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電動車關鍵零配件成本結構,供應鏈廠商透露,電池模組占比最高,達到 35%到 40%,其中正極材料是電化學性能的決定性因素,攸關電池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占電動車電池材料成本比重估30% 到40%。 OEM電氣化的戰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和電池芯製造商所建立的合作關係。 隨著汽車製造商加速電氣化,這些電池芯製造公司成為汽車價值鏈中的「王者」,並有助於確定電動車計畫的成功。 供應鏈上游主要為電池原材料相關廠商,其中又以正極、負極、電解液、隔離膜最為重要,占電池芯成本的六成左右,以下分別介紹四種主要材料。 電池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電池芯、機殼、電源控制板;上游主要為電池材料廠商,包含電極、電解液、隔離膜、罐體、銅箔、鋁箔等材料供應商;中游主要為電池芯製造廠商;下游為電池模組廠商,以下分別介紹全球上中下游的產業現況。 歐盟近期發布2035年起禁止銷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車的法律達成協議,旨在加快轉向電動汽車並應對氣候變化。
- 即便是以科技業身份跨足汽車業,Tesla仍選擇自建產線,花了17年跌跌撞撞才學會繁複的汽車製造,但擅長研發、行銷、通路管理的蘋果,在製造面似乎打算沿用iPhone模式,傾向委外代工。
- 展望後市第 3 季業績表現將優於第 2 季,全年營運仍力拚優於去年。
- 平均而言,電動車仍比傳統汽車貴3成,但瑞銀(UBS)分析師表示價差正在縮小,再3年價格可以持平。
- 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眼中,這是台灣科技業者擺脫低毛利,最看得見、摸得到、高達4兆美元(約新台幣113兆元)產值的大好機會。
- 而國內電動車所占之銷售比,由北歐三國──挪威(39%)、冰島(11.7%)與瑞典(6.3%),分別位居全球前三名。
- 電動車產業中游產品主要為電池芯/模組、電力元件/模組、電池/充電系統、動力馬達/模組、車電元件/模組、智慧車電系統等零組件、電池系統、電源供應器相關及其他週邊元件等。
- 再者,電動車的發展始於中小型車,它們更容易電氣化以滿足監管機構碳排放的目標。
受惠於電動車買氣大增,鋰電池為電動車重要動力來源,而鈷和鋰是生產鋰電池的必備原料,預期未來需求也會飆升,掌握礦產原料及其加工技術,即掌握電動車電池發展關鍵要素。 在產業發展方面,看好電動車未來發展前景,為掌握電動車重要關鍵零組件—電池,主要車廠也相繼擴展電池供應商合作領域,或與電池廠商合資共組公司,以確保電池供貨來源無虞;而電池廠則藉此掌握主要車廠對於電池性能及未來設計布局等,取得電動車製造關鍵訊息及與車廠密切合作也有助於電池廠提升競爭力。 如Toyota與Panasonic於2020年2月宣布合作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泰星能源解決方案有限公司(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 Inc.),Toyota持股51%、Panasonic則持股49%。 合資公司營運內容包含電池的開發、生產與銷售,而開發主軸為電動車所使用的方型鋰電池與固態電池。 此外,General Motors(GM)也決定與LG化學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和生產電池,目標將電池成本降低至每千瓦時100美元以內,藉此以降低電動車製造成本。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電動車概念股全面大爆發!「這五檔」電池類股不可錯過
本人/本撰寫相關團體( 以下簡稱我 )目前持有本文提到之股票的多方部位,但預計不會在未來 72 小時內增加持股。 我與本文所提到的公司沒有商業關係,撰寫本文僅為分享,並無收取任何報酬。 本文之資訊僅供分析參考,不保證內容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也不構成任何買賣有價證券之要約或宣傳。 將市場規模及市占率相乘即可得到各自的營收,假設其他的營收約照過去 8 年的平均年成長率來成長,則在加入電動車電源管理及充電樁這兩個業務後,未來 5 年總營收將以 20.7% CAGR 的速度成長,電動車電源及充電樁到了 2025 年有望為台達電貢獻 40% 以上的營收。 在電動車的快速成長下,動力驅動系統中的電源管理,研究團隊認為市場規模在 2021 年預期為 2,900 億元台幣,2025 年可成長至 1 兆元台幣;充電樁市場規模則預期在 2021 年為 1,100 億元,2025 年成長至 1.1 兆元台幣。
