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好好吃 用心好好吃頓飯 助消化、減重還能紓壓 吃好油比少油還重要 降膽固醇抗發炎 ... 一生至少試一次「安全斷食」,讓減法回復並啟動身體2大原力:排降力(清空庫存、降低發炎指數與血糖……)、補強力(延緩老化、提高胰島素敏感度……)。 「CSR@天下」簡介: 1997年,《天下》率先提倡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觀念。 呼應趨勢,《天下》在2017年成立「CSR@天下」網站,除了持續介紹最前瞻的趨勢觀點,也搭建起CSR交流平台,期望提升台灣企業價值,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該委員會也在一月初建議政府採取0.25英鎊的「拿鐵稅」,針對外帶咖啡紙杯收費,以降低這種難以回收處理紙杯的使用量。 英國的星巴克已經率先宣佈將針對紙杯收取0.05英鎊的費用,自二月起將在倫敦市中心20~25家分店試辦三個月。
環保立法應當、品牌願意支持與投入、消費者落實行為改變,都是台灣是否能真正邁向減塑推行成功的影響因素。 各國減塑政策 全球消費者環保意識提高,不只是樂高,其他大企業也紛紛尋找減少塑膠用量的方法。 像是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在2019年10月表示,到2025年,其塑膠的使用量將減少一半;瑞士雀巢(Nestlé)去年使用150萬噸塑膠包裝後,今年1月也計劃為回收材料支付更多費用,藉此鼓勵其他供應商提供適合食品包裝的廢舊塑膠。 海洋塑膠垃圾和地球暖化的危機日漸加劇,為緩衝此一險情,日本於2020年7月初開始實施塑膠袋收費制度,規範匡列日本各大零售業者及便利商店。
各國減塑政策: 企業 塑膠減量做法
根據高端腸病毒疫苗仿單以及其第三期臨床試驗的數據指出,受試人數共3,049人,觀察到不良反應包含:接種部位可能有紅腫、疼痛現象,偶爾有食慾不振、嘔吐、發燒等症狀;然而上述反應,僅為短暫現象,並可在數日內恢復,非常類似其他兒童常規施打的非活性疫苗常見不良反應。 但是,市面上按摩椅種類眾多,但都只著重於單一按摩功能,真正能夠達到身心完全放鬆的按摩椅,可能少之又少——不是這裡沒按到,就是那裡太大力,按摩完情緒還是一樣緊繃這樣根本沒有達到放鬆的效果! 其實身體會感到緊繃不適不單單只是酸痛造成,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大睡不好、情緒緊張,這些都是會造成身體酸痛的原因。 所以現在不能只是選擇一台按摩椅,而是要有養身功能的養身椅,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以及觸覺的5感體驗,幫助你調控情緒,由內而外達到真正的紓壓,提升睡眠品質,達到減壓好眠。 我們希望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認為資訊是啟動關懷的起點,而有豐富多樣化的資訊,才有正確的判斷與決策,以醞釀有意義的行動。
在邁向無塑的過程中,公民力量的支持與參與不可或缺,當您在市場、商圈、夜市消費時,也能向店家告知減塑的期待,當越來越多消費者提出訴求,就能加速政策與方案的落實。 同時,邀請您支持綠色和平的減塑專案,也可點擊分享按鈕,將資訊告訴您的親朋好友。 然而,清理海岸廢棄物並不是一次性的工作,綠色和平呼籲建立「海洋廢棄物管理辦法」,結合各部會資源共同長期規劃清理海岸。
