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碼利率2023詳解!(小編推薦)

Posted by Dave on July 28, 2020

一碼利率

央行一旦調整政策性利率,銀行會跟進調升或調降存、放款牌告利率,直接影響到民眾荷包。 央行前一次調整政策利率是2020年3月,當時重貼現率由1.375%調降到1.125%,之後即連續七季維持利率不變。 另外,央行升息後,將引導資金從風險性資產(如股市、加密貨幣市場等)回流到銀行體系,因此可能導致風險性資產價格回落;在匯市方面,由於升息將導致資金流入,台幣有升值機會。 然而美國聯準會已表態今年可能升息7次,市場預期美元將走強,央行升息只能減緩台幣貶值的壓力。 美國聯準會最新宣布升息 3 碼,而台灣最新公布央行升息半碼!

  • 接利率之間的變動關係,可分為「基準利率」和「套算利率」;按利率與市場資金供求關係情況,可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按利率形成機制不同,則可分為「市場利率」和「法定利率」。
  • 究竟升息後,每個月要繳的房貸會變多少,才是每個房貸族關心的議題,但每個人的借款金額不同,還款年限也互異,為此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也提供了「房貸試算計算機」,民眾可以手動輸入貸款總金額、房貸年限、寬限期、第一階房貸利率、第二階段房貸利率以及第三階段房貸利率,就能算出結果。
  • 若付不起貸款就會轉為債務(debt),而debt在口語中最重要的說法不是債務,而是透過表達「我欠你」的說法表示「感謝」。
  •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培育更多護理照顧人才,一起為台灣健康打場勝仗?
  • 理論上投資人因為升息而不敢投資高風險市場,股市利空是投資好時機,但還要綜合考量其他因素,難以判定股市會因升息而有劇烈影響,還是要多加觀察。
  • 美國通常是升息的領頭羊,因此升息時各國資金都會流向美國,造成美元升值;相對的,雖然各國也會跟隨美國腳步升息,但通常幅度不一,造成其他貨幣貶值。

上週我們介紹到,數學才女阿涅西雖然妥協暫時不當修女,但也如願以償擺脫令她心力憔悴的沙龍。 這次再升息半碼,不僅心再淌血,等於又得壓縮「生活中的小確幸」,但還好假日的時候黃偉祺會兼職當羽球教練,一個小時1000元,一個月就會有4000元,還有餘裕可定期定額買金融股。 隨著聯準會(Fed)緊縮周期接近尾聲,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強化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地位,分析師預估金價有望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 長期關注房地產/美股ETF/生活理財等領域,目前身兼金融業PM/部落客/包租公/網路媒體專欄作家/Hahow好學校平台講師,立志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讓更多人輕鬆踏入理財的世界。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很多「已經買房」和「正要買房」的讀者,心情開始變得緊張起來,紛紛來信詢問對他們的影響有多大。

一碼利率: 升息結束,墜落天使債有錢景!

另外,食品價格預估會在今年回落,但服務業通膨今年「仍處於高位」,服務業通膨更頑強,貨幣政策委員會正在密切關注相關數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近日回購市場利率狂飆所顯示的美元流動性稀缺之問題,Fed 在 9 月利率聲明中,並沒有提及永久性公開市場操作 (POMO) 或永久性回購操作等措施,來緩解流動性隱憂,僅表示將隔夜回購利率 (Overnight Repo) 下調至 1.70%。 事實上台灣正面臨兩大考驗,其一是少子化使台灣從2020年開始出現總人口負成長的「生不如死」趨勢;其二則是2026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屆時醫護需求遠比現在更多!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培育更多護理照顧人才,一起為台灣健康打場勝仗? 另外,針對新台幣活期性、定期性存款準備率,央行也各調升一碼、0.25個百分點,自本年10月1日起實施。 本週是超級央行週,聯準會(FED)今(22)日再升息三碼,台灣央行也跟進、升息半碼,房貸族首當其衝。

一碼利率

在降息的狀況下,銀行的存款利率、借貸利率都會下降,導致民眾的存款意願降低,開始會想拿錢去投資;同時借貸成本降低,企業也會更願意向銀行借錢來擴張資本,促進市場經濟流動。 央行也指出,鑑於全球通膨上行風險仍高,央行將密切關注國際原物料情勢變化、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動向、地緣政治風險等對國內物價與經濟金融情勢之影響,適時調整貨幣政策,以達成維持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並協助經濟成長之法定職責。 聯準會(Fed)召開例會後一如市場預期升息1碼,為3年多來首度調高利率,並預告今年剩下的6次例會都會升息。 貨幣政策展望如此鷹派的主因在於通膨超標,Fed將今年核心通膨率預估值一舉調高至4.1%,較去年底預測上調1.4個百分點。

