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環保8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ommy on January 10, 2019

平和環保

平和環保發布新聞稿指出,全球景氣未明顯變化,下游客戶產能穩定,5月廢水代處理量較上月增加,雖然廢水代處理單價隨原物料成本調降,但5月營收仍較4月成長。 平和材料(台南廠)設備主要將以高濃度氨氮廢水回收再利用、廢酸洗液回收再利用,預計今年第二季開始營運,下半年產能將逐步開出。 平和材料(台南廠)加入營運後,將依客戶水質及地域來調配本廠與台南廠產能,除可提高公司廢水處理效益之外,台南廠的高濃度廢水回收再利用啟動後,亦可優化產品組合,以落實循環經濟並創造公司最大效益。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全球景氣不確定因素高,台灣出口年增率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續下修,平和環保(6771)雖積極拓展不同產業類別客戶,仍難避免總體經濟面的影響,公司保守謹慎因應首季景氣變化。 此外,該公司也指出,氣候變遷益發凸顯台灣水資源稀缺風險,平和環保不斷優化技術能力處理各種性質的工業廢水,亦致力於循環再利用,除創造廢水處理的經濟效益外,更落實環境永續精神。

  • 平和環保目前已進行污泥減量,並以專利技術將污泥及廢酸液等廢棄物製成再生混凝劑,作為污泥混凝沉澱藥劑,再利用於廢水處理過程。
  • 洪銘仁說明,平和環保設有技術部實驗室,已經在廢水處理方面的技術掌握上處於領先地位,可隨時因應客戶水質特性及濃度變化,進行最合適的處理製程,還可有效降低成本,並能確保水質有效管控及處理,以符合相關單位的管制標準。
  •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平和環保(6771)2021年合併營收6億元,成長22%;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59億元,成長41%,每股稅後盈餘5.44元。
  • 2023年景氣尚未明朗,平和環保表示,將審慎因應,以營運穩定為主要目標,旗下各子公司也積極對外參與標案爭取訂單,子公司2022年與客戶簽下3年長約專案,將持續貢獻集團營收與獲利。
  • 平和環保下游客戶以出口產業為主,近年積極拓展不同的產業,目前已涵蓋金屬表面處理、化工、紡織、電子、生技醫療等,降低受單一產業景氣的影響;以11月台灣出口貿易雙減,但平和環保廢水代處理量仍與上月持平,受影響較輕微。
  • 因部分客戶產線陸續恢復正常生產及增加新客戶,平和環保8月廢水代處理量較上月增加約5%,平均單價(ASP)變化不大,因此,本月營收再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 另外,平和環保已將污泥、廢酸液、氧化劑混合製成再生混凝劑,並取得專利多年,再生混凝劑並已運用於廢水處理過程作為污泥混凝沉澱之藥劑,藉以將廢棄物資源再利用化,以提高對台灣整體環境的保護。

平和環保為專業事業廢(污)水代處理廠,客戶產業涵蓋金屬表面處理、其他金屬製品製造、電子零組件、藥品及醫用化學等產業。 平和環保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並解決廢水處理等後續問題,受惠近年環保意識抬頭,營運穩定成長,2019年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41億元,創下歷年新高,EPS5.08元。 平和環保在2018年底發行新股收購鳳嘉、清境、萬境三家成為100%子公司,進行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其中鳳嘉公司主要為上游製造並銷售基本化學品及廢水處理藥劑,清境及萬境公司則是下游領有乙級廢棄物清除許可證的合格廠商,該三家子公司除平和環保外,仍各自有其他客戶並持續擴展中。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平和環保(6771)2021年合併營收6億元,成長22%;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59億元,成長41%,EPS 5.44元。 董事會同時通過將配發現金股利4.2元,配發率77%;以平和環保今日收盤價70.3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5.97%。 平和環保的客戶主要涵蓋金屬表面處理、電子零組件、化工及紡織等出口導向產業,受惠全球經濟強勁復甦成長,客戶生產規模增加,產生的工業廢水也隨之提高,平和環保的廢水代處理量增加。