各國減塑政策: 研究:多達259種生物搭乘海洋塑膠廢棄物「環遊世界」,甚至成為外來入侵種
另外,也有部分政府採取與企業協商的作法,由企業帶頭減塑,而不是由政府下令禁止。 台灣在2002年第一波限制塑膠袋後,2018禁用塑膠微粒產品,擴大限制塑膠袋,也在2月時發佈「海廢治理行動方案」,包括逐步限制吸管、塑膠袋、免洗餐具與手搖杯,至2030年完全禁用的時程表。 台灣一次限制4種品項的遠大目標算是相對積極;不過,也有像萬那杜迅雷不及掩耳,2021年7月就直接禁用塑膠袋、吸管和保麗龍外帶餐盒。
企業、地方政府與組織,需要一同協助創造系統性的改變,避免塑膠廢棄物產生,促進更方便的重複使用,改變仰賴一次性塑膠的拋棄式文化。 一年有十萬隻以上海洋生物死於塑膠廢棄物纏繞,每十種受海洋垃圾影響的物種,就超過一種是面臨絕種危機的物種。 海洋生物每分每秒都在受苦,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盡力減少流入自然環境中的塑膠垃圾,從生活中促成改變。 每年估計有 800 萬噸的塑膠製品流入海洋,相當於每一分鐘就有一個垃圾車的量倒入海洋,其中多數是塑膠包裝。
各國減塑政策: 台灣NO.1有機樂活聚落
根據估計,香港人一年共消耗 4 億個外帶一次用咖啡杯,雖然消費者減塑需要養成習慣,但此現象也凸顯消費產業缺乏零廢選項,不應繼續仰賴回收政策。 為了展現公眾對於減塑的期待,綠色和平團隊發布《外賣即棄餐具意見調查》,結果顯示超過一半的香港市民願意嘗試循環容器租借服務。 為了阻止塑膠氾濫繼續惡化、以明確的證據要求消費品製造商與品牌商源頭減塑,2022 年綠色和平韓國團隊開發手機 App,邀請公眾掃描輸入塑膠垃圾的條碼,就能自動記錄製造商和品牌商的數據,更大規模蒐集韓國的一次用塑膠垃圾量。
也可以設置收回站點,讓顧客方便的甲地租乙地還,或透過郵遞、回收機歸還。 誘因機制的設計,以及包裝的標準化,不同品牌或行業共享物流、清洗設施,都有助於規模擴大。 台灣減塑政策自2002年起實施首個限塑政策:限用塑膠袋及塑膠免洗餐具的使用,並禁用厚度低於0.06公釐的塑膠袋,減塑之路已走了20年。 當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各國減塑政策 Development Goals)」之後,全球對於永續發展逐漸形成共識、並積極推動。 隨著澳洲大火等極端氣候事件越來越頻繁,氣候變遷成為本世紀最棘手的難題之一,除了仰賴政府修法、企業主動減碳,您我一般的市井小民也能從生活中著手改變,力行 9 件小事對抗氣候變遷。 立法手段看似強硬,但植入台灣人生活已久的消費的飲食習慣,不管是上班族上班趕路途中繞進超商來一杯咖啡、下午茶時段學生站在手搖飲店前躊躇選擇琳瑯滿目的手搖飲、又或是不想煮飯的夜晚踏入速食店來上一份快餐...到處都是一次性飲料杯的身影。
各國減塑政策: 企業可以為減塑做的:
在服飾品牌方面,愛迪達兩年前開始與國際海洋環境保護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s合作,用俗稱「幽靈漁網」的廢棄漁網和海洋垃圾製成慢跑鞋。 2021年,愛迪達更宣佈在2024年於零售店、倉庫、物流中心等全面停用原生塑膠,也提升再生聚酯纖維的比例。 而全球最大家具零售商宜家家居(IKEA)也宣佈,在2020年前,所有門市停售吸管、餐盤、垃圾袋等一次用產品,更著手研發由再生塑膠製作家具。
- 生活中許多塑膠製品都是設計為一次性使用,超市、超商等 零售通路商是民眾最常接觸一次性塑膠的場域,每天賣出無數的生鮮食材、民生用品、飲料、零食 ...