一碼利率: 房貸支出增加多少

英國央行總裁貝里(Andrew Bailey)認為,通膨處於低位且保持穩定對英國經濟非常重要。 今年通膨可能會持續走低,能源對通膨的影響將轉為負面,非能源通膨的不確定性增加。 英國央行暗示,會將高利率維持較長一段時間,即使通膨回落到正常水準,也不會立刻開始降息。 貨幣政策委員會將確保銀行利率在足夠長的時間內保持足夠的限制性,以使通膨率可持續地恢復到 2% 的目標。 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通膨最嚴重的國家,英國近期狀況有所好轉。

市場解讀,Fed 的聲明以及鮑爾的回覆,代表著 一碼利率2023 一碼利率2023 Fed 目前並沒有計畫停下擴表腳步,市場預計,Fed 擴表將維持原定計畫,至少持續到 2020 年第二季,而隔夜和定期回購操作則將維持到 2020 年一月份。 信義房屋舉行法說會,該公司受惠板橋自建案交屋,推升上半年營收年增逾1成,另也宣布新莊案將提早到9月開賣。 至於房市展望,觀察7月買氣「淡季不淡」,台股題材也給予房市一定的信心,但下半年一手市場仍聚焦個案表現。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6月「薪資統計」顯示,本國籍全時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8032元,年增2.75%,不過,近年食衣住行等通膨物價皆相當有感,包含房價也是節節上升;專家精算4.8萬元月薪,竟只能買的起562萬元的房子。

一碼利率: 央行升息半碼或1碼今揭曉!「房貸每月增加多少?」一表秒懂

如果聯邦基金的利率變高了,那銀行為了回本,就會對公司企業、一般民眾調高利息,讓公司企業、一般民眾貸款困難,降低經濟成長。 理論來說,升息對於股市是利空消息,民眾會想要將錢放在銀行中賺取無風險的利息,而非投入高風險市場,但影響股市因素很多,利率並非唯一,且央行多次指出,台股基本面佳,升息影響不大,跟美股連動性較高。 若以央行跟進升息假設,雖然目前利率偏低,但升息仍會影響房貸、車貸及信用卡利率上升,尤其台灣民眾的房貸占家庭所得比例很高,1年的房貸利息支出恐增加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因此可以考慮是否需要提前還款。 假設台灣央行跟進升息,定存族的利息雖不會立即大增,但在利率看升的條件下,想賺銀行利息可以選擇「機動利率」或向「短天期定存」靠攏。 央行一旦宣布升息(或降息),影響範圍將遍及整體的金融業,好比說定存利率會跟著調整,貸款的利率也會跟著調整, 升息對存錢的人來說是好事,對借錢的人來說,壓力就變大了,因此升息與降息,可說是兩面刃,央行也不是輕鬆的差事。

  • 另外,對於貸款繳息的民眾而言,仍須面臨荷包失血的陣痛期,預算較緊的購屋族,若想維持月繳金額,可以考慮向銀行協商,申請拉長還款期數,以時間換取資金空間,也可達到無痛減壓的目的,不過修改合約通常須給付手續費,所以民眾申請展延年期之前,應審視相關費用評估是否划算。
  • 美國聯準會(FED)於16日凌晨召開利率決策會議,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FFR)上調25個基點至0.25%-0.5%,也就是升息一碼,今天下午緊接而來的是央行1下午召開今年首次理監事會議,會中也決定調升政策利率一碼。
  • 銀行貸款的利率,則是參考其他銀行的「1年定儲利率」平均值,編製成「定儲利率指數(I)」而定儲利率有可能調得更高,也可能調得更低,所以房貸利率也有可能更高或更低。
  • 消息公布後,英鎊 / 美元擴大跌幅,英國國債收復跌幅,英鎊 / 美元跌 0.36%,至 1.2673,英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穩於 4.40%。
  • 美國聯準會最新宣布升息 3 碼,而台灣最新公布央行升息半碼!
  • 美元短期票券基金通常都是投資在優質貨幣市場工具,如美國國庫券、短期固定和浮動利率債券、商業本票、聯邦政府機構的貼現票據等,大多在1年內到期。
  • 那麼到底什麼是升息,美國升息又是怎麼影響到台灣,甚至是世界各國利率政策的呢?