平和環保: 快訊/雨區擴大! 高雄、台南8區域淹水警戒

平和環保說明,國內出口貿易逐月小幅增加,並無明顯復甦跡象,在各產業存貨修正有望接近尾聲之際,期望下半年景氣回溫。 興櫃環工業者平和環保 (6771-TE) 今 (23) 日公布去年財報稅後純益 平和環保 1.41 億元,年增 68.69%,每股純益 5.08 元,董事會決議,每股擬配現金股利 4 元,股票股利 0.5 元,合計 4.5 平和環保2023 元。 平和環保今年 1 月興櫃掛牌交易已逾半年,主辦券商福邦證券,已符合送件申請上櫃的時間條件,不過在台南新廠執照尚未取得同時,對於送件申請上櫃表示沒有時間表。 全球半導體微影技術領導廠商艾司摩爾(ASML)在全球專業雇主品牌 Universum 2023人才調查報告中,榮獲台灣理工學生心中理想雇主第五名,並在半導體外商雇主品牌中排名第一。 平和環保2023 在台灣大學生選擇雇主時的首要考慮因素中,ASML在「創新與市場領導地位」、「全方位職能培訓以及全球工作輪調機會」與「友善且彈性的職場環境」脫穎而出。

  • 公司持續開發循環經濟產品之發展與應用,致力於減排、回收再利用,除了推動環境永續,同時可降低成本並提高產能,創造企業經營與環境永續雙贏。
  • 廢酸洗液之再利用則是將廢酸洗液資源化再利用成再生混凝劑,並運用在廢水處理過程作為混凝沉澱之藥劑,此項再利用項目平和環保已取得專利多年。
  • 如今的和勤台灣廠總經理黃湘怡,在黃亦翔接手時是品保部經理;而中國大陸廠總經理呂宏義是由大陸和新廠業務副總經理升任。
  • 目前平和環保依申請核准之每月可處理量約為8.5萬噸廢水,除第1季過年期間外,並未有明顯淡旺季之分。
  • 廢水代處理量、價同步上揚,平和環保去年合併營收創下歷年新高6億元,並維持穩定的獲利能力,平均毛利率56%,較上一年度提高6個百分點,拉動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成長41%至1.59億元,獲利成長幅度超越營收增長幅度。

台積電確定在德國德勒斯登合資設廠,中華信評今(10)日表示,台積電海外擴廠的長期布局,有助降低資產集中風險,但需數年才有明顯改善效果;另外,儘管海外設廠成本高,但考量業者有強大定價力與國外政府補貼,有助管理獲利影響。 平和環保 2021 年上半年稅後純益 6286 萬元,年成長 21.76%,每股純益 2.15 元。 如今的和勤台灣廠總經理黃湘怡,在黃亦翔接手時是品保部經理;而中國大陸廠總經理呂宏義是由大陸和新廠業務副總經理升任。 黃亦翔的父親黃明太是以營造業起家,過去在高雄、雲林等地承攬公共工程或大型開發案,一度因客戶工程款積壓太久,導致經營出現危機。 據了解,由於長福橋主體施工期長達600工作天,台灣經濟、觀光在疫情後復甦,三峽老街也迎來商機,但長福橋改建勢必影響旅客通行,三峽老街商圈協會將到場遞交陳情書,希望重大建設顧及民生生計;警方也接獲陳抗情資,動員分局、偵查隊、三峽所警力到場維安、蒐證。

平和環保: 《興櫃股》平和環保3月營收締新猷 今年營運樂觀

平和環保 (6771-TW)今 (10) 日公告 2021 年 12 月營收 5650 萬元、第四季營收 1.62 億元及全年營收 6 億元,同步改寫歷史新高,公司表示,12 月調漲代處理價格後,今年還是會視原物料走勢調整,有利維持毛利率。 平和表示,台南廠初期以高濃度之廢水(含廢酸洗液)回收再利用處理為主,根據環境資源資料庫統計,台灣近3年產生之廢酸洗液平均高達13.6萬公噸,然依據調查資料顯示,廢酸洗液每年所能處理之數量尚不及總生產量的10%,亦即廢酸待處理的需求仍然相當龐大。 平和環保代收受處理廢水,客戶均為長期合作,目前客戶超過60家以上,主要客戶為位於本洲工業區內(以接管方式直接輸送廢水至本廠)的螺絲業,根據平和統計,金屬製品製造業客戶約45家,藥品及醫用化學品客戶約11家,是最主要的客戶。 平和環保強調,與客戶均為長期合作關係,即使景氣不及去年熱度,廢水代處理量仍維持穩定,將審慎觀察下游產業變化,嚴控成本並在維持合理利潤下,兼顧與客戶雙方的長期競爭力。 平和環保科技公司今天公告5月合併營收新台幣5196萬元,較4月增加2.53%,較去年同期減少10.46%;累計1至5月營收2.51億元,年減4.44%。 平和環保表示,由於國內出口貿易景氣仍旺,預期下半年廢水代處理量保持穩定,平和環保將致力優化產品組合,下半年毛利率有機會回升,將再提高公司的獲利能力。