- 經濟部這個數字包含了各種塑膠袋,購物用塑膠袋只是一部份,其他還有食品包裝袋也都算在裡面。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估計,其中只有9%被回收再利用,絕大部分都設計成僅使用一次(回收符號並不能保證可有效回收),最終進入垃圾掩埋場、自然環境或被焚燒。
- 當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之後,全球對於永續發展逐漸形成共識、並積極推動。
感謝過去一年有您同行,為珍貴的海洋與森林發聲,共同督促政府與企業為減緩氣候變遷、杜絕塑膠污染,做出實際作為。 然而我們仍必須持續關注氣候危機所帶來的衝擊,並推動制度與政策改變,才能真正保護地球的永續及下一代的安全,擁有更平安宜居的家園。 回顧 各國減塑政策 2022 年,全球疫情稍歇,卻緊接著面對戰爭、通膨和極端氣候肆虐的考驗。 感謝有您堅定選擇以環境為先,成為地球最堅實的後盾,綠色和平得以在全球為長年倡議取得進展,推動各地政府與企業正視氣候正義、淘汰化石燃料、落實源頭減塑;支持研究團隊遠赴南極、亞馬遜雨林完成生態調查,更促成歐盟制定全球首部反毀林法案,見證堅持帶來希望。 除了英國與台灣從今年開始擴大減塑之外,加拿大的蒙特婁市,將自今年六月五日起開始啟動「禁塑令」,不只是購物塑膠袋,連生物可分解塑膠袋也含在内。
各國減塑政策: 塑膠垃圾
另外,歐盟議會在2019年,以560票贊成、35票反對,決議2021年開始,歐洲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項目包括塑膠餐盤、餐具、吸管、棉花棒軸心、塑膠製氣球桿、食物容器、保麗龍杯等。 而需要從企業銷售並推波助瀾的一次性「便利」文化中徹底改變,優先推廣再利用、減少浪費的物流系統。 若從拋棄式的塑膠轉到紙張,只是把問題轉移,包括影響已經有限的森林資源。 臺灣一次限制四種品項的遠大目標算是相對積極;不過,也有像萬那杜迅雷不及掩耳,今年七月就直接禁用塑膠袋、吸管和保麗龍外帶餐盒。 最嚴格的是肯亞,任何製造、攜帶和使用塑膠袋的人或店家,最重會被罰約當新臺幣100萬元的罰款,還要面對牢獄之災。 紐西蘭自 2019 年 7 月起全面禁止商店及企業銷售一次性塑膠袋,包括生物可分解、可堆肥、氧化可分解塑膠等任何材質一次性使用的購物袋,消費者必須使用或購買可重複使用的購物袋。
您知道當此政策上路,須花臺幣1元購買塑膠購物袋後,一年少用了幾個塑膠袋嗎? 雖然這數字與塑膠總用量相比,其實是九牛一毛,但對於環境仍顯示制定法規的影響力。 根據統計,全球從 1950 年開始所製造的塑膠產品,至今有超過 90% 沒有被回收。
各國減塑政策: 8億人挨餓、1/3食物浪費 全球糧食系統失序中!聯合國糧食峰會揭幕 盼各國齊心修復糧食系統!