我國郵局 2022 年 9 月 27 日宣布升息半碼(0.125 %),使 1 年期定儲機動利率由 1.185% 上調至 1.31%,等於存 100 萬元,1 年利息會從 11,850,增加到 13,100 元。 這是美國連續第五次升息,2022 年 3 月至今已累計升息 17 碼,創下 2008 年金融海嘯以來的利率新高,且 Fed 主席預估要到 2024 年才會降息。 他說,日本很早就步入老人化社會,退休人口主要靠存款過活,負利率削弱中老年人的消費能力,使其經濟步入通貨緊縮,「台灣要盡量避免步入日本後塵」。 由於疫情嚴峻,衝擊各行各業,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強調,這次降息不是要刺激經濟,而是要讓企業營運不中斷,減輕家庭財務負擔。

一碼利率: 央行升息與降息  對貸款族的影響有哪些?

換句話說,升息是一種減少民眾、企業冒險的手段,同時能降低市場資金過熱產生的金融危機,也能緩解通貨膨脹。 對有買房需求的人,降息可以減輕利息負擔,楊金龍也認為,影響房價有很多因素,利率只是其一,未來不至於因為房貸利率下降,導致房價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台新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指出,央行宣布降息,存款利率跟著往下降,定存利率1%可能保不住,消費力道不足,加上兩岸關係敏感,陸客帶來的觀光財並不穩定,恐動搖內需根本。 美國聯準會(FED)在3月已經累計降息6碼,直接衝擊台灣商業銀行最具指標性的1年級定存利率。 短短不到2周時間,台灣美元1年期定存利率從1.5%降至0.7%,甚至有的銀行砍到只剩0.3%,讓偏好高利率的美元定存族叫苦連天。 「重貼現率」是指銀行以合格票據為擔保品,向央行融通短期資金所用的利率,是各國央行控制通貨的手段之一。

一碼利率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6日宣布調高利率一碼,為二○一八年來首度升息,官員預測今年還會升息六次;中央銀行昨天也召開今年首場理監事會,決議強升一碼(○點二五個百分點),不只是國內暌違十年後升息,更罕見出現台美同一天等幅升息,升息主要關鍵就是為了抑制通膨。 例如,美國連續五次升息,就會擴大台美利差,此狀況可能導致資金流出,但專家認為,今年度美國升息還不至於讓新台幣貶值太快。 這裡的基準利率,指的是中央銀行提供資金給商業銀行的放款利率,當中央銀行調升/調降基準利率時,商業銀行也會同步調整對民間的放款利率,並會連帶影響到存款利率、貸款利率、資產定價,確保獲利空間。 事實上還有更有效的「縮表」(shrink balance sheet),以美國為例,縮表就是指聯準會(FED)縮減「自身資產負債表規模」。 簡單來說,縮表就是聯準會在告訴大家,目前市場熱錢過於活絡,為了要穩健金融秩序,央行即將縮手,回收市場上的資金,以免造成資產泡沫化或是通膨飆升的風險。

一碼利率: 央行理事:美明年若升息 可考慮跟進

Fed(聯準會)根據經濟需求,透過聯邦公開巿場操作委員會(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 , FOMC)來決定美國貨幣政策、調整利率。 中央銀行17日召開第一季理事會,意外與Fed等幅調高政策利率1碼,重貼現率回到疫情前的1.375%,終結連七凍,也是央行暌違逾十年半以來首度升息。 央行總裁楊金龍說,升息三條件都已達到,但一次升1碼,「是勇敢的決定」。 歐洲中央銀行自2014年起對金融機構存放在央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excess reserve)實際負利率,希望逼使銀行增加貸款,刺激經濟。 2022年6月27日,歐洲中央銀行正式將超額準備金利率提升為0%,退出了負利率時代[1]。