為此,科學家提出「固態電池」的構想,將電解液移除,改以全固態方式堆疊,不會因隔離層破損就導致正負極接觸短路爆炸,能量密度也提高,在負25℃~60℃的溫度範圍都能正常運作。 從2017年起,寧德時代連續3年拿下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量第一,客戶幾乎涵蓋全球各大車廠:豐田(Toyota)、本田(Honda)、BMW、現代(Hyundai)、戴姆勒(Daimler)等。 與現今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不同的是,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 中碳近期更基於「介相碳微球」高安全性、高倍率、長循環壽命等優良特性基礎,成功開發出高容量、更高倍率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電動車、電動大巴、儲能設備領域,扮演「節能減碳」過程的重要角色。 迎接市場熱絡接單需求,康普分別於鎳、鈷系材料生產線,擴充40%、300%產能,看好今年底前產能稼動率都可望維持高檔水準。 康普上半年營收35.17億元,動力電池材料營收20.79億元,占整體營收比重已回升至60%左右,毛利率13.16%,較去年同期增加6.34個百分點,營益率亦上升至8.14%,較去年同期增加6.25個百分點,稅後淨利2.09億元,EPS為2.14元。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國內外業師齊聚「國際培育營」,為學子帶來3大收穫
三家大廠聯合聲明指出,未來Nissan將專注於自動駕駛領域,Renault專攻電動車及電聯車的車體,Mitsubishi則聚焦於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區域市場方面,Nissan負責中國、北美和日本市場,Renault以歐洲、俄羅斯、南美和北美為主力地區,Mitsubishi主要發展東南亞和大洋洲地區。 Mercedes-Benz預期要在 2020 年底推出 5 款BEV(純電動車) 以及 20 款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希望在2030年時BEV及PHEV的銷售比例達成50%。 為此Mercedes-Benz於5月底對外宣布將投入10 億歐元資金建置電池工廠,預計要在三大洲、7處城市設立共9座電池工廠,以建立全球性的電池生產網路。 在台灣電動車廠商部分,車王電集團與工研院簽約合作,投入自駕電動巴士產品研發,整合東元、車王電、佳世達及福華電等14家廠商,由車王電集團旗下華德動能電動巴士負責打造首輛國產自動駕駛電動巴士預訂於2020年6月底問世。 而車王電與華德動能位於台中港加工區的電動巴士新廠,已於去年底動工建廠,預計2021年初完工、2021年7月正式投產,主要為智動化電動巴士及底盤三電生產基地,規劃年產1,700輛整車及6,000輛底盤三電系統,並以出口為主要目標。
ASML 指出,2022 年 ASML 提供超過 40 萬小時關鍵職能課程訓練總時數,協助員工提升跨部門溝通與個人領導力的訓練外,也提供全球工作輪調機會,鼓勵員工結合職涯目標和在公司長期發展。 另,ASML 亦有來自 143 個國家的員工,光在台灣,員工國籍數就達到 30 個。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鋰電池」,其實正式名稱是「鋰離子電池」(Li-ion,Lithium Ion Battery),是屬於充電電池的一種,鋰離子電池使用鋰化合物作為電極材料。 鋰離子電池具有重量輕、容量大、無記憶效應等優點以及安全性較好不會爆炸,且可以塑造各種不同形狀的電芯,成為了現在的主流形式電池。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電動車百兆商機3》沒有它們就沒有特斯拉!台廠隱形冠軍出列
(中央社台北13日綜合外電報導)摩托車是一大污染源,但電動機車如何做到便宜可靠?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2023 美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高於預期,科技股下挫,加上中國地產風暴延燒,拖累金融類股跌幅1.88%,台股今天一度大跌2... 美國AI伺服器暨儲存供應大廠美超微(Super Micro)公布本季財測不如華爾街預期,觸動市場敏感神經,擔憂AI後市恐...