塑膠的發明為人類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同時也造成難以挽回的環境污染,為了解決塑膠垃圾引起的環境問題,世界各國紛紛展開減塑行動,包含制定減塑政策、推行減塑方法等,期望減少人類對塑膠製品的依賴。 本文整理了6個減塑方法,幫助你從生活細節開始,為減塑行動盡一份心力。 《自由時報》報導,歐執會提案禁止的塑膠產品,必須改以可重複使用的材料製造,歐盟會員國必須推動替代產品,確保這類產品不會免費提供,並減少塑膠餐飲容器使用。 各國減塑政策 生產者必須分擔塑膠垃圾管理成本,發展較少污染的替代產品將獲得獎勵,並且必須在產品上清楚標示,告知消費者塑膠垃圾如何處置及其危害。
作為塑料廢棄物生產量亞軍的英國,英國人民平均每天使用700萬個一次性咖啡紙杯,當中僅不到1%的一次性紙杯會被回收。 根據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EMF)的研究,過去 50 年,全球的塑膠產量就增加了 20 多倍,塑膠生產的碳足跡更佔了全球碳排放量的 6%,相當於「全球航空業」的碳排放量。 政治之所以存在,是為了管理眾人之事,日常中的節能減碳固然重要,但若能將氣候問題提高至法律層級處理,不但能夠全面地推動改變,更能受惠於法律的強制力而進展更快速。
各國減塑政策: 塑膠條約首次認可「拾荒者」重要性
全球各國都在施行各類減塑政策,如德國2022年起全面禁止銷售塑膠袋、美國加州禁止餐館主動提供塑膠餐具。 2022年7月,台灣也修訂了《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規定。 但綜觀全球,減塑政策不止是單方「禁止」,也會運用經濟交易方式,例如給予「獎勵折扣」,如台灣新上路的自備環保杯折5元。 也有綜合兩者,如德國的「退瓶保證金」便是先加收費用、在回收後再退款,成功將德國變成塑膠包裝回收率最高的國家。 日本是僅次於美國、人均生產塑膠垃圾的第二大國,過去從未對過度包裝與減塑有所行動,在明年主辦G20、希望凸顯主辦國重視環保的壓力下,最近日本環境省訂出2030年前減少25%塑膠垃圾的目標,同時也要求零售業研議塑膠袋收費的可行性,以及投注預算補助生產塑膠替代品的企業。 南韓則是從八月起禁止餐廳內用提供手搖杯,未來也會進一步限制塑膠袋。
《民視》報導,據歐洲議會表示,現今塑膠產品製造量,比1960年多出20倍。 塑膠垃圾最終會充滿在我們的空氣、土壤、海洋和食物中,因此這項提案,普遍獲得各界支持。 歐盟執委會不只提議禁用塑膠製品,還要塑膠製造業者分擔垃圾處理和清理成本,而且提案還要求歐盟會員國必須透過押金制度等措施,在2025年前將寶特瓶的回收率提高至90%。 各國減塑政策 依據每公斤未回收的塑膠垃圾為單位,歐盟會員國將被要求支付一定金額的歐盟預算。 (中央社)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28日提案,禁用棉花棒、吸管、餐具等一次性塑膠製品,將淨化海洋的重擔加諸製造業身上,引發塑膠業者批評。 綠色和平是一個獨立的全球性環保組織,不接受任何企業、政黨捐款,得以中立地推行倡議工作;致力以實際行動推動積極的改變,保護地球環境與世界和平。
各國減塑政策: 台灣謎肉片 這肉乾不科學!
過去還沒減塑時,平均一家店在假日及過年時塑膠袋每日銷售近千個,今年平均每天約賣出300多個;押金環保袋回收率去年不到一成,今年提升到兩成多,推行至今賣出一萬多個。 自備購物袋比例從去年5月剛推行三成多,試行一到兩個月之後提升到七成,今年全面限塑後,八到九成的客人會自備購物袋。 我認為,政府應該要KPI來監測政策成效,但以目前「不得主動提供塑膠袋」的模式是沒辦法追蹤的,因為商家沒有責任去跟你講賣了多少個,政府也沒辦法去查帳。
根據統計,臺灣 2019 年一年內使用一次性飲料杯的數量高達 20 億個,但大部分都無法或沒有被回收。 與過往不同的觀念是「禁塑不一定等於環保」,因為2011年英國及2018年丹麥公布針對各種材質的「生命週期評估」研究,也就是對產品系統從原物料的取得、到最終處置的生命週期中,全面性評估對於潛在環境的衝擊。 例如,愛爾蘭禁止使用一次性塑膠袋,卻使大型黑色垃圾袋的銷售量增加400%,且黑色垃圾袋通常都比一次性塑膠袋的更厚更大。 而韓國禁止內用塑膠杯,民眾卻會假裝說外帶,但事實上坐在內用區店員也無法強制要求客人離開,導致政策執行成效不彰。
各國減塑政策: 餐飲業,可能回不去了! 消費者說半年內恢復「疫」前,業者卻悲觀喊要兩年?