一碼利率

理論上投資人因為升息而不敢投資高風險市場,股市利空是投資好時機,但還要綜合考量其他因素,難以判定股市會因升息而有劇烈影響,還是要多加觀察。 舉例來說,貸鼠先生借 700 萬元的信貸,利率為 2%、分 7 年,每月本息攤還要付 8 萬 9,372 元,升息半碼( 一碼利率2023 0.125%)後,貸鼠先生每月要還款的金額變成 8 萬 9,774 元,每月多了 402 元,一年就增加近 5 千元。 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指出,這次央行僅半碼,也未祭出第五波信用管制手段,主要評估台灣的通膨情勢相對平緩,且下半年房市降溫,所以即使進入升息循環,央行的調整步調仍不躁進,使利率調升對房市的干擾趨於溫和。 另外,對於貸款繳息的民眾而言,仍須面臨荷包失血的陣痛期,預算較緊的購屋族,若想維持月繳金額,可以考慮向銀行協商,申請拉長還款期數,以時間換取資金空間,也可達到無痛減壓的目的,不過修改合約通常須給付手續費,所以民眾申請展延年期之前,應審視相關費用評估是否划算。 徐佳馨指出,綜觀六都與新竹縣市表現,在利率上毫無懸念出現全面上揚,北市在利率上依舊低於其他行政區,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台中、高雄與新竹市均突破1.7%大關,顯見銀行端在資金成本增加的壓力下,不得不出手調整,想要獲得1.5%以下優惠利率,並不容易。 謝金河說,過去卅年來,台灣高資產階級都把鉅額資產停泊在境外,透過外商銀行的境外理財資金超過10兆台幣,這些錢有的是避稅,有的把公司設在像開曼等低稅負地方,或是把錢放在香港,新加坡,如今跨境查稅愈來愈嚴格,香港的角色,地位已全然改變,都有利於台灣重新建立財富管理的機制。

一碼利率: 升息有什麼影響

美元走升,原本停在新興市場的資金將大舉撤回美國,導致新興巿場貨幣大貶;這些國家也會因為美元升值造成償債成本提高,未來將承受沉重的債務壓力,若投資人有新興市場基金部位,可考慮贖回。 前面提及,升息可能會導致風險性資產價格回落,但也不盡然對股市只有負面影響。 尤其台灣在央行升息後,基準利率仍在相對低點,對照台股平均約4%的殖利率,投資股市的報酬還是相當吸引人,加上台灣企業營運表現不錯,獲利前景看好,因此升息後的台股表現仍有待觀察。 〔中央社〕央行理監事會議今天宣布降息1碼,台灣利率來到歷史新低水準,盼透過向銀行借錢變得容易、成本降低,讓企業營運不中斷,減輕家庭財務負擔外,也希望鼓勵人民多花錢與投資,不過,定存族利息將大失血。

一碼利率

二是200萬作為買房頭期款,目前房貸利率1.56%,到年底若再升息一碼,利率升至3%,一千萬房貸,一年要多支付15萬利息,20年貸款就要多付300萬利息。 一是將台幣換成美元,匯率約28.5,如果未來美元兌台幣升值到2020年的29.5元,投資人有約3.5%匯差,再加上美元定存利率提高,至少可以創造5%獲利。 等於要用多10%的錢,才能買到原本物品;否則只能買到更少的物品。 若是央行升一碼(0.25個百分點),房貸利率將站上1.935%,以30年期來估算,每月房貸金額約36638元,和利率1.685%時相比,每月須多繳1231元,一年就多繳14772元。 若是以20年期來估算,每月房貸金額約50281元,每月須多繳1171元,一年就多繳14052元。

一碼利率: 美聯準會 今年估再升六次

如果你是辦理政府的政策性貸款,那麼你不論是在哪一家銀行申請,I (定儲利率指數)就是採用中華郵政2年期定儲利率 一碼利率2023 ,升息前為0.845%,升息後預計為1.095%。 但是,當存款利息調升之後,接下來房貸利率就會跟著調漲,所以如果你是房貸族,很快就會感受到升息帶來的壞處。 美國通常是升息的領頭羊,因此升息時各國資金都會流向美國,造成美元升值;相對的,雖然各國也會跟隨美國腳步升息,但通常幅度不一,造成其他貨幣貶值。 至於台灣官方升息紀錄則可以透過中華民國中央銀行全球資訊網查看,上面不但能看到這次央行打算升息幾碼,也可以找到過去的升息資訊。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我國中央銀行緊接著也在今(17)日下午召開2022年首場理監事會議,宣布將重貼現率從1.125%上調1碼至1.375%,終結了連續七季不變的「連七凍」局面,而這也是自2011年7月1日以來,央行重新啟動升息。 《ETtoday新聞雲》也為大家整理了,央行近年來的利率調整紀錄,幫助大家快速掌握。 「不用太久時間,未來的房貸利率可能就會見到2%。」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這波升息循環來勢洶洶,無論房貸族或是打算購屋的民眾都會受到影響,而且後續國內的升息壓力仍在,民眾購屋前可先拉高利率試算看看,一旦面對升息房貸支出增加後,是否會影響到生活品質。