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2010年首次用於純電車的鋰電池組,每度電成本約1,182美元,隨技術進步,到2020年時已有車用鋰電池組創下每度電僅需105美元的超低價,彭博新能源財經也預估,到2025年,鋰電池均價可望降至每度電109美元,電動車生產成本已與燃油車相近。 豐田與比亞迪(BYD)在2020年便宣布合資發展純電動車;中國大陸上海汽車集團也與福斯合作,投資23.3億美元在電動車開發商;比亞迪也與日野策略合作,開發商用電動車。 Apple Car是2014年於蘋果內部啟動的泰坦計畫(Titan Project),市場上認為蘋果目前計畫打造消費大眾使用的個人車輛,在乘用市場一較高下,但也不排除縮小規模,只推出先進車用作業系統,並與1、2家傳統汽車大廠結合。 相形之下,Google電動車Waymo的商業模式就大不相同,其訴求全自動駕載客服務(Waymo One)或貨運運送服務(Waymo Via),而非販售車輛本身。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鴻海AI新創布局 有好消息
美國市調公司蓋洛普(Gallup)曾調查全球150國的管理者、白領、藍領階級以及自僱者,想要了解工作與幸福感的關係。 結果發現,那些薪資優渥、可以不斷學到新東西並且受到重視的職位,所獲得的快樂指數最高。 除了 Universum 理想雇主外,ASML 今年也再次獲得「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HR Asia Award),於「企業組織文化」、「員工認同」及「團隊凝聚」三大面向的評選分數皆高於市場平均。 在各國解除新冠疫情封鎖措施後,全球百萬富豪再度掀起移民潮,今年將有超過12萬名百萬富豪移居,移民的國家和考量都和十年前大... 國軒(Gotion Inc.)的選址緊鄰大急流市(Big Rapids)的一個機場,距離美國國民警衛隊訓練基地格雷林營(Camp Grayling)不到100英里。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2023 近一年來,美中關係持續緊張,經過中俄艦隊逼近阿拉斯加、中國間諜氣球等事件後,部分居民對中國的國安威脅感到警惕,也有人認為應該將中共和國軒的項目劃清界限。
2018至2019年,英、法等歐洲國家宣布,電動車必須占整體車市達一定銷售比率,或是禁售燃油車,更進一步制定車廠燃油車碳排量上限,一旦超過上限者,將遭裁處天價罰金。 最後則是電動車最重要也是成本佔比最高的電池芯,鴻海與印尼政府簽定 MOU,計畫在印尼建立一座電池芯廠,未來將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製造,預計 2024Q1 量產磷酸鐵鋰電池、同年嘗試量產固態電池。 在生產基地的發展,鴻海與泰國國家石油集團合資成立電動車公司 Horizon Plus 已被批准,未來將斥資 10 億美元建立垂直整合的電動車生產基地,預計 2024 年將可量產鴻海在去年科技日所推出的 Model C,總產能預估年產 15 萬台電動車。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投資教戰 電池、儲能未來商機爆發 名家分享12檔「來電」好股
在COVID-19大流行之後,全球汽車銷量急劇下降,傳統汽車行業相繼陷入困境,導致許多OEM和供應商的利潤率不斷下降。 在市場分布上,法人評估,三元電池材料與磷酸鋰鐵各有其競爭優勢,未來在電動車電池材料市場上也會依據不同需求各有市場,三元將聚焦於高續航乘用車,磷酸鋰鐵則回主打在商用車及中低續航乘用車市場,國內電池材料供應商康普、美琪瑪與立凱-KY後市需求亦將續看好。 車輛電子方面,智慧座艙是近期整車廠發展重點,智慧座艙被視為是汽車邁向智慧化及聯網化的關鍵人機接口,為消費者高級駕駛體驗最直接的觸點。 三、電解液(Electrolytes):電池中陽極和陰極之間的液體介質,這些材料也高度集中在亞洲,特別是中國和日本,包括新宙邦(CapChem Technology)和三菱化學。
台灣的一家新創企業建立了號稱世界最大規模的電池交換網絡,讓電動機車用戶在使用乾淨能源的同時不受續航里程限制、可以依靠遍佈全台的超過一萬個換電站繼續旅程。 BBC記者傅東飛(Rupert Wingfield-Hayes)在台北試騎了Gogoro的電動機車,體驗這套系統是如何運作。 Tesla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市值突破兆美元,【電動車】概念成為當紅炸子雞! 舉凡利用馬達作為驅動力的車輛均稱為【電動車】,零件主要分為電池、電子控制、馬達三大類,如下圖最右邊,近期,股價表現最為精采的是【電池】。 鴻海集團D事業群總經理簡宜彬表示,鴻海目標期盼打造台灣電池國家隊,讓本土企業及人才串起電池上下游產業鏈,打造出Made in Taiwan的電池。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電池非「鋰」不可?