根據英國媒體在一月初引述環保人士的報導,蘇格蘭政府正在研擬禁止製造與銷售塑膠棉花棒的政策。 這是因為當地人將棉花棒丟到馬桶沖掉,但蘇格蘭的衛生下水道並無法處理這種小型塑膠垃圾,最後塑膠棒變成海洋垃圾,造成污染也讓魚類與海鳥誤食而死。 不過,英國政府的這項計畫,卻被環保人士與反對黨工黨批評只是為了騙選票,缺乏具體執行細節,25年的時間也沒有任何急迫感。 例如,擴大塑膠袋收費的做法,英國政府表示初期將跟不同產業協商自願性做法,若是成效不佳,才會採取強制措施。
- 2019年調查完成後,綠色和平將調查結果交付環保署,一週內環保署便主動召集相關單位分工,預計當年要將最髒的13個測站都清理一次。
- 美國綠色和平組織塑膠活動家 Lisa Ramsden 呼籲企業支持今年 3 月由聯合國環境大會通過決議確立的《全球塑膠公約》,透過減少塑膠生產、轉向重複填裝(refill)與重複使用(reuse)商業模式,從源頭減廢才能真正解決污染問題。
- 我們與生俱來就有排毒功能的五大器官:心、肝、肺、腎與腸道,幫助你抵抗外來與內在的各種毒素,顧好它們,就能終身受用。
- 推廣環保集點:鼓勵民眾選購綠色商品、選擇綠色服務、搭乘大眾運輸或參與環保活動,引導民眾力行綠色生活及消費。
-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的定義為一項活動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過程所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 2023年起,連鎖超商和速食業者的循環杯服務要求需要在2023~2025年逐年增加5%、10%、15%的門市覆蓋率,達到一次性飲料杯15%、18%、25%的減量率。
- 呼應趨勢,《天下》在2017年成立「CSR@天下」網站,除了持續介紹最前瞻的趨勢觀點,也搭建起CSR交流平台,期望提升台灣企業價值,打造更美好的社會。
歐盟日前宣佈 2030 年要回收或重覆使用境內的塑膠包裝,但大部分歐洲國家目前僅讓業者自願減少使用塑膠。 美國目前僅有加州全面禁用塑膠袋、其餘城市需付費購買紙袋或塑膠袋,另包括紐約等數十個城市禁用保麗龍。 全球減塑意識日漸提升,在臺灣,綠色和平積極倡導減塑,督促政府與零售業提出減塑政策和計畫。 我們成功推動禁用塑膠柔珠產品,推動47所校園無塑園遊會及無塑馬拉松,更與在地環境團體和環保署共同成立「海廢治理平台」,推動並實施減塑政策和計畫。
各國減塑政策: 塑料廢物大多來自先進國家 美國人均產105公斤塑料廢棄物
批發商、零售商甚至商家不得使用或販賣塑膠袋、塑膠盤、塑膠杯、塑膠湯匙、保鮮膜等其他類型的塑膠製品。 自塑膠禁令於四個月前開始生效,光在其首都班加羅爾(Bengalaru)就已查封 39 公噸的非法塑膠。 而最著名的政策是2002年愛爾蘭「隨袋收費」15美分(約新台幣4元),讓原本每人年均使用350個塑膠袋降到14個,等於降低了96%的使用量,這個政策的成功也讓其他國家群起效仿。
擁有2300萬人的台灣雖說不是聯合國會員,但對於永續環保這件事卻有相當程度的認知,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積極跟上國際腳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國際間其實都在逐步重視一次性塑料所帶來的嚴重環境困擾,想要確切落實與法規適用性絕對有關,這也正是目前立法正式開跑的台灣應該努力的方向。 氣候危機越趨急迫,更衝擊東亞地區,相信您我都注意到極端氣候導致強降雨,在東亞三個國家都發生嚴重水患,因此綠色和平北京、首爾、東京辦公室的團隊皆積極在各地推動減碳,首先必須淘汰碳排高的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並發展再生能源,以達到能源轉型。