一碼利率: 閱讀數學/第一本微積分課本作者阿涅西 (上)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表示,降息可以減輕資金成本,讓個人或企業更願意借錢、進行投資。 同時,台灣貿易仰賴出口導向,降息也能降低國際金融上的利差效果,避免熱錢湧入、造成新台幣升值。 前面提到,如果升息的話,銀行的借貸利率和存款利率都會上升,借貸利率上升意味著企業更難借到錢、而無風險的定存報酬率提高,也代表大家會開始傾向把錢存在銀行裡面,市場上流通的熱錢也會因此減少,導致市場上流通的熱錢減少。 運用央行升息的方式,降低民眾和企業借款的意願,讓民眾更有意願將錢存入銀行帳戶,讓市場上快速流動的資金回流銀行體系,久而久之影響物價下滑,解緩民眾日常開銷的壓力。 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指出,俄烏戰爭是目前金融市場最大變數,但對美國僅有間接影響,仍須較長時間才能反應到國內經濟;加上美國目前經濟發展有撐,聯準會主席也曾透露只升1碼的訊號,預期本次會議應為調整1碼,其後將「邊走邊看」。

原物料則以raw(未加工、生的)形容,稱為raw material。 原物料與原油會製成很多商品(commodity),所以當商品變貴,自然而然導致經濟受損了。 經濟學中,兩組重要的詞分別為通貨膨脹、通貨緊縮(deflation),兩者都跟貨幣的「實際購買力」有關係,前者會讓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後者則讓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上升。 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在9月下次政策會議上再升息1碼(25個基點),但根據芝商所 (CME Group) 的FedWatch工具,市場定價顯示Fed將在2024年開始降息。 「臺灣老人過世前平均臥床時間是7 年,期許我們有一天能跟北歐國家的長輩一樣只有短短的7天!」黃月桂校長眼睛裡閃耀著盼望。 央行今(22)日宣布再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國內首購族、二房、三房(含豪宅)在內的房貸利率將全數跟進調漲,先前二次升息共1.5碼,讓7月份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利率來到1.703%。

一碼利率: 升息好處與壞處有哪些?

針對授信,陳佳文表示,中信授信政策具有一致性,市場最艱困時沒有特別緊縮,市場好時也沒有特別衝,銀行不可能都沒有呆帳,但呆帳都在可控範圍內。 陳佳文指出,目前中信銀存放比也與市場平均水準一樣在70%,外幣存放比較低,因為中信銀的美元存款多,但整體平均還是在70%。 袋鼠金融希望能建立一個安全、值得信任的平台,讓民眾可以在這裡找到最好的金融方案,用資金繼續實現夢想的藍圖。 袋鼠金融聯手多間銀行提供優惠金融方案,不僅運用 Gogolook 防詐資料庫與 AI 技術,更符合金管會開放銀行 (Open Banking) 政策中資安認證與資料傳輸規範。

一碼利率

有「金磚之父」美名的歐尼爾 (Jim O"Neill) 一碼利率 表示,他認為即使通膨消退,全球主要經濟體央行仍需要將利率維持在 5% 左右,超出市場原先預期的時間。 楊金龍表示,由於升息三條件具備,抑制通膨的預期心理是決定升息的主要關鍵,這次升息一碼不是困難的決定,「是勇敢的決定」。 各銀行將陸續從下周起調整存、放款牌告利率;對民眾來說,首當其衝將是房貸族付息壓力將加重,尤其是首購族,而對定存族來說則是利多,存款利息將增加。 當央行升息時,債券收益率上升,股票市場可能會下跌,因為更高的債券收益率會使債券更有吸引力,股票就會相對失去吸引力。 相反,當央行降息時,債券收益率下降,股票市場可能會上漲,因為更低的債券收益率會使股票更有吸引力。