平和環保為工業廢水代處理,從生產及批發廢水處理藥劑、廢棄物清除及廢水代處理,提供客戶一站式服務,可根據不同廢水類型進行最合適的處理製程,並且因平和環保具備規模經濟,可降低客戶處理成本及風險,與客戶均為長期合作。 近年台商回流、出口貿易暢旺,平和環保同步受惠,因應需求成長,平和環保持續發展水資源循環再利用,以廢水減排的方式,提高廢水處理產能,創造公司、客戶、環境永續三贏。 平和環保表示,該公司下游客戶以出口產業為主,產能受全球景氣波動影響較大,不過平和環保積極拓展下游產業,降低單一產業風險,相較於台灣2月份出口年減17.1%、月減1.5%表現,平和環保營收逆勢成長,客戶產業分散策略奏效。 公司表示,全球景氣雖然仍未見明顯復甦,但已有部分客戶感受到回溫跡象,公司將審慎觀察景氣變化適時調整營運策略,與客戶共同保有競爭力優勢。 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灣成為高附加價值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出口貿易連續7季正成長,平和環保亦受惠下游金屬表面處理業、化工、紡織、電子等出口產業產能攀升,廢水代處理量維持在高檔,單月營收連14個月正成長。

平和環保: 西柏上半年EPS 3.36元歷年同期新高 毛利率飆至41.4%

平和環保 2021 年 12 月營收 5650 萬元,月增 4.44%,年增 24.71%,第四季營收 1.62 億元,季增 平和環保 1.41%,年增 24.73%,全年營收 6 億元,年增 22.27%。 星宇航空去年每股虧損3.47元,估算每股淨值只剩3.26元,董事會通過不配發股利,但是消息傳出後,星宇股價連兩天上漲,29日以32.5元開出,一度拉升至34.9元,盤中漲幅逾3%。 投資人嗨喊「可以解套了」,期望可以賣在55元,卻被其他人潑冷水狠酸「果然是好股,值得一套再套」。 力旺(3529)第1季每股稅後純益(EPS)4.2元,略低於預期,第2季恐持續下滑,法人看好下半年營可望恢復營運動能,給... 議會同僚形容,可能因為工作環境以及地方生態,黃明太質詢時頗有霸氣,尤其在環保、建築等領域的議題,常直言批判。

1月底因有農曆春節長假影響,廢水代處理量較上月微減,但營收仍維持在高檔水準,並連續11個月保持兩位數的年增率。 平和環保表示,近年來原物料上漲過程中,雖陸續反應原物料成本並調高廢水代處理單價,但仍考慮到與客戶的長期合作關係及產業特性,部分未反應之漲價成本仍由平和環保吸收;另近期觀察原物料走勢已有微幅跌價之趨勢,若跌價達到一定幅度,將調降廢水代處理單價,並維持平和環保之合理利潤。 平和環保2月合併營收4,958萬元,分別較去年同期與上月成長21.36%、17.67%;受景氣波動影響,累計今年前2個月營收 9,172萬元,略低於去年同期。 平和環保 平和環保副總經理黃弘傑表示,平和環保的廢水處理,主要是藉由化學處理將水體中的重金屬及污染物沉澱並轉換成污泥,使其達到水質淨化效果,而過程產生的各種污泥,平和環保業已投資相關乾燥設備使污泥減量,以減少後續污泥處理及處置的費用。 平和環保(6771)總經理洪銘仁今(16)日表示,受惠台商回流、農地工廠合法化輔導,目前高雄廠的產能已經接近滿載,因此為了擴大營運規模,砸逾5億興建「台南新廠」,產能最高可達10萬噸,並預計年底前投產,法人看好明年毛利有機會平均來到50%以上。 平和環保2023 平和環保指出,全球供應鏈重組,台灣有高附加價值產品及國際轉單雙重效益,2021 平和環保2023 年出口貿易大幅成長,其中以電子零組件、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出口成長貢獻最高,尤其產業聚落南移的效益,位於高雄的平和環保,也將受益。