萬一真的忘記攜帶,在東西不多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徒手將商品帶回家,稍微犧牲一點點不方便,就能少一點浪費。 儘管今年的會議因議程延宕,各國未能如期達成協議,綠色和平將持續串連全球力量,爭取各國於 2023 年完成協商《全球海洋公約》,為守護海洋繼續努力到最後一刻。 綠色和平將持續監督法案落實,並倡議提出修正案,包括以國際人權法為基準,審查商品是否違規、嚴格定義何謂「森林退化」、商品擴大納入玉米及生質柴油,並將保護範圍擴大至草原、濕地等自然環境。 林玉婷也提到:「折扣是一個非常大的誘因。」根據《食力》的消費者問卷調查,平常有帶環保杯的人有6成左右,而折扣的制度出來後,願意帶環保杯的意願提升到了9成。 來自芬蘭的老闆重視環境保護,產品的來源及故事都會在粉絲專頁上清晰地寫出來,讓大家在選購商品時,對自己的消費行為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還有線上集點卡的消費累積,讓你在愛地球的同時也能獲得小折扣。 身為剛開始嘗試環境永續的無塑新手在這裡能夠輕鬆購物,店員介紹用心親切外還會幫你比較哪個最適合你,而店內除了常見的五榖食品和清潔外,還有款式花色豐富的布衛生棉,是絕對不能錯過的補貨地點。
韓國環境部在2018年宣布長期計畫: ‧2030年前:減少50%的塑膠垃圾,同年並與21家韓國最大的咖啡與速食連鎖企業合作(與16家連鎖咖啡及5家速食店簽訂自主協議),承諾將拋棄式飲料杯改為更環境友善的材質,並提供自備飲料杯的消費者10%折扣,藉以鼓勵重複使用飲料杯。 這項政策是受到一份調查所驅使,該調查揭露韓國每年丟棄的飲料杯從191億(2009年)增加到257億(2015年)。 ‧宣布禁止咖啡店及速食店內用提供一次性塑膠杯(外帶杯亦禁止內用) ‧預計2027年前:減少20%垃圾,其中包括禁用一次用飲料杯及塑膠吸管。 公眾的聲音是推動企業與政府改變的重要力量,綠色和平持續響應全球串連的減塑行動,分享生活中的減塑妙招、國際間減塑政策的進展,以及持續要求零售通路和食品品牌改變銷售模式,效法韓國星巴克的案例,以重複使用取代一次性塑膠容器及包裝,為消費者提供更環保的選擇。 2022年各國陸續發布最新的減塑政策,加拿大一次性塑膠禁令將於12月生效;中國宣布將在2022年底前,逐步淘汰塑膠袋的使用;印度也宣布禁用、生產、進口及銷售19項「一次性塑膠」製品,包括免洗餐具、吸管、糖果盒薄膜包裝等。 而在台灣,自2022年7月1日起,《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也正式上路,要求飲料店、連鎖超商等業者為自備環保杯的顧客提供至少5元折扣。
有鑒於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的建議為「2個月至6個月幼兒接種本疫苗之臨床證據較有限,可與家屬討論後決定何時(月齡)開始接種此疫苗」,因此若有接種上的疑慮,則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施打。 目前國內即將推出兩支腸病毒71型疫苗,分別是「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和「安特羅/國光腸病毒71型疫苗」,在選擇腸病毒71型疫苗時,建議家長不妨參考以下幾點調查統計指標,並主動與醫師進行詢問與討論,以瞭解更多關於這些疫苗的資訊,並做出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決定。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 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 在這些成績之外,OSIM最希望的得到的肯定,還是在你坐進OSIM uDream Pro 5感養身椅的那一刻,你終於能放下一整天的疲憊,好好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