一碼利率: 央行下猛藥!降息1碼 重貼現率創史上新低

這次升息已是中央銀行今年以來的「連三升」:今年3月升一碼、6月升半碼、9月升半碼,累計升息幅度為兩碼、0.5個百分點。 若是30年期房貸,升息半碼的話,每月房貸金額從3.5萬元增加到3.56萬元,每月負擔增加608元,如果升息1碼,每月房貸負擔多出1,222元。 在選擇投資標的策略上,建議可以多佈局具有長期發展趨勢或是能因通膨受惠的股市標的。 央行宣布升息時,部分保險公司也會隨之宣告調漲利變型保單的利率,這時依照保單約定所計算的回饋分享金,就會隨著利率調漲而增加。

一碼利率

他分析,銀行有些投資部位隨資本市場波動,比較不可控,像股市反轉或利率升太快(債券價格掉下來)都會影響到。 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未來南韓央行仍會持續調高基準利率,預期明(2022)年第一季可能會調高至1.25%,並在明年底會升息至1.5%。 星展集團(DBS Group Holdings Ltd.)的經濟學家馬鐵英(Ma Tieying)表示,「我們相信近期的經濟狀況足夠強大,去允許南韓央行做出升息決定,以控制現在的通膨或未來預期的通貨膨脹,以及穩定房地產市場」。 中央銀行17日升息1碼,銀行主管指出,房貸族和信貸族將直接受到影響,每月要從口袋中多拿出來一點錢;存款族則將直接受惠,預估銀行將不會足額反映,0.14~0.2個百分點是最可能的區間,但也不排除足額反映,因此區間將拉大至0.14~0.25個百分點。 貸款、債券及股票有部份貨幣的特性,因此包括在廣義的貨幣供給上。 透過調整in,政府金融機關可令市場改變貸款債券及股票的總額,較高的實質利率將降低廣義貨幣供給。

一碼利率: 美元貨幣基金 湧錢潮

利率是世界各國中央銀行調節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資、通貨膨脹及失業率等,繼而影響經濟成長。 在回應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李貴敏時,楊金龍重申,央行考慮是否調整利率有3大條件,包括現在物價以及未來通膨情況、主要國家緊縮貨幣政策情況以及振興措施情況。 不過,明年還是有五大不確定因素,邱雅玲指出,一、政治活動例如:美國國會期中選舉、中國 20 大、法國選舉等;二、減少購債造成貨幣政策的改變,引發資本市場的動盪;三、塞櫃導致供應鏈的瓶頸;四、中國房地產狀況、債務風險;五、疫情雖然好轉,但難預期是否會有變種病毒。 「升息」是貨幣走強的訊號,全球資金將被吸引往美元資產挪移,也就是說存款戶會把錢從其他利息較低的國家換成美元、移到美國當地銀行,美元需求看增,也將推高匯率。 Fed 在 7 月會議上如期升息 1 碼,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升至 5.25%-5.5%,為 2001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尋求通過冷卻經濟來降低通膨。 儘管 Fed 看到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表明價格壓力正在緩解,但美國經濟卻沒有出現大幅放緩。

這句話或許可以很好的解釋目前美國對於升息的態度,因為過度升息所帶來的經濟衰減,可以用降息的方式來解決,但是通貨膨脹所帶來的影響就不是這麼簡單了。 所以很多投資人都會在升息時轉而投資美國公債,獲得比平時還好的殖利率,如此一來不但能保本,同時還能獲得比銀行定存還高的利息。 因此降息會讓市場上流通的資金變多,投資市場就會變得熱絡,股票、加密貨幣、房地產等產品的價格也會節節攀升;雖然能促進經濟成長,但也會導致通貨膨脹。 「降息」是指 FOMC 會議決定降低聯邦基準利率來使貨幣寬鬆,主要目的是為了提振經濟,或是緩解通貨緊縮。 在 Fed 宣布降息一碼,且暗示需要時間等待貨幣政策傳導至實體經濟之後,市場預期,Fed 下一次最可能再度出手降息的時間點,可能要等到 2020 年。 台北時間週四 (31 日) 凌晨 2 時,聯準會 (Fed) 於今年內第三次宣布降息一碼,將基準利率下調至 1.5%-1.75% 區間,合於市場預期,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利率聲明暗示,Fed 要短期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已不太高。



Related Posts