一顆廢電池要被分解,前期還得先經過、放電、拆解外殼和分離電極等程序,濕法冶金會將拆好的廢電池溶於酸鹼溶液,再從溶液中萃取有價金屬回收,這是目前相對便宜、回收率高,也是最主流的回收方式,但因為酸鹼溶液必須還要再處理,許多廠商未妥善廢液造成環保爭議。 跟我們一般對資源回收的想像有點不太一樣,車用鋰電池在真的進入被分解回收之前,還「可能」會先進入梯次利用的環節。 梯次利用指的是那些用了一段時間,蓄電量已經無法滿足車輛使用,但充放功能還正常的電池(電量約低於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80%)。 由於全球狂掀電動車風潮,奠定電車產業長多趨勢的確立,近日納智捷 n7 線上預訂盛況,市場關注 MIH 相關概念股後期漲勢的想像空間。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Mobility In Harmony)是鴻海集團於 2020 年 10 月創立的電動汽車開放平台,目前聯盟累計有 2407 個會員,遍布 65 個國家與地區。
曾經牛步發展的電動巴士產業,在全球市場需求、電動車趨勢來襲下,今年可望邁出大步,只待台灣這個練兵場茁壯後,擁抱全球、找出全新商業模式,讓這個曾經不被重視的產業,也能成為另類的台灣之光,在全球舞台中發光發熱。 全球電池交換生態系統的技術領導者 Gogoro 今 (1) 日宣布,從 2022 年 1 月開市以來,前兩個月電動機車的新領牌數量達到 7,308 輛,較去年同期倍增,成長率高達 132.2%。 相對於電動機車勢如破竹的銷售表現,傳統燃油機車的銷售則持續下滑,2022 年 1 月和 2 月的傳統燃油機車的新領牌數較去年同期衰退 10.4%。 值得注意的是,自 2021 年 3 月以來,傳統燃油機車的單月新領牌數量已經連續 12 個月較前一年同期相比出現負成長,顯示民眾的購車選擇明顯向電動機車挪移,「電動機車新時代」已經啟動。 自2021年3月,鴻海宣布籌組MIH電動車聯盟,目前全球已有超過千家廠商加入,預計2021年7月起積極布局製造電動車後,市場將開始盤點臺灣廠商有哪些立足點。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日本預計排放的是「核處理水」而非「核廢水」,中國混淆視聽將「科學問題政治化」
台廠美琪瑪(4721)、康普(4739)的正極材料已達國際級水準,成為日本電池大廠 Panasonic 的材料供應商,由於 Panasonic 最主要的客戶是特斯拉,因此美琪瑪、康普藉由客戶間接打入特斯拉供應鏈。 除電池外,充電裝置需求也隨著電動車滲透率提升而蓬勃發展,台達電(2308)及飛宏(2457)充電椿已打進海外市場,台達電以自有品牌出貨,飛宏則是與歐美國際大廠合作。 此外,動力線束是連接電池與電動車車體內裝設備的橋樑,猶如人類的主動脈,須承受比一般車款更高的電壓,台系廠商有貿聯- KY(3665)、詮欣(6205)等,其中貿聯- KY最快攻入特斯拉供應鏈,更傳出打入另外 2 家美系新創電動車品牌,搶攻豪華電動車市場。
電池,這個未來世代的新石油,已成為全球車廠與政府,搶拚自主化的戰略物資,孵了25年電池夢的台灣,正被捲入這場電池大戰。 其中中國到2025年動力電池需求量估達369GWh,占當年度全球鋰電池需求量比重約31.1%,中國以外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占比估47.5%。 海外布局方面,大同預期主攻利基型車用市場,如救護車、校車等,其中,美國校車數量龐大,全面改成電動化,商機可期,但傳統車廠在這方面布局意願低,因此也成為大同搶攻的商機。 另外在電控系統中的延伸模組系統,如DCDC轉換器、OBC變壓器等,亦將有新技術應用導入。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全球百萬富豪掀起移民潮