平和環保: 環保法規趨嚴 因應需求增加 平和環保將擴廠

全球產業存貨水位普遍偏高,台灣出口產業面臨市場需求疲弱,也導致平和環保今年廢水代處理量不及去年同期,同時廢水代處理單價隨原物料成本調降,在量、價未達去年水準的情況下,影響平和上半年營收表現。 平和環保(6771)今年營收篤定優於去年,雖然多數產業今年下半年市況趨緩,但該公司廢水代處理量在積極拓展不同產業效益顯現下,加上客戶分布平均,營運受影響極微小,公司看好在全球環境保護意識抬頭下,未來營運走勢正向。 洪銘仁補充,平和環保在2018年底發行新股收購鳳嘉、清境、萬境三家成為100%子公司,進行產業鏈上下游整合,其中鳳嘉主要為上游製造,並銷售基本化學品及廢水處理藥劑,清境及萬境則是下游領有乙級廢棄物清除許可證的合格廠商,而且各自有其他客戶正持續擴展當中。 平和環保(6771)(6771)今年營收篤定優於去年,雖然多數產業今年下半年市況趨緩,但該公司廢水代處理量在積極拓展不同產業效益顯現下,加上客戶分布平均,營運受影響極微小,公司看好在全球環境保護意識抬頭下,未來營運走勢正向。

平和環保

平和環保下游客戶以出口產業為主,近年積極拓展不同的產業,目前已涵蓋金屬表面處理、化工、紡織、電子、生技醫療等,降低受單一產業景氣的影響;以11月台灣出口貿易雙減,但平和環保廢水代處理量仍與上月持平,受影響較輕微。 平和環保表示,下游客戶從金屬表面處理業,陸續擴展至化工、紡織、電子、生技醫療等其他產業,降低單一產業受景氣循環影響衝擊,近期也持續加入新客戶訂單,未來將視客戶需求調整產能配置,追求獲利穩定成長。 平和環保下游客戶已從金屬表面處理業,陸續擴展至化工、紡織、電子、生技醫療等其他產業,降低單一產業受景氣循環影響對公司的衝擊,近期也持續有加入新客戶訂單,該公司強調,未來將視客戶需求調整產能配置,追求公司獲利穩定成長。 平和環保表示,該公司下游客戶以出口產業為主,近年積極拓展不同產業類別,目前已涵蓋金屬表面處理業、化工、紡織、電子、生技醫療等,降低受單一產業景氣的影響。 不過平和表示,近年來以區外客戶增加為主(以槽車清運廢水至本廠),區域範圍涵蓋北、中、南各區皆有,其中不乏上市櫃公司及外商企業。 目前平和環保依申請核准之每月可處理量約為8.5萬噸廢水,除第1季過年期間外,並未有明顯淡旺季之分。

平和環保: 投資人資訊

平和環保(6771)今(23)日宣布,2019年合併營收5.24億元,年減2.69%;毛利49%,年增1個百分點,主要是2018年底收購鳳嘉、清境及萬境子公司進行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帶動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成長68.69%至1.4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5.08元。 廢水代處理量、價同步上揚,平和環保去年合併營收創下歷年新高6億元,並維持穩定的獲利能力,平均毛利率56%,較上一年度提高6個百分點,拉動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成長41%至1.59億元,獲利成長幅度超越營收增長幅度。 黃弘傑說明,平和環保式採餘裕量代收受處理廢水,客戶均為長期合作,目前客戶超過60家以上,主要客戶位在本洲工業區內,但近年來區外客戶增加,區域範圍涵蓋北、中、南各區皆有,其中不乏上市櫃公司及外商企業。 洪銘仁指出,環保署為維護環境生態系,不斷修正水污染防治相關法規,對大部分廠商而言,在原有廠區內設置處理設施或裝置設備不易,而且若廢水處理操作不慎違法,將可能導致被停工的風險,因此平和環保業務範圍涵蓋生產及批發廢水處理藥劑、廢棄物清除及廢水代處理。 本洲產業園區內的廠商主動上門,至今有約七成的工業用水交給平和處理;不只如此,目前平和在全台擁有逾60家企業客戶,包括紡織、化學等高汙染產業廢水交給它處理,加上這兩年出口暢旺,平和的業績也水漲船高。

平和環保

董事會決議每股將配發現金股利3元,配發率78%;以平和環保昨日收盤價72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4.2%。 平和環保強調,目前依申請核准水措的每個月可處理量約為8.5萬噸廢水,剩餘餘裕量可代處理額度已趨於飽和,然而每月實際代處理廢水量則視客戶產線訂單狀況,目前月平均約為5~6萬噸,並在南科投資新設子公司平和材料,初步產能規畫估計約為每月10萬噸,預計今年第3季開始營運。 平和環保說明,2018年底發行新股收購鳳嘉、清境、萬境三家成為100%的子公司,主要是進行上下游整合,該整合效益已在2019年明顯顯現,其中鳳嘉主要為上游製造並銷售基本化學品及廢水處理藥劑,清境及萬境公司則是下游領有乙級廢棄物清除許可證的合格廠商,該三家子公司各自有其他客戶並持續擴展中。 洪銘仁分享,平和環保合併三家子公司後,整合效益在2019年顯現,其中因原物料下跌影響2019年營收微幅減少2.69%至5.24億元,但產業鏈整合完成,毛利率增加1個百分點至49%,並帶動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成長68.69%至1.4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達(EPS)5.08元。 平和環保總部位於高雄市岡山區,主要業務為代處理客戶所產生之工業廢水及廢酸洗液之再利用;另已轉投資平和材料並將跨入廢水(含廢液)之回收再利用。

