係,未來將全部倚賴艾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