「根據市場報告預測,未來十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以二一%的驚人年複合成長率成長,其中,電池生產量、容量的成長率,可望比電動車銷量成長還快。」華冠投顧分析師丁彥鈞說。 隨著各大電動車製造廠未來將以安裝更大容量的電池以提高行駛里程,電池的平均容量將在未來十年內以每年三%的速度成長。 全球颳起一陣綠能旋風,無論是消費性電子、新能源車、電動車,抑或是大型儲能設備等,皆高度仰賴電池需求,其應用也與日俱增,帶動電池材料、電池芯、電池模組與儲能等商機爆發。 A:身在台股的投資人,若不想透過複委託或海外帳戶,也可以透過投資特斯拉和比亞迪的台灣供應鏈,搭上正高速成長的全球電動車產業,想知道台股哪些標的是特斯拉和比亞迪供應鏈,可點擊👉電動車概念股推薦。 除了電動車供應鏈外,另一個須關注的重點是電池產業,也是電動車的心臟。 作為電動車的核心,電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它不僅決定了電動車的續航能力,同時也是電動車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因此電池技術的突破對電動車的發展至關重要,隨著電動車市場的不斷擴大和發展,電池產業的前景也變得越來越熱門。
它的車位比較寬敞,停車格前有一根電動車的充電樁,上面設有太陽能面板;入口處還有一個類似貨櫃的空間,內有儲能設備。 鈷屬於稀有金屬,價格比鎳高出1倍以上,且開採的過程中會造成嚴重污染,甚至牽扯到剝削非洲童工的問題。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2023 立凱電目前實收資本額為9.21億元,本次預計減資3.21億元,減資比率34.85%,減資後資本額為6億元,初步預期減資時程為12月上旬。 康普自結9月合併營收6.6億元,年增率36.81%,第三季單月營收皆呈月增走勢,累計今年前九月合併營收54.02億元,年增率34.41%。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電池
鴻海先進電池技術研究中心與台灣大學、台灣科技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台南大學等6所學校展開產學合作計畫,工研院也同步參與此項計畫,預計每年產出8至12件相關專利。 鴻海發布新聞稿指出,投入新台幣3500萬元推動「台灣電芯技術產學合作專案」,鴻海先進電池技術研究中心攜手國內6所大學以及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啟動13項電芯材料技術研究,鼓勵培育台灣電芯技術人才。 從市場來看,2017 年那個時候電動車雖然在特斯拉帶領下發展越來越快,但整體來說還處於是一個對電動車打問號的時代;不過,那時候我們跟特斯拉台灣供應鏈廠商有所接觸,覺得特斯拉是有軟實力,真的能夠做出成績的廠商。 若以電池的製造成本來看,電池芯的原材料約佔整體電池製造成本的6成,而電池芯的主要原材料又可以拆解為電極(含正極與負極)、電解液、隔離膜及罐體等4個主要部分,其中電極的成本最高(正極材料又高於負極材料,可比擬為電池的心臟),高於隔離膜材料與電解液。 例如,鋰電池用銅箔材料廠長春石化、金居,或是製造電池負極材料的中碳,都是成立幾十年的老牌公司,今年皆交出不錯的業績表現。 供應特斯拉電池的,是日廠松下(Panasonic),不少台灣電池材料廠,透過供應松下原料,繞道打進特斯拉。
崴爺就分享,自己人生中好幾次薪水翻倍,或是事業的境界的增長,全部都是靠職場人脈而來。 當時的第一個案子,就是他過去在蘋果日報工作時負責的客戶,因為對方相當肯定過去合作時的經驗與成果,所以直接提供崴爺一整年的預算讓他開廣告公司。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2023 在全球專業雇主品牌 Universum 2023人才調查報告中,全球半導體微影技術領導廠商艾司摩爾(ASML)獲選台灣理工學生心中理想雇主第五名,同時在半導體外商雇主品牌中排名第一。 大急流市格林鎮政府(Green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2023 Charter Township)8月1日批准了國軒公司在當地設廠的計劃,希望國軒帶來經濟發展。 今年4月密西根州政府為該項目批款1.75億美元,但對國軒設廠的爭議仍然不斷。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服務