平和環保: 環境保護許可管理系統(暨解除列管)對象基本資料

平和環保科技(6771)(6771)於今(10)日公告1月合併營收4,214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0.98%,對於營收較去年同期下滑逾2成,該公司表示,主要由於全球景氣降溫,加上農曆春節假期因素,平和環保1月的廢水代處理量減少,營收低於去年同期及上月表現。 展望營運,平和環保表示,環保意識及法令持續加嚴外,台商回流及農地工廠合法化的廢水代處理需求仍將持續增加,隨著今年平和材料的投入營運,可望帶動上、下游子公司鳳嘉及清境、萬境的業務需求,並產生加乘效果的成長動力,預計未來3~5年營運成長可期。 平和環保也提升水資源循環再利用,提高廢水回收率,以廢水減排方式提高廢水處理產能,每月亦提供數千噸再利用水,供本洲產業園區內部分廠商使用,創造公司、客戶、環境永續三贏。

廢水代處理量、價同步上揚,平和環保去年合併營收創下歷年新高6億元,毛利率56%,較上一年度提高6個百分點,拉動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成長41%至1.59億元,獲利成長幅度超越營收增長幅度。 公司持續開發循環經濟產品之發展與應用,致力於減排、回收再利用,除了推動環境永續,同時可降低成本並提高產能,創造企業經營與環境永續雙贏。 平和環保目前已進行污泥減量,並以專利技術將污泥及廢酸液等廢棄物製成再生混凝劑,作為污泥混凝沉澱藥劑,再利用於廢水處理過程。 此外,公司每月提供數千噸之再利用水,供本洲產業園區內之部分廠商使用,倡導水資源循環,也可提早因應未來可能需要面對的缺水期。

平和環保: 平和環保5月營收月增2.53% 廢水代處理量增

平和環保優化技術能力處理各種性質的工業廢水,亦致力於循環再利用,包括量產再生混凝劑、提高廢水回收率及開發氯化銨回收等,創造廢水處理的經濟效益。 〔記者黃皓宸/台北報導〕工業廢水處理廠平和環保(6771)今公告8月合併營收0.62億元,單月創歷史新高,年增17.94%;累計1-8月營收為4.44億元,年增14.7%,同創歷年同期新高。 平和環保(6771)於今(12)日公告8月合併營收6,293萬元,續創歷史新高水準,較去年同期成長17.94%;累計今年前8個月營收4.44億元,年增14.7%,維持歷年同期新高表現。 永紘工程初期年營業額不到3,000萬元,黃亦翔接任董事長後,發現工業廢水處理的市場極具潛力,於是改投入生產環保設備,他並以自己所學專長,主導產品的研發設計。 這幾年永紘工程陸續拿下平和環保科技、雄順金屬等大廠的訂單,和勤台灣廠的環保設備,也是黃亦翔所設計。 民進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明太以環保科技業發跡,成立永紘營造、平和環保科技、和勤精機等10多家公司,其中兩家是上市公司。

平和環保表示,4月整體廢水代處理量略低於3月,主要因4月工作天數較少所致,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 國內出口面臨市場需求疲弱而低迷,也讓廢棄物處理業營運衰退,主要替金屬表面處理業、化工、紡織、電子、生技醫療等處理廢水及廢酸洗液回收再利用業者平和環保(6771),業績受影響,這些產業產能降低處理量同步下滑,平和環保上半年營運衰退。 平和環保表示,公司為國內少見可提供連續24小時代處理廢水服務的廠商,規模更勝其他同業,不僅有經濟規模優勢,更不斷優化技術能力處理各種性質的工業廢水,也投資乾燥設備將廢水處理過程產生之各種污泥減量,以減少後續污泥處理及處置費用,降低廢水處理成本。 此外,亦致力於循環再利用,包括量產再生混凝劑、提高廢水回收率及開發氯化銨回收等,除創造廢水處理的經濟效益外,更落實環境永續精神。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