固態電池提供了部分解決方案,但它卻可能讓特斯拉付出一個代價:讓出無可爭議的市場領導者地位。 磷酸系鋰電池正極材料製造商立凱-KY(5227),於10/7召開股東臨時會,決議通過減資彌補虧損,以及擬由美國或澳洲子公司,擇一海外證券市場,以「SPAC」方式掛牌上市等案,董事長張聖時表示,立凱-KY減資後,將可把多年來所負擔「五龍電動車公司債」的評價損失一次性減除,有利於引入策略投資人。 主要由已開發國家央行所合力形塑出的全球量化寬鬆資金環境,驅動國際貴金屬價格走揚,加以電池材料加工接單業務,也因為電動車產業市場需求成長,美琪瑪第二季營收成功重返八億元大關,毛利率成長達17.02%,較前一季大增4.63個百分點,單季EPS 1.18元。 充電站是電動車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隨著電動車滲透率提升,加上中國、歐美國家祭出政策誘因,吸引台灣廠商投入充電樁、充電槍、充電線束、充電管理系統等產品,包括健和興(3003)、貿聯-KY(3665)、鴻碩(3092)等連接器、連接線廠,皆已打入特斯拉供應鏈。 例如,鴻海鎖定磷酸鋰鐵電池和固態電池技術,透過參與太陽能導電漿廠碩禾(3691)私募,並與榮炭(6555)合作,掌握磷酸鋰鐵電池正極和負極關鍵材料,預計於2024年推出首款可商用化的固態電池產品。
然而,對於正在尋找特斯拉顛覆者的投資人來說,像這樣的新創公司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目前,在傳統電池、汽車和機械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並且能夠使用機械和原料的公司,更有能耐生產大量零件。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2023 東元從工業馬達跨足電動車、電動巴士馬達,近年來東元為不同電動載具生產輸出能力50kW至250kW的動力系統,並採用中鋼電磁鋼片為材料,推出100%研發自製整合馬達和驅動器的動力模組。 旗下產品包括EV馬達、車用馬達與驅動器二合一產品,以及與捷能動力策略合作開發三合一 (馬達、驅動器、齒輪) 動力系統。 近來積極進攻電動車市場的鴻海,也在2020年10月16日首度舉辦的「鴻海科技日」中宣布,將投入固態電池技術以及「電池快充與低溫優化」、「低鼓脹軟包技術」、「高能量密度電池」、「無貴金屬全新製程」等技術研發,目標在將電池重量減半、體積減少為六分之一,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以上。
台灣電動車電池廠商: 鴻海投3500萬與6大學培育電芯人才 打造電池國家隊
高鎳三元材料特性最關鍵之處非常容易吸水,所以環境濕度控管要非常嚴苛。 說實在,當時鐘淵也不是只有找格斯幫他做這件事,也有找其他同業,但同業的試產品似乎品質沒那麼穩定,跟他們的預期有落差,但我們在技術上有突破幾個瓶頸,最終符合鐘淵要求,而且也把所有產線的數據提供給鐘淵,資料跟產品表現是相符合的。 Jack分享AWS運用AI演算法,幫客戶打造「文末推薦」機制,讓文章點擊率成長3~5 %。 其一方法是透過AWS的Personalize演算法計算讀者閱讀習慣、喜好;其二是透過斷詞分析,分析文章關鍵字,進而推薦某一類最相關的內容;第三種方式藉由AWS的AI機器學習模型,透析每篇文章的屬性。 加百裕本來是僅次於新普、順達的「筆電電池模組三雄」之一,但因筆電消風,一度陷入虧損,近 3 年來的每股稅後盈餘(EPS)也只在 1 元打轉,跟 2007 年,1 股能賺 7 元相比,天差地遠。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所所長彭裕民指出,歷史悠久的電池材料公司,因長期掌握貴金屬行情變化,知道何時逢低布局。
鋰離子電池包含數百公斤的金屬和原料,尤其是石墨、鈷和高純鎳,這些金屬原料可能在採礦和精煉過程中造成嚴重汙染並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它們推動科技革新,替世界帶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以及電動車--消費者被鼓勵從石化燃料轉向。 然而,驅動現代世界的鋰離子電池,其背後科學卻超過30年幾乎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